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layed cardiac tamponade after simultaneous transcatheter atrial septal defect closure and left atrial appendage closure device implantation: a particular case report 被引量:2
1
作者 Jian-Ming WANG Qi-Guang WANG Xian-Yang ZHU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898-901,共4页
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LAA)occlusion evolved as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to the patients who are contraindicated or cannot tolerate oral anticoagula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AF)at risk of st... Percutaneous left atrial appendage(LAA)occlusion evolved as an alternative treatment to the patients who are contraindicated or cannot tolerate oral anticoagula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AF)at risk of stroke or systemic embolism.[1]Abnormal hemodynamic changes in elder atrial septal defect(ASD)patients cause remodeling of the left atrium,which eventually leads to right heart failure.[2]As the ASDs elderly a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incidence of AF,simultaneous transcatheter ASD and LAA closure has become a new effective therapeutic strategy.However,only a limited number of articles involving cardiac tamponade complication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literature.What’s more,previous studies involving early hemodynamically irrelev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after the procedure attribute to multiple repositioning attempts of LAA occluder or delivery sheath injured the atrial wa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ial fibrillation atrial septal defect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cardiac tamponade Left atrial appendage
下载PDF
To What Extent Can Transcatheter Devices Replace Open-Heart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Septal Defects?
2
作者 Aathi S. Somanathan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22年第10期264-279,共16页
Transcatheter treatments are widespread, having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less invasive than surgery with quicker recovery times and reduce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However correct patient selection is ... Transcatheter treatments are widespread, having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less invasive than surgery with quicker recovery times and reduced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s. However correct patient selection is vital to optimise outcomes. In the case of an isolated atrial septal defect (ASD), transcatheter closure is preferred. Whilst multiple or large ASDs or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VSDs) are best treated through the transthoracic approach. Furtherm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catheter approach has yielded devices that can be used in the transthoracic approach resulting in hybrid techniques. This article aims to evaluate both transcatheter devices and open-heart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septal defects. A brief discussion follows on from the causes and history of cardiac defect treat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septal defect atrial TRANSTHORACIC TRANSCATHETER septal Occluder Hybrid
下载PDF
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近期改变的比较
3
作者 郑楠 管涛 曲毅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近期改变。方法选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0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左房微小切口组、右外侧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比较各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 目的比较不同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患者心脏结构的近期改变。方法选取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患者104例,根据入路方式分为左房微小切口组、右外侧切口组和正中切口组。比较各组体外循环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重症监护时间、心脏结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左房微小切口组和右外侧切口组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切口长度缩短,术后引流量减少(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各组右房左右径和上下径、右室前后径缩小,左室舒张期末内径增大(P<0.05),且术后3个月较术后3天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术后3天左房微小切口组和右外侧切口组与正中切口组比较差异更显著(P<0.05);术后3个月各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左房微小切口、右外侧切口较正中切口入路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近期矫正效果较好,但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房微小切口入路 右外侧切口入路 正中切口入路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心脏结构
下载PDF
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效果分析
4
作者 胡国梁 蔡洁 +2 位作者 倪成香 范霜月 范庆浩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0期1527-1529,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用于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ASD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接受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分别在手术过程中切换二维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分析相关的检测参数。结果两种检测方...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TEE)用于房间隔缺损(ASD)患者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ASD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接受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分别在手术过程中切换二维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分析相关的检测参数。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比较,下腔静脉侧残缘、主动脉侧残缘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3D-TEE检测的上腔静脉残缘长度大于2D-TEE(P<0.05),RT-3D-TEE的ASD直径大于2D-TEE(P<0.05)。与术前1 d相比,术后3 d、1周、1个月、3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输出量(LVSV)水平上升,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水平下降(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分数(RVEF)水平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RT-3D-TEE能更准确测量房间隔缺损的大小和残缘的长短,有利于临床严格把控房间隔缺损封堵适应证;同时术中采用实时RT-3D-TEE引导,明显减少封堵器释放次数及缩短操作时间,封堵术后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3D-TEE 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心功能 二维超声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估房间隔缺损右心功能的临床应用进展
5
作者 鲁瀚嵘 计晓娟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54-358,共5页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为右心容量负荷增加。目前对于心脏功能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左心室,随着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的发展,筛选出新的右心功能评估指标和方法辅助临床更好地制定诊疗策略... 房间隔缺损(ASD)是常见的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CHD),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为右心容量负荷增加。目前对于心脏功能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左心室,随着超声心动图新技术的发展,筛选出新的右心功能评估指标和方法辅助临床更好地制定诊疗策略、判断预后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心功能 右心室 右心房
下载PDF
双源CT对成人房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赵海珊 王诚 +3 位作者 韩曙光 徐彤彤 伍雪晴 胡春峰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6期761-769,共9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评价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成人ASD患者,根据右心导管(RHC)检查术所得肺动脉平均压(mPAP)是否≥25mmHg分为PAH组(40例)和无PAH组(3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内行D... 目的:探讨双源CT评价成人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75例成人ASD患者,根据右心导管(RHC)检查术所得肺动脉平均压(mPAP)是否≥25mmHg分为PAH组(40例)和无PAH组(3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1周内行DSCT先天性心脏病检查,测量升主动脉直径(AAD)、主肺动脉直径(MPAD)、右肺动脉干直径(RPAD)、左肺动脉干直径(LPAD)、右下肺动脉直径(RLPAD)、双心室短轴最大内径(RVD、LVD)、脊柱室间隔夹角、ASD直径,计算MPAD与AAD比值(rPA)、RVD与LVD比值(RVD/LVD)。采用t检验评价两组患者临床资料、RHC检查指标、CT心血管参数差异;使用ROC曲线确定双源CT对成人ASD合并PAH的诊断效能;使用Pearson等级相关系数分析CT参数与mPAP、PVR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指标有MPAD、RPAD、LPAD、RLPAD、RVD、脊柱室间隔夹角、rPA、RVD/LVD、ASD直径,其中RPAD、LPAD、脊柱室间隔夹角、rPA、RVD/LVD、ASD直径对PAH具有中等强度的诊断效能(AUC均>0.7);MPAD、rPA、ASD直径与mPAP呈中度正相关,MPAD、rPA、RVD/LVD与PVR呈中度正相关,ASD直径与PVR呈高度正相关。结论:双源CT对成人ASD合并PAH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以为临床治疗前综合评估、长期随访与管理提供较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成人房间隔缺损 肺动脉高压 右心导管检查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经导管闭合术中超声心动图的监测价值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琦 赵宝珍 +1 位作者 翁三川 孙秀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 (ASD)经导管闭合术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经导管ASD闭合术患者 2 0例 ,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经胸或 /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 0例患者ASD均为单发继发孔型 ,超声测量房缺直径为 2 2 .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 (ASD)经导管闭合术中的监测作用。方法 经导管ASD闭合术患者 2 0例 ,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经胸或 /和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2 0例患者ASD均为单发继发孔型 ,超声测量房缺直径为 2 2 .3± 8.1mm ,术中伸展直径为 2 5 .2± 8.1mm ,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型号 10~ 36mm。术后即刻观察 :房缺完全闭合无残余分流者 12例 ,少许残余分流者 8例 ;5例 6个月后残余分流消失 ,2例 10个月后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彩色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心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卫萍 秦永文 +2 位作者 赵仙先 赵宝珍 张硕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697-699,共3页
目的 观察房间隔缺损 (ASD)经右心导管行封堵术后 ,右心房 (RA)、右心室 (RV )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86例ASD患者 ,均实施右心导管封堵术。封堵器为Amplatzer式封堵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经胸壁探查 ,观察心尖四腔心切面 ,比较术... 目的 观察房间隔缺损 (ASD)经右心导管行封堵术后 ,右心房 (RA)、右心室 (RV )形态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86例ASD患者 ,均实施右心导管封堵术。封堵器为Amplatzer式封堵器。术前、术中和术后均经胸壁探查 ,观察心尖四腔心切面 ,比较术前、术后 5min及术后 2月时 ,RA和RV容积大小和形态的变化及三尖瓣返流 (TR)的变化。结果  86例患者术后封堵器位置均良好。其中 83例无明显穿隔血流。 3例因为两孔型ASD封堵其中较大一孔 ,术后 5min残余分流瞬时量平均为 1.6ml。 80例术前与术后 5min比较 ,RA和RV容积明显减小 ,RA容积平均减小了 2 4.4% ,RV容积平均减小了 18.1%。 41例术后 2个月复查 ,其中 3 7例术前轻度肺动脉压力升高者 (小于 45mmHg) ,RA和RV明显减小 ,形态和容积恢复正常。三尖瓣返流明显减少或无。 4例肺动脉压力中至重度升高者 (大于 65mmHg) ,术后RA和RV也有所减小 ,TR减少。结论 ASD经右心导管行封堵术的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图 心脏导管插入术 右心功能 三尖瓣返流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龙超众 冯耀光 +3 位作者 贺大璞 王元星 吕小林 旷文安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胸腔镜下行20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经验。方法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8月,采用右侧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周围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在右侧胸壁打3孔...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胸腔镜下行20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经验。方法该院自2014年3月-2016年8月,采用右侧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周围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在右侧胸壁打3孔完成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20例,分析手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辅助时间、胸腔引流情况、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5~5.0 h,平均(3.8±0.5)h;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28~46 min,平均(29.8±8.2)min;体外循环时间为86~108 min,平均(80.6±11.5)min;呼吸机辅助时间5~8 h,平均(6.0±0.8)h;胸腔引流量100~260 ml,平均(150.0±35.0)ml;术后住院时间6~9 d,平均(6.5±1.2)d。全组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残余分流发生,有1例患者腹股沟伤口脂肪液化,予以加强伤口换药处理;1例患者胸腔积气,予以穿刺后好转;1例患者因右侧胸腔粘连改为胸腔镜辅助,患者恢复顺利,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3~5天超声心动图示手术效果满意,患者顺利出院。随访1~28个月,无残余分流,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心功能均为Ⅰ级。结论全胸腔镜下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心脏手术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切口美观,术后引流少,患者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胸腔镜 房缺 心脏外科手术 微创
下载PDF
40岁以上患者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与外科手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诚 赵世华 +10 位作者 蒋世良 黄连军 徐仲英 凌坚 郑宏 张戈军 吕滨 张岩 金敬琳 闫朝武 戴汝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比较4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和外科手术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既适宜行封堵术也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33例继发孔型ASD患者按意愿分为介入治疗组(以下简称介入组,共137例)和外科手术组(... 目的比较40岁以上房间隔缺损(ASD)经导管封堵和外科手术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既适宜行封堵术也可行外科手术治疗的233例继发孔型ASD患者按意愿分为介入治疗组(以下简称介入组,共137例)和外科手术组(以下简称外科组,共96例)。比较两组技术成功率、并发症、残余分流率、住院天数、输血量和医疗费用等指标。结果两组在年龄[(49±8)岁和(48±7)岁,P=0.135]、性别构成比和术前心功能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外科组较介入组缺损直径大,分别为(24.9±6.8)mm和(18.9±5.4)mm(P<0.001)。两组技术成功率(97.1%和100%,P=0.151)和残余分流率(0.7%和0%,P=0.583)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死亡,但外科组并发症发生率(30.2%和16.1%, P=0.015)和输血量[(273.1±491.5)ml和0ml,P<0.001]高于介入组,住院时间[(12.0±4.0)d和(4.6±3.3)d,P<0.001]和操作时间[(212±36.5)min和(60.0±17.7)min,P<0.001]均长于介入组,而住院费用显著低于介入组,分别为(29839.6±7533.1)元和(39570.0±5929.5)元(P<0.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安全有效。对于40岁以上ASD患者,只要适应证选择合理,介入治疗因其微创性而更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脏导管插入术 修补术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成人多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体会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治远 何国祥 +6 位作者 舒茂琴 胡厚源 张平 郭燕丽 仝识非 冉擘力 刘建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进行经导管封堵治疗,探讨多孔型ASD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方法:先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多孔型ASD,后在局部麻醉下用测量球囊进行试封堵,同时用心脏超声检测试封堵时两ASD闭合情况及孔间距,并... 目的:通过对多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进行经导管封堵治疗,探讨多孔型ASD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方法:先经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多孔型ASD,后在局部麻醉下用测量球囊进行试封堵,同时用心脏超声检测试封堵时两ASD闭合情况及孔间距,并确定置入封堵器数量及大小,术后用心脏超声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全组6例双孔型ASD患者中2例分别置入2个封堵器,4例置入1个封堵器。术后随访1个月至2年,4例无残余分流,1例随访2年虽仍有少许残余分流,但自觉症状好转,心影缩小。另1例术后1个月因残余分流而被迫手术取出。 结论:经导管封堵成人多孔型ASD安全、有效,对两ASD相距较远者应放置2个封堵器,对两ASD相距较近者则可用1个封堵器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D 封堵器 孔型房间隔缺损 置入 经导管封堵 心脏超声 术后 用心 结论 分流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修复成人房间隔缺损181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瑞彦 肖颖彬 +2 位作者 钟前进 陈林 王学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 :总结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 181例 16岁以上成人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病例 ,探讨成人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其中男 5 5例 ,女 12 6例 ,年龄 16~ ... 目的 :总结 1999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 181例 16岁以上成人房间隔缺损手术治疗病例 ,探讨成人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的方法和经验。方法 :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 ,其中男 5 5例 ,女 12 6例 ,年龄 16~ 6 2岁 ;合并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 18例 ,三尖瓣关闭不全2 0例 ,二尖瓣关闭不全 12例 ,左上腔静脉 18例 ;补片修补房缺者 112例 ,其余病例均直接缝合修复 ,合并心内畸形均同期矫治。结果 :手术后早期二次开胸止血 3例 ;切口脂肪液化 2例 ,心包积液 3例 ,心律失常 12例 ,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成人房间隔缺损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一旦明确手术适应症 ,应该积极手术治疗 ,早期手术可以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 ,减少术后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作为安全可靠的方法应用于成人房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低温 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修复 成人 房间隔缺损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多孔的房间隔缺损及其初步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13
作者 徐仲英 徐立 +5 位作者 戴汝平 张戈军 刘延玲 朱振辉 金敬琳 蒋世良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25-127,共3页
目的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多孔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 ,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8例多孔ASD病人 ,男性 1例 ,女性 7例 ,年龄 11~ 5 6岁 (36 6± 17 3)岁 ,体重 2 8~ 90 (6 0 1± 19 5kg)。所有病... 目的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多孔的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 ,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  8例多孔ASD病人 ,男性 1例 ,女性 7例 ,年龄 11~ 5 6岁 (36 6± 17 3)岁 ,体重 2 8~ 90 (6 0 1± 19 5kg)。所有病例均于X线透视和术中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置入一个Amplatzer封堵器同时闭合大小缺损。术后重复TTE、ECG及X线平片检查以评价疗效。结果  8例患者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除 1例术中发生短暂性ST段抬高外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早期 4例根据球囊测量值选择封堵器 ,余 4例根据TEE测量值选择封堵器 ,采用封堵器直径为 13~ 34 (2 2 4± 7 0mm)。术后即刻TEE/TTE检查显示 8例患者大缺损均获完全闭合 ,但有 5例 (6 2 5 % )患者其小缺损存在微量到少量残余分流。术后 2 4h复查提示 3例 (37 5 % )仍存在少量分流。近期随访中TTE检查发现 2例 (2 5 % )患者仍存在少量残余分流 ,但同期TTE检查提示其右心室舒张末径 (RVEDD)均较术前明显回缩 ,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多孔的ASD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 ,近期疗效满意 ,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导管术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的心房容积和功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丹丹 任卫东 +4 位作者 陈昕 唐力 马春燕 李楠 张立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8-1020,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患者的心房容积和功能,以及外科修补术对心房容积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RT-3DE技术测量30例S-ASD患者、14例S-ASD外科手术患者和20名正常人的左、右心房的最小容...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患者的心房容积和功能,以及外科修补术对心房容积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RT-3DE技术测量30例S-ASD患者、14例S-ASD外科手术患者和20名正常人的左、右心房的最小容积、最大容积及收缩前容积,并计算左、右心房传导功能和泵血功能。分别比较S-ASD组与正常组,S-ASD组术前与术后结果。结果S-ASD组左、右心房的最大、最小及收缩前容积较正常组增大;左、右心房的主动排空容积较正常组增大,并与分流量(Qp/Qs)呈显著相关(P<0.05)。但其主动排空容积分数与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右心房的被动排空容积分数较正常组减低。外科修补术后,右心房的最大、最小及收缩前容积较术前减低,而左心房最大、最小及收缩前容积较术前增加。左、右心房主动排空容积分数和被动排空容积分数均较术前减低。结论RT-3DE能测量并评价S-ASD患者的心房容积和功能。S-ASD患者心房容积增大,右心房传导功能减低,泵血功能未受影响;S-ASD患者外科修补术后右心房容积变小,左心房容积变大,双房的传导功能和泵血功能均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房间隔缺损 心脏容量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立 戴汝平 +5 位作者 刘延玲 徐仲英 张戈军 朱振辉 唐红伟 蒋世良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经胸超声心动图(TFE)监测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并对其近期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33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3~17(8.7±4.0)岁,体重12.5~53(28.2±12.1)kg,单发ASD 32例... 目的 经胸超声心动图(TFE)监测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并对其近期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33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3~17(8.7±4.0)岁,体重12.5~53(28.2±12.1)kg,单发ASD 32例,多发1例。所有病例均于X线透视和TTE监测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闭合ASD。术后重复TTE、ECG及X线平片检查。结果 术中TTE所测缺损大小为6~23(13.7±4.2)mm,采用封堵器直径为10~26(17.2±4.4)mm。33例封堵器置入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2例发生一过性ST段抬高,并自行恢复,无急诊手术和死亡病例。术后即刻TTE显示3例(9.1%)存在残余分流,2例微量残余分流于术后24h消失,另1例为多发ASD患者,术后24h及5周随访提示残余分流仍存。结论 在合适患者中,TTE监测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该部分患者中可以代替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但在应用过程中必须严格强调适应证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导管术 心动描记术 AMPLATZER封堵器 治疗
下载PDF
经导管植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术中并发冠状动脉空气栓塞(附5例报告) 被引量:5
16
作者 徐仲英 徐立 +5 位作者 张戈军 刘延玲 蒋世良 朱振辉 金敬琳 戴汝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86-788,共3页
目的 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过程中 ,冠状动脉气体栓塞导致短暂性ST段抬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 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 12 0例二孔型ASD获得成功 ,对其中术中发生一过性ST段抬高的 5例进... 目的 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治疗二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过程中 ,冠状动脉气体栓塞导致短暂性ST段抬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材料与方法 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 12 0例二孔型ASD获得成功 ,对其中术中发生一过性ST段抬高的 5例进行分析研究。 5例患者均为女性 ,平均年龄 14 .6± 10 .8岁 (6~ 33岁 ) ,平均体重 35± 15 .5kg(19~ 5 4kg)。结果  2例ST段抬高发生在右心导管操作过程中 ;2例发生于引入输送系统到左房后 ,回撤扩张管过程中 ;另外 1例发生于左房侧盘张开时。经妥善处理后 ,5例全部完成介入治疗 ,术后心电图未见异常。结论 由于介入治疗操作过程中的复杂性及房间隔缺损所特有的解剖和血流动力学特点 ,易造成冠状动脉的栓塞 ,可导致严重后果 ,操作仔细、轻柔和丰富的介入治疗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孔型房间隔缺损 心导管术 AMPLATZER封堵器
下载PDF
国产自膨式房缺堵闭器与外科手术治疗继发孔性房间隔缺损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建军 祁述善 +5 位作者 周胜华 沈向前 方臻飞 胡信群 吕晓玲 张熙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16-118,共3页
目的 对比研究国产自膨式房缺堵闭器 (ASO)和外科手术治疗ASD的疗效 ,探讨其治疗ASD的可行性。方法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的住院病人 ,行ASO封堵术 4 5例 (男性 17人 ,女性 2 8人 ) ,外科手术组 5 8例 (男性 19例 ,女性 39例 ... 目的 对比研究国产自膨式房缺堵闭器 (ASO)和外科手术治疗ASD的疗效 ,探讨其治疗ASD的可行性。方法  1999年 5月~ 2 0 0 2年 12月的住院病人 ,行ASO封堵术 4 5例 (男性 17人 ,女性 2 8人 ) ,外科手术组 5 8例 (男性 19例 ,女性 39例 ) ,比较二者的疗效。结果 ASO封堵术组手术成功率 88.89% (40 /45 ) ,残余分流率 2 .2 0 % (1/45 ) ,1例并发右侧股动静脉瘘 ,发生率 2 .2 0 % ,未成功的 5例均行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组全部成功 ,3例有残余分流 ,发生率 5 .2 0 % ,并发症 12例 ,发生率 2 0 .70 %。 2 2例术中输血 2 0 0~ 80 0ml,平均(475 .5± 32 4 .5 )ml。结论 ASO封堵术在适应症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孔型房间缺损 外科手术 经导管封堵术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右心室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丁建东 陆凤翔 +7 位作者 马根山 许迪 孔祥清 陈莉 雍永宏 周蕾 杨荣 盛燕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穿刺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右心室容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继发孔型ASD患者58例,男24例,女34例,年龄4~67岁,平均(28.9±17.1)岁,其中2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经皮穿刺ASD封堵术[男11例,女12例,年龄6...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经皮穿刺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后右心室容量和功能的变化。方法继发孔型ASD患者58例,男24例,女34例,年龄4~67岁,平均(28.9±17.1)岁,其中23例患者成功地施行了经皮穿刺ASD封堵术[男11例,女12例,年龄6~57岁,平均(25.7±13.3)岁]。与ASD患者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正常人32例为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4~45岁,平均(24.8±12.0)岁],应用HPSONOS5500超声心动图仪进行三维采集,并在TomTecEchoView4.2工作站行三维重建,测得右心室舒张末期容量(RVEDV)、收缩末期容量(RVESV),并计算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23例行封堵术者,ASD直径(球囊测量值)为9~36(25.07±7.50)mm,均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所选封堵器直径为11~40mm。分别于术后3d、1个月、3个月复查测量RVEDV和RVESV,并计算RVEF,观察经皮穿刺ASD封堵术后右心室容量及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SD患者RVEDV[(101.74±25.17)mLvs(59.65±15.00)mL,P<0.01]及RVESV[(56.81±16.77)mLvs(27.83±9.17)mL,P<0.01]明显增大,RVEF[(44.82±4.51)%vs(54.11±5.89)%,P<0.01]明显减低。经皮穿刺ASD封堵术后,RVEDV及RVESV较术前明显缩小,RVEF明显升高。结论ASD患者右心室容量负荷较正常人显著增加,右心室功能下降;经皮穿刺ASD封堵术既减轻了右心室的容量负荷,也改善了右心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右心室功能 封堵术后 房间隔缺损 AMPLATZER封堵器 继发孔型ASD 三维超声心动图 右心室容量 心室容量负荷 右心室射血分数
下载PDF
微创心脏外科手术中的体外循环技术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汪源 周曼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应用于微创心脏手术中的价值,总结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体外循环辅助下微创心脏手术的患者121例,其中全腔镜手术91例,小切15...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技术应用于微创心脏手术中的价值,总结微创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3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体外循环辅助下微创心脏手术的患者121例,其中全腔镜手术91例,小切15胸腔镜辅助手术28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手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二尖瓣置换术68例,二尖瓣成形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2例;年龄17~64岁,男69例,女52例;均在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的辅助下完成手术。结果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91.37±47.2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57.63±34.66)min。全部病例体外循环停机均顺利,并安全完成手术。结论针对微创心脏手术的特点,改良技术细节并合理选用辅助设备,周围体外循环技术可安全顺利地辅助目前主要的微创心脏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微创心脏外科 房间隔缺损 二尖瓣置换术
下载PDF
房间隔膨出瘤及合并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规律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侯传举 邓东安 +2 位作者 朱鲜阳 韩秀敏 盛晓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9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寻房间隔膨出瘤(IASA)及合并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32例IASA,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之后18例又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10例行合并畸形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16例行合并畸形... 目的:探寻房间隔膨出瘤(IASA)及合并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32例IASA,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之后18例又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10例行合并畸形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16例行合并畸形手术治疗。结果:根据CDE特征对32例IASA及合并畸形全部做出正确诊断。IASA及合并畸形CDE特征及规律性明显:①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和剑下四腔心切面显示房间隔中部变薄,局部向右心房或左心房凸出,并随心动周期摆动;②IASA多并畸形,在合并畸形中ASD(84.4%)多见,其次是室间隔缺损(12.5%)和房间隔卵圆孔未闭(6.3%),还有法乐三联症、法乐四联症、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和主动脉瓣狭窄等,但少见;③孤立性IASA患者2DE显示心腔内径正常;合并ASD患者2DE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房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合并室间隔缺损2DE显示左心房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室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④TTE很难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TEE可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⑤IASA女性(75.0%)明显多于男性(25.0%)。结论:CDE对IASA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应用CDE明确判断合并畸形比诊断IASA更重要;应用TEE判断合并畸形ASD比TTE更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房间隔膨出瘤 房间隔缺损 超声心动描记术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