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ysical Experiment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treet Bottom Heating and Inflow Turbulence on Urban Street-Canyon Flow 被引量:2
1
作者 Jae-Jin KIM Jong-Jin BAIK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30-237,共8页
The effects of street bottom heating and inflow turbulence on urbanstreet-canyon flow a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using a circulating water channel. Three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a street canyon with a stre... The effects of street bottom heating and inflow turbulence on urbanstreet-canyon flow are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using a circulating water channel. Threeexperiments are carried out for a street canyon with a street aspect ratio of 1. Results from eachexperiment with bottom heating or inflow turbulence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without bottom heatingand appreciable inflow turbulenc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street bottom heating or inflowturbulence increases the intensity of the canyon vortex. A possible explanation on how street bottomheating or inflow turbulence intensifies the canyon vortex is given from a fluid dynamicalviewpoi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street-canyon flow street bottom heating inflow turbulence circulating water channel
下载PDF
南海北部中新世碳酸盐台地的水道类型
2
作者 万鑫 徐兴科 +3 位作者 于英顺 贾霆 宫诲婕 兰志超 《海洋石油》 CAS 2024年第4期19-24,共6页
碳酸盐台地作为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含油气性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备受广大学者关注。然而,对于碳酸盐台地内部水道体系的研究尚显不足。该文基于澳大利亚大堡礁和墨西哥湾大巴哈马滩等地的调研,运用高精度多波束数据,对南海北部中... 碳酸盐台地作为地质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含油气性和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备受广大学者关注。然而,对于碳酸盐台地内部水道体系的研究尚显不足。该文基于澳大利亚大堡礁和墨西哥湾大巴哈马滩等地的调研,运用高精度多波束数据,对南海北部中新世碳酸盐台地的水道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水道的发育位置、形态及功能,将其划分为礁缘水道、台缘斜坡水道、台前陡坡峡谷和深水水道四种类型。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详细分析了各类水道的地震反射特征。在成因方面,古地貌、碳酸盐岩碎屑供应和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影响这四类水道形成的关键因素。古地貌决定了水道的位置和地质形态,碳酸盐岩碎屑的供应速率则对水道的侵蚀和沉积过程产生重要影响。此外,相对海平面的变化影响碳酸盐台地的发育并控制各类水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台地 礁缘水道 台缘斜坡水道 台前陡坡峡谷 深水水道
下载PDF
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水扇系统沉积演化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睿 周江羽 +5 位作者 张莉 刘晓峰 韦振权 钱星 帅庆伟 廖锦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6-716,共11页
基于高品质二维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在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海平原区识别出大规模深水扇系统。深水扇系统上扇为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发育区,中扇为多期扇体垂向叠置区,下扇则以水道—朵体沉积为主。琼东南中央峡谷—水道是本区深水扇系统的主... 基于高品质二维地震资料的分析解释,在南海西北次海盆深海平原区识别出大规模深水扇系统。深水扇系统上扇为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发育区,中扇为多期扇体垂向叠置区,下扇则以水道—朵体沉积为主。琼东南中央峡谷—水道是本区深水扇系统的主要物源通道,沉积物主要来源于红河、北部陆架—陆坡以及中西沙隆起区。本区深水扇系统可基本划分为晚中新世(Ⅰ)、中新世(Ⅱ和Ⅲ)以及第四纪(Ⅳ和Ⅴ)五期。各期深水扇的空间展布受到先存地形和物源供给强度的控制,双峰海山将深水扇系统分隔为南北两部分,早期沉积的扇体改变了后期扇体沉积地形。在丰富物源供给下,水道的冲溢频率较高,各个深水扇之间存在明显的侧向上叠迁移特征。沉积物源和南海北部"三段式"陆坡地形控制着整个南海北部深水扇系统的发育和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扇 琼东南中央水道 西北次海盆 南海北部
下载PDF
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地震响应及其演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昱瑶 周江羽 +3 位作者 钟佳 庹雷 齐同胜 张美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9-78,共10页
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对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形态、内部结构、地震反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精细刻画。深水水道体系西起莺歌海盆地,经琼东南盆地向东延伸至双峰盆地,整个体系划分为峡谷-水道、水道-朵体转换带、水道-朵体... 基于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对南海西北缘深水水道体系的形态、内部结构、地震反射特征及其演化过程进行了精细刻画。深水水道体系西起莺歌海盆地,经琼东南盆地向东延伸至双峰盆地,整个体系划分为峡谷-水道、水道-朵体转换带、水道-朵体复合体、水道-朵体外缘4个沉积单元,总结其在外部形态、侵蚀深度、宽度、加积方式、内部充填结构特征、所受地形限制性等方面的逐步演化过程。峡谷-水道是以侵蚀作用为主的单一限制性水道体,水道两侧发育5种不同的陆坡类型,分别为进积型陆坡、滑塌型、水道化陆坡、宽缓型陆坡以及陡坡型陆坡。不同的陆坡类型对水道产生的限制性程度不同,导致水道侵蚀宽度以及堤坝的横向展布幅度不同,其中在宽缓型陆坡区规模最大。在中央峡谷口发育水道-朵体转换带,由于受到地形限制性降低,单一水道体产生分支形成低限制性水道复合体。在双峰盆地内,由于地形平缓开阔,发育非限制性水道-朵体复合体,水道体以侧向加积作用为主,侵蚀作用减弱,堤坝展布范围增大至几千米,最终水道消亡,形成大面积席状砂沉积。整个深水水道体系的发育与陆坡类型、古地貌形态以及物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谷-水道体 水道朵体转换带 水道朵体复合体 琼东南盆地 双峰盆地
下载PDF
乐东—陵水凹陷黄流组峡谷水道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5
作者 尤丽 王振峰 +3 位作者 钟佳 李才 刘才 吴仕玖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1-38,共8页
峡谷水道沉积储层是深水区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琼东南盆地乐东一陵水凹陷中新统黄流组发育多期重力流峡谷水道,目前已在陵水区发现储量超1000×10~8m^3的大气田。为深入认识峡谷水道沉积优质储层形成机制,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 峡谷水道沉积储层是深水区重要的油气储集层,琼东南盆地乐东一陵水凹陷中新统黄流组发育多期重力流峡谷水道,目前已在陵水区发现储量超1000×10~8m^3的大气田。为深入认识峡谷水道沉积优质储层形成机制,为下一步勘探部署提供依据,根据岩心与井壁取心资料,以及岩石薄片观察鉴定、扫描电镜、激光粒度、重矿物、X射线衍射等分析资料,研究了该区黄流组峡谷水道储层特征,并明确不同期次水道的差异(包括岩石组分、岩石结构、成岩作用与储集性等),进而分析储层岩相特征对沉积环境的指示,以及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特征对优质储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区黄流组峡谷水道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母岩类型以沉积岩、岩浆岩为主,部分为变质岩;②沉积水动力条件以重力流沉积为主,局部发育牵引流特征,其造成的储集岩粒度、分选性控制着研究区内优质储层的发育,伴随着牵引流改造的地区其优质储层更加发育;③弱一近强压实、局部碳酸盐胶结与异常超压是优质储层发育的重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乐东-陵水凹陷 中新世 沉积相 峡谷水道 储集层 岩石学特征 成岩作用 物性参数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荔湾深水扇砂体分布预测 被引量:18
6
作者 郑晓东 朱明 +3 位作者 何敏 李宏伟 连世勇 张昕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9-533,共5页
发生于13.8Ma前的强烈海退使得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发育了大型的海底峡谷—断裂坡折型深水扇,浊流沿海底峡谷将碎屑物向凹陷内搬运,在海底峡谷内充填形成浊积水道砂体,在断裂坡折带之下快速卸载形成前积砂体。根据深水扇地震响应特征研... 发生于13.8Ma前的强烈海退使得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发育了大型的海底峡谷—断裂坡折型深水扇,浊流沿海底峡谷将碎屑物向凹陷内搬运,在海底峡谷内充填形成浊积水道砂体,在断裂坡折带之下快速卸载形成前积砂体。根据深水扇地震响应特征研究发现,沿着古水流方向,深水扇自断裂坡折带附近向白云凹陷呈进积充填;在垂直古水流方向上,深水扇砂体呈丘状充填。以分隔深水扇的底积层作为等时面,可将荔湾深水扇划分为3期相互叠置的朵叶体,通过地震属性分析等储集层预测手段,预测了各期砂体的分布;扇体发育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粗碎屑首先在坡折带下降盘附近卸载,细粒的泥质沉积物以悬浮搬运的方式被带到侧缘或更远的下扇区沉积下来,因此,朵叶体的主体部位富砂,两翼及前缘末稍一带富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扇 浊积水道 海底峡谷 地震相 地震属性 砂体分布
下载PDF
南海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储层类型及研究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艳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4年第3期82-87,共6页
通过对琼东南盆地钻井及典型地震相分析,认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发育两种类型的储层:第一类为形成于浅水环境的储层,包括扇三角洲砂体、滨浅海相滩坝砂体和台地碳酸盐岩;第二类为形成于深水环境的储层,包括盆底扇和峡谷水道等低位砂体。其... 通过对琼东南盆地钻井及典型地震相分析,认为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发育两种类型的储层:第一类为形成于浅水环境的储层,包括扇三角洲砂体、滨浅海相滩坝砂体和台地碳酸盐岩;第二类为形成于深水环境的储层,包括盆底扇和峡谷水道等低位砂体。其中,深水区广泛分布的海底扇、峡谷水道砂体和台地碳酸盐岩具有良好的深水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储层 深水 海底扇 峡谷水道 碳酸盐岩台地
下载PDF
Distinct BSR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natural gas hydrat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at the submarine Makran accretionary zone 被引量:1
8
作者 Bin LIU Waseem Haider SYED +7 位作者 Jiangxin CHEN Xiguang DENG Li YANG Leonardo AZEVEDO Minliang DUAN Tingting WU Jinfeng MA Keliang LI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1871-1886,共16页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gas hydrates in the Makran area,new high-resolution geophysical data were acquired between 2018-2019.The data collected comprise multibeam and two-dimensional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 To investigate the nature of gas hydrates in the Makran area,new high-resolution geophysical data were acquired between 2018-2019.The data collected comprise multibeam and two-dimensional multi-channel seismic reflection data.The multibeam bathymetry data show East-North-East(ENE)ridges,piggy-back basins,canyon and channel systems,and the morphology of the abyssal plain.Continuous and discontinuous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s(BSRs)occur in the piggy-back basins on most of the seismic profiles available.The BSRs cut the dipping layers with strong amplitude and reversed polarity.Discontinuous BSRs indicate a transition along a dipping high-permeable sand layers from gas-rich segment to the gas hydrate-bearing segment and sugge st alternating sediments of fine and relatively coarse grain size.Double BSRs are highly dynamic and attributed to slumps occurring in the study area.The BSRs induced by slumps are located both at deep and shallow depths,responding to the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variation.For the first time,BSRs are observed in the abyssal plain of the Makran area,being associated with anticline structures,which do not show large spatial continuity and are strongly conditioned by structural conditions such as anticlines and fluid migration pathways,including deep fault,gas chimney,and high-permeable sedimentary layer.Our results may help to assess the gas hydrate potential within the piggy-back basins and to determine the most promising target areas.Moreover,results about the abyssal plain BSR may help to locate hydrocarbon reservoirs in the deep oce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 hydrate-bearing sand-prone sediments double bottom simulating reflector(BSR) multiple BSR canyon channel system abyssal plain
下载PDF
城市空气输送通道的布置与节约城市建设用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邱巧玲 《中国园林》 2008年第10期76-81,共6页
在污染源一定的条件下,城市的风(风向和风速)对城市的空气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论述了微风条件下城市街道峡谷中的大气污染浓度变化与路面温度、街道空间结构及风等的关系。提出城市应规划顺风向的城市交通干道作为城市排气通道,其宽度... 在污染源一定的条件下,城市的风(风向和风速)对城市的空气更新起着重要的作用。论述了微风条件下城市街道峡谷中的大气污染浓度变化与路面温度、街道空间结构及风等的关系。提出城市应规划顺风向的城市交通干道作为城市排气通道,其宽度、空间结构、绿化种植及路面铺装等均应以街谷内大气污染浓度快速降低为原则设置。城市应另外开辟以城市绿地为主的鲜风通道以供新鲜空气进入城市进行空气更新,并探讨了鲜风通道的布置原理和宽度计算方法;比较了不同布置形态的城市所需鲜风通道的宽度和面积的差异,得出合理的城市规划布局可以有效节省鲜风通道面积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微风天气 街道峡谷 空气输送通道 城市用地
下载PDF
被动大陆边缘大型峡谷供给型深水扇沉积与油气成藏——以西非刚果扇为例 被引量:13
10
作者 秦雁群 巴丹 +4 位作者 许海龙 梁英波 杨紫 梁旭 王兴龙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9-68,共10页
被动大陆边缘大型峡谷供给型深水扇是一种典型且重要的深水扇类型,深入了解其沉积和油气成藏特征对于全球相同类型深水扇认识的深化具有很强指导意义。通过对第四纪刚果扇调查数据的梳理和解剖,认为第四纪刚果扇是由分割的北扇、南扇和... 被动大陆边缘大型峡谷供给型深水扇是一种典型且重要的深水扇类型,深入了解其沉积和油气成藏特征对于全球相同类型深水扇认识的深化具有很强指导意义。通过对第四纪刚果扇调查数据的梳理和解剖,认为第四纪刚果扇是由分割的北扇、南扇和轴扇叠置而成,各分割扇体内发育多套浊积体系。东西方向上各分割扇体以向海进积为主,扇体内水道体系沉积中心东西向迁移距离约100km;南北方向上扇体从北部—南部—中部逐渐迁移,分割扇体内部的浊积体系分别呈逆时针(北扇)、顺时针(南扇)和从SE向NW(轴扇)迁移。沉积构型要素以水道—天然堤和前端朵叶体为主,平面呈"树枝—树叶"网状。扇体发育主要受物源体系、气候和盐岩变形等异源因素控制。分析指出古代刚果扇与第四纪刚果扇具有相似沉积特征。统计分析表明,刚果扇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其烃源岩是赛诺曼阶—马斯特里赫特阶海相页岩,储层是渐新统—中新统水道或水道复合体砂岩,油气被层间页岩局部封盖,在地层—构造和地层等圈闭内成藏。现阶段油气勘探应以陆架边缘下切水道及峡谷边缘上扇部分网状决口水道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大陆边缘 西非 深水扇 水道-天然堤 刚果扇 扎伊尔峡谷
下载PDF
冲绳海槽西南部新发现“通道—天然堤”系统的成因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军 《海洋地质动态》 2004年第2期5-7,共3页
Sibuet等 (1 998)首次发现了冲绳海槽西南部发育有两条大型的海底“通道—天然堤”沉积系统。这一大型海底冲积扇典型组成单元的发现为冲绳海槽南部以海底峡谷为主要渠道的陆源物质输运作用和浊流沉积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结合地球物理... Sibuet等 (1 998)首次发现了冲绳海槽西南部发育有两条大型的海底“通道—天然堤”沉积系统。这一大型海底冲积扇典型组成单元的发现为冲绳海槽南部以海底峡谷为主要渠道的陆源物质输运作用和浊流沉积作用提供了直接证据。结合地球物理调查资料 ,同时对比其他典型区域的特征 ,对其成因和形成时代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道-天然堤 海底峡谷 浊流 冲绳海槽 沉积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陵水17-2大气田成藏机理 被引量:44
12
作者 张功成 曾清波 +6 位作者 苏龙 杨海长 陈莹 杨东升 纪沫 吕成福 孙钰皓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34-46,共13页
陵水17-2大气田位于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深水区。该凹陷是继承性深大凹陷,面积达5 000km2,新生界最大厚度达13km。凹陷内发育始新统、下渐新统崖城组、上渐新统陵水组3套烃源岩,其中崖城组是主力烃源岩,包括煤系和海相泥岩。陵水凹陷是... 陵水17-2大气田位于琼东南盆地陵水凹陷深水区。该凹陷是继承性深大凹陷,面积达5 000km2,新生界最大厚度达13km。凹陷内发育始新统、下渐新统崖城组、上渐新统陵水组3套烃源岩,其中崖城组是主力烃源岩,包括煤系和海相泥岩。陵水凹陷是高温凹陷,崖城组烃源岩底部温度可达250℃以上,烃源岩镜煤反射率可达2%~5%。开放和封闭体系的高温生烃模拟实验显示,该套烃源岩生气下限Ro值可达4.38%以上,约为4.4%,因此崖城组主体处在生气窗内,资源量近万亿立方米,是富生烃凹陷。莺歌海组—黄流组是陵水凹陷首选勘探目的层,储层主要发育于中央峡谷水道内。该峡谷长约425km、宽度3~25 km、深度270~700 m,平行于陆坡近东西走向。峡谷水道内共充填了5期次级水道,发育轴部砂、侧向加积砂、天然堤和侵蚀残余砂4类储集体,物性极好,并形成岩性或构造-岩性圈闭。陵水凹陷北部边缘和南部边缘发育两个串珠状分布的底辟带,类型为泥-流体底辟,南部底辟带沟通了深层崖城组烃源岩与浅层峡谷水道砂岩,崖城组生成的天然气垂向运移至水道砂体,再在水道储层内发生侧向运移,呈T型运移模型,在圈闭内形成天然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生烃极限 中央峡谷水道 底辟 陵水凹陷 深水区
下载PDF
西沙海槽盆地强限制性中央峡谷水道地震相与内部结构的分段特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姚悦 周江羽 +1 位作者 雷振宇 刘浩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87-795,共9页
西沙海槽盆地中央峡谷深水水道规模大,下切深,弯曲度低,表现出强限制性与东西分段性特征。充分利用研究区二维地震资料,对其地震相特征进行识别与分段性研究,识别出中央峡谷水道体系五种典型地震相类型,分别为底部滞留沉积、浊积砂体沉... 西沙海槽盆地中央峡谷深水水道规模大,下切深,弯曲度低,表现出强限制性与东西分段性特征。充分利用研究区二维地震资料,对其地震相特征进行识别与分段性研究,识别出中央峡谷水道体系五种典型地震相类型,分别为底部滞留沉积、浊积砂体沉积、块体流沉积、泥质沉积、滑塌沉积。水道内部充填序列与限制性强度区相关性密切。通过地震相图、沉积相图和古地貌恢复图分析,发现西沙海槽中央峡谷整体呈东西向展布,水道西宽东窄,周边地势西高东低。基于分段特征与构造断裂带的吻合性,以西沙次凹处作为拐点将峡谷分为东西两段,其中西段NWW向展布,限制性弱;东段NEE向展布,限制性强。根据展布、形态、充填等诸多方面因素,总结出了13种分段特征,其限制性与分段性主要受到构造活动、地貌形态与物源供应等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海槽 中央峡谷水道 限制性 地震相 分段性
下载PDF
深水浊流沉积综述 被引量:24
14
作者 Henry W.Posamentier Venkatarathnam Kolla 刘化清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I0001-I0002,879-903,共3页
深水浊积岩通常发育在风暴浪基面以下、几十米至数千米的水体深度范围内.当沉积中心位于或接近陆架边缘时,浊流沉积系统往往最为活跃,而且通常与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期的低位体系域有关.深水沉积事件可细分为低位域早期和低位域晚期.低位... 深水浊积岩通常发育在风暴浪基面以下、几十米至数千米的水体深度范围内.当沉积中心位于或接近陆架边缘时,浊流沉积系统往往最为活跃,而且通常与相对海平面下降时期的低位体系域有关.深水沉积事件可细分为低位域早期和低位域晚期.低位域早期以规模不断增大和更频繁的流体(浊流)事件为特征;而低位域晚期则以规模逐渐变小且频率降低的流体(浊流)事件为特征.因此,在低位域早期,流体流量不断增大,水道以侵蚀并逐渐变深为主,仅能残存较少的沉积物.随后,在低位域晚期,流体流量逐渐变小,因而水道内的沉积填充物可以得以保存.浊流体系通常发育3个特征迥异的区域:区域1对应浊流体系的近端(上游),以支流峡谷为特征;区域2为浊流体系的中间部分,以单一补给水道复合体系为特征,因浊流水体的高度比补给水道高,因而常常发育天然堤沉积;区域3为浊流体系的远端,以频繁的决口、砂质溢岸以及水道充填为特征,从地貌学上可以将其描述为末端扇,从沉积过程来看,可将其称为前缘分散体系.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来看,低位域沉积常常夹持于富泥的远端高位域和海侵体系域沉积之间.低位域早期—晚期沉积序列往往是以富砂的区域3末端扇沉积被区域2水道—天然堤沉积所覆盖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流 深水重力流 支流峡谷 补给水道复合体 天然堤 分流水道 末端扇 综述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乐东区峡谷水道成因及沉积特征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建新 党亚云 +2 位作者 何小胡 李彦丽 袁超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9-36,共8页
峡谷水道储层近年来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莺歌海盆地乐东区黄流组二段发育近南北向的大型峡谷水道体系。依据二维及三维地震资料,充分运用地震沉积学理论对峡谷水道成因、物源及峡谷内部砂体分布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乐东区峡谷水道发育... 峡谷水道储层近年来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莺歌海盆地乐东区黄流组二段发育近南北向的大型峡谷水道体系。依据二维及三维地震资料,充分运用地震沉积学理论对峡谷水道成因、物源及峡谷内部砂体分布进行综合分析,认为乐东区峡谷水道发育于黄流组二段低位时期,其成因主要受控于T40时期区域大规模的海退事件及下部大量走滑断层活动。峡谷水道物源来源于海南隆起,周缘存在多条小型补给水道,受地形及水动力条件影响,峡谷水道分为侵蚀区、搬运卸载区、水道交汇区,不同区沉积特征及地震相特征差异明显,砂岩充填也呈现出明显的分段性,砂岩集中发育在搬运卸载区及水道交汇区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沉积学 乐东区峡谷水道 莺歌海盆地
下载PDF
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天然气勘探新认识与新进展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李绪深 张迎朝 +3 位作者 杨希冰 徐雪丰 张建新 满晓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共11页
南海莺歌海-琼东南盆地(莺-琼盆地)历经几十年勘探取得了良好的天然气发现,但气田主要集中在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西区。从莺-琼盆地基础石油地质条件出发,通过分析莺歌海盆地乐东区构造事件与沉积、成藏之间的... 南海莺歌海-琼东南盆地(莺-琼盆地)历经几十年勘探取得了良好的天然气发现,但气田主要集中在莺歌海盆地东方区和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西区。从莺-琼盆地基础石油地质条件出发,通过分析莺歌海盆地乐东区构造事件与沉积、成藏之间的耦合关系及琼东南盆地深水区中央峡谷水道储层发育、油气运移成藏模式,提出了乐东区斜坡近洼带具有探明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的资源基础和中央峡谷水道东区是拓展勘探重要领域的新认识。在此新的地质认识指导下,新钻井获得重大发现,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约600×108 m3,深水东区测试获得日产约百万立方米的高产,从而揭开了莺-琼盆地高温高压和深水天然气勘探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东南盆地 天然气勘探 乐东区 深水区 峡谷水道 新认识 新进展
下载PDF
深水重要油气储层——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体系 被引量:85
17
作者 王振峰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653,共8页
南海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发育一个大型中央峡谷体系,平面上呈"S"型NE向展布,西起莺歌海盆地中央拗陷带东缘,横穿琼东南盆地中央拗陷带,向东延伸进入西沙海槽。通过2D及3D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揭示该峡谷... 南海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发育一个大型中央峡谷体系,平面上呈"S"型NE向展布,西起莺歌海盆地中央拗陷带东缘,横穿琼东南盆地中央拗陷带,向东延伸进入西沙海槽。通过2D及3D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和钻井资料综合分析,研究揭示该峡谷体系可以划分为4个区段,不同区段不仅具有明显不同的剖面形态,而且具有不同沉积物构成、沉积微相以及不同沉积物源。不同区域峡谷形态及充填分析表明,自西向东,中央峡谷下切深度越来越大,下切层位越来越老。其下切剖面形态发育有"V"、"U"、"W"和复合型。其中"V"型峡谷下切深度最大,冲刷、削截特征最明显。峡谷西段以浊积水道沉积为主,峡谷东段为浊积水道与块体流沉积互层沉积,但在不同区带不同沉积物所占比例有一定差异。浊积水道沉积的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西侧,块体流沉积的物源主要来自于盆地北部陆坡体系,从而,来自于西部浊积水道沉积与来自于北部块体流沉积在中央峡谷内形成了多源多期发育的复杂的峡谷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峡谷 浊积水道 块体流 琼东南盆地 中新世
下载PDF
莺-琼盆地中新统大型重力流储集体发育条件、沉积特征及天然气勘探有利方向 被引量:31
18
作者 王振峰 裴健翔 +3 位作者 郝德峰 王亚辉 王立锋 朱继田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21,共9页
重点分析了莺-琼盆地中新统大型重力流储集体发育的必要条件与沉积特征,明确了该区大型储集体发育规律及有利勘探区带。充足的物源供给、区域性相对海平面的大幅下降、适宜的古地貌条件以及频繁的构造运动等因素的有机耦合造就了莺-琼... 重点分析了莺-琼盆地中新统大型重力流储集体发育的必要条件与沉积特征,明确了该区大型储集体发育规律及有利勘探区带。充足的物源供给、区域性相对海平面的大幅下降、适宜的古地貌条件以及频繁的构造运动等因素的有机耦合造就了莺-琼盆地中新统主要发育海底扇和轴向水道这2种大型储集体。中中新统梅山组沉积时期,东方区、乐东-陵水凹陷发育大规模海底扇;晚中新世黄流组沉积时期,东方区和乐东区均发育大型海底扇(群),与此同时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水道体系、莺歌海盆地乐东10-1水道体系亦较发育。钻井揭示,莺-琼盆地中新统大型海底扇和峡谷水道内充填的水道砂储层物性均较好,可以作为良好的储层。圈闭、烃源与运移条件等综合分析认为,莺-琼盆地近海深水区是获得规模储量的成熟区,崖城区是寻找大中型油气藏的现实区,莺歌海凹陷及周边是下步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琼盆地 中新统 大型重力流储集体 海底扇(群) 峡谷水道 发育条件 沉积特征 天然气勘探方向
下载PDF
美国加州蒙特利湾浊积扇和流道上的沉积物波
19
作者 付建军 庄振业 +3 位作者 曹立华 陈昌翔 杨顺良 赵东波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4期8-15,共8页
蒙特利峡谷穿过陆架和陆坡,于谷口外(水深约2 900m)发育了95 600km2的浊积扇。峡谷底滩地和扇面上均发育大面积的深水沉积物波底形。扇上沉积物波的特征有:波高为30~100m,波长1~2km;在笔直流道段,波峰垂直或斜交于流道延伸,而在弯曲流道... 蒙特利峡谷穿过陆架和陆坡,于谷口外(水深约2 900m)发育了95 600km2的浊积扇。峡谷底滩地和扇面上均发育大面积的深水沉积物波底形。扇上沉积物波的特征有:波高为30~100m,波长1~2km;在笔直流道段,波峰垂直或斜交于流道延伸,而在弯曲流道段,波峰平行于流道延伸;波两侧不对称,迎流侧长而背流侧短,有向上游迁移的趋势;由夹细砂层的粉砂质黏土组成,顶部均为30~50cm的黏土薄层披覆。推断为晚更新世—早全新世的低海平面时期发育的残留沉积物波。峡谷底主流道两侧也发育沉积物波,其形态类似于扇面上的波,但尺度较小,波峰呈波状或新月形延伸,由夹粗砂、小砾石层的砂质粉砂层组成,推断为晚全新世海平面上升时期的沉积。现代高海平面时期,陆源物质较多沉积于近岸和陆架,浊流下泄时,大部分碎屑物质沉积于峡谷底滩地上,只有少部分极细粒物质沉积于浊积扇和扇上沉积物波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坡 浊积扇 峡谷 流道 沉积物波
下载PDF
乐东—陵水凹陷古近系黄流组峡谷水道碎屑岩的源区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晓芳 曲希玉 +2 位作者 尤丽 钟佳 代龙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18年第10期12-22,共11页
基于储层岩石学分析资料、重矿物测试等资料,借助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镜下观察,分析了乐东—陵水凹陷峡谷水道碎屑沉积物的物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碎屑颗粒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自西向东逐渐变好,石英颗粒表面... 基于储层岩石学分析资料、重矿物测试等资料,借助偏光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镜下观察,分析了乐东—陵水凹陷峡谷水道碎屑沉积物的物源。结果表明:(1)研究区碎屑颗粒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自西向东逐渐变好,石英颗粒表面机械碰撞痕常见且自西向东逐渐增多,说明碎屑颗粒来自西部物源且搬运距离较远;(2)重矿物组合特征揭示,黄流组峡谷水道受西部海南隆起和红河所控物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东—陵水凹陷 峡谷水道 物源分析 碎屑颗粒 重矿物组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