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丕“文气说”文学史意义的历史透视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振龙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5-110,共6页
曹丕"文以气为主"观点的提出,既是对建安之前文人以"气"阐释文学艺术传统的继承,又是对前代文人对"气"与文学艺术关系认识的总结,也是对建安时代文人文学创作风习和评论文学风习中"气"与文学... 曹丕"文以气为主"观点的提出,既是对建安之前文人以"气"阐释文学艺术传统的继承,又是对前代文人对"气"与文学艺术关系认识的总结,也是对建安时代文人文学创作风习和评论文学风习中"气"与文学艺术关系认识的概括。它不仅表明了曹丕在建构理论形态的文学观念上所达到的新的理论高度,并且还蕴含着他对以前文学观念承继基础上的创新,开启了以文学本身的价值来评价文学的新风尚,在我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文气说”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论“操诗属汉音、丕植诗属魏响”——兼及“文学自觉说”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澍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1期46-49,共4页
本文不直接论述目前学术界热烈争论的“文学自觉说”,而是以考察汉魏诗歌之变为出发点,具体分析了曹操与曹丕、曹植的诗歌的不同,对“操诗属汉音、丕植属魏响”之说的合理内核予以挖掘,兼及“
关键词 汉魏诗歌之异 操诗属汉音、丕植属魏响 文学自觉说
下载PDF
曹丕与中国文学的独立自觉时代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海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95-99,共5页
曹丕给予文学以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首次明确赋予文学观念以情感审美特征,开创性地辨析文体特征,提出与作家风格和文学风格相联系的"文气"说等,都具有开拓意义。因此,其系统论述文学思想的《典论.论文》,不仅是文学批评自学... 曹丕给予文学以前所未有的崇高地位,首次明确赋予文学观念以情感审美特征,开创性地辨析文体特征,提出与作家风格和文学风格相联系的"文气"说等,都具有开拓意义。因此,其系统论述文学思想的《典论.论文》,不仅是文学批评自学意识的体现,也是文学自觉时代的具体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丕 文学价值 文学观念 文体特征 “文气”说 文学自觉时代
下载PDF
关于古代文论选与古文论研究的反思
4
作者 柳春蕊 《云梦学刊》 2010年第3期19-24,共6页
郭绍虞主编的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是三十年来古代文论最有代表最具影响的学术成果。反思新时期古代文论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选取文论名篇要充分考虑文论著述者的言说方式和言说意图;解读名篇既要遵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自... 郭绍虞主编的四卷本《中国历代文论选》是三十年来古代文论最有代表最具影响的学术成果。反思新时期古代文论的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选取文论名篇要充分考虑文论著述者的言说方式和言说意图;解读名篇既要遵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自身逻辑,更要做文本的历史还原工作;重建古典写作世界并阐释其当代意义是古文论研究的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写作观念 言说意图 曹丕
下载PDF
试论铃木虎雄对曹丕文论评价的合理性
5
作者 郑文凤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6期28-30,共3页
铃木虎雄先生在《中国古代文艺论史》中说:"(关于曹丕)我们最满意他的是他提出了文学有无穷的生命。"这里的"文学"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特指"文章"。从理论上说,铃木虎雄先生作为一名国外学者,... 铃木虎雄先生在《中国古代文艺论史》中说:"(关于曹丕)我们最满意他的是他提出了文学有无穷的生命。"这里的"文学"在曹丕的《典论·论文》中特指"文章"。从理论上说,铃木虎雄先生作为一名国外学者,在评价中国文学的时候,就相当于一位"旁观者",其观点理应更为客观。本文从铃木虎雄先生对曹丕文论的这句评价出发,通过深入解读曹丕关于"文学价值"的观点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分析这个评价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铃木虎雄 曹丕文论 文学的自觉 文学批评史
下载PDF
从王充《论衡》到陆机《文赋》——葛洪《抱朴子》文论接受渊源述略
6
作者 袁俊伟 《中国美学研究》 2021年第1期34-52,共19页
葛洪《抱朴子》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子书著作,它所蕴含的文论和美学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文论史和美学史上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从文论和美学接受渊源的角度来看,葛洪《抱朴子》纵向接受了王充《论衡》、曹丕《典论·论文》中颇多... 葛洪《抱朴子》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子书著作,它所蕴含的文论和美学思想在汉魏两晋时期的文论史和美学史上起着重要的过渡作用。从文论和美学接受渊源的角度来看,葛洪《抱朴子》纵向接受了王充《论衡》、曹丕《典论·论文》中颇多的文论和美学思想,又横向接受了陆机《文赋》中的许多文论和美学思想。如果对葛洪文论的接受渊源进行一种考证式的梳理和研究,将有助于更清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葛洪文论思想,以及汉魏两晋文论史的发展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王充 曹丕 陆机 文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