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跟骨骨折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俊杰 田耜奇 +2 位作者 张坚平 孔丽萍 杨顺华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时机选择的必要性、优越性及足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收治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共71例(76足),其中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手术时机选择的必要性、优越性及足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收治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共71例(76足),其中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均行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加跟骨钢板内固定;分别于伤后8 h内、伤后8 h^7 d内、伤后7~14 d不同时期进行手术并比较手术疗效。结果:71例(76足),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9个月。术后X线片复查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8.5周。手术前后测量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 hler角、G issane角,测量结果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均有显著差异(P<0.01)。伤后8 h内手术组(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7%(3/31);伤后8 h^7 d内手术组(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2%(7/17);伤后7~14 d手术组(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7%(3/28),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显示A组、C组与B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与C组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按Kerr术后疗效评价分别是:A组优良率93.5%(29/31),B组优良率64.7%(11/17),C组优良率92.8%(26/28),经统计学处理(χ2检验)显示A组、C组与B组在术后疗效上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A组与C组在术后疗效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跟骨骨折在全身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尽早手术,最好在伤后8 h内手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若全身情况欠佳伴有局部软组织肿胀和张力性水泡发生的患者,应在病情稳定,肿胀消退,张力性水泡好转和皱褶试验阴性时手术,以7~14 d内手术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手术时机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坚平 张俊杰 +2 位作者 孔丽萍 田耜奇 杨顺华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71例(76足),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 目的: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预防和对策。方法:跟骨关节内骨折71例(76足),男49例,女22例;年龄19~56岁,平均35.6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23例(24足),Ⅲ型36例(38足),Ⅳ型12例(14足)。分别采用切开复位、自体骨植骨加跟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71例(76足)中,发生早期并发症13足,其中浅层切口裂开伴感染2足,深层切口裂开伴感染1足,尖端伤口坏死7足,骨髓炎1足,腓肠神经损伤2足;晚期发生距下关节炎2足。71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3.5年,平均19个月。按Kerr术后疗效评分标准:优34足,良32足,可9足,差1足。结论:在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中,只要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把握合适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并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就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的疗效;出现并发症后,可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开放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4
3
作者 俞光荣 赵宏谋 +4 位作者 周家钤 袁锋 李海峰 杨云峰 朱辉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1期804-808,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探讨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4年至2009年10月,共收治跟骨骨折427例,其中开放性跟骨骨折22例,有15例15足获随访,男9例,女6例;年龄18~66岁,平均34.7岁。跟骨骨折按照Sanders...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探讨开放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4年至2009年10月,共收治跟骨骨折427例,其中开放性跟骨骨折22例,有15例15足获随访,男9例,女6例;年龄18~66岁,平均34.7岁。跟骨骨折按照Sanders分型,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6例,Ⅳ型4例;软组织损伤Gustilo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A型5例,ⅢB型5例。按照OCIS分型,ⅠA型1例,ⅡA型2例,ⅡB型7例,ⅢA型2例,ⅢB型3例。所有患者急诊行伤口清创,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根据伤口情况I期闭合或临时覆盖,患肢临时固定,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急诊或择期行跟骨骨折复位内固定。随访是通过临床检查、影像学评估和AOFAS踝与后足评分进行预后评估。结果:15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31个月,平均16.4个月,AOFAS评分(74.6±10.4)分(58~94分),有4足需要筋膜瓣或皮瓣覆盖伤口。有5例发生浅表感染,其中有4例为GustiloⅢ型,2例深部感染和1例骨髓炎,无患者需要截肢治疗。结论:开放性跟骨骨折如果早期合理清创,认真评估软组织损伤情况,把握内固定的时机和手术指征,选择恰当的固定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术后深部感染和骨髓炎发生率。另外,对于GustiloⅢ型和OCISB型骨折,应避免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开放性 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6
4
作者 徐海林 徐雷 +4 位作者 张培训 王天兵 付中国 张殿英 姜保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伴随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了伴有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16例,其中,AO分型A型2例、B型8例、C型6例,均对骨折行切开复位板钉或张力带内固定... 目的:观察踝关节骨折伴随三角韧带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手术治疗了伴有三角韧带断裂的踝关节骨折16例,其中,AO分型A型2例、B型8例、C型6例,均对骨折行切开复位板钉或张力带内固定,三角韧带行切开探查并行手术修复以恢复踝关节内侧结构的稳定性.术后随访评价指标包括X线检查、美国骨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全部病例得到30~84个月,平均47个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已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8周(10~14周),未发生伤口并发症.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优8例,良8例,优良率100%,平均93分(85~100分).VAS为0.94分(0~2分).结论:在处理踝关节骨折时,应重视是否合并三角韧带损伤,如损伤严重,手术修复或重建断裂的三角韧带能取得良好的功能恢复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韧带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的骨盆骨折治疗 被引量:12
5
作者 吴宏华 吴新宝 +2 位作者 李宇能 杨明辉 王满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总结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的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对北京积水潭医院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例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骨盆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患者病史、损伤程度、急诊救治等特征,通过影像学判断损伤情... 目的:总结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的骨盆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对北京积水潭医院2008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例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骨盆骨折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描述患者病史、损伤程度、急诊救治等特征,通过影像学判断损伤情况,给予手术治疗,术后功能锻炼,并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评估术后恢复情况,总结治疗经验。结果:全部6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感染和术后神经症状出现,X线示骶髂关节复位良好。随访1.6年(8个月至2年),患者6个月后Majeed功能评分优2例、良2例、可1例、差1例,评分差的病例主要表现为持续疼痛,肢体活动能力下降,行走长距离时需用手杖,有跛行。评分低的2例患者不能恢复原有工作。结论:伴有骶髂关节完全性前脱位的骨盆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急诊处理困难,应尽早手术,前方入路有利于脱位的复位和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骨 骨折 骶髂关节 脱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2
6
作者 周一飞 余洋 +1 位作者 张小磊 陈华 《中国骨伤》 CAS 2012年第5期404-406,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不同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从中选取资料完整的301例。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134例,男86例,女48例;平均年龄(38.2±15.7)岁;Weber-Denis A型55... 目的:探讨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不同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3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从中选取资料完整的301例。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组134例,男86例,女48例;平均年龄(38.2±15.7)岁;Weber-Denis A型55例,B型60例,C型19例。手术治疗组167例,男115例,女52例;平均年龄(39.6±11.9)岁;Weber-Denis A型59例,B型52例,C型56例。根据Mazur制定的踝关节症状与功能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术后评分,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Weber-Denis A型114例,手法组55例,功能优、良、可、差者分别为18、20、11和6例;手术组59例,功能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6、25、6和2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0)。Weber-Denis B型112例,手法组60例,功能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0、26、8和6例;手术组52例,功能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5、21、5和1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0)。Weber-Denis C型75例,手法组19例,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3、7和7例;手术组56例,优、良、可、差者分别为21、18、11和6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结论:Weber-Denis C型骨折,手术组患者疗效高于手法治疗组,该型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 骨折 正骨手法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26
7
作者 何晓宇 王朝强 周之平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采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19~58岁,平均(38.... 目的 :探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采用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1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男14例,女5例;年龄19~58岁,平均(38.3±4.1)岁。测量术前后B觟hler角和Gissane角的变化,根据角度变化,观察关节面恢复情况,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结果:1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2.3±5.3)个月。术后B觟hler角和Gissane角较术前改善(P〈0.05)。Maryland评分83.2±8.4。结论 :经皮微创撬拨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是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Lisfranc关节损伤手术治疗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峰 黄雷 +4 位作者 叶鹏翰 何贤峰 阮永平 朱彦昭 徐荣明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57例,男41例,女16例;年龄20~64岁,平均33.8岁。按照Myerson分类:中柱损伤31例,中柱合并内侧柱损伤15例,三柱损伤11例。受伤当日...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57例,男41例,女16例;年龄20~64岁,平均33.8岁。按照Myerson分类:中柱损伤31例,中柱合并内侧柱损伤15例,三柱损伤11例。受伤当日手术25例,受伤后3~11d(平均7d)手术32例。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平均手术时间50min;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4~70个月,平均35个月。患者平均AOFAS评分为(84.73±14.26)分,患者术后5.1个月(3~12个月)恢复正常生活。52例解剖复位患者平均AOFAS评分(87.63±13.71),5例未解剖复位者平均AOFAS评分(74.31±21.96)。多柱损伤患者26例平均AOFAS评分(76.58±11.51)。有8例患者并发创伤性骨关节炎,是患者中最主要的并发症。结论:手术治疗Lisfranc关节损伤能够重建跖跗关节复合体的稳定性,可取得满意的复位和临床疗效。术中复位质量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跗关节 损伤 外科手术
下载PDF
Sanders Ⅲ、Ⅳ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13
9
作者 谢发清 张媛 +2 位作者 李永祥 杨权宏 丁洪伟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2期93-94,共2页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2%,以青壮年居多[1]。跟骨是不规则骨,其形状、位置特殊,外围软组织包绕少,血供差,故对跟骨骨折的处理比较棘手。近年,跟骨切开复位尤其是跟骨钢板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2006年至2008年对20... 跟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之一,占全身骨折的1%~2%,以青壮年居多[1]。跟骨是不规则骨,其形状、位置特殊,外围软组织包绕少,血供差,故对跟骨骨折的处理比较棘手。近年,跟骨切开复位尤其是跟骨钢板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2006年至2008年对20例22足跟骨骨折患者进行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杨茂伟 初立伟 +1 位作者 王旭东 李中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54-557,共4页
目的比较跟骨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跟骨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标准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 目的比较跟骨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跟骨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协作网标准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篇RCT,分析结果表明,在Bohler角、返回工作岗位方面,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与保守治疗两种方法在对足跟残留疼痛的治疗效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值0.92,95%CI(0.76,1.14)〕。距下关节的活动度由于两个研究未给出标准差而未行Meta分析。而其他治疗效果评分方面,因不同研究采用的评分系统不同,无法进行合并分析。结论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Bohler角、返回工作岗位方面的疗效优于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随机对照实验 META分析
下载PDF
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校佰平 李明 +4 位作者 王邦荣 周龙 俞怡辉 王庆 魏军渔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2期897-898,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操作及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收治156例患者,男121例,女35例;年龄18~59岁,平均41岁。32例双跟骨骨折,其中23例同时... 目的:回顾性分析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操作及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收治156例患者,男121例,女35例;年龄18~59岁,平均41岁。32例双跟骨骨折,其中23例同时行双跟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跟骨共179足。对所有患者的手术记录予以分析,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结果:179个跟骨骨折中,有31足(17.3%)术后伤口出现问题:伤口感染不愈合26足(14.5%),皮缘坏死5足(2.8%),伤口不愈合。跟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手术存在许多问题,从手术设计到具体操作,以及骨折复位和固定。结论:手术的改良、微创操作、简单而有效的内固定是避免跟骨骨折手术并发症的惟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手术治疗Maisonneuve骨折失误1例报告 被引量:7
12
作者 姬洪全 周方 +5 位作者 田耘 张志山 郭琰 吕扬 杨钟玮 侯国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356,共3页
Maisonneuve损伤因涉及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及腓骨近端骨折,易造成踝关节对合关系及稳定性改变,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虽不复杂却存在严重失误的风险。本文通过总结1例Maisonneuve损伤手术治疗失败的病例资料,提醒医生在对该损伤进行... Maisonneuve损伤因涉及下胫腓联合韧带的损伤及腓骨近端骨折,易造成踝关节对合关系及稳定性改变,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手术虽不复杂却存在严重失误的风险。本文通过总结1例Maisonneuve损伤手术治疗失败的病例资料,提醒医生在对该损伤进行手术治疗时注意避免类似的失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腓骨 踝关节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后侧有限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6
13
作者 贾斌 张勇 +4 位作者 曹国庆 马雪峰 郑杰 高迪 刘彦勋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2期97-98,共2页
自2006年3月至2008年8月,我们采用后侧有限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双线锚钉内固定治疗撕脱性跟骨骨折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斌修 王坤正 +4 位作者 王春生 谢跃 戴志唐 刘刚 刘卫东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6期527-528,共2页
目的:对于跟骨撕脱性骨折,当前较常用的方法是螺钉固定或克氏针固定骨折块,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双线锚钉固定器治疗撕脱性跟骨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0年11月共21例跟骨骨折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49~65岁,平均58.... 目的:对于跟骨撕脱性骨折,当前较常用的方法是螺钉固定或克氏针固定骨折块,本文旨在探讨应用双线锚钉固定器治疗撕脱性跟骨骨折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7月至2010年11月共21例跟骨骨折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49~65岁,平均58.7岁;右跟骨结节12例,左跟骨结节9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术前典型症状:足跟后上部疼痛,提踵无力。查体:足跟后部可扪及骨擦感,患处肿胀、压痛明显。手术以TwinFix双线锚钉固定:锚钉旋入跟骨主体,于骨折块上钻孔,双股缝线穿过孔隙后打结固定骨折块,剩余缝线缝合于跟腱以加强固定。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标准对跟腱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疼痛、功能、力线3项指标。结果:术后AOFAS总平均分(95.5±3.12)分,其中疼痛平均得分(38.5±2.18)分,功能平均得分(49.5±3.09)分,力线均为10分;优16例,良5例。结论:应用双线锚钉治疗撕脱性跟骨骨折,手术简捷,疗效优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严重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立峰 蔡锦方 +2 位作者 梁进 张强 王平山 《中国骨伤》 CAS 2007年第5期328-329,共2页
目的:研究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35侧,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4岁;左侧16例,右侧13例,双侧3例。按Sanders分型法分型,SandersⅢ型21侧,Ⅳ型14侧。对所有病例采用延长的外侧... 目的:研究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32例35侧,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4岁;左侧16例,右侧13例,双侧3例。按Sanders分型法分型,SandersⅢ型21侧,Ⅳ型14侧。对所有病例采用延长的外侧途径应用钢板松质骨螺钉联合固定治疗,钢板为跟骨解剖钢板。结果: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62个月,平均25个月。依据Maryland足部评分评价,优14侧,良8侧,中10侧,差3侧。治疗后并发症主要为伤12裂开并表浅皮肤感染2例,皮肤感染并全层坏死1例,距下关节炎4例,腓骨肌腱炎2例,跟部增宽3例,跟骰关节炎2例。Bohler角与Gissane角术前与术后对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以延长的外侧途径为入路应用钢板螺钉联合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减少骨折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跖跗关节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涛 潘文杰 +6 位作者 梁晓军 王军伟 李毅 马强 鹿军 王军虎 田锋 《中国骨伤》 CAS 2010年第11期835-837,共3页
目的:总结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经验,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7月,9例跖跗关节损伤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0~47岁,平均33.5岁。损伤按Quenu-Kuss分型:A型5例,B型3例,C型1例。采用1... 目的:总结跖跗关节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经验,评价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3月至7月,9例跖跗关节损伤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其中男7例,女2例;年龄20~47岁,平均33.5岁。损伤按Quenu-Kuss分型:A型5例,B型3例,C型1例。采用1~2个足背纵行直切口,克氏针和空心螺钉内固定。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足评分标准对患足的功能进行评定。结果: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感染1例,1例发生创伤后关节炎,无克氏针松动。AOFAS总评分由术前的(15.5±4.2)分提高到术后的(92.0±5.2)分(t=-45.95,P<0.01);9例患者中,好7例,较好1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治疗跖跗关节损伤可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跖骨 跗关节 足损伤 骨折 脱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 被引量:7
17
作者 梅正峰 雷文涛 +3 位作者 黄东辉 赵琦辉 赵凤东 范顺武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双侧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7~59岁,平均40.5岁。按Tile骨折分类法:A型8例,B型6例,C型... 目的 :探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双侧耻骨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用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17~59岁,平均40.5岁。按Tile骨折分类法:A型8例,B型6例,C型2例。16例中单独使用改良Stoppa入路11例,联合髂窝入路4例,联合后路1例。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采用Matta影像学骨折复位评价标准和Majeed功能评分系统对骨折复位及术后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切口长度为8~10 cm,平均9 cm;手术时间75~135 min,平均95 min;术中出血量400~900 ml,平均600 ml。16例术后均获随访,时间7~18个月,平均12.5个月。所有患者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2.7~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后无伤口化脓感染、异位骨化,无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无腹壁疝发生。根据Matta影像学骨折复位标准,耻骨支骨折复位优9例,良6例,可1例。术后6个月Majeed功能评分,总分85.32±8.50,其中优8例,良6例,一般2例。结论: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具有切口方便直接、手术视野清晰、易于复位、并发症少和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双侧耻骨支骨折一个理想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耻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胸腰段骨折后正中单切口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金永明 杨迪 +4 位作者 邵海宇 张骏 黄亚增 陈锦平 李晓林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1期901-906,共6页
目的:探讨后正中单切口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段骨折伴脊髓压迫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从收治的108例胸腰椎骨折病例中选取硬膜前后方均有骨性压迫的胸腰段骨折5例... 目的:探讨后正中单切口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胸腰段骨折伴脊髓压迫症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从收治的108例胸腰椎骨折病例中选取硬膜前后方均有骨性压迫的胸腰段骨折5例患者,男2例,女3例;年龄23~72岁;损伤部位:T122例,L12例,L21例。采用后正中单切口经椎弓根入路360°椎管减压椎体间植骨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 VAS评分及吗啡用量、手术前后神经功能Frankel/ASIA分级。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手术时间3.1~6.2 h;术中出血量1 000~2 300 ml;术后24 h VAS评分为1~4分;术后24 h吗啡用量为28.8~30.8 mg。Frankel/ASIA等级:术前B级1例,C级2例,D级1例,E级1例;术后E级4例,1例从B级提高到D级。结论:后正中单切口360°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严重骨折是安全、有效的,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减压 骨移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刁喜财 覃承诃 +3 位作者 林庆荣 胡岩君 余斌 姜楠 《中国全科医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比较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收集关于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比较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收集关于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Cochrane协作网的标准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共627例患者,结果显示,手术组治疗后对穿鞋有影响的患者例数少于保守组〔RR=0.42,95%CI(0.26,0.68),P=0.0004〕,不能返回原工作岗位的患者例数少于保守组〔RR=0.46,95%CI(0.27,0.81),P=0.006〕,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保守组〔RR=1.47,95%CI(1.06,2.04),P=0.02〕;两组治疗后Bhler角变化程度〔MD=6.5,95%CI(-0.34,13.34),P=0.06〕、跟骨高度变化程度〔MD=1.0,95%CI(-2.47,4.47),P=0.57〕、行走距离受限患者例数〔RR=0.88,95%CI(0.57,1.36),P=0.56〕、患肢残留痛患者例数〔RR=0.73,95%CI(0.40,1.36),P=0.3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移位型跟骨关节内骨折在解剖结构重建及相关社会功能恢复方面的效果优于保守治疗,综合考虑,手术治疗应是其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跟骨 关节内骨折 外科手术 保守治疗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黄高 张军 +1 位作者 水小龙 孔建中 《中医正骨》 2013年第4期18-22,共5页
目的:比较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B... 目的:比较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一般情况、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纳入研究的40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A组采用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B组采用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术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足部功能,同时记录术后患者发生感染、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情况。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均少于B组[(35.50±3.46)min,(74.20±5.40)min,t=-24.186,P=0.001;(3.85±0.75)d,(10.15±4.40)d,t=40.120,P=0.001;(9 673.70±391.99)元,(15 740.00±530.69)元,t=-6.414,P=0.001]。②临床疗效。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A组优17例,良3例;B组优14例,良6例。2组患者足部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70.000,P=0.262)。③安全性。术后B组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经换药后痊愈。2组均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内固定失败的病例。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结论:经皮闭合复位内固定和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跟骨 骨折固定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