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DDITIONAL RECORDS ON THE GENUS CALOPTILIA FROM CHINA (LEPIDOPTERA: GRACILLARIIDAE)
1
作者 袁德成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2年第3期209-211,共3页
本文补充报道6种中国丽细蛾,其中4种为中国新记录,即Caloptilia(Caloptilia)cuculipennella(Huebner)、C.(C.)stigmattella(Fabricius)、C.(C.)azaleella(Brants)、C.(C.)aeolospila(Meyrick),以及 C.(Phylloptilia)Schisandrae Kumata。
关键词 LEPIDOPTERA GRACILLARIIDAE caloptilia TAXONOMY China
下载PDF
寄生元宝枫种子和食叶害虫的希姬小蜂属Hyssopus一新种(膜翅目:姬小蜂科)
2
作者 刘慧慧 曹亮明 +5 位作者 王小艺 李恩杰 辛学兵 殷灿 包青春 杨忠岐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14-1220,共7页
本文报道在内蒙古和北京发现的一个寄生蜂新种——元宝枫希姬小蜂Hyssopus truncatumi Yang,Liu et Cao(膜翅目:姬小蜂科Eulophidae)。该姬小蜂寄生杨凌冠麦蛾Bagdadia yanglingensis幼虫(为害元宝枫种子)和元宝枫花细蛾Caloptilia dent... 本文报道在内蒙古和北京发现的一个寄生蜂新种——元宝枫希姬小蜂Hyssopus truncatumi Yang,Liu et Cao(膜翅目:姬小蜂科Eulophidae)。该姬小蜂寄生杨凌冠麦蛾Bagdadia yanglingensis幼虫(为害元宝枫种子)和元宝枫花细蛾Caloptilia dentata幼虫(取食元宝枫叶片),对杨凌冠麦蛾幼虫的寄生率达34.4%。目前,杨凌冠麦蛾对元宝枫种子危害严重,种子受害率达40%,同时,元宝枫花细蛾也是元宝枫的重要食叶害虫,因此,利用元宝枫希姬小蜂开展这两种害虫的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和价值。本文详细描述了元宝枫希姬小蜂的形态特征,并附彩色形态特征图;同时,与希姬小蜂属的两个近似种进行了鉴别特征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小蜂科 希姬小蜂属 元宝枫 杨凌冠麦蛾 元宝枫花细蛾
下载PDF
茶毛虫和茶细蛾性诱剂的田间防控效果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盛忠雷 王晓庆 +5 位作者 彭萍 赵丰华 姚学坤 毛迎新 胡翔 林强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775-1778,共4页
应用茶毛虫、茶细蛾性引诱剂在重庆、云南、河南、湖北等省茶区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分别对茶毛虫(♂)、茶细蛾(♂)具有较强的引诱活性。通过在重庆和河南的茶园调查显示,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茶毛虫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9... 应用茶毛虫、茶细蛾性引诱剂在重庆、云南、河南、湖北等省茶区进行田间诱蛾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分别对茶毛虫(♂)、茶细蛾(♂)具有较强的引诱活性。通过在重庆和河南的茶园调查显示,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茶毛虫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9.81%、76.83%;在重庆地区,第2、3代茶细蛾每平方米幼虫比空白对照区平均下降了98.67%。性引诱剂的应用,减少了靶标害虫的田间落卵量以及后代幼虫的数量,防治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茶细蛾 性诱剂 防治效果
下载PDF
茶细蛾成虫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晓庆 郭萧 +4 位作者 盛忠雷 彭萍 林强 胡翔 黄尚俊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4-536,共3页
本文就茶细蛾成虫生物学特性及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其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细蛾成虫雌雄个体之间无明显差异,只是雌成虫尾部具有暗褐色长毛,区别于雄虫;成虫主要在黄昏后至清晨前羽化,并多数在夜晚进行交配。通过2011年在重庆地... 本文就茶细蛾成虫生物学特性及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其种群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茶细蛾成虫雌雄个体之间无明显差异,只是雌成虫尾部具有暗褐色长毛,区别于雄虫;成虫主要在黄昏后至清晨前羽化,并多数在夜晚进行交配。通过2011年在重庆地区利用性信息素监测其种群动态显示,茶细蛾在重庆地区年发生7代,成虫始见于4月中旬,终见于12月上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细蛾 成虫 生物学特性 种群动态
下载PDF
花丽细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傅子碧 陈端珍 王志平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89-293,共5页
花丽细蛾是福建省茉莉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福州室内1a发生12代,世代重叠.田间以幼虫在茉莉叶上过冬.卵产于茉莉嫩叶上,卵期2-7d.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并食成弯曲的隧道,幼虫期9-25d,老熟幼虫于叶上吐丝作茧化蛹;蛹期3-9d.成虫寿命4-11d.... 花丽细蛾是福建省茉莉的重要害虫之一,在福州室内1a发生12代,世代重叠.田间以幼虫在茉莉叶上过冬.卵产于茉莉嫩叶上,卵期2-7d.幼虫潜入叶内取食叶肉,并食成弯曲的隧道,幼虫期9-25d,老熟幼虫于叶上吐丝作茧化蛹;蛹期3-9d.成虫寿命4-11d.田间幼虫和蛹常被3种小蜂寄生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丽细蛾 茉莉 生物学 害虫
下载PDF
会“包粽子”的茶树害虫——茶细蛾
6
作者 周孝贵 郭华伟 肖强 《中国茶叶》 2020年第7期16-19,22,共5页
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Walsingham)]是茶树上一种重要的食叶性害虫,主要以卷叶的形式为害茶树芽梢嫩叶,虫苞中的粪便还容易污染茶叶,当加工的成品茶中混入虫苞时,便会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本文介绍了茶细蛾的主要形态特征、发生... 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Walsingham)]是茶树上一种重要的食叶性害虫,主要以卷叶的形式为害茶树芽梢嫩叶,虫苞中的粪便还容易污染茶叶,当加工的成品茶中混入虫苞时,便会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本文介绍了茶细蛾的主要形态特征、发生特点、主要天敌和防治方法,供生产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细蛾 形态特征 发生特点 天敌 防治方法
下载PDF
茶尺蠖和茶细蛾性诱剂在豫南茶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赵丰华 吕立哲 +2 位作者 党永超 蔡一鸣 李霞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91-94,共4页
在信阳市马鞍山茶园开展性诱试验,以筛选出对豫南茶区茶尺蠖和茶细蛾成虫引诱能力最强的诱芯,并在五里店镇凤台村茶园应用。结果表明,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可使下一代茶尺蠖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8.28%,长期使用,防控效果可达94.7%,防控... 在信阳市马鞍山茶园开展性诱试验,以筛选出对豫南茶区茶尺蠖和茶细蛾成虫引诱能力最强的诱芯,并在五里店镇凤台村茶园应用。结果表明,使用性引诱剂诱杀成虫后,可使下一代茶尺蠖幼虫数量平均下降78.28%,长期使用,防控效果可达94.7%,防控效果好于灯诱效果;可使茶细蛾下一代田间虫口量平均下降98.07%,长期使用,防控效果可达100%。性引诱剂的应用,极大地减少了靶标害虫的田间落卵量以及后代幼虫的数量,防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尺蠖 茶细蛾 性诱剂 防控效果
下载PDF
檫角丽细蛾空间分布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翁希昭 兰斯文 +2 位作者 叶小瑜 李嘉源 康永武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1期53-58,共6页
本文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檫角丽细蛾卵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卵和幼虫在檫树人工林内都呈聚集分布。幼虫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排斥。卵分布基本成份是疏松的个体群。应用Iwao’s方法,分析并计算林间调查的最... 本文采用7种聚集度指标法测定了檫角丽细蛾卵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结果表明卵和幼虫在檫树人工林内都呈聚集分布。幼虫分布的基本成份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排斥。卵分布基本成份是疏松的个体群。应用Iwao’s方法,分析并计算林间调查的最适抽样数,进行了幼虫序贯抽样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檫角丽细蛾 空间分布型 应用 檫树
下载PDF
2种丽细蛾触角感受器超微结构特征
9
作者 梁景璇 白海艳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第16期110-118,共9页
茶丽细蛾和黑丽细蛾分别是山茶科和槭树科部分植物的潜叶害虫。旨在通过观察掌握2种丽细蛾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探讨触角感受器特征在种内和种间的差异性。用扫描电镜观察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及形态特征并测量特征值。... 茶丽细蛾和黑丽细蛾分别是山茶科和槭树科部分植物的潜叶害虫。旨在通过观察掌握2种丽细蛾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分布及形态特征,探讨触角感受器特征在种内和种间的差异性。用扫描电镜观察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及形态特征并测量特征值。2种丽细蛾的触角感受器共11种类型16种亚型,分别是毛形感受器(2种亚型)、刺形感受器(2种亚型)、腔锥形感受器(2种亚型)、栓锥形感受器(3种亚型)、耳形感受器(3种亚型)、锥形感受器、鳞形感受器(2种亚型)、节间感受器(2种亚型)、B?hm氏鬃毛、乳突感受器和片刺形感受器。茶丽细蛾雌性有11种(11种亚型)感受器,雄性有10种(13种亚型)。黑丽细蛾雌性和雄性均有10种感受器,13种亚型。雌性茶丽细蛾鞭节第1亚节有半融合现象。2种丽细蛾的触角感受器均有性二型现象,在种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节间感受器、乳突感受器和片刺形感受器在鳞翅目昆虫中首次报道。研究结果丰富了细蛾科乃至鳞翅目昆虫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可为深入研究细蛾科昆虫系统发育关系、行为特征、害虫防治等提供基本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角感受器 性二型 丽细蛾 细蛾科 扫描电镜
下载PDF
茶细蛾主要蜘蛛天敌种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守东 张书平 +7 位作者 余燕 王振兴 李尚 王建盼 周夏芝 刘飞飞 郎坤 邹运鼎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50,共14页
【目的】为了明确乌牛早和白毫早茶园与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关系密切的主要蜘蛛天敌种类,为茶细蛾的综合治理工作中科学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天敌对茶细蛾在数量上的关联度和天敌与茶细蛾... 【目的】为了明确乌牛早和白毫早茶园与茶细蛾Caloptilia theivora关系密切的主要蜘蛛天敌种类,为茶细蛾的综合治理工作中科学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天敌对茶细蛾在数量上的关联度和天敌与茶细蛾空间半变异函数理论模型变程间的关联度,用生态位分析法研究天敌与茶细蛾之间的时间生态位相似性系数,对上述结果进行标准化,即二种关联度和相似性系数各自除以本类型参数的最大值,其商为密切指数。密切指数之和的最大者即为与茶细蛾关系密切的第一位天敌,以此为依据分析与茶细蛾跟随关系密切的天敌位次在茶树品种间和年度间的差异。【结果】茶树品种间差异是,2015年乌牛早茶园对茶细蛾跟随关系密切的前四位天敌中有粽管巢蛛ClubionajaponicolaBoes. et Str、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2015年白毫早茶园有粽管巢蛛、锥腹肖蛸、茶色新圆蛛和斜纹猫蛛,两品种间8种天敌位次相异率为62.5%。2016年白毫早茶园的是斜纹猫蛛、粽管巢蛛、茶色新圆蛛和锥腹肖蛸,乌牛早茶园的是茶色新圆蛛、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um、锥腹肖蛸和粽管巢蛛,两品种平均位次相异率为87.5%。两年两品种间天敌位次相异率为75%。年度间差异,2015年与2016年年度间相比,乌牛早茶园前四位天敌均有锥腹肖蛸、粽管巢蛛、茶色新圆蛛,但位次不同。天敌位次相异率为87.5%。白毫早茶园年度间,前四位均有锥腹肖蛸、粽管巢蛛、茶色新圆蛛和斜纹猫蛛,但位次不同,天敌位次相异率为75%。两种茶园年度间平均天敌位次相异率为81.25%。根据序号之和及密切指数之和评判,与茶细蛾在数量,时间和空间关系密切的前四位蜘蛛类天敌依次是棕管巢蛛、茶色新圆蛛、锥腹肖蛸和斜纹猫蛛。【结论】茶树品种对茶细蛾天敌位次的影响大于年度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细蛾 两种茶园 年度间 天敌 跟随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