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Modelling of Performance of R22 and R290 in Adiabatic Capillary Tubes Considering Metastable Two-Phase Region ——Theoretical Model Description and Validation
1
作者 周国兵 张于峰 郝红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05年第3期209-215,共7页
A homogeneous theore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R22 and R290 in adiabatic capillary tubes. The model is based on conservation equations of mass, momentum and energy. Metastable both liquid a... A homogeneous theore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to predict the performance of R22 and R290 in adiabatic capillary tubes. The model is based on conservation equations of mass, momentum and energy. Metastable both liquid and two-phase flow regions are considered in the model. In metastable two-phase region, superheated liquid is introduced into the metastable mixture viscosity and two methods are presented to evaluate it. The model is validated by comparing the predicted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profile and mass flow rate with several investigators′ experimental data of R22 and one of its alternatives R290 reported in literature. All of the predicted mass flow rates are within ±800 of measured values. Comparisons are also made between the present model and other investigators′ models or sizing correlation. The model can be used for design or simulation calculation of adiabatic capillary tub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FRIGERATION adiabatic capillary tube homogeneous model metastable flow two-phase flow mathematical model
下载PDF
An approximate analytic model for flow through capillary tubes 被引量:3
2
作者 Guoliang Ding Chunlu Zhang +1 位作者 Hao Li Zhijiu Che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9年第7期668-670,共3页
An analytic model for working fluids flowing through capillary tubes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the approximate integral method. All the possible flow regimes in the capillary tubes,including subcooled, two-phase and s... An analytic model for working fluids flowing through capillary tubes has been established with the approximate integral method. All the possible flow regimes in the capillary tubes,including subcooled, two-phase and superheated regimes, are covered in the model, and different analytic solutions are given respectively for each flow regime. As examples, the mass flow rates of refrigerants R12, R134a and R600a through capillary tubes are predicted by the model,and compared with those evaluated by a general distributed-parameter model. The mean bias falls into 1% and the maximum bias is 2.2%, while the computation speed of the new model is more than one order 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istributed-parameter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illary tube model refrigerant.
原文传递
绝热毛细管性能模拟的平均参数模型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春路 丁国良 李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934-938,共5页
根据分区集中和参数平均的思想,建立了一种简单、精度和通用性良好的绝热毛细管流动模型.出于系统动态仿真的需要,模型中考虑了过热流动和壅塞流动.基于R12的分布参数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不同流动区域内参数平均的一个关联式.... 根据分区集中和参数平均的思想,建立了一种简单、精度和通用性良好的绝热毛细管流动模型.出于系统动态仿真的需要,模型中考虑了过热流动和壅塞流动.基于R12的分布参数模型计算结果,提出了不同流动区域内参数平均的一个关联式.该关联式对制冷剂R134a和R600a也取得了与R12相仿的效果,表明该关联式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对R12、R134a和R600a在毛细管内的流动特性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冷装置 绝热毛细管 制冷剂 平均参数模型
下载PDF
毛细管的通用积分模型 被引量:9
4
作者 丁国良 张春路 +1 位作者 李灏 陈芝久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16-219,共4页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imple and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 of capillary tubesfor the study of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f refrigeration appliances equipped with the capillary tube. In this work, a new general...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imple and accurate mathematical model of capillary tubesfor the study of the system performance of refrigeration appliances equipped with the capillary tube. In this work, a new general integral model of capillajry tubes has been presented. It covers subcooled, two--phase and superheated flow regions which may occur inthe capillary tube. In the different flow region, special approximate integral equation is developed. This model is used in prediction of mass flow rate of the refrigerants, R12, R134aand R600a flowing through the capillary tube.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thedistribut ed-- p aramet er mo del. The average devtat ion is 1. 3 0 % and t he maximum deviationis +4.58/-6.39%. The computation speed of the recommended model is more than one orderof magnitud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istributed-parameter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 制冷剂 通用积分模型 制冷装置
下载PDF
混合工质在制冷机节流元件毛细管中的流动特性 被引量:2
5
作者 齐延峰 公茂琼 +2 位作者 孙兆虎 罗二仓 吴剑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39-141,i042,共4页
可用于天然气液化的深冷多元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由于其固有的优点以及其制冷温区跨度大的特点 ,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成熟 ,对混合工质在深冷制冷机节流元件内的流动特性的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纵观... 可用于天然气液化的深冷多元混合工质节流制冷技术由于其固有的优点以及其制冷温区跨度大的特点 ,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随着这项技术的不断成熟 ,对混合工质在深冷制冷机节流元件内的流动特性的研究也显得日益重要。纵观现有的众多节流毛细管的研究文献 ,内容主要涉及普冷工质的流动特性 ,而且其中大多采用的是均相模型。而深冷多元混合工质由于其本身的特点 ,与普冷工质有着很大的不同。为此 ,文章旨在研究混合工质在毛细管内的流量特性 ,尝试使用了分相流动模型来计算深冷多元混合工质在绝热毛细管中的流量特性 ,建立了深冷混合制冷剂在毛细管中流动的控制方程 ,并依此编制了计算程序 ;同时搭建了深冷混合工质在绝热毛细管中流动特性实验台 ,进行了深冷多元混合工质在绝热毛细管中的流动特性实验研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度较好 ,其偏差均在 10 %以内 ,基本满足了工程上的需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工质 绝热毛细管 节流元件 制冷机 制冷剂流量 制冷技术 混合制冷剂 流动特性 流动模型 实验台
下载PDF
双毛细管卧式冷藏冷冻箱制冷循环的有效能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何茂刚 宋新洲 +1 位作者 张颖 张建涛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47,共6页
针对采用传统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冷藏冷冻箱的冷藏室换热温差大、有效能损失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串联式双毛细管冷藏冷冻箱制冷循环。该循环系统是在常规的制冷循环的冷藏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之间增加一个毛细管,以提高冷藏蒸发温度... 针对采用传统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冷藏冷冻箱的冷藏室换热温差大、有效能损失大的缺陷,提出了一种新的串联式双毛细管冷藏冷冻箱制冷循环。该循环系统是在常规的制冷循环的冷藏蒸发器和冷冻蒸发器之间增加一个毛细管,以提高冷藏蒸发温度,从而减少传热温差,进而降低冷藏室的有效能损失。利用PR方程计算制冷剂的热力学性质,编写了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有效能分析程序,分别对传统和新提出的冷藏冷冻箱制冷循环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传统冷藏冷冻箱制冷循环在制冷剂为R12、R134a时,有效能效率分别为21.20%、20.57%;双毛细管冷藏冷冻箱制冷循环在制冷剂为R12、R134a时,有效能效率分别为23.97%、23.44%;同比提高13.07%和13.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双毛细管系统 有效能分析 卧式冷藏冷冻箱
下载PDF
漂移流模型用于毛细管两相流数值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娅君 刘楚芸 +2 位作者 段毅 黄鑫风 赵明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3-307,共5页
毛细管作为家用空调器、电冰箱的节流元件,因为不能随制冷系统负荷变化而调节流量,所以设计毛细管合理参数至关重要。今将整个毛细管内的流动分为过冷液体区和气液两相区两个过程,建立了毛细管内制冷剂两相流动的漂移流模型;这一模型考... 毛细管作为家用空调器、电冰箱的节流元件,因为不能随制冷系统负荷变化而调节流量,所以设计毛细管合理参数至关重要。今将整个毛细管内的流动分为过冷液体区和气液两相区两个过程,建立了毛细管内制冷剂两相流动的漂移流模型;这一模型考虑了各相平均速度之间的差异,克服了以往均相流动模型的缺点。进一步考虑两相间相对运动和空隙率及流速沿截面的分布规律,对毛细管长度进行了数值计算。编制了毛细管长度计算的应用程序,并将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比较,其误差在工程设计的允许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 制冷 漂移流模型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冰箱回热毛细管计算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益才 杨智辉 郭方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6-99,共4页
在分析现有的冰箱毛细管主要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冰箱毛细管实际应用情况,建立了冰箱回热毛细管六段流阻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回气管与毛细管回热长度以及毛细管进出口截面突变的影响,并对冰箱回热毛细管在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进行... 在分析现有的冰箱毛细管主要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冰箱毛细管实际应用情况,建立了冰箱回热毛细管六段流阻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回气管与毛细管回热长度以及毛细管进出口截面突变的影响,并对冰箱回热毛细管在三种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了冷凝温度、蒸发温度、以及毛细管相对位置对毛细管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冷凝温度对回热毛细管内的制冷剂流动特性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箱回热毛细管 管内流动 六段模型 数值计算 冷凝温度
下载PDF
绝热毛细管中制冷剂流动特性的一阶积分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春路 丁国良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2期195-200,共6页
制冷剂在绝热毛细管内的流动因存在汽液两相流而较为复杂 .本文通过引入两相流区压力和比容之间的一阶近似式 ,获得该问题的一阶近似积分解 .在常见的制冷空调工况范围内 ,以制冷剂 CFC- 1 2、HFC- 1 34a和 HC- 60 0 a为工质 ,对该模型... 制冷剂在绝热毛细管内的流动因存在汽液两相流而较为复杂 .本文通过引入两相流区压力和比容之间的一阶近似式 ,获得该问题的一阶近似积分解 .在常见的制冷空调工况范围内 ,以制冷剂 CFC- 1 2、HFC- 1 34a和 HC- 60 0 a为工质 ,对该模型与分布参数模型进行了对比 ;同时也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 :与分布参数模型的平均偏差小于 1 %,与实验数据亦较好吻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毛细管 制冷剂 HFC-134A 制冷空调 工质 分布参数模型 CFC 近似 实验数据 个数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筒体结构非线性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韩小雷 唐剑秋 +2 位作者 黄艺燕 季静 陈学伟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84,共8页
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体系作为筒中筒结构的外筒,使筒体结构具有很大的抗侧刚度,其抗震性能的研究是迫切的需要.本文根据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采用PERFORM-3D软件的纤维模型对超高层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筒中筒结构进行了强震作... 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体系作为筒中筒结构的外筒,使筒体结构具有很大的抗侧刚度,其抗震性能的研究是迫切的需要.本文根据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采用PERFORM-3D软件的纤维模型对超高层钢管混凝土巨型斜交网格筒中筒结构进行了强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分析,比较了结构在7、8、9度地震作用下的反应。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适用于较高抗震设防地区,为该结构体系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巨型斜交网格结构 PERFORM-3D 纤维模型 非线性分析
下载PDF
受限空间中翅片管换热器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杰 谷波 方继华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3,共8页
受限空间翅片管换热器,是指由于总体框架尺寸的限制,部分结构参数被限定的换热器。为研究此类翅片管换热器的在换热传质时的不同特性,基于空调箱中的有限空间结构模型,建立适用于此类换热器计算的集总参数模型。利用二分迭代法求解的结... 受限空间翅片管换热器,是指由于总体框架尺寸的限制,部分结构参数被限定的换热器。为研究此类翅片管换热器的在换热传质时的不同特性,基于空调箱中的有限空间结构模型,建立适用于此类换热器计算的集总参数模型。利用二分迭代法求解的结果表明模型可高效精准地计算出翅片管换热器沿气流方向的排数,并且当任意工况参数或者结构参数发生变化时,此模型也可分析预测翅片管换热器的性能变化规律。利用实验数据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模型计算所得的各性能参数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其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最大相对误差均小于8%。通过焓差实验台测定和分析翅片管换热器的制冷量和压降随工况参数和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不仅优化换热器的设计,并为换热器运行调节方法的选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限空间 翅片管换热器 设计模型 性能分析
下载PDF
毛细管长度的优化选择及其对机组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葛云亭 彦启森 《暖通空调》 E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9-52,共4页
用分布参数的方法建立了毛细管的稳态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计算结果与相应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系统模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有实用意义的空调机组毛细管长度的优选方法。计算分析了在几种工况下毛细管长度变化对机组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制冷设备 毛细管 机组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采用R134a和R600a制冷剂系统毛细管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饶荣水 周泽 +2 位作者 申建军 肖建军 谷波 《制冷与空调》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建立毛细管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 ,给出制冷剂的干度x、温度t、速度W、压力P沿毛细管长度的变化关系 ,研究了毛细管的内直径、长度、冷凝温度、过冷度等因素对毛细管内R134a、R6 0
关键词 毛细管长度 R134A R600A制冷剂 R600A 冷凝温度 过冷度 干度 特性分析 直径
下载PDF
无量纲优值对热电制冷系统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清海 佘丽丽 米冰洁 《半导体光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0-1034,共5页
建立了无量纲稳态系统热力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优值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优值系数是热电制冷器性能的内在制约,散热和温度条件则是热电制冷性能的外在制约,无量纲优值体现了二者对系统的影响。热电制冷系统的特殊优势再度受到人... 建立了无量纲稳态系统热力学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了优值系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优值系数是热电制冷器性能的内在制约,散热和温度条件则是热电制冷性能的外在制约,无量纲优值体现了二者对系统的影响。热电制冷系统的特殊优势再度受到人们关注,但在热电材料优值系数受到限制的现实条件下,热电制冷系统在能效上是难以与压缩式制冷空调系统比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制冷 无量纲优值 热力学模型 性能分析
下载PDF
U型毛细管房间室内热舒适性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岩 冯圣红 王刚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2年第6期587-591,共5页
对U型毛细管房间建立三维流固耦合模型,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室内存在热源的情况下房间内的温度场及速度场,模拟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情况下,毛细管辐射供冷能满足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毛细管内水流速及送回水温度对毛细... 对U型毛细管房间建立三维流固耦合模型,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室内存在热源的情况下房间内的温度场及速度场,模拟结果表明在自然对流情况下,毛细管辐射供冷能满足室内人员的热舒适性。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毛细管内水流速及送回水温度对毛细管制冷能力的影响,得出了毛细管的最佳运行参数。分析了抹灰层对毛细管制冷能力的影响,从而为实际工程中抹灰层材料、厚度的参数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 三维模型 运行参数 制冷量
下载PDF
采用制冷剂R410A的绝热毛细管特性仿真 被引量:4
16
作者 饶荣水 李开元 +2 位作者 谷波 申建军 周泽 《制冷》 2004年第3期20-24,共5页
基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质量守恒方程 ,建立描述绝热毛细管特性的数学模型。毛细管内制冷剂流量的模型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差别小于 5 % ,说明仿真结果具有可信度。用模型研究了通过毛细管的制冷剂质量流量随毛细管的内直径、长度、... 基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质量守恒方程 ,建立描述绝热毛细管特性的数学模型。毛细管内制冷剂流量的模型仿真结果与实测数据的差别小于 5 % ,说明仿真结果具有可信度。用模型研究了通过毛细管的制冷剂质量流量随毛细管的内直径、长度、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的变化关系。仿真结果可以用于指导采用R4 10A的空调系统的设计和实验 ,具有很好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毛细管 模型 特性 仿真
下载PDF
RU-NC组合短柱轴压受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卿维 王思睿 +3 位作者 黄伟 陈宝春 韦建刚 陈庆熠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7-149,共13页
由配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Reinforced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RU)圆管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芯柱组成的RU-NC柱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探讨RU-NC组合短柱轴压性能与承载力计算方法,以UHPC圆管壁厚、箍筋间距和钢纤... 由配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Reinforced 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RU)圆管与普通混凝土(Normal Concrete,NC)芯柱组成的RU-NC柱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为探讨RU-NC组合短柱轴压性能与承载力计算方法,以UHPC圆管壁厚、箍筋间距和钢纤维体积掺量为参数,开展了RU-NC组合短柱轴压试验,同时进行了由超高性能混凝土(U)圆管与普通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芯柱组成的U-RC组合短柱对比试验.在此基础上,基于ABAQU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开展数值分析.结果表明,RU-NC组合短柱轴压受力全过程分为弹性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和钢筋屈服阶段,RU圆管与螺旋箍筋均对核心混凝土具有一定约束作用,组合短柱破坏模式为RU圆管与核心混凝土被压溃、螺旋箍筋拉断;与U-RC组合短柱相比,将钢筋笼从核心混凝土移至UHPC圆管的RU-NC组合短柱具有更好的抗裂性能和延性以及更高的极限承载力;随着UHPC圆管壁厚和UHPC抗拉强度的增加,RU-NC组合短柱承载力大致呈线性增长趋势;随着箍筋间距的减小,承载力呈非线性增长趋势;采用现行规范与已有文献算法无法精确计算RU-NC组合短柱的极限承载力,基于RU圆管约束混凝土的理论分析,提出了RU-NC组合短柱轴压承载力算法,计算值与试验结果比值的均值为0.984,方差为0.0053,精度较高,可为将来该新型组合结构的设计与应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性能混凝土 配筋UHPC管 组合柱 轴向受压 模型试验 有限元分析 承载力算法
下载PDF
钢管束剪力墙约束下砌体结构推覆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勇 李泳全 +4 位作者 谢重磊 钱匡亮 张叶胜 程鹏允 叶轩佐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99-511,共13页
设计制作2个具有不同边缘构件的钢管束剪力墙-砌体结构试件,并开展试验研究.利用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2种边缘构件下的钢管束剪力墙-砌体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对砌体结构的2... 设计制作2个具有不同边缘构件的钢管束剪力墙-砌体结构试件,并开展试验研究.利用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分析2种边缘构件下的钢管束剪力墙-砌体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并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对砌体结构的2种等效简化模型进行适用性分析.试验和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以钢管束剪力墙作为边缘构件时,砌体结构破坏过程表现为其先与周边约束脱开,砌体结构内部形成斜裂缝后破坏.砌体结构具有明显的斜撑效应.相较于单压杆模型,选用合适参数的三压杆模型可以准确反映砌体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砌体结构 钢管束剪力墙 推覆试验 有限元分析 力学性能 等效斜撑模型
下载PDF
一种微型温差电制冷器建模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韦彬贵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2-75,共4页
温差电制冷技术广泛应用在半导体的降温和制冷中,但由于半导体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导致传统的温差电制冷理论和方法不再适用新的环境,尤其是在微型半导体器件中,非线性的热传导规律导致制冷模型和分析方法都发生了改变。文中在深入研究... 温差电制冷技术广泛应用在半导体的降温和制冷中,但由于半导体器件的尺寸越来越小,导致传统的温差电制冷理论和方法不再适用新的环境,尤其是在微型半导体器件中,非线性的热传导规律导致制冷模型和分析方法都发生了改变。文中在深入研究了微型半导体器件中,温差电制冷技术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微型温差电制冷器的建模方法,给出了模型的主要关系式。最后对研究的制冷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制冷模型较为准确地表达了微型半导体制冷环境中的非线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差电制冷 建模 性能分析 微型 非线性
下载PDF
毛细管长度与制冷剂充注量匹配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亚平 王建国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2007年第1期21-23,共3页
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空调器毛细管长度与制冷剂充注量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出了KF-64与KF-35机型空调器相应的性能关系;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对试验现象作了合理解释,并总结了匹配规律;依据毛细管的特性进行了毛细管选型编程计算,一... 通过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空调器毛细管长度与制冷剂充注量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得出了KF-64与KF-35机型空调器相应的性能关系;结合理论进行分析,对试验现象作了合理解释,并总结了匹配规律;依据毛细管的特性进行了毛细管选型编程计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毛细管的匹配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器 毛细管 充注量 性能匹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