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ttern of Cardiac Trauma in Sulaimani Province of Southern Kurdistan: 5 Years’ Experience
1
作者 Aram Baram Goran Majeed +3 位作者 Hewa Sherzad Ftoon Flah Korea Rzgar Ghareeb Muhamed Fahmi H. Kakamad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15年第8期82-90,共9页
Introduction: Cardiac injurie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death in young population. With aggressive resuscitative therapy and emergency room thoracotomy, the salvage rate of these patients can reach 35%. In t... Introduction: Cardiac injuries are one of the important causes of death in young population. With aggressive resuscitative therapy and emergency room thoracotomy, the salvage rate of these patients can reach 35%. In this case series the types of presentation, methods of resuscitation, surgical approaches, 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outcomes are discussed. Patients and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 to January 2014 there were 3157 patients treated for thoracic injuries at Sulaimani university hospital, 14 patients had cardiac injuries. All admitted cases with central chest trauma were submitted to a thorough clinical examination, ECG and eFAST (extended Focused assessment with sonography for trauma) and/or 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 Results: Total of 14 cardiac injuries from 3157 causalities were identified, which is 0.44% of the total admissions. Male gender was predominant (85.7% vs. 14.28%) for females. Mechanism of injury was mostly penetrating (85.71%) among which stabs were majority (57.14%) while bullet and shrapnel each constituted (14.28%). Mean time of interval between the accident and our intervention was 2.96 hours. No diagnostic test was 100% specific and sensitive. Discussion: Cardiac injury regarded as a crucial injury because of its high fatality. It is reported that 10.3% of emergency surgical operations are thoracic type and about 1% of them are associated with cardiac injury. Although any penetrating injury to the thorax may injure the heart but those within the box are more suspicious. We conclude that cardiac trauma is a fatal injury but still if the facilities are available the mortality can be minim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diac trauma eFAST EMERGENCY THORACOTOMY
下载PDF
Lifesaving Emergency Sternotomy in Traumatic Cardiac Tamponade in a Teaching Hospital in Ghana: Survival of Two Rare Cases
2
作者 Isaac Okyere Samuel Gyasi Brenu Perditer Okyere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2020年第3期33-40,共8页
Introductio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cardiac injuries from gunshot wounds and blunt chest trauma have high mortality, without any observed survival benefit when presenting with cardiac tamponade. Cardiac tamponade i... Introductio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cardiac injuries from gunshot wounds and blunt chest trauma have high mortality, without any observed survival benefit when presenting with cardiac tamponade. Cardiac tamponade is a life-threatening 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compression of the heart by a sudden or gradual accumulation of collections in the pericardial space that incites and overrides the body’s compensatory mechanism. Clinical Case: We present and discuss the successful management and survival of two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cardiac tamponade from gunshot wounds to the precordium who underwent successful lifesaving median sternotomy at a Teaching Hospital in Ghana with a new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Surgery Unit. Discussion: Usually the diagnosis of cardiac tamponade from traumatic haemopericardium is made by clinical findings which though may not always be present especially after blunt chest trauma. EFAST is a reliable tool for diagnosing and following cardiac tamponade. Median sternotomy is the standard procedure in these patients to access and repair cardiac injury either with or without cardiopulmonary bypass. Conclusion: Emergency median sternotomy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tamponade from chest trauma especially after EFAST diagnosis can be lifesaving even in less resourced cent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an STERNOTOMY cardiac TAMPONADE CHEST trauma EMERGENCY
下载PDF
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存在较多影响因素
3
作者 钟桂年 李观海 +3 位作者 陈成志 梁均强 莫超莲 邓世忠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23例单纯性颅脑创伤(i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组(100例)及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组(23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研究颅脑创伤患者早期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23例单纯性颅脑创伤(iTB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组(100例)及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组(23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iTBI患者并发心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心脏收缩功能正常组比较,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更低;而入院时心率、收缩压及血清hs-cTnT水平更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心率、GCS评分、血清hs-cTnT是iTBI患者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P均<0.05)。经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清hs-cTnT水平预测iTBI患者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性及约登指数高于入院时心率和GCS评分预测(P均<0.05)。结论:iTBI患者早期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相关因素包括入院时心率、GCS评分、血清hs-cTnT水平,其中入院时血清hs-cTnT水平预测iTBI患者早期并发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心脏收缩功能不全 相关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Preventing pediatric cardiothoracic trauma:Role of policy and legislation
4
作者 Konstantinos S Mylonas Pouya Hemmati +2 位作者 Diamantis I Tsilimigras Pavlos Texakalidis Konstantinos P Economopoulos 《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18年第7期49-51,共3页
Data from the last 50 years suggest that pediatric pa-tients typically suffer cardiothoracic injuries following blunt traumatic force(70%) in the setting of either motor vehicle crashes(53.5%) or vehicle-pedestrian ac... Data from the last 50 years suggest that pediatric pa-tients typically suffer cardiothoracic injuries following blunt traumatic force(70%) in the setting of either motor vehicle crashes(53.5%) or vehicle-pedestrian accidents(18.2%). Penetrating trauma accounts for 30% of pediatric cardiothoracic injuries, half of which are gunshot wounds. Graduated driver licensing progr-ams, gun-control legislation, off-road vehicle regulation, initiatives such as "Prevent the Bleed", as well as prof-essional society recommendations are key in preventing pediatric cardiothoracic inju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DIATRIC trauma BLUNT cardiac trauma PENETRATING cardiac trauma Injury Children Policy Legislation
下载PDF
陆战伤心脏骤停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被引量:2
5
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肺复苏专业委员会 +10 位作者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健康文化委员会 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外科医学分会 海峡两岸医学交流协会重症医学分会 北京医学会灾难医学与心肺复苏学分会 全军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心肺复苏学组 周飞虎 刘中民 王立祥 胡婕 刘辉 刘亚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7-373,共7页
陆战伤引起的心脏骤停(CA)是创伤性心搏骤停的一种,与战术战伤救治(TCCC)密不可分,故其诊断及后期治疗策略须根据TCCC的不同阶段(即火线救护阶段、战术战区救护阶段及战术后送救护阶段)而因时、因地制宜。对于胸部外伤导致肺、胸膜及心... 陆战伤引起的心脏骤停(CA)是创伤性心搏骤停的一种,与战术战伤救治(TCCC)密不可分,故其诊断及后期治疗策略须根据TCCC的不同阶段(即火线救护阶段、战术战区救护阶段及战术后送救护阶段)而因时、因地制宜。对于胸部外伤导致肺、胸膜及心脏损伤的患者,可考虑实施腹部提压心肺复苏术。此外,还应重视便携式超声在CA可逆病因筛查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战伤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战术战伤救治
下载PDF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2
6
作者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潘龙飞 +5 位作者 张国强 马岳峰 裴红红 牛泽群 宏欣 王立明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6期421-433,共13页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诊治相关的多个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然而,目前关于乌司他丁的适应证及其用法、用量等尚缺乏统一意见。因此,为推动乌司他丁的规范化应用,《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针对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适应证及其在常见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乌司他丁在临床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胰腺炎 休克 脓毒症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中毒 重症中暑 重度烧伤 严重创伤 心脏骤停
下载PDF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5
7
作者 《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 潘龙飞 +5 位作者 张国强 马岳峰 裴红红 牛泽群 宏欣 王立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6期3207-3219,共13页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 乌司他丁具有抑制蛋白水解酶、调控炎症反应等作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急性胰腺炎,但也被应用于休克、脓毒症、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种急性中毒、重症中暑、重度烧伤、严重创伤等其他临床常见急危重症及心搏骤停患者,而且已被临床常见急危重症诊治相关的多个指南/专家共识推荐。然而,目前关于乌司他丁的适应证及其用法、用量等尚缺乏统一意见。因此,为推动乌司他丁的规范化应用,《乌司他丁用于临床常见急危重症的专家共识》专家组针对乌司他丁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适应证及在常见急危重症中的应用方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乌司他丁在临床工作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 乌司他丁 专家共识 急性胰腺炎 休克 脓毒症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中毒 重症中暑 重度烧伤 严重创伤 心搏骤停
下载PDF
穿透性心脏外伤并心脏异物一例
8
作者 曾晖 蒙媛丽 华平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23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穿透性心脏外伤是最严重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本文报告一例58岁亚临床型的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在14小时以前在切割铁器时受伤并存在右心异物。考虑到异物停留在右室流出道的室间隔上,靠近右冠状动脉,具有心脏破裂再... 穿透性心脏外伤是最严重的急危重症之一,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本文报告一例58岁亚临床型的穿透性心脏损伤患者,在14小时以前在切割铁器时受伤并存在右心异物。考虑到异物停留在右室流出道的室间隔上,靠近右冠状动脉,具有心脏破裂再次出血、异物移位造成二次伤害以及心内膜感染、心包炎等潜在风险,我们进行了紧急心脏手术并成功取出心脏内铁屑异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伤 心脏异物 急诊手术
下载PDF
城镇护栏造成的心脏穿透伤仿真研究
9
作者 郭世永 李宇吉 +1 位作者 朱凤磊 刘志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4-129,共6页
目的:用有限元的方法模拟临床上车祸造成的心肺穿透伤的真实情况,使用医工结合的手段为相关的医疗救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以中国50百分位人体尺寸为依据的胸部有限元模型,将城市道路护栏简化为薄壁长杆,使用LS-D... 目的:用有限元的方法模拟临床上车祸造成的心肺穿透伤的真实情况,使用医工结合的手段为相关的医疗救治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Hypermesh软件建立以中国50百分位人体尺寸为依据的胸部有限元模型,将城市道路护栏简化为薄壁长杆,使用LS-DYNA进行基于人体胸部有限元模型的薄壁长杆穿透心肺的仿真求解。通过类比的方法和理论分析得出城市道路护栏穿透心肺时产生与弹体穿透岩体类似的侵彻效应。结果:通过仿真和“侵彻”分析得出端部形状不同的薄壁长杆穿透心肺产生的“尖端效应”和“空腔效应”,以及心肺损伤程度与长杆的动能、端口形状、穿透角度和稳定性有关。结论:尖端或速度快的薄壁长杆对心肺的穿透侵彻作用强,平端或低速的薄壁长杆对心肺的挤压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道路护栏 心脏穿透伤 有限元模型 侵彻作用 致伤机理
下载PDF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优选心脏穿透伤急诊分类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波 张永恒 +1 位作者 夏洪韬 杨建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2002-2004,共3页
目的对心脏穿透伤(PCT)急救时可用的两种分类法(分型法、分期法)进行比较,优选出较为适用的急诊分类法。方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模拟急诊室医师诊断PCT的临床思维过程,将急诊室医师所用的诊断依据作为网络模型输入变量,包括患... 目的对心脏穿透伤(PCT)急救时可用的两种分类法(分型法、分期法)进行比较,优选出较为适用的急诊分类法。方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模拟急诊室医师诊断PCT的临床思维过程,将急诊室医师所用的诊断依据作为网络模型输入变量,包括患者胸部受伤部位、到达急诊室时收缩压、心率、意识等临床特征;将分型法和分期法作为输出变量,通过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MLP)模型分析PCT患者临床特征与其分型(分期)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优选出准确率较高的分类法。结果通过MLP建立的PCT分类模型以14→3→7三层网络结构为最优。训练样本中,临床分型法总准确率(84.8%)与临床分期法总准确率(9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测试样本中,临床分型法总准确率(73.9%)与临床分期法总准确率(1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样本中,临床分型法总准确率(67.7%)与临床分期法总准确率(9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穿透伤急救时按临床分期法指导分类、救治,判断更为简便,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多层感知器 心脏损伤 穿透伤 分类
下载PDF
钝力冲击后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官大威 贾静涛 +1 位作者 陈怀芳 李德祥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47-148,176+168+187,共5页
本研究用自制机械式弹性拉力打击器以6.7m/s、8.0m/s、9.1m/s及10.0m/s速度冲击大胸骨心前区,然后采用多种组织学染色及透射电镜技术对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以6.7m/s及8.0m... 本研究用自制机械式弹性拉力打击器以6.7m/s、8.0m/s、9.1m/s及10.0m/s速度冲击大胸骨心前区,然后采用多种组织学染色及透射电镜技术对心脏组织形态学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①以6.7m/s及8.0m/s速度冲击后心脏宏观未见有明显改变,微观可见心肌波浪变。电镜下可见肌原纤维肌节收缩,I带消失或轻度I带增宽乃至肌原纤维断裂。②以9.1m/s及10.0m/s速度冲击后宏观可见心脏挫伤,微观心肌挫伤改变明显,实验观察60min内心肌血管内皮损伤处已有血小板粘附集聚甚至血栓形成,心肌超微结构损害严重。③同一心脏可有多部位损伤,且损伤程度不均一。本研究进一步表明钝力性心脏外伤中.虽然无宏观损伤所见,其微观,特别是超微结构可有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力性心脏外伤 组织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创伤性心搏骤停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费敏 蔡文伟 +1 位作者 高峰 陈长水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3907-3911,共5页
目的了解创伤性心搏骤停(TCA)的流行病学特征、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绍兴市急救中心及宁波市急救中心接诊的544例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其中TCA患者186例,非TCA患者35... 目的了解创伤性心搏骤停(TCA)的流行病学特征、预后情况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9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绍兴市急救中心及宁波市急救中心接诊的544例院外心搏骤停(OHCA)患者,其中TCA患者186例,非TCA患者358例。参照Utstein模式收集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年龄、性别、发作地点、被目击情况、目击者心肺复苏(CPR)、急救反应时间、初始心律、院外除颤、院外气管插管、院外使用肾上腺素、院外开通静脉通路、自主循环恢复(ROSC)、存活入院及存活出院等信息,并比较TCA患者与非TCA患者上述特征及转归的差异。结果 TCA患者与非TCA患者在年龄、发作地点、初始心律、院外使用肾上腺素及开通静脉通路等流行病学特征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TCA患者与TCA患者的ROS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TCA患者与TCA患者的存活住院、存活出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被目击、初始心律为心室停搏、急救反应时间<10 min、目击者CPR及院外除颤是TCA患者ROSC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TCA与非TCA患者的复苏存活率均不高,TCA患者的ROSC率更低,改善院外生存链的一系列因素如增加目击者CPR、院外除颤及减少急救反应时间有助于增加TCA患者的RO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搏骤停 创伤 流行病学 预后
下载PDF
损伤控制策略在创伤性心脏破裂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标通 周新民 +3 位作者 熊为民 杨彬 龙建平 刘剑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5-346,共2页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 DCS)理念在创伤性心脏破裂中的应用策略和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创伤性心脏破裂患者采用DCS处理的临床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主张适时分阶段的救治措施,在早期行心包穿刺置管减压的救命处理后,行进...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 DCS)理念在创伤性心脏破裂中的应用策略和临床价值。方法对27例创伤性心脏破裂患者采用DCS处理的临床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主张适时分阶段的救治措施,在早期行心包穿刺置管减压的救命处理后,行进一步开胸心脏修补止血的确定性手术,并有计划的分期行其他合并伤的处理。结果所有患者经急诊室DCS处理后,心率立即较前减慢,1例经严密观察保守治疗后出院;2例行急诊室开胸心包切开减压,予以胸内心脏按压后转手术室探查;其余24例经急诊室处理后,均顺利转手术室开胸探查。2例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创伤性心脏破裂的救治中贯彻DCS理念,既最大限度降低了创伤对患者的损害,又尽可能保存了机体的生理功能,合理应用DCS既可避免盲目手术,又可避免延误手术,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控制外科 心脏破裂 创伤
下载PDF
穿透性心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附21例报告) 被引量:6
14
作者 范士志 蒋耀光 +1 位作者 陈建明 李志平 《创伤外科杂志》 1999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穿透伤外科诊治中的原则,急诊室剖胸的指征。方法位于心表投影区的损伤应警惕心脏穿透伤的发生。手术切口选择,可根据伤道情况采用右侧或左侧前外侧切口剖胸。5例濒死病人施行了急诊室剖胸,2例存活,3例死亡。结果21例... 目的探讨心脏穿透伤外科诊治中的原则,急诊室剖胸的指征。方法位于心表投影区的损伤应警惕心脏穿透伤的发生。手术切口选择,可根据伤道情况采用右侧或左侧前外侧切口剖胸。5例濒死病人施行了急诊室剖胸,2例存活,3例死亡。结果21例中枪伤5例,死亡3例;刃器伤16例,死亡2例。结论对心脏穿透伤病人应抓紧时机,提高认识,及时明确诊断,根据病情和条件,采用相应积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损伤 穿透伤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心脏外伤急救绿色通道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5
15
作者 韦喜艳 温玲 +1 位作者 李雪萍 黄青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3期234-235,共2页
外伤性心脏破裂是胸外伤急危重症,可在极短的时间内致人死亡[1],主要致死原因为大量出血和急性心包填塞,据报道[2],若患者无其他严重合并伤的心包填塞生存率为的47%。其抢救的关键在于迅速合理的急救,为患者赢得最佳治疗时间。
关键词 心脏外伤 绿色通道 护理
下载PDF
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形态改变与死亡时间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竞花兰 陈玉川 +2 位作者 程海鹰 孙斌 谢秀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65-166,共2页
通过豚鼠肝细胞印片,观蔡肝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死后变化,探讨AgNOR死后变化与死亡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gNOR的死后变化与死亡时间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AgNOR颗粒形态越来越不清楚。提示... 通过豚鼠肝细胞印片,观蔡肝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死后变化,探讨AgNOR死后变化与死亡时间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AgNOR的死后变化与死亡时间有密切的关系.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AgNOR颗粒形态越来越不清楚。提示AgNOR的形态改变可以作为推断死亡时间的一种新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印花 死亡时间 AGNOR 核仁 嗜银蛋白
下载PDF
心脏外伤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李继勇 张健群 +3 位作者 陈宝田 伯平 顾承雄 杨能善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18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6~55岁,平均(24.4±8.5)岁,刀刺伤10例,车祸伤5例,枪伤3例;急诊入院9例,门诊入院9例。其中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外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89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治18例心脏外伤患者,男性15例,女性3例,年龄6~55岁,平均(24.4±8.5)岁,刀刺伤10例,车祸伤5例,枪伤3例;急诊入院9例,门诊入院9例。其中诊断创伤性室间隔缺损7例。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死亡。结论:心脏外伤应尽快确定诊断,即刻手术,提高抢救成功率。合并的室间隔缺损或瓣膜病变,如果不危及患者生命,可以择期手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伤 心脏外科手术
下载PDF
胸部创伤129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甘崇志 刘胜中 耕噶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提高胸部创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296例胸部创伤及胸部创伤为主合并其它外伤的住院治疗伤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伤者经保守或手术治疗,治愈1271例(98.07%),死亡25例(1.93%)。结论患者早期死亡...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主要死亡原因及提高胸部创伤的救治成功率。方法对1296例胸部创伤及胸部创伤为主合并其它外伤的住院治疗伤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伤者经保守或手术治疗,治愈1271例(98.07%),死亡25例(1.93%)。结论患者早期死亡原因为创伤性休克及大失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主要死亡原因,还需重视肺挫伤的治疗。重伤或者心脏、大血管操作必须采用非常规的急救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创伤 肺挫伤 心脏损伤 膈肌损伤 救治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PICCO技术在创伤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患者液体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伟 杨万杰 冯庆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3714-3716,共3页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技术对创伤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PTCLS)患者液体管理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应用PICCO监测技术的20例PTCLS患者作为干预组;并选取同期20例未应用PICCO的P... 目的:分析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技术对创伤后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PTCLS)患者液体管理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期间应用PICCO监测技术的20例PTCLS患者作为干预组;并选取同期20例未应用PICCO的PTCLS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ISS评分、Murray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全部存活,具有可比性。记录两组患者入ICU即刻,第24、48、72 h的液体平衡量、Lac、Scv O2及MAP值,组间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住ICU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两组患者MAP、Lac、Scv O2比较在各时间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2)液体平衡量在入ICU即刻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第24、48、72 h,干预患者液体正平衡量较对照组少,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 CCO技术为PTCL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提供了量化指标,可以较好的指导PTCLS患者的液体治疗、减少输液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量 创伤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 液体管理
下载PDF
钝力性心脏外伤38例尸检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德祥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99-101,143,共4页
本文研究表明钝力作为原始致伤因素作用于胸部通过压、拉、剪切、旋转等可引起钝力性心脏外伤包括心脏震荡、心脏挫裂伤、心脏玻裂、心脏断离等原发性心脏外伤和继发性乃至迟发性心脏外伤,诸如外伤性心脏炎、冠脉血管炎、血栓形成、外... 本文研究表明钝力作为原始致伤因素作用于胸部通过压、拉、剪切、旋转等可引起钝力性心脏外伤包括心脏震荡、心脏挫裂伤、心脏玻裂、心脏断离等原发性心脏外伤和继发性乃至迟发性心脏外伤,诸如外伤性心脏炎、冠脉血管炎、血栓形成、外伤性心肌梗塞、外伤性冠状动脉瘤、外伤性室壁瘤、迟发性外伤性心脏破裂等。致命性的心脏震荡,除急性冠循环障碍和心失常外,还可有心脏传导系统和神经组织损伤,尤其心肌肌膜爆裂(sarcolemmaburst)及相应的原纤维膨出畸形变可以作为心脏震荡性外伤的形态学指证。外伤性心肌梗塞和迟发性外伤性心脏破裂以突然发生在外伤后的一定间隔期为特征,应予特殊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伤 钝力性 病理学研究 外伤性心脏破裂 尸检 心脏震荡 神经组织损伤 心脏传导系统 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瘤 迟发性 致伤因素 血栓形成 循环障碍 心肌肌膜 挫裂伤 继发性 原发性 心脏炎 血管炎 室壁瘤 致命性 形态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