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心肺复苏后脑组织含水量和水通道蛋白-4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郭梅凤 刘励军 +1 位作者 徐信发 周保纯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73-674,共2页
目的探讨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大鼠脑组织含水量(BWC)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窒息心肺复苏模型,干湿质量法测定自主循环恢复后1、3和6 h BWC的变化;同时,利用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探讨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大鼠脑组织含水量(BWC)与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建立大鼠窒息心肺复苏模型,干湿质量法测定自主循环恢复后1、3和6 h BWC的变化;同时,利用半定量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脑组织AQP4表达水平的变化;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大鼠复苏后,随时间的延长BWC明显增加。各时间点BWC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其中,复苏组大鼠6 h BWC明显高于1、3 h;而1、3 h大鼠的BWC无明显差异。同时,复苏后脑组织AQP4水平的表达,也呈现出与BWC变化几乎相同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BWC与脑组织AQP4呈明显正相关(r=0.791,P<0.01)。结论复苏后早期大鼠已出现明显的脑水肿,且与脑组织AQP4表达水平正相关,提示AQP4可能参与复苏后早期脑水肿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脑组织含水量 水通道蛋白-4
下载PDF
Tempol预处理对大鼠心肺复苏后脑内缺氧诱导因子-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曹岩岩 丁旭东 +1 位作者 孟凌新 赵柏松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Tempol预处理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Tempol预处理组(T组)和常规复苏组(S组),每组24只。S组和T组采... 目的探讨Tempol预处理对心肺复苏后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Tempol预处理组(T组)和常规复苏组(S组),每组24只。S组和T组采用窒息后心跳骤停法建立大鼠全脑缺氧缺血脑损伤模型,C组大鼠仅行气管插管不夹闭窒息。D组于气管夹闭前5 min腹腔注射Tempol 100 mg/kg,S组和C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自主循环恢复后6、12、24和48 h随机抽取6只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取脑内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细胞组织形态改变,免疫组化检测HIF-1α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和T组在12、24和48 h时神经功能评分升高(P<0.05)。与S组比较,T组在12、24和48 h时神经功能评分降低(P<0.05);HE染色可见S组大鼠海马组织24 h和48 h时神经细胞排列散乱,水肿疏松、空泡化,胞核浓缩、深染,细胞弥漫性胀大,胞浆淡染,胞核已有增大,神经细胞和血管周间隙明显增加。与S组比较,T组在24 h和48 h时损伤程度轻、范围小,水肿改变得到改善;与S组比较,T组海马内HIF-1α在12 h和24 h表达明显增强(P<0.05),VEGF在6、12和24 h表达明显增强(P<0.05)。结论 Tempol预处理缺血缺氧损伤的脑组织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HIF-1α及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POL 缺氧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心肺复苏 脑保护
下载PDF
心肺复苏人工-机械转换过程中缩短按压暂停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冬梅 陈子红 +4 位作者 徐小琴 许嵩翱 许俊 曹伟中 郁慧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心肺复苏抢救人工-机械按压转换过程中减少按压暂停时间的作用。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院外心跳骤停患者(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OHCA)30例,分为改进前组和改进后组,各15例。改进的内... 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在心肺复苏抢救人工-机械按压转换过程中减少按压暂停时间的作用。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院外心跳骤停患者(out-of-hospitalcardiacarrest,OHCA)30例,分为改进前组和改进后组,各15例。改进的内容包括人工-机械按压转换过程中医护人员的组织协调及角色分工等。通过录像调取的方法观察2组患者人工-机械按压转换过程中按压暂停的时间,以及自主循环恢复(retur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4h生存率、出院生存率、30d神经系统良好比例等。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发病至人院时间、送达医院方式、送达过程中是否心肺复苏、首次心电监护结果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后按压暂停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但2组患者ROSC4h生存率、出院生存率、30d神经系统良好比例等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减少心肺复苏抢救中人工-机械转换过程的按压暂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质量改进
下载PDF
11,12-环氧二十碳三烯酸对心肺复苏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翔俊 张立克 +1 位作者 芦玲巧 王红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97-299,共3页
为观察 1 1 ,1 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1 1 ,1 2 epoxyeicosatrienoicacid,简称 1 1 ,1 2 EET)对心肺复苏术的影响 ,采用经典窒息法复制大鼠复苏模型 ,心脏停搏 (心功能曲线为直线 )即刻实施心肺复苏术 ,观察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 为观察 1 1 ,1 2 环氧二十碳三烯酸 (1 1 ,1 2 epoxyeicosatrienoicacid,简称 1 1 ,1 2 EET)对心肺复苏术的影响 ,采用经典窒息法复制大鼠复苏模型 ,心脏停搏 (心功能曲线为直线 )即刻实施心肺复苏术 ,观察复苏成功率、自主循环恢复率、自主循环恢复时间以及左心功能的变化。发现 :用 1 1 ,1 2 EET预处置或心肺复苏术前应用 1 1 ,1 2 EET抢救可以明显提高心肺复苏术的成功率 ,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并且改善复苏术后的心功能。结果提示 :1 1 ,1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 12-EET 心肺复苏术 缺血再灌注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水通道蛋白-4表达变化与脑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雪兰 黄亮 +2 位作者 曹春水 李增攀 方建江 《江西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37-39,48,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与脑水肿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心搏骤停模型组[(SCA模型组,n=30;按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6、12、247、2 h各时点分5个亚组... 目的探讨大鼠心肺复苏后脑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与脑水肿动态变化的关系。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6)、假手术组(n=6)、心搏骤停模型组[(SCA模型组,n=30;按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1、6、12、247、2 h各时点分5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分别检测脑组织水含量及AQP4表达水平。结果SCA模型组大鼠ROSC后脑组织含水量呈上升趋势,24 h达高峰,各时点均高于对照组、假手术组(均P<0.01)。AQP4表达水平与脑组织水含量呈同样趋势改变。积分光密度(iOD)、显色面积比(△S)与脑组织含水量均呈正相关(r=0.858,r=0.870,均P<0.001)。结论大鼠心肺复苏后脑AQP4表达上调,与脑水肿变化呈正相关,AQP4可能参与心肺复苏后脑水肿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4 脑水肿 心搏骤停 心肺复苏 动物 实验 大鼠
下载PDF
气囊-面罩给氧与气管内插管给氧在心肺复苏中氧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时兢 谢卫星 +1 位作者 喻立新 许琴芬 《中国乡村医药》 2006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气囊-面罩给氧 气管内插管 心肺复苏 氧疗效果 resuscitation 临床观察 口对口人工呼吸 pulmonary 胸外按压 心搏骤停
下载PDF
基于MW-REF算法的心肺复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友坤 陈伟 +3 位作者 靳小静 孙洁 李瑞月 张瑛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9543-9549,共7页
针对传统模型对心肺复苏结果预测准确率较低、模型可解释性较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加权递归消除法(MW-REF)的心肺复苏结果预测模型,并在Shapley加法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框架下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结果的关键因素。... 针对传统模型对心肺复苏结果预测准确率较低、模型可解释性较差,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加权递归消除法(MW-REF)的心肺复苏结果预测模型,并在Shapley加法解释(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HAP)框架下分析影响心肺复苏结果的关键因素。采用了随机森林、GBDT、XGBOOST作为基模型,将其特征重要性得分加权后使用递归消除法过滤特征并对3种及模型采用Voting进行模型融合,利用五折交叉验证下的准确率作为最终特征选择标准。最后对最终特征数据集下的融合模型进行可解释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递归特征消除算法对比,该模型提升了心肺复苏结果预测的准确率,模型预测结果具有可解释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辅助,提高诊断效率与心肺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型加权递归特征消除法 心肺复苏 模型融合 SHAP
下载PDF
心脏骤停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神经功能预后的关系研究
8
作者 叶莉莉 钟磊 +1 位作者 姬晓伟 谢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20期9-12,16,共5页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07例CA患者的病例资料、RDW及生化指标,根据脑功能分类量表(...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107例CA患者的病例资料、RDW及生化指标,根据脑功能分类量表(cerebral performance category,CPC)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将患者分为神经功能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及RDW的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RDW对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效能,并确定最佳阈值,按RDW的最佳阈值分为高RDW组(≥13.45%)和低RDW组(<13.45%),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发生情况。结果共107例CA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神经功能预后不良73例,预后良好34例,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68.22%。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组的RDW、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时间、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年龄、丙氨酸转氨酶、血钠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RDW、CPR时间是预测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DW预测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766,当RDW最佳阈值为13.45%时,敏感度为73%,特异性为71%。高RDW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不良发生率为84.13%,明显高于低RDW组的4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DW升高是CA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良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神经功能 红细胞分布宽度 心肺复苏
下载PDF
脑血流超声、ONSD评估CPR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黄鑫波 陈镔 +2 位作者 陈柱林 朱东仪 黄勇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流超声联合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心肺复苏(CPR)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CPR术后昏迷患者100例,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术后脑脊液压力以及术后1、3、7天超声参数。分析脑脊... 目的探讨脑血流超声联合视神经鞘直径(ONSD)评估心肺复苏(CPR)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行CPR术后昏迷患者100例,根据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术后脑脊液压力以及术后1、3、7天超声参数。分析脑脊液压力与超声参数的相关性、影响CPR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因素以及超声参数评估CPR患者神经功能预后的价值。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CPR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增加;院内心脏骤停占比降低、术后1天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术后3、7天ONSD、PI、RI升高;术后1天平均血流速度(Vm)、术后3、7天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Vm降低;术后脑脊液压力升高(P<0.05)。术后脑脊液压力与ONSD、RI、PI、Vm均具相关性(P<0.05)。CPR时间、脑脊液压力、ONSD、RI、PI、Vm是神经功能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术后3天双侧ONSD、Vm、RI、PI对CPR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超声动态监测脑血流和ONSD可有效评估CPR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动力学 视神经鞘直径 心肺复苏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密室逃脱教学法在心内科实习护生心肺复苏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0
作者 周晓娟 张理想 +2 位作者 王苹苹 方储馨 陈珍凤 《循证护理》 2024年第18期3407-3410,共4页
目的:探讨密室逃脱教学法在心内科实习护生心肺复苏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生78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顺序将编号1~39号的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40~78号实习护... 目的:探讨密室逃脱教学法在心内科实习护生心肺复苏术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实习的护生78人作为研究对象,按入科先后顺序将编号1~39号的实习护生设为对照组,40~78号实习护生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实践教学,观察组在常规临床实践教学基础上开展心肺复苏急救主题的密室逃脱教学。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实习护生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成绩、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投入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教学前两组实习护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分、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及学习投入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观察组的批判性思维得分、团队合作能力评分、学习投入评分、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及心肺复苏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密室逃脱教学法应用于实习护生临床急救教学实践工作中,能有效提高实习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学习投入水平,有助于提升临床实践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护生 心内科 心肺复苏术 密室逃脱教学 批判性思维 团队合作
下载PDF
心、肺源性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与否之关键因素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清伟 李忠业 +2 位作者 潘朝锌 杨清华 何新兵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4888-4889,共2页
[目的]分析心源性,肺源性呼吸心跳骤停的不同特点,探讨心,肺源性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我科102例心脏原因和呼吸系统原因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及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结... [目的]分析心源性,肺源性呼吸心跳骤停的不同特点,探讨心,肺源性呼吸心跳骤停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回顾分析5年来我科102例心脏原因和呼吸系统原因心跳呼吸骤停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肺复苏情况及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因素。[结果]肺源性呼吸心跳骤停及时建立气道易于初级心肺复苏成功,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初级心肺复苏成功率低于肺源性呼吸心跳骤停,但最终成功率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源性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心源性,肺源性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及时开通气道是心肺复苏的关键,而心源性呼吸心跳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成功与否主要由心脏本身病变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关键因素
下载PDF
心肺复苏家兔血浆ET、CGRP含量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正斌 孙宗立 +4 位作者 王学廷 岳玉桃 王建刚 王宏道 徐建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701-702,共2页
目的 研究血浆内皮素 (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心脏骤停缺血 /再灌注损伤前后含量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制作家兔心脏骤停缺血 /再灌注模型 ,观察心肺复苏后各时相血浆ET、CGRP、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 动物在心脏骤停及复苏... 目的 研究血浆内皮素 (ET)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在心脏骤停缺血 /再灌注损伤前后含量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 制作家兔心脏骤停缺血 /再灌注模型 ,观察心肺复苏后各时相血浆ET、CGRP、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 动物在心脏骤停及复苏即刻血浆ET含量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血浆CGRP水平降低 (P <0 0 5 ) ,复苏后 0 5小时血浆ET明显升高(P <0 0 1) ,复苏后 2小时血浆ET、CGRP均较复苏前有明显上升 (P <0 0 5 )。结论 在心脏骤停缺血 /再灌注损伤过程中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家兔
下载PDF
合并有心脑血管病患者心肺复苏时机械通气中气道高压报警上限的设置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金肖 高丽娟 +2 位作者 韦铁民 夏余群 王苏英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7期21-24,共4页
目的探讨呼吸机的气道峰压水平设置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心肺复苏(CPR)中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因心跳呼吸骤停,需行CPR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潮气量(VT)通气组(A组)和常规VT通气(B组),每... 目的探讨呼吸机的气道峰压水平设置对心脑血管病患者心肺复苏(CPR)中机械通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因心跳呼吸骤停,需行CPR的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小潮气量(VT)通气组(A组)和常规VT通气(B组),每组45例。用伟康Esprit呼吸机将A组VT设置成7mL/kg,高压报警设为60cmH2O,频率10次/min;B组设置VT为10mL/kg,高压报警40cmH2O;两组患者在容量控制(VCV)模式下均选用减速波。监测记录CPR在15min、30min的动脉血气关键指标与血乳酸值,记录气道峰压在〈40cmH2O、40-49cmH2O、50-59cmH2O、≥60cmH2O中发生例数、复苏成功率、吸气峰压变化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情况、心搏骤停时间、复苏后并发症发生等情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苏成功率方面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在吸气峰压变化值方面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复苏后15min、30min动脉血气关键指标及血乳酸值变化,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PR期间机械通气使用减速波,设置初始患者气道高压报警上限时可选择60cmH2O为界值,不会产生过多报警事件影响机械通气的效果,还能提高复苏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心肺复苏 机械通气 气道高压 报警 设置
下载PDF
泵式自体输血过滤引流系统在急症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世范 贾书斌 +7 位作者 张晓明 陈如坤 李佳春 陈世谋 羊庚生 徐风翔 曹远楚 兰文琛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77-180,共4页
自体输血、胸腔闭式引流,是缓解血源矛盾、赢得抢救时机、防治心肺衰竭及ARDS/MOF的重要措施。笔者研制成功的手控泵式储血过滤引流系列在战地、灾害现场,以及平时的心肺手术中,共应用3000余例,现重点对其功能设计和用... 自体输血、胸腔闭式引流,是缓解血源矛盾、赢得抢救时机、防治心肺衰竭及ARDS/MOF的重要措施。笔者研制成功的手控泵式储血过滤引流系列在战地、灾害现场,以及平时的心肺手术中,共应用3000余例,现重点对其功能设计和用于自体输血、紧急救护做讨论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输血 过滤引流系统 急症救护
下载PDF
腺苷对复苏兔心肌及脑组织变化的干预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威 刘刚 +1 位作者 计达 沈洪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观察腺苷对窒息兔心脑组织病理及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兔窒息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组(B组)、肾上腺素合并腺苷组(C组)。持续窒息4min后,行心肺复苏,4min后静脉给药。A组(n=6)不用复苏药物;B组(n=12)iv... 目的观察腺苷对窒息兔心脑组织病理及心肌酶学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兔窒息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组(B组)、肾上腺素合并腺苷组(C组)。持续窒息4min后,行心肺复苏,4min后静脉给药。A组(n=6)不用复苏药物;B组(n=12)iv肾上腺素0.09mg·kg-1;C组(n=12)iv肾上腺素0.09mg·kg-1并持续静滴腺苷150μg·kg-1·min-1至复苏结束。取左心室和海马HE染色,光镜下观察心肌和海马组织结构改变;采血查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结果B组和C组心肌细胞和海马神经元无明显破坏,B组仅有轻度缺血改变,两组均明显好于A组。复苏成功兔血浆CK、CK-MB浓度,C组<B组。结论复苏时使用中等剂量肾上腺素对心肌细胞和脑神经元细胞影响不大,合并应用腺苷可能会改善复苏成功后心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肾上腺素 腺苷 心肌 海马 病理学
下载PDF
腺苷对复苏兔心肌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威 沈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379-382,共4页
目的观察腺苷对复苏兔心肌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兔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组(B组)和肾上腺素合并腺苷组(C组)。持续窒息4min后,行心肺复苏,4min后静脉给药。A组(n=6)不用复苏药物;B组(n=12)静脉... 目的观察腺苷对复苏兔心肌及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兔复苏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组(B组)和肾上腺素合并腺苷组(C组)。持续窒息4min后,行心肺复苏,4min后静脉给药。A组(n=6)不用复苏药物;B组(n=12)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09mg/kg;C组(n=12)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09mg/kg并持续静脉滴注腺苷150μg.kg-1.min-1至复苏结束。取左心室心肌和脑海马组织,电镜下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结果B组兔心肌细胞和脑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有明显损害,C组损害较轻,两组均明显好于A组。结论复苏时合并应用腺苷可以保护心肌细胞和脑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可能会改善复苏成功后心脑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肾上腺素 腺苷 心肌 海马 病理学
下载PDF
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临床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崔建 尚瑞雯 +7 位作者 范立平 韩绿娟 杨学清 高华安 丁焕焕 孟凡杰 宋霞 林运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99-300,302,共3页
目的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院心脏呼吸骤停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均采用CPR model心肺复苏,为实验组;其余38例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平均动脉压、血氧... 目的分析使用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院心脏呼吸骤停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9例均采用CPR model心肺复苏,为实验组;其余38例采用徒手心肺复苏,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复苏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比徒手心肺复苏能更好的改善心脏呼吸骤停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但不能挽救更多的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机 徒手心肺复苏 血氧分压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院内死亡患者的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绍辉 何明丰 +2 位作者 张英俭 陈景利 汤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2期3635-3638,共4页
目的探讨院内死亡患者的分布规律,提高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院内死亡的创伤性与非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科室及原因的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85例院内死亡患者中男1138例,女64... 目的探讨院内死亡患者的分布规律,提高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4—2009年院内死亡的创伤性与非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科室及原因的分布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85例院内死亡患者中男1138例,女647例;平均年龄(63.3±21.1)岁;平均住院天数(18.6±28.0)d。非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的集中向量(r)=0.0686(P>0.05);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的r=0.1269(P<0.01),创伤性患者死亡的角度均值(α)=344.7208°,转换时间为12月16日。各科室死亡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原因中创伤类以颅脑创伤为主(占66.4%),非创伤类以脑血管疾病(占12.1%)和肿瘤(占11.9%)为主。结论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集中在12月份,以颅脑创伤患者为主;非创伤性患者死亡时间无特定分布规律,以脑血管疾病和肿瘤患者为主。ICU死亡患者最多,其患者主要是由其他科室转入的。对院内死亡高发科室和高发疾病应加强院内有计划的复苏培训,提高院内心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死亡 心脏停搏
下载PDF
腺苷在窒息兔心肺复苏中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威 计达 +1 位作者 刘刚 沈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57-359,共3页
目的观察腺苷在窒息兔心肺复苏中对复苏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兔窒息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组(B组)、肾上腺素合并腺苷组(C组)。持续窒息4min后,行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机辅助呼吸,4min后静脉给药。A组(n=6)... 目的观察腺苷在窒息兔心肺复苏中对复苏的影响。方法采用窒息法制作兔窒息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组(B组)、肾上腺素合并腺苷组(C组)。持续窒息4min后,行胸外心脏按压,呼吸机辅助呼吸,4min后静脉给药。A组(n=6)不用复苏药物;B组(n=12)静脉注射肾上腺素90μg/kg;C组(n=12)静脉注射肾上腺素90μg/kg并持续静滴腺苷150μg·kg-1.min-1至复苏结束。观察窒息至死亡时间、自主循环恢复率、复苏成功率、复苏成功后血浆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浓度。结果自主循环恢复率和复苏成功率C组>B组>A组,但B组和C组间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复苏成功兔血浆CK、CK-MB和乳酸浓度,C组<B组。结论肾上腺素联合腺苷可能会提高窒息兔复苏成功率和自主循环恢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术 肾上腺素 腺苷
下载PDF
心肺复苏后应用亚低温治疗的探讨及护理 被引量:7
20
作者 龚晓琪 张海燕 欧阳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7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复苏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42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实验组采用全身亚低温,对照组为头部戴冰帽局部降温。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复苏5d后全身亚低...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复苏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42例心肺复苏后患者按随机方法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实验组采用全身亚低温,对照组为头部戴冰帽局部降温。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复苏5d后全身亚低温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头部局部降温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复苏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配合在亚低温治疗期间给予精心护理,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心肺脑复苏 疗效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