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o Yu and His Dramas
1
作者 Li Xia 《China Today》 2000年第12期36-39,共4页
关键词 LI cao yu and His Dramas
下载PDF
Unfinished Speech by Playwright Cao Yu
2
作者 ZHANG YAN 《China Today》 2000年第12期32-35,共4页
关键词 Unfinished Speech by Playwright cao yu MILLER
下载PDF
The Evolution of lmage and Structure──From Chen Dabei to Cao Yu
3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6年第2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From Chen Dabei to cao yu The Evolution of lmage and Structure
下载PDF
A Brief Analysis of Ranunculaceae Family Resources Based on Yu Tuo Ben Cao
4
作者 Hongye YIN Namucuo Longzhuduojie 《Medicinal Plant》 2024年第1期41-44,共4页
[Objectives]To facilitate the rational use and timely protection of the Tibetan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to count and reorganize Tibetan medicines recorded in Yu Tuo Ben Cao.[Methods]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 [Objectives]To facilitate the rational use and timely protection of the Tibetan medicinal plant resources to count and reorganize Tibetan medicines recorded in Yu Tuo Ben Cao.[Methods]Based on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data analysi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lant genera,and their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ain types of diseases.[Results]Yu Tuo Ben Cao contains 191 kinds of botanicals,of which Ranunculaceae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11 genera and 25 species,with a wide distribution of habitats and 5 categories,and the main therapeutic efficacy covers 16 fields.[Conclusions]As a part of Yu Tuo Ben Cao,Tibetan medicines of Ranunculaceae have great research value because of their variety,large number,wide distribution,and diverse u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 Tuo Ben cao Plant resources RANUNCULACEAE
下载PDF
戏剧评论与《日出》的经典化生成
5
作者 段金龙 汪子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日出》作为曹禺最具代表性的剧作之一,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乃至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界对于《日出》的论争历经几个阶段:首先在其公开发表伊始,萧乾便邀请众多作家、评论家对其进行评论,加之曹禺本人的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作品... 《日出》作为曹禺最具代表性的剧作之一,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乃至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界对于《日出》的论争历经几个阶段:首先在其公开发表伊始,萧乾便邀请众多作家、评论家对其进行评论,加之曹禺本人的回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作品的纵深研究;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对《日出》又展开过几次大讨论,这些讨论对其从文本到舞台的经典化生成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关于《日出》颇具价值的学术论争对当下的戏剧评论具有重要的镜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日出》 学术论争 经典化
下载PDF
《草堂诗余》考辨 被引量:1
6
作者 谢桃坊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29-38,共10页
南宋中期以来书坊编的词选集《草堂诗余》盛行。该集今存分类本与分调本两系,版本众多而复杂,涉及诸多词学问题。文章从幸存最早之明初分类本提供的线索,推测宋本之原貌实为歌本。明初增修笺注本,原出宋季书坊所编,已是纯文学读本。明... 南宋中期以来书坊编的词选集《草堂诗余》盛行。该集今存分类本与分调本两系,版本众多而复杂,涉及诸多词学问题。文章从幸存最早之明初分类本提供的线索,推测宋本之原貌实为歌本。明初增修笺注本,原出宋季书坊所编,已是纯文学读本。明代中期词学家据分类本重编的分调本,则具有词谱的性质,可供填词者之用;其所选词调大都为宋人常用之调,所选之词乃当时流行的通俗作品,尤其不杂入声诗及其他韵文诸体,故对促进词体文学创作的发展,具有重大的词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堂诗余》 分类本 分调本 词选集 词调 歌谱 词谱
下载PDF
存在主义视野下的曹禺戏剧主题研究——以《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为中心
7
作者 崔云伟 王金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3-160,共8页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触及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诸多基本主题。《雷雨》时期,曹禺从感性层面探究了个体存在于世的荒诞体认,并于宗教意义上安置了个体的“被抛”绝望。《日出》更多地从认识论层面将此在荒诞性的“何以为此”... 《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触及了存在主义哲学的诸多基本主题。《雷雨》时期,曹禺从感性层面探究了个体存在于世的荒诞体认,并于宗教意义上安置了个体的“被抛”绝望。《日出》更多地从认识论层面将此在荒诞性的“何以为此”导向了“公众意见”对个体独立性的把持与损害,《原野》同样在认识论层面将此在存在荒诞性“何以为此”导向了个体存在的“自欺”“蒙蔽”状态。《北京人》中,曹禺在认识论层面区分了“本真”与“非本真”两种生存状态以及“自欺”与“自为”两种存在选择,在方法论意义上坚定了此在带有革命意味的“自为”选择,并完成了自身由沉思者向行动者的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存在主义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下载PDF
论曹禺未完成的多幕话剧《桥》
8
作者 王学振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4-152,共9页
结合时代语境、创作缘起和戏剧情节来看,曹禺《桥》的创作意图和主题并非通常认为的表现“官僚资本家和民族资本家的斗争”,而是讴歌抗战时期的工业建设。《桥》取材于抗战时期后方的钢铁生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见的正面表现现代化... 结合时代语境、创作缘起和戏剧情节来看,曹禺《桥》的创作意图和主题并非通常认为的表现“官僚资本家和民族资本家的斗争”,而是讴歌抗战时期的工业建设。《桥》取材于抗战时期后方的钢铁生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见的正面表现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长篇叙事作品,并成功贡献了官僚资本家、工程技术人员两种新的人物形象类型,在结构布局、语言运用等方面也比较成熟。《桥》的未完成,是曹禺本人“很大很大的遗憾”,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个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桥》 抗战 工业题材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对曹禺戏剧创作的影响
9
作者 王俊虎 张宸菡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77-81,共5页
曹禺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在戏剧创作过程中不仅善于汲取西方戏剧理论精华,同时他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同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他剧作中对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描... 曹禺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大师,他在戏剧创作过程中不仅善于汲取西方戏剧理论精华,同时他又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戏剧家,他的戏剧创作同时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他剧作中对家庭氛围和家庭成员关系的描写以及对父权秩序的不满和挑战,是受到幼年家庭文化的影响;他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和构筑戏剧氛围时,又借鉴并浸润着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化精髓;他对“仁”这一品质的不吝赞美,对善恶因果论的重视以及对原始人性的肯定和赞扬,则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的理解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传统戏曲 曹禺 戏剧创作
下载PDF
喻昌《寓意草》治疗咳嗽验案浅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雪娜 杨勤军 李泽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3年第3期55-57,共3页
喻昌是清初著名医家,开治秋燥之先河,并创制了清燥救肺汤;他主张“先议病后用药”,制定了“议病式”规范医案格式。喻氏治疗咳嗽见解独到,效果显著,他重视咳嗽君相二火及燥气的病因,立有清热润燥以保肺阴、清燥降火以救其肺、清金润肺... 喻昌是清初著名医家,开治秋燥之先河,并创制了清燥救肺汤;他主张“先议病后用药”,制定了“议病式”规范医案格式。喻氏治疗咳嗽见解独到,效果显著,他重视咳嗽君相二火及燥气的病因,立有清热润燥以保肺阴、清燥降火以救其肺、清金润肺以滋生化三法治咳嗽。喻昌有关咳嗽医案,详记于《寓意草》中,现就所载三则医案浅析其对咳嗽论治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昌 《寓意草》 咳嗽 医案 燥气
下载PDF
曹禺戏剧作品英译述评
11
作者 张翠玲 赵秋荣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9-122,共14页
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一生创作和改编了13部戏剧作品,其中绝大多数已被翻译成英语。在英语世界中,这些英译本多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少数作品发表在期刊或收录在翻译选集当中,涉及中西译者19位。本文从译本情况和译者身份入手,对... 曹禺是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者,一生创作和改编了13部戏剧作品,其中绝大多数已被翻译成英语。在英语世界中,这些英译本多以单行本的形式出版,少数作品发表在期刊或收录在翻译选集当中,涉及中西译者19位。本文从译本情况和译者身份入手,对曹禺剧作的英译情况进行了述评,并重点对其4部代表作《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的翻译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曹禺作品的英译存在翻译更新较慢、译语陈旧和译者缺乏等问题。希望本研究能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参考,对曹禺研究、戏剧翻译研究以及中国文学“走出去”产生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戏剧英译 述评 译作 译者
下载PDF
曹禺《原野》中的听觉叙事
12
作者 李雪莹 李仲凡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2-60,86,共10页
曹禺的戏剧作品《原野》包含大量听觉叙事的表达,主要表现为多种听的行为、由人物对话连缀而成的声音事件、饱含内蕴的声音景观等,它们共同渗透进作者的艺术构想中。《原野》里主要有偷听和幻听两种听觉类型,偷听行为的发生可令读者更... 曹禺的戏剧作品《原野》包含大量听觉叙事的表达,主要表现为多种听的行为、由人物对话连缀而成的声音事件、饱含内蕴的声音景观等,它们共同渗透进作者的艺术构想中。《原野》里主要有偷听和幻听两种听觉类型,偷听行为的发生可令读者更清晰地认识到人物的心理和地位处境;文本中的幻听多产生于人物因精神紊乱而引发的主观臆想,但其对于纾解人物自身的心理痛苦反而有一定作用。剧作中以火车声和镣铐声为主的声音景观,具有象征意义,品析由它们搭建起的听觉空间,利于读者把握人物心理走向,体会剧作者的创作思想。《原野》中的听觉叙事构成了推进文本空间演进的动力,也参与到对人物的创构中,且有效弥补了视听感知之间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原野》 听觉叙事 声音景观
下载PDF
论昭君题材历史剧的创作模式——从元杂剧《汉宫秋》到当代“昭君戏”
13
作者 郑世鲜 《民族艺林》 2023年第2期35-44,共10页
从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到郭沫若和曹禺的话剧《王昭君》,再到当今地方戏舞台上不断上演的昭君戏,昭君出塞一直是戏剧创作的经典题材。然而细究昭君戏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发现昭君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重构的过程,最终在当今的戏曲舞... 从马致远的杂剧《汉宫秋》,到郭沫若和曹禺的话剧《王昭君》,再到当今地方戏舞台上不断上演的昭君戏,昭君出塞一直是戏剧创作的经典题材。然而细究昭君戏发展的整个历程,可以发现昭君故事经历了一个不断重构的过程,最终在当今的戏曲舞台上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创作模式——从《汉宫秋》延续下来的“昭君怨”的传统模式,以及曹禺作品影响下形成的“昭君颂”模式。两种模式的共性:没有脱离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个体意识与家国诉求、文化记忆与时代重构的三重维度,围绕这三重维度进行的取舍、考量和重塑不仅在昭君历史题材剧的创作中有所体现,而且许多同类型的历史题材戏曲作品也具有同样的创作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君戏 历史剧 创作模式 《汉宫秋》 曹禺
下载PDF
《日出》中的空间书写
14
作者 胡芮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95-101,共7页
曹禺的《日出》以旅馆、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主要场所,描绘了活动其间的各色人物,而透过旅馆的“窗户之眼”,所及之处更是给读者呈现了都市空间的横切面。作者借人物与空间形成的同构性关系展开了都市文明批判。而主人公陈白露幻想中的... 曹禺的《日出》以旅馆、三等妓院宝和下处为主要场所,描绘了活动其间的各色人物,而透过旅馆的“窗户之眼”,所及之处更是给读者呈现了都市空间的横切面。作者借人物与空间形成的同构性关系展开了都市文明批判。而主人公陈白露幻想中的家空间与旅馆空间相映照的隐喻,反映了城、乡之间的价值、文化冲突。最后,作者将两大空间并置,展开阶级话语批判,揭露了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都市华丽外表下的“吃人”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出》 曹禺 陈白露 空间书写 阶级话语批判
下载PDF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创作年代考——以佚文献为中心
15
作者 杨柳青 《励耘学刊》 2023年第2期244-259,310,共17页
通过梳理相关佚文献可证明陆玑并非三国时期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的创作年代应在南北朝晚期。内证有二:一是《诗经》名物学的发展遵循着两条脉络,即训释名物从释诗义兼释名物到完全脱离诗义专释名物、训释内容从随文简释到内容多元... 通过梳理相关佚文献可证明陆玑并非三国时期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的创作年代应在南北朝晚期。内证有二:一是《诗经》名物学的发展遵循着两条脉络,即训释名物从释诗义兼释名物到完全脱离诗义专释名物、训释内容从随文简释到内容多元,故完全摒弃诗义、训释颇为翔实的陆《疏》应产生在诸书之后;二是陆《疏》广泛吸收魏晋南北朝名物类著作。外证有三:一是三国时期,其他《诗经》名物类佚书与陆《疏》差异较大;二是南北朝时期亦有吴郡,陆玑为南北朝人与《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所载并不冲突;三是“疏”体受佛教讲疏影响兴起于南北朝,不应出现在三国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佚文献 《诗经》 名物学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下载PDF
关羽之死非蜀汉政权借刀杀人所致
16
作者 宇宸 尹琴 《孙子研究》 2023年第2期59-74,共16页
明末以来,一些文史巨匠认为蜀汉中央政权与荆州守将关羽关系不睦,所以不惜丢掉荆州,借助东吴之手除掉关羽。关羽之死,非刘备、孔明借刀杀人所致。其一,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彼此信任;其二,关羽积极执行“隆中对”的联吴抗曹战略,为蜀国... 明末以来,一些文史巨匠认为蜀汉中央政权与荆州守将关羽关系不睦,所以不惜丢掉荆州,借助东吴之手除掉关羽。关羽之死,非刘备、孔明借刀杀人所致。其一,刘备与关羽情同手足,彼此信任;其二,关羽积极执行“隆中对”的联吴抗曹战略,为蜀国出兵关中、进取中原创造条件;其三,关羽败走麦城,刘封和孟达拒绝救援导致关羽被擒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羽之死 联吴抗曹 上庸救援 刘封和孟达
下载PDF
曹禺戏剧中的宗教文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耀杰 晓曦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曹禺原本是一位在清华大学接受过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文明洗礼的民间戏剧家,造就曹禺成为戏剧大师的首先是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既野蛮残酷又生动鲜活的民间宗教文化,以及集中体现民间宗教文化的传... 曹禺原本是一位在清华大学接受过现代自由主义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文明洗礼的民间戏剧家,造就曹禺成为戏剧大师的首先是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既野蛮残酷又生动鲜活的民间宗教文化,以及集中体现民间宗教文化的传统戏曲和话本小说,其次才是清华大学的自由主义思想以及基督教的博爱教义。他所拥有的思想和文化资源是斑杂的、草根的,一旦他丢失了“复杂”,也就一步步丧失了精神创造能力,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也随之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戏剧 绝子绝孙 实用主义 宗教文化
下载PDF
论曹禺戏剧的光色艺术及其剧场性追求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家思 刘桂萍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3-129,122,159,F0003,共10页
曹禺的戏剧创作非常重视光色的运用,它不光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营造了强烈的剧场性。在曹禺的戏剧中,无论是开放性场景的光色运用还是封闭性场景光色的运用,都非常真实精细,但以开放性场景的光色为主。曹禺善于把握光与色、明与暗... 曹禺的戏剧创作非常重视光色的运用,它不光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营造了强烈的剧场性。在曹禺的戏剧中,无论是开放性场景的光色运用还是封闭性场景光色的运用,都非常真实精细,但以开放性场景的光色为主。曹禺善于把握光与色、明与暗、强与弱的效度,从灯光的运用到日光等自然光的采用,灵活运用内外结合的方式,通过色调变化和光线强弱的对比组合,巧妙把握和发挥光色变化的效能,优化了戏剧效果,显示了自己的审美追求。曹禺总是从整个戏的艺术表现与排演要求出发进行光色配置,充分利用光色的动态变化、亮度强弱、色调调配来凸显思想意蕴、深化人物描写、表现戏剧转场和推进情节发展,显示了突出的审美功能,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戏剧 光色预设 艺术追求 审美功能
下载PDF
曹玉山主任医师治疗心血管疾病经验举隅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凯 丁海霞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
总结曹玉山主任医师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经验方曹氏降压方、瓜蒌薤白苏梗汤、复方苓桂术甘汤的临床应用,以期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为临床治疗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心衰辨证选方提供参考。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曹氏降压方 瓜蒌薤白苏梗汤 复方苓桂术甘汤 曹玉山
下载PDF
曹禺剧作与中国话剧意识的觉醒 被引量:9
20
作者 邹元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53,共8页
“话剧”究竟“怎是”,如何建构现代西方意义上的“话剧意识”,中国学界、演艺界在1930年之前一直昧而未明。曹禺在改译《争强》一剧时,从布局、行动、性格、对话和情趣等方面,表现出他对现代西方话剧意识的极其敏锐的悟解。曹禺的话剧... “话剧”究竟“怎是”,如何建构现代西方意义上的“话剧意识”,中国学界、演艺界在1930年之前一直昧而未明。曹禺在改译《争强》一剧时,从布局、行动、性格、对话和情趣等方面,表现出他对现代西方话剧意识的极其敏锐的悟解。曹禺的话剧意识形成的机缘是多种的。《雷雨》产生前后曹禺的话剧意识已经很成熟,走在当时、乃至今日中国话剧界的最前沿。话剧剧作家写什么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以什么样的话剧意识引领写作,才是最为关键的。话剧进入中国已经百年,但如何补上话剧意识这一课,在今天仍显得急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剧作 中国话剧意识 《雷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