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政治经济学视角下《海盗船长》中的审美趣味与中国元素
1
作者 李长亭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62-73,共12页
本文结合18世纪英国社会兴起的“中国热”,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探讨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的《海盗船长》中的物物交换与中国元素,并揭示当时中国商品对英国审美趣味的影响。通过分析小说中英国海盗的海上抢劫和与土著人进行欺诈性交易等行为... 本文结合18世纪英国社会兴起的“中国热”,从政治经济学视角探讨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的《海盗船长》中的物物交换与中国元素,并揭示当时中国商品对英国审美趣味的影响。通过分析小说中英国海盗的海上抢劫和与土著人进行欺诈性交易等行为,文章指出,《海盗船长》在宣扬西方商品文化和种族优越性的同时,还涵盖了隐性的中国叙事进程,尤其是具有中国审美趣味的商品交换和货币价值转换叙事,无意识地反映出中国元素在英国社会重商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盗船长》 政治经济学 审美趣味 中国元素
下载PDF
“英国性”的表征抑或反思——以《辛格顿船长》为例
2
作者 廖晖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45-50,共6页
笛福的游记小说《辛格顿船长》顺应了十八世纪英国社会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扩张的历史风潮,满足了读者对神秘而极具召唤性的异域经济和文化的极大兴趣。《辛格尔顿船长》的旅行主体以隐秘的非历史的方式将自身的偏见、歧视和贬抑等自然化... 笛福的游记小说《辛格顿船长》顺应了十八世纪英国社会进行大规模海外殖民扩张的历史风潮,满足了读者对神秘而极具召唤性的异域经济和文化的极大兴趣。《辛格尔顿船长》的旅行主体以隐秘的非历史的方式将自身的偏见、歧视和贬抑等自然化,将“非西方”民族歪曲成落后于西方的“他者”形象,从而表征英国人的文明族裔性,鼓吹英帝国殖民贸易的合法性。同时,作为清教徒的笛福也秉着改善“英国性”的意图冷静思考着暴力殖民扩张的适度性,企图促进对自身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的调整,从而加强对属民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笛福 《辛格尔顿船长》 “英国性” 表征 反思
下载PDF
《辛格顿船长》中的金子与18世纪英国国家身份的悖论 被引量:1
3
作者 郭然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5-175,共11页
笛福的小说《辛格顿船长》讲述了英国商人辛格顿在非洲等地通过海盗式贸易掠夺金子并带回国储藏的经历,由此揭示了18世纪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货币政策的两幅面孔。晚期重商主义一方面重视在国内缔造货币和商业秩序,另一方面又鼓励英国商人... 笛福的小说《辛格顿船长》讲述了英国商人辛格顿在非洲等地通过海盗式贸易掠夺金子并带回国储藏的经历,由此揭示了18世纪英国晚期重商主义货币政策的两幅面孔。晚期重商主义一方面重视在国内缔造货币和商业秩序,另一方面又鼓励英国商人在海外从事掠夺性贸易,使得这一时期的英国国家身份在现代普惠式商业国家与海盗式帝国之间游移。辛格顿结束其海外探险以商人面目回归英国的过程可以理解为英国净化自身形象,凸显其现代商业社会特征的象征。小说并不止步于勾连货币政策与国家身份的建构。更为重要的是,笛福借助一种糅合传奇和写实的新的虚构体裁解构了18世纪英国人所宣扬的英国推动了全球经济发展的观点,强调了18世纪英国国家身份挥之不去的阴暗面。总的来说,《辛格顿船长》对金子的描写揭示了18世纪英国国家身份悖论的经济根源,具有鲜明的文化批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格顿船长》 金子 国家身份 小说形式 全球贸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