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果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初步探讨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雅 李贵 +2 位作者 吴帅玲 张永康 陈功锡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4年第2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红果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液固比3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红果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5%(体积分数)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 目的:研究红果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提取时间、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液固比3个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结果:红果参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85%(体积分数)的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提取时间10 min、料液比1∶30(g/mL)。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可达4.76%。结论:乙醇超声法可用于红果参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其中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叶 总黄酮 提取工艺
下载PDF
长叶轮钟草生药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翟明 李兰芳 +2 位作者 黄思涵 张声源 林大都 《海峡药学》 2020年第4期47-49,共3页
目的对长叶轮钟草进行生药鉴定。方法采用生药学显微鉴定方法研究长叶轮钟草的药材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果长叶轮钟草药材断面和粉末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茎的横切面有较为典型的环状细胞带和分泌腔,其粉末显微特征中石细胞、导管、... 目的对长叶轮钟草进行生药鉴定。方法采用生药学显微鉴定方法研究长叶轮钟草的药材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果长叶轮钟草药材断面和粉末显微鉴别特征明显。茎的横切面有较为典型的环状细胞带和分泌腔,其粉末显微特征中石细胞、导管、棕色块、非腺毛细胞为特征性的鉴别成分。结论长叶轮钟草药材断面特征和粉末显微组织鉴定可靠,可作为长叶轮钟草的鉴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叶轮钟草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
下载PDF
红果参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徐春莲 汤王外 +2 位作者 和寿星 李文忠 郭承刚 《特产研究》 2020年第3期35-38,共4页
选用海拔1 800~2 600 m驯化繁殖1年以上的红果参优质组培苗,探讨海拔、覆膜、遮阴和肥料对红果参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果参最适宜海拔为2 450 m;覆黑色地膜的种植方式可促进红果参生长发育进程;在种植初期用75%遮阳网... 选用海拔1 800~2 600 m驯化繁殖1年以上的红果参优质组培苗,探讨海拔、覆膜、遮阴和肥料对红果参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果参最适宜海拔为2 450 m;覆黑色地膜的种植方式可促进红果参生长发育进程;在种植初期用75%遮阳网遮阴可使红果参的成活率达95%以上;种植密度采用80 cm 100 cm,施用30 000 kg/hm^2腐熟农家肥和1 500 kg/hm^2复合肥;采用追肥、底肥各施1/2;11月采收的处理方式产量为4 825.20 kg/hm^2,与其他处理方式的产量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 引种驯化 栽培技术
下载PDF
红果参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承刚 汤王外 +5 位作者 和寿星 黄杏娥 郭应杰 曹杨 李文忠 徐春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S02期325-327,共3页
对红果参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为红果参种苗繁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红果参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温度、pH、浓度的萘乙酸(NAA)、赤霉素(GA_(3))、6-苄基腺嘌呤(6-BA)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红果参种子最适萌发温... 对红果参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为红果参种苗繁育提供科学依据。以红果参种子为材料,测定不同光照、温度、pH、浓度的萘乙酸(NAA)、赤霉素(GA_(3))、6-苄基腺嘌呤(6-BA)等条件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红果参种子最适萌发温度为25℃,发芽率可达92.4%;②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发芽率没有差异;③红果参种子对pH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但pH在6~7范围内可获得较高的发芽率;④GA_(3)浓度为200 mg/L时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6.3%,NAA浓度为300 mg/L时发芽率达到最高,为97.4%,低浓度6-BA处理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无明显提高,浓度高于10 mg/L时有明显抑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 种子 发芽率 发芽势
下载PDF
红果参果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黄春跃 马梦洁 +4 位作者 牛莉鑫 靳建杰 吴蔓 田蓓 胡晓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5-73,共9页
为了探究红果参果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实验以红果参果为材料,采用溶剂法制备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和粗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总花色苷、总多酚和多糖含量,进一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 为了探究红果参果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本实验以红果参果为材料,采用溶剂法制备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和粗多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总花色苷、总多酚和多糖含量,进一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分析其化学成分。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考察粗多糖、乙醇提取物及其主要代表成分的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5个批次的红果参果粗多糖多糖含量为27.59%~37.59%;乙醇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1.22%~1.77%,总花色苷为0.90%~1.14%,总多酚含量为13.11%~18.85%。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从中共鉴定出21个化合物,其中包含10个黄酮、3个有机酸、3个花色苷、3个酚酸、1个氨基酸和1个聚炔类成分。红果参果乙醇提取物、粗多糖和代表化合物木犀草素的α-葡萄糖苷酶的IC50分别为7.52、37.43和8.03μg/mL,明显高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616.17μg/mL)。本研究初步明确了红果参果的物质基础,并首次报道了红果参果具有潜在抗糖尿病活性,为红果参果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果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 化学成分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蜘蛛果中3种成分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梦鸽 徐文芬 +2 位作者 孙庆文 杨杭 刘恩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12-1617,共6页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蜘蛛果中绿原酸、木犀草素、芹菜素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ntulips B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蜘蛛果中绿原酸、木犀草素、芹菜素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ntulips BP-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2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340 nm。以绿原酸为内标,计算其他2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有量。结果绿原酸、木犀草素、芹菜素分别在0.022 00~0.351 3、0.006 312~0.101 0、0.000 527 4~0.041 2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6.00%(1.5%)、 96.34(2.4%)、95.93(2.5%)。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接近于外标法。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蜘蛛果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蜘蛛果 绿原酸 木犀草素 芹菜素 一测多评
下载PDF
长叶轮钟草根腐病病原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7
作者 廖洪新 凌翠琼 +4 位作者 闻进蕊 聂红艳 徐福荣 吕小满 董鲜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17-2122,共6页
目的:分离、鉴定长叶轮钟草根腐病病原,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PDA培养基,从感染了根腐病的长叶轮钟草根系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及致病力测定,同时进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测定两株病原菌的生长曲线、产孢量和镰刀菌酸产量。结... 目的:分离、鉴定长叶轮钟草根腐病病原,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PDA培养基,从感染了根腐病的长叶轮钟草根系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及致病力测定,同时进行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测定两株病原菌的生长曲线、产孢量和镰刀菌酸产量。结果:从发病的长叶轮钟草根系分离鉴定到两株病原菌,将两株菌回接后都能引发长叶轮钟草根系病变,发生褐变干枯,菌株ClF02的致病力强于ClF0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ClF01、ClF02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芬芳镰刀菌Fusarium redolens。两株菌的外观、菌丝、孢子等形态特征存在差异,易区分。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尖孢镰刀菌和芬芳镰刀菌的生长速率和孢子产量无显著差异,而尖孢镰刀菌镰刀菌酸的产量为芬芳镰刀菌的2.55倍。结论:分离到的两株病原菌分别为尖孢镰刀菌和芬芳镰刀菌,均为导致长叶轮钟草根腐病的病原菌,并了解了这两株菌的生物学特性,为长叶轮钟草根腐病的防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叶轮钟草 根腐病 尖孢镰刀菌 芬芳镰刀菌 镰刀菌酸
下载PDF
红果参酵素发酵工艺的优化及抗氧化活性
8
作者 张羽会 孙庆文 +1 位作者 陈敬忠 陈亮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2期31-36,共6页
以成熟红果参果实为原料,以羟基自由基清除率(50%)和感官评价(50%)为综合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双正交试验优化红果参酵素发酵工艺。采用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和还原力测定试验评估红果参酵素体外抗氧化能力。以红果... 以成熟红果参果实为原料,以羟基自由基清除率(50%)和感官评价(50%)为综合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双正交试验优化红果参酵素发酵工艺。采用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清除和还原力测定试验评估红果参酵素体外抗氧化能力。以红果参果实质量为基准,最优发酵条件为添加1.5%酵母,2.5%乳酸菌和0.6%果胶酶,最优发酵工艺为25%的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时间为35 d,料液比为1∶1.5 (g/m L),发酵温度为32℃。在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制备红果参酵素综合指标为83.65,且对羟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优化的红果参发酵工艺高效可行,红果参酵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红果参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果参 正交试验 酵素 抗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