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w Process for Extracting Oil and Starch from Tea Seeds 被引量:9
1
作者 Jinzhong Jiang Cuijuan Ren Zibu Wang Changjiang Qian Yuxiao Shen Ya Yang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3年第12期699-703,共5页
A new process for extracting oil and starch from tea seed was introduced. The new process included one special link compared with all of the processes used now for tea seed oil and starch production. The link was stat... A new process for extracting oil and starch from tea seed was introduced. The new process included one special link compared with all of the processes used now for tea seed oil and starch production. The link was static fermentation by which oil bodies and starch were separated naturally from tea seeds. By the process, tea seed oil and starch which were in conformity with government standards about edible oil and starch were successfully produced with 16% and 8% of production rate, respectively. The new process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more simple equipments, lower production cost and whole natural products, et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ellia sinensis tea seed FERMENTATION tea seed oil tea seed starch.
下载PDF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Functional Compounds of Commercial Green Tea Seed Oil 被引量:2
2
作者 Jong-Bang Eun Anggi Hapsari Bipin Vidya 《茶叶》 2013年第4期333-337,共5页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green tea seed oil including cold test,color,flash point,gravity,refraction index,moisture content,acid value,iodine value,unsaponifiable matter and saponification value were investigate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green tea seed oil including cold test,color,flash point,gravity,refraction index,moisture content,acid value,iodine value,unsaponifiable matter and saponification value were investigated.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catechin content of the oil was determined by GC and HPLC analysis.The oil is stable at low temperature.High flash point(267.8 ± 5.1℃) showed the high thermal stability of green tea seed oil as well,which support for suitability to use as cooking oil.Specific gravity and refraction index of green tea seed oil was found as 0.913 and 1.4679,respectively.Color of the oil was measured as 99.7 ± 0.2 for lightness,1.9 ± 0.1 for greenness and 6.6 ± 0.1 for yellowness.Acid value(KOH mg/ml),iodine value,unsaponifiable matter(%) and saponification value of green tea seed oil were 0.21,104.1,0.11 and 215,respectively.Fatty acids compositions of green tea seed oil was found to be dominated by oleic acid(81.3%) and presence of minor amount of linoleic acid(4.8%),palmitic acid(4.6%),palmitoleic acid(3.3%),linolenic acid(3.2%) and stearic acid(1.0%).The presence of antioxidative compounds such as(-)-epicatechingallate(207.2 ± 0.2 g /g) and(-)-epigallocatechin gallate(99.5 ± 0.6 g/g) in the oil could enhance its shelf life during stor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化性质 茶籽油 化合物 脂肪酸组成 没食子酸酯 商业 热稳定性 不皂化物
下载PDF
基于反射光谱的油茶籽油掺伪量快速测定及特征波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强 龚中良 +4 位作者 李大鹏 文韬 汪志强 管金伟 郑文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39,共8页
为了探索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油茶籽油掺伪量的方法,按照不同掺伪比例制备了244个油茶籽油掺伪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的样本,以自主搭建的实验平台采集所制备样本在200~1100 nm范围内的反射光谱。将原始光谱进行Savit... 为了探索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测定油茶籽油掺伪量的方法,按照不同掺伪比例制备了244个油茶籽油掺伪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的样本,以自主搭建的实验平台采集所制备样本在200~1100 nm范围内的反射光谱。将原始光谱进行Savitzky-Golay(SG)-连续小波变换(CWT)预处理后,利用Kennard-Stone(K-S)算法以2∶1的比例将样本划分成校正集和预测集。采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算法(CARS)、连续投影算法(SPA)、自主软收缩算法(BOSS)、迭代变量子集优化算法(IVSO)进行特征波长选择,分别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极限学习机(ELM)、随机森林(RF)的油茶籽油掺伪量快速预测模型,同时对特征波长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始光谱经过SG-CWT(L5)预处理和BOSS特征波长筛选后,建立的基于SVM的油茶籽油掺伪量快速预测模型能够鉴别掺伪量为1%及以上的油茶籽油,该模型在十折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法下得到最佳惩罚因子(c)和核函数(γ)分别为5.2780和0.1088,其预测决定系数(R_(P)^(2))、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_P)、预测平均绝对误差(MAE_(P))分别为0.9985、0.0134、0.0102。特征波长聚集程度和陡度对模型预测结果存在一定影响。综上,建立的基于反射光谱的油茶籽油掺伪量快速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小,预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紫外-可见-近红外反射光谱 反射率 BOSS-SVM 特征波长特性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分析不同预处理技术对压榨山茶油风味的影响
4
作者 彭丝兰 刘思思 +3 位作者 易有金 刘汝宽 李昌珠 肖志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55,共8页
旨在提升山茶油风味品质,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分析微波、烘烤、蒸制3种预处理技术对压榨山茶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聚类分析比较不同预处理压榨山茶油挥... 旨在提升山茶油风味品质,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分析微波、烘烤、蒸制3种预处理技术对压榨山茶油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并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和聚类分析比较不同预处理压榨山茶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预处理压榨山茶油中共鉴定出4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18种(40.02%~51.88%)、醇类9种(10.99%~19.85%)、酮类6种(19.37%~27.35%)、酯类3种(4.21%~11.44%)、吡嗪类2种(1.25%~6.50%)、烃类1种(0.19%~0.32%)和酸类1种(0.35%~2.16%),其中微波预处理压榨山茶油的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其次为烘烤、蒸制的;OPLS-DA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区分不同预处理压榨山茶油,并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值大于1筛选出了10种特征挥发性成分,分别是2-甲基丁醛D、3-甲基丁醛D、2,3-戊二酮、乙酸甲酯、2-甲基吡嗪、丙酮、3-羟基-2-丁酮、顺-2-庚烯醛、正己醇、1-丁醇,其中前5种为关键风味成分(ROAV大于1);聚类分析表明不同预处理压榨山茶油的10种特征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分类结果与OPLS-DA分类基本一致。综上,不同预处理技术所得压榨山茶油的风味不同,可通过OPLS-DA和聚类分析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挥发性成分 预处理技术
下载PDF
油茶籽壳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5
作者 郭鑫 赵金艳 +1 位作者 赵博 张国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4-109,117,共7页
旨在为开发利用油茶籽壳多糖提供基础,以油茶籽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超声辅助提取油茶籽壳多糖(CFP-U)的理化性质(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微观结... 旨在为开发利用油茶籽壳多糖提供基础,以油茶籽壳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超声辅助提取油茶籽壳多糖(CFP-U)的理化性质(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微观结构)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FP-U的最优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650W、液料比40∶1,在此条件下油茶籽壳多糖的得率为(3.28±0.06)%;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CFP-U的纯度较高,分子质量为91.6kDa;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CFP-U的单糖由平均摩尔比为0.05∶0.14∶0.05∶1.00∶0.05∶0.30∶0.35∶0.41的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岩藻糖构成;红外光谱表明,CFP-U存在α-糖苷键、β-糖苷键和吡喃糖环;紫外全波长扫描表明,CFP-U中基本不含蛋白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CFP-U呈不规则形态,为片状结构,表面光滑;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表明CFP-U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且抗氧化活性优于传统热水法提取的油茶籽壳多糖。综上,采用超声辅助法可以有效提取油茶籽壳多糖,且油茶籽壳多糖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壳 多糖 响应面法 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武夷茶区3种茶叶籽油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于立志 刘奇琳 周聪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9-196,共8页
以武夷茶区3种茶叶籽油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对3种茶叶籽油的感官属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E-nose)对其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区分和比较。结果表明,不... 以武夷茶区3种茶叶籽油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定量描述分析法(QDA)对3种茶叶籽油的感官属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电子鼻(E-nose)对其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区分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茶叶籽油在多个感官属性上差异明显,E-nose可有效区分3种茶叶籽油,GC-MS在3种茶叶籽油中共检测出52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并采用香气活力值(OAV)确定了3种茶叶籽油的关键香气物质,3种茶叶籽油香气成分和关键香气物质的组成、含量各不相同。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品种茶叶籽油的品种鉴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茶产区 茶叶籽油 感官评价 电子鼻 香气分析
下载PDF
湖南省主要品种油茶籽油的营养品质研究
7
作者 刘佳丽 杨茜 +5 位作者 李秀娟 魏征 朱莹丹 薛雅琳 段章群 刘妍妍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4-190,共7页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都是油茶种植的最佳地区,以湖南省种植面积为最多。为探究湖南不同油茶的生产适应性,分析湖南不同油茶品种的差异性,研究不同品种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包括湖南省6个全国主推品种:华鑫、华金、华硕、湘林210、... 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都是油茶种植的最佳地区,以湖南省种植面积为最多。为探究湖南不同油茶的生产适应性,分析湖南不同油茶品种的差异性,研究不同品种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包括湖南省6个全国主推品种:华鑫、华金、华硕、湘林210、湘林1号和湘林27号,还有其他主要种植品种,如衡东大桃系列、湘林系列、和湘林97号。该研究对不同品种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活性物质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油茶籽油主要脂肪酸为油酸、棕榈酸和亚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88%。油茶籽油中甾醇总含量为583.35~1623.79 mg/kg,主要组分为Δ7-豆甾烯醇和β-谷甾醇,占甾醇总量85%以上。油茶籽油中生育酚以α-生育酚为主,占总生育酚80%以上。油茶籽油的角鲨烯含量为70.49~304.32 mg/kg。油茶籽油中多酚含量为3.37~19.14 mg/kg。聚类分析将油茶籽油样品分为5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Y15华硕油茶籽油综合评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油茶籽油 营养品质 脂肪酸组成 活性物质
下载PDF
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茶籽油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抗炎效果
8
作者 陈宇 杨纪元 +5 位作者 邱之阳 张笑 邱昌扬 周凯 郝泽金 陈志敏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1-67,共7页
为了明确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茶籽油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效果,并探究油茶籽油中的主要抗炎物质,分别制备低温压榨油茶籽油、热榨油茶籽原油、热榨精炼油茶籽油、土榨油茶籽油和超临界CO_(2)油茶籽油,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及添加不同... 为了明确不同加工方式的油茶籽油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治疗效果,并探究油茶籽油中的主要抗炎物质,分别制备低温压榨油茶籽油、热榨油茶籽原油、热榨精炼油茶籽油、土榨油茶籽油和超临界CO_(2)油茶籽油,分析不同加工方式及添加不同活性物质的油茶籽油对ACD模型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并结合ELISA法、HE染色和免疫组化探究其对小鼠炎症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油茶籽油对ACD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最高,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其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含量降低率超过10%,炎症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好转,耳廓肿胀组织中NF-κB阳性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预防性给药的抗炎效果普遍低于造模后给药;倍数添加角鲨烯和生育酚的油茶籽油对ACD小鼠耳廓肿胀的抑制率显著提高,在50%左右,且角鲨烯、生育酚处理组小鼠耳廓组织中NF-κB阳性表达量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因此,外用超临界CO_(2)萃取的油茶籽油治疗小鼠ACD效果最佳,其抗炎效果并非源于单一活性成分,与角鲨烯和生育酚等活性成分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抗炎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超临界CO_(2)萃取
下载PDF
黑茶籽油成分分析及其对于H_(2)O_(2)诱导HFF-1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9
作者 李健 邓建明 +3 位作者 黄源城 余敏 王光丽 王靖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3-400,共8页
对茶籽油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对不同产地的茶籽油的脂肪酸、α-生育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黑茶籽油的三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总含量(83.72%),α-生育酚(1.33 mg/g)相比于其他茶籽油(绿茶籽油、普洱茶籽... 对茶籽油的活性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对不同产地的茶籽油的脂肪酸、α-生育酚含量进行了测定,发现黑茶籽油的三种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总含量(83.72%),α-生育酚(1.33 mg/g)相比于其他茶籽油(绿茶籽油、普洱茶籽油)、山茶籽油(有机山茶油)和油茶籽油(有机油茶籽油、古树茶籽油)含量更高。在此基础上,测试了黑茶籽油对于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茶籽油在0.15 g/mL质量浓度时,对于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93.08%和94.85%;在0.3 g/mL质量浓度下,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1.25%,相较于其他茶籽油表现出更好的自由基清除效果。此外,还测定了黑茶籽油对于双氧水诱导的人成纤维细胞(HFF-1)氧化应激以及衰老的抑制作用。细胞增殖实验、活性氧自由基测定实验和β-半乳糖苷酶染色实验的结果表明,黑茶籽油在10~50μg/mL质量浓度下对双氧水诱导的HFF-1细胞氧化应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表现出抗氧化、抗衰老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茶籽油 自由基 抗氧化 抗衰老
下载PDF
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的抗炎、抗刺激及抗湿疹功效研究
10
作者 程恒光 方婷欢 +3 位作者 蒋晴 李晓霞 蒋云杰 唐礼荣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2-65,共4页
旨在为油茶籽油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体外3D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体外急性损伤及类湿疹表皮模型,以低温压榨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处理模型,检测其组织活力、炎症因子释放量、组织形态结构和胸腺基质... 旨在为油茶籽油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通过体外3D表皮模型EpiKutis构建体外急性损伤及类湿疹表皮模型,以低温压榨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处理模型,检测其组织活力、炎症因子释放量、组织形态结构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含量,评价高油酸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的抗炎、抗刺激、抗湿疹功效。结果表明: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对模型组织活力均无显著影响;油茶籽油能显著降低模型炎症因子释放量,而高油酸葵花籽油不能显著降低模型炎症因子释放量;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对模型组织形态结构均有一定改善;高油酸葵花籽油与油茶籽油均能极显著降低模型TSLP含量。综上,油茶籽油与高油酸葵花籽油对皮肤刺激性炎症均具有一定的抑制和缓解作用,具有显著的抗湿疹功效;同时,油茶籽油对皮肤刺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抑制和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酸葵花籽油 油茶籽油 湿疹 炎症 3D表皮模型
下载PDF
茶叶籽粕蛋白酶解物的抗氧化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11
作者 陈巧玲 卢学慧 +1 位作者 王弛 赵峰 《茶叶学报》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目的】提取茶叶籽粕蛋白,并比较其经不同蛋白酶酶解后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进而评估将其作为新型生物活性肽生产原料的可行性。【方法】首先通过碱提酸沉法获得茶叶籽粕蛋白粗提物,再分别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 【目的】提取茶叶籽粕蛋白,并比较其经不同蛋白酶酶解后的抗氧化活性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进而评估将其作为新型生物活性肽生产原料的可行性。【方法】首先通过碱提酸沉法获得茶叶籽粕蛋白粗提物,再分别以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进行酶解;比较各酶解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的差异。【结果】采用碱提酸沉法(0.1 mol·L^(-1) NaOH提取、1 mol·L^(-1) HCl调整pH至3.5)制备的茶叶籽粕蛋白粗提物,其得率为7.7%,蛋白纯度27.6%。酶解物活性评价结果显示,碱性蛋白酶酶解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其IC_(50)(半数抑制浓度)为80.17μg·mL^(-1);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其IC_(50)为123.79μg·mL^(-1);总还原力最强,为0.458;浓度为1 mg·mL^(-1)时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较强,为93.12%。【结论】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茶叶籽粕蛋白粗提物,其酶解物具有开发成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生物活性肽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籽粕蛋白 蛋白酶 酶解物 抗氧化 Α-葡萄糖苷酶
下载PDF
油茶鲜果预处理方式对低温压榨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郝泽金 吴苏喜 +2 位作者 蒋明芳 管业圣 冯宗义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23,共5页
为更多地保留活性成分,提高油茶籽油品质,研究了油茶鲜果6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剥壳-摊晒、直接摊晒、堆沤-摊晒、剥壳-烘干、直接烘干、堆沤-烘干)对油茶籽主要成分以及低温压榨油茶籽油中3种理化指标(酸值、过氧化值、多环芳烃)和4种微... 为更多地保留活性成分,提高油茶籽油品质,研究了油茶鲜果6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剥壳-摊晒、直接摊晒、堆沤-摊晒、剥壳-烘干、直接烘干、堆沤-烘干)对油茶籽主要成分以及低温压榨油茶籽油中3种理化指标(酸值、过氧化值、多环芳烃)和4种微量活性成分(维生素E、维生素K_(1)、角鲨烯、多酚)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鲜果预处理方式对油茶籽主要成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影响不大;6种不同预处理方式对低温压榨油茶籽油的理化指标和微量活性成分均有一定的影响,其中剥壳-烘干处理油茶鲜果在油茶籽油的酸值、多环芳烃、维生素E、角鲨烯指标上较其他预处理方式存在一定优势。综上,采用剥壳-烘干对油茶鲜果进行预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油茶籽油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鲜果 堆沤 剥壳 烘干 低温压榨油茶籽油 活性成分
下载PDF
红外与微波预处理油茶籽对其原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龙祥 罗凡 +3 位作者 钟海雁 方学智 杜孟浩 胡立松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41,共5页
为了研究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机制,了解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油茶籽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对油茶籽分别经红外与微波预处理后得到的油茶籽原油及其极性组分和非极性组分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分别经... 为了研究油茶籽油氧化稳定性机制,了解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油茶籽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指标,对油茶籽分别经红外与微波预处理后得到的油茶籽原油及其极性组分和非极性组分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籽分别经红外和微波预处理后,得到的油茶籽原油及其极性、非极性组分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变化显著;红外预处理的油茶籽所制油茶籽原油及其非极性组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相应微波预处理,其最大值分别高3.53μg/g和6.47μg/g;微波预处理的油茶籽所制油茶籽原油中极性组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大值比相应红外预处理的高38.77μg/g。油茶籽原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主要来自其极性组分,非极性组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弱于极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红外 微波 DPPH自由基
下载PDF
油茶黄酮化合物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邢江艳 田洋 +2 位作者 成琴 林奇 包媛媛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7,共7页
将油茶黄酮化合物添加到核桃油中,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探究其对核桃油稳定性的影响。以油茶叶、油茶籽壳为原料,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将黄酮类提取物按照油茶籽壳中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1.15∶1.00∶1.... 将油茶黄酮化合物添加到核桃油中,通过体外抗氧化实验,探究其对核桃油稳定性的影响。以油茶叶、油茶籽壳为原料,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将黄酮类提取物按照油茶籽壳中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1.15∶1.00∶1.05,油茶叶中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2.36∶1.00∶1.60的比例添加到核桃油中,以200 mg/kg的TBHQ、BHA、VE做对照组,测定过氧化值、酸价、总抗氧化能力、还原能力等指标,研究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不同配比对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籽壳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分别为:68.71、59.77、62.71 mg/100 g;油茶叶中杨梅素、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分别为:74.51、31.58、50.58 mg/100 g。对核桃油的抗氧化效果为:TBHQ>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1.15∶1.00∶1.05>BHA>杨梅素∶槲皮素∶山奈酚=2.36∶1.00∶1.60>VE。油茶中的黄酮化合物作为一种天然抗氧化剂能有效延长核桃油的货架期;油茶籽壳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效果优于BHA、VE;油茶叶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效果优于VE,且对核桃油抗氧化起主要影响的是槲皮素的含量,研究结果可为核桃油绿色安全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叶 油茶籽壳 黄酮 抗氧化 核桃油
下载PDF
海南岛不同油茶主产区油茶籽油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夏腾飞 陈加利 +6 位作者 熊子君 孙秀秀 马光耀 王春梅 梁振儒 冯依欣 郑道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98,共8页
海南岛油茶籽油品质独特,为促进海南岛油茶资源开发利用并为油茶籽油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海南岛不同油茶主产区的油茶籽,对油茶种仁含油率及油茶籽油理化指标、无机元素含量、脂肪酸组成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考察... 海南岛油茶籽油品质独特,为促进海南岛油茶资源开发利用并为油茶籽油品质性状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选取海南岛不同油茶主产区的油茶籽,对油茶种仁含油率及油茶籽油理化指标、无机元素含量、脂肪酸组成和生物活性物质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考察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品质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岛油茶籽种仁平均含油率为49.13%;油茶籽油无机元素含量丰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0%左右,角鲨烯含量为78.33~96.23 mg/kg,茶多酚含量为64.78~77.36 mg/kg,维生素E含量为430.7~484.4 mg/kg;某些考察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定安和海口产油茶籽油综合得分较高,琼海油茶籽油综合得分最低;通过聚类分析,海南岛油茶籽油主产区可分为3类,其中定安为一类,屯昌、琼海、澄迈、临高为一类,海南中部山区、海口为一类。综上,海南岛油茶籽油品质较高,各油茶主产区油茶籽油有其自身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油茶籽油 营养成分 品质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挥发性成分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婷婷 陈志清 +3 位作者 刘剑波 任佳丽 钟海雁 周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6-63,共8页
为了解决风味(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定性判别问题,设计高、低两个掺伪梯度,基于挥发性成分构建并对比分析了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定性判... 为了解决风味(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定性判别问题,设计高、低两个掺伪梯度,基于挥发性成分构建并对比分析了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和逻辑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逻辑回归模型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的能力较强,优于PCA模型;高掺伪梯度下定性判别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0%和60%,而逻辑回归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均为10%;低掺伪梯度下定性判别原香和烤香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PCA模型的判别不准确,而逻辑回归模型的最低检出限均为4%。逻辑回归模型能很好地定性判别风味油茶籽油掺伪浸出油茶籽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油茶籽油 浸出油茶籽油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模型 逻辑回归模型 定性判别
下载PDF
冻融破乳方法对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亚娟 范亚苇 +1 位作者 李静 邓泽元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11,共4页
为提高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提油率,将油茶籽经过脱壳、粉碎、过筛、加水过胶体磨、离心分离得到乳状液,经冻融破乳后离心分离得油茶籽油。以提油率为指标,探究了加热冻融、乙醇冻融、调pH冻融、加盐冻融等冻融破乳方法对水代法提取油... 为提高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提油率,将油茶籽经过脱壳、粉碎、过筛、加水过胶体磨、离心分离得到乳状液,经冻融破乳后离心分离得油茶籽油。以提油率为指标,探究了加热冻融、乙醇冻融、调pH冻融、加盐冻融等冻融破乳方法对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影响,并通过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破乳前后乳状液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乙醇冻融和加盐冻融使油茶籽的提油率降低;调pH可提高提油率,在pH为8时提油率为92.17%;加热冻融法是最佳的冻融破乳方法,在加热温度60℃、加热时间20 min条件下,提油率最高,达到92.57%;加热冻融处理后油滴聚集,粒径明显增大。采用加热冻融法对乳状液进行破乳可有效提高水代法提取油茶籽油的提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冻融破乳 加热 PH
下载PDF
不同工艺山茶油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曾晶 王卫飞 +4 位作者 陈莹 刘萱 戚穗坚 杨博 王永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3,24,共7页
旨在为山茶油的加工和储藏提供参考,采用Schaal烘箱法对4种工艺山茶油加速氧化,测定山茶油在储藏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脂肪酸、甘油酯以及脂质伴随物的变化情况,并对山茶油质量指标与脂质伴随物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 旨在为山茶油的加工和储藏提供参考,采用Schaal烘箱法对4种工艺山茶油加速氧化,测定山茶油在储藏过程中酸值、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脂肪酸、甘油酯以及脂质伴随物的变化情况,并对山茶油质量指标与脂质伴随物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工艺山茶油在储藏过程中的酸值略微升高,上升为初始值的1.09~2.60倍;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迅速上升,分别上升为初始值的10.31~16.49倍和3.06~4.43倍;α-生育酚含量大幅度下降,损失率为96.19%~100.00%,而角鲨烯、植物甾醇含量下降幅度不大,损失率分别为14.71%~51.79%和4.96%~19.49%,其中浸出-精炼山茶油的脂质伴随物含量最低,损失较多;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山茶油的质量指标(酸值、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与其α-生育酚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不同工艺山茶油的品质和营养价值在储藏过程中均明显下降,浸出-精炼山茶油的储藏稳定性不如压榨山茶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茶油 加工工艺 储藏稳定性 加速氧化 品质
下载PDF
基于特征性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指标的油茶籽油掺伪定性鉴别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婷婷 刘剑波 +2 位作者 任佳丽 钟海雁 周波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6-73,共8页
为解决油茶籽油掺伪其他植物油的定性鉴别问题,在油茶籽油中分别掺入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葡萄籽油、菜籽油、棕榈油和米糠油,设置高和低两种不同掺伪梯度,基于14个特征性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指标,运用Python语言构建并对比... 为解决油茶籽油掺伪其他植物油的定性鉴别问题,在油茶籽油中分别掺入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葡萄籽油、菜籽油、棕榈油和米糠油,设置高和低两种不同掺伪梯度,基于14个特征性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指标,运用Python语言构建并对比分析了二分类决策树模型、多分类决策树模型和多层感知机人工神经网络(MLP-ANN)模型用于油茶籽油掺伪定性鉴别的效果。结果表明:高和低掺伪梯度下,二分类决策树模型对油茶籽油掺伪其他植物油的定性鉴别的准确率均达到0.95以上;多分类决策树模型的精确率和准确率在高掺伪梯度下均达到了0.95,但在低掺伪梯度下仅为0.90;在高和低掺伪梯度下,MLP-ANN模型对油茶籽油掺伪定性鉴别的平均精确率均达到0.98,准确率分别达到0.97和0.98。相比于决策树模型,MLP-ANN模型能很好地实现油茶籽油掺伪定性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籽油 决策树模型 多层感知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定性鉴别 脂肪酸 甘油三酯
下载PDF
不同品种(种)油茶果径、籽径测定及机械脱蒲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超哲 朱玲琴 +5 位作者 王洪艳 蒋金荣 张建 王衍彬 葛永金 黄旭波 《浙江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71-78,共8页
对浙江主栽的11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与3个浙江本土油茶品种(种)分别测定果径和籽径及其直径分布,并选取其中6个长林系列品种的油茶果进行混合测验机械脱蒲效果,分析油茶果的脱蒲率、油茶籽破损率和蒲籽分离率,研究果径、籽径对... 对浙江主栽的11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良种与3个浙江本土油茶品种(种)分别测定果径和籽径及其直径分布,并选取其中6个长林系列品种的油茶果进行混合测验机械脱蒲效果,分析油茶果的脱蒲率、油茶籽破损率和蒲籽分离率,研究果径、籽径对油茶机械化脱蒲的影响,为油茶果机械化脱蒲及加工机械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撑。结果表明,果径分布区间在<19 mm、19~31 mm、31~43 mm、>43 mm的油茶果实比例分别为0.67%、35.55%、54.65%、9.13%;不同品种(种)油茶籽径分布有一定的差异,油茶籽径分布区间在<9 mm、9~15 mm、15~21 mm、>21 mm的油茶籽比例分别为1.79%、31.45%、57.80%、8.96%。机械化脱蒲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果的脱蒲率为92.78%,油茶籽的破损率为2.34%,蒲籽分离率为87.20%,油茶籽径大于30 mm的油茶籽易受损,果径在19.58~21.22 mm的油茶果不易脱蒲和分离。可依据试验结果对油茶果脱蒲机械的辊子的尺寸、辊子运动的速度、筛选器的间隙等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同时可对不同果径的油茶果分选后,再分别进行机械脱蒲,以提高脱蒲率和蒲籽分离率,降低油茶籽破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果 果径 籽径 机械 脱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