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曹禺剧作的影像叙事——论《雷雨》、《日出》、《原野》等电影改编兼论经典的再生产 被引量:1
1
作者 邹贤尧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根据曹禺剧作改编的几部老电影,既充分调动电影语言的功能,借助时间空间化和空间时间化,用镜头对剧场进行了有效的再生产,又基本忠实于原著,将曹禺在原作中表现的深刻内涵,将曹禺所揭示的焦虑、苦闷、残酷等生动地传达出来,外化为生动... 根据曹禺剧作改编的几部老电影,既充分调动电影语言的功能,借助时间空间化和空间时间化,用镜头对剧场进行了有效的再生产,又基本忠实于原著,将曹禺在原作中表现的深刻内涵,将曹禺所揭示的焦虑、苦闷、残酷等生动地传达出来,外化为生动的影像。这涉及到对经典的再生产的问题。当今太多的经典戏说,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经典,这几部曹禺的老电影对今天的剧作改编有着诸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剧作 电影改编 经典 再生产 时间空间化 空间时间化
下载PDF
曹禺戏剧作品中的商业叙事
2
作者 吴效刚 李玲 汪徽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65-70,共6页
从商业叙事角度研究曹禺的戏剧文学作品《日出》、《雷雨》等,可感受到其中商业叙事情节的极度惊险紧张,可发现其资本人物形象所包含的过去人们没有特别关注的深刻内涵。这些作品表现了民国时期商业和资本经营活动波谲云诡的局面、商业... 从商业叙事角度研究曹禺的戏剧文学作品《日出》、《雷雨》等,可感受到其中商业叙事情节的极度惊险紧张,可发现其资本人物形象所包含的过去人们没有特别关注的深刻内涵。这些作品表现了民国时期商业和资本经营活动波谲云诡的局面、商业和资本市场法律法规和诚信的缺失,刻画了资本魔箍中的扭曲畸形者和封建伦理道德恶承嗣者的资本人物形象,反映了民国时期市场经济和商业资本人物的落后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戏剧作品 民国时期 商业 商业叙事 资本家
下载PDF
诗性因子:曹禺1930年代戏剧创作特质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宇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3-206,共4页
曹禺1930年代的话剧创作具有"诗性特质",这主要表现为在叙述层面上对"诗情"的表达、在意境营造过程中对"诗景"的描绘,以及在戏剧结构搭建层面对"诗韵"的把握等三个方面。"诗情"、&qu... 曹禺1930年代的话剧创作具有"诗性特质",这主要表现为在叙述层面上对"诗情"的表达、在意境营造过程中对"诗景"的描绘,以及在戏剧结构搭建层面对"诗韵"的把握等三个方面。"诗情"、"诗景"与"诗韵"作为其戏剧创作中的诗性因子,既是对中西方诗学传统在与话剧艺术形式融合过程中的一种刻意传承,又是中国现代话剧在戏剧民族化历史进程中获得的重要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 1930年代剧作 诗性因子
下载PDF
曹禺1930年代现实主义创作中的诗性融合
4
作者 宋宇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82,共6页
曹禺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存在现代主义的元素,表现为对经验主义和表现主义两种西方美学思想的借鉴。这种借鉴是以曹禺的诗人气质和中国文化的诗性品格为基础的,剧作呈现为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形态的一种缩影。与此同时,其... 曹禺于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创作中存在现代主义的元素,表现为对经验主义和表现主义两种西方美学思想的借鉴。这种借鉴是以曹禺的诗人气质和中国文化的诗性品格为基础的,剧作呈现为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化形态的一种缩影。与此同时,其"诗化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既是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诗学文化传统中的内化,也是中国现代话剧从20世纪20年代的表现主义到40年代的现实主义审美范式转型中的过渡,在整个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话剧史中有其特别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1930年代剧作 表现主义 经验主义 诗化现实主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