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吲哚丁酸和萘乙酸对黄花槐嫩枝扦插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敬东 唐雪辉 +2 位作者 刘兴乐 唐前勇 李莉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495-2496,共2页
[目的]为快速扩繁黄花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长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黄花槐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250、500、1 000 mg/L吲哚丁酸(IBA)和250、500、1 000 mg/L萘乙酸(NAA)处理对枝条成活率、株高、平均生根数... [目的]为快速扩繁黄花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生长健壮、无病虫害2年生黄花槐的半木质化枝条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研究250、500、1 000 mg/L吲哚丁酸(IBA)和250、500、1 000 mg/L萘乙酸(NAA)处理对枝条成活率、株高、平均生根数及根长的影响。[结果]IBA和NAA处理后的枝条扦插成活率、株高、生根数和根长均高于对照,不同浓度IBA处理的枝条成活率均高于NAA处理。500 mg/L IBA处理的枝条成活率最高(比对照高20%)、成活枝条的株高最高(33.5 cm,较对照高15.87 cm)、生根数最多(13.13条)、根最长(14.53 cm,较对照长195.93%)。[结论]IBA和NAA处理均可提高黄花槐扦插枝条的成活率、株高、生根数和根长,其中500 mg/LIBA处理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槐 扦插 吲哚丁酸 萘乙酸
下载PDF
黄槐决明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勇 陈丽琼 +3 位作者 王芳 朱霞 华燕 张藜琳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由黄槐决明(Cassia surattensis Burm.F)叶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的抑菌活性。方法实验采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抑菌圈实验数据显示样品大黄素和邻羟基苯甲酸具有抗菌活性。大黄素对变形杆菌有抗... 目的研究由黄槐决明(Cassia surattensis Burm.F)叶所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的抑菌活性。方法实验采用抑菌圈法和最低抑菌浓度(MIC)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抑菌圈实验数据显示样品大黄素和邻羟基苯甲酸具有抗菌活性。大黄素对变形杆菌有抗菌活性,邻羟基苯甲酸、大黄素对产气杆菌有抗菌活性。并测得大黄素、邻羟基苯甲酸MIC值均为2 mg/ml。结论为下一步药理活性研究和资源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槐决明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黄槐叶片培养中形态分化过程的扫描电镜观察
3
作者 冯莉 李庚午 +1 位作者 张嘉宝 朱命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4年第3期57-59,共3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黄槐叶片培养中形态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叶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细胞最初进行无丝分裂其中有类似酵母的“出芽”方式的无丝分裂;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不定芽的过程中,最初愈伤组织表面分化出球状体,它为... 利用扫描电镜对黄槐叶片培养中形态分化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叶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时,细胞最初进行无丝分裂其中有类似酵母的“出芽”方式的无丝分裂;愈伤组织再分化形成不定芽的过程中,最初愈伤组织表面分化出球状体,它为一顶端凹陷,具有分化潜力的细胞团,其顶端可以分化形成不定芽原基,最后发育成不定芽。球状体可以看成是具有形成不定芽能力的繁殖单位,将具有球状体与芽的愈伤组织进行继代培养,可以大量快速繁殖黄槐幼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槐 脱分化 愈伤组织 扫描电境
下载PDF
黄槐花中叶黄素的提取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蔚 池建平 +2 位作者 程玛丽 甘响亮 曾凡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8,11,共2页
[目的]为了进行黄槐花中叶黄素的提取试验。[方法]采用溶剂浸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黄槐花中叶黄素的适宜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叶黄素标准品在丙酮中的溶解性最好;黄槐花中叶黄素出现最大吸收峰值的波长为450 nm;不同提取... [目的]为了进行黄槐花中叶黄素的提取试验。[方法]采用溶剂浸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黄槐花中叶黄素的适宜提取条件。[结果]结果表明:叶黄素标准品在丙酮中的溶解性最好;黄槐花中叶黄素出现最大吸收峰值的波长为450 nm;不同提取条件对黄槐花中叶黄素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溶剂浓度>时间>料液比>温度;当提取条件为90%丙酮3、5℃下、料液比为(g/ml)1∶10,浸提2 h时,在波长为450 nm条件下,黄槐花中叶黄素出现最大吸收峰值。[结论]该研究为黄槐花叶黄素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槐花 叶黄素 溶剂浸提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3种抑菌剂在黄槐组培中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安冰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本试验通过组织培养手段,以黄槐种子为材料,研究3种抑菌剂在无菌组织培养体系各阶段中的抑菌效果和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寻找出各阶段的最优技术参数组合,形成完整的组培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在黄槐组培的各个阶段,爱力克、益培隆和益培灵... 本试验通过组织培养手段,以黄槐种子为材料,研究3种抑菌剂在无菌组织培养体系各阶段中的抑菌效果和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寻找出各阶段的最优技术参数组合,形成完整的组培再生植株。结果表明,在黄槐组培的各个阶段,爱力克、益培隆和益培灵均可有效减轻微生物污染,提高试验成效,降低试验成本。爱力克和益培灵更适合用于黄槐组培,浓度降低时,抑菌剂促进组培苗的生长;而浓度过高则呈现出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槐 抑菌剂 组织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