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eofusicoccum parvum Causing Leaf Spot of Camellia drupifera in China
1
作者 Fengyu YU Xiaoyu LIU +3 位作者 Xiaocheng JIA Dengqiang FU Xiaoqing NIU Weiwei SONG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CAS 2022年第2期5-7,13,共4页
[Objectives]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causal agent of leaf spots of Camellia drupifera in Hainan Province,China.[Methods]Phylogenetic analyses,spore morphology and pathogenicity tests were adopted to identify the ... [Objectives]The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causal agent of leaf spots of Camellia drupifera in Hainan Province,China.[Methods]Phylogenetic analyses,spore morphology and pathogenicity tests were adopted to identify the pathogen.[Results]The fungus was identified as Neofusicoccum parvum.The colonies were initially pale to white on PDA,with diffuse yellow pigment around the colonies in the agar after 5 d.After 10 d,the aerial mycelium became gray,and the substrate mycelium became black.Thirty days later,a large number of conidia were generated on OMA.Conidia were hyaline,nonseptate,and fusiform.The mean size of 100 conidia was(13.6-25.4)×(6.2-10.3)μm;the mean length/width ratio was(2.5±0.3)μm.[Conclusions]N.parvum was the causal agent of leaf spots of C.drupifera observed in Hainan Province,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ofusicoccum parvum Leaf spot disease camellia drupifera Phylogenetic analysis
下载PDF
高州油茶糖积累及其代谢相关酶活性
2
作者 刘祯 陈锐帆 +2 位作者 申春晖 奚如春 邓小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1,共11页
[目的]研究高州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源库器官糖积累特征及其与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华南地区特色油茶品种糖积累理论提供依据。[方法]以高州油茶为研究对象,利用13C同位素脉冲标记法测定不同发育时期各源库器官的13C含... [目的]研究高州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源库器官糖积累特征及其与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华南地区特色油茶品种糖积累理论提供依据。[方法]以高州油茶为研究对象,利用13C同位素脉冲标记法测定不同发育时期各源库器官的13C含量,同时测定对应时期各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糖组分特征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1)13C标记的光合产物在运输趋于稳定后,在发育前期主要积累在叶片中,后期种仁逐渐成为了同化物分配积累的中心。2)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基本表现为果皮>种仁>叶片,淀粉含量表现为叶片>种仁>果皮。3)SPS和SS-Ⅱ与叶片、果皮和种仁的可溶性糖含量都呈正相关关系;B-AI主要在发育后期起着作用,种仁中B-AI活性分别在8月和10月存在峰值;在叶片中,NI为主要的糖转化酶,活性在50~60 U·g^(−1)之间;种仁中,S-AI与NI的活性大致相同,S-AI主要在发育前期起作用,而NI在发育后期起作用。[结论]高州油茶发育前期光合产物主要积累在源器官叶片之中,随着果实生长发育种仁逐渐成为了同化物分配的中心;在糖积累情况上,种仁在发育前期主要积累果糖和葡萄糖,发育后期则主要积累蔗糖。在发育后期运输到果皮的蔗糖会分解为果糖和葡萄糖,果皮依旧会进行增厚和延伸,继续完成木质化,此时果皮与种仁会对养分进行激烈竞争,最终呈现出果大皮厚的现象。SPS和SS-Ⅱ功能互补,同时影响着高州油茶糖分的积累,且SS-Ⅱ是糖分积累的关键酶;可能是引起各源库器官糖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高州油茶糖积累受糖代谢相关酶的综合调控,NI为叶片的主要转化酶,S-AI与NI分别在种仁发育前后期发挥作用,果皮中蔗糖转化主要依靠S-AI;B-AI主要在发育后期起作用,但活性相对较低,转化能力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含量 酶活性 13C脉冲标记 高州油茶
下载PDF
高州油茶与小果油茶种仁蛋白质组差异比较
3
作者 魏尚霖 李晨蕾 +5 位作者 廖柏勇 程俊森 代文魁 姜维 王溢 李永泉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24,共15页
【目的】探索高州油茶Camellia drupifera和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调控种仁油脂合成、积累和代谢的关键差异蛋白质。【方法】使用非标记技术对2种油茶种仁的蛋白质组进行鉴定,采用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构域分析、聚类分析、GO和KEGG... 【目的】探索高州油茶Camellia drupifera和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调控种仁油脂合成、积累和代谢的关键差异蛋白质。【方法】使用非标记技术对2种油茶种仁的蛋白质组进行鉴定,采用亚细胞定位分析、结构域分析、聚类分析、GO和KEGG分析、蛋白质互作网络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差异表达蛋白质的筛选和功能分类。【结果】在油茶种仁中共鉴定出5712个蛋白质,其中740个蛋白质表达量差异显著。与小果油茶相比,337个差异蛋白在高州油茶种仁中上调表达,403个差异蛋白在高州油茶种仁中下调表达。GO功能分类结果表明,差异表达蛋白质主要参与氧化还原的过程以及核糖体的组成。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视黄醇代谢、丙酮酸代谢、萘降解、氧化磷酸化和核糖体是差异表达蛋白质显著富集的关键代谢通路。与小果油茶相比,高州油茶种仁的6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淀粉合酶、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海藻糖-6-磷酸合酶/磷酸酶、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果糖激酶和己糖激酶)在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下调,可能与脂肪酸的合成和积累有关。此外,在高州油茶种仁中,11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参与了与脂肪酸代谢相关的4个重要通路,其中3个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参与多个通路,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和烯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反式-2-烯酰-辅酶A还原酶在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脂肪酸降解和脂肪酸延伸通路中下调,而酰基-[酰基载体蛋白]去饱和酶在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中下调,在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中上调。【结论】与糖类和脂肪酸代谢相关的蛋白在高州油茶种仁中显著差异表达,揭示了高州油茶和小果油茶种仁中的糖类和脂肪积累与代谢模式的差异,推测糖类合成相关蛋白表达下调与糖类在油茶种仁中转化为脂肪酸有关。差异表达蛋白质在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和视黄醇代谢通路显著富集,可能是山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的生物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油茶 小果油茶 种仁 蛋白质组 非标记技术
下载PDF
越南油茶种实表型性状多样性分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郝丙青 张幸 +5 位作者 屈艳 李日凤 梁国校 江泽鹏 蔡娅 叶航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43,共11页
为了研究越南油茶(Camellia drupifera Lour.)分布区内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越南油茶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对越南油茶18个居群的11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变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18个居群进行聚类分析... 为了研究越南油茶(Camellia drupifera Lour.)分布区内种实表型性状变异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揭示越南油茶种实表型性状变异规律,对越南油茶18个居群的11个种实表型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变异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18个居群进行聚类分析,并对表型性状与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种形指数外,越南油茶18个居群的其余10个种实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及居群内差异极显著(P<0.01);18个居群种实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4.4%~68.8%,均值为24.3%,其中,鲜籽质量、单果籽粒数和单果质量的平均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49.0%、42.1%和40.2%;居群间和居群内的平均方差分量比例分别为48.11%和28.25%,说明居群间的多样性大于居群内。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0.42%,越南油茶种实表型性状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单果质量、果高、果径、鲜籽质量、果形指数、种形指数和鲜出籽率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8个居群可分成2大组,越南油茶种实表型性状呈现出较强的地理区域特征。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果质量、果径、种长、种宽和种形指数与部分环境因子具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越南油茶种实表型性状居群间的变异程度略高于居群内,其种实表型性状表现出较强的地理区域特征;与果实相比,越南油茶种子表型性状受环境因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油茶 种实 表型性状 多样性 变异分析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的油茶种仁成分差异分析及其油脂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溢 黄润生 +3 位作者 程俊森 李永泉 张庆威 张晖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9-341,共13页
为研究油茶种仁的主要代谢成分,分析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内种仁成分差异,比较2种油茶种仁油脂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通过聚类分析、样本相关性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比较相同生境... 为研究油茶种仁的主要代谢成分,分析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内种仁成分差异,比较2种油茶种仁油脂的抗氧化活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广泛靶向代谢组技术,通过聚类分析、样本相关性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方法,比较相同生境下高州油茶和普通油茶内种仁的代谢物质成分的异同,最后以索氏提取法提取种仁油脂,比较油脂抗氧化活性差异。结果表明:从2种油茶种仁中共检出11类536种代谢物,其中高州油茶种仁特有代谢物25种,普通油茶种仁特有代谢物16种。2种油茶种仁筛选得到差异代谢物197种,占总代谢物的36.75%,其中高州油茶种仁相对普通油茶种仁有103种代谢物含量较高,占总差异代谢物52.28%,94种成分含量较低,占总差异代谢物47.72%;197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分布在20条代谢途径中,前4条通路分别是黄酮生物合成通路、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和花青素生物合成通路。两种油茶种仁油脂的抗氧化活性:高州油茶茶籽油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在油脂质量浓度大于6.0 mg/mL时略高于普通油茶,且当油脂质量浓度超过0.4 mg/mL时,高州油茶茶油的羟基清除率略高于普通油茶。高州油茶种仁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酚酸类化合物,且脂质的种类与含量比普通油茶种仁丰富。油茶种仁的代谢物差异可能是影响两种茶油成分、抗氧化活性不同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种仁 差异代谢物 高州油茶 普通油茶 种仁油脂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基于Label-free技术的高州油茶铝胁迫蛋白质组学研究
6
作者 程俊森 王溢 +4 位作者 李永泉 魏尚霖 李超楠 姜维 黄润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9-181,共13页
【目的】南方地区拥有大面积的酸性红壤,导致土壤中铝元素多以离子的形式溶出,严重抑制油茶的生长及高产。研究采用Label-free技术探究高州油茶在铝胁迫下的蛋白质组学响应,为揭示高州油茶应答铝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目的】南方地区拥有大面积的酸性红壤,导致土壤中铝元素多以离子的形式溶出,严重抑制油茶的生长及高产。研究采用Label-free技术探究高州油茶在铝胁迫下的蛋白质组学响应,为揭示高州油茶应答铝胁迫的分子响应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方法】以高州油茶两年生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浓度铝处理条件下高州油茶叶片部分代谢指标及抗氧化生理相关指标,同时比较对照组(CK)和4 mmol/L铝处理组(GZ4)差异蛋白质的表达。【结果】生理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铝胁迫下油茶幼苗都会发生氧化胁迫导致细胞活性氧(ROS)积累,2 mmol/L铝浓度下油茶叶片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增强多种抗氧化酶活性以清除细胞活性氧,使细胞免受氧化胁迫的损害;而4 mmol/L铝浓度下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脯氨酸(PRO)含量明显升高,积累的活性氧超出了自身所能清除的范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减少,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减弱,油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抑制。蛋白质组学数据表明,CK组和GZ4组共鉴定到4282个蛋白质,与CK组相比,GZ4处理组有207个蛋白质的表达丰度显著增加,129个蛋白质的表达丰度显著降低。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通路富集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4 mmol/L铝胁迫下高州油茶主要通过提高谷胱甘肽代谢,增强细胞清除活性氧和自由基负离子的能力缓解铝胁迫造成的氧化损伤;4 mmol/L铝浓度下高州油茶蛋白质合成和光合作用受到明显抑制,抗氧化酶活性减弱可能与细胞供能能力不足有关。【结论】铝胁迫下高州油茶主要通过能量及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合成及代谢、生物碱合成、蛋白质加工、卟啉和叶绿素代谢等代谢途径抵抗铝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州油茶 铝胁迫 蛋白质组学 LABEL-FREE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两个越南油茶品种幼苗的生理影响
7
作者 查钱慧 黄久香 +2 位作者 吕铭滔 龚勇军 黄永芳 《亚热带植物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404-407,共4页
为了研究^(60)Co-γ辐照对越南油茶Camellia drupifera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选取越南油茶璠龙3号C.drupifera‘Fanlong 3’和璠龙5号C.drupifera‘Fanlong 5’种子进行不同剂量^(60)Co-γ辐照(0 Gy、40 Gy、50 Gy、60 Gy、70 Gy),并测定... 为了研究^(60)Co-γ辐照对越南油茶Camellia drupifera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选取越南油茶璠龙3号C.drupifera‘Fanlong 3’和璠龙5号C.drupifera‘Fanlong 5’种子进行不同剂量^(60)Co-γ辐照(0 Gy、40 Gy、50 Gy、60 Gy、70 Gy),并测定播种后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剂量^(60)Co-γ辐照对越南油茶幼苗各项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不一致;璠龙3号与5号均表现为50 Gy剂量组叶绿素含量最低,与其他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不一致,璠龙3号以60 Gy剂量组最低,璠龙5号以70 Gy剂量组含量最低;两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均以60 Gy剂量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两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璠龙3号高剂量组(60 Gy、70 Gy)SOD活性较低,40 Gy剂量组POD活性最低,而璠龙5号SOD活性对照组最低,70 Gy剂量组最高,POD活性则以60 Gy剂量组为低,50 Gy剂量组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辐照 越南油茶 生理指标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越南油茶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聂浪 查钱慧 +1 位作者 黄永芳 陈思宁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7年第1期72-76,共5页
试验选取越南油茶"璠龙3号"(Camellia drupifera‘Fanlong 3’)、"璠龙4号"(C.drupifera‘fanlong 4’)和"璠龙5号"(C.ddrupifera‘Fanlong 5’)优树的种子进行^(60)Co-γ射线处理,研究0、10、20、30 Gy... 试验选取越南油茶"璠龙3号"(Camellia drupifera‘Fanlong 3’)、"璠龙4号"(C.drupifera‘fanlong 4’)和"璠龙5号"(C.ddrupifera‘Fanlong 5’)优树的种子进行^(60)Co-γ射线处理,研究0、10、20、30 Gy辐照对种子发芽率、出苗率和幼苗苗高、叶长、叶宽、叶面积以及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对"璠龙3号"、"璠龙4号"优树种子发芽具有促进作用;30 Gy辐射处理的种子出苗率在各处理中最低,"璠龙3号"、"璠龙4号"、"璠龙5号"优树种子的出苗率分别为74.44%、72.86%和66.67%;^(60)Co-γ辐射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越南油茶"璠龙"幼苗的高生长,对3个无性系幼苗的叶长、叶宽和叶面积生长影响不显著;^(60)Co-γ辐射对3个无性系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较明显,表现为总叶绿素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油茶 60Co-γ辐照 出苗率 苗高 总叶绿素含量
下载PDF
油茶橄榄混交林经营效果分析及营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叶锋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96-99,共4页
通过对油茶、橄榄纯林及混交林的生长量和投入产出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橄榄混交后形成复层林冠结构,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提高了林分生产力和利用率;混交林分生长良好,林木产果量比纯林有所增加,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油茶、橄榄纯林及混交林的生长量和投入产出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油茶、橄榄混交后形成复层林冠结构,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提高了林分生产力和利用率;混交林分生长良好,林木产果量比纯林有所增加,提高林分的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混交林的关键营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橄榄 混交林 经营效果 营造技术
下载PDF
广东省油茶种苗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世均 黄永权 +2 位作者 刘有成 李祥云 黄明东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8-181,共4页
概述了广东省油茶种苗生产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油茶种苗 生产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对策
下载PDF
^(60)Co-γ辐照对越南油茶种子发芽及幼苗形态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查钱慧 黄永芳 +3 位作者 黄丽英 张德毅 王国兴 王国平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9年第1期7-10,共4页
为了研究^(60)Co-γ辐照对越南油茶Camelliadrupifera种子发芽和表观形态指标的影响,选取越南油茶璠龙3号‘Fanglong 3’和璠龙5号‘Fanglong 5’种子分别进行0、40 Gy、50 Gy、60 Gy、70 Gy ^(60)Co-γ辐照并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以... 为了研究^(60)Co-γ辐照对越南油茶Camelliadrupifera种子发芽和表观形态指标的影响,选取越南油茶璠龙3号‘Fanglong 3’和璠龙5号‘Fanglong 5’种子分别进行0、40 Gy、50 Gy、60 Gy、70 Gy ^(60)Co-γ辐照并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以及幼苗生长表观形态指标(苗高、地径、叶长、叶宽、叶面积)。结果表明,^(60)Co-γ辐照对越南油茶种子发芽率影响小,对其出苗率、苗高、地径以及叶片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尤其是高剂量(60 Gy、70 Gy)辐照对越南油茶种子损伤较大,严重影响其出苗及幼苗生长。高剂量辐照明显延迟越南油茶的出苗时间,抑制幼苗生长,导致苗木瘦弱、生长缓慢,植株呈现矮化现象。高剂量亦抑制越南油茶叶片生长,导致叶片瘦小,生长缓慢。璠龙3号种子^(60)Co-γ辐照半致死剂量为64 Gy,璠龙5号为57 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辐照 越南油茶 幼苗生长 半致死剂量
下载PDF
茶园间作桂花树对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茜茜 高智 +3 位作者 周武 李玉龙 陶玉红 金银利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06-109,114,共5页
本文调查研究了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对不同茶园茶枝的为害情况及其在间作桂花树上的越冬部位和为害规律。结果表明,疏于管理但间作有桂花树的陈湾村茶园内茶枝的受害率为3.59%[95%置信区间(CI)=(2.53,4.83)],显著低于其它茶园茶枝的受害... 本文调查研究了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对不同茶园茶枝的为害情况及其在间作桂花树上的越冬部位和为害规律。结果表明,疏于管理但间作有桂花树的陈湾村茶园内茶枝的受害率为3.59%[95%置信区间(CI)=(2.53,4.83)],显著低于其它茶园茶枝的受害率。柿广翅蜡蝉成虫偏向于在陈湾村茶园间作的桂花树枝条上产卵越冬,枝条直径平均为0.22 cm,越冬产卵刻痕顶端至桂花枝条芽头的平均距离为2.79 cm,产卵刻痕平均长度为1.30 cm。建议在茶园地头或边行间作桂花树诱集柿广翅蜡蝉产卵,并于每年10月下旬,及时剪除受越冬卵刻痕为害的桂花树嫩枝条,以消灭越冬虫源。本研究可为茶树柿广翅蜡蝉越冬种群的绿色生态防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减少茶园农药用量以及提高“信阳毛尖”的产量和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桂花树 间作 柿广翅蜡蝉 越冬种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