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局部外敷五味双柏散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丹青 孙玲玲 林洁衡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五味双柏散外敷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将60例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五味双柏散局部外敷+安... 【目的】探讨五味双柏散外敷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研究,将60例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五味双柏散局部外敷+安慰剂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局部外敷+塞来西布胶囊口服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对患者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及外周血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NRS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或P<0.01),表明2组对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且治疗组的缓解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治疗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除红细胞压积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五味双柏散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疗效显著,其具体作用机理可能与改善肝癌患者血液流变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双柏散 原发性肝癌 癌性疼痛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司凯英 刘福清 +1 位作者 田波 王守春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5-347,共3页
目的对医院2002年门诊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加强麻醉性镇痛药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评价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是否合理。结果哌替啶(度冷丁)在... 目的对医院2002年门诊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加强麻醉性镇痛药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评价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是否合理。结果哌替啶(度冷丁)在用于癌症止痛时DUI=1.181,其他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基本合理。结论度冷丁在用于癌症止痛时存在不合理现象,应严格按照WHO推荐的三阶梯用药方案来治疗癌症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性镇痛药 癌症 疼痛 WHO癌症疼痛三阶梯治疗方案
下载PDF
癌性爆发痛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乐 王蓉 +2 位作者 贾红力 于小桂 侯爱和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了解肿瘤科医护人员癌性爆发痛管理现状,为癌性爆发痛管理对策的制定和医护人员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癌性爆发痛管理状况问卷对213名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于癌性爆发痛知晓状况较好,... 目的:了解肿瘤科医护人员癌性爆发痛管理现状,为癌性爆发痛管理对策的制定和医护人员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护人员癌性爆发痛管理状况问卷对213名肿瘤科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于癌性爆发痛知晓状况较好,但在癌性爆发痛评估状况、处理状况、参与管理状况及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结论:应加强医护人员癌性爆发痛相关知识培训,制定规范化的癌性爆发痛管理流程,促进有效的疼痛管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人员 肿瘤 癌性爆发痛 管理
下载PDF
规范化癌痛治疗的疗效及对癌症患者及家属生活质量影响 被引量:42
4
作者 陶海云 屈中玉 +3 位作者 万里新 魏光敏 王启船 盛晶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11期1747-1749,共3页
目的研究规范化癌痛治疗的疗效,以及癌痛控制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方法对34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严格按WHO三阶梯止痛治疗,用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疼痛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癌症患者72 h的疼痛控制率,以及癌痛控制后癌症患者及家属... 目的研究规范化癌痛治疗的疗效,以及癌痛控制患者和家属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方法对346例中、重度癌痛患者严格按WHO三阶梯止痛治疗,用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疼痛进行全面评估,了解癌症患者72 h的疼痛控制率,以及癌痛控制后癌症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变。结果规范化癌痛治疗72 h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其中中度疼痛患者明显缓解率为96.02%,重度疼痛患者明显缓解率为93.10%。规范化癌痛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焦虑、恐惧、消极情绪均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自杀倾向率显著降低(P<0.05),对疾病治疗的自信心显著提高(P<0.05)。同时患者家属的抑郁、焦虑、恐惧、消极情绪也得到了明显改善(P<0.05)。生活质量上,患者的睡眠、精神状态、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好转(P<0.05),食欲状态改善无显著差异(P>0.05);而患者家属的睡眠、食欲、精神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4个方面均明显好转(P<0.05)。结论规范化癌痛治疗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疼痛。癌痛控制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患者及家属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癌症患者合理使用麻醉药品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叶惠韶 吴文辉 +1 位作者 廖创新 谢文峰 《中国医药》 2010年第4期351-352,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探讨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690例使用麻醉药品癌症患者的情况,记录药品名称、用药总量、用药天数,依据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情况,探讨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690例使用麻醉药品癌症患者的情况,记录药品名称、用药总量、用药天数,依据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用药频数(DDDs)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评估。结果我院用药频数最高为硫酸吗啡缓释片(2.134d),最低为磷酸可待因片(4.6d)。DUI最高为芬太尼透皮贴剂(1.06),其次是硫酸吗啡缓释片(1.02)。结论我院癌症患者在治疗中使用的麻醉药品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疼痛 麻醉药品 三阶梯止痛 用药分析
下载PDF
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新亭 张传雷 +2 位作者 陈晓琦 冀爱英 陈欣菊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中晚期伴中重度疼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缓释片口服治... 目的探讨华蟾素治疗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南省某医院2013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40例原发性肝癌中晚期伴中重度疼痛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缓释片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华蟾素静脉滴注,均治疗14d。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治疗全程吗啡用量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全程吗啡用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联合吗啡缓释片能够有效缓解原发性肝癌癌性疼痛,有助于减少吗啡用量,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癌性疼痛 华蟾素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医耳穴压籽法在缓解癌痛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41
7
作者 顾亮亮 姚兰红 +2 位作者 龚爱琴 陆诗愔 张海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249-2252,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耳穴压籽法在缓解癌痛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11-01至2016-12-16住院的160例患者,其中在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肿瘤科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科随机抽... 目的探讨中医耳穴压籽法在缓解癌痛中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11-01至2016-12-16住院的160例患者,其中在上海市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肿瘤科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科随机抽取8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三阶梯止痛法;试验组在常规三阶梯止痛法基础上采用中医耳穴压籽法(王不留行籽耳贴)。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于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价镇痛效果,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Q-C30)(3版)评价生命质量;于治疗2个疗程后调查患者的满意度,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7.5%(70/80),试验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6.3%(77/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3,P=0.043)。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70.0%(56/80),试验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83.8%(67/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54,P=0.039)。试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u=-2.473,P=0.013;χ~2=9.425,P=0.002)。结论中医耳穴压籽法结合三阶梯止痛法在缓解癌痛中具有镇痛作用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高的效果,且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故中医耳穴压籽法在缓解癌痛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管理 癌性疼痛 耳穴贴压 王不留行 三阶梯止痛法
下载PDF
不同电流强度电针缓解大鼠胫骨癌痛的量效关系及抑制脊髓GFAP的表达 被引量:17
8
作者 蒯乐 陈颢 +1 位作者 章婷婷 杨华元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1-337,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电流强度电针与不同剂量吗啡结合缓解大鼠胫骨癌痛的量效关系,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电针与吗啡结合缓解癌症疼痛适宜参数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及治疗... 目的:观察不同电流强度电针与不同剂量吗啡结合缓解大鼠胫骨癌痛的量效关系,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为电针与吗啡结合缓解癌症疼痛适宜参数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0只)及治疗组(80只),治疗组按不同电流强度与吗啡剂量结合的2因素3水平组合又分为8组,每组10只。大鼠右侧胫骨上段骨癌造模后第15天起,治疗组以2Hz/100Hz疏密波电针"夹脊"穴,给各组大鼠以不同的刺激参数治疗,每天1次,连续6d。检测大鼠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0min、1h、2h和5h时及治疗3次后、治疗6次后痛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脊髓背角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结果:首次治疗后0min、1h和2h时,2mA电针与1mA电针均有提高痛阈的作用(均P<0.01),但两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首次治疗后5h时,2mA电针仍有提高痛阈的作用(均P<0.01),1mA电针提高痛阈作用不显著(P>0.05);治疗3次和6次后,2mA电针和1mA电针均有提高痛阈的作用(均P<0.01),且2mA电针的作用优于1mA电针(P<0.05),并与5mg/(kg.d)吗啡有协同作用(P<0.05)。治疗6次后,2mA和1mA电针均有抑制脊髓背角GFAP表达的作用(均P<0.0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mg/(kg.d)和2.5mg/(kg.d)吗啡均无抑制作用(P>0.05)。结论:不同电流强度电针缓解大鼠胫骨癌痛的作用存在量效关系,2mA电针的作用优于1mA电针,并与5mg/(kg.d)吗啡有协同作用。电针可能通过抑制脊髓背角GFAP表达来实现协同吗啡缓解大鼠胫骨癌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疼痛 电针 针药结合 针刺镇痛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原文传递
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效果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韩健 杨萍 +3 位作者 贾爱华 赵志刚 王静 朱传钧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10-1112,共3页
目的:评价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治疗效果。方法:由专业医护人员对10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在家中实施镇痛治疗,通过回访了解疼痛缓解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 目的:评价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治疗效果。方法:由专业医护人员对10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应用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在家中实施镇痛治疗,通过回访了解疼痛缓解程度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可有效减轻癌痛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提高生活质量(P<0.01)。结论: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是一种方便、疗效确定的镇痛药,适宜中重度癌痛患者长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扩散型芬太尼透皮贴剂 癌痛 视觉模拟评分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鞘内注射miR-212反义锁核酸对骨癌小鼠痛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百灵 刘玥 +7 位作者 夏天娇 张羽 孙蓓 冷鑫 周瑜 倪坤 顾小萍 马正良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69-872,共4页
目的研究骨癌痛发展和维持过程中小鼠脊髓水平miR-212表达的变化规律及连续鞘内注射miR-212反义锁核酸LNA.anti—miR-212对骨癌痛小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一)骨癌痛小鼠脊髓水平miR-212表达的变化规律:C3H/He... 目的研究骨癌痛发展和维持过程中小鼠脊髓水平miR-212表达的变化规律及连续鞘内注射miR-212反义锁核酸LNA.anti—miR-212对骨癌痛小鼠痛行为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两个部分:(一)骨癌痛小鼠脊髓水平miR-212表达的变化规律:C3H/HeJ雄性小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18)和肿瘤组(T组,n=18)。sham组小鼠在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注射不含肿瘤细胞的仪一MEM,T组小鼠在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注射纤维肉瘤细胞NCTC2472,建立骨癌痛模型。在术前1d,术后4d、7d、10d、14d、21d,sham组和T组各随机取三只小鼠处死,取脊髓腰膨大标本,用Real-timePCR的方法检测脊髓水平miR一212的表达情况。(二)连续鞘内注射LNA—anti-miR-212对骨癌痛小鼠痛行为的影响:C3H/HeJ雄性小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L组(鞘内注射LNA-anti—miR一212,n=6)、L’组(鞘内注射LNA'-negativecontrol,n=6)、C组(鞘内注射溶媒无核酸酶水,n=6)和S组(假手术处理,n=6)。L组、L’组和C组小鼠在右侧股骨远端注射纤维肉瘤细胞NCTC2472,S组小鼠在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注射不含肿瘤细胞的仪一MEM。所有小鼠于术前1d、术后4d、7d、10d、14d测小鼠痛行为指标,包括自发抬足次数和机械缩足阈值(PWMT),术后14d,L组、L’组、C组小鼠分别鞘内注射LNA—anti—miR-21212pmol/5山、LNA'-negativecontrol12pmol/5I*1和无核酸酶水5I*1,连续鞘内注射7d,1次/d,每天测小鼠痛行为指标,至术后第21天。结果miR-212的表达变化表现为:与基础值相比,sham组和T组小鼠在术后第4天,脊髓水平miR一212明显升高(P〈0.05);与基础值和sham组相比,T组小鼠脊髓水平miR-212在术后7d、10d、14d、21d均明显升高(P〈0.05)。连续鞘内注射LNA—anti—miR-212改善骨癌痛小鼠痛行为:术后19d至21d,与L’组和c组相比,L组小鼠PWMT[19d(1.07-4-0.16)g,20d(1.13±0.21)g,21d(1.27±0.21)g)]明显升高(P〈0.05),自发抬足次数明显降低[19d(6.674-1.04),20d(6.62±1.39),21d(6.47±1.17)](P〈0.05)。与14d给药前相比,L组小鼠术后19d至21d的PWMT明显升高(P〈0.05),自发抬足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癌痛发展过程中,脊髓水平miR-212表达量升高。连续鞘内注射LNA-anti—miR一212可以缓解骨癌小鼠痛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脊髓 miR-212 LNA—anti—miR-21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