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上京凉殿“五云楼”考证及复原研究
1
作者 刘文卿 董健菲 刘大平 《建筑史学刊》 2024年第1期108-120,共13页
通过考古信息和历史记载考证2015年发掘的金上京皇城西侧1号台基遗址功能属性,指出该遗址并非考古报告中提及的重要礼制建筑,应为结合了宫苑宴会、萨满祭祀等多种功能的苑囿景观建筑,可能是《金史》提及的凉殿“五云楼”。在依据考古信... 通过考古信息和历史记载考证2015年发掘的金上京皇城西侧1号台基遗址功能属性,指出该遗址并非考古报告中提及的重要礼制建筑,应为结合了宫苑宴会、萨满祭祀等多种功能的苑囿景观建筑,可能是《金史》提及的凉殿“五云楼”。在依据考古信息初步复原该遗址后,进一步借助历史文献、宋代界画、遗址形态等多种历史图景信息的综合比对,提出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建筑复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上京 凉殿“五云楼” 建筑遗址复原
下载PDF
秦咸阳城遗址2014XNK1制骨遗存取料工艺初探
2
作者 侯富任 许卫红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1-128,共8页
2014年咸阳市窑店镇聂家沟区域发现总量约600千克的骨质遗物,是属于秦咸阳城官属制骨作坊的一处次生堆积。经初步分类,确认其属于取料环节的遗物包括骨料、坯料和废料三种类型。取料以黄牛四肢骨干为主,仅有极少量的鹿角;不见肋骨、腕... 2014年咸阳市窑店镇聂家沟区域发现总量约600千克的骨质遗物,是属于秦咸阳城官属制骨作坊的一处次生堆积。经初步分类,确认其属于取料环节的遗物包括骨料、坯料和废料三种类型。取料以黄牛四肢骨干为主,仅有极少量的鹿角;不见肋骨、腕跗骨、髌骨、趾骨及四肢骨的关节部分,说明咸阳城整体层面的制骨原料是异地收取。取料方式则根据制作产品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代 咸阳城遗址 制骨作坊 取料工艺
下载PDF
明初朱元璋关于建都的思考与抉择
3
作者 刘梦强 《蚌埠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24-128,共5页
大明王朝建国之始,国都选址问题深深困扰着朱元璋。迁延十余年之久,朱元璋方折中以南京为国都。朱元璋对国都的思考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明朝草创之际,以应天为中心,图谋天下;天下大定之时,意欲建都北京(开封),经营北方;更有营造帝乡凤阳... 大明王朝建国之始,国都选址问题深深困扰着朱元璋。迁延十余年之久,朱元璋方折中以南京为国都。朱元璋对国都的思考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明朝草创之际,以应天为中心,图谋天下;天下大定之时,意欲建都北京(开封),经营北方;更有营造帝乡凤阳为国都之举。洪武初年逐渐演变成“两京一都”的奇特格局。其形成有时代大背景下深厚的历史原因,也有朱元璋个人独特的思考因素。朱元璋选择南京为大明国都对明朝之后的政治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都城抉择 中都 开封 南京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评价——以重庆市梁平县为例 被引量:24
4
作者 蔡朕 刁承泰 +2 位作者 王锐 陈凌静 陈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28-836,共9页
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缺乏科学依据和方法的问题,为探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的评价方法,本研究以重庆市梁平县为例,在理解集对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原创联系度的可展性对集对分析法进行改进,将3级评判扩展到4... 针对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缺乏科学依据和方法的问题,为探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的评价方法,本研究以重庆市梁平县为例,在理解集对分析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原创联系度的可展性对集对分析法进行改进,将3级评判扩展到4级评判,并结合熵权法,对重庆市梁平县2014年计划实施的14个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进行选址合理性评价。集对分析与熵权法包括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分级标准,计算指标熵权、联系度和确定评价等级等内容。此外,为验证集对分析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将其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梁平县2014年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选址合理性整体较好。其中,金带镇双桂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为"合理",仅有梁山街道天鼓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和荫平镇乐英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选址合理性为"较不合理",其余11个项目区的选址合理性均为"较合理"。影响梁平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合理性的主要限制指标是土壤表层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系密度和灌溉保证率。集对分析评价结果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虽个别项目区具有一定差异,但未出现越级现象。运用集对分析的同一度评判方法所反映出的信息更加丰富,能够更好地反映各评价单元的差异性,其结果更为精确,可信度较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该研究可为梁平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项目选址合理性评价提供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项目选址 合理性 集对分析 重庆市梁平县
下载PDF
邾国故城遗址2015、2017年度出土动物遗存研究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宋艳波 王青 +2 位作者 路国权 陈章龙 郎剑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5-121,共7页
邾国故城遗址2015和2017年两次发掘获得动物遗存14010件,可鉴定出蚌、鲤鱼、乌鳢、黄鱼、龟、鳖、鸡、鹰、猪、绵羊、黄牛、麋鹿、梅花鹿、马、狗、兔和鼠等。动物构成中明显以家养哺乳动物(猪、牛和狗)为主,从死亡年龄结构可以看出先... 邾国故城遗址2015和2017年两次发掘获得动物遗存14010件,可鉴定出蚌、鲤鱼、乌鳢、黄鱼、龟、鳖、鸡、鹰、猪、绵羊、黄牛、麋鹿、梅花鹿、马、狗、兔和鼠等。动物构成中明显以家养哺乳动物(猪、牛和狗)为主,从死亡年龄结构可以看出先民饲养这些家畜的目的是不一样的;除以饲养家畜获取稳定的肉食资源外,还会狩猎野生动物、捕捞少量水生种属作为肉食的补充资源;两个年度发掘区在不同时期分别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性质),其出土的动物遗存也显示出与这些不同的功能区相符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邾国故城 东周 汉代 动物考古
下载PDF
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茶叶遗存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路国权 蒋建荣 +1 位作者 王青 魏书亚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122,共5页
本研究采用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THM-Py-GC-MS)对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出土原始瓷碗中残留茶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证实为煮(泡)之后留下的茶渣,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 本研究采用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质谱(GC-MS)、热辅助水解甲基化裂解气相色谱质谱(THM-Py-GC-MS)对山东邹城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出土原始瓷碗中残留茶叶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证实为煮(泡)之后留下的茶渣,将茶文化起源的实物证据向前推了300多年,提前到战国早期偏早阶段。这是目前世界上首次发现的煮(泡)过的茶叶残渣,为研究茶的早期起源、利用、传播,及其在地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万里茶路研究和"申遗"等问题提供了新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邾国故城遗址 战国早期 原始瓷器
下载PDF
对南诏大理国都的几点考释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晓亮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102,共6页
作者对南诏大理国都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探讨。通过比较、考辨和分析,认为大理古都的地域概念应指今天上关和下关两关之间的地带,其间有太和城、大厘城和阳苴咩城;认为大理作为古都的起止年限应当是公元739~1274年,共计515年... 作者对南诏大理国都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探讨。通过比较、考辨和分析,认为大理古都的地域概念应指今天上关和下关两关之间的地带,其间有太和城、大厘城和阳苴咩城;认为大理作为古都的起止年限应当是公元739~1274年,共计515年。认为羊苴哶城根本没有建造南城墙,而是沿用原太和城北城墙;提出郭松年所记"方围四五里"的紫城应当是指羊苴哶城的宫城范围而不是羊苴哶城外城的范围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古都 地域与年限 城墙与城址 宫城与外城
下载PDF
两京地区人文自然环境与北宋大臣的致仕卒葬 被引量:2
8
作者 洪本健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5-98,共4页
北宋诸多大臣皆有任职东京开封、西京洛阳的经历 ,熟悉、习惯两京生活 ;物质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两京地区 ,最宜于文士出身的官员居住 ;宋廷重儒右文 ,文臣经济优裕 ,在两京添置园宅以备退居 ;就近关注国事 ,亦见系心朝政的情怀。由于... 北宋诸多大臣皆有任职东京开封、西京洛阳的经历 ,熟悉、习惯两京生活 ;物质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两京地区 ,最宜于文士出身的官员居住 ;宋廷重儒右文 ,文臣经济优裕 ,在两京添置园宅以备退居 ;就近关注国事 ,亦见系心朝政的情怀。由于退老而定居两京一带 ,故不少大臣卒葬于此 ,并未归葬故乡。洛阳为九朝故都 ,北邙山上有历代王侯公卿的陵墓。这一带土质亦宜于安葬。巩县为北宋皇陵所在地 ,大臣死后陪葬是莫大荣幸。就恋恋君父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封 洛阳 人文自然环境 北宋大臣 致仕卒葬
下载PDF
楚纪南城军事防御设施及理念浅析
9
作者 陈程 孙继 向德富 《新余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2-14,共3页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防御理念逐步形成,楚纪南城是当时城市防御的典型,具备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其防御体系主要由都城选址、军事设施及周边环境有机组合而成。它运用河流、地势等有利的周边环境,并和都城本身的建构有效融合,形成了由里... 春秋战国时期,城市防御理念逐步形成,楚纪南城是当时城市防御的典型,具备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其防御体系主要由都城选址、军事设施及周边环境有机组合而成。它运用河流、地势等有利的周边环境,并和都城本身的建构有效融合,形成了由里到外的多层军事防御体系。同时,折射出楚人的防御理念和军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南城 军事 防御 选址 设施 理念
下载PDF
黄州老城区北郊邾王城的历史变迁
10
作者 梁敢雄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6,共6页
黄州老城区北郊有一座被人们呼为禹王城的古城遗址,据搜集出的有关该遗址的史料研判,可确定它是秦汉时的衡山郡治、衡山国都、西汉中期至东晋时的邾县故城即邾城,禹王城之讹称不过始于清末民初。用一览表的形式,清晰、简明地展现出自战... 黄州老城区北郊有一座被人们呼为禹王城的古城遗址,据搜集出的有关该遗址的史料研判,可确定它是秦汉时的衡山郡治、衡山国都、西汉中期至东晋时的邾县故城即邾城,禹王城之讹称不过始于清末民初。用一览表的形式,清晰、简明地展现出自战国末年至东晋咸康时该城址的历史变迁,以澄清人们长期存在的一些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衡山国都 邾县故城 邾王城 禹王城 历史变迁 黄州老城
下载PDF
良渚古城: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实证之城 被引量:9
11
作者 宋姝 刘斌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0年第3期8-25,共18页
良渚古城遗址映射出一个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存在社会等级分化和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文明国家,体现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深刻影响。古城的营建使用时间前后持续了近1 000年,最终形成的格局层次... 良渚古城遗址映射出一个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以稻作农业为经济基础、存在社会等级分化和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文明国家,体现了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深刻影响。古城的营建使用时间前后持续了近1 000年,最终形成的格局层次分明、错落有序,核心区由内而外分别是内城(包括宫殿区、墓葬区、作坊区和仓储区等)、城墙、外郭城,城外还有郊区的祭坛墓地和多条水坝构成的大型水利系统。良渚古城遗址的意义重大,城址的布局与功能性分区、人工台地上遗址的分布特征等情况,高度体现出这处世界文化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为中华5 000多年文明史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渚古城 都城 早期文明社会 大遗址 世界遗产
下载PDF
邾国故城一件青铜带钩的保护及其错金技术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史本恒 王云鹏 +1 位作者 路国权 王青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0-89,共10页
2018年山东省邹城市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出土了一件锈蚀严重的带钩,为了全面了解其材质特征和保存状况,对其进行了X光探伤、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SEM-EDS)。结果显示这是一件较为... 2018年山东省邹城市邾国故城西岗墓地一号战国墓出土了一件锈蚀严重的带钩,为了全面了解其材质特征和保存状况,对其进行了X光探伤、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SEM-EDS)。结果显示这是一件较为罕见的错金嵌绿松石青铜带钩。为了揭示其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科技检测基础上开展了保护工作。在保护过程中,通过对带钩和金丝形貌特征的显微观察可知,金丝的横截面形态既有倒三角形也有倒梯形,而且较宽的金丝是由单根细金丝折弯盘绕而成。这些独特的错金技术特征在以往公开发表的资料中尚未见报道,说明古代错金技术存在多种具体实现方式,这为错金银工艺研究提供了新的珍贵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邾国故城 青铜带钩 保护 错金技术 金丝折弯盘绕
下载PDF
北京大名府的历史沿革及其价值所在 被引量:4
13
作者 梁洪 蔚芝炳 《中国名城》 2011年第6期42-47,共6页
北京大名府是北宋的天下四京之一,是东京开封的陪都,曾经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都市。在历时一千多年里,曾两次为国都,七次为陪都,做过郡、道、州、藩镇、陪都、国都、府等;城内设置过总管府、大都府、节度使、安抚使等重要军事政治机构。明... 北京大名府是北宋的天下四京之一,是东京开封的陪都,曾经是历史上著名的大都市。在历时一千多年里,曾两次为国都,七次为陪都,做过郡、道、州、藩镇、陪都、国都、府等;城内设置过总管府、大都府、节度使、安抚使等重要军事政治机构。明初被洪水淹没而变为类似古罗马庞贝古城一样的重要都城遗址。从故城遗址的概况、历史沿革、特色及价值等几方面进行阐述,以展示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名府 都城 遗址 庞贝古城 历史 文化
下载PDF
古代都城城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雪宁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1期41-44,共4页
城市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都是一个特殊的城市群体。古都的兴建与发展除了具有一般城市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拟从西安和北京作为都城时,影响其选址的因素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可知:古都选址是综合地理自然... 城市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古都是一个特殊的城市群体。古都的兴建与发展除了具有一般城市的特点之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拟从西安和北京作为都城时,影响其选址的因素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分析可知:古都选址是综合地理自然环境、地理地势、气候条件以及其作为都城的政治意义来考虑的。但从最本质上来说,其政治意义最终决定了都城的选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都 早期城市 选址 建都原则 政治中心
下载PDF
神木石峁古城遗址当即黄帝都城昆仑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红旗 《百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9-21,共3页
笔者认为2011~2012年考古发现的神木石峁先夏时期古城遗址(与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处于同一时期,属于中国先夏史研究范畴)很可能就是黄帝都城昆仑.鉴于黄帝族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成员,黄帝对中华文明有着巨大的贡献,发现黄帝都城昆仑遗址... 笔者认为2011~2012年考古发现的神木石峁先夏时期古城遗址(与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处于同一时期,属于中国先夏史研究范畴)很可能就是黄帝都城昆仑.鉴于黄帝族是中华民族的核心成员,黄帝对中华文明有着巨大的贡献,发现黄帝都城昆仑遗址(神木石峁)意义特别重大,因此希望引起国家有关部门、当地政府和学术界的更多关注,组织开展专题考察论证,以便及时确定黄帝都城昆仑遗址保护方案和黄帝都城昆仑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再现失落已久的华夏神话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峁古城遗址 黄帝都城 昆仑 山海经
下载PDF
朱元璋三返家乡凤阳考述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更生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24-128,共5页
朱元璋分别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四月、洪武四年二月、洪武八年四月三返家乡凤阳。第一次返乡是为了父母坟墓的改葬,第二次是为了审定明中都规划布局的方案,第三次是罢建中都。从营建皇陵、明中都,到罢建中都,凤阳历史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大变... 朱元璋分别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四月、洪武四年二月、洪武八年四月三返家乡凤阳。第一次返乡是为了父母坟墓的改葬,第二次是为了审定明中都规划布局的方案,第三次是罢建中都。从营建皇陵、明中都,到罢建中都,凤阳历史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大变革。明中都被罢建后,对凤阳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元璋 皇陵 明中都 返乡
下载PDF
同址演替类历史城区的城市设计管控路径探索——以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阳 《中外建筑》 2019年第4期83-85,共3页
同址演替类历史城区是我国历史城市中的典型案例,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其浩瀚的历史文化淹没在建成环境中,本文以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城市设计为例,提出保护型城市设计管控体系,实现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双重叠加模式,构建以特定意... 同址演替类历史城区是我国历史城市中的典型案例,在中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其浩瀚的历史文化淹没在建成环境中,本文以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城市设计为例,提出保护型城市设计管控体系,实现保护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双重叠加模式,构建以特定意图区为主的三级管控体系,期待为同类型地区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城市设计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址演替类历史城区 保护型城市设计 商都历史文化区 特定意图区
下载PDF
哈喇巴拉嘎斯都城与辽上京城址比较分析
18
作者 特日格勒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7-9,共3页
回鹘汗国与契丹先后在北方草原地区称霸,其都城哈喇巴拉嘎斯与辽上京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强盛、衰落、灭亡。城市既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物质载体,每一个风云时代都在城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本文对哈喇巴拉嘎斯都城与辽上京城址进行比... 回鹘汗国与契丹先后在北方草原地区称霸,其都城哈喇巴拉嘎斯与辽上京见证了国家的发展、强盛、衰落、灭亡。城市既是文明的产物又是文明的物质载体,每一个风云时代都在城市留下了自己的印记。本文对哈喇巴拉嘎斯都城与辽上京城址进行比较分析,目的是探讨在草原文化的大背景下,两座城址的营建与发展有何异同,及其中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喇巴拉嘎斯 辽上京 城址
下载PDF
闽越国都城与东冶港
19
作者 黄荣春 《福建史志》 2019年第2期1-6,63,共7页
闽越国都城在东冶(今福州),东冶在歧海中。战国晚期至汉初,新店古城临海,屏山几乎为岛,浮仓山、牛头山在歧海中。已发现的新店古城遗址、屏山闽越国宫殿遗址、牛头山汉代宫殿遗址、浮仓山闽越王粮仓遗址,这些闽越国国都的城池、宫殿、... 闽越国都城在东冶(今福州),东冶在歧海中。战国晚期至汉初,新店古城临海,屏山几乎为岛,浮仓山、牛头山在歧海中。已发现的新店古城遗址、屏山闽越国宫殿遗址、牛头山汉代宫殿遗址、浮仓山闽越王粮仓遗址,这些闽越国国都的城池、宫殿、粮仓都建在海边或歧海的岛屿上,闽越王无诸及其孙繇君丑受册封也在歧海中的大庙山。闽越人习于水斗,便于用舟,闽越国时期,东冶歧海己被闽越国开辟为港,即东冶港。从闽越国都城所在地,以及东冶歧海的地势推断,东冶港四至范围:南自大庙山,北至新店古城;东自金鸡山,西至牛头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越国都城 城池、宫殿遗址 东冶港
下载PDF
论西周城址的防御体系
20
作者 王鸿驰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60-63,共4页
目前已发现的王都、姬姓封国城邑、异姓封国城邑以及其他西周城址,按防御体系可分为简单设防的王都、设防完备的封国城邑和无人工设防的封国城邑三大类。王都城址背山面水,交通便利,均未发现城墙,凭借人工沟渠和自然山川作为军事防御屏... 目前已发现的王都、姬姓封国城邑、异姓封国城邑以及其他西周城址,按防御体系可分为简单设防的王都、设防完备的封国城邑和无人工设防的封国城邑三大类。王都城址背山面水,交通便利,均未发现城墙,凭借人工沟渠和自然山川作为军事防御屏障;远离统治中心的封国城邑在建国初期一般营建有城墙和城壕等防御设施,而距离王都较近的城邑,多营建于西周晚期;无人工设防的封国城邑,目前仅发现有大型墓地。不同防御体系的形成是周初分封制在军事上的体现,诸多封国构成一道道军事防御体系,拱卫了王都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城址 王都 封国 防御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