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C_(3)H_(6)/N_(2)分离的PDA@PEBA2533膜的制备
1
作者 杜翠花 张茜 +2 位作者 王晓东 黄伟 周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7-446,共10页
为回收聚丙烯制备尾气中的丙烯,采用本实验室独创的浸渍-旋转法在聚醚嵌段共聚酰胺(PEBA2533)膜表面沉积聚多巴胺(PDA)膜层制备出对C3H6具有更强亲和性的PDA@PEBA2533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PDA颗粒和膜进行表... 为回收聚丙烯制备尾气中的丙烯,采用本实验室独创的浸渍-旋转法在聚醚嵌段共聚酰胺(PEBA2533)膜表面沉积聚多巴胺(PDA)膜层制备出对C3H6具有更强亲和性的PDA@PEBA2533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对PDA颗粒和膜进行表征。考察了PDA沉积时间对膜形貌、结构以及分离性能的影响,也考察了温度和压力等操作条件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探索了PDA@PEBA2533膜对不同C3H6浓度的C_(3)H_(6)/N_(2)混合气的分离效果以及膜的长时间分离稳定性。结果表明,沉积PDA于PEBA2533膜表面有效提高了膜的分离性能。当沉积时间不小于24h时,可得到连续的PDA膜层,随沉积时间的增加,膜层逐渐增厚,气体渗透速率先增大后减小,选择性持续上升,沉积24h所制备的膜分离性能最佳。增大操作温度和压力,膜对C3H6和N2的渗透速率均增大,C_(3)H_(6)/N_(2)选择性则降低。增大混合气中C3H6浓度,膜对C3H6的渗透速率和选择性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所制备的分离性能最好的PDA@PEBA2533膜上,0.2MPa时,对C3H6体积分数为20%的混合气,温度从0℃提高到50℃,C3H6渗透速率从8.25GPU增加到71.42GPU,C_(3)H_(6)/N_(2)选择性从22.92降低至10.14。在130h的气体分离实验中,该膜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该膜与其他分离C_(3)H_(6)/N_(2)混合气膜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3)H_(6)/N_(2)混合气 分离 浸渍-旋转法 聚多巴胺@聚醚嵌段共聚酰胺
下载PDF
CuCoCe-LDH催化剂的C_(3)H_(6)-SCR脱硝特性
2
作者 陈佳音 宁淑英 +3 位作者 付维 蔡晨 周皞 苏亚欣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83,共11页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一系列的Cu_((x))Co_((y))Ce_((z))-LDH前驱体,煅烧后形成Cu_((x))Co_((y))Ce_((z))O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实验研究了其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C_(3)H_(6)-SCR)。得益于Cu、Co、Ce之间强大...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一系列的Cu_((x))Co_((y))Ce_((z))-LDH前驱体,煅烧后形成Cu_((x))Co_((y))Ce_((z))O混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固定床微反应器上实验研究了其C3H6选择性催化还原NO的性能(C_(3)H_(6)-SCR)。得益于Cu、Co、Ce之间强大的协同作用,Cu((0.21))Co((0.48))Ce((0.31))O在225℃时达到95%的NO转化率和90%的N_(2)选择性。此外,运用ICP、XRD、TEM、XPS、H_(2)-TPR等表征来研究其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还原能力之间的关系。XRD结果表明,Cu、Co、Ce之间形成了固溶体,促进了活性金属的分散。XPS和H_(2)-TPR进一步证明Cu和Co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氧空位的形成,从而提升其催化还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选择性催化还原 c_(3)H_(6) cucoce-LdH催化剂 水热法
下载PDF
C_(6)H自由基B^(2)Π-X^(2)Π的O_(0)^(0)带光谱的Λ型双重分裂和寿命展宽
3
作者 肖增军 顾洁琼 +4 位作者 李振振 储旺友 张强 陈旸 赵东锋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9-23,I0117,共6页
本文利用狭缝超声射流等离子体结合高灵敏腔衰荡光谱在18990 cm^(-1)附近研究了C6H碳链自由基B^(2)Π-X^(2)Π电子跃迀000带谱带的高分辨光谱.通过采用一套自研的窄线宽纳秒脉冲激光光源,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了该电子跃迁谱带的A型转动... 本文利用狭缝超声射流等离子体结合高灵敏腔衰荡光谱在18990 cm^(-1)附近研究了C6H碳链自由基B^(2)Π-X^(2)Π电子跃迀000带谱带的高分辨光谱.通过采用一套自研的窄线宽纳秒脉冲激光光源,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了该电子跃迁谱带的A型转动线分裂,获得了B^(2)Π态精确的A型双重分裂光谱常数p’=-1.16(9)×10^(-3)cm^(-1)和q’=-1.22(7)×10^(-4)cm^(-1),并更精确地确定了考虑A型分裂后修正的B、D、γ等光谱常数.基于谱线线形展宽,获得了B^(2)Π的能级寿命~100±20 ps,并分析了其可能的来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链自由基 腔衰荡光谱 A型双重分裂 寿命展宽
下载PDF
CO_(2)/C_(3)H_(6)O在金属氧化物耦合吡咯氮生物炭表面的共/竞吸附机理研究
4
作者 汪辉春 花昌豪 +4 位作者 陈萍 顾明言 龚成 邹帅 汪一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7,共12页
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通过比较吸附量、吸附能以及态密度和电荷差分密度的分析,探究了不同金属氧化物耦合吡咯氮生物炭(CN5@MOx,MOx=ZnO、CaO、Na2O)表面CO_(2)与C_(3)H_(6)O(CO_(2)&C_(3)H_(6)O)的吸附机理。首先从CO_(2)/C_(3)... 本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通过比较吸附量、吸附能以及态密度和电荷差分密度的分析,探究了不同金属氧化物耦合吡咯氮生物炭(CN5@MOx,MOx=ZnO、CaO、Na2O)表面CO_(2)与C_(3)H_(6)O(CO_(2)&C_(3)H_(6)O)的吸附机理。首先从CO_(2)/C_(3)H_(6)O单组分方面计算了其在CN5@MOx表面吸附量和吸附能,计算结果表明,在333 K、100 kPa时CN5@Na2O表面对CO_(2)/C_(3)H_(6)O单组分吸附量分别为3.65、15.34 mmol/g,吸附能分别为-145.86、-132.47 kJ/mol,均高于CO_(2)/C_(3)H_(6)O单组分在CN5@CaO及CN5@ZnO表面吸附。得出Na2O掺杂吡咯氮生物炭对CO_(2)/C_(3)H_(6)O单组分吸附效果最优。进一步研究了CO_(2)&C_(3)H_(6)O在CN5@MOx表面共/竞吸附及机理。计算结果表明,CO_(2)&C_(3)H_(6)O在CN5@Na2O、CN5@CaO、CN5@ZnO表面吸附存在临界温度(分别为333、353、393 K),超过临界温度以后CO_(2)&C_(3)H_(6)O共存体系在CN5@MOx表面吸附量较CO_(2)/C_(3)H_(6)O单组分有所提高。CO_(2)&C_(3)H_(6)O在CN5@Na2O、 CN5@CaO、 CN5@ZnO表面吸附能分别比CO_(2)或C_(3)H_(6)O单组分吸附时至少高141.59、112.77、31.75 kJ/mol,CN5@MOx表面对CO_(2)和C_(3)H_(6)O的吸附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且CN5@Na2O对CO_(2)&C_(3)H_(6)O共同吸附效果最佳。采用电荷差分密度和态密度分析CO_(2)&C_(3)H_(6)O在CN5@MOx表面协同吸附作用机理,得出CO_(2)的吸附作用力是通过C_(3)H_(6)O与CO_(2)的间接相互作用产生的,Na2O中Na与C_(3)H_(6)O电子云重叠,发生电荷转移,增强了两者间相互作用力,CN5@Na2O表面C_(3)H_(6)O与CN5在p轨道主要共振峰结合能较CN5@ZnO低了3.43 eV,使得C_(3)H_(6)O在CN5@Na2O表面吸附最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氮生物炭 金属氧化物 cO_(2) c_(3)H_(6)O
下载PDF
C_(6)F_(12)O与CO_(2)/N_(2)对变压器油分解气体火焰及HF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田双双 李哲 +2 位作者 张晓星 李晓涵 王家浩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5,共10页
变压器油分解为可燃气体燃烧具有高危险性,新型的环保灭火剂C_(6)F_(12)O抗复燃性差会产生有害产物HF。为此研究了N_(2)或CO_(2)的加入对C_(6)F_(12)O扑灭变压器油分解气体火焰的灭火性能及有害产物HF的影响,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了... 变压器油分解为可燃气体燃烧具有高危险性,新型的环保灭火剂C_(6)F_(12)O抗复燃性差会产生有害产物HF。为此研究了N_(2)或CO_(2)的加入对C_(6)F_(12)O扑灭变压器油分解气体火焰的灭火性能及有害产物HF的影响,采用化学动力学方法计算了不同当量比与混合比下C_(6)F_(12)O混合物对变压器油分解气体火焰绝热燃烧温度、活性自由基浓度的作用效果,分析了HF浓度变化及生成路径变化规律。理论计算表明N_(2)或CO_(2)与C_(6)F_(12)O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协同灭火作用,且能抑制有害产物HF的生成。研究结果为C_(6)F_(12)O灭火剂在电气火灾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6)F_(12)O 变压器油 化学反应 反应动力学 绝热燃烧温度
下载PDF
Bi_(2)W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6
作者 韩碧波 刘世凯 +3 位作者 宋志健 王嘉琳 吴昊承 闫国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5-179,共5页
以尿素、硝酸铋、钨酸钠等为主要原料,在热缩聚法制备g-C_(3)N_(4)的基础上,通过水热法制备Bi_(2)W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研究Bi_(2)W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 以尿素、硝酸铋、钨酸钠等为主要原料,在热缩聚法制备g-C_(3)N_(4)的基础上,通过水热法制备Bi_(2)W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研究Bi_(2)WO_(6)/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对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相比于单体光催化剂的性能有显著提高。在Bi_(2)WO_(6)与g-C_(3)N_(4)质量比为2∶1、水热温度为180℃、水热时间为12 h条件下,复合光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光照时间210 min时,甲基橙降解率达到了98.15%,相比于单体Bi_(2)WO_(6)和g-C_(3)N_(4)光催化剂的效率分别提高了25.1%和37.7%,且光催化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复合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稳定性,经过4次重复性实验,甲基橙降解率仍达到95.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 Bi_(2)WO_(6) 水热法 光催化 甲基橙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离子凝胶膜的制备及其在C_(3)H_(6)/C_(3)H_(8)分离中的应用
7
作者 高云硕 孙玉绣 +3 位作者 刘丽娟 耿晨旭 张政清 乔志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8,共10页
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合成出3种不同颗粒大小金属-有机骨架(ZIF-8),并将其与离子液体1-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PmimTf_(2)N)和聚醚共聚酰胺(Pebax 1657)混合制得ZIF-8/IL/Pebax离子凝胶膜,用于对丙烯/丙烷混气体系的分离.通过ZI... 通过调节反应时间合成出3种不同颗粒大小金属-有机骨架(ZIF-8),并将其与离子液体1-丙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PmimTf_(2)N)和聚醚共聚酰胺(Pebax 1657)混合制得ZIF-8/IL/Pebax离子凝胶膜,用于对丙烯/丙烷混气体系的分离.通过ZIF-8颗粒与离子液体在Pebax膜中的协同作用,实现了金属-有机骨架(MOF)填料在聚合物基质中高达70%的质量掺杂量,C_(3)H_(6)/C_(3)H_(8)体系的气体分离性能也得到明显提升.研究表明,ZIF-8/IL/Pebax离子凝胶膜相比于Pebax纯膜,C_(3)H_(6)渗透通量提高了385%,达到了227.1 Barrer;同时,C_(3)H_(6)/C_(3)H_(8)的选择性也从3.04提高到了25.11.此外,在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10~40℃,0.15~0.3 MPa),ZIF-8/IL/Pebax离子凝胶膜均表现出优异的气体分离性能,并表现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混合基质膜 离子凝胶 高掺杂量 c_(3)H_(6)/c_(3)H_(8)分离
下载PDF
25-羟维生素D_(3)、胱抑素C与白细胞介素-6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付安 周鹏 +2 位作者 苏小梅 傅晓虎 江蓝玉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胱抑素C(Cys C)、白细胞介素-6(IL-6)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为糖尿病组,将患者按照病情分为正常白蛋...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胱抑素C(Cys C)、白细胞介素-6(IL-6)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从2022年1月—2023年1月上饶市立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90例为糖尿病组,将患者按照病情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30)、早期肾病组(n=30)、临床肾病组(n=30),并将在本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中选取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者的静脉血进行25-(OH)D_(3)、Cys C、IL-6水平的检测,对比糖尿病组与对照组25-(OH)D_(3)、Cys C、IL-6的差异,分析糖尿病不同发展阶段25-(OH)D_(3)、Cys C、IL-6的差异,并分析25-(OH)D_(3)、Cys C、IL-6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在早期DN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糖尿病组25-(OH)D_(3)低于对照组,Cys C、IL-6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白蛋白尿组25-(OH)D_(3)高于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Cys C、IL-6均低于早期肾病组、临床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肾病组25-(OH)D_(3)高于临床肾病组,Cys C、IL-6均低于临床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_(3)诊断早期DN的敏感度为75.00%(45/60)、特异度为81.67%(49/60);Cys C诊断早期DN的敏感度为83.33%(50/60)、特异度为85.00%(51/60);IL-6在早期DN诊断中的敏感度为85.00%(51/60)、特异度为61.67%(37/60);各指标联合诊断早期DN的敏感度为96.67%(58/60),特异度为93.33%(56/60)。结论:25-(OH)D_(3)、Cys C、IL-6检测对早期DN诊断有极高的价值,可评价患者肾功能损伤情况,有助于患者及早接受干预,控制疾病的进展以获得相对更好的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_(3) 胱抑素c 白细胞介素-6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并发肌少症患者血清Hcy、25(OH)D_(3)、IL-6、TNF-α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苗翠晓 张晓青 +3 位作者 谭宓 马楠 董学勤 安艳荣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5期42-47,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肌少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收治的30例T2DM并发肌少症作为肌少症组,另选取同...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肌少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25-羟基维生素D_(3)[25(OH)D_(3)]、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收治的30例T2DM并发肌少症作为肌少症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单纯T2DM作为无肌少症组。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比较肌少症组与无肌少症组步速、握力、肌少症五项评分问卷(SARC-F)评分及血清Hcy、25(OH)D_(3)、IL-6、TNF-α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cy、25(OH)D_(3)、IL-6和TNF-α诊断T2DM并发肌少症的价值,并分析T2DM并发肌少症患者上述指标与步速、握力、SARC-F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肌少症组步速、握力及血清25(OH)D_(3)水平低于无肌少症组,SARC-F评分及血清Hcy、IL-6、TNF-α水平高于无肌少症组(P<0.05,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cy、25(OH)D_(3)、IL-6和TNF-α及联合检测诊断T2DM并发肌少症发生的价值较好,且以联合检测价值最佳。T2DM并发肌少症患者血清Hcy、IL-6、TNF-α与步速、握力呈负相关(P<0.01),与SARC-F评分呈正相关(P<0.01);25(OH)D_(3)与步速、握力呈正相关(P<0.01),与SARC-F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T2DM并发肌少症患者血清Hcy、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25(OH)D_(3)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与肌少症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肌少症 同型半胱氨酸 25-羟基维生素d_(3)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诊断价值 相关性
下载PDF
g-C_(3)N_(4)/Pd/Bi_(2)WO_(6)光催化剂协同降解苯扎贝特机理研究
10
作者 尹泽 高博熠 +1 位作者 刘愿强 高爱舫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504-2513,共10页
利用贵金属Pd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形貌可控Bi2WO6的光催化协同作用,通过低温水热法设计合成具有高效可见光活性的花状g-C_(3)N_(4)/Pd/Bi_(2)WO_(6)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BZF的去除率均高于g-C_(... 利用贵金属Pd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和形貌可控Bi2WO6的光催化协同作用,通过低温水热法设计合成具有高效可见光活性的花状g-C_(3)N_(4)/Pd/Bi_(2)WO_(6)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在可见光照射下,异质结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BZF的去除率均高于g-C_(3)N_(4),g-C_(3)N_(4)/Bi_(2)WO_(6),Pd/g-C_(3)N_(4)和Bi_(2)WO_(6),其中,50%g-C_(3)N_(4)/Pd/Bi_(2)WO_(6)对BZF的去除率为96%,是Pd/g-C_(3)N_(4)的1.8倍,g-C_(3)N_(4)和Bi_(2)WO_(6)的2.7倍.基于表征分析可知,g-C_(3)N_(4)/Pd/Bi_(2)WO_(6)复合催化剂中Bi_(2)WO_(6)呈现中心辐射花状纳米结构,并与层状Pd/g-C_(3)N_(4)连接;贵金属Pd可作为电子传输的介质,促进g-C_(3)N_(4)和Bi_(2)WO_(6)Z型异质结构的形成,有利于协同提升可见光催化活性.淬灭实验和EPR表征证实了·OH是g-C_(3)N_(4)/Pd/Bi_(2)WO_(6)催化降解BZF的主要活性物质,LC-MS/MS分结果表明羟基化作用取代贝特链是BZF降解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扎贝特 Pd g-c_(3)N_(4) Bi_(2)WO_(6) 异质结
下载PDF
PEBA2533/PEG600/CuNaY混合基质膜的制备及对C_(3)H_(6)/C_(2)H_(4)混合气的分离性能
11
作者 张茜 王晓东 黄伟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27-736,共10页
以聚醚嵌段共聚酰胺(PEBA2533)和聚乙二醇(PEG600)共混物为有机基质、自制CuNaY分子筛为添加剂,利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PEBA2533/PEG600/CuNaY混合基质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衰减全反射傅里... 以聚醚嵌段共聚酰胺(PEBA2533)和聚乙二醇(PEG600)共混物为有机基质、自制CuNaY分子筛为添加剂,利用溶液浇注法制备了PEBA2533/PEG600/CuNaY混合基质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OES)、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ATR-FTIR)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方法对PEBA2533/PEG600/CuNaY混合基质膜进行表征,考察了CuNaY分子筛中Cu^(2+)交换度和含量对混合基质膜微结构和C_(3)H_(6)/C_(2)H_(4)混合气(摩尔比50/50)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uNaY与PEBA2533/PEG600发生物理混合,并使有机基质链的移动性增强;CuNaY分子筛在混合基质膜中质量分数不大于6%时,其分布均一,与有机基质结合良好;极化能力更强的Cu^(2+)取代Na^(+)提高了混合基质膜的分离性能,Cu^(2+)交换度对C_(3)H_(6)选择性存在最佳值,低温有利于提高C_(3)H_(6)/C_(2)H_(4)选择性。在温度-35℃、压力0.2 MPa的条件下,添加CuNaY分子筛质量分数6%、Cu^(2+)交换度12.90%时制备的混合基质膜对C_(3)H_(6)/C_(2)H_(4)混合气的分离性能最佳,C_(3)H_(6)/C_(2)H_(4)选择性可达10.5,C_(3)H_(6)渗透系数为350 barr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BA2533/PEG600/cuNaY混合基质膜 c_(3)H_(6)/c_(2)H_(4)混合气 交换度 分离 渗透系数
下载PDF
C_(6)^(+)正构烷烃芳构化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周秋明 王森 +3 位作者 秦张峰 董梅 王建国 樊卫斌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29-1539,共11页
通过烷烃芳构化可将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工艺和煤制油工艺中产生的大量低辛烷值饱和直链烷烃转化成芳烃,从而提升油品质量和芳烃产能,是制备芳烃的重要非石油路线,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其中,C_(2)-C_5轻烃芳构化技术相对成熟,已进... 通过烷烃芳构化可将催化裂化汽油深度脱硫工艺和煤制油工艺中产生的大量低辛烷值饱和直链烷烃转化成芳烃,从而提升油品质量和芳烃产能,是制备芳烃的重要非石油路线,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价值。其中,C_(2)-C_5轻烃芳构化技术相对成熟,已进入到工业应用阶段;而针对C_(6)^(+)直链烷烃芳构化,由于反应过程复杂、多种基元反应相互竞争,导致芳烃收率偏低、催化剂易结焦失活。为此,本工作综述了近年来有关C_(6)^(+)正构烷烃芳构化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C_(6)^(+)直链烷烃芳构化的反应机理以及单功能及双功能催化体系中金属位点分散度、电子状态及载体的酸性、形貌和孔道结构等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6)^(+)正构烷烃芳构化 反应机理 单(双)功能催化剂 金属位点 载体
下载PDF
合金碳化物M_(23)C_(6)对CLAM钢晶界拉伸性能的影响机理研究
13
作者 谢亚飞 侯廷平 +3 位作者 于涛 程石 陈梦军 吴开明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09-417,共9页
低活化马氏体-铁素体钢是目前核聚变反应堆的首选结构材料之一,钢中纳米级碳化物析出相对其韧塑性能起关键作用。本文以CLAM钢为研究对象,利用SEM、TEM对其显微组织、碳化物析出相M23C6(M=Fe,Cr)相及断裂微区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M... 低活化马氏体-铁素体钢是目前核聚变反应堆的首选结构材料之一,钢中纳米级碳化物析出相对其韧塑性能起关键作用。本文以CLAM钢为研究对象,利用SEM、TEM对其显微组织、碳化物析出相M23C6(M=Fe,Cr)相及断裂微区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M_(23)C_(6)主要分布在马氏体板条边界,在拉伸过程中会造成位错缠结堆积,促发微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为了从原子尺度上探究碳化物对晶界变形行为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拉伸变形过程中晶界(∑5(031))上碳化物和位错的交互作用。模拟结果显示,晶界的塑性变形以位错滑移和非晶化塑性变形为主。随着碳化物尺寸增大和数量增多,非晶化塑性变形程度增强,位错运动受阻,造成局部结构应力集中并产生微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AM钢 碳化物 M_(23)c_(6) 晶界 分子动力学 塑性变形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C_(5)/C_(6)异构化催化剂RISO-C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洪全 于中伟 +2 位作者 张秋平 孙义兰 任坚强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共8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细晶粒氢氧化锆,并以其为基元制备了高比表面积Pt/SO42--ZrO2催化剂,通过氧化铝改性进一步提高了Pt/SO42--ZrO2的酸性和热稳定性,开发出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并具有优异再生性能的固体超强酸C5/C6异构化催化剂RIS...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细晶粒氢氧化锆,并以其为基元制备了高比表面积Pt/SO42--ZrO2催化剂,通过氧化铝改性进一步提高了Pt/SO42--ZrO2的酸性和热稳定性,开发出高活性、高选择性、高稳定性并具有优异再生性能的固体超强酸C5/C6异构化催化剂RISO-C,并将其应用于国内首套固体超强酸C5/C6异构化工业装置上。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以催化重整拔头油为原料,在反应器入口温度为170℃、气液分离罐压力为1.5 MPa、原料质量空速为1.26 h^(-1)、氢/油摩尔比为1.95的反应条件下,RISO-C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异构化活性和稳定性,C5异构化率高于70%,C6异构化率高于85%,异构化稳定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RON)达到85,应用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超强酸 催化剂 c_(5)/c_(6) 异构化 氧化锆 氧化铝
下载PDF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26(Fe)对C_(3)H_(8)/C_(3)H_(6)反转吸附分离性能研究
15
作者 赵璇宇 王德印 +1 位作者 王勇 王永祯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654,共8页
【目的】丙烯(C_(3)H_(6))是一种重要的烯烃原料,在实际生产中去除其中的丙烷(C_(3)H_(8))杂质非常重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对于C_(3)H_(6)和C_(3)H_(8)的分离纯化有着极大的前景,其中C_(3)H_(8)选择性... 【目的】丙烯(C_(3)H_(6))是一种重要的烯烃原料,在实际生产中去除其中的丙烷(C_(3)H_(8))杂质非常重要。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对于C_(3)H_(6)和C_(3)H_(8)的分离纯化有着极大的前景,其中C_(3)H_(8)选择性吸附剂可一步获得高纯C_(3)H_(6)产物,有着极高的工业价值。MIL-126(Fe)由于富含的低极性苯环提供了密集的电负性结合位点,对于烷烃的优先吸附有很大潜力。【方法】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MIL-126(Fe),对其稳定性及C_(3)H_(8)/C_(3)H_(6)吸附分离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MIL-126(Fe)有优异的稳定性;298 K和1 bar下C_(3)H_(8)吸附量为185.37 cm3/g,高于大部分C_(3)H_(8)选择性吸附MOFs材料;对C_(3)H_(8)/C_(3)H_(6)混合气体的IAST选择性在0.1 bar时为1.44,1 bar时为1.23,表明MIL-126(Fe)对C_(3)H_(6)和C_(3)H_(8)混合气体反转吸附,其C_(3)H_(6)回收潜力为19.71 cm3/g,接近国内外研究的最高水平。【结论】气体穿透实验结果表明MIL-126(Fe)对于一步获得高纯C_(3)H_(6)有极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MIL-126(Fe) 反转吸附 c_(3)H_(8)/c_(3)H_(6)分离 稳定性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_(3)、白细胞介素-6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儿童肺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鹏 付安 +1 位作者 林艳 黄德秋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白细胞介素-6(IL-6)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不同类型儿童肺炎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儿科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确诊的肺炎患儿90例为观察组,根据标准分为普通肺炎组(6...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白细胞介素-6(IL-6)与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在不同类型儿童肺炎中的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儿科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确诊的肺炎患儿90例为观察组,根据标准分为普通肺炎组(60例)和重症肺炎组(30例);另依据感染类型分为细菌感染组(39例)、病毒感染组(3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16例)。再选取同期近期无感染史的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对比各组25-(OH)D_(3)、IL-6与SAA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价25-(OH)D_(3)、IL-6及SAA对儿童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 (1)普通肺炎组、重症肺炎组血清IL-6、SA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D_(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肺炎组血清25-(OH)D_(3)、IL-6、SAA水平与普通肺炎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25-(OH)D_(3)在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血清IL-6、SAA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和肺炎支原体感染组(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SAA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3)SAA、IL-6、25-(OH)D_(3)单项检测诊断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0、0.697、0.561;SAA、IL-6、25-(OH)D_(3)联合检测诊断肺炎的AUC可提升至0.841,诊断效能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25-(OH)D_(3)、IL-6及SAA可作为儿童肺炎的监测指标,对评估肺炎病情变化有指导意义,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肺炎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25-羟维生素d_(3) 白细胞介素-6 血清淀粉样蛋白A 儿童
下载PDF
SF_(6)混合气体和环保替代气体设备标准化研究
17
作者 和彦淼 黄印 +1 位作者 颜湘莲 李志兵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2,共8页
为助力“双碳”目标,适应SF6气体限制使用需求,提升电网设备环境友好性,需要开展SF_(6)混合气体和环保替代气体设备标准化研究。立足环保气体设备研发与应用现状,梳理了SF_(6)/N_(2)混合气体设备技术标准,从设备材料、运维检修、试验检... 为助力“双碳”目标,适应SF6气体限制使用需求,提升电网设备环境友好性,需要开展SF_(6)混合气体和环保替代气体设备标准化研究。立足环保气体设备研发与应用现状,梳理了SF_(6)/N_(2)混合气体设备技术标准,从设备材料、运维检修、试验检测、仪器仪表等方面构建标准化框架;并针对环保替代SF_(6)的C_(4)F_(7)N气体设备,构建了包含气体性能检测技术和方法、设备运行维护、试验检测、回收再利用等标准化框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SF_(6)混合气体和环保替代气体设备准体系,6个子分支与原电力行业GIS设备标准体系一致,体现了环保气体设备标准化建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_(6)/N_(2)混合气体 c_(4)F_(7)N环保替代气体 电气设备 标准体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_(3)、抗菌肽LL-37及白细胞介素-6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吕艳关 张其刚 +1 位作者 林小飞 臧晓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36期95-98,共4页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抗菌肽LL-37及白细胞介素-6(IL-6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中25-羟维生素D_(3)[25-(OH)D_(3)]、抗菌肽LL-37及白细胞介素-6(IL-6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试验组,选择医院同期健康体检的60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根据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血清中25-(OH)D_(3)、LL-37及IL-6的水平;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OH)D_(3)、LL-37及IL-6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血清25-(OH)D_(3)和LL-37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组血清25-(OH)D_(3)、LL-37水平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症组和重症组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_(3)、LL-37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563、-0.681,P<0.05);血清IL-6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45,P<0.05)。结论血清25-(OH)D_(3)、LL-37及IL-6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的发生相关,血清25-(OH)D_(3)和LL-37及IL-6水平可提示毛细支气管炎的严重程度,本研究可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25-羟维生素d_(3) LL-37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闲置重整预加氢装置改造为C_(5)/C_(6)异构化装置技术选择及工业应用
19
作者 王婷 蒙毅 王金金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0,共7页
以某炼油厂360 kt/a重整预加氢装置改造为C_(5)/C_(6)异构化装置为例,本着“改造费用最低、设备利旧最大化、建设周期最短”的原则,从技术路线选择、改造方案、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闲置预加氢装置改造为C_(5)/C_(6)异构... 以某炼油厂360 kt/a重整预加氢装置改造为C_(5)/C_(6)异构化装置为例,本着“改造费用最低、设备利旧最大化、建设周期最短”的原则,从技术路线选择、改造方案、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探讨了闲置预加氢装置改造为C_(5)/C_(6)异构化装置的技术路线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将预加氢装置改造为C_(5)/C_(6)异构化装置是闲置重整预加氢装置再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整装置 预加氢 c_(5)/c_(6)异构化 清洁汽油
下载PDF
C_(5)/C_(6)异构化装置综合改造方案研究
20
作者 黎小辉 冀浩文 +5 位作者 夏伟 朱玉琴 曹以飞 高鹏轩 马锐 任立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1,共8页
为了挖掘C_(5)/C_(6)异构化装置产品方案的灵活性,在实现生产高辛烷值异构化汽油的同时联产高纯度化工产品,借助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分析了Par-Isom-C_(5)/C_(6)异构化技术的“单塔脱戊烷+一次通过”流程的优化改造方向,提出了“双塔... 为了挖掘C_(5)/C_(6)异构化装置产品方案的灵活性,在实现生产高辛烷值异构化汽油的同时联产高纯度化工产品,借助Aspen Plus流程模拟软件分析了Par-Isom-C_(5)/C_(6)异构化技术的“单塔脱戊烷+一次通过”流程的优化改造方向,提出了“双塔+一次通过”“三塔+一次通过”及“多塔+一次通过”3种工艺流程改造方案,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工艺模拟与优化。结果表明:3种改造方案均可使异构化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提高4以上;“双塔+一次通过”方案仅能提升异构化汽油辛烷值,不能联产化工产品;“三塔+一次通过”方案可联产高纯度的异戊烷和混合C_(4);“多塔+一次通过”方案可联产高纯度的异戊烷、混合C_(4)和环戊烷产品。此外,3种流程改造方案均具有技术可行性,但会不同程度增加能耗,因而可根据市场需求与实际需要,选择适宜的工艺流程改造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_(5)/c_(6)异构化 流程模拟 改造方案 提质增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