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PIDEMIC STRENGTH OF CARDIA AND DISTANT STOMACH CANCER IN THE HIGH RISK REG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AND THEIR IMPLICATION TO EDOSCOPIC SCREENING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立玮 温登瑰 +10 位作者 李英赛 于卫芳 王顺平 尔立绵 丛庆文 王俊和 李素平 李永伟 马彩芬 单宝恩 王士杰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1-115,共5页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pidemic strength of cardia and distant stomach cancers in the high risk reg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along the south Taihang mountain such as in Shexian, Linxian, and Cixian Counties, and to...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pidemic strength of cardia and distant stomach cancers in the high risk reg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along the south Taihang mountain such as in Shexian, Linxian, and Cixian Counties, and to clarify the tasks for the control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ncer as a whole in the region. Methods: Comparison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rates of esophageal, cardia and stomach cancers were made between Cixian, Linxian and Shexian Counties with reference to detection rates of cancer in situ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the three upper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by endoscopic screening. The screening was performed from 1999 through 2004 in the three adjacent counties including a total of 6233 local residents aged 40 to 69 years old. 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s for cardia cancer for the male and female from 2000 through 2004 were 69.9 and 41.5, and the mortality rates were 54.3 and 33.2 respectively in Shexian County. Esophageal, cardia, and stomach cancers constitute about 70~80 percent of all malignant disease by incidence or mortality rates. Endoscopic survey with iodine staining can effectively detect squamous cell precancerous lesions in the esophagus, but the method is inadequate for the detection of adeno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the cardia and stomach. Conclusion: The south Taihang mountain region is a high risk area not only for esophagus cancer, but also for cardia and stomach cancers. To contro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 cancers as a whole in the region,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control of cardia and stomach cancers. Presently, to find effective screening methods for detecting cardia and stomach precancerous lesions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risk region for esophageal cancer cardia cancer stomach cancer Precancerous disease Endoscopic screening
下载PDF
The clinical trial research of preoperative induced hypertension chemotherapy on the III staging cardia or fundus of stomach carcinoma 被引量:1
2
作者 Jianwen Zhai Haiping Yang Heping Li Fushen Yang Xiaogang Yang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07年第2期196-199,共4页
Objective: To observat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preoperative induced hypertension chemotherapy (IHC) on the Ⅲ staging cardia or fundus of stomach carcinoma. Methods: 49 cases of the ... Objective: To observat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preoperative induced hypertension chemotherapy (IHC) on the Ⅲ staging cardia or fundus of stomach carcinoma. Methods: 49 cases of the Ⅲ staging cardia or fundus of stomach carcinoma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cluded 19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included 30 cases. Every case used one cycle chemotherapy. The observation group (IHC group) used chemotherapy and AT Ⅱ. The control group (simple chemotherapy group) used simple chemotherapy. All cases of the two groups operated after 3 weeks rest. The specimen's DNA was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The effective power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63.2% (12/19), exairesis ratio was 84.2% (16/19). The effective power of control group was 30% (9/30), exairesis ratio was 63.3% (19/30). DNA ploid determination: 13 cases were diploid and 5 cases were heteropioi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 cases were diploid and 16 cases were heteroploi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risks of the two groups did not increase. Conclusion: IHC can increas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Ⅲ staging cardia or fundus of stomach carcinoma obviously. IHC is one of the chemotherapy methods that have good future, it has good value of clinic enlarge tr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ging cardia or fundus of stomach carcinoma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T flow cytometry
下载PDF
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胃癌流行强度分析及其对内镜筛查的启示 被引量:34
3
作者 张立玮 温登瑰 +10 位作者 王士杰 李英赛 于卫芳 王晓玲 王俊和 李素平 李永伟 王顺平 尔立绵 丛庆文 马彩芬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92-795,共4页
目的分析涉县等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胃癌的流行强度,明确其防治任务,探讨具体控制途径。方法对比分析涉县、林县、磁县全人群肿瘤登记的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以及内镜筛查6233例40~69岁人群三种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目的分析涉县等食管癌高发区贲门癌、胃癌的流行强度,明确其防治任务,探讨具体控制途径。方法对比分析涉县、林县、磁县全人群肿瘤登记的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以及内镜筛查6233例40~69岁人群三种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太行山南麓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贲门癌和胃癌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合计占到全身恶性肿瘤的70%~80%。涉县2000~2004年贲门癌发病率男女性分别为69.9/10万和41.5/10万,死亡率男女性分别为54.3/10万和33.2/10万。高发区运用内镜碘染色指导活检技术筛查,食管鳞状上皮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检出率高,但贲门和胃腺上皮癌前病变及早期癌的检出率相对较低。结论太行山南部食管癌高发区存在贲门癌和胃癌共同高发的现象,要想通过早诊早治从整体上降低该地区上消化道癌的死亡率,必须加强内镜对贲门和胃腺上皮癌前病变及早期癌检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高发区 贲门癌 胃癌 癌前病变 内镜筛查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胃底贲门癌根治术:附22例报告 被引量:11
4
作者 杜晓辉 李荣 +3 位作者 陈凛 郭强 张小杰 陈亮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137-113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D2式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行腹腔镜辅助下胃底贲门癌根治术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结果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88(162~270)min。术中平...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行D2式胃底贲门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年间行腹腔镜辅助下胃底贲门癌根治术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全组均行腹腔镜辅助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结果无中转开腹,平均手术时间188(162~270)min。术中平均出血182(100~260)mL。淋巴结清扫18.6(10~32)枚。术后患者平均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78(48~140)h。1例肿瘤侵犯食管下段的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经留置空肠营养管、抗炎、充分引流等处理后4周痊愈。无手术死亡。全组术后随访1—37个月,平均9.2个月,无复发转移病例。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行D2式胃底贲门癌根治术方法可行,效果好,具有视野清晰、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肿瘤/外科学 胃底 贲门 胃切除术
下载PDF
胃癌病人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等状况恢复的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龚航军 韩刚 +3 位作者 王以东 薛志祥 孙杰 高建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全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对营养等状况恢复的比较分析。方法:将73例胃底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EN组(37例)和PN组(36例)。于术后48 h内开始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营... 目的:探讨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早期应用全肠外营养(TPN)和肠内营养(EN)对营养等状况恢复的比较分析。方法:将73例胃底贲门癌病人随机分为EN组(37例)和PN组(36例)。于术后48 h内开始给予等氮、等热量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手术前、后的营养和免疫指标、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营养支持的营养及免疫指标明显改善(P<0.05),EN组前清蛋白和免疫指标较PN组明显提高(P<0.05);EN组较PN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的更早,同时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明显减低。结论:胃底贲门癌病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既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早恢复,又可改善病人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胃底贲门癌 早期肠内营养
下载PDF
进展期胃底贲门癌胃左及左膈下动脉联合化疗栓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李焕祥 刘武军 +1 位作者 马彦寿 吕峰泉 《当代医学》 2009年第23期421-423,共3页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底贲门癌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胃左动脉(LGA)及左膈下动脉(LIPA)造影的意义;探讨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对进展期胃底贲门癌的价值。方法18例经DSA确认有LGA and LIPA均参与胃底贲门癌供血者行二动脉化疗栓塞术,LG...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底贲门癌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胃左动脉(LGA)及左膈下动脉(LIPA)造影的意义;探讨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对进展期胃底贲门癌的价值。方法18例经DSA确认有LGA and LIPA均参与胃底贲门癌供血者行二动脉化疗栓塞术,LGA共行70次TACE,LIPA共行65次TACE。术前除胃镜和钡餐检查外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术中常规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及LGA and LIPA造影,准确估计腔内外病变情况,在确认供血范围后将导管逐一超选择至LGA and LIPA支,再分别用碘油-抗癌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然后注入明胶海。结果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后1、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8.9%(16/18)、55.6%(10/18)、38.9%(7/18);有4例均行LGA and LIPA化疗栓塞2-3次后行外科手术根治术,已存活4年和5年,目前仍在随访中。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中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及LGA and LIPA造影能进一步明确肿瘤的T分期;行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科学合理、并发症少且多为自限性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底贲门癌 胃左/左膈下动脉 化疗栓塞治疗
下载PDF
胃镜下微波凝固和激光光动力联合治疗严重食管癌和贲门-胃底癌梗阻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于晓辉 王普选 +4 位作者 张方信 孙一彬 赵丽 王彪猛 王怡君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13-415,共3页
目的:评价胃镜下微波凝固疗法(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MCT)和激光光动力疗法(laser photodyrnamic therapy,LPDT)联合治疗严重食管癌和贲门一胃底癌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严重食管癌和贲门-胃底癌为治疗组,20... 目的:评价胃镜下微波凝固疗法(microwave coagulation therapy,MCT)和激光光动力疗法(laser photodyrnamic therapy,LPDT)联合治疗严重食管癌和贲门一胃底癌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例严重食管癌和贲门-胃底癌为治疗组,20例为对照组,在胃镜下对治疗组癌性梗阻进行MCT和LPDT联合治疗,并利用胃镜、病理活检及其他化验检查对两组随访3~24个月。结果:治疗组经MCT2个疗程,有效率为81.25%,再进行2~3个疗程的LPDT,有效率为93.75%。治疗组6、12、18和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8%、86%、70%、62%,对照组6个月生存率为53%。结论:MCT和LPDT联合治疗能最大程度地解决严重食管癌和贲门-胃底癌造成的癌性梗阻,其安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微波凝固疗法 激光光动力疗法 食管癌 贲门-底癌 梗阻
下载PDF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被引量:6
8
作者 徐明洲 何明 范小斌 《癌症进展》 2022年第5期469-471,535,共4页
目的 探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对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0例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 目的 探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对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120例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胃肠激素[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胃泌素(GAS)]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及6个月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PGⅠ、PGⅡ和GAS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PGⅠ、PGⅡ和G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的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VEGF、HIF-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6个月生存率为91.67%(55/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0%(4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对不可切除胃底贲门癌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降低VEGF、HIF-1α水平,提高近期生存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动脉灌注化疗 明胶海绵颗粒 栓塞 胃底贲门癌
下载PDF
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胃食管返流的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国范 张百江 +3 位作者 杨文锋 王绍平 申洪明 于素娟 《肿瘤防治杂志》 2005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通过测定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术后胃和食管的功能变化,探讨减少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方法: 对 68 例无外侵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通过患者的自觉症状、上消化道压...  目的:通过测定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术后胃和食管的功能变化,探讨减少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方法。方法: 对 68 例无外侵食管、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通过患者的自觉症状、上消化道压力、胃镜等多项指标对患者手术前后进行定量观察。结果:与切断组患者相比,保留组患者术后嗳气、返流、烧心、吞咽疼痛等症状明显改善,P= 0 001;术后 1 年体质量(62 .9±4 .4) kg,与术前(62 5±4. 3) k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579;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 20 .58%(14/68),低于切断组80 .88%(55/68)且程度较轻,P=0 002;术后1个月及1年食管体部静息压分别为(1. 59±1. 28)kPa及(1. 43±1. 15) kPa,显著高于正常人食管体部静息压(0. 26±0 .68) kPa和胃静息压(0 .57±0. 43) kPa,P=0 .001;术后1个月及1年的食管体部收缩压分别为(5. 73±3. 65) kPa及(5. 17±2. 11)kPa,高于切断组术后1个月及1年的收缩压(3. 51±2. 61) kPa及(3. 21±2 .46)kPa,P=0 .034;吻合口上方食管静息压及收缩压增加,具有减轻或防止术后返流的作用,而切断组则没有。结论:无周围组织外侵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切除术中保留迷走神经加胃底重建术,对于防止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外科学 胃肿瘤/外科学 贲门/外科学 胃底/外科学 吻合术 外科 迷走神经 食管炎 消化性
下载PDF
残胃再发贲门癌的再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子昂 辛定一 +3 位作者 徐富仁 蒋锡初 常建华 金小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1999年第4期51-51,50,共2页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残胃再发贲门癌的再手术治疗。本组14 例病例均符合(1)第一次因胃癌行下半胃切除;(2)第二次手术证实原吻合口无复发灶。方法 术前根据X光钡餐检查,B超、CT和纤维胃镜对病灶切除率和切除范围进行术前...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残胃再发贲门癌的再手术治疗。本组14 例病例均符合(1)第一次因胃癌行下半胃切除;(2)第二次手术证实原吻合口无复发灶。方法 术前根据X光钡餐检查,B超、CT和纤维胃镜对病灶切除率和切除范围进行术前评估,以减少开胸探查率;估计须作全胃切除或首次行毕氏Ⅱ式者以胸腹联合切口为好,其余可作左胸切口;消化道重建的原则是尽量切除瘤体,尽量减少创伤。结果 本组病灶切除率83% ,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院内死亡。切除者一年生存率为77% ,2年为44% ,3年为11% 。结论 对残胃再发贲门癌只要病人一般情况允许,术前评估正确,仍应积极手术,关键于在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发贲门癌 残胃 再手术治疗
下载PDF
灌注化疗和粒子支架治疗高龄贲门癌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涛 王志学 +2 位作者 尹晓翔 朱鸷祥 沈松鹤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5-50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灌注化疗(PC)和粒子支架(IS)治疗高龄贲门癌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128例高龄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胃左动脉灌注化疗组(PC组)和125I粒子支架置入组(IS组),各64例,比较其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PC组吞... 目的对比分析灌注化疗(PC)和粒子支架(IS)治疗高龄贲门癌的疗效及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128例高龄胃底贲门癌患者分为胃左动脉灌注化疗组(PC组)和125I粒子支架置入组(IS组),各64例,比较其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 PC组吞咽困难缓解率及缓解程度均低于IS组:0级缓解率分别为25.00%、3.13%,1级缓解率分别为50.00%、29.69%,2级缓解率分别为25.00%、67.19%,总缓解率分别为75.00%、96.88%(P<0.05)。PC组胃部疼痛、反酸、呃逆、焦虑、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IS组(23.44%与51.56%、7.81%与82.81%、7.81%与26.56%、14.06%与40.63%、7.81%与32.81%,P<0.05)。PC组体重增加发生率高于IS组(81.25%与51.56%,P<0.05)。PC组脱发的发生率稍高于IS组(3.13%与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介入治疗方式对贲门癌均有明显疗效,支架在解除梗阻方面更有优势,3级以下吞咽困难的高龄贲门癌患者行PC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但吞咽困难不能控制或进一步加重者,应尽早放置125I粒子支架以缓解梗阻,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贲门 化学疗法 肿瘤 局部灌注 输注 动脉内 碘放射性同位素 近距离放射疗法 治疗结果 手术后并发症 老年人 对比研究
下载PDF
MSCT对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明 张欣玉 +2 位作者 舒松 石锋 杨维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5期38-39,62,共3页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SCT检查所得结果进行诊断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MSCT)对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SCT检查所得结果进行诊断分析;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评估MSCT检查对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术前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MSCT对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7.14%,对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术前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7.14%;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在MSCT图像上可见贲门及食管管壁呈环状或结节状增厚,管腔变小而不规则;贲门呈鸟嘴样变浅39例,鸟嘴消失呈向内突起改变31例;受侵胃底、胃体及胃窦壁增厚;增强扫描轻到中度均匀强化;其中有21例患者发现淋巴结转移,9例发现肝转移。结论MSCT检查可清楚显示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的影像学特点,对早期食管下段、贲门胃结合部癌敏感性强,对肿瘤分期可做出准确判断,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参考,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食管下段癌 贲门胃结合部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40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民 杨有名 刘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空肠P袢代胃术重建消化道对胃底贲门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Roux-en-Y吻合术,研究组采用空肠P袢代胃吻合术治疗,对两组... 目的:探讨空肠P袢代胃术重建消化道对胃底贲门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Roux-en-Y吻合术,研究组采用空肠P袢代胃吻合术治疗,对两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对照组消化道排空时间[(38±18)min]、饮食次数[(5.6±2.3)次]、饮食量[(265±38)m L]相比,研究组消化道排空时间[(60±22)min]显著较长(P<0.05),每天饮食次数[(4.3±1.2)次]显著较少(P<0.05),每次饮食量[(300±42)m L]显著增多(P<0.05),生活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5%显著低于对照组30.0%(P<0.05)。结论:空肠P袢代胃术重建消化道,能够提高胃底贲门癌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贲门癌 空肠P袢代胃术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胃充气状态下上腹部加强CT扫描判断贲门癌的可切除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有望 黄忠雄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年第3期288-289,313,共3页
目的 判断贲门癌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77例贲门癌患者术前行胃充气状态下用 76 %泛影葡胺 1 0 0mL(离子型造影剂 )做上腹部加强CT扫描。结果 CT预测 5 5例能完成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病例中 ,5 3例行根治性切除 ,2例行姑息性切除。预测 ... 目的 判断贲门癌切除的可能性。方法  77例贲门癌患者术前行胃充气状态下用 76 %泛影葡胺 1 0 0mL(离子型造影剂 )做上腹部加强CT扫描。结果 CT预测 5 5例能完成根治性手术切除的病例中 ,5 3例行根治性切除 ,2例行姑息性切除。预测 2 2例不宜手术 ,结果 1 0例手术探查 ,1 0例姑息切除 ,2例根治性切除。其判断贲门癌是否根除手术的阳性预测准确率为 90 .9% ,阴性预测准确率为 96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充气 上腹部CT扫描 贲门癌 根治性手术切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Ⅲ期贲门胃底癌患者术前药物诱导性高压化疗的临床试验研究
15
作者 翟建文 杨海平 +3 位作者 李和平 杨富申 杨晓刚 王展宏(校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405-1407,1413,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药物诱导性高压化疗治疗Ⅲ期贲门胃底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9例Ⅲ期贲门胃底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9例,对照组30例,术前均接受1周期化疗。观察组(IHC组)采用化疗+血管紧张素Ⅱ(ATⅡ),对照组(单纯化疗组)采用单纯化疗... 目的:探讨术前药物诱导性高压化疗治疗Ⅲ期贲门胃底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49例Ⅲ期贲门胃底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9例,对照组30例,术前均接受1周期化疗。观察组(IHC组)采用化疗+血管紧张素Ⅱ(ATⅡ),对照组(单纯化疗组)采用单纯化疗。两组患者均休息3周后接受手术。术后标本经流式细胞仪进行DNA分析。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3.2%(12/19),手术切除率84.2%(16/19),对照组有效率30.0%(9/30),手术切除率63.3%(19/30)。DNA倍体测定:观察组两倍体13例,异倍体5例;对照组两倍体9例,异倍体16例。两组患者均未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风险。结论:术前药物诱导性高压化疗可明显提高Ⅲ期贲门胃底癌患者的疗效。开展IHC是一项很有前途的化疗途径,值得临床扩大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贲门胃底癌 新辅助化疗 血管紧张素Ⅱ 流式细胞仪测定
下载PDF
Ⅲ期贲门胃底癌患者术前药物诱导性高压化疗的疗效分析
16
作者 翟建文 杨海平 +1 位作者 李和平 张艳丽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44-2045,2054,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药物诱导性高压化疗对Ⅲ期贲门胃底癌的疗效。[方法]49例Ⅲ期贲门胃底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9例,对照组30例,术前均接受1周期化疗。观察组(IHC组)采用化疗+AT·Ⅱ,对照组(单纯化疗组)采用单纯化疗。二组患者均休息3... [目的]探讨术前药物诱导性高压化疗对Ⅲ期贲门胃底癌的疗效。[方法]49例Ⅲ期贲门胃底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9例,对照组30例,术前均接受1周期化疗。观察组(IHC组)采用化疗+AT·Ⅱ,对照组(单纯化疗组)采用单纯化疗。二组患者均休息3周后接受手术。[结果]观察组有效率63.2%(12/19),手术切除率84.2%(16/19),对照组有效率30%(9/30),手术切除率63.3%(19/30)。两组患者均未增加手术并发症及手术风险。[结论]Ⅲ期贲门胃底癌患者术前行药物诱导性高压化疗疗效满意,可明显降低分期,提高手术切除率。开展IHC是一很有前途的化疗途径。对于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贲门胃底癌 新辅助化疗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贲门胃底癌患者术前升压化疗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17
作者 翟建文 华文霞 姜素英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439-3440,3444,共3页
[目的]分析术前升压化疗治疗Ⅲ期贲门胃底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为这一综合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术前化疗的Ⅲ期贲门胃底癌患者49例,其中升压化疗组19例,单纯化疗组30例。二组患者术后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目的]分析术前升压化疗治疗Ⅲ期贲门胃底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因素,为这一综合治疗方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术前化疗的Ⅲ期贲门胃底癌患者49例,其中升压化疗组19例,单纯化疗组30例。二组患者术后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及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FCM测定升压化疗组的DNA两倍体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两组S期细胞比值有显著性差异。升压化疗组术后1、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单化组。[结论升压化疗治疗Ⅲ期贲门胃底癌安全有效,可明显改善预后,提高术后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贲门胃底癌 升压化疗 流式细胞术 预后
下载PDF
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8
作者 崔继承 谢军 王海连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21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近侧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全胃切除...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7年5月在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近侧胃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使用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进食情况、术后各营养指标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转移复发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胃肠排空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而每次饮食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每日饮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胃排空障碍、倾倒综合征、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胸腔感染、膈下脓肿、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率、转移率、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保留消化系统储存食物及蠕动的功能,延迟胃排空,增强营养吸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复发及转移率低,术后生活质量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贲门癌 全胃切除空肠P袢代胃术 常规近侧胃切除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胃底贲门癌X线诊断漏诊原因分析与管理
19
作者 高越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2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X线诊断胃底贲门癌时,出现漏诊的原因。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35例胃底贲门癌漏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漏诊原因分别为:12例患者大口吞钡;10例患者胃泡气体不足;8例患者未进行空腹检查;5例患者为粘膜聚集。结... 目的探讨运用X线诊断胃底贲门癌时,出现漏诊的原因。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35例胃底贲门癌漏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漏诊原因分别为:12例患者大口吞钡;10例患者胃泡气体不足;8例患者未进行空腹检查;5例患者为粘膜聚集。结论胃底贲门癌的疾病特点比较复杂,漏诊原因较多,采取多种措施,可以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底 贲门癌 X线 诊断 漏诊
下载PDF
胃癌根治术后不同吻合方式对贲门癌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瘦素和铁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巍 温智峰 +1 位作者 戚利坤 马淑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8期1955-1958,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不同吻合方式对贲门癌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瘦素、铁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行胃...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不同吻合方式对贲门癌患者胃肠功能及血清瘦素、铁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青海省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贲门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和B组,每组各47例。两组均行胃癌根治术,A组患者采取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B组患者采取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肛门排气时间、拔胃管时间、进食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清瘦素、铁蛋白水平,术后胃肠道症状评分(GSRS),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法(SGA)评分,胃癌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ST022)评分。结果A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145.61±25.67)h、拔胃管时间(81.27±10.36)h、进食时间(98.25±10.17)h均短于B组的(160.33±28.74)h、(130.52±11.88)h、(119.77±8.44)h,并发症发生率(10.64%)低于B组(27.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163、21.420、2.619,χ^2=4.398,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196.71±15.58)μg/L]高于B组[(155.35±14.4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340,P<0.05);血清瘦素水平[(4.22±1.78)μg/L]低于B组[(5.81±1.56)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06,P<0.05);两组患者的G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SGA评分(7.04±2.11)分低于B组的(10.56±2.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821,P<0.05);两组患者的GS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胃部疼痛、饮食受限、身体外观评分分别为(4.33±0.56)分、(4.59±0.77)分、(1.22±0.39)分,低于B组的(6.05±0.81)分、(6.11±0.64)分、(2.01±0.5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975、10.408、8.033,P<0.05)。结论与食管残胃后壁吻合术相比,胃癌根治术后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能促进贲门癌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胃癌根治术 吻合方式 胃肠功能 瘦素 铁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