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drug anesthesia on pain and stress response i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surgery for stomach cancer 被引量:2
1
作者 Zhu Yi-hui Chen Sheng-xing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 CSCD 2020年第3期207-212,共6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drug anesthesia on pain and stress response i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surgery for stomach cancer.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control...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drug anesthesia on pain and stress response i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surgery for stomach cancer.Methods:A total of 60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drug anesthesia.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additional electroacupuncture intervention.Before anesthesia and 2 h,12 h and 24 h after surgery,the visual analog scale(VAS)was scored,the heart rate,the mean arterial pressure,and the levels of serumβ-endorphin(β-EP)and 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were measured.Results:Two hours,12 h and 24 h after surgery,the VAS scores of both group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anesthesia(all P<0.05),and the VA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oints(all P<0.05).Two hours,12 h and 24 h after surgery,the heart rates and mean arterial pressur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anesthesia(all P<0.05),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intra-group differenc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all P>0.05),and the indicators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oints(all P<0.05).Two hours,12 h and 24 h after surgery,the serumβ-EP level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anesthesia(all P<0.05),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oints(all P<0.05).Two hours,12 h and 24 h after surgery,the serum ACTH level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anesthesia(all P<0.05),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oints(all P<0.05).Conclusion:Electroacupuncture plus drug anesthesia can significantly relieve pain and stress response in patients after radical surgery for stomach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ELECTROacupuncture acupuncture Analgesia acupuncture Anesthesia pain Postoperative stomach Neoplasm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Stress
原文传递
针刺治疗胃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党文 杨介宾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277-280,共4页
通过对48例胃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针刺(包括毫针组、穴注组)并意守病所法治疗胃癌痛有较好疗效。在治疗2月后,毫针组、穴注组的镇痛长时有效率与西药组相似(均在81%左右),而长时显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各组均能提高患者生活... 通过对48例胃癌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针刺(包括毫针组、穴注组)并意守病所法治疗胃癌痛有较好疗效。在治疗2月后,毫针组、穴注组的镇痛长时有效率与西药组相似(均在81%左右),而长时显效率明显优于西药组。各组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毫针组、穴注组均能对抗化疗所致毒副作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的高粘稠状态,使胃癌患者减低的红细胞CuZnSOD活性升高。根据临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针刺止胃癌痛与针刺后PLEK升高、细胞免疫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疼痛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雨 李冀 《上海针灸杂志》 2021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气虚血瘀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替吉奥胶囊和奧沙利铂治疗,针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联合补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中医证候评...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气虚血瘀型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气虚血瘀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针药组,每组20例。对照组使用替吉奥胶囊和奧沙利铂治疗,针药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针刺联合补阳益胃汤加减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中医证候评分、癌痛数字分级法(NRS)、抑郁自评量表(SDS)、EORTC QLQ-C30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NRS及SDS评分下降(P<0.05),针药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EORTC QLQ-C30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针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可以改善气虚血瘀型胃癌患者的中医证候,减轻患者疼痛,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胃肿瘤 癌痛数字分级法 抑郁自评量表
下载PDF
基于Weka关联规则分析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选穴组方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凯伟 陈少宗 《光明中医》 2022年第22期4019-4023,共5页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选穴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的针灸临床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26篇文献,将文献的名称、取穴处方以及腧穴的经脉分布录入数据库,运用Weka 3.9....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选穴组方规律。方法通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的针灸临床文献,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26篇文献,将文献的名称、取穴处方以及腧穴的经脉分布录入数据库,运用Weka 3.9.0软件,对目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共纳入126首穴位处方,共涉及44个穴位,穴位使用频次609次。所取穴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足三里,占93.65%(118/126)。本次研究涉及9条经脉,腧穴数量排前3位的是胃经、任脉和脾经。在关联规则分析当中,双穴配伍中中脘、足三里支持度为95.24%;三穴配伍中中脘、内关、足三里支持度为34.13%;四穴配伍中,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支持度为24.60%。结论针灸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所选取经脉以胃经、任脉和脾经为主,足三里、中脘为常用腧穴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痛 慢性浅表性胃炎 针灸疗法 选穴组方规律 关联规则 论著 文献研究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对虚寒型胃痉挛患者胃肠激素及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月华 李宛平 《光明中医》 2021年第6期889-891,共3页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对虚寒型胃痉挛患者胃肠激素及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虚寒型胃痉挛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观察组采... 目的研究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对虚寒型胃痉挛患者胃肠激素及TNF-α、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消化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虚寒型胃痉挛患者,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治疗,2周为一个疗程,2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SS、GAS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清TNF-α、hs-CRP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胃脘痛、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评分降低,GAS水平、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血清TNF-α、hs-CRP水平降低;SS水平升高(均P <0.05)。结论黄芪建中汤联合针灸可降低患者血清TNF-α、hs-CRP水平,降低患者机体炎性水平,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胃肠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胃痉挛 黄芪建中汤 针灸疗法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针刺郄门结合阿是穴治疗气血不足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丽艳 《光明中医》 2020年第19期3071-3072,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郄门结合阿是穴治疗气血不足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中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80例气血不足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胶体铋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 目的探讨针刺郄门结合阿是穴治疗气血不足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中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80例气血不足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胶体铋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克拉霉素或者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试验组40例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刺郄门结合阿是穴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血不足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取针刺郄门结合阿是穴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慢性浅表性胃炎 针刺疗法 郄门穴 阿是穴
下载PDF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胃阴亏虚型胃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曲卓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16期54-56,共3页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自拟汤药治疗胃阴亏虚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沈阳市浑南区医院收治的100例胃阴亏虚型胃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试验组患者应用针... 目的探究针刺联合自拟汤药治疗胃阴亏虚型胃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沈阳市浑南区医院收治的100例胃阴亏虚型胃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疗法,试验组患者应用针刺联合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高于对照组的82.0%(4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0%(3/50),低于对照组的2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口干、嘈杂、胃脘疼痛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自拟汤药治疗胃阴亏虚型胃痛,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中医药疗法 胃阴亏虚 胃痛 不良反应 中医综合疗法
下载PDF
激光穴位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胃痛96例临床观察
8
作者 张华锋 于亚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0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痛患者9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激光穴位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 目的:探讨激光穴位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胃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胃痛患者96例,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激光穴位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8.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9%(P<0.05)。结论:采用激光穴位疗法配合丹栀逍遥散治疗胃痛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穴位疗法 丹栀逍遥散 胃痛 临床效果 观察
下载PDF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胃癌晚期疼痛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盛春 尹红博 李卫峰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2010年第18期1487-1488,1490,共3页
为了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胃癌晚期疼痛的疗效,将60例晚期胃癌中、重度疼痛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组30例,采用先针刺后郄穴穴位注射的方法。结果提示,临床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为了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复方当归注射液治疗胃癌晚期疼痛的疗效,将60例晚期胃癌中、重度疼痛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组30例,采用先针刺后郄穴穴位注射的方法。结果提示,临床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990;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镇痛起效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9,P<0.0001。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针刺、穴位注射合用与口服硫酸吗啡控释片都可缓解胃癌晚期中重度疼痛,而前者镇痛起效快,同时避免吗啡类药物的毒副反应及成瘾性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针灸疗法 疼痛/穴位疗法 郄穴 梁丘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瑞瑞 王茎 曾永蕾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5年第4期24-27,共4页
癌性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且最痛苦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临床上很多学者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常用的镇痛药物多有成瘾性及毒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应用。针灸疗法以其安全、有效和... 癌性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且最痛苦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临床上很多学者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常用的镇痛药物多有成瘾性及毒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应用。针灸疗法以其安全、有效和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在癌痛治疗控制中取得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不足之处。对近5年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总结,为针灸治疗癌痛的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也为今后研究方向做一些必要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疼痛 治疗 临床研究性 综述
原文传递
浮针辅助治疗中度癌性疼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钟华 《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148-151,共4页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辅助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中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及肿瘤放化疗科住院的中晚期不同肿瘤癌痛患者。将60例中度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 目的观察浮针疗法辅助治疗中晚期肿瘤患者中度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医科及肿瘤放化疗科住院的中晚期不同肿瘤癌痛患者。将60例中度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是穴周围浮针治疗1~2针,1次/d,24 h更换1次,连续观察14 d。对照组以硫酸吗啡缓释片30 mg为起始剂量口服,每12 h服药1次,根据疼痛程度调整并增加剂量,连续观察14 d。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硫酸吗啡缓释片平均使用量,疼痛次数和治疗前、后QOL各项评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两组疗效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第14天,联合治疗组当天硫酸吗啡缓释片使用量为(50.67±9.07)mg,对照组为(57.67±8.98)m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4,P<0.05);联合治疗组癌痛发作数为(0.77±0.63)次,而对照组为(1.10±0.6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2,P<0.05);联合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67、1.996、2.079、3.897、2.362、2.553,P均<0.05);联合治疗组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患者15例,部分缓解患者12例,轻度缓解患者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29/30);对照组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者11例,部分缓解者9例,轻度缓解者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25/3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24,P<0.01)。结论浮针疗法可有效减少硫酸吗啡缓释片使用的剂量及减少肿瘤患者癌痛爆发次数,改善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疼痛 浮针
原文传递
针刺中脘穴配合雷火灸治疗对胃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勇前 何少辉 +3 位作者 严柏文 姚憬菡 蔡少娜 陈文艺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0年第20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中脘穴配合雷火灸治疗对胃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中医科收治的胃寒型胃脘痛的6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柴胡理中汤合香苏... 目的:探讨针刺中脘穴配合雷火灸治疗对胃寒型胃脘痛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6月~2020年5月本院中医科收治的胃寒型胃脘痛的60例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单纯柴胡理中汤合香苏散煎服)和观察组(30例,针刺中脘穴配合雷火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症状评分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29例(96.67%)高于对照组24例(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RS评分(1.59±0.89)分低于对照组(2.35±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6例(20.00%),高于观察组1例(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中脘穴配合雷火灸治疗胃寒型胃脘痛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可观的临床应用前景,拓展了胃寒型胃脘痛的治疗手段,其经济和社会效益是药物治疗不能比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寒型胃脘痛 中脘穴 针刺疗法 雷火灸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