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地区汉、藏族冠状动脉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朱友义 高律萍 +2 位作者 曹成瑛 马院林 李延楠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汉、藏族人群冠状动脉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双源CT、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500例(汉族261例,藏族239例),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与颈...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汉、藏族人群冠状动脉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双源CT、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500例(汉族261例,藏族239例),对比分析两组受试者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相关性及危险因素。结果:汉族人群患有冠心病的比例显著低于藏族人群(P<0.05);汉族人群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载脂蛋白B(ApoB)的水平显著低于藏族人群(均P<0.05),载脂蛋白A1(ApoA1)的水平显著高于藏族人群(P<0.05);藏汉民族冠心病与非冠心病人群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甘油三酯(TG)、TC、ApoB、颈动脉IMT和下肢动脉IMT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ApoA1是冠心病的独立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高原地区藏汉族人群各族内冠心病和非冠心病人群颈动脉及下肢动脉IMT与冠心病发病情况密切相关,临床上颈动脉及下肢动脉IMT可作为影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汉族 冠心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颈动脉联合下肢动脉超声检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志飞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8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颈动脉联合下肢动脉超声检查预测2型糖尿病(T2DM)发生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价值。方法选取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行健康体检且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生化指标、颈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 目的分析颈动脉联合下肢动脉超声检查预测2型糖尿病(T2DM)发生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价值。方法选取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0例行健康体检且结果正常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生化指标、颈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观察组CCVD与非CCV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分级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9.54±2.13)mmol/L、甘油三酯(2.61±1.12)mmol/L、总胆固醇(5.95±1.2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35±0.95)mmol/L均高于对照组的(5.21±1.12)、(1.21±1.01)、(4.23±1.14)、(2.85±0.74)mmol/L,颈动脉内-中膜厚度(0.90±0.33)mm及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1.53±0.36)mm大于对照组的(0.58±0.20)、(0.71±0.1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7例发生CCVD,53例未发生CCVD。CCVD患者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分级3~4级占比分别为70.59%、76.47%,明显高于非CCVD患者的13.21%、11.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联合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CCV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下肢动脉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空腹血糖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患者大动脉功能与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欢 王宏宇 +3 位作者 刘金波 赵红薇 周迎燕 李丽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27-1033,共7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人群的大动脉弹性功能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或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关系。方法:入选存在颈动脉斑块且动脉硬化检查、血生化检查及病史资料完整者491例,包括男性20...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人群的大动脉弹性功能与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或下肢动脉疾病(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的关系。方法:入选存在颈动脉斑块且动脉硬化检查、血生化检查及病史资料完整者491例,包括男性208例、女性283例,平均年龄(61.66±11.60)岁,按照有无CHD或LEAD分为两组:无CHD和LEAD组,记为无病组;有CHD或LEAD组,记为CHD/LEAD组。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研究大动脉硬化[即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9 m/s]对于不同年龄水平(年龄<61.66岁和年龄>61.66岁)CHD/LEAD患病的独立影响。结果:本组人群大动脉硬化水平较高(平均CFPWV为10.71 m/s),其中76.6%存在大动脉硬化,36.9%存在CHD/LEAD。CHD/LEAD组的年龄、男性比例、吸烟比例、收缩压、糖化血红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肌酐和CF-PWV水平,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降压药、降糖药和降脂药的服药率均显著高于无病组,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显著低于无病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年龄<61.66岁的颈动脉斑块人群中,大动脉硬化是CHD/LEAD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OR=3.229,95%CI 1.156~9.022,P<0.05);在年龄>61.66岁的颈动脉斑块人群中,大动脉硬化对于CHD/LEAD患病无独立影响关系(P>0.05)。结论:颈动脉斑块患者的大动脉弹性功能普遍较差,年龄<61.66岁的颈动脉斑块人群若同时合并大动脉硬化,其CHD/LEAD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不同年龄水平的颈动脉斑块患者CHD/LEAD患病的影响因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血管硬化 脉搏波分析 冠心病 下肢动脉疾病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病变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温志刚 赵昶 +3 位作者 何相成 陈丽娟 张晖 吕丽珍 《新医学》 2019年第4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超声结果与颈动脉超声结果的相关性,及两者与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基本信息,并进行体格测量、生化检查和下肢动脉、颈动脉超声检查,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超声结果与颈动脉超声结果的相关性,及两者与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3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方式收集基本信息,并进行体格测量、生化检查和下肢动脉、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Gamma相关性分析显示,下肢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病变有关(Gamma=0.602,P <0.001)。Logistic回归显示,在校正年龄、病程、高血压病的影响后,颈动脉病变与CCVD相关(OR=2.58,95%CI 1.13~5.89,P <0.05),下肢动脉病变也与CCVD相关(OR=5.34,95%CI2.34~12.17,P <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与颈动脉病变有关,下肢动脉病变等级越高,颈动脉病变等级也越高,且两者均与CCVD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病变 颈动脉病变 2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媛媛 张晓卉 尹新华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6期1317-1320,共4页
在动脉粥样硬化中,颈动脉、下肢动脉和冠状动脉是常见的受累动脉,期望通过检测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来间接判断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这对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下载PDF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刘业清 肖永祺 李伟科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5期361-364,共4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使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对血脂斑块生长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血脂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B超检查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斑块形...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使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安全性、对血脂斑块生长及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血脂总胆固醇(TC)≥4.68mmol/L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 mmol/L,B超检查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斑块形成的临床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6例)按随机原则分别入选辛伐他汀80mg组(强化治疗剂量)、40mg组与20mg组(常用处方剂量)。于服药后12周及24周复查血脂,B超复查颈动脉斑块,并对心血管事件作随访登记。结果辛伐他汀80mg、40mg与20mg均能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血清TC及LDL-C水平,其中80mg剂量组在降TC和降LDL-C及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20mg剂量组,40mg剂量组疗效介于两组之间,三者间均存在显著差异。80mg剂量组的颈动脉斑块缩小,而40mg剂量组及20mg剂量组无颈动脉斑块缩小。三种剂量在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剂量在治疗冠心病方面明显优于常用处方剂量;强化治疗剂量可以逆转颈动脉斑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脂类及降脂药物 颈动脉斑块 强化治疗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宋俊芳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2期186-187,190,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声诊断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102例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为例,分为实验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51例)和对照组(普通二维超声,51例),对...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声诊断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该院102例糖尿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患者为例,分为实验组(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51例)和对照组(普通二维超声,51例),对比观察两组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病变检出情况。结果实验组诊断颈动脉血管增厚、斑块及下肢动脉血管增厚、狭窄、闭塞和斑块的准确率分别为100.00%、95.65%、98.04%、100.00%、100.00%、100.00%。实验组诊断颈动脉斑块类型准确率(100.00%)高于对照组(85.7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观察血流动力学,能较为准确的诊断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血管病变类型及斑块性质,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颈动脉血管病变 下肢动脉血管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生
下载PDF
颈动脉血管超声成像对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狭窄的筛查及脑卒中危险因素的预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林 熊全庚 +5 位作者 张春莉 郝美佳 黄慧 张煜 刘盼 王双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年第3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Critical Stroke,CS)的颈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预测。方法在2010至2011年之间,选择356例患有不同程度高血压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下肢动脉疾病(Lowe... 目的探讨脑卒中高危人群(Critical Stroke,CS)的颈动脉狭窄(Carotid Artery Stenosis,CAS)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预测。方法在2010至2011年之间,选择356例患有不同程度高血压病、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下肢动脉疾病(Lower Limb Artery Diease,LLAD)、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其中除外既往有脑卒中病史以及已行颈动脉介入治疗手术的患者,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组患者除外合并冠心病及下肢血管病变。在省级三甲医院,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有经验的医生进行颈动脉双功超声成像操作(Carotid Duplex Ultrasonography,CDUS)。颈动脉狭窄的标准采用目前比较公认的美国放射学年会超声会议公布的诊断标准。对危险因子的统计学处理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狭窄率≥70%的发病率是9.3%。狭窄率≥50%的发病率是28.9%。多元分析显示:年龄>61岁(优势比为2.281,95%可信区间:1.1971~5.673);冠状动脉疾病(CAD,优势比:2.312,95%可信区间:1.162~4.598),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LLAD,优势比:2.135,95%可信区间:1.093~4.985)是颈动脉重度狭窄的预测因素。结论老年男性、冠心病、下肢动脉硬化缺血的人群是颈动脉重度狭窄的主要危险人群,也是颈动脉血管超声筛查的主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脑卒中 冠心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疾病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联合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哲贤 敖的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 2020年第2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联合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预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开发区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T2DM患者60例及3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生化检查和颈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检查。... 目的:探讨联合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预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CCVD)的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开发区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T2DM患者60例及30例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生化检查和颈动脉、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比较T2DM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生化指标和颈动脉、下肢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分级,同时比较T2DM患者中CCVD患者与非CCVD患者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分级情况。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T2DM组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血脂四项同样也较高(P<0.05或0.01)。T2DM患者颈动脉和下肢动脉IMT值均高于健康对照者(P<0.01)。60例患者中31例患者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分级一致,29例患者分级不一致。60例患者中12例CCVD,48例非CCVD,与非CCVD患者相比,CCVD患者中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病变分级3~4级的患者比例更高(66.7%比19.7%,75.0%比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8.623,P=0.0033;x^2=13.34,P=0.0003)。结论:联合颈动脉和下肢动脉超声检查有助于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 下肢动脉 心脑血管疾病
下载PDF
下肢血管彩超对老年下肢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10
作者 尚丽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2期102-104,共3页
目的评价下肢血管彩超诊断老年下肢血管疾病的价值,为疾病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0例老年下肢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下肢血管彩超诊断。比较两组受检者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段检出情... 目的评价下肢血管彩超诊断老年下肢血管疾病的价值,为疾病诊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0例老年下肢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行下肢血管彩超诊断。比较两组受检者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段检出情况以及股动脉、足背动脉内径与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观察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段病变1、2、3、4级以及总检出率分别为50.00%、20.00%、15.00%、10.00%、95.00%,均高于对照组的5.00%、2.50%、0、0、7.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动脉、足背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股动脉IMT(1.08±0.20)mm、足背动脉IMT(0.50±0.03)mm均大于对照组的(0.90±0.16)、(0.40±0.02)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血管彩超用于老年下肢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疾病检出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血管彩超 老年下肢血管疾病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下肢动脉内径 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段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肾动脉狭窄患病率的调查 被引量:66
11
作者 王芳 王梅 王海燕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肾动脉狭窄(ARAS)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10月-2003年11月,以存在冠心病、脑血管病和(或)下肢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人群的选择标准,对这些患者行肾动脉造影,同时对比分析ARAS...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肾动脉狭窄(ARAS)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10月-2003年11月,以存在冠心病、脑血管病和(或)下肢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动脉粥样硬化人群的选择标准,对这些患者行肾动脉造影,同时对比分析ARAS患者与无ARAS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218例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患者中,24.3%存在ARAS。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中,ARAS的检出率分别为27.9%、30.0%和40.0%。ARAS的患病率有随年龄增加的趋势。66.0%的ARAS患者没有典型的症状,为造影过程中的"意外诊断"。同无ARAS的患者相比,这些患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比例较高(71.4%比35.9%,P<0.01)。结论ARAS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人群中的患病率为24.3%。ARAS在下肢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人群中检出率最高,应加强在动脉粥样硬化人群中,特别是周围血管病伴颈动脉狭窄的人群中对ARAS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 患病率 人群 血栓栓塞性疾病 下肢血管 肾动脉狭窄 结论 选择标准 过程
原文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季芳 罗美芳 李蕾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1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明确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17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明确血纤维蛋白原水平对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对17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部位、大小、数目、回声、动脉分叉处内膜中层厚度(inti ma-media thickness,I MT)及血管内径,并测量血压及纤维蛋白原测定。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最多(占58.3%)。I MT≥1.2mm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I MT<1.2mm组(P<0.05)。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位于股动脉最多(占49.6%),I MT≥1.2mm组血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I MT<1.2mm组(P<0.05)。高水平纤维蛋白原组(≥3.0g/L)易损斑块数量明显增多(P≤0.05)。颈动脉I MT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4.89、5.37、6.47,P均<0.05),下肢动脉I MT与血糖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r=4.83、5.38、6.68,P均<0.05)。结论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单/多发腔隙性脑梗死 颈动脉及下肢动脉 纤维蛋白原 内膜中层厚度
原文传递
血管外科临床研究热点与展望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忠 寇镭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13-1318,共6页
近10余年,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血管腔内治疗的新技术、新器械不断推陈出新。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腔内治疗所占比重逐渐增加。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血管外科疾病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也提出了更多... 近10余年,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血管腔内治疗的新技术、新器械不断推陈出新。与传统的外科手术相比,腔内治疗所占比重逐渐增加。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血管外科疾病治疗理念也在不断更新,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新的治疗观点、治疗方式,有待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去验证。血管外科治疗领域涉及全身各部位的动脉、静脉和淋巴系统疾病,其诊断和治疗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颈动脉狭窄和下肢缺血疾病相关的热点问题备受血管外科医生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主动脉夹层 腹主动脉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 下肢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