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文化“走出去”之翻译思考——以蔡廷干《唐诗英韵》的译介与接受为例 |
赵晓明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4 |
0 |
|
2
|
陈祚明交游及《采菽堂古诗选》编选意图考论 |
陈斌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3
|
南宋《胡笳十八拍》集句诗之书写及其历史意义 |
衣若芬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3
|
|
4
|
民国武汉竹枝词的平民化取向——以蔡寄鸥作品为例 |
胡俊修
索宇
|
《三峡论坛》
|
2012 |
2
|
|
5
|
《唐诗三百首》中没有宋诗吗——与李定广先生商榷 |
朱光立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6
|
论陈祚明的诗歌美学思想 |
宋雪玲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7
|
再论《唐诗三百首》中张旭诗争议——兼答朱光立先生 |
李定广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8
|
“采诗”“陈诗”与上古“敬授民时”礼制 |
尹荣方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9 |
3
|
|
9
|
清切哀伤、诗体古旧的蔡邕的《琴操》——谦论汉代琴曲歌辞与乐府诗、五言诗的关系 |
高长山
|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
2006 |
4
|
|
10
|
论《唐诗三百首》的经典观 |
王宏林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1
|
社科院《唐诗选》与古典唐诗观念的流变 |
王宏林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12
|
汉灵帝时代能否产生《古诗十九首》——以蔡邕为中心 |
于国华
|
《琼州学院学报》
|
2014 |
2
|
|
13
|
论蔡元培的诗学观 |
马芹芬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23 |
0 |
|
14
|
丰满的寂寞:不为某种潮流而写作——论蔡其矫的诗歌 |
田皓
|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5
|
蔡其矫与余光中乡愁诗的比较 |
吴绵绵
|
《龙岩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6
|
论蔡文姬《悲愤诗》的悲情主题 |
张诗芳
|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7
|
蔡琰《悲愤诗》的女性主义解读 |
于琦
|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 |
3
|
|
18
|
蔡文姬与后世《胡笳十八拍》 |
林友标
王颋
|
《西夏研究》
|
2016 |
1
|
|
19
|
蔡琰对个人及社会命运的诗意性反思 |
崔宏艳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10 |
1
|
|
20
|
金代词家蔡松年词刍论 |
张明星
|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