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Fe_(3)O_(4)@MIL-100(Fe)@Ag NPs的三唑磷SERS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阳能静 朱浩帆 +2 位作者 韦庆益 孙大文 蒲洪彬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76-384,共9页
针对在农产品中简便、快速地检测农药三唑磷残留问题,建立基于磁纳米、金属有机框架和Ag纳米颗粒(Ag NPs)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并应用在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的灵敏检测。通... 针对在农产品中简便、快速地检测农药三唑磷残留问题,建立基于磁纳米、金属有机框架和Ag纳米颗粒(Ag NPs)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基底,并应用在有机磷农药三唑磷的灵敏检测。通过低温循环自组装法和银镜循环制备了由MIL-100(Fe)包覆的Fe_(3)O_(4),并在表面原位负载Ag NPs组成的核-壳-卫星纳米结构的Fe_(3)O_(4)@MIL-100(Fe)@Ag NPs基底。对苹果中的三唑磷残留进行SERS传感,三唑磷特征峰强度对数值与质量浓度对数值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05~10 mg/L,线性方程为Y=0.573 8X+2.804(R^(2)=0.980),检出限低至11.9μg/L。在加标量为2、5、10 mg/L时,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0.07%~103.27%。表明制备的SERS基底在食品农残中的检测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金属有机框架 Fe_(3)O_(4)@MIL-100(Fe)@Ag NPs 三唑磷
下载PDF
CaCO_3在Fe(100)表面成垢机制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旭昀 王文泉 +3 位作者 郭斌 郑冰洁 吴戆 王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65-969,共5页
本工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CaCO_3在α-Fe表面的成垢机制,并通过对难溶的文石型及方解石型CaCO_3在Fe(100)表面的吸附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它们的能量、电荷密度、能带结构及态密度等几何结构和电子特性。研... 本工作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CaCO_3在α-Fe表面的成垢机制,并通过对难溶的文石型及方解石型CaCO_3在Fe(100)表面的吸附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获得了它们的能量、电荷密度、能带结构及态密度等几何结构和电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文石型CaCO_3(文石)先于方解石型CaCO_3(方解石)吸附于α-Fe表面桥位,而后文石会释放部分能量而转变为斜六面体形态的方解石;碳酸钙在铁表面的附着实际是碳酸根中电负性较大的O原子与Fe原子之间发生电荷转移,O 2p轨道电子与Fe 3d轨道电子之间形成了共价键,因此发生了稳定的化学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3 Fe(100) 成垢机制 吸附 第一性原理
下载PDF
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TiO_2(100)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福兰 吴兴发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7-932,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的低聚合物P_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_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的低聚合物P_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_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化合物P在TiO_2(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吸附在TiO_2(100)表面时,P向TiO_2(100)表面转移0.692 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通过吸附前后TiO_2(100)表面的能带和态密度分析表明:在TiO_2(100)表面吸附了化合物P后,能带向低能区移动,且TiO_2中价带和导带间的禁带消失.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 TiO2(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活性 电子结构
下载PDF
Si掺杂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在SnO2(100)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福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9-36,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GGA/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TE-DTBT)和Si掺杂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TE-DTBT-Si)在SnO_2(100)表面的吸附....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在GGA/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TE-DTBT)和Si掺杂4,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简称PTE-DTBT-Si)在SnO_2(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TE-DTBT和PTE-DTBT-Si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TE-DTBT和PTE-DTBT-Si吸附在SnO_2(100)表面时,PTE-DTBT向SnO_2(100)表面转移了0.059 e电荷,SnO_2(100)表面向PTE-DTBTSi转移0.042 e电荷;同时前线轨道能隙变窄.通过吸附前后SnO_2(100)表面的能带和态密度分析表明:在SnO_2(100)表面吸附了化合物PTE-DTBT和PTE-DTBT-Si后,SnO_2中价带和导带间的禁带变窄或消失.且研究表明,PTE-DTBT掺杂一个Si原子后,电池材料光伏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二(2-噻吩基)苯并噻二唑-3-辛基噻吩二炔 掺杂 SnO2(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正己烷在CaCO_3(100)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潘意坤 郭平 罗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7,共7页
致密油在储层多孔介质中的吸附研究多以定量的实验研究为主,定性的机理研究较少。以正己烷为对象,从原子分子层面定性研究其在碳酸钙表面的吸附能力,为解释致密油在储层岩石基质上的吸附性提供了有力依据。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 致密油在储层多孔介质中的吸附研究多以定量的实验研究为主,定性的机理研究较少。以正己烷为对象,从原子分子层面定性研究其在碳酸钙表面的吸附能力,为解释致密油在储层岩石基质上的吸附性提供了有力依据。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C_6H_(14)分子在CaCO_3(100)面的吸附能,对比分析了吸附前后的物理结构和电子态密度。结果表明:C_6H_(14)分子在B11位吸附最稳定,吸附能为-0.782 4 eV,吸附后键长键角变化率均小于1%,是一种弱化学吸附。不同吸附位的能量差值很小,仅为0.017 8 e V,C_6H_(14)分子容易在CaCO_3表面发生稳定流动。吸附后,C_6H_(14)分子的电子态密度向低能量区域整体偏移约3.1 e V,而CaCO_3(100)面的电子态密度曲线基本重合,吸附作用对C_6H_(14)分子的电子结构影响显著,对CaCO_3(100)面电子结构影响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caco3(100)面 吸附 态密度 正己烷
下载PDF
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在ZnS(100)表面吸附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夏琼 张福兰 +1 位作者 黄辉胜 徐伯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83-98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简称PC-DTBT)的低聚合物(PC-DTBT)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C-D...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中的广义梯度近似(DFT/GGA)方法,在PW91/DNP水平上研究了4,7-二(2-溴代噻吩-5-基)-2,1,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简称PC-DTBT)的低聚合物(PC-DTBT)n(n=1-5)的稳定性和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聚合度增加,(PC-DTBT)n的稳定性降低,化学活性增强.采用密度泛函理论与周期性平板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PC-DTBT单体在ZnS(100)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前后化合物PC-DTBT的Mulliken charge和前线轨道分析表明:当PC-DTBT吸附在ZnS(100)表面时,ZnS(100)表面向PC-DTBT转移0.200 e电荷,前线轨道能隙变窄.理论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值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 7-二(2-溴代噻吩-5-基)-2 1 3-苯并噻二唑-N-(1-辛基壬烷基)咔唑 ZnS(100)表面 密度泛函理论 化学活性 电子结构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g-C3N4/MIL-100(Fe)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建民 许艳红 +2 位作者 李红玑 马七一 王发良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2期263-267,277,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g-C_(3)N_(4)/MIL-100(Fe)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等方法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以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为响应因子,应用响应曲面法(RSM)对影响光催化亚甲基蓝(MB)降解率...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不同质量比的g-C_(3)N_(4)/MIL-100(Fe)复合光催化剂,利用XRD、SEM等方法对复合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以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为响应因子,应用响应曲面法(RSM)对影响光催化亚甲基蓝(MB)降解率的主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创建了g-C_(3)N_(4)/MIL-100(Fe)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并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单因子实验中复合比例是对降解率影响较大的一项。初始质量浓度及复合比例的交互作用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影响最显著。模型预测最优条件为:初始质量浓度为9.37 mg·L^(-1)、pH=13、复合比例为1.43,在该条件下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最高为8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_(3)N_(4)/MIL-100(Fe) 光催化降解 亚甲基蓝 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胶束改性纳米碳酸钙及其填充增塑糊触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仁才 文庆福 +2 位作者 王珠先 朱勇 黄媛珍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5-9,共5页
采用月桂酸钾对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利用电导法测量了月桂酸钾临界胶束浓度为0.015 mol·dm^(-3)。考察了临界胶束浓度附近改性效果,利用水分测试、热重分析、TOC、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接触角、流变仪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碳酸钙和填... 采用月桂酸钾对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利用电导法测量了月桂酸钾临界胶束浓度为0.015 mol·dm^(-3)。考察了临界胶束浓度附近改性效果,利用水分测试、热重分析、TOC、扫描电镜、红外光谱、接触角、流变仪等测试手段对纳米碳酸钙和填充增塑糊进行表征。临界胶束浓度附近表面改性的纳米碳酸钙水分最低,相应的填充增塑糊制品触变效果最好,浓度提高会使触变性变差,屈服应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改性 触变性
下载PDF
CaCO_3/PEEK复合体系的力学行为和热行为研究 被引量:18
9
作者 周兵 于闯 +2 位作者 杨延华 吉祥波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355-1358,MJ06,共5页
以聚醚醚酮和碳酸钙复合体系为研究对象 ,考察了偶联剂和填料添加量对复合材料力学行为和热行为的影响 .发现磺化聚醚醚酮作为偶联剂能有效地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 ,提高基体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降低基体树脂的熔点 。
关键词 聚醚醚酮 碳酸钙 复合体系 力学行为 热行为 表面修饰 偶联剂 热塑性树脂
下载PDF
聚烯烃/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异常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晓媛 王港 +1 位作者 范五一 黄锐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61,共5页
着重研究了聚烯烃 /纳米碳酸钙填充复合材料的异常流变行为。实验发现 ,在较宽范围内 ,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的情况下 ,填充量越大 ,复合的材料的表观粘度越低 ,流动性越好。经过适量的表面处理后 ,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临界剪切速率 (应力 ... 着重研究了聚烯烃 /纳米碳酸钙填充复合材料的异常流变行为。实验发现 ,在较宽范围内 ,纳米粒子分散均匀的情况下 ,填充量越大 ,复合的材料的表观粘度越低 ,流动性越好。经过适量的表面处理后 ,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临界剪切速率 (应力 )显著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 流变性 纳米碳酸钙 表面处理
下载PDF
纳米CaCO_3的表面改性及其在软PVC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高琪君 陈烨璞 +2 位作者 刘俊康 朱勇 宫洪玺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合成了系列表面改性剂ADDP ,并将其用于改性纳米CaCO3。研究了表面改性后纳米CaCO3 的性质及其随ADDP分子结构和用量的变化规律。最后 ,将改性纳米CaCO3 充填改性软质PVC。
关键词 caco3 表面改性剂 表面改性 纳米材料 ADDP 分子结构 螯合基因 PVC 碳酸钙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母料研制及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平华 崔杰 宋功品 《塑料科技》 CAS 2004年第3期21-24,共4页
 分别将未经过表面处理和经过PMMA包覆的纳米CaCO3粒子制备成母料并与PP复合,制备PP/Ca CO3纳米复合材料。通过TEM观察了表面处理后纳米粒子的粒径与分散情况,对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并观察了缺口冲击断面形貌。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母料 聚丙烯 力学性能 表面处理技术 TEM 纳米材料
下载PDF
PP/湿法表面处理纳米CaCO_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章正熙 华幼卿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1-35,共5页
研究了自制水溶性钛酸酯偶联剂对新型超重力反应结晶法所得纳米碳酸钙浆料进行湿法表面处理的配方和工艺。系统研究了纳米CaCO3 用量和表面处理剂种类对PP/纳米CaCO3 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偶联剂处理的纳米... 研究了自制水溶性钛酸酯偶联剂对新型超重力反应结晶法所得纳米碳酸钙浆料进行湿法表面处理的配方和工艺。系统研究了纳米CaCO3 用量和表面处理剂种类对PP/纳米CaCO3 复合材料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偶联剂处理的纳米CaCO3 在基体中的分散优于脂肪酸盐。纳米CaCO3 经表面处理 ,在低含量时 (5~6份 )即可对PP进行有效地增韧改性 ,偶联剂和脂肪酸盐处理的两种纳米CaCO3 分别使PP冲击强度提高 70 %和5 0 % ,且拉伸强度保持不变。DSC和WAXD研究复合材料中PP的晶体结构发现 ,PP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纳米碳酸钙 湿法表面处理 增韧
下载PDF
硬脂酸表面改性碳酸钙粉末的热分析及其表面性质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新军 廖景发 +1 位作者 瞿龙 吕海波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7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硬脂酸表面改性碳酸钙粉末的热分析及其表面性质变化李新军廖景发*瞿龙*吕海波(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化学系长沙410083)关键词表面改性热分析碳酸钙粉末表面性质硬脂酸中图分类号O623.611,O647.2碳酸... 硬脂酸表面改性碳酸钙粉末的热分析及其表面性质变化李新军廖景发*瞿龙*吕海波(中南工业大学粉末冶金研究所*化学系长沙410083)关键词表面改性热分析碳酸钙粉末表面性质硬脂酸中图分类号O623.611,O647.2碳酸钙粉末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热分析 碳酸钙粉末 表面性质
下载PDF
PP/CaCO_3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蕊 王燕 裴现勇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40-242,共3页
改变CaCO3 含量、CaCO3 种类、偶联剂用量、CaCO3 与滑石粉的配比等 ,对PP/CaCO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 :CaCO3 用量。
关键词 caco3粒子 聚丙烯 偶联剂
下载PDF
环氧树脂/CaCO_3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及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建林 肖久梅 +1 位作者 马文江 龚春秀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CAS 2003年第3期18-19,共2页
采用CaCO3 纳米颗粒均匀溶混于环氧树脂中 ,制得环氧树脂 /CaCO3 纳米复合材料 ,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宏观力学性能测试 ,微观断口分析及光弹实验测试。结果表明 ,掺杂纳米粉后 ,实现了材料的增强增韧 。
关键词 caco3纳米颗粒 力学性能 断口分析 增强增韧 光学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聚酯型超分散剂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严海彪 潘国元 胡玉琴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46-48,共3页
采用聚酯型超分散剂对碳酸钙 (CaCO3 )进行表面处理 ,并用其填充改性聚氯乙烯 (PVC)和聚丙烯 (PP) ,研究了超分散剂用量、聚合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分散剂处理CaCO3 的最佳用量与碳酸钙的粒径和表面特性密切相关 ,处理... 采用聚酯型超分散剂对碳酸钙 (CaCO3 )进行表面处理 ,并用其填充改性聚氯乙烯 (PVC)和聚丙烯 (PP) ,研究了超分散剂用量、聚合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超分散剂处理CaCO3 的最佳用量与碳酸钙的粒径和表面特性密切相关 ,处理纳米CaCO3 、轻质CaCO3 、重质CaCO3 的最佳用量分别为 4%、 2 0 %和 1 5 % ;超分散剂处理的纳米CaCO3 填充改性PVC具有明显的增强增韧作用 ,对PVC的改性效果比PP好 ;超分散剂的最佳聚合度为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酯型超分散剂 碳酸钙 表面处理 聚氯乙烯 聚丙烯
下载PDF
纳米级CaCO_3填充LDPE复合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帅 王佩璋 +1 位作者 王锡臣 郑应欣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3年第6期11-13,共3页
研究了高分子表面处理剂处理纳米CaCO3 填充LDPE复合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由于纳米粒子的表面效应以及高分子表面处理剂的作用 ,加入少量的纳米粒子 ,复合体系的拉伸强度。
关键词 高分子表面处理剂 纳米碳酸钙 聚乙烯 纳米复合材料 薄膜
下载PDF
纳米CaCO_3改性LDPE膜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桂娜 李树材 《塑料科技》 CAS 2004年第3期14-17,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纳米CaCO3薄膜,并着重对改性膜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适当的表面处理可改善纳米CaCO3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及其与树脂的界面粘结,提高了LDPE膜的力学性能。
关键词 纳米caco3 改性技术 LDPE膜 力学性能 表面处理技术 分散性 低密度聚乙烯
下载PDF
钙基脱硫剂高温分解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缪明烽 沈湘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97-302,共6页
以反应动力学为基础 ,考虑 CO2 在产物层中的扩散影响、分解过程中 Ca O的高温烧结作用及 CO2 的烧结影响 ,模拟研究钙基脱硫剂石灰石 (Ca CO3 )在不同的反应温度、气氛及颗粒粒径下的分解特性及生成 Ca
关键词 钙基脱硫剂 石灰石分解 多孔CaO比表面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