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污染PVDF-CTFE膜耦合亲水改性研究
1
作者 王晨宇 吕晓龙 +3 位作者 谷杰 任凯 刘子强 刘超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129,139,共8页
通过本体改性或表面改性提高膜的亲水性可以减轻膜污染.然而,本体改性中加入的亲水物质过多会导致膜发生溶胀,造成膜的拉伸强力降低;接枝大分子的表面改性可能会引起膜表面堵孔,造成膜通量降低.本文将适量本体改性和小分子表面改性2种... 通过本体改性或表面改性提高膜的亲水性可以减轻膜污染.然而,本体改性中加入的亲水物质过多会导致膜发生溶胀,造成膜的拉伸强力降低;接枝大分子的表面改性可能会引起膜表面堵孔,造成膜通量降低.本文将适量本体改性和小分子表面改性2种方法耦合对膜进行亲水化改性,有望打破单一改性方法中存在的局限性来更好的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首先使用葡甲胺对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膜进行本体改性,之后使用小分子牛磺酸对本体改性后的PVDF-CTFE膜进行表面改性.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本体改性膜,本体-表面耦合改性法所制备的膜的水接触角由91.5°降至41.8°,膜表面亲水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且BSA过滤通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相较于单一表面改性膜,通过本体-表面耦合改性法所制备膜的纯水通量由3394 L/(m^(2)·h·MPa)提升至4743 L/(m^(2)·h·MPa).本体-表面耦合改性法使2种改性方法产生协同效应,有效提升纯水通量和亲水性以及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ctfe 葡甲胺 牛磺酸 本体改性 表面改性
下载PDF
P(VDF-CTFE)/DA@BTO层叠式结构复合薄膜的介电与储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平 吴睿 +2 位作者 马超 徐建华 王桥梅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35,共8页
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在高储能密度、高脉冲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钛酸钡(BTO)纳米颗粒掺杂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溶液,采用流延法制备P(VDF-CTFE)/BTO复合薄膜,探讨了不同BTO掺杂含量对复合薄膜微观... 聚偏氟乙烯(PVDF)基聚合物在高储能密度、高脉冲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钛酸钡(BTO)纳米颗粒掺杂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溶液,采用流延法制备P(VDF-CTFE)/BTO复合薄膜,探讨了不同BTO掺杂含量对复合薄膜微观结构、介电性能、储能特性的影响;采用多巴胺(DA)改性BTO以提升BTO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改善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电气强度;同时利用薄膜层间“击穿阻碍效应”制备层叠式结构复合薄膜以提升薄膜的储能特性。结果表明:使用DA改性BTO质量分数为10%的P(VDF-CTFE)/DA@BTO复合薄膜作为中间层、P(VDF-CTFE)作为外层制备的PV-BT-PV层叠式三明治结构复合薄膜,介电常数达到10.44,最大电气强度为362.25kV/mm,在500kV/cm电场强度下的充放电效率达到8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层叠式结构复合薄膜 介电特性 储能特性
下载PDF
VDF/CTFE共聚物的链段结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丁国芳 罗顺火 +1 位作者 王建华 徐瑞娟 《火炸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33,共3页
用核磁共振 (NMR)法分析了 VDF/ CTFE(1∶ 4)共聚物1H、13 C的化学位移和链节中特征碳原子的链段结构。并从量子化学角度计算了参与反应的两种单体 (偏二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 )的竞聚率 ,讨论了该共聚物具有无序的链节序列分布特征 ,结... 用核磁共振 (NMR)法分析了 VDF/ CTFE(1∶ 4)共聚物1H、13 C的化学位移和链节中特征碳原子的链段结构。并从量子化学角度计算了参与反应的两种单体 (偏二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 )的竞聚率 ,讨论了该共聚物具有无序的链节序列分布特征 ,结果表明 ,不同溶解性的该共聚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DF/ctfe共聚物 NMR 量子化学 链段结构
下载PDF
氟共聚物VDF-CTFE乙酸乙酯体系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订定
4
作者 罗顺火 姬广富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1-34,共4页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特性粘度实验技术,应用普适校正的原理,订定了偏二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按1:4分子比的共聚物在乙酸乙酯中(25℃)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结果得K=1.36×10^(-3),a=0.835。将这结果运用到该色谱谱图计算,所得的特... 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特性粘度实验技术,应用普适校正的原理,订定了偏二氟乙烯和三氟氯乙烯按1:4分子比的共聚物在乙酸乙酯中(25℃)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结果得K=1.36×10^(-3),a=0.835。将这结果运用到该色谱谱图计算,所得的特性粘度值与用粘度法的实测值比较,最大相对偏差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方程 炸药 乙酸乙酯 VDF-ctfe 共聚物
下载PDF
界面改善对P(VDF-co-CTFE)/BST复合材料介电和储能性能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夏卫民 张志成 +1 位作者 陈源清 曹从军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1894-1898,共5页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钛酸锶钡(BaSrTiO3,BST)陶瓷,获得了粒径为50nm左右的高活性纳米陶瓷粉体,并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了表面处理。将表面处理后的BST粉末与含氟铁电聚合物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o-CTFE))采用0-3方式进行...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钛酸锶钡(BaSrTiO3,BST)陶瓷,获得了粒径为50nm左右的高活性纳米陶瓷粉体,并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进行了表面处理。将表面处理后的BST粉末与含氟铁电聚合物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o-CTFE))采用0-3方式进行了复合。然后通过溶液流延法在石英片上制备了P(VDF-co-CTFE)/BaSrTiO3复合材料厚膜,并进行了淬火处理。采用XRD、TEM、TGA和SEM表征了纳米陶瓷和复合材料形貌。结果表明KH550可以有效地作用于高介电常数BST陶瓷颗粒表面。KH550处理后的复合材料具有更大的介电常数(εr>33),更高耐电场强度(Eb>270MV/m)和较低的损耗。界面处理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饱和极化强度(Ps),降低剩余极化强度(Pr),使其储能密度(Ue)达6.8J/cm3。总体结果表明,两相界面改善后的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在高储能密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界面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钛酸锶钡 储能
下载PDF
老化对VDF/CTFE无规共聚物结晶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俊玲 王晓川 孙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7,共4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凝胶色谱仪研究了F2314[共聚比为1∶4的(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在45~75℃恒温老化过程中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F2314在低于45℃比较稳定,熔融温度(Tm)约为97℃,片晶厚度为71nm,不会随时间发生明显的变化;在较...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凝胶色谱仪研究了F2314[共聚比为1∶4的(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在45~75℃恒温老化过程中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F2314在低于45℃比较稳定,熔融温度(Tm)约为97℃,片晶厚度为71nm,不会随时间发生明显的变化;在较高温度老化过程中,结晶逐渐完善,75℃老化60d、60℃老化90d后F2314的晶区变化趋于平缓,其中75℃老化后Tm升高至105℃,片晶厚度达86nm,结晶度从初始的6.4%上升到9.3%;老化过程还伴随着分子量的下降,F在75℃老化15d后质均分子量下降了11%,促进了老化初期的快速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树脂 (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老化 结晶
下载PDF
Py-GC/MS在VDF/CTFE共聚物链段结构和其裂解机理研究上的应用
7
作者 丁国芳 罗顺火 +1 位作者 王建华 徐瑞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7-279,326,共4页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Py GC/MS)分析了VDF/CTFE(1∶4)链段结构和裂解机理。通过对实验条件的选择 ,找出了一套适合于VDF/CTFE(1∶4)共聚物的实验操作条件 ,且表明在此条件下所得的裂解谱图的重现性非常好。讨论了该共... 用高分辨裂解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 (Py GC/MS)分析了VDF/CTFE(1∶4)链段结构和裂解机理。通过对实验条件的选择 ,找出了一套适合于VDF/CTFE(1∶4)共聚物的实验操作条件 ,且表明在此条件下所得的裂解谱图的重现性非常好。讨论了该共聚物具有无序的链段结构特征 ;确定此共聚物裂解机理为解聚断裂生成单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链段结构 偏二氟乙烯 三氟氟乙烯 裂解机理 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下载PDF
CTFE反应回流塔法兰角焊缝腐蚀开裂与改进措施
8
作者 周志超 《化工装备技术》 CAS 2022年第4期58-60,共3页
三氟氯乙烯(CTFE)是合成含氟材料的重要单体,某氟化工企业的CTFE生产装置首次定期检验时发现反应回流塔塔下部法兰与筒体连接的角焊缝产生了腐蚀开裂,详细分析了其产生开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ctfe 反应回流塔 平焊法兰 角焊缝 氯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下载PDF
CTFE为主体共聚树脂中氟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鑫塘 王姝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02年第4期29-30,共2页
本文介绍了以氧瓶燃烧法,通过氯的测定,间接测定以三氟氯乙烯(CTFE)为主体的共聚氟树脂中氟含量的方法。为该类氟树脂中氟含量的测定,提供了简单易行的方法。
关键词 氟树脂 氟含量 三氟氯乙烯(ctfe)
下载PDF
一种新型的抗燃液压油——CTFE
10
作者 胡德森 《液压气动与密封》 1993年第2期61-61,共1页
一种抗燃性能极好的新型液压油——氯三氯乙烯(CTFE)已由美国空军研制成功。在燃着的火舌上试验该液压油的雾化喷射液时,它不起反应。它的着火温度大于927℃。CTFE的主要缺点是密度比烃液大2倍多,且粘度极低,这对静密封来说容易产生较... 一种抗燃性能极好的新型液压油——氯三氯乙烯(CTFE)已由美国空军研制成功。在燃着的火舌上试验该液压油的雾化喷射液时,它不起反应。它的着火温度大于927℃。CTFE的主要缺点是密度比烃液大2倍多,且粘度极低,这对静密封来说容易产生较大的泄漏。CTFE系统密封的发展显示出它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燃油 液压油 ctfe
下载PDF
g-C_(3)N_(4)改性PVDF-CTFE混合基质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新艳 张伟政 +3 位作者 李海峰 宋飞飞 王志文 冯献社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9-108,共10页
以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为成膜聚合物,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致孔剂,自制的光催化剂石墨氮化碳(g-C_(3)N_(4))为催化改性颗粒,采用非溶剂相转换(NIPS)法成功制备了PVDF-CTFE/g-C_(3)N_(4)混合基质... 以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为成膜聚合物,二甲基甲酰胺(DMF)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致孔剂,自制的光催化剂石墨氮化碳(g-C_(3)N_(4))为催化改性颗粒,采用非溶剂相转换(NIPS)法成功制备了PVDF-CTFE/g-C_(3)N_(4)混合基质膜.考察了不同改性粒子添加量对混合基质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g-C_(3)N_(4)的添加使得PVDF-CTFE膜的亲水性能、通透性能、力学性能和超滤分离性能都有所增强,并展现出良好的抗污染能力.当g-C_(3)N_(4)添加量达到2%(质量分数)时,其通量恢复率超过80%,并保持纯水通量为309.3 L/(m^(2)·h),BSA截留率为98.1%,拉伸断裂强度为3.8 MPa.此外,由于g-C_(3)N_(4)的添加,PVDF-CTFE/g-C_(3)N_(4)混合基质膜还能够通过光照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染料,MB残留率最低达到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石墨氮化碳 混合基质膜 光催化剂 染料降解
下载PDF
并列电纺Sb_(2)O_(3)@PMIA/TPP@PVDF-CTFE隔膜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与离子传输性能
12
作者 韩标 王珂 《广州化学》 CAS 2024年第6期12-17,I0002,共7页
采用并列电纺技术制备了具有并列结构的Sb_(2)O_(3)@PMIA/TPP@PVDF-CTFE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对复合隔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电解液润湿性等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隔膜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1.7 MPa)... 采用并列电纺技术制备了具有并列结构的Sb_(2)O_(3)@PMIA/TPP@PVDF-CTFE锂离子电池复合隔膜,对复合隔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阻燃性能、电解液润湿性等性能进行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复合隔膜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拉伸强度为11.7 MPa),优异的热稳定性(220℃下热处理0.5 h后只有略微形变),良好的阻燃性能和优异的电解液润湿性,且其孔隙率和吸液率也较高(分别为277%、78%),离子电导率也高达2.67 m S/cm,表明制备的并列结构复合隔膜有效的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与离子传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并列结构 安全性能 离子传输性能 Sb_(2)O_(3) PMIA PVDF-ctfe TPP
下载PDF
柔性高储能P(VDF-CTFE)/PA11-g-GMA聚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素芬 吴晓彦 +2 位作者 何立敏 熊传溪 董丽杰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86-1391,共6页
采用反应增容及等温拉伸技术制备了柔性高储能P(VDF-CTFE)/PA11-g-GMA聚合物薄膜.通过XRD、SEM以及电性能测试分析了聚合物薄膜的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经GMA接枝改性后的P(VDF-CTFE)/PA11-g-GMA聚合物薄膜两相相容性增加;经外... 采用反应增容及等温拉伸技术制备了柔性高储能P(VDF-CTFE)/PA11-g-GMA聚合物薄膜.通过XRD、SEM以及电性能测试分析了聚合物薄膜的微观结构与介电性能.结果表明,经GMA接枝改性后的P(VDF-CTFE)/PA11-g-GMA聚合物薄膜两相相容性增加;经外力拉伸后,P(VDF-CTFE)/PA11-g-GMA的分子链在外力作用下被强制解缠,极性基团在外场作用下取向程度增大,增加了结晶结构中β相的含量,有效提高了s-P(VDF-CTFE)/PA11-g-GMA聚合膜的介电性能和储能密度;同时,由于外力协同分子链的运动,聚合物链段运动能力也增大,经过增容改性的聚合物薄膜介电损耗下降.因此制备了一类高储能、低损耗的柔性聚合物薄膜,耐压强度达到275 MV/m,储能密度可达8.09 J/cm3,为轻质、柔性、小型功能器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ctfe) PA11-g-GMA 聚合物薄膜 储能材料
原文传递
Effect of non-solvent additives on the morphology,pore structure, and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 performance of PVDF-CTFE hydrophobic membranes 被引量:5
14
作者 Libing Zheng Zhenjun Wu +2 位作者 Yong Zhang Yuansong Wei Jun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7期28-39,共12页
Four common types of additives for polymer membrane preparation including organic macromolecule and micromolecule additives, inorganic salts and acids, and the strong non-solvent H2 O were used to prepare poly(vinyli... Four common types of additives for polymer membrane preparation including organic macromolecule and micromolecule additives, inorganic salts and acids, and the strong non-solvent H2 O were used to prepare poly(vinylidene fluoride-co-chlorotrifluoroethylene)(PVDF-CTFE) hydrophobic flat-sheet membranes. Membrane properties including morphology, porosity, hydrophobicity, pore size and pore distribution 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permeability was evaluated via direct contact membrane distillation(DCMD) of 3.5 g/L Na Cl solution in a DCMD configuration. Both inorganic and organic micromolecule additives were found to slightly influence membrane hydrophobicity. Polyethylene glycol(PEG),organic acids, Li Cl, Mg Cl2, and Li Cl/H2 O mixtures were proved to be effective additives to PVDF-CTFE membranes due to their pore-controlling effects and the capacity to improve the properties and performance of the resultant membranes. The occurrence of a pre-gelation process showed that when organic and inorganic micromolecules were added to PVDF-CTFE solution, the resultant membranes presented a high interconnectivity structure. The membrane prepared with dibutyl phthalate(DBP) showed a nonporous surface and symmetrical cross-section. When H2 O and Li Cl/H2 O mixtures were also used as additives, they were beneficial for solid–liquid demixing, especially when Li Cl/H2 O mixed additives were used. The membrane prepared with 5% Li Cl + 2% H2 O achieved a flux of24.53 kg/(m2·hr) with 99.98% salt rejection.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offer a reference not only for PVDF-CTFE membrane preparation but also for other polymer memb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ctfe Additives Phase inversion Membrane distillation Pre-gelation
原文传递
VDF/CTFE共聚物原子转移自由基反应法氢化制备VDF/TrFE/CTFE三元共聚物的研究
15
作者 刘二强 张志成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29-1135,共7页
报道了一种用于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VDF/CTFE共聚物)制备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VDF/TrFE/CTFE共聚物)的新方法,该方法以CuCl与2′,2-Bpy的配合物为催化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异丙苯(丙酮、2,6-二叔丁基-4... 报道了一种用于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VDF/CTFE共聚物)制备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VDF/TrFE/CTFE共聚物)的新方法,该方法以CuCl与2′,2-Bpy的配合物为催化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异丙苯(丙酮、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为链转移剂,通过原子转移法在VDF/CTFE共聚物上产生自由基,进而利用自由基链转移反应将VDF/CTFE共聚物上部分Cl原子用H原子取代以制备VDF/TrFE/CTFE三元共聚物.对该体系的反应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实验温度的升高(80~140℃),反应时间的延长,氢化量增加,产物中TrFE含量增加;反应温度越高,初始反应速度越快,完全氢化时间越短;催化剂与氢化量的比例基本为1:1,通过控制催化剂的量可以定量控制氢化率;新的反应体系不会对产物的分子量产生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 自由基链转移反应 氢化 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 偏氟乙烯/三氟乙烯/三氟氯乙烯三元共聚物
原文传递
共沉淀析出-热压技术制备高储能性能复合材料薄膜
16
作者 王耀 邵丹丹 雷炳育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102,共6页
高储能性能的储能电容器因其超快充放电速度、超高功率密度而在船载逆变器、光伏发电、航母弹射系统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提升现有电容器储能密度(Ue)能够加快实现电力电子技术设备的集成化并促进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聚偏氟乙烯... 高储能性能的储能电容器因其超快充放电速度、超高功率密度而在船载逆变器、光伏发电、航母弹射系统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提升现有电容器储能密度(Ue)能够加快实现电力电子技术设备的集成化并促进电力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为基体,以线性均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填料,限制P(VDF-CTFE)的结晶及铁电相变,采用共沉淀析出-热压技术替代传统溶液流延法,以实现复合材料结构的均一性。结果显示PMMA能够在P(VDF-CTFE)中均匀分布且限制铁电弛豫损耗,结合相场模拟分析可知均匀分布的PMMA能够优化电场分布,20vol%填充量时在372 MV/m的电场下获得10.1 J/cm 3的Ue与74%的能量释放效率(η),为高储能复合电介质薄膜的实用化提供科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能量损耗 储能密度 复合材料
下载PDF
CPP薄膜表面的氟等离子体聚合及其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褚国红 殷晓梅 +2 位作者 李辉 张立彬 张书香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7年第6期27-29,共3页
通过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方法,使三氟氯乙烯(CTFE)在CPP(流延聚丙烯)薄膜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分别对未处理的CPP薄膜和经等离子体聚合处理的CPP薄膜进行质量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表征,证实在CPP薄膜表面生成了含氟聚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考... 通过等离子体引发聚合的方法,使三氟氯乙烯(CTFE)在CPP(流延聚丙烯)薄膜表面发生聚合反应。分别对未处理的CPP薄膜和经等离子体聚合处理的CPP薄膜进行质量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表征,证实在CPP薄膜表面生成了含氟聚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考察了聚合时间、板极电压和压力对三氟氯乙烯沉积速率的影响,由于等离子体刻蚀作用与聚合反应同时存在,沉积速率与3种过程因素均未呈现线性关系。氟聚合物层使薄膜表面极性减弱,导致表面能中极性分量所占的比例减少,色散分量的比例增加,表面能降低,水和乙二醇在薄膜表面的接触角增大,CPP薄膜的表面亲水性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聚合 三氟氯乙烯 CPP 沉积速率 亲水性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共聚物薄膜铁电性能和电容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江闯 赵会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制备了以聚苯乙烯磺酸(PSSH)为上下界面层的聚(偏氟乙烯)(PVDF)二元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及聚(偏氟乙烯-氯氟乙烯)[P(VDF-CTFE)]的三明治结构电容器,研究了P(VDF-TrFE)和P(VDF-CTFE)2两种共聚物薄膜的铁电性能和电... 制备了以聚苯乙烯磺酸(PSSH)为上下界面层的聚(偏氟乙烯)(PVDF)二元共聚物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及聚(偏氟乙烯-氯氟乙烯)[P(VDF-CTFE)]的三明治结构电容器,研究了P(VDF-TrFE)和P(VDF-CTFE)2两种共聚物薄膜的铁电性能和电容特性。结果表明,厚度为60nm的Ti/PSSH/P(VDF-TrFE)/PSSH/Ti超薄薄膜表现出优异的铁电性能;而厚度为100nm的Ti/PSSH/P(VDF-CTFE)/PSSH/Ti薄膜表现出较好的电容特性,存储能量密度高达60J/cm3。研究结果为其在电子器件上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性 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 聚(偏氟乙烯-氯氟乙烯) 电容性 超薄薄膜
下载PDF
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微观结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衡峰 岳春波 边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62-366,共5页
利用1,1,2-三氟三氯乙烷(F113)作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不同配比偏氟乙烯与三氟氯乙烯的共聚物,利用NMR,FTIR,GPC和元素分析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和讨论。对共聚物的19FNMR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H2CF2CF2CFClCH2CF2—结构... 利用1,1,2-三氟三氯乙烷(F113)作溶剂,通过自由基聚合得到不同配比偏氟乙烯与三氟氯乙烯的共聚物,利用NMR,FTIR,GPC和元素分析对共聚物进行表征和讨论。对共聚物的19FNMR结构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H2CF2CF2CFClCH2CF2—结构和—CF2CFClCF2CFClCF2—结构为随反应物三氟氯乙烯(CTFE)的增加主要的结构增长成分,增速是其他结构增长速度的2倍;F113的使用提高了共聚物中的CTFE的含量;该种反应中少量的CTFE-CTFE结构中存在明显的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微观结构 共聚物 聚合
下载PDF
疏水性PVDF多孔膜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胜东 吕晓龙 +4 位作者 王汉利 谷杰 郑书云 马荣花 张绍哲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6,共7页
本文将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与聚偏氟乙烯(PVDF)以2∶3共混,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多孔膜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物固含量为18%(质量分数,余同),复合添加剂总含量为18%,其中丙二醇:聚乙二醇400为1∶1时,多... 本文将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PVDF-CTFE)与聚偏氟乙烯(PVDF)以2∶3共混,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对多孔膜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聚合物固含量为18%(质量分数,余同),复合添加剂总含量为18%,其中丙二醇:聚乙二醇400为1∶1时,多孔膜水接触角达到93.8°,拉伸断裂强度为2.63 MPa;当壁厚为150 nm时,多孔膜超滤水通量达到183 L/(m^(2)·h),透气系数达到0.8 mL/(m^(2)·s·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 PVDF-ctfe 非溶剂致相分离法 共混 疏水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