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8
1
作者 郭燕 朱德妹 +94 位作者 胡付品 汪复 蒋晓飞 王靖 李虎 王敏 周军 王传清 王爱敏 应春妹 高晶 方毅 张景皓 袁轶群 王峰 沈芳 刘亚隽 喻靓 张菁 李华茵 黄声雷 胡海清 刘耀婷 汤瑾 吴琼 刘庆中 汤荣 张泓 王春 孙康德 虞中敏 钟政荣 瞿跃红 潘秋辉 黄卫春 孙景勇 韩立中 李丽 周敏 李敏 张灏旻 卫颖珏 杨海慧 孙晴 徐伟红 刘瑛 陈峰 张莉 钱敏健 龚炜 朱学源 王蓉 吴唯一 魏取好 唐群力 林勇 翁丽贞 刘兴晖 沈振华 汪瑞忠 房华 严育忠 范惠清 陈超 朱卿 戴俊华 康向东 唐之俭 曲浩 刘军 彭敬红 吴亚洲 尧荣凤 李志兰 别立翰 胡骏 姚冬婷 乔昀 张珏 陶建敏 严丽 张雯雁 叶杨芹 袁应华 刘妍 侯伟伟 江涟 李娜 邢晓宇 李妮娅 刘淮玉 赵芳 饶桂华 吴文娟 何丽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09-622,共14页
目的了解2016年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上海市47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包括28所三级医院(床位数31 373张)和19所二级医院(床位数16 311张)。采用CLSI 2016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12 ... 目的了解2016年上海市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对上海市47所医院的临床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包括28所三级医院(床位数31 373张)和19所二级医院(床位数16 311张)。采用CLSI 2016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 12 2 548株临床分离菌,革兰阳性菌35 522株,占29.0%;革兰阴性菌87 026株,占71.0%。分离菌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占28.9%和71.1%;其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二、三级医院中分别占25.8%和74.2%、30.3%和69.7%。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48.7%和77.2%。MRSA、MRCNS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5.9%、73.3%和45.9%、78.6%。葡萄球菌属中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1 111株儿童非脑膜炎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PSSP)、中介(PISP)和耐药株(PRSP)的检出率分别为77.4%、13.2%和9.4%;上述细菌在二级医院中分别占97.8%、2.2%、0;在三级医院中分别占76.5%、13.7%、9.8%。285株成人分离肺炎链球菌PSSP、PISP和PRSP分别为94.0%、4.2%和1.8%;上述细菌在二级医院中分别占93.7%、5.3%、1.0%;在三级医院中分别占94.2%、3.7%、2.1%。发现37株屎肠球菌(二级医院14株,三级医院23株)和25株粪肠球菌(均分离自三级医院)耐万古霉素。根据PCR测序,多数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VRE)为van A基因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中ESBL的检出率分别为52.2%、30.9%和29.8%。上述产ESBL菌株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检出率分别为55.1%、33.6%、34.0%和51.0%、29.7%、28.0%。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8.9%、9.1%,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中耐药率分别为6.6%、7.1%和9.9%、10.0%。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中出现对所有测试抗菌药物耐药的广泛耐药株,在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分别为223株、63株、10株、4株和224株、201株、22株、9株。结论目前临床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仍极严重,对医疗机构构成严重威胁,需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感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性监测 碳青霉烯酶耐药 广泛耐药菌
下载PDF
新型青霉烯类抗生素法罗培南钠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庆英 徐丽洒 孙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5-347,352,共4页
法罗培南钠(faropenem sodium)是青霉烯类中惟一既可口服又可注射的抗生素,它经由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显现抗菌、杀菌作用,具有独特的药动学性质。其抗菌谱广泛,包括需氧G+菌、需氧G-菌及厌氧菌。在呼吸道、泌尿道、妇产科、口腔科以... 法罗培南钠(faropenem sodium)是青霉烯类中惟一既可口服又可注射的抗生素,它经由阻止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显现抗菌、杀菌作用,具有独特的药动学性质。其抗菌谱广泛,包括需氧G+菌、需氧G-菌及厌氧菌。在呼吸道、泌尿道、妇产科、口腔科以及眼科感染上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法罗培南钠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毒理学、药动学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罗培南钠 青霉烯类抗生素 抗菌活性 药动学 临床研究
下载PDF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rofiles and Clonal Relatedness of <i>Pseudomonas aeruginosa</i>Strains Recovered from Wounds Infections of Outpatient Population Presenting in a Rural Hospital in Kenya
3
作者 Thomas Gachuki Thuo Ciira Kiyuukia +3 位作者 John Maina Terry Judah Susan Kiiru John Kiiru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9年第2期119-130,共12页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a leading cause of hospital infections and is intrinsically resistant to most antibiotics. Emerg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MDR) strain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world and poses a great chal...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s a leading cause of hospital infections and is intrinsically resistant to most antibiotics. Emergence of multidrug resistant (MDR) strains has been reported in the world and poses a great challenge in the management of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this species. While a substantial amount of research has been done on strains from most of other infection caused by this specie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susceptibility profiles of strains recovered from African countries in general and Kenya in particular. Furthermore, there is paucity of data regarding strain, phenotype and genetic diversity of strains recoverable from wounds among patients in Kenya. The possible risk factors for acquisition of MDR strains and possible factors that could fuel clonal expansion in hospital and community settings remain undetermined.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conducted in Tigoni Hospital, a rural area in Central Kenya sought to determin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arriage of MDR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wounds among rural population. We also analyze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rofiles among these isolates. Prevalence of P. aeruginosa in wounds was 28% with 85 isolates recovered from wounds of 299 participants. Mos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prevalence was recorded towards Ceftazidime (64%) and Cefepime (52%) while Piperacillin-tazobactam was the most effective antimicrobial agent with a resistance prevalence rate of 20%. Resistance towards new classes of aminoglycosides such as Gentamicin was at 45% while that towards Amikacin was at 40%. Compared to other related studies, relatively lower resistance towards Ciprofloxacin (25%) and Meropenem (40%) were recorded. Some of the risk factors identified for carriages of MDR strains were self-medication (p: 0.001, C.I: 3.01 - 8.86, O.R: 5.17) and non-completion of dosage (p: 0.12, C.I: 0.9 - 2.5, O.R: 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APENEMS RESISTANCE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carbepenems RESISTANCE Carriage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WOUNDS CLONAL Relatedness
下载PDF
新型青霉烯类抗生素——法罗培南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一飞 冯昱 叶俊杰 《化工科技市场》 CAS 2010年第8期5-8,共4页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限制了临床常规抗生素的使用范围。法罗培南是一种新研制出的广谱抗菌药,尤其对厌氧菌有强抗菌作用,属于口服青霉烯类抗生素。对法罗培南的抗菌机制、抗菌活性、临床应用、合成路线以及市场前景进...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限制了临床常规抗生素的使用范围。法罗培南是一种新研制出的广谱抗菌药,尤其对厌氧菌有强抗菌作用,属于口服青霉烯类抗生素。对法罗培南的抗菌机制、抗菌活性、临床应用、合成路线以及市场前景进行了简要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罗培南 青霉烯类抗生素 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丑晓华 刘文 王来成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9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丙戊酸钠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法测定联合用药前、联用期间以及停用碳青霉烯类药物... 目的探讨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与丙戊酸钠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均相酶扩大免疫分析法测定联合用药前、联用期间以及停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后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总结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影响的变化特点。结果 11例同时使用比阿培南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74.5±19.0)%,11例同时使用美罗培南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74.4±12.6)%,3例同时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64.9±24.3)%,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降低程度无显著性差异,停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显著提高。结论三种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均可以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显著降低,临床应避免联合应用,尽可能避免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血药浓度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与丙戊酸相互作用的临床病例调查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晓东 刘美 +2 位作者 孙浩 菅凌燕 肇丽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5-600,共6页
目的: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使丙戊酸的血药浓度下降,导致抗癫痫治疗失败。为保障我院患者的用药安全,临床药师针对住院患者合用两类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用药干预。评估药物干预对此相互作用的影响,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共分... 目的:因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使丙戊酸的血药浓度下降,导致抗癫痫治疗失败。为保障我院患者的用药安全,临床药师针对住院患者合用两类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用药干预。评估药物干预对此相互作用的影响,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共分2个阶段研究,第1阶段是回顾性研究:通过计算机中心调取我院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使用丙戊酸及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病例共310例。根据用药时间点,人工筛选同时使用两类药物并至少具有1次血药浓度结果的病例;第2阶段是临床干预:在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期间,根据第1阶段调研结果,选取两类药物合用前3位的科室神经外科、神经内科、重症监护ICU,利用电子病志系统,跟踪合用两类药物的在院病例,并对患者用药进行干预。结果:第1阶段:共收集到106例合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与丙戊酸的病例,仅有19例患者监测了两药合用时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占17.92%。碳青霉烯类抗菌药使用后引起丙戊酸血药浓度显著降低,丙戊酸血药浓度波动在0.09-34.38μg·m L^-1之间,均在丙戊酸有效浓度50μg·m L^-1之下;第2阶段:发现6例同时使用丙戊酸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的在院病例,这6例病例的丙戊酸血浆药物浓度均未达到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水平,血浆药物浓度波动在9.94-23.09μg·m L^-1。对6例病例进行药物干预后,其中5例患者丙戊酸的血浆药物浓度波动在54.71-75.82μg·m L^-1,平均为(64.93±7.67)μg·m L^-1,另1例患者将抗癫痫药物逐渐换为左乙拉西坦,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很大改善。结论:丙戊酸和碳青霉烯类抗菌药联合使用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丙戊酸的血浆药物浓度急剧下降。我院临床医生对这两类药物相互作用的知晓率不高。临床药师通过干预,保障了合用两类药物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药物相互作用 临床药师 药物干预
原文传递
儿童临床分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的耐药性变迁 被引量:39
7
作者 郭燕 胡付品 +10 位作者 朱德妹 王传清 王爱敏 张泓 王春 董方 甄景慧 周树平 周艳 朱镭 孟晋华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07-914,共8页
目的了解2005--2017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儿童人群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率和耐药率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药敏测定仪对CRE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7年版标... 目的了解2005--2017年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儿童人群中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检出率和耐药率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自动化药敏测定仪对CRE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2017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4481株临床分离CRE菌株,其在儿童中的总检出率为6.4%,其中新生儿期的检出率为8.8%,婴儿期为7.3%,幼儿期为3.8%,学龄前期为4.0%,学龄期为4.7%,青春期为7.4%。2005—2017年儿童临床分离CRE菌株除枸橼酸杆菌属检出率稳定外,其余种属的CRE菌株检出率均呈上升趋势,接近甚至高于同期成人CRE菌株的检出率。4481株CRE菌株主要为克雷伯菌属(2905株,64.8%)、大肠埃希菌(813株,18.1%)、肠杆菌属(549株,12.3%)和枸橼酸杆菌属(65株,1.5%)等种属;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室(20.7%)、新生儿科(13.3%)、内科(1I.8%)等病房;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42.8%)、尿液标本(26.3%)和血标本(14.9%)等临床标本。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3种碳青霉烯类药物以及受试的青霉素类、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等大多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结论儿童CRE菌株检出率逐年上升,且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极为严重,需引起高度重视;临床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有效控制CRE菌株的扩散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性 细菌 肠杆菌科 碳青霉烯类耐药 儿童
原文传递
综合性医院碳青霉烯类用药频度与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曹加 梅亚宁 +9 位作者 周晓东 丁一 许亚洲 张骞风 吕冬梅 马传学 单红伟 杨青 宋小骏 汤建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7-259,348,共4页
目的了解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和耐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鲍氏不动杆菌(IRAB或MRAB)的耐药趋势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评价和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江苏省7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鲍... 目的了解医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和耐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鲍氏不动杆菌(IRAB或MRAB)的耐药趋势及其之间的相关性,为评价和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江苏省7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患者临床分离鲍氏不动杆菌共14 528株,分别来自患者的痰液、尿液、血液、脓液、腹水等标本,通过SPSS13.0软件,对抗菌药物使用频度(DDDs/1000)、耐药率及耐药趋势进行线性回归、相关系数法、χ2检验分析。结果 2008-2010年每半年南京4所医院检出鲍氏不动杆菌显示增加趋势(P<0.01),徐州3所医院检出鲍氏不动杆菌无变化;2008-2010年南京和徐州地区每半年IRAB和MRAB耐药率均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2008-2010年每半年亚胺培南的DDDs在南京地区呈增长趋势(P<0.05),从5.97上升至8.40;每半年美罗培南的DDDs在南京和徐州地区呈增长趋势,从6.45和1.08上升至12.89和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总碳青霉烯类DDDs增加趋势与ABA临床分离株数、IRAB和MRAB耐药率增加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避免或限制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有助于减少IRAB和MRAB耐药率及临床分离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青霉烯类 用药频度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鲍氏不动杆菌 耐药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