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庄子》隐逸思想新解
1
作者 夏资强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庄子隐逸思想受到诸多关注,通过对《庄子》文本分析,发现隐逸思想是在“是”“非”对举层面提出来,它并不偏重于“隐”这一具体行为,而是强调“心”的作用,超脱“是”与“非”的对立,达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理境。
关键词 《庄子》 隐逸 逍遥 成心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视角下《逍遥游》三个英译本对比分析研究
2
作者 徐向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8期13-16,共4页
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之下,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译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对于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译介中国文化传统典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探究译者对于原文本的选择、理解和表达的重要作用;对比分... 在当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之下,从译者主体性角度研究译者对翻译活动的影响,对于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译介中国文化传统典籍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译者主体性角度出发,探究译者对于原文本的选择、理解和表达的重要作用;对比分析任博克(Brook Zipron)、林语堂和汪榕培三位译者的《逍遥游》英译本,发现不同译者因其文化教育背景和语言表达习惯不同,在词汇选择、句子理解、篇章衔接这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希望通过探究不同译者在翻译中发挥的译者主体作用为中国传统典籍英译的译者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典籍翻译 《逍遥游》 任博克 林语堂 汪榕培
下载PDF
逍遥津之战杂议 被引量:1
3
作者 宋杰 《吕梁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7-42,共6页
逍遥津之战,孙权出兵进攻的时间相当反常。他不是从江东根据地直接出征合肥,而是在西征荆州、与刘备争夺南三郡的战役之后,经过了数月的奔波和对峙,在回师江东时以人困马乏之众去进攻曹魏的坚城,这在军事上违反常理。孙权可能是出于政... 逍遥津之战,孙权出兵进攻的时间相当反常。他不是从江东根据地直接出征合肥,而是在西征荆州、与刘备争夺南三郡的战役之后,经过了数月的奔波和对峙,在回师江东时以人困马乏之众去进攻曹魏的坚城,这在军事上违反常理。孙权可能是出于政治目的,为了吸引曹操主力从汉中撤退以解除刘备的困境而进行的,属于虚张声势的进攻。孙权出动的兵力并非是曹魏方面声称的“十万”,大约只有四五万人。张辽在战斗中采用了“斩将搴旗”的战术,获得明显的成功。孙权在撤兵时殿后,遭遇敌军突袭而陷入险境。这和他好勇乐斗、轻佻冒险的性格特点有关。此后,他虽然有所收敛,但仍在狩猎、试航大船等活动中显示了喜欢冒险的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肥 逍遥津 孙权 张辽 南三郡 牙旗
下载PDF
日本“最可怕的女人”:上野千鹤子的女性主义思想
4
作者 姜玉琴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24-29,共6页
上野千鹤子的女性主义思想是一种开放的与现实生活、生命体验紧密相关的理论。她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探讨的主要是女性的精神成长历程及其思想的构建和实施的途径;后期的研究转向了对“弱者”的发现与关注。具体来说,随着年... 上野千鹤子的女性主义思想是一种开放的与现实生活、生命体验紧密相关的理论。她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探讨的主要是女性的精神成长历程及其思想的构建和实施的途径;后期的研究转向了对“弱者”的发现与关注。具体来说,随着年岁的增长,她渐渐发现了人生的一个真相,即不管人生的前半场如何精彩绝伦,后半场所面临的都是独居、衰老与死亡的考验——每个人都将会由“强者”变为“弱者”。为了应对生命中的这一变化,她提出了“照护”问题。这意味着她的女性主义理论所关注的不仅仅只是女性,而是整个社会中的“弱者”群体。至此,上野千鹤子的女性主义思想由早期的一个性别理论,转换成了如何让人的后半生在无忧无虑中安然度过的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野千鹤子 女性主义思想 精神成长 照护
下载PDF
真人、缘督与逍遥:庄子的生命哲学指向
5
作者 郎宁 国靖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31-36,共6页
庄子哲学的侧重点在于人本身,因此对于生命的追问与探讨便是庄子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庄子的思想世界中,面对现实的人世间,庄子由对人之问题的思考、对于现实生命的考量、对于生命价值的确认,深刻展现了其生命哲学的内涵与追求,即为... 庄子哲学的侧重点在于人本身,因此对于生命的追问与探讨便是庄子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庄子的思想世界中,面对现实的人世间,庄子由对人之问题的思考、对于现实生命的考量、对于生命价值的确认,深刻展现了其生命哲学的内涵与追求,即为个体之人找寻生存与发展的空隙,寻求心灵的安顿与精神的自由。庄子的生命哲学在当下亦焕发着生机与活力,为当今社会人们所面对的现实生命问题提供解决的智慧与方案,使人能够真正在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中实现和合与融通,以达到与自我的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真人 缘督以为经 逍遥 生命哲学
下载PDF
论俞胜《蓝鸟》的“轻逸化”叙事
6
作者 冯慧敏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57-62,共6页
俞胜《蓝鸟》的叙事呈现出“轻逸化”的审美特点。作家以平和的创作姿态,礼赞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用小人物的进取之歌表达了对奋斗者的温情与敬意。“轻逸”的背后并不缺乏对沉重现实的深入呈现,作家对城乡冲突、农民工困境等问题有着严... 俞胜《蓝鸟》的叙事呈现出“轻逸化”的审美特点。作家以平和的创作姿态,礼赞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用小人物的进取之歌表达了对奋斗者的温情与敬意。“轻逸”的背后并不缺乏对沉重现实的深入呈现,作家对城乡冲突、农民工困境等问题有着严肃的思考,体现了作家对社会转型时期个体生存的深切人文关怀。俞胜运用意象和歌词赋予小说语言以诗的轻盈,人物语言则呈现出幽默诙谐的口语化特点,诗性与幽默兼具的语言风格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与趣味性,给读者轻松愉悦的审美体验。《蓝鸟》“轻逸化”叙事体现了作家的诗性智慧,具有独特的美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俞胜 《蓝鸟》 轻逸化
下载PDF
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之两端
7
作者 魏子钦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23-129,共7页
作为宋代士人代表的苏轼,在政治、器识、议论外的茶道也同样出众。文章从以诗言志角度,分析苏轼的茶诗与茶句,探究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安闲顺适”:现实生活理想化的态度;“以小见大”:理想生活现实化的方式。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 作为宋代士人代表的苏轼,在政治、器识、议论外的茶道也同样出众。文章从以诗言志角度,分析苏轼的茶诗与茶句,探究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安闲顺适”:现实生活理想化的态度;“以小见大”:理想生活现实化的方式。苏轼茶道美学的文化结构,不仅是宋代士人雅文化之典范,也为中国茶道哲学的建构与发展提供一定美学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茶道美学 文化结构 安闲顺适 以小见大
下载PDF
伍大华病证结合诊治眩晕经验
8
作者 周静玮 伍大华 李映辰 《河南中医》 2023年第2期198-202,共5页
伍大华教授认为,眩晕乃风眩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所致。其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精、髓亏虚,不能上荣头目;标实或为风火痰瘀郁阻清窍,或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气上扰,发为眩晕。... 伍大华教授认为,眩晕乃风眩内动、清窍不宁或清阳不升,脑窍失养所致。其病性以本虚标实为主,本虚为肝、脾、肾功能失调,导致气、血、津液、精、髓亏虚,不能上荣头目;标实或为风火痰瘀郁阻清窍,或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气上扰,发为眩晕。周围性眩晕急性期病机为肝风裹挟痰浊上犯,应治以熄风化痰,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方;缓解期以补肾培元为基本治法,采用平眩定晕汤平补肝肾,熄风化痰。脑梗死或脑出血等急性脑血管疾病所致眩晕急性期,应以西医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缓解期以中医治疗为主。其病机为肝肾亏虚兼痰瘀阻络,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痰瘀同治,常以柔肝通络汤为主方。精神疾患相关眩晕常合并焦虑、抑郁或睡眠障碍,病机关键为肝郁气滞,且常兼夹血瘀、痰浊、火热、水湿等病理因素,以疏肝解郁为治疗法则,同时注重心理治疗,常以逍遥既济汤为主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眩晕 周围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 精神疾患相关性眩晕 半夏白术天麻汤 平眩定晕汤 柔肝通络汤 逍遥既济汤 伍大华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在魏晋文学中的嬗变 被引量:1
9
作者 宗明华 索燕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47-50,共4页
魏晋文人在诗文中对庄子的“逍遥”境界有比较集中的描写 :阮籍的以“心游”为精神的慰藉和解脱 ,嵇康的心身同在现实中的优游容与 ,西晋文人的顺自然之游 ,以及陶渊明的心与自然泯一 ,可以说无一不禀承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关键词 庄子 魏晋时期 逍遥游思想 文学 个性自由 虚静 人生境界 思想影响 文学创作
下载PDF
在规矩中自在——由“从心所欲,不逾距”看儒家自由观念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承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101,共5页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进入化境的重要文献依据,后人往往依此句来讨论儒家的自由观念。在后儒的理解和诠释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将社会礼法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并以此涤除不合礼法的欲望,使自己的... "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进入化境的重要文献依据,后人往往依此句来讨论儒家的自由观念。在后儒的理解和诠释中,"从心所欲,不逾矩"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将社会礼法内化成自己的信念,并以此涤除不合礼法的欲望,使自己的欲念全在礼法当中,从而感觉不到礼法与内心要求的冲突。这种"自由"是不去挑战世俗礼法的心灵自在,它蕴含着牺牲自己内心来迎合不合理的社会规矩之危险。当然,它也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个体难以脱离具体的历史情境追求无所顾忌的个人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心所欲 规矩 自在
下载PDF
《逍遥游》与庄子的人生观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来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1-6,共6页
《逍遥游》的结构并不是什么有待——无己——无待,也并非意义不连贯。历来庄学家注重探微,都没有说对,把《逍遥游》倒过来读,问题就很清楚。一篇《逍遥游》,从头到尾,就是个"大小之辩"。庄子以大鹏自喻,以九万里云风比喻其... 《逍遥游》的结构并不是什么有待——无己——无待,也并非意义不连贯。历来庄学家注重探微,都没有说对,把《逍遥游》倒过来读,问题就很清楚。一篇《逍遥游》,从头到尾,就是个"大小之辩"。庄子以大鹏自喻,以九万里云风比喻其境界之高远宏大,为"大"而辩护,从而开启了一场"大小之辩"。"大小之辩"是《逍遥游》全篇的线索、主题和宗旨,其核心思想就是知有大小。庄子所推崇的大知,就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最高境界是无己的境界。庄子所说的"知"的不同,就是人生境界的不同。庄子所谓有所待或无所待,不是指存在论意义上的条件,而是指人生论意义上的系著与留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大小之辩 《逍遥游》
下载PDF
李白“逍遥游”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毛晓红 毛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24-27,共4页
四川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一个颇耐研究的话题。作为深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的李白,自然形成了他追求生活逍遥自在,思想自由,不为权势富贵所迫,不为世俗名利所累的个性。而道教的自由... 四川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宗教——道教的发源地和发祥地,其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一个颇耐研究的话题。作为深受道教和道家思想影响的李白,自然形成了他追求生活逍遥自在,思想自由,不为权势富贵所迫,不为世俗名利所累的个性。而道教的自由生活正好给他的"逍遥游"提供了理想的避难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白 逍遥游 成因 道教
下载PDF
白居易与《逍遥游》 被引量:2
13
作者 鲍鹏山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9-134,159-160,共8页
本文从白居易诗歌中呈现出来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角度,考察白居易对《庄子》的个人化改造和接受,从而揭示庄子对于白居易人生和诗歌创作的影响。白居易把庄子的"超越性逍遥"转化为"遂性逍遥";把庄子的"... 本文从白居易诗歌中呈现出来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的角度,考察白居易对《庄子》的个人化改造和接受,从而揭示庄子对于白居易人生和诗歌创作的影响。白居易把庄子的"超越性逍遥"转化为"遂性逍遥";把庄子的"圣界逍遥"转化为"人间逍遥";把庄子"无待逍遥"转化为"有待逍遥"。于是,庄子的"逍遥"内涵中的"人类拯救"的重大哲学命题被白居易转变为了"个人逍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白居易 逍遥 伦理 闲适
下载PDF
庄子自由理性的特质及其影响——以“游”为中心而论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中江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2001年第6期65-68,共4页
老子是“政治性的动物” ,而庄子则是“非政治性的动物” ;老子的自由主要体现为政治上的“自治” ,而庄子的自由则表现为精神领域的解放和超越。“逍遥”和“游”是庄子的两个非常独特的观念 ,二者体现了庄子自由精神的基本形态。庄子... 老子是“政治性的动物” ,而庄子则是“非政治性的动物” ;老子的自由主要体现为政治上的“自治” ,而庄子的自由则表现为精神领域的解放和超越。“逍遥”和“游”是庄子的两个非常独特的观念 ,二者体现了庄子自由精神的基本形态。庄子以“游”和“逍遥”所确立的独特的“精神自由”、“精神乐园”和“精神故乡”极具诱惑力。庄子为中国知识阶层追求自由精神不仅奠定了“诗意性”的观念基础 ,而且也以自己的行动为士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 精神自由 庄子 自由理性 精神故乡 诗意性
下载PDF
唐末三家古文艺术论——从皮、陆、罗“小品”的“光彩和锋芒”说起 被引量:3
15
作者 熊礼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8-566,共9页
小品兴盛是唐末散文创作的突出现象,但不是惟一现象。皮、陆、罗主要以古文创作见长,不能将其古文都视为小品。三家古文各具艺术特色,不能因为鲁迅说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都是抗争和愤激之谈”,就把罗隐称为晚唐小品文作家中最具... 小品兴盛是唐末散文创作的突出现象,但不是惟一现象。皮、陆、罗主要以古文创作见长,不能将其古文都视为小品。三家古文各具艺术特色,不能因为鲁迅说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都是抗争和愤激之谈”,就把罗隐称为晚唐小品文作家中最具“光彩和锋芒”的“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品 古文 闲情别致
下载PDF
“游无穷”:有限人生的无限自由——庄子的逍遥观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耀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36,共6页
庄子的"逍遥"就是"游无穷","游无穷"基于庄子对人的有限性的深刻自觉。人的有限性包括生命时间的有限性、心智能力的有限性以及物欲造成人的有限性,等等。觉悟到人的有限性并非让生命堕入虚无,而是经由&q... 庄子的"逍遥"就是"游无穷","游无穷"基于庄子对人的有限性的深刻自觉。人的有限性包括生命时间的有限性、心智能力的有限性以及物欲造成人的有限性,等等。觉悟到人的有限性并非让生命堕入虚无,而是经由"无己"忘我的功夫化解这种有限性,卒至遨游于无限自由之境。"游无穷"包括心游大道和生命游于万物两个层面,心游大道是生命游于万物的主观前提,生命游于万物是"游无穷"的理论归依。庄子的逍遥不是纯粹的精神自由,而是要让"游无穷"成为人生的本真存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游无穷
下载PDF
《逍遥游》的主旨就是逍遥游 被引量:5
17
作者 商原李刚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3-7,共5页
《逍遥游》的主旨就是逍遥游。后人许多新的说法 ,深化了对《逍遥游》主旨的理解 ,但却无法替代“逍遥游”的这一准确的概括。从《庄子》全书来看 。
关键词 《逍遥游》 主旨 "无为"游世主义 《庄子》 精神自由思想
下载PDF
“无待”新释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和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6-172,共7页
庄子首推“逍遥游”一说,而“逍遥游”又是以“无待”为前提的,故而准确理解“无待”之义自然就成了理解“逍遥游”的关键。然而“无待”究属何义,历来言人人殊。事实上,“无待”并非“一无所待”,应为“无一定之待”,包括内而“无一定... 庄子首推“逍遥游”一说,而“逍遥游”又是以“无待”为前提的,故而准确理解“无待”之义自然就成了理解“逍遥游”的关键。然而“无待”究属何义,历来言人人殊。事实上,“无待”并非“一无所待”,应为“无一定之待”,包括内而“无一定之‘我’”,外而“无一定之‘境’”。“无一定之‘我’”当即“无我”,“无一定之‘境’”当即“无境”,“无我”“无境”,进而达到“境我一如”之境。正是在“境我一如”境界中,才能做到“以游无穷”的“逍遥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无待” 得“道” “逍遥游”
下载PDF
工整妍丽:清代恽派绘画色彩点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冯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62-63,共2页
以恽南田为代表的工整妍丽的恽派画风是清代绘画的一个高峰。这种以写生为基础,注重对象的生动情态,同时又以一定的技法来表现、不俗不燥的色彩方式深深的影响了之后的艺术创作。本文考察了恽派色彩的发展脉络、技法特点和艺术特点,以... 以恽南田为代表的工整妍丽的恽派画风是清代绘画的一个高峰。这种以写生为基础,注重对象的生动情态,同时又以一定的技法来表现、不俗不燥的色彩方式深深的影响了之后的艺术创作。本文考察了恽派色彩的发展脉络、技法特点和艺术特点,以一家之言圈点其设色艺术风范,为研究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实践提供新的参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恽南田 没骨花 逸格
下载PDF
依循自然的精神自由——庄子“逍遥游”解读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焱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7-20,共4页
"逍遥"的本义,并非通常所以为的"安闲自得",而是"苦闷"、"无所事事",在庄子那里引申为"无为"。"逍遥游"之"游",亦不等同于西方所谓之"游戏",其本义是... "逍遥"的本义,并非通常所以为的"安闲自得",而是"苦闷"、"无所事事",在庄子那里引申为"无为"。"逍遥游"之"游",亦不等同于西方所谓之"游戏",其本义是"在水中或陆地上活动",在庄子那里引申为"精神空间中的一种行进过程"。"逍遥"与"游"在庄子那里都指向自然与自由。所谓"逍遥游",即依循自然的精神自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 自然 自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