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论甘蔗糖分模型的构建及其在制糖生产中的应用
1
作者 廖玉 《甘蔗糖业》 2024年第3期52-60,共9页
探讨了甘蔗制糖产业在化学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生产报表中甘蔗糖分计算的不准确性和难评估问题。传统方法计算出的甘蔗糖分存在诸多影响因素,难以客观反映甘蔗品质和蔗糖含量,不利于生产管理。对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数理统计方法... 探讨了甘蔗制糖产业在化学管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生产报表中甘蔗糖分计算的不准确性和难评估问题。传统方法计算出的甘蔗糖分存在诸多影响因素,难以客观反映甘蔗品质和蔗糖含量,不利于生产管理。对此,文章提出了基于数理统计方法构建理论甘蔗糖分模型的解决方案,即利用田间甘蔗检测数据,建立了理论甘蔗糖分与初压汁糖度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更准确地估算甘蔗糖分,为制糖生产技术管理水平提供评价依据。通过实例分析了理论甘蔗糖分与实际产糖率的关联性,并提出了优化糖厂生产管理的侧重点。最后,建议各制糖企业在日常生产管理报表中增设“理论甘蔗糖分”项目,以实时监控并评估制糖技术及管理水平,促进整体运营效率与产品质量的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制糖 化学管理 甘蔗糖分 数理统计 生产管理
下载PDF
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降低含杂率的技术改进与试验 被引量:22
2
作者 肖宏儒 王明友 +3 位作者 宋卫东 李显旺 刘屏 秦广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2-45,共4页
为了降低整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含杂率,满足糖厂对原料蔗的进厂要求,该文对SJ-1600型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剥叶、断尾等装置进行了改进,在原机型尾部增加蔗叶分离装置。按照改进技术加工出样机,并对其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 为了降低整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含杂率,满足糖厂对原料蔗的进厂要求,该文对SJ-1600型整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的割台、剥叶、断尾等装置进行了改进,在原机型尾部增加蔗叶分离装置。按照改进技术加工出样机,并对其进行田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时输送轮转速280r/min,剥叶轮转速为750r/min时剥叶效果最佳;改进后含杂率为4.0%,比改进前降低了3.2%,满足糖厂对原料蔗的进厂要求。该文为整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的机械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收获机 夹杂物 含杂率 技术改进
下载PDF
机械化生产对桂糖47号宿根能力的影响与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伦旺 邓宇驰 +4 位作者 谭芳 唐仕云 黄海荣 经艳 杨荣仲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63-2166,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收获对桂糖47号宿根能力的影响,为桂糖47号的机械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对桂糖47号新植蔗进行机械化种植和管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机械收获和人工砍收对比试验,连续2年调查宿根蔗的发株率、产蔗量、蔗糖分及相关农... 【目的】探讨机械收获对桂糖47号宿根能力的影响,为桂糖47号的机械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对桂糖47号新植蔗进行机械化种植和管理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机械收获和人工砍收对比试验,连续2年调查宿根蔗的发株率、产蔗量、蔗糖分及相关农艺性状并进行分析。【结果】桂糖47号在机械收获后的第1和2年宿根的发株率、株高、茎径、有效茎、产蔗量、蔗糖分与人工收获的差异均不显著。其中机械收获后的第2年宿根产蔗量达到101.70 t/hm^2,含糖量达到15.32 t/hm^2,与人工砍收的相当。【结论】桂糖47号宿根能力强,抗倒能力强,耐机收碾压能力强,适合全程机械化生产,在劳动力缺乏的蔗区应加速推广应用,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化生产 桂糖47号 宿根能力 产蔗量 含糖量
下载PDF
百色蔗区甘蔗一次性施肥用药关键技术及效果探讨 被引量:6
4
作者 贺贵柏 黄文武 +4 位作者 周连芳 潘廷由 李文教 韦保特 罗芳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9期15-24,共10页
选择9种甘蔗缓释肥、专用肥或复混肥,以新方向(22︰8︰18)甘蔗专用肥为对照,各参试肥料的施用量按纯N 231 kg/hm^2为基准折算,在植蔗沟上施肥摆种后,淋透水覆土盖膜,进行桂糖42号基肥一次性施用的综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方向(24︰10... 选择9种甘蔗缓释肥、专用肥或复混肥,以新方向(22︰8︰18)甘蔗专用肥为对照,各参试肥料的施用量按纯N 231 kg/hm^2为基准折算,在植蔗沟上施肥摆种后,淋透水覆土盖膜,进行桂糖42号基肥一次性施用的综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方向(24︰10︰16)、福利龙(16︰9︰20)、甘丰药肥(12︰6︰12)、施可丰(24︰10︰14)、力源宝(12︰9︰14)、金正大(22︰8︰12)和核武一号(17︰8︰21)等7种肥料的综合效益均优于新方向(22︰8︰18),其中,以施新方向(24︰10︰16)甘蔗专用复合肥的增产增收效果最明显;磁动力(16︰6︰20)和力源宝(15︰6︰9)等两种肥料作桂糖42号甘蔗基肥一次性施用,虽然甘蔗有所增产,但综合效益不及新方向(22︰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糖42号 一次性施肥 一次性用药 蔗茎产量 含糖量 综合效益
下载PDF
后期灌水对蔗田土壤水分及甘蔗产量、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郭家文 陈建国 +5 位作者 张跃彬 刘少春 邓军 樊仙 刀静梅 高欣欣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7-60,66,共5页
以抗旱早熟高糖甘蔗品种云蔗03-194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成熟期缺水和灌水对蔗田土壤水分变化及甘蔗品质、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实施期内,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05~1.40倍,20~4... 以抗旱早熟高糖甘蔗品种云蔗03-194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成熟期缺水和灌水对蔗田土壤水分变化及甘蔗品质、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实施期内,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05~1.40倍,2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45~1.58倍;甘蔗株高在试验前期均有增加,40 d后灌水处理的株高继续增加,未灌水处理的几乎不再增加;未灌水处理的绿叶数在整个甘蔗成熟过程中均减少,灌水处理的绿叶数灌水后20 d才开始逐渐减少,至甘蔗收获时灌水处理的绿叶数是未灌水处理的1.6倍;出汁率灌水处理比未灌水处理高出2~5个百分点;两个处理的蔗糖分没有明显的差别;纤维分在0~20 d内灌水处理比未灌水处理高出6个百分点,但至甘蔗收获时,两个处理的甘蔗纤维分的含量差别不大;蔗汁还原糖含量0~20 d内灌水处理呈现上升的趋势,20 d后开始下降,灌水处理是未灌水处理的1.75倍,至甘蔗收获时两个处理的蔗汁还原糖含量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灌溉 土壤水分 产量 蔗糖分
下载PDF
广西百色第七轮国家甘蔗品种区域试验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文武 李文教 +3 位作者 贺贵柏 潘廷由 杨继南 周连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2-36,共5页
对入选参加国家第七轮区域试验的9个甘蔗新品种开展综合性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福农04-3504等3个品种蔗茎产量比双对照增产;甘蔗蔗糖分以福农04-2816最高,其次是粤甘24;含糖量最高的是CK1,粤甘26等7个品种2年新植1年宿根蔗含糖量比CK2增... 对入选参加国家第七轮区域试验的9个甘蔗新品种开展综合性区域试验,结果表明,福农04-3504等3个品种蔗茎产量比双对照增产;甘蔗蔗糖分以福农04-2816最高,其次是粤甘24;含糖量最高的是CK1,粤甘26等7个品种2年新植1年宿根蔗含糖量比CK2增产。福农04-3504、粤甘26和粤甘24等3个品种2年新植1年宿根蔗蔗茎产量及含糖量较高,各种农艺性状、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在本蔗区有较大的推广潜力,建议扩大试种。闽糖96-1027、C1-2003和福农04-2816个别性状表现优良,但综合性状表现一般或欠差,可作为育种材料给予保护。其他品种表现欠佳,在本蔗区可能难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蔗茎产量 蔗糖分 含糖量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对桂糖系列甘蔗新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陆建勋 邓展云 +4 位作者 刘晓静 李鸣 徐林 贤武 刘海斌 《广西农业科学》 CSCD 2010年第11期1170-1172,共3页
以桂糖21号、桂糖26号、桂糖27号和桂糖28号为试验材料,设4个种植密度水平,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4个甘蔗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高,桂糖26号和桂糖27号的公顷有效茎数越多,桂糖21号和桂糖28号在种植密度为15万芽/h... 以桂糖21号、桂糖26号、桂糖27号和桂糖28号为试验材料,设4个种植密度水平,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4个甘蔗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高,桂糖26号和桂糖27号的公顷有效茎数越多,桂糖21号和桂糖28号在种植密度为15万芽/ha时公顷有效茎数最多;桂糖21号在种植密度为15万芽/ha时产蔗量和含糖量最高,桂糖26号、桂糖27号和桂糖28号在种植密度为12万芽/ha时产蔗量和含糖量最高;在中等土壤肥力下,桂糖21号、桂糖26号、桂糖27号和桂糖28号种植密度以9万~12万芽/ha为宜;种植密度过高时,桂糖28号显著减产;不同种植密度对甘蔗的蔗糖分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桂糖系列 种植密度 产蔗量 含糖量 蔗糖分
下载PDF
2011~2012年广西甘蔗品种区试百色试点报告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文武 李文教 +3 位作者 贺贵柏 潘廷由 何兰线 罗芳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对供试甘蔗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全面比较,为本蔗区甘蔗新品种推广和广西甘蔗品种审定提供依据。【方法】以11个甘蔗新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两年新植和一年宿根的区域品比试验,比较各品种的丰产性、宿根性和抗性等。【结果】供试... 【目的】对供试甘蔗品种的特征特性进行全面比较,为本蔗区甘蔗新品种推广和广西甘蔗品种审定提供依据。【方法】以11个甘蔗新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两年新植和一年宿根的区域品比试验,比较各品种的丰产性、宿根性和抗性等。【结果】供试甘蔗品种两年新植的平均出苗率61.41%~79.13%,一年宿根发株率102.32%~155.15%;分蘖率34.63%~90.63%,平均单茎重1.508~1.908 kg,田间有效茎数64239~74222条/ha;平均蔗茎产量86.005~122.769 t/ha,平均蔗糖分14.11%~15.04%;平均含糖量12.163~17.448 t/ha,其中GT03-2287、GT04-1001、GT05-3084和LC04-359等4个品种的含糖量比ROC22(CK)增产,增幅0.72%~10.30%;螟虫为害枯心率为1.94%~4.43%,黑穗病感病率为0.16%~4.48%。大部分供试甘蔗品种表现为较快的生长速度、株型直立、较强的抗旱性、较容易脱叶、无空心和绵心、少气根,但抗寒性、抗倒性一般,总体表现较好的甘蔗品种有GT03-2287、GT04-1001、GT05-3084、LC04-359。【结论】GT04-1001、GT03-2287和GT05-3084等3个品种的蔗茎产量、蔗糖分和含糖量等性状优于或相当于对照ROC22,宿根性、脱叶性及抗性等综合性状好,建议推荐审定并在本蔗区进一步扩大试验和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品种 区域试验 蔗茎产量 蔗糖分 含糖量 广西百色
下载PDF
福建省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潘世明 林娜 +3 位作者 林一心 黄瑞平 李海明 吴松海 《甘蔗糖业》 2003年第2期10-14,共5页
通过2001~2002年2年(2新1宿)6个地点的区域试验,参试的甘蔗新品种中闽糖86-2121.粤农91-854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的特点,蔗茎产量比闽糖70-611增少达极显著水平,与闽糖86-05增少(或减少)不显著,含糖量比闽糖70-611增少21.82%... 通过2001~2002年2年(2新1宿)6个地点的区域试验,参试的甘蔗新品种中闽糖86-2121.粤农91-854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的特点,蔗茎产量比闽糖70-611增少达极显著水平,与闽糖86-05增少(或减少)不显著,含糖量比闽糖70-611增少21.82%和12.86%,比闽糖86-05增少0.41%和减少6.98%,适宜于福建蔗区示范推广。闽糖93-246蔗茎产量比闽糖70-611增少不显著,比闽糖86-05减少达显著水平,适应性一般,宿根性较差,含糖量比闽糖70~611增少9.86%,比闽糖86-05减少9.46%,可保留区试。粤C25、福农93-3608蔗茎产量比闽糖70-611减少达不显著和显著水平,比闽糖86-05减少达极显著水平,适应性广,稳产性一般,含糖量比2个对照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不适宜在福建蔗区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甘蔗 新品种 区域试验 闽糖86-2121 粤农91-854 蔗茎产量 含糖量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福引79-8、福引79-9的选育和应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薛其清 陈如凯 +3 位作者 江鹤基 董月容 林彦铨 陈志坚 《福建农学院学报》 CSCD 1989年第1期7-12,共6页
甘蔗新品种福引79-8,福引79-9是从国外引进的甘蔗品种中选育出来的,具有早生快发、分蘖力强、有效茎数多、高产高糖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本文报道福引79-8、福引79-9的选育过程、性状表现和栽培要点。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产量
下载PDF
种植行距对斜排稀植甘蔗脱毒种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军 杨本鹏 +4 位作者 彭李顺 曹峥英 甘仪梅 张树珍 蔡文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49-53,共5页
以新台糖22号二代脱毒种苗为试材,在播种量为45 000芽/hm2条件下,考察行距为1.3、1.4、1.5 m的斜排稀植模式甘蔗的生长、产量、含糖量变化。结果表明,斜排种植模式下甘蔗分蘖率、不同生育期株高、单茎重、每公顷蔗茎产量、折算每公顷含... 以新台糖22号二代脱毒种苗为试材,在播种量为45 000芽/hm2条件下,考察行距为1.3、1.4、1.5 m的斜排稀植模式甘蔗的生长、产量、含糖量变化。结果表明,斜排种植模式下甘蔗分蘖率、不同生育期株高、单茎重、每公顷蔗茎产量、折算每公顷含糖量均较对照下降,且随行距的增加下降幅度增大;其中1.5 m行距下斜排种植甘蔗成熟前株高与1.3 m行距、对照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斜排种植模式下甘蔗成茎率、单位面积有效茎数、蔗茎直径、蔗茎锤度均较对照增加,且随行距增大增加幅度变大;除1.4、1.5 m行距下斜排种植模式甘蔗成茎率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指标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脱毒种苗 斜排稀植 生长 产量 含糖量
下载PDF
甘蔗不同熟期品种合理搭配与提高蔗糖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全衍 谭宗琨 +1 位作者 符合 李伟贤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37-242,共6页
根据甘蔗不同熟期品种蔗糖分积累变化和高糖期出现迟早存在差异的特点,应用其积累动态模拟模型,探讨不同品种搭配形式与提高蔗糖分的关系,从理论上阐明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配对延长高糖期和提高蔗糖分的作用,并给出品种搭配的求算原... 根据甘蔗不同熟期品种蔗糖分积累变化和高糖期出现迟早存在差异的特点,应用其积累动态模拟模型,探讨不同品种搭配形式与提高蔗糖分的关系,从理论上阐明早、中、迟熟品种合理搭配对延长高糖期和提高蔗糖分的作用,并给出品种搭配的求算原则和方法。为糖厂确定不同熟期品种的种植比例,提高经济效率提供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搭配 蔗糖分
下载PDF
国内外甘蔗引进新品种综合表现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晓燕 朱秋珍 +2 位作者 谢金兰 李毅杰 梁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4期9896-9898,共3页
[目的]筛选新的适宜广西蔗区自然栽培条件种植的优良甘蔗品种。[方法]2012年对17个国内外甘蔗引进品种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进行了1年的新植试验。[结果]综合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SP80-3280和FR98-53,蔗茎产量和蔗糖分均高于... [目的]筛选新的适宜广西蔗区自然栽培条件种植的优良甘蔗品种。[方法]2012年对17个国内外甘蔗引进品种在广西甘蔗研究所进行了1年的新植试验。[结果]综合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品种是SP80-3280和FR98-53,蔗茎产量和蔗糖分均高于对照种新台糖22号;蔗糖分含量较低,但产量高的品种有粤引R2、VMC88-354、K86-110;产量一般,但早熟、高糖的品种有VMC71-39、CP94-1100、FR93-435。[结论]该研究可为广西蔗区甘蔗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引进品种 农艺性状 蔗茎产量 蔗糖分 含糖量
下载PDF
不同施肥次数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树宁 谭裕模 +3 位作者 黎焕光 谭芳 王伦旺 周源 《广西农学报》 2012年第5期20-23,共4页
本试验以甘蔗专用复混肥为供试肥料,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设4个不同施肥次数处理,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探讨不同施肥次数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施肥处理(B),比一次施肥蔗产量增长6.6%,差异达5%显著水平;含糖量增长11.5%... 本试验以甘蔗专用复混肥为供试肥料,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设4个不同施肥次数处理,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探讨不同施肥次数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施肥处理(B),比一次施肥蔗产量增长6.6%,差异达5%显著水平;含糖量增长11.5%,差异达1%显著水平;较三次施肥(C)和四次施肥(D)等常规处理蔗产量和含糖量均略有增长,但差异不显著。甘蔗二次施肥法可得到常规三次和四次施肥的蔗产量和含糖量,但较常规施肥方法减少田间作业次数,节省劳力,提高经济效益,是一项简单易行、省工、降低成本的栽培方法,是作物栽培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施肥次数 蔗产量 蔗糖分
下载PDF
甘蔗品比新植试验总结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政 谭显平 +3 位作者 吕达 王果 周英明 张卫 《甘蔗糖业》 2009年第6期1-7,44,共8页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品系中,甘蔗产量最高的是川糖2002-1126,达129015kg/hm2,比CK高25995kg/hm2,增产25.23%;第2是川糖2003-1424,达117465kg/hm2,比CK高14445kg/hm2,增产14.02%;其余品系的产量均低于对照。甘蔗蔗糖分最高的是川糖200... 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品系中,甘蔗产量最高的是川糖2002-1126,达129015kg/hm2,比CK高25995kg/hm2,增产25.23%;第2是川糖2003-1424,达117465kg/hm2,比CK高14445kg/hm2,增产14.02%;其余品系的产量均低于对照。甘蔗蔗糖分最高的是川糖2002-4375,达15.63%,比CK高0.82%;第2是川糖2002-4312,为15.53%,比CK高0.72%,第3是川糖2002-1126,为13.90%,比CK低0.91%。甘蔗含糖量最高的是川糖2002-1126,达17940kg/hm2,比CK高2685kg/hm2,增产17.60%;第2是川糖2003-1424,为15930kg/hm2,比CK高675kg/hm2,增产4.42%;第3是川糖2002-4375,为15720kg/hm2,比CK高465kg/hm2,增产3.04%。其余品系均低于对照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系 产量 蔗糖分 含糖量
下载PDF
甘蔗新品种Q146引种试验的表现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引芝 游建华 +3 位作者 许树宁 梁阗 余坤兴 农定产 《中国糖料》 2009年第1期32-33,39,共3页
2005~2007年对国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Q146进行两年新植和两年宿根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平均公顷产蔗量101.96t.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增产16.77t,增幅19.7%,差异显著;甘蔗蔗糖分11月达14.20%,11月~1月平均15.79%,... 2005~2007年对国外引进的甘蔗新品种Q146进行两年新植和两年宿根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平均公顷产蔗量101.96t.比对照种新台糖22号增产16.77t,增幅19.7%,差异显著;甘蔗蔗糖分11月达14.20%,11月~1月平均15.79%,比新台糖22号略高;公顷含糖量平均16.10t,比新台糖22号增2.71t,增幅20.2%。属早熟、高产、高糖品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引种试验 产量 蔗糖分
下载PDF
甘蔗糖蜜培养高铁营养酵母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何海燕 覃拥灵 +2 位作者 李楠 陈桂光 梁智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5-108,共4页
以甘蔗糖蜜为碳源发酵生产高生物量高富铁酵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优化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pH5.0,接种量8%,装液量200mL/500mL,培养时间72h,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该菌株的生物量为13.46g/L,铁含量为7.97mg/g,细胞总铁... 以甘蔗糖蜜为碳源发酵生产高生物量高富铁酵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优化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8℃,pH5.0,接种量8%,装液量200mL/500mL,培养时间72h,在此最优发酵条件下,该菌株的生物量为13.46g/L,铁含量为7.97mg/g,细胞总铁含量可达到107.28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糖蜜 高铁营养酵母 总铁含量 正交设计 条件优化
下载PDF
蔗糖生产最佳榨期和高糖期的预报 被引量:7
18
作者 符合 吴全衍 谭宗琨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0-53,F002,共5页
分析广西13家糖厂历年实际榨期和榨季蔗糖分资料可知,有大部年份的榨期安排不够合理,从而降低了糖厂的经济效益。针对榨期安排的问题,作者从分析蔗糖分积累动态变化入手.将其分类进行模拟,建立模型。阐述蔗糖分积累动态类型和原... 分析广西13家糖厂历年实际榨期和榨季蔗糖分资料可知,有大部年份的榨期安排不够合理,从而降低了糖厂的经济效益。针对榨期安排的问题,作者从分析蔗糖分积累动态变化入手.将其分类进行模拟,建立模型。阐述蔗糖分积累动态类型和原料蔗产量预报技术,在此基础上,比较系统地研究了蔗糖生产最佳榨期和高糖期预报的理论依据和预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生产 最佳榨期 高糖期 糖期预报
下载PDF
福建省甘蔗新品种(2005—2006)区域试验研究
19
作者 潘世明 李瑞美 +3 位作者 吴水金 张树河 李海明 林一心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45-251,共7页
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是对甘蔗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一种测试,有利于全面了解甘蔗品种的各方面表现,为甘蔗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鉴定(认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2年(二新一宿)5个地点的区域试验,对5个甘蔗新品种种性进行研究。结果表... 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是对甘蔗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一种测试,有利于全面了解甘蔗品种的各方面表现,为甘蔗新品种的示范推广和鉴定(认定)提供科学依据。通过2年(二新一宿)5个地点的区域试验,对5个甘蔗新品种种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参试的甘蔗新品种中闽糖96-1409,LCP85-384,闽糖93-730,福农93-1103等品种表现出高产、稳产、蔗糖分较高、适应性较广的特点,蔗茎产量均比ROC16增产,与ROC10增产或基本平产,适宜于福建蔗区示范推广。LCP88-1762蔗茎产量比ROC16,ROC10均有一定程度减产,适应性一般,宿根性较差,不适宜在福建蔗区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品种 蔗茎产量 含糖量
下载PDF
2009—2010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合浦点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唐宗明 《中国糖料》 2012年第3期24-26,共3页
2009-2010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合浦试点结果表明:桂糖02/281宿根性好,蔗茎产量高,比新台糖22号(CK1)和新台糖16号(CK2)增产显著,公顷含糖量最高,但平均蔗糖分(13.80%)最低,分别比CK1和CK2减少1.59和0.66个百分点。园林17、柳城04/12... 2009-2010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合浦试点结果表明:桂糖02/281宿根性好,蔗茎产量高,比新台糖22号(CK1)和新台糖16号(CK2)增产显著,公顷含糖量最高,但平均蔗糖分(13.80%)最低,分别比CK1和CK2减少1.59和0.66个百分点。园林17、柳城04/12、桂糖03/2357、桂糖02/1156、桂糖02/649、桂糖03/1403、桂糖03/963和桂糖03/2625的蔗茎产量及平均蔗糖分表现均不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系) 区域试验 蔗茎产量 含糖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