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termination of Atomic Fractions of Isotopes Carbon-13 and Nitrogen-15 Directly in Glicine, L-Leucine, Isoleucine and Alanine
1
作者 Levani Eliashvili Lamzira Parulava Vakhtang Betlemidze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CAS 2023年第5期229-237,共9页
Using compounds modified by the isotopes carbon-13 and nitrogen-15 helps conduct research in various fields of science, such as medicine, pharmacology, pharmacokinetics, metabolism, agriculture, and others. In the cas... Using compounds modified by the isotopes carbon-13 and nitrogen-15 helps conduct research in various fields of science, such as medicine, pharmacology, pharmacokinetics, metabolism, agriculture, and others. In the case of the availability of reliable, express, and cheap methods, the area of their use will gradually expand. A determination of the atomic fraction of the isotopes carbon-13 and nitrogen-15 directly in glycine, leucine, isoleucine, and alanine is proposed;the modification concerns all centers or one or more identical carbon and nitrogen centers separately, as well as both isotope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defined mass lines of the mass spectrum of each amino acid, through which the isotopic content of carbon and nitrogen is calculated. The processes that must be taken into account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sotopic content are also established. Isotopic analysis of these compounds until now was carried out by transforming them into carbon oxide, dioxide, and molecular nitrogen, and determination of their content in individual centers was impos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Spectrometer Mass Spectrum Fragmentary Ion Ionization Mass-to-Charge Ratio Intensity of Ionic Current carbon-13 Nitrogen-15 Atomic Fraction Isotope-Modified
下载PDF
DETERMINING CARBON-13 ENRICHMENT USING LOW ENERGY PROTONS
2
作者 张维成 晁致远 彭秀茹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5年第2期71-74,共4页
DETERMININGCARBON-13ENRICHMENTUSINGLOWENERGYPROTONSZhangWeicheng(张维成);ChaoZhiyuan(晁致远)andPengXiuru(彭秀茹)(Inst... DETERMININGCARBON-13ENRICHMENTUSINGLOWENERGYPROTONSZhangWeicheng(张维成);ChaoZhiyuan(晁致远)andPengXiuru(彭秀茹)(InstituteofModernPhy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质子 确定13C浓度 伽马探测
下载PDF
基于^(13)C同位素标记法探究连作对丹参生长及光合碳分配的影响
3
作者 孟缘 付心雨 +5 位作者 鞠吉东 周冰谦 卢恒 王晓 郭兰萍 刘伟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5-103,共9页
以1年龄盆栽丹参为研究对象,设置^(13)C脉冲标记处理与^(12)C正常处理,应用^(13)C脉冲标记法研究连作与非连作丹参光合碳分配规律,比较植株标记40 d后的形态学与理化指标差异,分析丹参地上部、根部以及根际土壤碳的^(13)C丰度、碳同位... 以1年龄盆栽丹参为研究对象,设置^(13)C脉冲标记处理与^(12)C正常处理,应用^(13)C脉冲标记法研究连作与非连作丹参光合碳分配规律,比较植株标记40 d后的形态学与理化指标差异,分析丹参地上部、根部以及根际土壤碳的^(13)C丰度、碳同位素比率、^(13)C原子百分比以及单位干重样品的^(13)C总量,以明确连作对丹参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连作条件下,丹参各部分生物量与叶绿素含量明显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升高;有效成分中的丹参酮Ⅰ、丹参酮Ⅱ_(A)、二氢丹参酮Ⅰ以及迷迭香酸含量均降低;连作显著影响^(13)C-光合碳分配比例,非连作丹参地上部、根部以及根际土壤中^(13)C-光合碳比率分别为27.14%、72.80%和0.06%,连作丹参为59.38%、40.59%和0.03%。综上,连作后,丹参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受到明显影响;光合产物向地下部的转移能力降低,导致连作丹参根部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丹参光合作用的强弱是反映丹参生长状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脉冲标记法 光合碳 丹参 生长代谢 连作障碍
下载PDF
坡面片蚀泥沙有机碳组分及^(13)C同位素不均匀富集对水动力学参数的响应
4
作者 屈久祁 刘琳 王善琦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9-409,431,共12页
[目的]探究片蚀泥沙轻组有机碳(LF_(OC))和重组有机碳(HF_(OC))不均匀富集的水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特征,为正确理解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三区”移动式变坡钢... [目的]探究片蚀泥沙轻组有机碳(LF_(OC))和重组有机碳(HF_(OC))不均匀富集的水动力学和碳同位素特征,为正确理解水蚀作用下土壤有机碳库变化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陕西省咸阳市杨凌区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进“三区”移动式变坡钢制土槽,结合人工模拟降雨技术,测定径流水动力学参数和泥沙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组成及其δ^(13)C值,并辅以棕壤侵蚀泥沙有机碳δ^(13)C值和水力参数,验证土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果]①雨强和坡度较小时,侵蚀泥沙LF_(OC)和HF_(OC)易发生富集,且相较黏粉粒和微团聚体,大团聚体LF_(OC)与HF_(OC)含量受雨强和坡度的影响更大;②侵蚀泥沙黏粉粒中有机碳δ^(13)C值与其有机碳活跃分数(λ)呈负相关,而其他粒径团聚体有机碳δ^(13)C值与其λ呈显著正相关(p<0.05);③流速与黏粉粒λ显著正相关(p<0.05),雷诺数与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δ^(13)C值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片蚀过程中流速越大,黏粉粒中LF_(OC)越易于优先输移,而紊流加剧则促进低δ^(13)C值团聚体有机碳的优先输移;④对于侵蚀泥沙黏粉粒,流速和雷诺数越大,其有机碳δ^(13)C值越小,λ越大;对于微团聚体和大团聚体,雷诺数越小,其有机碳δ^(13)C值与λ越大。[结论]片蚀过程中轻重组有机碳流失与流速和雷诺数密切相关。并进一步验证了^(13)C同位素对侵蚀泥沙有机碳示踪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蚀 轻组有机碳 重组有机碳 水动力学特征 δ^(13)C 分馏效应
下载PDF
CARBON-13 NMR STUDY ON 4-VINYLPYRIDINEACRYLIC ACID COPOLYMER
5
作者 毛希安 徐广智 +1 位作者 吕泓 江英彦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88年第16期1346-1349,共4页
Carbon-13 NMR has become a powerful technique in studying polymer structures. A lot of parameters which are important in elucidating polymer 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13C NMR analysis. Moreover, statistical be... Carbon-13 NMR has become a powerful technique in studying polymer structures. A lot of parameters which are important in elucidating polymer 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13C NMR analysis. Moreover, statistical behavior of monomer addition process can be ins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13 NMR 4-vinylpyridine-acrylic ACID COPOLYMER
原文传递
An atomic electronegative distance vector and 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chemical shifts of alcohols and alkanes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树深 夏之宁 +2 位作者 蔡绍皙 刘堰 李志良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A novel atomic electronegative distance vector (AEDV) has been developed to express the chemical environment of various chemically equivalent carbon atoms in alcohols and alkanes. Combining AEDV and γ parameter, four... A novel atomic electronegative distance vector (AEDV) has been developed to express the chemical environment of various chemically equivalent carbon atoms in alcohols and alkanes. Combining AEDV and γ parameter, four five-parameter linear relationship equations of chemical shift for four types of carbon atom are created by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are R = 0.9887, 0.9972, 0.9918 and 0.9968 end roots of mean square error are RMS = 0.906, 0. 821, 1.091 and 1.091 of four types of carbons, i.e., type 1, 2, 3, and 4 for primary, secondary, tertiary, and quaternary carbons, respectively. The stability and prediction capacity for external samples of four models have been tested by cross-valid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omic electronegative distance vector (AEDV) γ calibration simulation of 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alcohols and alkanes molecular modelling
全文增补中
Investigation of 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structure correlation based on novel atomic distance-edge (ADE) vector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树深 曹晨忠 李志良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6-137,共12页
A set of novel graph-theoretical parameters, called the atomic distance-edge (ADE) vector, was developed. Baaed on the connecting C-C bond number between central carbon atom and the other ones, various carbon atoms of... A set of novel graph-theoretical parameters, called the atomic distance-edge (ADE) vector, was developed. Baaed on the connecting C-C bond number between central carbon atom and the other ones, various carbon atoms of alkanes were classified as four types, i.e., type 1, 2, 3 and 4 for primary, secondary, ternary and quaternary carbon, respectively; and then four regression equations were obtained to link carbon-13 chemical shift (CS) of each type of atoms. Furthermore, thes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a of alkanes 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estimated CS we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vel' atomic distance-edge vector (ADE) 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 structure-spectra correlation ALKANES multivariate modeling
全文增补中
胃功能三项联合碳13检查在胃癌筛查中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熊文毅 《系统医学》 2023年第6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在胃癌筛查工作开展中胃功能三项联合碳13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1月期间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接受胃癌筛查的50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胃功能三项检查、碳13检查,将上述两种方法联合的检查结果纳入联... 目的探讨在胃癌筛查工作开展中胃功能三项联合碳13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4—11月期间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接受胃癌筛查的50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胃功能三项检查、碳13检查,将上述两种方法联合的检查结果纳入联合组、将单独应用碳13检查的结果纳入单一组,以胃镜下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的诊断效能。结果联合组敏感度97.14%(68/70)、特异度97.67%(420/430)、准确性97.60%(488/500)均高于单一组82.86%(58/70)、94.65%(407/430)、93.00%(465/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66、377.959、430.207,P<0.05)。结论开展碳13检查的同时配合使用胃功能三项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筛查 胃功能三项 13检查
下载PDF
中国大气田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的若干特征
9
作者 戴金星 倪云燕 +4 位作者 龚德瑜 黄士鹏 刘全有 洪峰 张延玲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3-233,共11页
勘探开发大气田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途径。1991年至2020年,中国新探明大气田68个,促进2020年产气1925×10^(8)m^(3),成为世界第4产气大国。基于中国70个大气田的1696个气样组分和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数据,获得中国大... 勘探开发大气田是一个国家快速发展天然气工业的重要途径。1991年至2020年,中国新探明大气田68个,促进2020年产气1925×10^(8)m^(3),成为世界第4产气大国。基于中国70个大气田的1696个气样组分和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数据,获得中国大气田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特征:①δ^(13)C_(1)、δ^(13)C_(2)、δ^(13)C_(3)和δ^(13)C_(4)的最轻值和平均值,随分子中碳数逐增而变重,而δ^(13)C_(1)、δ^(13)C_(2)、δ^(13)C_(3)和δ^(13)C_(4)的最重值,随分子中碳数逐增而变轻。②中国大气田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71.2‰~−11.4‰,其中生物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71.2‰~−56.4‰;油型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54.4‰~−21.6‰;煤成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49.3‰~−18.9‰;无机成因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35.6‰~−11.4‰;根据这些数据编制了中国大气田的δ^(13)C_(1)值尺图。③中国天然气δ^(13)C_(1)值的分布区间为−107.1‰~−8.9‰,其中生物气δ^(13)C_(1)值为−107.1‰~−55.1‰;油型气δ^(13)C^(1)值为−54.4‰~−21.6‰;煤成气δ^(13)C_(1)值为−49.3‰~−13.3‰;无机成因气δ13C1值为−36.2‰~−8.9‰;根据上述数据编制了中国天然气的δ^(13)C_(1)值尺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大气田 生物气 油型气 煤成气 无机成因气 烷烃气 碳同位素组成 δ_(13)C^(1)值尺
下载PDF
稻秆木素侧链^(13)C同位素示踪及固体^(13)CNMR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顾瑞军 谢益民 +2 位作者 曾绍琼 伍红 安田征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73-1076,共4页
在水稻 (Oryza sativa L.)生长过程中 ,向其茎秆部节间的空腔分别注入在侧链α,β,γ位带有 1 3C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 ,得到 1 3C标记的稻秆木素 ,用高分辨率固体核磁 1 3C NMR对其组织进行分析 ,发现外源性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并不影响... 在水稻 (Oryza sativa L.)生长过程中 ,向其茎秆部节间的空腔分别注入在侧链α,β,γ位带有 1 3C标记的松柏醇葡萄糖甙 ,得到 1 3C标记的稻秆木素 ,用高分辨率固体核磁 1 3C NMR对其组织进行分析 ,发现外源性的松柏醇葡萄糖甙并不影响水稻中木素的正常合成 .证明了 β-O-4,β-β,β-5和 β-1结构是稻秆原本木素中的主要结构 ,另外还有少量的松柏醇和阿魏酸类结构 ,并证实木素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秆 木素 同位素示踪 13 核磁共振 分离 造纸工业 制浆
下载PDF
用^13C脉冲标记法研究玉米光合碳分配及其向地下的输入 被引量:49
11
作者 何敏毅 孟凡乔 +1 位作者 史雅娟 吴文良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46-453,共8页
研究玉米生长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对了解农田碳平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应用4次13C脉冲标记对不同生育时期(苗期、拔节、抽雄和灌浆期)玉米光合碳在玉米-土壤系统中的分配特征进行了为期1个生长季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在地... 研究玉米生长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对了解农田碳平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应用4次13C脉冲标记对不同生育时期(苗期、拔节、抽雄和灌浆期)玉米光合碳在玉米-土壤系统中的分配特征进行了为期1个生长季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在地上部的13C占玉米净吸收13C的百分含量,在灌浆期标记时最大,为80.01%.在不同生育时期,玉米向地下转移的13C比例分别为43.24%、46.46%、30.30%和19.99%;此部分13C中有34.68%~77.56%被根际呼吸消耗,16.63%~57.02%存在于根部,5.05%~8.30%通过根际沉积转化为土壤有机碳.整个生育期内,玉米分配到地上部、根部、根际呼吸和土壤有机碳中的光合碳量,分别占净吸收碳量的62.39%、17.88%、17.07%和2.67%.在拔节、抽雄和灌浆期,玉米的根际呼吸分别占土壤呼吸总量的67.07%、63.31%和28.82%;同时其根际激发效应使土壤原有有机碳分解分别增加了31.11%、79.09%和120.83%.以大田玉米地上部干重18 t.hm-2、含碳量42%计算,玉米在其生育期内输入到地下的总碳量为4.6 t.hm-2,其中有2.1 t.hm-2通过根际呼吸进入大气,2.2 t.hm-2存在于根中,0.33 t.hm-2转化为土壤有机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土壤有机碳 ^13C脉冲标记 根际沉积 根际激发效应
下载PDF
黄河水主要化学组分与δ^(13)C的沿程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苏小四 吴晓芳 +2 位作者 林学钰 廖资生 王金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9-31,共3页
在系统采集从黄河源头至入海口的17条河谷断面上的黄河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并测定其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和1δ3C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对黄河水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沿程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黄河水具有从源头到入海口水化... 在系统采集从黄河源头至入海口的17条河谷断面上的黄河水、地下水和地表水水样,并测定其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和1δ3C同位素组成的基础上,对黄河水主要化学组分含量及同位素组成沿程变化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黄河水具有从源头到入海口水化学变化大,δ13C比值波状下降的总体变化特点。研究认为,地表径流和岩溶地下水等水体对河水的补给以及灌溉回归水是导致河水水化学组成和同位素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沿程变化 稳定碳-13同位素 黄河
下载PDF
低温精馏分离稳定同位素碳-13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虎林 李良君 +1 位作者 李思宁 巨永林 《低温与特气》 CAS 2008年第6期9-15,共7页
概述了国际上稳定同位素碳-13的分离技术现状;分析了不同装置的技术特点;结合CO低温精馏技术关键及近年低温技术、化工技术的最新成果,从原料气制备工艺、换热器设计、新型填料设计、精馏塔结构、级联形式、能量组织利用等方面分析了低... 概述了国际上稳定同位素碳-13的分离技术现状;分析了不同装置的技术特点;结合CO低温精馏技术关键及近年低温技术、化工技术的最新成果,从原料气制备工艺、换热器设计、新型填料设计、精馏塔结构、级联形式、能量组织利用等方面分析了低温精馏技术分离碳-13的技术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精馏 同位素分离 碳-13
下载PDF
^(13)C核磁共振研究氯化无规聚丙烯的结构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伟生 施良和 沈德言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91-297,共7页
用核磁共振方法(^(13)C-NMR)研究了一系列氯化无规聚丙烯的结构。在0—52.84%(wt)的氯化度范围内,主要为单氯取代,二氯取代很少。伯、仲、叔三种氢的相对氯化活性为R(CH)>R(CH_2)>R(CH_3),并乒表明氯化反应比较均匀地发生在无规... 用核磁共振方法(^(13)C-NMR)研究了一系列氯化无规聚丙烯的结构。在0—52.84%(wt)的氯化度范围内,主要为单氯取代,二氯取代很少。伯、仲、叔三种氢的相对氯化活性为R(CH)>R(CH_2)>R(CH_3),并乒表明氯化反应比较均匀地发生在无规聚丙烯分子链上。影响聚丙烯氯化反应的结构因素主要为C—H键的离解能,大分子自由基稳定性和大分子链构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规聚丙烯 氯化 核磁共振
下载PDF
会仙喀斯特湿地三种典型植物叶片碳同位素(δ^(13)C)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沈育伊 张德楠 +5 位作者 徐广平 滕秋梅 周龙武 黄科朝 牟芝熠 孙英杰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9-779,共11页
为探讨会仙喀斯特湿地不同生长环境下植物叶片碳(C)、氮(N)、磷(P)、稳定碳同位素(δ^(13) C)特征及其生态学指示意义,该文以挺水植物芦苇、浮水植物水葫芦和沉水植物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种典型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的δ^(13) C特... 为探讨会仙喀斯特湿地不同生长环境下植物叶片碳(C)、氮(N)、磷(P)、稳定碳同位素(δ^(13) C)特征及其生态学指示意义,该文以挺水植物芦苇、浮水植物水葫芦和沉水植物金鱼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三种典型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的δ^(13) C特征及种间和微生境的差异,并基于植物碳同位素与碳酸酐酶显著正相关的二端元模型,估算了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酸氢根离子(HCO-3)的碳量。结果表明:(1)三种植物叶片δ^(13) C的变化范围为-28.47‰~-21.69‰,平均值为-24.83‰,不同生活型植物间δ^(13) C存在差异,金鱼藻>水葫芦>芦苇。(2)植物δ^(13) C值与叶片C、N和P元素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与C/N、C/P和N/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底泥的有机质、速效氮、总氮、速效磷和总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会仙喀斯特湿地三种不同生活型植物叶片N/P平均值为10.34,表现出植物受N、P共同影响的特征。(4)δ^(13) C的变化特征,揭示了三种水生植物可能通过增加磷利用效率来促进低水分利用率环境下的碳的合成,通过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策略来代偿较低的氮素利用效率。(5)芦苇光合作用固定HCO-3碳量为159.60 t·a^(-1)·km^(-2),水葫芦为10.80 t·a^(-1)·km^(-2),金鱼藻为9.24 t·a^(-1)·km^(-2),平均值为59.88 t·a^(-1)·km^(-2)。会仙喀斯特湿地植物的不同生活型、光合作用途径和生长微环境,是影响叶片δ^(13) C变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湿地 水生植物 营养元素 稳定碳同位素(δ^(13)C) 碳汇
下载PDF
^(13)C化学位移与不对称烯烃的亲电加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进贤 席永盛 杜正银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2期97-99,共3页
根据单取代苯13C核磁化学位移所计算的电子效应值,结合可极化率观点。
关键词 化学位移 电子效应 烯烃 13 亲电加成
下载PDF
吡啶和喹啉类化合物的碳-13核磁共振波谱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齐玉华 许禄 +1 位作者 王淑云 胡建强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945-949,共5页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法对18个吡啶和喹啉类化合物的118个化学位移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应用碳原子的空间和电子结构特征来表征其所处的化学环境,从而获得了比较好的相关模型。波谱模拟技术对辅助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和化学...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法对18个吡啶和喹啉类化合物的118个化学位移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应用碳原子的空间和电子结构特征来表征其所处的化学环境,从而获得了比较好的相关模型。波谱模拟技术对辅助有机化合物结构解析和化学位移的确认是十分有用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 喹啉 碳-13核磁共振模拟 结构分析
下载PDF
应用δ^(13)C值探讨土壤中有机碳的迁移规律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启明 朴河春 +2 位作者 郭景恒 魏鲁明 余登利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1年第1期32-35,共4页
C3 植物与C4 植物具明显的δ13C值差异 ,利用这种特性 ,选取荔波茂兰喀斯特森林边缘处这个C3植物—C4 植物转换生长的地点 ,分别采集森林与农田各三个剖面的土壤样品 ,根据测定其土壤总有机碳。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SOC3 SOC4 碳同位素 迁移规律
下载PDF
不同培肥土壤颗粒有机碳的^(13)C核磁共振与红外光谱对比分析(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曲晓晶 吴景贵 +2 位作者 李明明 张乐乐 曹笠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50-653,共4页
为明确颗粒有机碳在土壤固碳中的作用机制,对比研究了不同有机培肥土壤颗粒有机碳的结构差异。以单施化肥处理为对照,选择了四种有机物料进行定位培肥试验,利用^(13) C NMR和红外光谱技术对比分析不同有机培肥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结构的影... 为明确颗粒有机碳在土壤固碳中的作用机制,对比研究了不同有机培肥土壤颗粒有机碳的结构差异。以单施化肥处理为对照,选择了四种有机物料进行定位培肥试验,利用^(13) C NMR和红外光谱技术对比分析不同有机培肥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有机碳以脂肪碳和含氧基团为主,脂化度高于75%,含氧官能团含量高于50%;不同有机培肥对土壤颗粒有机碳结构的影响差异性显著,树叶培肥在提高颗粒有机碳芳香度的同时,亲水性也大幅度提高,比单施化肥处理(对照)提高了0.78%;短期内,牛粪、秸秆和树叶培肥均可提高土壤颗粒有机碳的芳香度,但从长远角度分析,牛粪和秸秆培肥更利于土壤颗粒有机碳的稳定,尤其是秸秆培肥,其颗粒有机碳的芳香度分别比对照和牛粪培肥高0.35%和0.11%,而亲水性远低于二者;红外光谱与核磁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红外光谱可用于大量样品的颗粒有机碳结构初步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碳 固体13C核磁共振 红外光谱 有机培肥
下载PDF
^13C-NMR在抗冲共聚聚丙烯序列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重 王良诗 +1 位作者 郭梅芳 乔金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88,共6页
论述了^13C-NMR在抗冲共聚聚丙烯序列结构研究中的进展。介绍了抗冲共聚聚丙烯N脉谱图及谱图归属和单元组的分布、组成及数均序列长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抗冲共聚聚丙烯主要是由乙丙无规共聚物、乙丙可结晶共聚物(富含乙烯或丙... 论述了^13C-NMR在抗冲共聚聚丙烯序列结构研究中的进展。介绍了抗冲共聚聚丙烯N脉谱图及谱图归属和单元组的分布、组成及数均序列长度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抗冲共聚聚丙烯主要是由乙丙无规共聚物、乙丙可结晶共聚物(富含乙烯或丙烯均可能存在)和聚丙烯均聚物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NMR 抗冲共聚聚丙烯 序列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