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替莫唑胺诱导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caspase非依赖的程序性死亡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丽华 张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9-233,共5页
目的观察替莫唑胺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诱导效应,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替莫唑胺在不同时间点处理大鼠脑胶质瘤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系,MTT法观察抑制率并筛选出最优的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应用400μg/ml替... 目的观察替莫唑胺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诱导效应,并探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观察不同浓度替莫唑胺在不同时间点处理大鼠脑胶质瘤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系,MTT法观察抑制率并筛选出最优的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应用400μg/ml替莫唑胺处理细胞24 h,通过HE染色、Hochest、Western blot、Tunnel、免疫组化观察替莫唑胺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系的程序性死亡的诱导效应。结果 MTT法、HE染色、Hochest和Tunnel结果显示替莫唑胺对大鼠脑胶质瘤C6细胞具有凋亡诱导效应;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促凋亡蛋白Bax表达水平上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的下调。未发现主要的caspase蛋白的表达变化。结论替莫唑胺对脑胶质瘤C6细胞具有凋亡诱导效应,而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caspase非依赖途径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替莫唑胺 程序性死亡 caspase依赖途径
下载PDF
伏马菌素B1诱导Marc-145细胞caspase非依赖型程序性细胞死亡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菁华 扈洪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5855-15857,共3页
[目的]以Marc-145细胞为模型,研究了伏马菌素B1能否导致细胞产生其他类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法]利用caspase抑制剂、蛋白合成抑制剂、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necroptosis抑制剂及ROS抑制剂,分别抑制caspase活性、蛋白质合成、necroptosis... [目的]以Marc-145细胞为模型,研究了伏马菌素B1能否导致细胞产生其他类型程序性细胞死亡。[方法]利用caspase抑制剂、蛋白合成抑制剂、非凋亡程序性细胞死亡necroptosis抑制剂及ROS抑制剂,分别抑制caspase活性、蛋白质合成、necroptosis和ROS,采用结晶紫染色和AnnexinV-FITC/PI双染分析这些抑制剂对伏马菌素B1诱导Marc-145细胞死亡的影响。[结果]caspase、necroptosis抑制剂和2种自由基抑制剂不能抑制伏马菌素B1诱导的Marc-145细胞死亡,但蛋白合成抑制剂则可以显著抑制伏马菌素B1诱导的Marc-145细胞死亡。[结论]伏马菌素B1所诱导的Marc-145细胞的死亡是一种受基因表达调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但与caspase、ROS和nec-roptosis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马菌素B1 caspase依赖 ROS 程序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K562细胞Caspase非依赖程序性死亡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辛菲 魏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80-1784,共5页
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程序性死亡(Caspase-independent cell death,CICD),是指在细胞程序性死亡中,Caspase不起主要作用,主要由PARP-1,Calpains,Bax及AIF 4种蛋白依次激活而启动,并具有不同于凋亡和坏死的生物学特点。近年来研究认为,通... 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程序性死亡(Caspase-independent cell death,CICD),是指在细胞程序性死亡中,Caspase不起主要作用,主要由PARP-1,Calpains,Bax及AIF 4种蛋白依次激活而启动,并具有不同于凋亡和坏死的生物学特点。近年来研究认为,通过CICD途径诱导K562细胞死亡不同于以往药物杀死白血病细胞的作用机制,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药物作用靶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于CICD分子机制的最新认识,以及诱导K562细胞发生CICD的相关研究,以期为研究耐药肿瘤细胞药物作用新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依赖性死亡 caspase K562细胞
下载PDF
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死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宋佰芬 崔玉东 曹红伟 《吉林畜牧兽医》 2005年第5期10-13,共4页
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细胞死亡机制,它是由多基因调控的一种细胞的主动的自杀性过程。一般认为它是由蛋白酶caspases通过两种途径激活的。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除caspases引起的细胞凋亡外,还有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存在,包括... 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性细胞死亡机制,它是由多基因调控的一种细胞的主动的自杀性过程。一般认为它是由蛋白酶caspases通过两种途径激活的。但是,近年来研究发现除caspases引起的细胞凋亡外,还有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存在,包括细胞的自我吞噬作用、细胞蛋白酶体的降解和线粒体途径。这些途径无论是在试验的条件下还是在生理或病理的情况下都可以观察到。目前认为凋亡诱导因子(AIF)在caspases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 依赖性 细胞凋亡 AIF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趋化因子配体9、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与预后生存的关系
5
作者 卢晨 宁光耀 +3 位作者 许峰 陈克功 康宁宁 张仁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93-97,共5页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收治的98例NSCLC患者(研究组),选取同期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 目的 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及预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 我院收治的98例NSCLC患者(研究组),选取同期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0例(对照1组)、健康志愿者50例(对照2组),比较三组外周血sPD-L1、CXCL9、MMP-9表达水平。随访研究组治疗后1年的预后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与病死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PD-L1、CXCL9及MMP-9对预后生存的预测价值。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sPD-L1、CXCL9、MMP-9水平较对照1组、对照2组高,对照1组较对照2组高(P<0.05);TNM分期为Ⅱ期患者CXCL9、MMP-9表达水平较Ⅰ期高,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sPD-L1、MMP-9表达水平较未发生淋巴结转移高(P<0.05);NSCLC患者TNM分期与CXCL9、MMP-9水平成正相关,淋巴结转移与sPD-L1、MMP-9水平成正相关(P<0.05);sPD-L1、CXCL9、MMP-9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915 ng/ml、1.980 ng/ml、179.030μg/L,且三项指标联合预测NSCLC患者预后生存情况的AUC及特异性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NSCLC患者外周血sPD-L1、CXCL9、MMP-9表达水平上调,且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三者联合对NSCLC患者预后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 趋化因子配体9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临床特征 预后生存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王惠 贾靖 王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810-812,816,共4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安罗替尼治疗)和观察组(n=...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采用安罗替尼治疗)和观察组(n=60,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和药物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客观缓解率(ORR)为11.67%(7/60),疾病控制率(DCR)为60.00%(36/6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67%(2/30)和33.33%(10/3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3个月,高于对照组患者(中位PFS为7个月,中位OS为11个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患者,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同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药物疗法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治疗应用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胱冬肽酶非依赖性的细胞程序性死亡
7
作者 秦真侠 谷峰 胡应和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277-280,共4页
在多细胞有机体的组织内稳态维持和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多种形式(如细胞凋亡、类细胞凋亡和类坏死等),其中了解较清楚的是细胞凋亡。一直以来,胱冬肽酶(caspase)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发生中关... 在多细胞有机体的组织内稳态维持和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程序性死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细胞程序性死亡有多种形式(如细胞凋亡、类细胞凋亡和类坏死等),其中了解较清楚的是细胞凋亡。一直以来,胱冬肽酶(caspase)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发生中关键的一种蛋白酶。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包括细胞凋亡在内的一些细胞程序性死亡可以以一种不依赖胱冬肽酶的方式发生。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胱冬肽酶之间存在非依赖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冬肽酶 依赖性 细胞程序性死亡 细胞凋亡
下载PDF
白藜芦醇以Caspase依赖和非依赖两种方式导致Jurkat细胞死亡 被引量:4
8
作者 冯骥良 温巧莲 +5 位作者 何伟玲 熊正文 徐冰心 姚倩 陈正华 赵洲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1期103-108,共6页
应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Western印迹和DNA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白藜芦醇对Jurkat细胞的作用。发现白藜芦醇处理组中细胞有皱缩、出泡、染色质边集等现象,但染色质浓缩呈散在团块状且不致密。细胞质结构疏松,线粒体肿胀,脊消失... 应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Western印迹和DNA凝胶电泳等方法研究白藜芦醇对Jurkat细胞的作用。发现白藜芦醇处理组中细胞有皱缩、出泡、染色质边集等现象,但染色质浓缩呈散在团块状且不致密。细胞质结构疏松,线粒体肿胀,脊消失。少见凋亡小体。在白藜芦醇处理组,Western印迹可检测到弱的17kDacaspase-3条带,DNA凝胶电泳可以检测到梯状DNA和弥散条带;流式细胞仪在白藜芦醇处理组检测到大量PI单阳性细胞和少量膜联蛋白V单阳性细胞。Z-VAD-FMK干预后可以发现细胞死亡率降低,同时该组梯状DNA消失,但是大分子量弥散DNA条带依然可以检测到。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可以通过caspase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导致Jurkat细胞死亡。此分子机制的明确将为白藜芦醇应用于临床白血病的治疗打下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JURKAT细胞 caspase依赖性细胞死亡
下载PDF
颗粒酶A诱导Caspases非依赖性细胞死亡 被引量:1
9
作者 缪家文 李芳秋 《细胞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71-574,共4页
颗粒酶A(granzyme A,GzmA),是存在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细胞毒颗粒中含量最多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在穿孔素(perforin)协同作用下通过颗粒胞吐(granule exocytosis)释放进入在杀伤细胞和靶细胞之间形成的免... 颗粒酶A(granzyme A,GzmA),是存在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细胞毒颗粒中含量最多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在穿孔素(perforin)协同作用下通过颗粒胞吐(granule exocytosis)释放进入在杀伤细胞和靶细胞之间形成的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然后进入靶细胞的细胞浆,并在细胞核聚集,诱导一种caspases非依赖性细胞死亡。GzmA靶向作用于一种与内质网结合的特殊的复合体——SET复合体,其包含3种GzmA底物:核小体装配蛋白SET、DNA结合蛋白HMG-2、具有碱基切除修复作用的核酸内切酶Apel。SET复合体还含有一种抑癌蛋白pp32和一种具有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活性的NM23-H1。当GzmA作用于SET复合体时释放出NM23-H1并激活其DNase活性,也阻断了Apel对DNA损伤的修复作用,在DNA上形成单链的缺刻。这是一种新发现的由GzmA诱导的细胞凋亡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酶A caspases依赖性细胞死亡 丝氨酸蛋白酶 SET复合体 细胞凋亡 免疫效应分子
下载PDF
外泌体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国志 厉兵城 +1 位作者 张林 孟令新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0期1053-1056,共4页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断进入临... 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所有肺癌的85%,是全球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随着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以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不断进入临床实践,标志着免疫治疗的重大突破。免疫治疗的出现彻底改变了NSCLC的治疗现状,但仅有少部分患者能从中持久性获益。因此,筛选免疫治疗的最佳获益人群,进一步提高免疫治疗的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外泌体PD-L1(exoPD-L1)有可能成为预测ICI疗效的生物标志物。本文对exoPD-L1预测ICI治疗NSCLC疗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疗效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因子1及其配体抑制剂联合放化疗对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常雅彬 江蓉 +1 位作者 蔡彦敏 江冠铭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21期51-54,共4页
目的评估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 目的评估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及其配体(PD-L1)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市人民医院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00例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放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PD-1/PD-L1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3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免疫功能、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CD4^(+)百分比与CD4^(+)/CD8^(+)比值均升高,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CD8^(+)百分比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均降低,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驱动基因阴性不可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应用PD-1/PD-L1抑制剂联合放化疗治疗疗效显著提升,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驱动基因阴性 程序性死亡因子及其配体抑制剂 免疫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泛免疫炎症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肠道菌群构成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及毒副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天伟 冯凯 +1 位作者 任瑞华 刘艳军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 inflammatory value,PIV)、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和肠道菌群构成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ligand 1,PD-L1)、泛免疫炎症值(panimmune inflammatory value,PIV)、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lymphocyte ratio,PLR)和肠道菌群构成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获益及毒副反应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分析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和毒副反应Ⅲ~Ⅳ级组患者治疗前后PD-L1、PIV、PLR和肠道菌群构成差异。结果69例患者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率为61.61%。毒副反应达到Ⅲ~Ⅳ级患者38例,毒副反应达到Ⅰ~Ⅱ级患者74例。治疗有效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PD-L1、PIV、PLR、肠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无效组(均P<0.05),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显著高于治疗无效组(均P<0.05)。毒副反应Ⅲ~Ⅳ级组患者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2分比例、TNM分期Ⅳ期比例分别为58.14%和46.51%,均显著高于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均P<0.05)。毒副反应Ⅰ~Ⅱ级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PD-L1、PIV、PLR均显著高于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均P<0.05),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均显著低于毒副反应Ⅰ~Ⅱ级组(均P<0.05)。结论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有效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治疗后PD-L1、PIV和PLR显著降低,肠道菌群明显改善,同时在毒副反应Ⅰ~Ⅱ级患者中存在相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配体1 泛免疫炎症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肠道菌群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毒副反应
下载PDF
治疗前后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CD8^(+)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及其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
13
作者 彭婷 张天蔚 +2 位作者 钟业腾 林明冠 李永富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531-534,共4页
目的 探讨治疗前后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CD8^(+)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将109例NSCLC患者根据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DC组,75例)及疾病进展组(PD组,34例),收集其一般资料、... 目的 探讨治疗前后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CD8^(+)T淋巴细胞水平变化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治疗反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将109例NSCLC患者根据疗效分为疾病控制组(DC组,75例)及疾病进展组(PD组,34例),收集其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治疗前后T细胞占比、T细胞占比差值、比值、变化率及临床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相关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因素对NSCLC患者免疫治疗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 DC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1%比例低于PD组,而PD-L1>50%比例高于PD组;治疗后DC组CD3^(+)T细胞占比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同期PD组,而PD-1^(+)CD8^(+)T细胞占比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同期PD组;DC组患者治疗前后PD-1^(+)CD8^(+)T细胞占比差值、比值及变化率均低于同期P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D-1^(+)CD8^(+)T细胞占比治疗前后变化率及PD-L1是影响NSCLC患者免疫治疗反应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D-1^(+)CD8^(+)T细胞治疗前后变化率联合PD-L1对NSCLC患者免疫治疗反应性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P<0.001)。结论 PD-1^(+)CD8^(+)T细胞动态变化情况与NSCLC患者免疫治疗反应性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免疫治疗 T淋巴细胞 程序性死亡受体1/程序性死亡配体1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14
作者 侯春立 许佳睿 +4 位作者 何强 朱铁年 吴红海 陈虹 薛倩 《中国医药》 2024年第3期366-371,共6页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NSCLC患...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泵入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接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B、C组,各30例。A组选用PD-1抑制剂+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含铂两药的治疗方案;B组选用PD-1抑制剂+含铂两药的治疗方案;C组选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注射液+含铂两药的治疗方案。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及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研究终点为疾病控制率(DCR)及安全性。结果3组ORR、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9、0.018),其中A组ORR、DCR[50.0%(15/30)、83.3%(25/30)]均最高。A、B、C组中位PFS分别为7.4、5.6、5.7个月,3组P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及转移器官数量是影响晚期NSCLC患者PFS的危险因素(均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总计55例次,其中严重不良反应(3~4级)4例。B组发生不良反应总计54例次,其中严重不良反应(3~4级)4例。C组发生不良反应总计51例次,其中严重不良反应(3~4级)2例。结论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NSCLC显现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相对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15
作者 张莳 唐家宏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72-476,共5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随机对照方法探讨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利用倾向性匹配法获...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随机对照方法探讨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利用倾向性匹配法获取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单药组给予安罗替尼,联合组在单药组基础上给予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信迪利单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肿瘤相关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NK细胞及不良反应,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曲线统计比较两组3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结果联合组客观缓解率50.00%(15/30)、疾病控制率80.00%(24/30)高于单药组23.33%(7/30)、53.33%(16/30)(P<0.05);治疗6周后联合组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水平低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治疗6周后外周血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高于单药组(P<0.05),CD8^(+)水平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甲状腺功能减退、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随访3年,联合组3年生存率为37.93%(11/29)高于单药组14.29%(4/28)(P<0.05),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期为8.9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3.57个月,单药组无进展生存期为6.1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9.77个月。结论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晚期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抑制肿瘤相关因子表达,减少肿瘤免疫逃逸,提高3年生存率,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基因阴性细胞肺癌 安罗替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
16
作者 李丽芳 张萌 +1 位作者 艾冬冬 刘小红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242-1246,共5页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4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4例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NSCLC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64例NSCLC患者经PD-1抑制剂治疗后,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22例(34.38%),其中甲亢5例,甲减12例,亚甲亢2例,亚甲减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肥胖、病程≥6个月、有放疗史、有化疗史、基线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阳性均是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女性、肥胖、病程≥6个月、有放疗史、有化疗史、基线TPO-Ab阳性均是PD-1抑制剂治疗后NSCLC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据此制订针对性管理方案,积极对症干预,以降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肺癌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甲状腺功能异常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联合靶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17
作者 曾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9期3302-3305,共4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靶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5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传统组48例给予靶动脉栓塞...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联合靶动脉栓塞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95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传统组48例给予靶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组47例给予PD-1单抗联合靶动脉栓塞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管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25.53%,高于传统组的8.33%(P<0.05);治疗后,两组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血清相关因子表达水平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传统组(P<0.05);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1单抗与靶向动脉栓塞疗法可调控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生长,改善疗效和生活质量,且无毒副作用,具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受体-1 靶动脉栓塞化疗 中晚期细胞肺癌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马建增 曹文丽 +1 位作者 唐乃玲 任守雷 《大医生》 2024年第13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NSCLC患者...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加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40例中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予以观察组患者碘125粒子植入、PD-1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免疫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和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卡诺夫斯基健康状况评分量表(KP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客观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降低,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组间IgA、I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KP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发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NSCLC患者接受碘125粒子植入、PD-1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可获得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能改善免疫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 程序性死亡受体-1 化疗 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老年退行性疾病中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19
作者 贾春媛 张毓洪 +10 位作者 孙亮 朱小泉 原惠萍 杨帆 李星慧 秦娇琴 杜建才 何本进 韩晶 张翻弟 杨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5年第5期39-42,共4页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一般认为它是由蛋白酶Caspase通过两种途径激活的。但最近的研究发现除了Caspase引起的凋亡外,还有Caspase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存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调控... 细胞凋亡是一种程序化的主动的细胞死亡过程。一般认为它是由蛋白酶Caspase通过两种途径激活的。但最近的研究发现除了Caspase引起的凋亡外,还有Caspase非依赖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存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依赖性 caspase
下载PDF
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小鼠神经细胞及caspase非依赖性凋亡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炳文 楼烨亮 +1 位作者 钟晓明 黄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54-1761,共8页
目的研究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及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复制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各组分别立即尾静脉注射哈巴苷(4、... 目的研究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功能及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复制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造模后,各组分别立即尾静脉注射哈巴苷(4、8、12 mg·kg^(-1))、依达拉奉(3.2 mg·kg^(-1)),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同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10 m L·kg^(-1))。造模6 h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CAO小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透射电镜观察MCAO小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内外膜的清晰度、线粒体嵴的完整性、线粒体基质电子密度的高低变化及线粒体肿胀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AO小鼠脑组织线粒体中AIF及Endo G的蛋白表达;采用q PCR法检测MCAO小鼠海马组织中AIF及Endo G mRNA的表达。结果造模6 h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脑组织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P<0.01);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受损严重,线粒体结构松散,可见明显肿胀;脑组织线粒体中AIF及Endo G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线粒体AIF及Endo G蛋白释放增加(P<0.01);海马组织AIF及Endo G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哈巴苷各剂量组小鼠脑组织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P<0.01);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P<0.01);神经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明显改善;哈巴苷8、12 mg·kg^(-1)组小鼠脑组织线粒体中AIF及Endo G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线粒体AIF及Endo G蛋白释放减少(P<0.05,P<0.01),哈巴苷4 mg·kg^(-1)组小鼠脑组织线粒体中Endo G蛋白表达明显增加,线粒体Endo G蛋白释放明显减少(P<0.05);哈巴苷8、12 mg·kg^(-1)组小鼠海马组织AIF及Endo G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哈巴苷对急性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大脑神经细胞及线粒体生理活性,抑制caspase非依赖性细胞凋亡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巴苷 MCAO 神经细胞凋亡 线粒体膜电位 线粒体超微结构 caspase依赖性凋亡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