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depositional evolution of carbonate platform during the Cambrian and Ordovician in eastern Tarim Basin,NW China
1
作者 Jingyan LIU Shiqiang XIA +5 位作者 Junlong ZHANG Feng HE Yuhan CHENG Yi ZHU Zhaoqin CHEN Huoxiang DONG 《Frontiers of Earth Science》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470-486,共17页
The eastern Tarim Basin(Tadong Area)has gained wide attentions on large-scale marine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Cambrian-Ordovician due to significant hydrocarbon discoveries.A systematic analysis combining thin sections... The eastern Tarim Basin(Tadong Area)has gained wide attentions on large-scale marine carbonate reservoirs in Cambrian-Ordovician due to significant hydrocarbon discoveries.A systematic analysis combining thin sections,cores,wireline logs,and seismic data is conducted on Cambrian-Ordovician carbonate platform in the whole eastern Tarim Basin,including Gucheng area,Majiaer area,and western Luobopo rise(Luoxi area).The results show that 8 sub-facies and more than 10 microfacies are developed including open platform,restricted/semi-restricted platform,reef-shoal around platform margin,drowned platform,foreslope,neritic platform,and deep-water basin.As both key areas for hosting petroleum reserves during the Cambrian and Ordovician,the Luoxi area is dominated by deep-water basin facies,while the Gucheng area is dominated by neritic platform facies and deep-water basin facies during the Lower Cambrian.The deposition evolution during the whole Cambrian is dominated by slope facies and deep-water facies,platform margin facies,and platform facies.In contrast,it is dominated by open platform facies during the whole Ordovician.The depositional evolution of carbonate platform is mainly controlled by paleo-geomorphology and sea-level changes.The distribution of paleo-geomorphologic unit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ntrolling types and distributions of carbonate platform facies.The transgression assists in growth of reef-shoal complex and lime mud mound in the Early Ordovician.However,with neritic platform and slope being to disappeared,in the Middle Ordovician,platform margin facies are well developed in Gucheng Area.Platform facies and deepwater basin faci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Finally,carbonate platform is drowned due to sea level rising in the Late Ordovician.The depositional evolution of carbonate platform coinciding falling and rising of sea-level changes can be beneficial for appropriate carbonate reservoirs identification and petroleum explo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ate platform depositional evolution sedimentary facies Tarim Basin the Cambrian-Ordovician
原文传递
The sedimentary facies characteristics and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y during Middle-Late Cambrian,Sichuan Basin and adjacent area
2
作者 Feifan Lu Xiucheng Tan +5 位作者 Teng Ma Ling Li Aiwei Zhao Chengpeng Su Jingqing Wu Haitao Hong 《Petroleum》 2017年第2期212-231,共20页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al strata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Upper Cambrian,the present paper conducts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sedimentary facies in the basin and its peripheral area by utilizing 164 field out... Combined with the regional strata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Middle-Upper Cambrian,the present paper conducts a systematic research on sedimentary facies in the basin and its peripheral area by utilizing 164 field outcrops and drilling and coring data.Further,the method of“multi-factor comprehensive synthesis based on single-factor analysis”was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the sedimentary facies and palaeogeography of the study area and establish the sedimentary facies model.Stratigraphic reveals that the study area represents the pattern of thin-northwest and thicksoutheast by stretching northeast-southwest.Within the present basin,the pattern of“one thin and two thick”predominates,while outside the basin“four thin and three thick”filling feature was found.Sedimentary facies shows that the study area was featured by rimmed carbonate platform.Specifically,carbonate platform,slope and northeastern corner Qinling paleooceanic Basin and southeastern corner Jiangnan Bain was identified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The carbonate platform contains restricted platform,evaporation-restricted platform,semi-restricted platform and the platform margin.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lithofacies palaeoge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manifests that during Middle-Late Cambrian,the western Old land evolved into peneplain stage,and that the eastern and southwestern sub-sags remained connected to the open-sea to some extent.At the time,the shllow seawater circulation was relatively restricted,while the ancient seabed tended to be flat and evaporation 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tly diminished.Secondary sea-level fluctuation intensively influenced the development of scaled grain beach.It is suggested that tide marginal beach,intraplatform shoal subfacies zone,along with Shiqian-SangZhi in southeast and Zhenba-Xinshan in northeast platform-margin beach subfacies zone to be preferable targets for the favorable reservoir facies zone and potential oil and gas reservoir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dimentary facies PALEOGEOGRAPHY carbonate platform platform margin sedimentary facies model
原文传递
川北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特征与风暴沉积的发现
3
作者 王牧源 牟传龙 +2 位作者 王秀平 侯乾 王启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25,共15页
为了厘清上扬子北缘奥陶系古地理格局与沉积环境,在川北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选择大两会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与室内薄片的详细分析,对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精细划分。结果表明,大两会剖面奥陶系地层主要... 为了厘清上扬子北缘奥陶系古地理格局与沉积环境,在川北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研究基础上,选择大两会剖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实测与室内薄片的详细分析,对旺苍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精细划分。结果表明,大两会剖面奥陶系地层主要发育赵家坝组、西梁寺组、宝塔组、五峰组。赵家坝组与西梁寺组主要发育海岸相的潮坪亚相;宝塔组主要发育浅海相的碳酸盐岩台地亚相;五峰组主要发育浅海相的陆棚亚相,并依次划分出多个次相。首次在西梁寺组潮坪亚相中发现风暴沉积,风暴沉积构造主要包括底面侵蚀构造、砾屑层、粒序层理、平行层理、丘状交错层理等,并识别出4种风暴沉积序列。因此,上扬子北缘中奥陶纪处于海岸环境的低纬度飓风地带,晚奥陶纪处于浅海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奥陶系 沉积特征 沉积相 风暴沉积
下载PDF
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4
作者 黄阳鸿 王振宇 +1 位作者 杨海军 马青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2期11-23,共13页
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是塔北隆起下古生界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厘清该区寒武系沉积演化过程和相带分布可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依据。在对岩心、薄片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和野外剖面特征分析,对... 新疆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海相碳酸盐岩是塔北隆起下古生界重要的油气储集层,厘清该区寒武系沉积演化过程和相带分布可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依据。在对岩心、薄片观察描述的基础上,结合测井资料和野外剖面特征分析,对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系沉积相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塔北隆起牙哈-英买力地区寒武纪处于塔北大型碳酸盐岩台地内部,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半局限台地2种台地相。②局限台地主要发育于上、中寒武统,包含潮坪、潟湖、障壁滩坝3种亚相,其中可见有冲刷面、层状层理等构造,剖面中GR曲线跳跃剧烈,呈锯齿状,视电阻率整体偏高。③半局限台地在上、中、下寒武统均有分布,主要包括台内滩、滩间海2种亚相,宏观上可见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剖面中GR曲线总体较平直,呈箱型,视电阻率整体偏低。④沉积演化特点上,从早寒武世-晚寒武世,其沉积环境在纵向上呈现为:局限台地-半局限台地,随着海平面升降的变化,出现开阔-闭塞-开阔-闭塞的环境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北隆起 牙哈-英买力地区 寒武纪 碳酸盐岩 沉积相 台地相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蒸发台地沉积相 被引量:50
5
作者 王一刚 张静 +4 位作者 刘兴刚 徐丹舟 师晓蓉 宋蜀筠 文应初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57-371,共15页
四川盆地早三叠世飞仙关早期的环境基本上继承了晚二叠世长兴期末的格局。在川东北地区演化为碳酸盐蒸发台地。飞仙关组蒸发台地为一套含硫酸盐的富白云岩的蒸发潮坪沉积层系。下部为薄层的含石膏、硬石膏晶体、团块及肠状石膏层的泥晶... 四川盆地早三叠世飞仙关早期的环境基本上继承了晚二叠世长兴期末的格局。在川东北地区演化为碳酸盐蒸发台地。飞仙关组蒸发台地为一套含硫酸盐的富白云岩的蒸发潮坪沉积层系。下部为薄层的含石膏、硬石膏晶体、团块及肠状石膏层的泥晶灰岩、微晶白云岩组成的小潮差蒸发潮坪层序。中部为层状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的潮下鲕粒滩相与萨布哈环境的富层状石膏岩的膏坪相、含石膏岩的膏云坪相组成的大潮差蒸发潮坪层序。上部为中薄层状富泥的含石膏质夹层的泥质泥晶灰岩、微晶白云岩组成的旋回性清楚的似蒸发潮坪层序。这三种层序的纵向组合在蒸发台地相区可以很好对比,尽管各层序厚度有明显变化。强烈白云石化的鲕粒白云岩是四川盆地飞仙关组大中型气藏的主要储层,依据鲕粒岩的相序特征可将其分为有障壁性质的台缘鲕粒坝和台内鲕粒滩两类。蒸发台地西缘的台缘鲕粒坝在飞仙关期基本稳定。东缘的台缘鲕粒坝在飞仙关中后期大幅度向盆地方向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碳酸盐蒸发台地 萨布哈 下三叠统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东北部 碳酸盐 蒸发 台地
下载PDF
陆源碎屑与碳酸盐混积岩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69
6
作者 冯进来 胡凯 +5 位作者 曹剑 陈琰 王龙刚 张英 王牧 赵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7-307,共11页
根据混积岩的分类命名、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等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石油地质领域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得出:有利于混合沉积的沉积相主要是滨海相、滨浅湖相,其次是浅海陆棚、陆表海、三角洲相等;对其沉积环境的分析表明,滨海相混积岩发育的... 根据混积岩的分类命名、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等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石油地质领域的研究进展,综合分析得出:有利于混合沉积的沉积相主要是滨海相、滨浅湖相,其次是浅海陆棚、陆表海、三角洲相等;对其沉积环境的分析表明,滨海相混积岩发育的控制因素是潮汐作用、相对比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以及有利于低等生物发育的浅海环境,控制滨浅湖相混积岩发育的因素是频繁的湖平面和气候的变化;因此认为深入探讨混积岩的沉积微相及其环境因素,对于完善和统一混积岩独立的分类方案和命名体系是一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柴西北区古近系和新近系中深层湖相混积岩的研究实例,初步提出了湖相和海相的混合沉积综合模式示意图;根据与混积岩相关的烃源岩和油气储层的研究资料认为,滨、浅海相和滨、浅湖等海(湖)陆过渡地带的混合沉积,也可成为优质储层和烃源岩的勘探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积岩 沉积相 沉积环境 相模式 优质储层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北部下三叠统飞一-飞三段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相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冯仁蔚 王兴志 +4 位作者 张帆 庞艳君 陈更生 杨雨 杨天泉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4-66,共13页
四川盆地东北部在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的大部分时间内(飞一—飞三期)属于四周被深水海槽围绕的、受南秦岭海演化拉张断裂而形成的一个碳酸盐孤立台地环境,随四级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开江—梁平海槽的逐渐关闭和城口—鄂西海槽的东移,各种孤... 四川盆地东北部在早三叠世飞仙关期的大部分时间内(飞一—飞三期)属于四周被深水海槽围绕的、受南秦岭海演化拉张断裂而形成的一个碳酸盐孤立台地环境,随四级海平面的升降变化、开江—梁平海槽的逐渐关闭和城口—鄂西海槽的东移,各种孤立台地亚相发生移动和转变,最终在飞三晚期至飞四早期孤立台地转化合并为川东北大型连陆台地。根据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层沉积特征(岩性、古生物、沉积构造、测井)研究,划分了潟湖(包括蒸发潟湖、局限潟湖、半局限潟湖和点滩)、台地边缘鲕滩、斜坡、海槽4个亚相;建立出孤立台地的沉积立体模式并分析了沉积相从飞一飞三期的展布及演化过程;最后着重剖析了具备后期形成良好储层条件的孤立台地边缘鲕滩相带的迁移性、储层发育不均一性、测井和地震特征,沉积相对鲕滩气藏分布的控制,最后对孤立台地边缘鲕滩相中有望成为新的天然气勘探突破区进行了地震横向分布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北 飞仙关组 孤立碳酸盐岩台地 沉积相
下载PDF
川中大安寨段风暴沉积特征及分布模式 被引量:12
8
作者 冯荣昌 吴因业 +4 位作者 杨光 杨家静 刘敏 张天舒 岳婷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09-918,共10页
风暴沉积在川中大安寨段比较发育,对大安寨段风暴沉积的沉积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大安寨段风暴沉积虽然缺乏丘状交错层理,但顶底面构造和层理构造比较发育。综合分析顶底面构造和层理构造特征,总结了大安寨段风暴沉积的理想沉积相序结... 风暴沉积在川中大安寨段比较发育,对大安寨段风暴沉积的沉积构造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大安寨段风暴沉积虽然缺乏丘状交错层理,但顶底面构造和层理构造比较发育。综合分析顶底面构造和层理构造特征,总结了大安寨段风暴沉积的理想沉积相序结构,即一个完整的风暴层序从下向上发育:渠模或侵蚀面、砾屑层、粒序层理、波状层理、漂浮介屑段、粉砂屑层和截切或波痕。由于各微相的水动力条件的差异导致风暴沉积层序在各微相中保存的程度不同,在能量较高的滩前、滩核、滩后主要以粒序层为主,滨浅湖主要以粉砂屑层理为主,半深湖发育漂浮状介屑层、波状层理、粉砂屑层理。风暴沉积的研究加深了对大安寨段半深湖灰岩成因的认识,滩前和半深湖相的风暴成因的灰岩的孔隙度相对较好,具有较好的烃源与保存条件,是致密油勘探的有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安寨段 风暴沉积 相序结构 沉积模式
下载PDF
扬子地块西北缘二叠系-中三叠统层序地层与沉积相展布 被引量:19
9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1 位作者 万怡平 金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41-748,共8页
扬子地块西北缘二叠系-中三叠统以大套碳酸盐岩地层为主。本文应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地震、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在二叠系-中三叠统识别出升隆侵蚀不整合面、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面、水下沉积间断层序不整合面、局... 扬子地块西北缘二叠系-中三叠统以大套碳酸盐岩地层为主。本文应用碳酸盐岩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地震、露头、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在二叠系-中三叠统识别出升隆侵蚀不整合面、海侵上超层序不整合面、水下沉积间断层序不整合面、局部暴露层序不整合面等4种沉积层序界面,并将二叠系-中三叠统划分为11个三级层序23个体系域。通过层序地层对比,建立了研究区层序地层格架,在格架内分析了不同体系域的沉积相特征,认为台缘礁滩相和台内滩相为有利储集相带,且前者主要发育于层序Ⅰ的高位体系域(栖霞组),以及层序Ⅴ和层序Ⅵ的海浸体系域(长兴组和飞仙关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层序地层 沉积相 二叠系-中三叠统 扬子地块西北缘 台缘礁滩
下载PDF
塔中地区中及上奥陶统沉积相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传禄 韩宇春 +2 位作者 罗平 魏志彬 马龙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5-44,共10页
中及上奥陶统是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在综合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塔中地区中及上奥陶统不同沉积相的分布规律。礁滩沉积和斜坡沉积构成了台地边缘相的主体。碳酸盐台地上不同期次发育的边缘相是重要的油气... 中及上奥陶统是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主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在综合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 ,分析了塔中地区中及上奥陶统不同沉积相的分布规律。礁滩沉积和斜坡沉积构成了台地边缘相的主体。碳酸盐台地上不同期次发育的边缘相是重要的油气储集体 ,它们主要分布于塔中I号断裂构造带、TZ10井构造带和塔中南缘断裂构造带上 ,沉积厚度相对较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种分布状况代表了塔中地区构造对沉积相带的控制作用。通过大量二维及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分析发现 ,在塔中广泛分布的丘状隆起地震相、楔状前积反射地震相和杂乱反射地震相多沿主要构造线延伸 ,内部反射杂乱 ,呈乱岗状反射。将已经认识的沉积相类型和这些地震相的分布特征相比较 ,可以确定这种地震相就是碳酸盐台地边缘相沉积体。这样 ,就有可能利用丰富的地震资料 ,预测有利于油气富集的储集体的展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中地区 奥陶统 沉积相 地震相
下载PDF
碳酸盐岩沉积相及相模式 被引量:81
11
作者 金振奎 石良 +1 位作者 高白水 余宽宏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65-979,共15页
碳酸盐岩在我国广泛发育,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层位。目前关于碳酸盐岩沉积相及相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部分沉积相命名混乱,同一种相,名称不同,或同一名称,含义不同;相模式不完善,用词不严谨,不同相带的区别特征不明确,应用困难等等... 碳酸盐岩在我国广泛发育,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层位。目前关于碳酸盐岩沉积相及相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部分沉积相命名混乱,同一种相,名称不同,或同一名称,含义不同;相模式不完善,用词不严谨,不同相带的区别特征不明确,应用困难等等。本文根据多年碳酸盐岩研究经验以及国内外前人对现代及古代碳酸盐岩的研究,对一些碳酸盐岩沉积相的定义进行了厘定,对台地、斜坡和盆地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台地划分为孤立台地、镶边台地和离岸台地,其中将镶边台地进一步划分为镶边陡坡台地和镶边缓坡台地,将离岸台地进一步划分为离岸陡坡台地和离岸缓坡台地;将斜坡划分为缓坡、陡坡和陡崖;将盆地划分为浅盆和深盆。分析了不同类型台地的成因和演化序列,将台地演化划分为初期、早期、中期和晚期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特征不同。总结出了不同类型台地的沉积模式,尤其对不同相带的识别标志进行了提炼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 盐岩 沉积 相沉积模式 台地 斜坡 盆地
下载PDF
上扬子地区早三叠世异常碳酸盐岩的分类与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时志强 安红艳 +2 位作者 伊海生 张华 曾德勇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0,共10页
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晚期及早三叠世早期异常碳酸盐岩可以按成因分为3大类:A类—生物成因的异常碳酸盐岩,B类—非生物成因(化学及水动力成因)的异常碳酸盐岩,C类—生物、水动力及化学等复合成因的异常碳酸盐岩;还可进一步识别出8个具体类... 上扬子地区晚二叠世晚期及早三叠世早期异常碳酸盐岩可以按成因分为3大类:A类—生物成因的异常碳酸盐岩,B类—非生物成因(化学及水动力成因)的异常碳酸盐岩,C类—生物、水动力及化学等复合成因的异常碳酸盐岩;还可进一步识别出8个具体类别,包括微生物岩、角砾状灰岩、扁平砾屑灰岩、条带状灰岩、薄板状、纹层状泥质灰岩、鲕粒碳酸盐岩及a、b型蠕虫状灰岩。近乎极端的古海洋环境和古气候条件是P/T转换时期以错时相为主的异常碳酸盐岩得以发育并作为早三叠世重要沉积类型的基础;P/T生物大灭绝事件发生以后,底栖动物对海相沉积层表面的破坏几乎停止,海洋洋流近乎停滞,与此同时表层海水饱受季风与飓风风暴的侵扰,分布在生物礁或浅水碳酸盐岩台地之上的透光带菌藻生态系统生长为具有一定抗浪能力的微生物岩,频繁的风暴对海底的影响使得同生期弱固结的碳酸盐软泥被打碎而形成同生砾屑,一定的古地形坡度又加剧了风暴为诱因的碳酸盐沉积物重力流的发育;此外,碳酸钙过饱和的海水可以使得碳酸盐直接化学沉淀于海底,同时巨型季风带来的黏土和粉砂与碳酸盐化学沉积共生,这一系列的过程发生于早三叠世早期特殊的古环境中,造成了上扬子地区多种多样的异常碳酸盐岩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碳酸盐岩 错时相 P/T界线 风暴沉积 蠕虫状灰岩 巨型季风 上扬子地区
下载PDF
赣西北上寒武统西阳山组碳酸盐岩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春峰 张雄华 蔡雄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1-48,共8页
主要通过对修水县港口地区野外 1 5万地质填图而实测到的三条剖面 (沙墩上、岩背、洞下 )的详细研究,阐明西阳山组的岩石学及地层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得出本区西阳山组为深水碳酸盐台地斜坡环境沉积。鉴别出三个主要沉积相:环台地再沉... 主要通过对修水县港口地区野外 1 5万地质填图而实测到的三条剖面 (沙墩上、岩背、洞下 )的详细研究,阐明西阳山组的岩石学及地层分布特征,进而分析得出本区西阳山组为深水碳酸盐台地斜坡环境沉积。鉴别出三个主要沉积相:环台地再沉积碎屑裙相、碳酸盐浊流沉积相和半远洋泥质沉积相。并在此基础上,又对本区西阳山组沉积过程的动态变化以及灰岩透镜体、扁豆体的成因作了初步分析,认为灰岩透镜体的成因是多源的,往往是多种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还发现西阳山组碳酸盐地层沉积旋回具有自相似和多重分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山 沉积环境 碳酸盐岩 地质填图 岩石学特征 泥质沉积 碳酸盐地层 沉积相 灰岩 剖面
下载PDF
内蒙古东乌旗地区中下泥盆统泥鳅河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叶龙 程银行 +5 位作者 李艳锋 李敏 胡晓佳 张永 张天福 牛文超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45-652,共8页
发育于内蒙古东乌旗地区的泥鳅河组,属于早中泥盆世沉积,厚度约1000m,主要发育泥岩、粉砂岩和灰岩沉积,粉砂岩中常常发育大量腕足类和珊瑚生物化石。首次在本区发现风暴沉积和Beaconites遗迹化石:风暴沉积由下至上包括粒序层理段、平... 发育于内蒙古东乌旗地区的泥鳅河组,属于早中泥盆世沉积,厚度约1000m,主要发育泥岩、粉砂岩和灰岩沉积,粉砂岩中常常发育大量腕足类和珊瑚生物化石。首次在本区发现风暴沉积和Beaconites遗迹化石:风暴沉积由下至上包括粒序层理段、平行层理段、丘状交错层理段和浪成波纹层理段4个层段;Beaconites遗迹化石具管壁和内部水平"V"字型的回填纹构造。通过对岩相、生物化石、风暴沉积和Beaconites遗迹化石的研究显示,东乌旗地区泥鳅河组为浅海相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河组 中下泥盆统 沉积相 风暴沉积 遗迹化石 东乌旗 内蒙古
下载PDF
宣龙坳陷中元古界高于庄组沉积相与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吕奇奇 罗顺社 +1 位作者 李琳静 霍勇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12-316,共5页
宣龙坳陷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通过对该地区野外观察、测量,结合室内薄片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地区高于庄组沉积相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为碳酸盐岩潮坪和生物礁2种亚相及潮上带、潮间带、... 宣龙坳陷中元古界长城系高于庄组地层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沉积,通过对该地区野外观察、测量,结合室内薄片资料和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地区高于庄组沉积相为碳酸盐岩台地相,可进一步划分为碳酸盐岩潮坪和生物礁2种亚相及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障积-黏结礁4种微相。其中在高于庄组第一段至第八段发育着碳酸盐岩潮坪亚相,高于庄组晚期受滦县抬升运动影响,水体相对变浅,在第九、十段发育着生物礁亚相。对实测剖面49个常量元素、70个微量元素样品分析,按相带进行统计研究,认为研究区碳酸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原始沉积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作为沉积环境判别的有效标志。其中Sr、Sr/Ba及Sr/Ca值随水体的加深而增大,三者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用其变化可以来划分沉积相。元素V、Rb、Be值对环境变化敏感,潮上带—潮间带—潮下带具有随沉积水体加深而变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碳酸盐岩台地相 地球化学 高于庄组 燕山地区
下载PDF
阿曼Daleel油田下白垩统Shuaiba组上段碳酸盐岩沉积相模式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锋 姜在兴 +4 位作者 周丽清 赵国良 王林 郑宁 向树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2-200,共9页
下白垩统Shuaiba组上段(USH)是阿曼北部Daleel油田的主力产油层.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系统研究USH的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空间配置,建立沉积相模式,弄清有利储集体分布规律变得迫切必要.本文在地质、地震、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沉... 下白垩统Shuaiba组上段(USH)是阿曼北部Daleel油田的主力产油层.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系统研究USH的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空间配置,建立沉积相模式,弄清有利储集体分布规律变得迫切必要.本文在地质、地震、古生物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对USH段的岩相组合和沉积环境做了详细研究,识别出了该段D层有滩间洼地(水深10~50 m)和浅滩(水深0~10 m)两种亚相,并在E1层的滩间洼地亚相发现了风暴沉积.研究了各亚相的沉积特征和沉积条件,建立了研究区下白垩系上Shuaiba组的沉积模式:区域浅海开阔台地背景上的伴有风暴沉积的障壁碳酸盐岩滩间洼地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沉积相 沉积模式 下白垩统 Daleel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寒武统张夏组沉积相特征及岩相古地理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晓光 陈启林 +2 位作者 白云来 马玉虎 魏立花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8,99,共5页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其油气地质条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录井资料,综合分析了该盆地中寒武世张夏期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认为张夏组属于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可... 截至目前,鄂尔多斯盆地寒武系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其油气地质条件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为此,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和录井资料,综合分析了该盆地中寒武世张夏期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认为张夏组属于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可进一步划分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及深水盆地等5个沉积相及若干亚相和微相;通过统计张夏组地层厚度、碳酸盐岩颗粒含量、石灰岩含量、白云岩含量及深水沉积物含量,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了张夏期岩相古地理图。研究结果表明:该区高能颗粒滩非常发育,以鲕粒滩为主,平面上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缘台地边缘及盆地东北部,其中,南缘台地边缘及东缘局限台地内白云岩化的鲕粒滩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是新的油气勘探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中寒武世 岩相古地理 有利储集相带 沉积相 碳酸盐岩台地 鲕粒滩 白云岩化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濮地区奥陶系沉积相特征及其演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肖菁 季汉成 +3 位作者 华南 房超 李海泉 马鹏鹏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8-87,共10页
东濮地区奥陶系沉积相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露头、岩心、薄片和测录井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地层岩石、古生物、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的分析,对东濮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了精细研究,将奥陶系划分为开阔台地、局... 东濮地区奥陶系沉积相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油气的勘探和开发。以露头、岩心、薄片和测录井等资料为基础,通过地层岩石、古生物、沉积结构和沉积构造等特征的分析,对东濮地区奥陶系沉积相进行了精细研究,将奥陶系划分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3种沉积亚相及11种沉积微相,利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编制了奥陶系各沉积期沉积微相平面图,为储层发育有利沉积相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进而结合海平面变化和沉积微相特征,分析了沉积演化规律。研究区开阔台地主要发育颗粒滩、滩间海和云灰坪3种沉积微相;局限台地发育多种类型潮坪和泻湖沉积,共计10种沉积微相;蒸发台地发育云坪、灰云坪、膏云坪3种沉积微相。东濮地区奥陶系在1个海退半旋回和3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旋回的控制下,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交互沉积。其中,海退期沉积的冶里组、亮甲山组、上马家沟组下段、峰峰组下段和峰峰组上段上部,主要由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环境下的各类潮坪和泻湖沉积构成;海侵期沉积的下马家沟组、上马家沟组上段和峰峰组上段,主要由开阔台地环境下的滩间海和小规模颗粒滩沉积构成,局部发育局限台地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台地 沉积相 沉积演化 奥陶系 东濮地区 渤海湾盆地
下载PDF
扎纳若尔油田石炭系划分及沉积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雍天寿 杨瑞麒 +3 位作者 关维东 郎风江 杨智 丁艺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1期92-95,共4页
扎纳若尔凝析油气田是新疆油田分公司承担国外油气田研究项目中的第一个中亚地区的油气田。根据大量的测井、岩心以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通过与中亚地区的达尔瓦兹、费尔干纳等盆地的广泛对比,对油气田含油气层系———石炭系进行了合理... 扎纳若尔凝析油气田是新疆油田分公司承担国外油气田研究项目中的第一个中亚地区的油气田。根据大量的测井、岩心以及岩心分析化验资料,通过与中亚地区的达尔瓦兹、费尔干纳等盆地的广泛对比,对油气田含油气层系———石炭系进行了合理划分,修正了前人所确定的上石炭统与下二叠统的地层界限,确认了石炭系内部的3个地层假整合,以及其它海蚀面;从沉积旋回性的分析入手,在含油气层系内部细分为5个油层组19个油层,为油气田开发分析奠定了地质基础;依据岩心描述和岩矿鉴定等资料,第一次对含油气层系进行了细分沉积相研究,认为含油气层的主要沉积相带为浅海的开阔台地相和局限台地相。这些研究成果为该油气田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炭系 碳酸盐岩 假整合 化石 沉积旋回 沉积相 扎纳若尔油田
下载PDF
塔中地区晚奥陶世镶边台地沉积演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屈海洲 王振宇 +3 位作者 张正红 张云峰 于红枫 郑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23-831,共9页
通过大量岩芯、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层序地层格架,并研究了沉积相演化、分布规律。晚奥陶世塔中地区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组成的沉积型镶边台地。良里塔格组层序可划分出海侵体系域、高... 通过大量岩芯、薄片、测井、地震等资料的对比分析,建立了塔中地区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层序地层格架,并研究了沉积相演化、分布规律。晚奥陶世塔中地区为开阔台地、台地边缘组成的沉积型镶边台地。良里塔格组层序可划分出海侵体系域、高位体系域,共10个准层序组。前者包括准层序组1~4,为退积、加积准层序组,岩性以泥晶灰岩类为主、夹颗粒灰岩,局部发育生物灰岩。后者包括准层序组5~10,为加积、进积准层序组,岩性为颗粒灰岩、生物礁灰岩夹泥晶灰岩。海侵体系域时期,沉积范围逐步覆盖研究区,开阔台地与台地边缘的沉积范围相对稳定,开阔台地以滩间海、台内洼地等低能沉积亚相为主,台地边缘丘、滩沉积范围逐步扩大,出现镶边沉积特征。高位体系域时期,台地边缘沉积范围基本具有继承性,发育2~7期礁(丘)—滩的沉积旋回,形成礁滩复合体镶边特征;开阔台地大范围内为较低能滩间海沉积,局部发育2~4期丘(礁)—滩沉积旋回。该时期,台地边缘与开阔台地沉积地貌出现明显的高低分异,镶边台地成熟、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演化 镶边台地 礁滩相 良里塔格组 晚奥陶世 塔中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