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raging habitat selection of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s in the farming area surrounding the Caohai Wetland, Guizhou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4
1
作者 Dawei Wu Canshi Hu +2 位作者 Mingming Zhang Zhumei Li Haijun Su 《Avian Research》 CSCD 2020年第1期74-82,共9页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how overwintering birds choose foraging habita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The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Grus nigricollis) feeds on crop remains in farmlands;thus,... Background: Understanding how overwintering birds choose foraging habita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The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Grus nigricollis) feeds on crop remains in farmlands;thus, reasonable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of this type of farmland that surrounds wetlands is critical for the overwintering populations of the Black-necked Crane;however, it is not clear how the Black-necked Crane chooses the foraging land in the farmland.Methods: A thorough field positioning survey of all foraging sites in farmland areas around the Caohai Wetland and a-sampling analysis of habitat selection by the Black-necked Crane were conducted during the winters from 20162017 and 2017-2018.Results: Multiple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selection of foraging habitat in farmlands, i.e., food factors(crop remains and tillage methods) > human disturbance factors(distance to road and settlement) > topography factors(slope aspect), listed according to the strength of influence. Additionally, Black-necked Cranes tend to choose farmland sites where there was no machine tillage, the crop remains were > 500 g/m^2, the distance to residences ranged from 100 to 500 m, the distance to roads ranged from 50 to 100 m, and the slopes exhibited western or eastern aspects. As the winters progressed, the volume of the edible crop remains declined,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other main factors also changed, i.e., the factors of human disturbance(distance to road and settlement) became less important, while the effect of the food factor(crop remains) was strengthened. Thus, the foraging sites near the road became more important.Conclusion: The farming area surrounding the Caohai Wetland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overwintering Black-necked Crane. Food factors and human disturbance factors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choice of feeding gr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lack-necked Crane caohai wetland in guizhou FARMLAND around the wetland FORAGING habitat SELECTION OVERWINTERING period
下载PDF
适用于贵州某酒厂生态湿地除磷的本地基质筛选研究
2
作者 胡春明 娄立峰 尤立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03-106,138,共5页
为筛选适宜于贵州某酒厂生态湿地构建的本地基质,对贵州5种本地基质及3种常用基质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基质净化含磷浓度0.5 mg/L溶液的吸附能力由大至小为:石灰岩>火山岩>沸石>陶罐>陶粒>碎石>红砖>BAF滤料... 为筛选适宜于贵州某酒厂生态湿地构建的本地基质,对贵州5种本地基质及3种常用基质开展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基质净化含磷浓度0.5 mg/L溶液的吸附能力由大至小为:石灰岩>火山岩>沸石>陶罐>陶粒>碎石>红砖>BAF滤料;石灰岩、陶罐、碎石、火山岩4种典型基质的磷平衡浓度均极低,均适宜于净化低浓度含磷废水;石灰岩31.95%的Ca元素及1.06%的Mg元素是其对磷吸附能力较强的原因所在,火山岩则缘于11.56%的Fe元素及7.04%的Al元素含量,而碎石、陶罐的Al、Fe、Ca、Mg元素含量相对较少、磷去除能力较低。综合来看,该酒厂采用本地基质构建生态湿地时,可以石灰岩为主,适量使用碎石、陶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 磷吸附 磷平衡浓度 人工湿地 贵州 酒厂
下载PDF
贵州省湿地碳储量与碳中和潜力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美琪 陈波 赵敏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5-326,共12页
湿地作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关键生态系统,在碳捕获与碳封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碳储量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固碳潜力的预测,对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应用ArcGIS10.8对《贵州省湿地保护发展规... 湿地作为缓解气候变化的关键生态系统,在碳捕获与碳封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碳储量和影响因素的分析以及固碳潜力的预测,对湿地生态保护与管理、国家“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应用ArcGIS10.8对《贵州省湿地保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3个时期(分别是:1999-2009年;2010-2018年;2018年至今)湿地分布图采用遥感目视解译的方式进行矢量化并根据贵州省岩溶发育强度进行分区。采用生命带研究法与生物量估算法等对贵州省湿地面积和碳储量变化进行估算分析,对重要湿地碳储量与单位面积碳储量进行估算并与全省湿地进行对比,采用固碳潜力计算模型对贵州省重要湿地固碳潜力进行估算,应用Origin软件对各相关影响因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①贵州省湿地规划前期的面积为216526.95 hm^(2),规划中期面积为209726.85 hm^(2)、规划后期面积为255440.53 hm^(2),总体表现为先下降再升高,总体面积增加38913.58 hm^(2);②贵州省湿地碳储量变化为:规划前期为5.97×10^(5)t,规划后期为3.78×10^(6)t,是规划前期的6倍以上,碳储量增加明显。其中,贵州省重要湿地碳储量为3.24×10^(6)t,占全省湿地碳储量85.71%,固碳潜力十分显著;③贵州省重要湿地的固碳潜力为1.14×10^(4)t C/a,预计到2030和2060年,湿地总固碳量分别达到7.99×10^(6)t C和8.34×10^(6)t C;④温度、DIC浓度、有机碳含量与面积对贵州省重要湿地的碳储量影响较大,重要湿地碳储量与DIC浓度、有机碳含量以及面积呈正相关,而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对贵州省的湿地碳储量估算与碳中和潜力分析不仅可以了解贵州省湿地碳封存现状,还可为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在“3060”双碳目标的贡献上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碳储量 碳中和 固碳潜力 贵州省 湿地规划
下载PDF
草海ZHJ柱样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记录及其古气候信息 被引量:31
4
作者 林瑞芬 卫克勤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0-396,共7页
提供了三万年以来草海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记录。研究结果表明 ,草海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主要由岩性控制。一般粘土的有机质含量仅5 %左右 ,而纯泥炭的有机质含量在90 %以上。泥炭的δ13C值很低 ,而棕色粘土有机碳的δ13C值相对较高。一般... 提供了三万年以来草海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记录。研究结果表明 ,草海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主要由岩性控制。一般粘土的有机质含量仅5 %左右 ,而纯泥炭的有机质含量在90 %以上。泥炭的δ13C值很低 ,而棕色粘土有机碳的δ13C值相对较高。一般认为 ,任何植物体的碳同位素组成主要与光合作用的C3和C4两种碳固定途径有关。C3类植物的δ13C值为 -26‰左右 ,而C4类植物大约为 -13‰。C3类植物在低温、潮湿的地区占有优势 ,而C4类植物适应既干旱又高温的气候条件。气候的变化改变C4和C3植物比例 ,从而改变沉积物有机质的δ13C值。由于C3和C4植物的平衡取决于温度和湿度两个因子 ,沉积物有机质δ13C曲线的解释比较复杂。研究结果证实 ,草海盆地不同地区分布的泥炭层 ,确实是间隙性构造隆升的产物 ,泥炭层特征的低δ13C值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不大。草海盆地的δ13C值剖面和印度南部高沼地泥炭的δ13C记录对古气候变化的响应正好相反。印度南部的δ13C记录与气候干湿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 ,气温较高又潮湿的夏季风盛行时期对应低δ13C值。而草海柱样中气温较高时期对应高δ13C值。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用C3和C4植物适应不同气候条件来解释。草海ZHJ柱样的δ13C记录显示 ,夏季风在早全新世之初达到最盛 ,中全新世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δ^13C值 古气候 草海 贵州
下载PDF
贵州草海湿地730ka来的环境变迁及草海未来的演化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彭益书 杨瑞东 《地球环境学报》 CSCD 2014年第3期194-206,共13页
本研究通过对草海湿地730 ka以来的气候、水域面积、植被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草海湿地的生态环境演化规律。本研究认为草海盆地发育与环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质构造作用、全球气候变迁和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方面,且地质构造运动起... 本研究通过对草海湿地730 ka以来的气候、水域面积、植被等方面的研究,总结出草海湿地的生态环境演化规律。本研究认为草海盆地发育与环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质构造作用、全球气候变迁和近代人类活动的影响三方面,且地质构造运动起控制作用。草海湿地现在处于第四纪间冰期,总的气候环境属于温湿气候,同时,其处于小气候旋回的干凉期末期,所以其总体上处于较差的自然生态环境。草海湿地在未来10 ka,其小气候旋回将从干凉期转变为温湿期,自然生态环境将会自然恢复,但要加强草海湿地生态保护,如减少人为取水、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等措施。草海湿地受到构造运动(青藏高原隆起)、全球气候变迁和近代人类活动影响,水域面积从600—700 ka BP期间的150km^2,减少到目前的20.98 km^2,草海湿地有不断向东南减小的趋势,它在几万年后有可能自然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变迁 沉积物 湿地 第四纪 草海 贵州
下载PDF
贵州草海城郊混合区农田沟渠氮磷含量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郑钧宁 夏品华 +1 位作者 林陶 周焱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3年第3期224-228,共5页
采集了贵州草海城郊混合区农田沟渠水样进行化学分析,以研究其氮磷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农田沟渠水中TN质量浓度为3.30~14.35(7.06±2.44)mg/L,NH4+-N为0.05~11.92(3.77±2.72)mg/L,TP为0.06~2.97(0.49±0.39)mg... 采集了贵州草海城郊混合区农田沟渠水样进行化学分析,以研究其氮磷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农田沟渠水中TN质量浓度为3.30~14.35(7.06±2.44)mg/L,NH4+-N为0.05~11.92(3.77±2.72)mg/L,TP为0.06~2.97(0.49±0.39)mg/L,平均质量浓度均超过地表Ⅴ类水质标准,养殖废水和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是导致污染的重要原因;(2)随着距离城区的远近氮磷浓度变化趋势显著,从远区到近区农田沟渠水中氮磷的平均质量浓度逐渐升高,污染源不同是导致沟渠水质差异的主要因素;(3)农田沟渠对氮磷具有一定的截留作用,沿水流方向氮磷的质量浓度呈降低的趋势,对TN、NH4+-N和TP截留率分别为25.2%、53.8%和1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海 农田沟渠 氮磷 分布特征 贵州
下载PDF
贵州省威宁草海主要野生鱼类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徐承香 杨瑞泉 +3 位作者 巴家文 柳希竹 杜维锋 张思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040-3048,共9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威宁草海鱼类重金属含量水平,并进行鱼类食用安全性评价,为威宁草海的鱼类水生生态环境保护和食用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黄颡鱼、鲫鱼、鲤鱼和花鳅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其肌肉和内脏中的8种重金属含量,运用... 【目的】了解贵州省威宁草海鱼类重金属含量水平,并进行鱼类食用安全性评价,为威宁草海的鱼类水生生态环境保护和食用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黄颡鱼、鲫鱼、鲤鱼和花鳅为研究对象,测定分析其肌肉和内脏中的8种重金属含量,运用Pearson分析鱼体中重金属含量与生长参数和水体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并运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险系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4种鱼体中的重金属含量排序为Zn>Cu>Cr>Pb>As>Ni>Cd>Hg,对重金属的累积整体上表现为鲫鱼>鲤鱼>花鳅>黄颡鱼,与国家标准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比较,除Cu、Hg、Zn、Ni和As外,其余重金属均超标。鱼体各组织的重金属含量总体表现为内脏>肌肉。鲫鱼和鲤鱼的重金属含量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花鳅的重金属含量则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Zn和Cd与体重、Cu与体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Hg与硝酸盐氮(NO3-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Cr与总磷(TP)和NO3-N呈显著负相关;Cu与TP呈显著正相关。单因子污染指数表明,除Hg外,其余重金属在鱼体中有污染状况;综合污染指数表明,花鳅的肌肉处于轻度污染水平,鲫鱼和鲤鱼的内脏分别处于重度和中度污染水平。健康风险评价显示4种鱼的单一重金属危害系数(THQ)和复合重金属危害系数(TTHQ)在成人和儿童中均小于1,儿童的THQ和TTHQ均大于成人。【结论】威宁草海鱼体内存在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重金属污染主要元素是As,食用黄颡鱼、鲤鱼、鲫鱼和花鳅虽然不会造成潜在健康风险,但相关部门对鱼类重金属的污染应给予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健康风险评价 威宁草海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省湿地生态补偿立法刍议 被引量:4
8
作者 邓琳君 吴大华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4期14-17,共4页
贵州省湿地总面积16447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34%,占中国湿地总面积的2.8%。在对贵州省湿地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其生态功能,同时也要意识到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文章针对贵州省独特的生态状况、地理环境... 贵州省湿地总面积16447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34%,占中国湿地总面积的2.8%。在对贵州省湿地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其生态功能,同时也要意识到其所承载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文章针对贵州省独特的生态状况、地理环境及人文色彩,对湿地生态补偿立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湿地生态补偿立法应遵循的原则,明确了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及补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 湿地 生态补偿
下载PDF
贵州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何林健 苟光前 +1 位作者 胡晓谅 魏奇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2年第6期485-489,共5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4科65属14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为主;(2... 通过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了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区系的种类组成和地理特征。结果表明:(1)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蕨类植物34科65属146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铁角蕨科等为主;(2)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1.0%,具温带性质。其中,东亚分布有103种,占总种数的70.3%,说明为东亚区系。热带、亚热带分布种占总种数的16.4%,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3)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46.1%)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其过渡性质;(4)独山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蕨类与省内外其他地区相比,具有相对较高的丰富性,科、属组成丰富,但种类丰富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成分 都柳江源湿地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
下载PDF
草海流域优势种碳酸酐酶与固碳释氧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怡雯 喻理飞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6-112,共7页
采用不同浓度Ca溶液对贵州草海流域优势树种华山松、滇杨、白栎一年生幼苗进行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碳酸酐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固碳释氧量的变化,分析其对光合固碳能力影响。结果表明:(1)Ca浓度对CA活性呈低促高抑的趋势,阔... 采用不同浓度Ca溶液对贵州草海流域优势树种华山松、滇杨、白栎一年生幼苗进行处理,测定不同处理下碳酸酐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固碳释氧量的变化,分析其对光合固碳能力影响。结果表明:(1)Ca浓度对CA活性呈低促高抑的趋势,阔叶树种滇杨和白栎CA活性高于针叶树种华山松;(2)Ca浓度的升高会抑制PSII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速率,植物通过增大叶片CA活性,提升PSII反应中心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以增强实际光合效率;(3)阔叶树种滇杨和白栎对Ca最适浓度为100 mg/L,针叶树种华山松为50 mg/L,植物固碳释氧能力与CA活性具有相关性。这说明喀斯特高钙适生植物能够利用生境特点,增强植物叶片碳酸酐酶活性,有效促进其光合固碳能力,这对优化喀斯特岩溶地区植物固碳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生态学 优势种 碳酸酐酶 固碳释氧 草海流域 贵州
下载PDF
湿地公园建设在黔东南发展中支点作用初探--以贵州剑河仰阿莎湿地公园为例
11
作者 王希群 杨再旺 +2 位作者 郭保香 史哲瑜 陶光林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4-128,共5页
寻找发展支点一直是困扰贵州省黔东南发展的关键问题。2013年3月~12月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仰阿莎湿地从地理位置、资源特点、传统文化、区位优势、发展潜力等方面在黔东南发展中都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支点,建设阿莎湿地公园对于黔东南乃至整... 寻找发展支点一直是困扰贵州省黔东南发展的关键问题。2013年3月~12月通过实地考察,发现仰阿莎湿地从地理位置、资源特点、传统文化、区位优势、发展潜力等方面在黔东南发展中都可作为一个重要的支点,建设阿莎湿地公园对于黔东南乃至整个贵州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黔东南 剑河 仰阿莎湿地公园 支点作用
下载PDF
贵州大坪箐湿地自然保护区蕨类植物初步研究
12
作者 吴菲菲 李京润 +1 位作者 胡晓谅 苟光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4年第2期33-35,共3页
掌握大坪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的资源情况,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坪箐地区蕨类植物共24科43属7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等为主;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 掌握大坪箐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蕨类植物的资源情况,通过野外调查,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大坪箐地区蕨类植物共24科43属79种(含种下分类单位),其中以鳞毛蕨科、水龙骨科、金星蕨科等为主;蕨类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区内温带种占绝对优势,为总种数的77.2%,具温带性质。其中,东亚分布有51种,占总种数的64.6%,说明为东亚区系。热带成分种共有14种,世界广布种共有4种,说明区内蕨类植物与热带、亚热带有一定的联系;与贵州大部分地区处在植物分布区的过渡地段上一样,比较多的属(51.2%)在这里只有1种分布,具有其过渡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区系成分 大坪箐湿地自然保护区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省高原水体浮游动物对抗生素的富集特征
13
作者 向刚 袁萌 +1 位作者 党安志 龙胜兴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8期50-57,67,共9页
以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及草海湿地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水库及湿地中的浮游动物,通过测定体中的抗生素含量,并结合水体中的相关水质参数,探讨高原水库及湿地中的浮游动物对抗生素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浮游动物对抗生... 以贵州省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及草海湿地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水库及湿地中的浮游动物,通过测定体中的抗生素含量,并结合水体中的相关水质参数,探讨高原水库及湿地中的浮游动物对抗生素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草海湿地浮游动物对抗生素磺胺对甲氧嘧啶有明显的累积作用,最高浓度含量为5.07 ng/g。水体中的浮游动物对抗生素富集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其主要是由浮游动物群落季节变化引起。此外,浮游动物对抗生素富集含量明显受到水体中的TN(总氮)、TP(总磷)及叶绿素a含量的浓度限制,且浮游动物体中的抗生素与富营养因子TN、TP及叶绿素a呈明显负相关,特别是抗生素脱水红霉素在浮游动物体的富集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抗生素 高原水体 草海湿地 贵州省
下载PDF
贵州草海湿地越冬黑颈鹤觅食地与农耕地的空间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武大伟 胡灿实 +1 位作者 张明明 粟海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3238-3247,共10页
贵州草海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东部种群越冬地之一。黑颈鹤在草海越冬期极其依赖农耕地觅食存活,但当地人鸟争地冲突严重、觅食地萎缩加剧。为此,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及缓冲区叠加分析,探究黑颈鹤觅食地与农耕地空间关联性,并精确确... 贵州草海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黑颈鹤东部种群越冬地之一。黑颈鹤在草海越冬期极其依赖农耕地觅食存活,但当地人鸟争地冲突严重、觅食地萎缩加剧。为此,运用空间点格局分析及缓冲区叠加分析,探究黑颈鹤觅食地与农耕地空间关联性,并精确确定出重点保护管理区域,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两年共在草海湿地周边农地确定黑颈鹤觅食点216处,其中家庭鹤觅食地99处、集群鹤觅食地117处,越冬种群中83%的个体依赖农耕区觅食;2)区域尺度上,家庭鹤与集群鹤的觅食点分布均为聚集分布,但集群鹤觅食点聚集程度较家庭鹤更高;觅食地与农耕地在空间聚类上呈正相关关系,并在3.2 km距离尺度下聚类程度最高;3)基于空间关联性,通过缓冲区叠加分析,共确定最适宜的农地觅食地53.74 km^(2),并划定2处重点核心保护区域及2处次重核心保护区域范围。研究结果对于揭示区域尺度上黑颈鹤觅食地与农耕地空间关系,指导保护管理者加强重点区域管理,以及对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缓解人鸟争地矛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颈鹤 觅食地 湿地周边农耕区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贵州草海
下载PDF
贵州草海湿地不同水位梯度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分布特征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羽 夏品华 +4 位作者 林陶 严定波 宋旭 马莉 汤向宸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4-172,共9页
对贵州草海湿地4种水位梯度下(农田区、过渡区、浅水区和深水区)表层土壤(0~10 cm)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以期揭示草海湿地不同水位梯度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 对贵州草海湿地4种水位梯度下(农田区、过渡区、浅水区和深水区)表层土壤(0~10 cm)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进行研究,以期揭示草海湿地不同水位梯度下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总磷(TP)含量在不同水位梯度之间均差异显著,由过渡区至深水区,土壤TOC及TN含量均呈递增趋势,而TP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农田区土壤TN含量显著高于浅水区,但深水区土壤TP含量显著低于农田区.不同水位梯度土壤碳氮比(C/N)、碳磷比(C/P)和氮磷比(N/P)也存在显著差异,由过渡区至深水区,土壤C/P和N/P均呈递增趋势,而C/N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过渡区相比,农田区土壤C/N、C/P和N/P总体偏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C/N、C/P和N/P的空间分布与土壤TOC、TN、含水量等理化性质有关.可见,草海湿地水位变化对土壤TOC、TN和TP含量以及C/N、C/P及N/P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且水位升高有利于增强土壤碳、氮、磷的固存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梯度 生态化学计量比 贵州草海湿地
下载PDF
贵州草海湿地不同生境周丛生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天佑 夏品华 +1 位作者 林陶 杜欣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74-784,共11页
为深入了解湿地周丛生物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贵州草海湿地4种不同生境(湖滨带、人工湿地、农田沟渠、污水处理厂)中周丛生物两个生长阶段(生长期和衰老期)的C、N、P生态化学计量学进行了研究.结... 为深入了解湿地周丛生物碳(C)、氮(N)、磷(P)生态化学计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贵州草海湿地4种不同生境(湖滨带、人工湿地、农田沟渠、污水处理厂)中周丛生物两个生长阶段(生长期和衰老期)的C、N、P生态化学计量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体营养指数依次为污水处理厂(51.55±4.50)>农田沟渠(50.41±4.50)>人工湿地(47.20±6.72)>湖滨带(41.86±6.91),湿地下游水域水质较上游明显改善.总体来看,在不同生境间,周丛生物C、N、P含量随着水体营养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周丛生物化学计量比呈下降的趋势.同一生境中,生长期周丛生物的C、N、P含量和C∶N都小于衰老期周丛生物,N∶P和C∶P则相反.周丛生物生长期N、P元素为弱稳态型(H_(N)=2.358,H_(P)=2.576),衰老期为稳态型(H_(N)=10.99,H_(P)=5.78),整体来看两个生长阶段周丛生物的N∶P呈稳态型(H_(N∶P)=4.504).根据周丛生物最佳生长速率计量比得出湖滨带处于P限制状态,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厂和农田沟渠则不受养分限制.相关性分析表明水体营养水平显著影响周丛生物的N、P元素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尤其是水体TP和TN浓度.非线性曲面拟合分析表明,周丛生物N∶P和C∶N分别受水体TP和TN浓度的主要影响,而水体TN和TP浓度对周丛生物C∶P的影响同等重要.该研究表明,基于水体TP、TN浓度和周丛生物化学计量比的三维模型可用来评估水体营养水平和周丛生物化学计量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化学计量学 周丛生物 生长期 衰老期 内稳性 贵州草海
下载PDF
草海湿地区域景观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4
17
作者 任金铜 杨可明 +3 位作者 陈群利 莫世江 王志红 冯图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2-239,共8页
生态脆弱性作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方向,对区域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3S技术,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构建景观脆弱度指数,从整体上对贵州草海湿地区域的景观类型及景观脆弱度变化特征进行分... 生态脆弱性作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方向,对区域环境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利用3S技术,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构建景观脆弱度指数,从整体上对贵州草海湿地区域的景观类型及景观脆弱度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以研究区53个行政村作为评价单元,从较小尺度和可控单元出发,研究草海区域景观生态脆弱性变化及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1995—2015年间草海湿地区域林地、草地面积减少较多,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持续增加;研究区景观脆弱度指数范围逐渐变大,但各景观类型脆弱度指数排序不变,由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2)1995—2015年间处于重度脆弱区、中度脆弱区的行政村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四周,且数量有所减少;处于一般脆弱区和潜在脆弱区的行政村集中在研究区中部区域,数量有所增加。(3)各行政村的景观生态脆弱性水平呈现显著自相关,但景观生态脆弱性接近的行政村在空间上表现出的聚集性有所降低。(4)研究区行政村的景观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由低-低聚集类型转为高-高聚集类型,大部分行政村的空间自相关属于"不显著"类型,并没有出现低-高聚集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草海湿地 3S 景观格局 景观脆弱性 时空分异
下载PDF
贵州草海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现状及近30年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文 李宏 +1 位作者 张玉武 袁果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23期5872-5876,共5页
在2011—2013年期间对贵州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监测调查,共记录水生维管束植物61种,隶属27科40属。参考前人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新增3科4属4种,分别为水烛(Typha angustifolia L.)、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 在2011—2013年期间对贵州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生维管束植物进行监测调查,共记录水生维管束植物61种,隶属27科40属。参考前人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新增3科4属4种,分别为水烛(Typha angustifolia L.)、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Graebn.)Buch.-Ham.ex Juz.]、千屈菜(Lythrum salicaria L.)、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由于草海上游周边植被破坏严重、水源涵养功能丧失,泥沙随地表径流对湖床堆积作用,促使东部大型挺水植物群落的形成,加快了草海沿挺水植物-沼泽植物-湿中生植物-草甸化的演替进程。另外,城镇化建设与人口压力导致草海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剧,尤其草海东部最为典型,水生维管束植物分布多为耐污染、易泛滥种类,其群落结构简单,易造成物种多样性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维管束植物 分布现状 生物量 监测 贵州省草海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贵州草海湿地水鸟重金属暴露风险评估与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源 胡灿实 +1 位作者 张明明 粟海军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4770-4781,共12页
运用综合暴露风险模型评价贵州草海湿地水鸟群落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并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图层叠加分析确定暴露风险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草海水鸟栖息地土壤中As、Cd、Cr、Ni、Pb、Zn的均值含量均超过贵州的土壤背景值,As、Cd、Cr、P... 运用综合暴露风险模型评价贵州草海湿地水鸟群落的重金属暴露风险,并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和图层叠加分析确定暴露风险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草海水鸟栖息地土壤中As、Cd、Cr、Ni、Pb、Zn的均值含量均超过贵州的土壤背景值,As、Cd、Cr、Pb、Zn在浅水沼泽、草地、耕地和水沟4种生境植物中均呈污染水平,As、Pb在水鸟肉食性食物鱼样中超标.草海水鸟主要对Cr、Pb、Zn存在暴露风险,在不同食性水鸟食物摄入途径不同则对重金属的暴露风险不同.在不同食性的代表性水鸟中,Pb在食植途径对针尾鸭、斑头雁,在食土途径则对白鹭暴露风险最高.Cr在食土途径中对3种水鸟暴露风险都较高.而Zn主要在食肉途径对白鹭、斑头雁的暴露风险最高.综合评价表明,代表肉食性水鸟的白鹭和代表植食性的针尾鸭的重金属潜在危害风险为高风险,代表杂食性的斑头雁为中风险.以水鸟栖息区域的潜在危害风险来看,双河、胡叶林、王家院子周边和邻近威宁县城城区的区域达到了高风险水平.建议重点监测肉食性水鸟群落的健康状态,优先治理和防控Cr、Pb、Zn重金属污染物以及污染高风险区域,采取科学合理的人为活动限制和污染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物 水鸟群落 重金属暴露风险 综合评价模型 贵州草海湿地
下载PDF
2000-2010年贵州湿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晓扬 蔡雄飞 +2 位作者 王济 梅再梅 戴凌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8-174,共7页
为了探明贵州省湿地净初级生产力(NPP)在2000-2010年的变化状况,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湿地NPP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11 a间贵州省湿地面积增加了134.1 km^2,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幅度明显;(2)... 为了探明贵州省湿地净初级生产力(NPP)在2000-2010年的变化状况,以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湿地NPP数据为基础,运用ArcGIS和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11 a间贵州省湿地面积增加了134.1 km^2,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幅度明显;(2)湿地年均NPP值缓慢下降,2002年年均NPP值最大(764 g/(m^2·a)),2010年年均NPP值最小(647 g/(m^2·a));(3)湿地NPP空间分布规律呈自东向西南逐渐递减的趋势,低生产力湿地植被主要出现在湖泊湿地,且面积不断增加;(4)综合分析各市湿地NPP值得出,黔东南州NPP值最高(835 g/(m^2·a)),毕节地区(526 g/(m^2·a))和贵阳市(587 g/(m^2·a))较低;(5)2000-2010年间NPP变异面积呈增加趋势,NPP年均变异系数也逐年上升,说明湿地生态系统近10年间变化范围逐渐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湿地 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