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终末温血逆灌结合del Nido心脏停搏液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1
作者 刘超启 陈洪松 +7 位作者 罗海燕 时慧 戚晓敏 赵惠 彭润生 王秀华 王春生 李欣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5期267-271,294,共6页
目的研究终末温血逆灌结合del Nido心脏停搏液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161名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del Nido心脏停搏液进行心脏停跳,根据... 目的研究终末温血逆灌结合del Nido心脏停搏液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161名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脏外科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del Nido心脏停搏液进行心脏停跳,根据患者在升主动脉开放前是否接受终末温血逆灌分为温血逆灌组(62人)和非温血逆灌组(99人)。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倾向性匹配分析,温血逆灌组及非温血逆灌组各50人,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临床资料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肌钙蛋白T值、脑钠肽值,心肺转流结束时正性肌力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死亡率,ICU滞留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中,终末温血逆灌不能提高del Nido心脏停搏液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 Nido心脏停搏液 心肺转流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腹膜透析治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枫 徐志云 +1 位作者 梅举 邹良建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4-455,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 (PD)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回顾 88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 ARF行 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36例术后早期 (术后 3d)内就行 PD治疗 ,另外 5 ...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 (PD)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术后早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回顾 88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 ARF行 PD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36例术后早期 (术后 3d)内就行 PD治疗 ,另外 5 2例术后 3d后行 PD治疗。分析 PD前后血尿素氮 (BU N)、肌酐 (Cr)、钾离子 (K+ )、碳酸氢根离子 (HCO3- )浓度的变化 ,对其中 36例术后 3d内就行 PD治疗的患者 PD前后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 结果 :PD后 1 d血 [K+ ]恢复正常 ,1~ 4d内血 [HCO3- ]恢复正常 ,4~ 6 d内 BU N下降 4 9.2 % ,Cr下降 4 2 .6 % (P<0 .0 5 ) ,Cr在 3~ 1 6 d时恢复到术前水平 ,PD治疗后 3~ 39d内肾功能恢复。 36例术后 3d内就行透析的患者 ,平均动脉压 (MAP)和心脏指数 (CI)在 PD后有所上升 ,但与PD前相比无显著差异。 结论 :PD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 ARF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对心脏术后合并 ARF者 ,应及早进行 PD治疗 ,并且需强调 PD的持续性与充分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治疗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下载PDF
156例法洛四联症手术治疗经验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伟 张仁福 +4 位作者 孙江泰 金伟 田振莲 张宝芬 陈宇翔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TOF)的病变特点,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实施的156例TOF手术情况,其中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OF根治术147例(包括Ⅰ期手术143例,TOF中央分流术后Ⅱ期根治4例),根治术同时行...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TOF)的病变特点,总结其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间实施的156例TOF手术情况,其中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TOF根治术147例(包括Ⅰ期手术143例,TOF中央分流术后Ⅱ期根治4例),根治术同时行双向格林手术、右室至肺动脉人工血管外通道(Rastelli)术及主动脉瓣替换术各1例;非体外循环下中央分流术9例。结果术后早期(30d内)死亡4例,手术死亡率2.56%。死亡原因为低心排综合征、心功能衰竭3例,灌注肺、呼吸衰竭1例。其他主要并发症27例。随访1~36个月,晚期死亡1例,死于大量心包积液所致的心律紊乱。结论准确的掌握手术指征,根据不同病变采取不同术式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术
下载PDF
经右心房/肺动脉与经右心室切口根治法洛四联症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玉龙 李仲智 +3 位作者 李晓峰 郭志和 高国庆 陆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总结经右心房/肺动脉与经右心室切口根治法洛四联症的经验。方法研究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74例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临床资料。A组16例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B组58例经右心室切口。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总死亡率... 目的总结经右心房/肺动脉与经右心室切口根治法洛四联症的经验。方法研究北京儿童医院心脏中心2004年1月至2006年4月74例小儿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临床资料。A组16例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B组58例经右心室切口。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总死亡率4.05%。A组体外循环时间(108.50±23.27)min,阻断时间(69.56±18.24)min,B组体外循环时间(101.14±36.64)min,阻断时间(68.09±23.48)min。低心排综合征A组2例(12.50%),B组9例(15.52%);心律失常发生率A组1例(6.25%),B组5例(8.62%)。肺部并发症26例(35.14%)。结论严格把握经右心房/肺动脉切口与经右心室切口根治法洛四联症的适应证,注意心肌及肺脏的保护,可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管理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莉莉 叶晓青 +1 位作者 李坚 杨晓涵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8-980,共3页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11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79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2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4例,二尖瓣置换10例,三房心矫治1例,...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方法。方法完全胸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11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79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25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4例,二尖瓣置换10例,三房心矫治1例,并对体外循环建立方法、体外循环过程及手术后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110例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61~364(133±6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17~192(82.0±44.5)min;术后呼吸辅助时间4.0~26.5(4.5±1.8)h;术后住院时间5~10 d;92例患者围术期未使用血制品(83.6%)。术中1例患者股动静脉插管时未完全肝素化,更换股动静脉插管后顺利体外循环;1例患者插股静脉管导致腹膜后血肿,其余108例无股动静脉插管相关并发症,全组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方法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低温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邵兵 胡宁东 +3 位作者 郭训 刘琴湘 夏旭 周海波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拟在体外循环(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例。乌司他丁组(U组)患者接受乌司他丁12000IU/kg,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拟在体外循环(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例。乌司他丁组(U组)患者接受乌司他丁12000IU/kg,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C组)用等量复方氯化钠代替。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30minT2)、停CPB1(T3)、4(T4)、24(T5)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hhh(TNF-α)、白介素-(6IL-6)浓度。结果两组T2、T3、T4、T5各时间点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1P<0.01或P<T0.05)。两组TNF-α浓度在T2时间点开始升高(P<0.01),至T3时间点达到峰值(P<0.01),在T4时间点开始下降并持续至T5,但T4、T5均高于基础值(1P<0.01)。两组IL-6浓度在T2时间点开始持续升高(P<0.01),T4时间点达到T峰值(P<0.01),在T5时间点开始下降,但仍高于基础值T(P<0.05)。U组T2、T3、T4、T5各时点TNF-α、IL-6浓度明1显低于C组(P<0.01或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明显抑制二尖瓣置换术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的释放,可抑制CPB心脏手术导致的全身性炎性反应,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细胞因子类 二尖瓣 心肺转流术 再灌注损伤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13
7
作者 雷迁 曾庆诗 +5 位作者 罗沙 罗智超 张晓慎 朱平 谢斌 郭惠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6期601-603,622,共4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的相关资料。结果2011年我院共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或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85...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的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的相关资料。结果2011年我院共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或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85例,其中男30例,女55例,年龄(42.5±15.2)岁。手术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0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15例;左心房黏液瘤摘除术7例;二尖瓣成形术8例;二尖瓣置换术50例,同期三尖瓣成形术19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5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及左心房血栓清除术1例。麻醉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左侧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经皮上腔静脉插管、股动静脉插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时间(151.8±63.6)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92.1±43.7)min。全组患者术后并发症8例(9.4%),死亡1例。结论良好的单肺隔离通气、充分的静脉引流以及完善的术中监测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避免缺血、缺氧可以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是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管理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心脏手术 全身麻醉 体外循环
下载PDF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修复3岁以下房间隔缺损134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马瑞彦 杨宗英 +5 位作者 钟前进 陈林 王学锋 陈柏城 陈劲进 肖颖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762-1763,共2页
目的总结本科从1999年1月至2007年7月134例3岁以下婴幼儿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手术治疗病例,探讨ASD的手术时机及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技术的应用。方法本组男性51例,女性83例,3~36月龄,体质量5~16kg。术前112例... 目的总结本科从1999年1月至2007年7月134例3岁以下婴幼儿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手术治疗病例,探讨ASD的手术时机及浅低温心脏不停跳技术的应用。方法本组男性51例,女性83例,3~36月龄,体质量5~16kg。术前112例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或发育不良,其中79例出现心衰症状和心脏增大表现;单纯ASD 101例,合并其他心脏畸形33例。均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对患儿行ASD修补手术。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早期有1例出现窦房结功能失调,使用临时起搏器治疗后好转;对110例患儿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个月至4年,所有患儿生长发育得到明显改善,无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ASD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心动图可明确诊断,一旦明确手术适应证,应该积极手术治疗,早期手术可以降低心衰,减少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作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应用于婴幼儿ASD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婴幼儿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停跳或不停跳心脏手术对血清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炬 付云 +4 位作者 潘越江 张惠忠 华平 张华 熊利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00-603,共4页
【目的】研究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清S-100B蛋白表达及其与停跳或不停跳心肺转流方式和时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23例,测转流前、转流10min、转流末、转流后24h的血清S-100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血清S-100B蛋白质量浓... 【目的】研究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清S-100B蛋白表达及其与停跳或不停跳心肺转流方式和时间的关系。【方法】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23例,测转流前、转流10min、转流末、转流后24h的血清S-100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血清S-100B蛋白质量浓度在体外循环前后动态变化:转流前(M)为0.27μg/L,转流10min后升至0.57μg/L(P<0.01),转流末达峰值1.80μg/L(P<0.01),转流后24h降为0.22μg/L(P>0.05)。转流末的血清S-100B蛋白质量浓度与转流时间呈正相关(r=0.488,P<0.05)。②停跳组(n=6)转流前、转流10min、转流末、转流后24h平均血清S-100B蛋白质量浓度分别为(0.17±0.09)μg/L、(0.48±0.13)μg/L、(1.65±0.52)μg/L和(0.19±0.04)μg/L,不停跳组(n=6)分别为(0.26±0.14)μg/L、(0.71±0.41)μg/L、(1.59±0.84)μg/L和(0.23±0.11)μg/L,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导致血清S-100B蛋白表达增高,其表达水平与心肺转流时间呈正相关,但与停跳或不停跳转流方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跳 不停跳心脏手术 血清 S—100B 蛋白 表达 心脏手术过程 心肺转流术
下载PDF
心内直视术后膈肌麻痹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国报 安卓翌 +1 位作者 曹劝省 孔国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膈肌麻痹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 1 1 7例心脏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膈肌麻痹发生率为 1 1 .1 % ( 1 3/1 1 7) ,均为左侧膈肌麻痹 ,病人年龄为 1 6~ 5 4岁。小于 1 6岁的无膈肌麻痹发生。...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膈肌麻痹的原因和防治对策。方法 :对 1 1 7例心脏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膈肌麻痹发生率为 1 1 .1 % ( 1 3/1 1 7) ,均为左侧膈肌麻痹 ,病人年龄为 1 6~ 5 4岁。小于 1 6岁的无膈肌麻痹发生。膈肌麻痹多发生在手术时间长、阻断时间长、需多次灌注冷晶体液和多次心包内放置冰泥的病人。结论 :膈肌麻痹与术中心包内放置冰泥 ,导致膈神经冻伤有关。避免冰泥直接接触膈神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麻痹 心内直视术后 病人 心包 膈神经 发生率 放置 结论 中心 目的
下载PDF
高流量氧疗湿化技术在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氧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玲 皮红英 +2 位作者 徐文红 张翠娟 唐锋媚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8年第4期232-235,247,共5页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湿化技术在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拔出后低氧血症患者氧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体外循环下开胸心脏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与对照组(n=2...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湿化技术在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拔出后低氧血症患者氧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体外循环下开胸心脏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与对照组(n=21),观察组应用高流量氧疗湿化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氧疗方式(即鼻导管和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氧疗后呼吸功能参数及治疗失败事件(再次气管插管、改为无创正压通气或死亡)发生率。结果在氧疗开始后2 h和6 h,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25.6±1.6)次/min和(23.5±1.6)次/min]均低于对照组[(27.1±2.3)次/min和(25.1±2.4)次/min](P<0.05);在氧疗开始后2 h和6 h,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94.3±2.2)%和(96.9±1.6)%]均高于对照组[(92.6±2.7)%和(95.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失败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282、0.193、0.002;P>0.05)。结论高流量氧疗湿化技术在改善开胸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呼吸功能参数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能否降低二次插管率和死亡率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低氧血症 呼吸疗法
下载PDF
右胸小切口瓣膜置换手术2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寒 汤楚中 +4 位作者 解水本 赵哲 迟海涛 潘绪 孙文婷 《北京医学》 CAS 2013年第7期515-517,共3页
目的总结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在体外循环下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4例,先天... 目的总结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3例在体外循环下经右胸小切口行瓣膜置换术患者,其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8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5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4例,先天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3例,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例。行二尖瓣置换术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0例。13例同期行三尖瓣DeVega环缩术。手术切口长5~6cm,左端起自胸骨旁1cm,沿第3肋间。选择同期78例接受常规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主动脉阻断时间40~86min,平均(55±8)min,体外循环时间60~115min,平均(80±9)min;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38±4)min,(58±4)min,P﹤0.001]。术中平均失血(368.4±15.3)ml,显著少于对照组[(412.1±19.6)ml,P﹤0.001]。结论经右胸小切口行心脏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美观、恢复时间短,但体外循环时间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胸小切口 微创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395例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劲进 肖颖彬 +5 位作者 陈柏成 陈林 王学锋 王咏 程伟 马瑞彦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4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经验。方法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完成CABG有395例,其中男299例,女96例,平均年龄62.3岁,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其中18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术。结果本组平均搭桥... 目的:总结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和经验。方法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们完成CABG有395例,其中男299例,女96例,平均年龄62.3岁,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手术,其中18例同期行室壁瘤切除术。结果本组平均搭桥3.2支。体外循环时间62-170 min,平均8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5-102 min,平均68 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2-72 h,平均18 h。围手术期死亡8例,死亡率2.0%,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6例,术后发生室颤抢救无效死亡1例,围术期急性心肌梗死1例。心功能均明显改善,195例心绞痛症状完全缓解,85例症状较前减轻。随访280例,随访时间8个月至11年,远期死亡5例,死亡原因不明。结论常规中低温体外循环下CABG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泮托拉唑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胃内酸碱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晔 王建华 +3 位作者 刘冰 贾明 刘晓明 贾士杰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研究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胃内酸碱度(pH)值变化以及泮托拉唑对其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60例心脏疾病体外循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B组=2:1),A组(泮托拉唑组)术后2h、14h静注泮托拉唑40mg,B组(对照组)术后未用影响... 目的:研究接受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胃内酸碱度(pH)值变化以及泮托拉唑对其影响。方法: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60例心脏疾病体外循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B组=2:1),A组(泮托拉唑组)术后2h、14h静注泮托拉唑40mg,B组(对照组)术后未用影响胃酸分泌药物。动态监测胃内pH值变化。结果:A、B组术前胃内pH值分别为2.41±1.11和2.60±1.01,术后返回监护室时胃内pH值分别为3.47±1.51和3.56±1.40均偏高,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胃内pH值术后4h、12h、18h分别为6.03±1.81,6.01±1.58,6.34±1.28,相应的B组为3.54±1.11,2.94±1.30,2.65±1.24;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胃酸分泌被暂时抑制,但迅速恢复,术后静脉注射泮托拉唑可以持续使胃内pH值维持于较高水平,可能有利于防止应激性溃疡的并发症,也要考虑持续时间较长增加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泮托拉唑 应激性溃疡 胃内PH值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98例报告 被引量:3
15
作者 游昕 陈若为 +3 位作者 马游 吴敏 赵六六 但文富 《东南国防医药》 2008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技术和方法。方法CHD98例。年龄4~36个月,平均(20.2±4.2)个月。体重5.2~19 kg,平均(12.2±2.1)kg。室间隔缺损58例,房间隔缺损9例,法... 目的总结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CHD)体外循环(CPB)下心内直视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提高手术疗效的技术和方法。方法CHD98例。年龄4~36个月,平均(20.2±4.2)个月。体重5.2~19 kg,平均(12.2±2.1)kg。室间隔缺损58例,房间隔缺损9例,法洛四联症12例,法洛三联症4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4例,部分型房室通道5例,右室双出口2例,窗形动脉导管未闭2例,主-肺动脉窗1例,完全型房室通道1例。手术在CPB下进行,使用鼓泡式氧合器68例,膜式氧合器30例(其中28例加改良超滤)。所有病例均一期行相应各病种矫治术。CPB时间25~156 min,平均(56.4±12.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0~98 min,平均(35.4±10.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3 h^7 d,平均(7.8±2.6)h。住院时间3~29 d,平均(12.8±3.6)d。结果术后30 d内死亡7例,住院病死率为7.1%。死亡病例均为体重10 kg以下患儿。76例获门诊随访,随访时间2~72个月,无远期死亡。结论婴幼儿CHD的手术疗效提高有赖于整体诊疗水平的进步。只要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围术期处理,改进CPB技术,就可明显提高手术疗效,其中使用膜式氧合器加超滤是关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婴幼儿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婴幼儿法洛四联征177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6
作者 钟志敏 谢翠贤 +2 位作者 胡楝 余观水 刘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6期172-174,共3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法洛四联征(TOF)外科手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177例患法洛四联征患儿,1例行中心分流姑息手术,其余均行根治术,其中102例给予右心室流出道(RVOT)心包补片,72例给予跨瓣环心包补片,其中12例加宽至左肺动脉,单冠脉畸形影响... 目的:总结婴幼儿法洛四联征(TOF)外科手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177例患法洛四联征患儿,1例行中心分流姑息手术,其余均行根治术,其中102例给予右心室流出道(RVOT)心包补片,72例给予跨瓣环心包补片,其中12例加宽至左肺动脉,单冠脉畸形影响右室流出道1例行右室-肺动脉外管道,1例游离肺动脉与右室直接吻合。全组均使用膜肺、全胶体预充并采用改良超滤技术。结果:治愈171例,手术死亡6例,死亡率为3.39%。合并低心排出量综合征7例,急性肾功能衰竭5例,消化道大出血2例,肺部感染5例。结论:婴幼儿TOF行根治手术效果良好,早期手术有利于患儿全身重要器官的发育。合理畸形矫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中麻醉、体外循环技术及术后管理也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征 心脏外科手术 心肺转流术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炎性因子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程光存 严中亚 +6 位作者 吴一军 雷虹 孙云 卢中 郑理 朱正艳 姜波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的炎性因子改变和对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首次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者随机分为乌司他汀组(A组),乌司他汀和抑肽酶组(B组),对照组(C组),各20例。于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CPB)开始后30min、CPB结束30mi...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的炎性因子改变和对器官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首次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者随机分为乌司他汀组(A组),乌司他汀和抑肽酶组(B组),对照组(C组),各20例。于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CPB)开始后30min、CPB结束30min及术后24h从中心静脉插管采集血标本,各时点分别测定,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尿素氮(BUN)、肌酐(CR)、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用放免法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血浆水平。结果:乌司他汀组(A组)、乌司他汀和抑肽酶组(B组)、对照组(C组),3组术后ALT、AST、BUN、CR及CK-MB均有升高,但是对照组升高显著,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B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TNF-α、IL-6和IL-8水平均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开放升主动脉后1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对照组TNF-α、IL-6及IL-8明显高于诱导前以及相同时点治疗组的水平(P<0.01);CPB结束后30min及24h,3组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但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乌司他汀和抑肽酶联合应用能明显降低重症心脏瓣膜病置换术患者血浆TNF-α、IL-6和IL-8水平,同时可促进抑制炎细胞因子(IL-10)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由CPB引发的炎症反应,促进器官功能的恢复,其保护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乌司他汀 炎性因子 肺保护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不同年龄患者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的心肌保护效果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海清 秦科 +4 位作者 张炳东 陈燕桦 涂杰 刘国锋 梁蓓薇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647-649,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患者应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在拟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病人中,按年龄<3岁、3~12岁、≥12岁分为3组,各组随机选择30例病人,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体外循... 目的评价不同年龄患者应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在拟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病人中,按年龄<3岁、3~12岁、≥12岁分为3组,各组随机选择30例病人,在静吸复合麻醉下行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中房间隔修补术或室间隔修补术。在切皮前、转流前、停机后10min、手术毕等时点取动脉血作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检测,并观察术中及术后病人的恢复情况。结果各组停机后的cTnI浓度值均比转流前增高(P<0.01)。婴幼儿组cTnI浓度的增高幅度较其他组高,且术后恢复效果相对较差(P<0.05)。结论3岁以上患者应用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法行心内直视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婴幼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手术 心内直视术 心肌保护
下载PDF
艾司洛尔对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龚倩 葛建军 +3 位作者 葛圣林 林敏 周汝元 高晴云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在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2例择期行房间隔修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例,两组均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进行房间隔修补手术。实验组在体外循环开始前于预冲... 目的探讨β1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在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2例择期行房间隔修补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例,两组均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下进行房间隔修补手术。实验组在体外循环开始前于预冲液中加入艾司洛尔1 mg/kg,转机过程中再以300μg.kg-1.min-1的速度从静脉持续输注艾司洛尔,直到手术完成。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代替艾司洛尔,其余和实验组相同。监测两组病例在各个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血气分析、心肌损伤标志物及围手术期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在转机过程中,实验组心率(56±8)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64±9)次/min(P<0.05),实验组cTnI和CK-MB在术后6、12、24 h各个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为P<0.001),两组病例在手术开始前、转机开始前、转机过程中、停机后和手术结束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气分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艾司洛尔可以显著保护心肌并改善手术操作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艾司洛尔 体外循环 不停跳
下载PDF
改良心肌保护液在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程光存 程明光 +4 位作者 汤丹丹 董贵福 蔡燕 姜波 严中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31期5659-5665,共7页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适合未成熟心肌停搏液的研究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添加成分来提高现有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手段。腺苷能减轻缺血和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再灌注损伤;丹参能降低缺血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心... 背景:目前国内外对于适合未成熟心肌停搏液的研究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添加成分来提高现有停搏液对未成熟心肌的保护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手段。腺苷能减轻缺血和中性粒细胞介导的再灌注损伤;丹参能降低缺血心肌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心肌细胞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目的:探讨添加腺苷和丹参的改良心肌保护液对心脏、肝脏、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60例首次心内直视手术婴幼儿随机分为3组,各20例,腺苷组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液添加腺苷,联合组采用改良心肌保护液添加腺苷和丹参,对照组采用等容量的改良心肌保护液。于麻醉诱导前、体外循环开始后30min、体外循环结束后30min及体外循环结束后24h采集患儿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0水平变化。结果与结论:3组患儿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均有升高,但是对照组升高最明显(P<0.01),腺苷组和联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均比术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明显高于诱导前以及相同时点腺苷组和联合组的水平(P<0.01);体外循环结束后30min及24h,3组白细胞介素10水平均明显增高,但腺苷组和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改良心肌保护液对未成熟心肌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心内直视手术患儿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促进抑制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的分泌,有效降低由体外循环引发的炎症反应,对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器官移植基础实验 体外循环 心肌保护液 腺苷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炎性因子 肺保护 心脏外科手术 省级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