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cylcarnitine: Useful bio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non-steatohepatitis patients
1
作者 Hiroaki Takaya Tadashi Namisaki +13 位作者 Mitsuteru Kitade Naotaka Shimozato Kosuke Kaji Yuki Tsuji Keisuke Nakanishi Ryuichi Noguchi Yukihisa Fujinaga Yasuhiko Sawada Soichiro Saikawa Shinya Sato Hideto Kawaratani Kei Moriya Takemi Akahane Hitoshi Yoshiji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9年第10期887-897,共11页
BACKGROUND Early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However,the currently available tumor biomarkers are insufficient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HCC.Acylcarniti... BACKGROUND Early diagnosis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is necessary to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However,the currently available tumor biomarkers are insufficient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HCC.Acylcarnitine is essential in fatty acid metabolic pathways.A recent study reported that a high level of acylcarnitine may serve as a useful biomarker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HCC in steatohepatitis(SH)patients.In contrast,another study reported that the level of acetylcarnitine(AC2)-one of the acylcarnitine species-in non-SH patients with HCC was decreased vs that reported in those without HCC.AIM To investigate the usefulness of acylcarnitine as a biomarker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HCC in non-SH patients.METHODS Thirty-three non-SH patients(14 with HCC and 19 without HCC)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Blood samples were obtained from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admission.The levels of acylcarnitine and AC2 in the serum were determined throug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The levels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nd VEGF receptor 2(VEGFR-2)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early diagnostic factors of HCC.RESULTS The level of acylcarnitin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non-SH patients with HCC vs those without HCC(P<0.05).In contrast,the level of lens culinaris agglutininreactive fraction ofα-fetoprotein(AFP)-AFP-L3%-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non-SH patients with HCC vs those without HCC(P<0.05).However,the levels of total carnitine,free carnitine,AFP,des-γ-carboxy prothrombin,VEGF,and VEGFR-2 were not different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HCC.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a low level of acylcarnitine was the only independent factor for the early diagnosis of HCC.The patients with a low level of AC2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of VEGF vs those with a high level of AC2(P<0.05).CONCLUSION The metabolic pathways of fatty acids may differ between SH HCC and non-SH HCC.Further studies are warranted to investigate these differen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YLcarnitine Acetylcarnitine BIOMARK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giogenesis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 Oxidative stress
下载PDF
Carnitine palmitoyl transferase 1C regulates tumor cell senescence
2
作者 WANG Yong-tao HUANG Ming BI Hui-chang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8-1068,共1页
OBJECTIVE Passage-dependent cel ular senescence is a complex process limiting the proliferative lifespan of tumor cells but the mechanism of this process is not understood.METHODS Replicative senescenceof pancreatic c... OBJECTIVE Passage-dependent cel ular senescence is a complex process limiting the proliferative lifespan of tumor cells but the mechanism of this process is not understood.METHODS Replicative senescenceof pancreatic carcinoma-derived PANC-1 cells wasanalyzed.Metabolomics and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to find endogenous metabolites changed andassociated genes.Mitochondrial function,cell survival andtumorigenesis of replicative senescent PANC-1 cellswere analyzed.PANC-1 cells were transfected with RNAi CPT1C to specifically knockdown CPT1C expressions,then mitochondrial function,cellular senescence,cell survival and tumorigenesis were investigated.MDA-MB-231,HCT116,A549,MCF7,and He Lacells werealso transfected with si RNA CPT1C and cellular senescence were monitored.RESULTS Replicative senescenceof PANC-1 cells was confirmed.Metabolomic and transcriptomicanalyses revealed that acylcarnitines and their upstream regulator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1C(CPT1C),an enzyme that catalyzes the initiating step of fatty acidβ-oxidation,were markedly decreased in senescent PANC-1 cells.Furthermore,low CPT1C expression caused abnormal energy metabolism an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of PANC-1 cells,resulting in decreased cell survival and a suppressed tumorigenesis.Most importantly,loss of CPT1C triggered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leading to senescence-like growth suppression and cellular senescence,suppressed cell survival under metabolic stress,and lower tumorigenesis in a mouse xenograft model.Silencing of CPT1C also induced cellular senescence in five other tumor cell lines.CONCLUSION Low CPT1C expression is a novel biomarker and key regulator of cellular senescence in tumor cell lines.Inhibition of CPT1C may be a new cancer therapeutic target impacting cellular senescence and tumorigenesis through modulation of mitochondrial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组织PPARα和CPT-ⅠmRNA的表达 被引量:10
3
作者 施军平 陈芝芸 +3 位作者 包剑锋 何蓓晖 严茂祥 荀运浩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Ⅰ)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末处死,HE染...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CPT-Ⅰ)在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模型组SD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对照组大鼠予以普通饲料喂养,12周末处死,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测定肝组织匀浆中CHO、TG含量;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CHO、TG、LDL-C和HDL-C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清FFA含量,放免法测定血清TNF-α含量;以RT-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PARαmRNA和CPT-Ⅰ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FFA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CHO、TG、LDL-C水平和肝匀浆CHO、TG的含量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而血清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模型组大鼠脂肪变程度积分和炎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而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ⅠmRNA的表达水平则显著下降(P<0.01)。[结论]持续12周的高脂饮食可以诱导NAFLD大鼠模型,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ARαmRNA和CPT-ⅠmRNA的表达降低,在肝细胞成脂性改变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性肝病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非酒精性
下载PDF
健脾化瘀祛痰法对apoA-Ⅰ/AMPK/CPT1A信号通路介导的脂肪酸β氧化改善血脂异常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琦 赵秋宇 +7 位作者 隋国媛 刘慧慧 翟亚荣 于宁 王杰 裘雪莹 孟嘉伟 贾连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5-1402,共8页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祛痰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异常的影响,基于载脂蛋白AⅠ(apoA-Ⅰ)/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A(CPT1A)信号通路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给予1.5...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祛痰法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异常的影响,基于载脂蛋白AⅠ(apoA-Ⅰ)/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AMPK)/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A(CPT1A)信号通路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给予1.575 mg·kg^(-1)·d^(-1)辛伐他汀)和化瘀祛痰方(HYQTP)组(给予13.846 mg·kg^(-1)·d^(-1)化瘀祛痰方药物),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正常饮食,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HYQTP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8周后,辛伐他汀组和HYQTP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油红O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脂质沉积情况,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TG水平,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apoA-Ⅰ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apoA-Ⅰ、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SR-B1)和CPT1A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高密度脂蛋白受体(SR-B1)、AMPK、磷酸化AMPK(p-AMPK)和CPT1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中TG水平升高(P<0.05);肝细胞出现明显肿胀,体积增大;并且可见明显红色脂滴分布;肝组织中apoA-Ⅰ、SR-B1和CPT1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p-AMPK/AMPK比值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HYQTP组大鼠血清TC、TG和LDL-c水平降低(P<0.05),HDL-c水平升高(P<0.05);肝组织中TG水平降低(P<0.05);肝细胞肿胀明显减轻,脂滴分布明显减少,肝组织中apoA-Ⅰ、SR-B1和CPT1A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AMPK/AMPK比值升高(P<0.05)。结论:健脾化瘀祛痰法能够改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异常,减轻肝脏损伤及脂质沉积,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apoA-1/AMPK/CPT1A信号通路促进大鼠脂肪酸β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脂肪酸β氧化 载脂蛋白A 单磷酸腺苷激活蛋白激酶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A
下载PDF
鲈鱼CPTⅠ基因cDNA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郑伟贤 钱云霞 童丽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1-5,共5页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s,CPT,EC.2.3.1.2)在脂肪酸的β-氧化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内膜外侧的脂酰CoA经CPTⅠ催化与肉毒碱结合形成脂酰肉毒碱而得以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膜内侧的CPTⅡ催化...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arnitine palmitoyltransferases,CPT,EC.2.3.1.2)在脂肪酸的β-氧化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内膜外侧的脂酰CoA经CPTⅠ催化与肉毒碱结合形成脂酰肉毒碱而得以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内膜内侧的CPTⅡ催化下,脂酰肉毒碱上的脂酰基又转移到CoA上,重新形成脂酰CoA,成为β-氧化的底物。利用RT-PCR和SMART RACE的方法从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肝脏中克隆了CPT I全长cDNA。该序列全长3007 bp,5'非翻译区166 bp、3'非翻译区477 bp、开放阅读框2364 bp,编码一个由78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分子量为89.60 kDa,等电点为8.85。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鲈鱼CPT I具有较高的保守性,与金头鲷(Sparus aurata)、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斑马鱼(Danio rerio)、人(Homo sapiens)、小鼠(Mus musculus)等7个物种的同源性为93%~66%,其中与金头鲷同源性最高,为93%。用RT-PCR分析CPT I基因在10个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在肌、肾中有较高的表达,心、脑、鳃、肝、肠次之,眼、脂肪、脾表达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 鲈鱼 克隆 组织表达
下载PDF
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层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 mRNA表达下调 被引量:10
6
作者 崇爱国 刘伏元 +2 位作者 许明生 李红旗 严激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8期618-621,共4页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否伴有血管平滑肌细胞能量代谢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高脂组,在饲养的第8、16和第24周用逆转录聚合...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复制兔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组织基因表达的变化,以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否伴有血管平滑肌细胞能量代谢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高脂组,在饲养的第8、16和第24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层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胆固醇饮食诱导兔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中,16周和24周组同对照组比较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mRNA的表达明显减少,24周同16周比较也明显减少。结论兔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随时间延长血管平滑肌细胞层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mRNA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肉碱棕榈酰转移酶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脂肪酸β氧化
下载PDF
罗格列酮上调高脂饮食老年大鼠骨骼肌CPTⅠ和PPARγ的表达
7
作者 高宇 马慧娟 +3 位作者 王敬 曲东明 宋光耀 胡淑国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35-939,共5页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骨骼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PTⅠ)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果。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HF)、罗格列酮干预组(RSG),每组20只。应用清醒状态下正常葡萄糖...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老年大鼠骨骼肌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Ⅰ(CPTⅠ)和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及罗格列酮的干预效果。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HF)、罗格列酮干预组(RSG),每组20只。应用清醒状态下正常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评价胰岛素抵抗,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印迹技术检测骨骼肌CPTⅠ和PPARγ的表达。结果高脂组骨骼肌三酰甘油(TG)升高而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下降(P<0.01),骨骼肌CPTⅠ和PPARγ表达明显降低(CPTⅠbmRNA 3.16±0.59vs1.30±0.18,P<0.05;PPARγmRNA1.48±0.25vs1.04±0.33,P<0.01),罗格列酮干预组显著缓解高脂组上述变化(CPTⅠbmRNA1.30±0.18vs2.84±0.72;PPARγmRNA1.04±0.33vs2.13±0.42)(P<0.01)。结论罗格列酮上调高脂饮食老年大鼠骨骼肌CPTⅠ和PPARγ的表达,可能是减少骨骼肌内脂质堆积、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胰岛素抵抗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罗格列酮
下载PDF
葡萄糖、维生素C浸泡对普安银鲫胚胎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及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蒋左玉 姚俊杰 +2 位作者 安苗 熊铧龙 朱忠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510-3516,共7页
为了探究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胚胎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活性变化及葡萄糖、维生素C浸泡对它们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溶液用于普安银鲫的孵... 为了探究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胚胎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和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CPTⅠ)活性变化及葡萄糖、维生素C浸泡对它们的影响,设置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溶液用于普安银鲫的孵化,葡萄糖浓度分别为0、5、10、15和20 g/L,维生素C浓度分别为0、20、25、30和35 mg/L。记录出膜时间及孵化率,筛选适宜葡萄糖和维生素C浓度。采用无添加(对照组)、最适葡萄糖浓度(葡萄糖组)和最适维生素C浓度(维生素C组)的溶液用于孵化,测定胚胎发育中ACC、FAS和CPTⅠ活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葡萄糖浓度为15 g/L,维生素C浓度为30 mg/L时能获得最短出膜时间和最高的孵化率。2)胚胎发育过程中,FAS、ACC和CPTⅠ比活力和全活力均呈上升趋势。3)葡萄糖组在原肠中期、晶体出现期和出膜前期ACC和FAS比活力和全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PTⅠ比活力和全活力在晶体出现期和出膜前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维生素C组ACC、FAS全活力在出膜前期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15 g/L葡萄糖和30 mg/L维生素C溶液浸泡能促进普安银鲫胚胎发育过程中ACC、FAS和CPTⅠ的合成与分泌而形成新的代谢水平,以维持胚胎中脂质代谢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维生素C 普安银鲫 胚胎 乙酰辅酶A羧化酶 脂肪酸合成酶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
下载PDF
束缚应激对大鼠血脂及肝脏PPARα、L-CPT-Ⅰ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任冰稳 叶平 许如意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后大鼠血脂和肝脏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α)、肝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L-CPT-Ⅰ)mRNA和蛋白的变化,初步探讨应激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束缚1周组(R1)、束缚2周组(R2)和...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后大鼠血脂和肝脏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PPARα)、肝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Ⅰ(L-CPT-Ⅰ)mRNA和蛋白的变化,初步探讨应激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C)、束缚1周组(R1)、束缚2周组(R2)和束缚4周组(R4),每组8只。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水平,铜显色法测定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分别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肝脏PPARα及其靶基因L-CPT-Ⅰ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束缚应激组皮质醇和去甲基肾上腺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R1、R2、R4组大鼠血清FFA分别为(836.33±90.32)、(795.01±62.12)、(829.56±72.64)μmol/L,均明显高于C组〔(620.83±52.21)μmol/L,P<0.01〕。同样,R1、R2、R4组大鼠血清TG和HDL-C均明显高于C组(P<0.05,P<0.01)。与C组相比,R1、R2、R4组大鼠肝脏中PPARα和L-CPT-ⅠmRNA和蛋白表达均增加(P<0.01)。各应激组间这些指标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束缚应激后大鼠血清FFA、TG和HDL-C水平升高,这可能与其肝脏PPARα及L-CPT-Ⅰ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应激 血脂 肝脏 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 肝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L-CPT-)
下载PDF
柚皮苷调节NAFLD小鼠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
10
作者 贾纪会 张译之 +4 位作者 林静 兰佳庆 陈煜 段钟平 张晓慧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柚皮苷(nar)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组织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高脂饮食组(HFD组,n=8)和柚皮苷干预组(HFD/Nar干预组,n=8)。采用转录组测序寻找药物干... 目的探讨柚皮苷(nar)对高脂饮食(HFD)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小鼠肝组织脂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高脂饮食组(HFD组,n=8)和柚皮苷干预组(HFD/Nar干预组,n=8)。采用转录组测序寻找药物干预差异基因富集通路,采用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脂代谢相关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增加了57.8%(P<0.01),而经柚皮苷干预后,小鼠体质量较模型组降低了13.5%(P<0.01);模型组小鼠肝组织TG和TC水平分别为(3.5±0.4)mmol/g protein和(3.1±0.5)mmol/g protein,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0±0.3)mmol/g protein和(0.8±0.1)mmol/g protein,P<0.01],而HFD/Nar干预组肝组织TG和TC较模型组显著下降[分别为(2.1±0.4)mmol/g protein和(1.11±0.3)mmol/g protein,P<0.05];转录组测序KEGG富集分析显示柚皮苷对与脂代谢通路相关的9条通路有显著影响,表现为柚皮苷干预可显著下调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PPAR-γ)、CD36和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表达(P<0.05),而上调PPAR-α和重组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a(CPT-1A)表达(P<0.05)。结论柚皮苷可明显改善NAFLD小鼠肝内脂质沉积,可能影响了有关基因表达而减少了脂质摄取、合成,加快脂肪酸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柚皮苷 肝组织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1 重组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a 小鼠
下载PDF
中、高海拔雄性小鼠肝脏ACC1、CPT1A的变化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11
作者 李文颖 江彤 赵成玉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中、高海拔雄性小鼠肝脏ACC1、CPT1A的变化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中海拔组(M组)和高海拔组(H组),再根据饲养天数分别分为第3d组、第7d组、第30d组,每组10只。分别在第3 d、第7 d、第30 d脱颈处死小鼠取... 目的探讨中、高海拔雄性小鼠肝脏ACC1、CPT1A的变化及其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中海拔组(M组)和高海拔组(H组),再根据饲养天数分别分为第3d组、第7d组、第30d组,每组10只。分别在第3 d、第7 d、第30 d脱颈处死小鼠取血清测定胰岛素,并取适量肝脏组织用PCR、WB法测定CPT1A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ACC1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结果1)M组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但H组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水平逐渐降低,且低于同时期的M组水平(P<0.05)。2)M组CPT1A信使核糖核酸水平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但H组随着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且低于同时期的M组水平(P<0.05),第30d M组与第30d H组无差异;ACC1信使核糖核酸在M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H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第3d M组明显低于H组。CPT1A蛋白水平在M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在H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且低于同时期的M组(P<0.05);ACC1蛋白水平在M组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H组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0.05)。3)CPT1A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水平正相关(P<0.05);ACC1信使核糖核酸水平与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抵抗水平、胰岛素分泌指数水平负相关(P<0.05),ACC1蛋白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正相关、与胰岛素分泌指数水平负相关(P<0.05)。结论1)中海拔可降低雄性小鼠肝脏ACC1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可升高CPT1A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高海拔可增加雄性小鼠肝脏ACC1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降低CPT1A信使核糖核酸及蛋白水平。2)雄性小鼠在高海拔急性低氧环境下的糖代谢和肝脏脂肪酸合成代谢增加;随低氧时间延长,糖代谢逐渐转换为脂肪酸合成代谢,表现为血糖降低、肝脏脂肪酸降低,分解代谢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拔 雄性 小鼠 肝脏 乙酰辅酶A羧化酶1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 脂肪 代谢 影响
下载PDF
六例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缺乏症患儿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分析
12
作者 张彦 邱文娟 +4 位作者 张惠文 陈婷 徐烽 顾学范 韩连书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2,共6页
目的:探讨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和基因检测资料,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酰基肉碱水平,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法检测基因变异。结果:6例CPT2缺乏症患儿中男性... 目的:探讨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CPT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和基因检测资料,采用串联质谱法检测血酰基肉碱水平,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法检测基因变异。结果:6例CPT2缺乏症患儿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平均确诊年龄为32个月(15 d~9岁)。其中1例无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异常、2例迟发型、3例婴儿型。3例由新生儿筛查确诊;3例因临床表现就诊,起病时有发热、肌肉乏力伴肌酶增高。5例患儿表现为游离肉碱降低,棕榈酰基肉碱、十八碳烯酰肉碱升高。6例患儿检测到CPT2基因变异8个位点(携带双位点突变4例,携带单位点突变2例),3种为已知变异(p.R631C、p.T589M和p.D255G),5种为新报道变异(p.F352L、p.R498L、p.F434S、p.A515P、c.153-2A>G)。经PolyPhen2和SIFT软件预测,5个新报道变异中c.153-2A>G和p.F352L为疑似致病变异,p.R498L、p.F434S和p.A515P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结论:CPT2缺乏症临床表型多样,通过新生儿血串联质谱筛查及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确诊后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棕榈酰基转移酶2缺乏症 临床特征 CPT2基因 串联质谱技术 游离肉碱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肌病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缺乏症1例并文献复习
13
作者 陆光双 夏明农 +4 位作者 程云 胡杰 李文博 张帆 杨武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肌病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CPTⅡ)缺乏症基因型-临床表型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肌病型CPTⅡ缺乏症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因检测结果、诊治和随访情况,复习文献并总结CPTⅡ缺乏症临床特点和疾病诊治状况。结果... 目的探讨肌病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Ⅱ(CPTⅡ)缺乏症基因型-临床表型特点,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肌病型CPTⅡ缺乏症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基因检测结果、诊治和随访情况,复习文献并总结CPTⅡ缺乏症临床特点和疾病诊治状况。结果患儿,女,10月,急性肠炎入院,血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其父亲既往有经常运动后乏力及解酱油色小便病史,该患儿及其父亲均检测到CPT2基因杂合致病突变c.989dupTp.(Ile332fs),确诊肌病型CPTⅡ缺乏症;予控制感染、补充大量碳水化合物等治疗,患儿血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水平恢复正常,出院随访情况良好。结论肌病型CPTⅡ缺乏症是影响骨骼肌脂质代谢常见疾病,也是遗传性肌红蛋白尿常见病因,但症状非常隐蔽,临床上易被忽视,当遇到患者反复血肌酸激酶升高伴运动不耐受、肌红蛋白尿等或有家族史时,需考虑到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碱O-软脂酰转移酶 代谢缺陷 先天性 肌疾病 突变 肌红蛋白尿
下载PDF
理气化痰祛瘀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PPAR和CPT-I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施军平 范建高 +3 位作者 陈芝芸 何蓓晖 严茂祥 荀运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8期1739-1744,共6页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方对(non-ala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γ和CPT-I表达影响,探讨理气化痰祛瘀方抗NASH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复制NASH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理气化痰祛瘀方防治,以吡格列酮为对... 目的:观察理气化痰祛瘀方对(non-ala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γ和CPT-I表达影响,探讨理气化痰祛瘀方抗NASH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单纯高脂饮食复制NASH大鼠模型,用不同剂量理气化痰祛瘀方防治,以吡格列酮为对照,观察其对NASH大鼠肝组织中PPARα、γ和CPT-I表达的影响;并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了严重脂肪变和不同程度炎症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汇管区渗出。理气化痰祛瘀方组大鼠肝组织炎症活动程度较模型大鼠显著降低,肝组织PPARα和CPT-I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而PPARγ蛋白和mRNA表达明显下降。结论:理气化痰祛瘀方能明显增强NASH大鼠肝组织PPARα和CPT-I的基因表达,抑制肝组织PPARγ蛋白和基因表达,可能是理气化痰祛瘀方防治NASH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 大鼠
下载PDF
13-甲基肉豆蔻酸抗小鼠宫颈癌U14 被引量:16
15
作者 翁绳美 孙建成 黄自强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33-34,43,共3页
目的探讨末端支链脂肪酸13-甲基肉豆蔻酸(13-MTD)抗小鼠肿瘤作用及其对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活性影响的相关性。方法荷U14肿瘤的ICR小鼠分5组:阴性对照组给水,阳性对照组以环磷酰胺灌胃,13-MTD组分为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灌胃,共1... 目的探讨末端支链脂肪酸13-甲基肉豆蔻酸(13-MTD)抗小鼠肿瘤作用及其对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活性影响的相关性。方法荷U14肿瘤的ICR小鼠分5组:阴性对照组给水,阳性对照组以环磷酰胺灌胃,13-MTD组分为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灌胃,共12 d,取瘤称质量,计算抑瘤率。从各给药组瘤组织提取线粒体,测定各个肿瘤线粒体的CPT-1活性,计算相应肿瘤质量与CPT-1酶活性的相关系数。试管内测定13-MTD对提取线粒体的CPT-1的直接作用。结果13-MTD对U14肿瘤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剂量依赖性,高剂量抑制率达64.9%。瘤质量与CPT-1酶活性的相关系数r=0.584,P<0.05。在试管内13-MTD对U14肿瘤的CPT-1酶活性呈剂量依赖的直接抑制作用。结论13-MTD能直接抑制U14肿瘤CPT-1酶,抗肿瘤作用与抑制肿瘤线粒体CPT-1酶活性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肉豆蔻酸 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 小鼠
下载PDF
不同目标血糖管理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曾建琼 程青虹 +1 位作者 何永来 齐研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9-484,共6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控制不同目标血糖水平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血糖控制水平由低到高的A组、B组、C组,每组各8只。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处死,处死动物后取静脉血检... 目的:探讨胰岛素控制不同目标血糖水平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血糖控制水平由低到高的A组、B组、C组,每组各8只。盲肠结扎穿孔术后12 h处死,处死动物后取静脉血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免疫组化测定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及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PT‐1)表达水平,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切片。结果①脓毒症组血清ALT、AST、FFA及肝脏病理评分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各血糖控制组(P<0.05),A组较B、C组明显降低(P<0.05), B组低于C组(P<0.05);②脓毒症组肝组织CPT‐1及PPAR‐α的表达明显低于各血糖控制组及假手术组,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C组明显增高(P<0.05),B组高于C组(P<0.05)。结论血糖控制为4.4~6.1 mmol/L对脓毒症大鼠肝脏损伤保护作用最明显,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肝脏PPAR‐α及CPT‐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目标血糖管理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 大鼠
下载PDF
细胞内脂肪堆积和β细胞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萧建中 杨文英 Kjeld Hermansen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酸(FA)对β细胞增殖抑制与细胞内的脂肪堆积的关系及相关的葡萄糖(Glu)浓度的影响。方法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E细胞,用3H胸腺嘧啶和3H棕榈酸掺入的方法分别研究β细胞增殖及β细胞内脂肪堆积。利用RTPCR方法测定肉毒碱棕榈... 目的研究脂肪酸(FA)对β细胞增殖抑制与细胞内的脂肪堆积的关系及相关的葡萄糖(Glu)浓度的影响。方法培养胰岛β细胞株Ins1E细胞,用3H胸腺嘧啶和3H棕榈酸掺入的方法分别研究β细胞增殖及β细胞内脂肪堆积。利用RTPCR方法测定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基因表达。结果与3.3mmol/LGlu比较,24小时后6.6mmol/L和11mmol/LGlu使细胞增殖增加2.27和3.04倍(P<0.05);加入0.4mmol/L棕榈酸后细胞增殖降为1.1和0.86倍(与无棕榈酸相比P<0.05)。高浓度的Glu使细胞内脂肪堆积增加15%~92%。TriacsinC或Wy14643能减少13%~54%的脂肪堆积,同时缓解F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48%~71%。FA刺激CPT1基因的表达,Glu对其有剂量依赖性的抑制,20mmol/LGlu使CPT1基因的表达减少50%(P<0.05)。结论FA对β细胞增殖的抑制与脂肪在细胞内堆积有关,Glu可能通过抑制FA刺激CPT1基因的表达,增加FA堆积从而介导F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榈酸 葡萄糖 肉碱软脂酰转移酶 Β细胞 增殖
下载PDF
绞股蓝总皂甙对肝HepG2细胞三酰甘油代谢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建萍 任新生 +2 位作者 李青 孙中华 郭再玉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8-601,共4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Ps)对培养肝HepG2细胞三酰甘油(TG)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HepG2细胞为模型细胞,加入GPs进行孵育,观察其对细胞内TG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脂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包括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Ps)对培养肝HepG2细胞三酰甘油(TG)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HepG2细胞为模型细胞,加入GPs进行孵育,观察其对细胞内TG的影响,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析脂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包括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ACACB、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乙酰转移酶(ACAT1)、棕榈酰辅酶A氧化酶(ACOX1)及肉碱脂酰转移酶(CPT)1、2。并进一步在细胞水平干扰关键酶基因,验证其对TG代谢的影响。结果 GPs可显著降低HepG2细胞的TG水平,发现GPs可显著抑制FASN基因的表达及其在较高水平下促进CPT1基因的表达,其蛋白水平的表达改变与基因表达一致。在细胞水平瞬时干扰FASN的表达,在干扰FASN后,GPs降低TG的幅度显著减少,提示GPs主要通过抑制FASN起作用。结论 GPs可减少肝HepG2细胞内TG水平,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FASN的表达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皂甙 甘油三酯类 脂肪酸合成酶复合物 肉碱脂酰转移酶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脂肪酸氧化酶基因表达下调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琴 吴强 +1 位作者 耿昭华 李隆贵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43-146,共4页
观察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的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术后 2、4和 8周的血流动力学、心室重塑指标及梗死周围 4mm的心肌组织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基因表达的变化 ,以探讨无或伴有心力... 观察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复制的心肌梗死大鼠模型术后 2、4和 8周的血流动力学、心室重塑指标及梗死周围 4mm的心肌组织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基因表达的变化 ,以探讨无或伴有心力衰竭的大鼠心肌梗死后左心室重塑与局部脂肪酸氧化酶基因表达的关系。术后 2周右室即出现肥厚 ,与假手术组比较 ,梗死周围的心肌组织肌型肉碱棕榈酰转移酶、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mRNA表达下调 (分别为 2 7%、35 %和 2 0 % ,P <0 .0 5 ) ;8周时大鼠出现明显心力衰竭 ,左心室略有肥厚 ,上述基因表达比 2周时显著下调 (分别为 5 2 %、6 0 %和 4 4 % ,P <0 .0 5 )。以上表明心肌梗死后大鼠从代偿性重塑到心力衰竭的发展过程中均存在脂肪酸氧化酶基因表达下调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在心肌梗死后心肌脂肪酸氧化酶基因的表达中可能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心肌梗死 心肌脂肪酸氧化酶 聚合酶链反应 心室重塑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 肌型肉碱棕榈转移酶 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 心力衰竭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压力负荷性大鼠肥厚心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MCPT-I)m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琴 李隆贵 耿昭华 《高血压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了解压力负荷性肥厚心肌PPARα和M CPT Im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PPARα调控心肌线粒体脂肪酸摄取及维持能量和脂质平衡的作用。方法 观察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2、4、8、16周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重塑指标、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 目的 了解压力负荷性肥厚心肌PPARα和M CPT ImRNA的表达变化 ,探讨PPARα调控心肌线粒体脂肪酸摄取及维持能量和脂质平衡的作用。方法 观察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术后 2、4、8、16周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重塑指标、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及PPARα和M CPT I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随着肥厚程度的增加 ,压力负荷性大鼠血清和心肌游离脂肪酸蓄积增加 ,心肌PPARα和M CPT ImRNA的表达逐渐下调 ,而且与脂肪酸的利用下调相一致。结论 病理性肥厚心肌能量代谢底物发生改变 ,脂肪酸氧化不占主导地位 ;PPARα在转录水平上失活 ,对心肌线粒体脂肪酸摄取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负荷性大鼠 肥厚心肌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 心肌线粒体脂肪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