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肥料对重庆地区“长林”系列油茶3个品种幼树生长的影响
1
作者 曾清苹 晏巧 +6 位作者 李果 李彬 宋妮 吴念 彭川 王晨阳 娄利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95-98,共4页
[目的]为获得重庆地区油茶幼树生长的最佳肥料配方,对定植后的2年生油茶“长林”系列3个无性系幼树进行为期3年的施肥试验,筛选出适宜油茶幼树生长的最佳施肥比例,为提高油茶经济效益奠定基础。[方法]设置4个处理,即每年11月施用复合肥(... [目的]为获得重庆地区油茶幼树生长的最佳肥料配方,对定植后的2年生油茶“长林”系列3个无性系幼树进行为期3年的施肥试验,筛选出适宜油茶幼树生长的最佳施肥比例,为提高油茶经济效益奠定基础。[方法]设置4个处理,即每年11月施用复合肥(C_(0.5),0.50 kg/株),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C_(0.25)O_(0.5),无机肥0.25 kg/株,有机肥0.50 kg/株),油茶专用有机肥(O_(1),1.00 kg/株)以及空白对照(CK),测定油茶幼树的树高、地径及冠幅等指标来比较和分析肥料类型间的差异。[结果]施肥促进油茶高生长,但影响不显著(P>0.05),其中以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效用最好,与CK相比,长林3号、长林4号、长林40号增长量分别为38.46%、10.77%、22.22%;施肥显著影响油茶地径、冠幅生长(P<0.05),以复合肥+油茶专用有机肥处理增长量最大,与CK相比,地径增长量分别为125.33%、47.76%、12.87%,冠幅增长量分别为30.30%、13.00%、46.75%。[结论]复合肥与油茶专用有机肥配施对“长林”系列油茶提质增效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类型 长林系列油茶 树高 地径 冠幅 增长量
下载PDF
环割时间和弧度对盛果期油茶树体营养分配及结实的影响
2
作者 廖志鹏 邹中华 +5 位作者 胡冬南 谢双岭 王毓曼 廖康平 刘阳 游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4-1255,共12页
【目的】为探明环割时间和弧度对盛果期油茶养分分配及结实的影响,阐明树体养分与果实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于11月份盛花期和次年3月份春梢萌发前对7年生油茶分别进行180°、360°环割处理,环割口愈合前(5月份)、愈合后(7... 【目的】为探明环割时间和弧度对盛果期油茶养分分配及结实的影响,阐明树体养分与果实生长之间的关系。【方法】于11月份盛花期和次年3月份春梢萌发前对7年生油茶分别进行180°、360°环割处理,环割口愈合前(5月份)、愈合后(7月份、8月份、10月份)分别调查测定各器官氮磷钾养分、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淀粉含量及单株果实数量、单果质量、产量,并进行分析。【结果】(1)不同条件下环割均提高了环割伤口愈合前根系无机养分以及果实膨大期叶片磷、钾、有机营养含量;同时降低了叶片氮及果实成熟期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含量。(2)环割弧度相比环割时间,对油茶叶、根营养物质含量的影响更为显著。(3)春梢萌发前360°环割减少了油茶初期落果,提高了坐果率,增加了单株挂果数和单株鲜果产量,但其果实更小更轻。(4)油茶落果与叶、根营养间相关性不显著,但果实产量与部分叶、根营养间存在有明显的协同与拮抗关系。(5)适宜的环割处理通过增加油茶根系全钾、叶片全磷、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并降低根系可溶性淀粉含量显著提高坐果率及单株产量。【结论】油茶春梢萌发前360°环割有利于叶片对果实膨大期可溶性糖、果实快速生长期可溶性蛋白以及根系氮、磷、钾养分的积累,可促进挂果,减少落果,对油茶的促产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环割 树体养分 产量
下载PDF
岑溪软枝油茶二代新品种幼林生长情况分析初报
3
作者 文燕萍 廖思 +2 位作者 邓珠林 胡斌 吴艺梅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5期46-52,共7页
为了丰富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系列良种无性系和遗传多样性,防止规模化种植品种单一问题,在岑溪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岑软ZJ11’‘岑软ZJ14’‘岑软ZJ24’及‘岑软3-62’4个岑溪软枝油茶二代新品种试验... 为了丰富岑溪软枝油茶(Cenxi soft-branch Camellia oleifera)系列良种无性系和遗传多样性,防止规模化种植品种单一问题,在岑溪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开展‘岑软ZJ11’‘岑软ZJ14’‘岑软ZJ24’及‘岑软3-62’4个岑溪软枝油茶二代新品种试验种植,对其幼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树形指数、综合评分法等分析方法,选出在岑溪表现最优质的品种,并分析不同品种的遗传力及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岑软二代新品种成活率有显著差异,但均超过85%,能适应岑溪本地气候正常生长。造林后第1年,‘岑软3-62’的树高、‘岑软ZJ14’的冠幅面积显著优于其他二代新品种;造林第2年后,各油茶品种间树高无显著差异。树形指数表明‘岑软ZJ14’‘岑软24号’‘岑软3-62’树形呈开张形,‘岑软ZJ24’‘岑软ZJ11’树形呈球形。各品种开花率有显著差异,且岑软二代新品种早期营养生长较强。油茶成活率、冠幅、开花率有较高的遗传力(0.74~0.86),树高的遗传力相对较低(0.26)。参试的各品种间遗传增益不同,存在遗传多样性。综合结果表明,‘岑软3-62’在岑溪种植的早期生长表现比较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岑溪软枝油茶 二代新品种 树高 冠幅面积 遗传力
下载PDF
不同树形油茶无性系发枝及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曹永庆 姚小华 +3 位作者 王开良 龙伟 林萍 任华东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7-373,共7页
研究了不同树形油茶无性系的发枝和光合特性及对修剪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无性系的树形指数介于0.72 1.33之间,树形指数大小顺序为长林175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46号,长林175号、长林40号无性系树形直... 研究了不同树形油茶无性系的发枝和光合特性及对修剪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供试油茶无性系的树形指数介于0.72 1.33之间,树形指数大小顺序为长林175号>长林40号>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46号,长林175号、长林40号无性系树形直立,长林4号和长林46号无性系树形开张,长林53号无性系居中。与树冠下层和内层相比,树冠上层的新梢发枝量、新梢长度、新叶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较高,且随着树形指数增大,新梢长度、新叶比、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总体上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树冠不同部位的新梢发枝量、新叶比差异逐渐变大,新梢长度的差异减小,树形指数居中的长林53号无性系新梢长度、新叶比和叶片净光合速率(Pn)最高。油茶无性系冠层反射率(Re)的日变化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冠层截获率(In)则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树形直立的长林175号无性系冠层反射率(Re)最高,冠层截获率(In)较低,树形开张的长林4号无性系冠层反射率(Re)较低,冠层截获率(In)较高。修剪处理显著降低了树形直立的油茶无性系新梢发枝量,并提高了树形开张的无性系新梢发枝量和树冠内层新梢长度;修剪处理还降低了冠层截获率(In),显著提高了冠层内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研究结果为油茶栽培、修剪管理以及优良油茶资源的发掘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树形 发枝特点 光合特性 修剪
下载PDF
赣油茶25个优良无性系品质评价 被引量:50
5
作者 左继林 龚春 +3 位作者 汪建平 周文才 温强 徐林初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4-629,共6页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茶油产量、果实经济性状及其脂肪酸组成成分为综合指标,评价了赣油茶各无性系品质,旨在为油茶良种选育及优中选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5个赣无性系的品质进行了比较与优劣排序。研究结果表明:... 以油茶Camellia oleifera茶油产量、果实经济性状及其脂肪酸组成成分为综合指标,评价了赣油茶各无性系品质,旨在为油茶良种选育及优中选优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25个赣无性系的品质进行了比较与优劣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赣油茶各无性系间性状差异明显,达到中等强度的变异;评价油茶品质的11个性状指标中,鲜果含油率、干出籽率、亚油酸、产油量和油酸起决定作用;品质优劣依次为赣石84-8,赣无1,赣无11,赣石83-4,赣抚20,赣无16,赣71,赣石83-1,赣6,赣无24,赣石84-3,赣8,赣兴48,赣55,赣永6,赣兴46,赣68,赣无15,赣70,赣无12,赣无2,赣77024,赣190,赣447,赣永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木育种学 油茶 赣无性系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油茶高产无性系的ISSR分子鉴别 被引量:44
6
作者 温强 雷小林 +5 位作者 叶金山 江梅 左继林 黄丽莉 江香梅 徐林初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江西25个每hm2产量达到750 kg的油茶高产无性系进行分子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具有多态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108个位点,其中95个为多态位点,多态比率达87.96%;建立了25个油茶无性系... 采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江西25个每hm2产量达到750 kg的油茶高产无性系进行分子鉴别研究.结果表明: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具有多态性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108个位点,其中95个为多态位点,多态比率达87.96%;建立了25个油茶无性系的DNA指纹库,并分析出这些油茶无性系分子鉴别的最优引物组合;聚类分析显示,各无性系遗传背景复杂.研究结果可为油茶新品种的登记和保护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遗传育种学 油茶 优良无性系 ISSR分子标记 指纹图谱
下载PDF
普通油茶不同树体结构与光能利用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段伟华 袁德义 +3 位作者 高超 龚春 雷小林 廖婷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8-122,共5页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营养建造与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是光合作用,树体结构是形成油茶个体与群体经济产量的基础,培育合理的树体结构是提高油茶光能利用增加生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改善树体结构,提高光合效能,... 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营养建造与产量形成的生理基础是光合作用,树体结构是形成油茶个体与群体经济产量的基础,培育合理的树体结构是提高油茶光能利用增加生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改善树体结构,提高光合效能,是实现其丰产、稳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树体结构 光能利用 整形修剪
下载PDF
云南油茶优树多指标综合选择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黄钰 郎南军 +3 位作者 徐德兵 户连荣 陈福 郑学慧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3期43-47,共5页
2009年通过对云南省油茶的主产区文山州富宁县复选的139株油茶单株的果实三径均值、果形系数、平均单果重、平均单果籽实重、平均单果果皮重、鲜果出籽率、冠幅单位面积鲜果产量、冠幅单位面积鲜籽产量、出仁率等17个指标进行调查,对其... 2009年通过对云南省油茶的主产区文山州富宁县复选的139株油茶单株的果实三径均值、果形系数、平均单果重、平均单果籽实重、平均单果果皮重、鲜果出籽率、冠幅单位面积鲜果产量、冠幅单位面积鲜籽产量、出仁率等17个指标进行调查,对其变量因子进行平均正交旋转后确定主成分因子,对主成分因子选取果实三径均值、果形系数、平均单果重、鲜果出籽率、冠幅单位面积鲜籽产量、出仁率建立回归方程Y=0.358X1+3.695X2+0.064X3+0.05X6+0.388X8+0.022X9-10.616。依据回归方程计算综合评分值,结合含油率指标,确定优树选择指标,采用聚类分析,选取了32#、111#、113#、123#、121#、31#、25#、39#、110#、5#、58#相对样本群体具有明显增益的11株优良单株,并对其各项指标做出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对云南省油茶良种的多指标综合选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优树 多指标 综合选择
下载PDF
修剪模式对油茶采穗圃穗条性状及矿质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龙伟 姚小华 +3 位作者 吕乐燕 王开良 任华东 陈叙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68-1476,共9页
【目的】研究了不同修剪模式对油茶采穗圃穗条性状及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轻剪、中剪和重剪3种模式对油茶8年生树体进行修剪,并测定新梢内N、P、K、Mg、Zn含量。【结果】长林3、4、18、21和53号在中剪,长林23和40号在... 【目的】研究了不同修剪模式对油茶采穗圃穗条性状及矿质元素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轻剪、中剪和重剪3种模式对油茶8年生树体进行修剪,并测定新梢内N、P、K、Mg、Zn含量。【结果】长林3、4、18、21和53号在中剪,长林23和40号在轻剪时对穗条产量有利。修剪模式对穗条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修剪前穗条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穗长(48.74%)>有效芽数(38.50%)>总芽数(25.94%)>穗粗(22.52%),修剪后穗条性状在品种间发生分化,增大了长林4号的穗条长度、长林21号的穗条长度和粗度,长林40号的粗度,长林23号的总芽数和有效芽数变异范围;除长林23号外,修剪降低总芽数在穗条间的变化幅度,增大有效芽数变异系数。修剪模式对品种间的穗条矿质元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中剪时部位间差异较小,矿质元素含量相对较高。穗条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镁元素与磷元素和氮元素存在着正向或者反向的显著相关,对长林53号穗条有效芽的生长存在影响。【结论】修剪对穗条的生长和发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生产中应根据需求采取合理的修剪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油茶 采穗圃 树体 修剪
下载PDF
油茶树体结构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潘华平 刘君昂 周国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2,共5页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油茶树体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冠幅、树高、枝下高和骨干枝数4个油茶树体结构因子对产量有显著性影响,其中骨干枝数与油茶单株产量的关系最密切。并得到了4个树体结构因子与单株产量的多元线...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和通径分析法研究油茶树体结构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冠幅、树高、枝下高和骨干枝数4个油茶树体结构因子对产量有显著性影响,其中骨干枝数与油茶单株产量的关系最密切。并得到了4个树体结构因子与单株产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及通径系数,说明在保证一定树高的生长条件下,增加冠幅,促进培养骨干枝数的数量,降低枝下高,是提高油茶产量的关键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树体结构 产量 通径分析 回归方程
下载PDF
不同产量油茶林树体结构及生物量分配差异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健 宋贤冲 +3 位作者 曹继钊 覃其云 王会利 潘波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48-2850,共3页
探讨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树体结构及生物量分配差异与油茶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低产林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对不同产量油茶林的树体结构及生物量进行了测定,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对油茶树体结构及生物量分配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 探讨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树体结构及生物量分配差异与油茶产量之间的相关性对于低产林改造具有重要意义。试验对不同产量油茶林的树体结构及生物量进行了测定,采用生物统计方法对油茶树体结构及生物量分配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树高、冠幅、根幅和根深是造成油茶单株产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子;油茶的高产林、低产林在生物量分配方面除果实外,其他部位的差异不大,但低产林地上部分树干生长较旺,对地下部分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在油茶低产林改造时,在控制树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修剪、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管水、叶面施肥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运用等技术的实施抑制地上部分过旺生长,使油茶低产林增加冠幅、改善土壤环境、保持叶片良好的营养水平、调整花果比例并促进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最终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 树体结构 生物量 分配
下载PDF
油茶林果实成熟期养分分配特征 被引量:12
12
作者 罗佳 陈永忠 +5 位作者 周小玲 欧阳硕龙 田育新 陈隆升 阳绪雄 黄写怡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108,共7页
以常宁市10年生油茶作为试材,对油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油茶营养诊断以及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油茶各器官中,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N、Ca、K、Mg、P,微... 以常宁市10年生油茶作为试材,对油茶养分分配规律、油茶林土壤养分与树体各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为油茶营养诊断以及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油茶各器官中,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N、Ca、K、Mg、P,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Mn、Fe、Pb、Zn、Cu、Cd;土壤大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a、N、K、P、Mg,微量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Fe、Pb、Zn、Cu、Mn、Cd。土壤养分含量与油茶各器官养分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与油茶干的养分含量相关性最为紧密;土壤N、Zn、Mn、Pb、K含量与油茶植株养分元素含量的关系最为紧密;土壤Mn与油茶各器官Mn元素含量均呈现正相关;土壤N与油茶干中N含量呈现极显著相关;土壤Cd元素含量和油茶各器官中Cd元素含量多存在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树体养分分配 耦合关系 油茶
下载PDF
论江西油茶产业的发展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文华 黄国勤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油茶(Cam ellia oleifera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广泛种植于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17个省(区),1100多个县(市),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茶油是最好的食用油,被誉为“油中之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有... 油茶(Cam ellia oleifera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广泛种植于全国包括台湾在内的17个省(区),1100多个县(市),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茶油是最好的食用油,被誉为“油中之王”。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确保全国人民的健康,而且对促进新世纪、新阶段全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江西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重要农业省份,具有种植油茶的优越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江西的油茶生产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更好地促进江西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对江西油茶生产的历史、现状、问题及今后发展对策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 油茶产业 资源开发 综合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油茶叶片中茶皂素和黄酮含量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5
14
作者 闫荣玲 廖阳 +3 位作者 陈颖 王鸽 殷小林 许路路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3-36,共4页
为了解油茶叶片中茶皂素和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法与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树龄、叶龄及不同月份的油茶叶片进行茶皂素和黄酮提取与含量测定。结果发现,油茶叶片中茶皂素、黄酮含量随树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且均在5 ... 为了解油茶叶片中茶皂素和黄酮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分别采用乙醇回流法与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树龄、叶龄及不同月份的油茶叶片进行茶皂素和黄酮提取与含量测定。结果发现,油茶叶片中茶皂素、黄酮含量随树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且均在5 a树龄前后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7.28、43.61 mg/g。随叶龄增加,油茶叶片黄酮含量先减少后增加,茶皂素含量则呈逐渐增加趋势。30 a树龄植株叶片中的黄酮和茶皂素含量在12个月份中波动明显,黄酮含量在20.14~22.78 mg/g变化,在4月和10月分别达到峰值;茶皂素含量在50.69~60.86 mg/g变化,在8—10月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以油茶叶片为原材料进行黄酮与茶皂素提取时,叶片的采摘时间应选择每年10月份前后的老叶,树龄的确定则在收益低于成本后越早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黄酮 茶皂素 树龄 叶龄 动态变化
下载PDF
油茶叶片营养元素、叶脉密度及生理指标随树龄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闫荣玲 廖阳 +4 位作者 黄玉钱 殷小林 徐文 许路路 王静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80-985,共6页
该研究关注了不同树龄油茶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叶脉密度及生理指标,旨在了解它们随树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间金属或稀土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大部分元素随树龄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元素... 该研究关注了不同树龄油茶叶片的营养元素含量、叶脉密度及生理指标,旨在了解它们随树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树龄间金属或稀土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大部分元素随树龄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但不同元素达到最大含量的树龄不尽相同;(2)叶脉呈网络状分布,根据叶脉直径大小分为粗、中、细三个等级;粗、中叶脉密度随树龄的变化不明显,细叶脉密度随树龄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3)叶绿素、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POD活性等生理指标均随树龄的变化,表现出各自变化规律。(4)叶绿素含量、POD活性、稀土元素总量以及细叶脉密度与产量表现出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P<0.01)。该研究结果丰富了油茶的基础资料,可为油茶的栽培与管理提供些许参考,并提示人们可以利用叶片的部分营养、生理、结构指标来跟踪监测植株状态和预测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龄 营养元素 叶脉密度 生理指标 产量 油茶叶片
下载PDF
普通油茶及其优树生殖生态研究 被引量:31
16
作者 何汉杏 康文星 何秀春 《经济林研究》 2002年第4期10-13,共4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普通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霜降类型及其优良单株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殖过程 ,并对油茶的生殖生态开展了一个周期 (5 78d)的研究。结果表明 ,普通油茶由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共需 5 0 0 d;花果相会和花粉管萌... 本文着重研究了普通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霜降类型及其优良单株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生殖过程 ,并对油茶的生殖生态开展了一个周期 (5 78d)的研究。结果表明 ,普通油茶由花芽分化到种子成熟共需 5 0 0 d;花果相会和花粉管萌发快是油茶生殖的两个主要特点 ,油茶的生殖过程包括五个阶段 ;花期或花时不遇是影响油茶授粉乃至落花的重要原因 ,花期阴雨、低温是影响油茶授粉和落花的主要气候因素 ,水分是油脂形成期的主导因子。油茶优良单株的生殖结构比一般油茶单株表现四方面的优势。用油茶优良单株为繁殖材料 ,建立花期、花时、果熟期一致的油茶林分 ,是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的关键途径 ;提高集约经营度 ,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改造油茶低产林分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生殖过程 生殖生态 霜降类型
下载PDF
油茶不同品种树冠内外果实性状差异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洋文 程军勇 +2 位作者 邓先珍 程一鸣 魏振宇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5-662,共8页
以油茶长林系列和鄂油系列10个品种为对象,研究了10个品种树形指数差异及树冠内外果实性状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林40号和鄂油102号为直立形,树形指数较大,为1.11~1.12,直立形品种树体外部果实... 以油茶长林系列和鄂油系列10个品种为对象,研究了10个品种树形指数差异及树冠内外果实性状差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林40号和鄂油102号为直立形,树形指数较大,为1.11~1.12,直立形品种树体外部果实性状大于内部,树冠内外单位面积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鄂油63号为开张形,树形指数较小,为0.71,开张形品种树冠外部果实出籽率大于内部,内部果实种仁含油率大于外部,单位面积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其他7个品种为球形,树形指数为0.89~1.03,球形品种树冠内部果实性状大于外部,树冠内外果实种仁含油率因品种不同存在差异,单位面积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同一品种树冠内外果实综合性状存在一定差异,但综合评价排名基本都相近,这与对品种总体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一致。聚类分析结果将10个品种分为长林53号大果高产高油质品种、鄂油151号低产高油皮薄品种和中优型3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树冠 果实性状 树形指数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树龄油茶枝叶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文佳 张诚诚 +4 位作者 胡娟娟 段文军 曹志华 吴炜 束庆龙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2-85,90,共5页
以大别山1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7个不同树龄植株枝条和叶片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冬季,随着树龄增加,油茶叶片束缚水自由水质量比、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叶木质素质量分数均呈先上升后略降低的趋... 以大别山1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7个不同树龄植株枝条和叶片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在冬季,随着树龄增加,油茶叶片束缚水自由水质量比、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叶木质素质量分数均呈先上升后略降低的趋势。其中叶片束缚水自由水质量比和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在50年生油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091和1281.4μg/g;枝、叶苯—醇抽提物质量分数随树龄增长均降低,叶片综纤维素质量分数无明显变化;枝、叶纤维素以及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树龄呈正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树龄的增加,油茶体内束缚水自由水质量比、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等相关指标值多呈上升趋势(但多数100年生衰老植株指标略下降),从而有助于增强植株的抗逆性。因此,今后在生产实践中应加强对抗逆性较弱的幼年油茶(2、3、5年生)植株的养护管理,调节其生长环境,避免逆境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树龄 束缚水自由水质量比 可溶性糖 游离脯氨酸 木质素 纤维素 苯-醇抽提物
下载PDF
油茶优树果实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黄开顺 陈国臣 +2 位作者 李开祥 赵海鹄 曾祥艳 《广西林业科学》 2010年第4期179-183,188,共6页
对广西5个分布点共27株普通油茶实生优树果实进行了5个产量性状(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和3个品质性状(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单株间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 对广西5个分布点共27株普通油茶实生优树果实进行了5个产量性状(鲜出籽率、干出籽率、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鲜果含油率)和3个品质性状(油酸含量、亚油酸含量、棕榈酸含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单株间产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鲜果含油率>干出籽率>鲜出籽率>种仁含油率>干出仁率,但分布点间鲜果含油率差异不显著,其它3个产量性状差异极显著;(2)单株间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亚油酸>棕榈酸>油酸,但分布点间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而油酸含量差异显著;(3)5个产量性状相互间均有一定程度的相关。除鲜出籽率与鲜果含油率、干出籽率与干出仁率之间相关不显著外,其它两两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4)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存在一定规律的相关性。鲜出籽率和干出籽率均与油酸含量呈负相关,与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呈正相关;干出仁率、种仁含油率和鲜果含油率均与油酸含量呈正相关,与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优树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差异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安徽江淮油茶‘凤阳1~6号’选优初报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春生 胡娟娟 束庆龙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2-105,共4页
为了解决安徽江淮地区无油茶良种推广的问题,自2007年以来,在安徽油茶分布的最北缘凤阳县,开展油茶优树选育工作。经过资源调查、初选、复选后,于2011年筛选出‘凤阳1~6号’6个油茶优良单株。这6个优良单株平均单果质量为16.99 g,平均... 为了解决安徽江淮地区无油茶良种推广的问题,自2007年以来,在安徽油茶分布的最北缘凤阳县,开展油茶优树选育工作。经过资源调查、初选、复选后,于2011年筛选出‘凤阳1~6号’6个油茶优良单株。这6个优良单株平均单果质量为16.99 g,平均株产量9.62 kg,鲜出籽率为45.22%,干籽率为62.41%,出仁率为69.17%,仁含油率为51.45%,果油率为10.1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0.3%,单位产油量0.13 kg/m2,各项指标均达到我国油茶优树的选择标准。该系列油茶优树的选出为安徽江淮地区乃至我国油茶分布的北缘地带发展油茶提供了良种培育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凤阳1~6号’油茶 优树 选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