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CalyculinA诱导的染色体凝聚研究辐射的剂量效应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巍 郑斯英 +1 位作者 曹建平 朱财英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采用不同剂量 (0、0 .2 5、0 .5、1.0、2 .0、3.0 Gy)的 60 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 ,于照后 4 6 h加入Calyculin A,观察其诱导的染色体凝聚 ,并与常规染色体畸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Calyculin A法PCC与常规秋水仙素阻滞法及融合法 PC... 采用不同剂量 (0、0 .2 5、0 .5、1.0、2 .0、3.0 Gy)的 60 Coγ射线照射离体人血 ,于照后 4 6 h加入Calyculin A,观察其诱导的染色体凝聚 ,并与常规染色体畸变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Calyculin A法PCC与常规秋水仙素阻滞法及融合法 PCC相比可获得更高的分裂指数 ;Calyculin A法 PCC的断片数与剂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yculina 染色体凝聚 辐射 剂量效应 辐射生物剂量计
下载PDF
Calyculin A诱导染色体凝聚的方法探讨
2
作者 朱巍 郑斯英 +2 位作者 钟慎斌 曹建平 朱财英 《苏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5期533-534,560,共3页
目的 探索用CalyculinA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发生凝聚的最优化方法。方法 采用L9(34 )正交试验 ,对影响CalyculinA诱导染色体凝聚方法的 3个主要影响因素 (CalyculinA的终浓度 ,CalyculinA的处理时间 ,细胞培养时间 )进行探讨。... 目的 探索用CalyculinA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发生凝聚的最优化方法。方法 采用L9(34 )正交试验 ,对影响CalyculinA诱导染色体凝聚方法的 3个主要影响因素 (CalyculinA的终浓度 ,CalyculinA的处理时间 ,细胞培养时间 )进行探讨。结果 CalyculinA的终浓度 ,CalyculinA的处理时间 ,细胞培养时间不同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淋巴细胞培养 48h ,培养结束前 2h加入CalyculinA ,CalyculinA终浓度为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yculina 染色体凝聚 正交试验 蛋白磷酸酯合成酶
下载PDF
Calyculin A诱导早熟染色体与低剂量电离辐射剂量-效应关系
3
作者 信亚周 孙洪强 +4 位作者 马娅 卢峰 侯殿俊 李洁清 刘伟 《中国辐射卫生》 2012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CalyculinA诱导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作为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成年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用X射线分别以0、0.1、0.25、0.5、0.75和1.0Gy照射。照射后将血样接种于RP-MI1640培养基中,于37℃、5%CO2恒温培... 目的探讨CalyculinA诱导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作为低剂量电离辐射生物剂量计的可行性。方法取健康成年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用X射线分别以0、0.1、0.25、0.5、0.75和1.0Gy照射。照射后将血样接种于RP-MI1640培养基中,于37℃、5%CO2恒温培养箱内培养48h,当培养24h时加入秋水仙素,终止培养前2h加入Calyculi-nA诱导早熟凝集染色体,收获制片并用Giemsa染液染色,观察G1、G2/M-PCC细胞中总畸变率、断片率、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率与辐射剂量的效应关系。结果用CalyculinA可成功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PCC,且总畸变率、断片率、双着丝粒体加着丝粒环率随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拟合曲线为二次多项式模式。结论 CalyculinA诱导PCC技术可以作为一种方法来估算低剂量受照者的辐射剂量,但是需要更多的资料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凝集染色体 电离辐射 Calyculin A 剂量效应关系 染色体畸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