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荣格艺术补偿理论及其当代疗愈功能研究 |
李新
|
《艺术设计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中国地域文化:作为“集体潜意识”系统 |
胡义成
傅明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
10
|
|
3
|
荣格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与现代心理健康教育 |
宋宝萍
魏萍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8
|
|
4
|
传媒视角下的人格阴影及其转化 |
范红霞
籍元婕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分裂与整合——《拥有快乐的秘密》中塔希的多重人格 |
水彩琴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6
|
荣格及其学派与超个人心理学 |
郭永玉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
2002 |
8
|
|
7
|
荣格“原型”概念新探 |
刘芳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13
|
|
8
|
共时性:一种阐释《红楼梦》的新视野 |
马明奎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9
|
心灵的底蕴——荣格原始意象探析 |
崔诚亮
|
《哈尔滨学院学报》
|
2005 |
5
|
|
10
|
沈从文小说中的大地母亲与智慧老人原型 |
潘浩
|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3
|
|
11
|
罗伯特·勃莱的深层意象与生态意识——从《雪野宁静》看“深层意象”与“自然”的和谐律动 |
耿纪永
沈佳丽
|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4 |
1
|
|
12
|
“保守主义革命”及其后果 |
曹卫东
|
《河北学刊》
CSSCI
|
2004 |
3
|
|
13
|
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宗教象征主义分析 |
崔诚亮
|
《甘肃理论学刊》
|
2016 |
1
|
|
14
|
通往佛陀的自性之路——荣格视角下的佛教生态思想探析 |
常如瑜
|
《中州大学学报》
|
2018 |
1
|
|
15
|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原型探究 |
苏焕莉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1
|
|
16
|
浅议新闻工作者的心理健康 |
吴妍
|
《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04 |
10
|
|
17
|
《夜色温柔》中狄克的心理学视角剖析 |
任玲
翟慧丽
|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8
|
荣格“集体无意识积淀内容”辨疑及启示 |
胡立新
李吉勇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2
|
|
19
|
荣格心理学与道家思想 |
彭鹏
|
《西安欧亚学院学报》
|
2009 |
3
|
|
20
|
古典精神分析对行为动力的认识分歧述评 |
叶国萍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