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露天焚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碳排放活动。为全面掌握秸秆露天焚烧的时空分布,准确获取秸秆露天焚烧的碳排放量,以2014-2020年Satellite See Fire数据为数据源,提取呼和浩特市的秸秆火点,分析其数量的年际、月际和区域变化规律;基于202...秸秆露天焚烧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碳排放活动。为全面掌握秸秆露天焚烧的时空分布,准确获取秸秆露天焚烧的碳排放量,以2014-2020年Satellite See Fire数据为数据源,提取呼和浩特市的秸秆火点,分析其数量的年际、月际和区域变化规律;基于2020年Sentinel-2遥感影像,使用归一化燃烧指数(NBR)、燃烧面积指数(BAI)以及改进的燃烧指数(NBRSWIR11、BAI_(Red Edge5)、BAI_(Red Edge6)、BAI_(Red Edge7))提取研究区主要月份的火烧迹地,通过筛选燃烧指数、确定估算阈值,进而得到秸秆露天焚烧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2014-2020年呼和浩特市秸秆火点主要集中在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以及市区南部,火点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为秸秆露天焚烧的主要月份,其中3、10、11月提取火烧迹地的最佳燃烧指数和阈值分别为BAI和78、120与110,4月提取火烧迹地的最佳燃烧指数和阈值分别为BAIRed Edg e5和78;2020年秸秆露天焚烧面积为16万hm^(2),秸秆露天焚烧总量为114.8万t,CH4、CO、CO_(2)和碳排放总量分别为0.25万t、11.73万t、159.62万t和48.75万t。展开更多
通过修正的CASA模型估算2001—2012年间西北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结合土壤微生物呼吸方程,计算出12a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分析了植被碳汇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NPP表现出很强的随季节变化的规律...通过修正的CASA模型估算2001—2012年间西北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结合土壤微生物呼吸方程,计算出12a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分析了植被碳汇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NPP表现出很强的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全年7月份NPP为最高值,12月为最低值,12年间NPP的年均值变化不大。2001—2012年研究区的植被碳汇在波动变化中有所增加,其中2006年的碳汇平均值最小,为609.04 g C m^(-2)a^(-1),2012年最大,为648.02 g C m^(-2)a^(-1);年内碳汇的最大值主要出现在5—7月;碳汇能力由大到小的植被类型为针叶林>农田>灌丛>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研究区多年平均碳汇量呈现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规律,西辽河流域草原区的NPP和碳汇平均值最大,塔里木盆地暖温带荒漠区最小。展开更多
文摘通过修正的CASA模型估算2001—2012年间西北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净第一性生产力(NPP),并结合土壤微生物呼吸方程,计算出12a的净生态系统生产力(NEP),分析了植被碳汇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的NPP表现出很强的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全年7月份NPP为最高值,12月为最低值,12年间NPP的年均值变化不大。2001—2012年研究区的植被碳汇在波动变化中有所增加,其中2006年的碳汇平均值最小,为609.04 g C m^(-2)a^(-1),2012年最大,为648.02 g C m^(-2)a^(-1);年内碳汇的最大值主要出现在5—7月;碳汇能力由大到小的植被类型为针叶林>农田>灌丛>阔叶林>草原>荒漠草原。研究区多年平均碳汇量呈现自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规律,西辽河流域草原区的NPP和碳汇平均值最大,塔里木盆地暖温带荒漠区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