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利玛窦的文化适应策略 被引量:1
1
作者 疏仁华 周晓光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4-140,共7页
利玛窦来华经历了两次易服:教士服易僧服、僧服易儒服,其形象经历了从修道士到西僧、从西僧到西儒的两次转换。两次易服从适错到适应,反映了利氏文化适应策略的不断调整,也反映了异质文化交融的某些规律。
关键词 利玛窦 僧服 儒服 文化适应策略
下载PDF
袈裟下的现代孤独者——论废名诗歌传统与现代对接的艺术特征
2
作者 吴长龙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10-115,共6页
废名诗歌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特色,在现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废名诗歌以传统和现代结合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温(庭筠)李(商隐)诗词传统的继承,承续了晚唐诗歌风格,也转化和指向了对荒诞现实世界的指认;用禅宗"公案式"思维结... 废名诗歌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特色,在现代诗歌史上独树一帜。废名诗歌以传统和现代结合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对温(庭筠)李(商隐)诗词传统的继承,承续了晚唐诗歌风格,也转化和指向了对荒诞现实世界的指认;用禅宗"公案式"思维结构诗歌,披上了佛家顿悟和哲思的袈裟,也转化和指向了现代人的虚无和寂寞;选择繁密的佛家经典意象,营建了一个参禅悟道的集合生成的意象群,也转化和指向了现代派的唯美—颓废。废名用传统的方式表达了现代人的感受,其传统"袈裟"外衣下包裹着的是现代人的孤独和寂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诗歌 袈裟 “公案式”思维 佛家经典意象
下载PDF
浅析袈裟在佛教东传日本过程中的作用
3
作者 徐柔菲 蒋海阳 《纺织报告》 2021年第11期121-123,共3页
袈裟是僧侣特定的职业装束。佛教自印度经由中国东传日本,袈裟作为一种外来服饰文化也被日本佛教吸收、发展。袈裟虽然是僧侣的日常服饰,但作为佛教文化精神的载体之一,也有特别之处。文章挖掘袈裟的内在意义,找寻其外在影响,阐述袈裟... 袈裟是僧侣特定的职业装束。佛教自印度经由中国东传日本,袈裟作为一种外来服饰文化也被日本佛教吸收、发展。袈裟虽然是僧侣的日常服饰,但作为佛教文化精神的载体之一,也有特别之处。文章挖掘袈裟的内在意义,找寻其外在影响,阐述袈裟对佛教东传日本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袈裟 服装文化 日本佛教
下载PDF
大同云冈北魏中晚期窟龛佛像造型分析——以双领下垂式袈裟佛像为中心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文智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92,共17页
本文以大同云冈北魏中晚期窟龛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佛像为研究对象,根据袈裟形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佛像大致流行于北魏太和十年至迁都洛阳之初(486-500),主要分布于云冈第二期后段窟龛,是在云冈旧有佛像造型基础上加入南朝因素发... 本文以大同云冈北魏中晚期窟龛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佛像为研究对象,根据袈裟形式的差异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佛像大致流行于北魏太和十年至迁都洛阳之初(486-500),主要分布于云冈第二期后段窟龛,是在云冈旧有佛像造型基础上加入南朝因素发展而成,坐像悬裳从无到有并日益受到重视,立像袈裟由简洁质朴向繁缛华丽转变。第二类佛像出现于云冈第二期后段窟龛(始于490年前后),主要分布于云冈第三期窟龛(494年前后-524),造型再次吸收南朝因素,坐像侧重于覆座悬裳的表现,立像袈裟日趋短窄。北魏中晚期佛像磨光发髻占有多数,波形发髻主要集中于第6窟,坐像与立像分别维系在4头高和6头高左右,服饰成为造型的重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冈石窟 北魏中晚期 双领下垂式袈裟 佛像造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