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的应用效果及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
1
作者 李振东 陈丹 杨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2141-2144,共4页
目的 研究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中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简称castor支架)的应用效果及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 纳入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58例TBAD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castor组(31例)和对照组... 目的 研究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BAD)中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简称castor支架)的应用效果及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方法 纳入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收治的58例TBAD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castor组(31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接受烟囱技术,castor组接受castor支架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围手术期并发症。对两组进行随访,比较随访期间上肢缺血、脑梗死、内漏、LSA窃血、夹层逆撕等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术后2周和术后6个月时的主动脉重塑指标。结果 castor组透视时间、手术时间均长于对照组(P<0.05)。castor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castor组随访期间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castor组假腔完全血栓化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虽然与烟囱技术相比,castor支架治疗累及LSA的TBAD透视时间和手术时间延长,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有助于患者的假腔血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锁骨下动脉 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 主动脉重塑
下载PDF
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单中心中期疗效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昊 张雷 +7 位作者 魏小龙 袁良喜 宋超 赵志青 包俊敏 冯家煊 刘广钦 陆清声 《上海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699-703,共5页
目的评估自主研发的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简称Castor支架)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6月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Castor支架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目的评估自主研发的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简称Castor支架)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6月间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Castor支架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70例,其中男64例、女6例,年龄为(60.02±13.03)岁。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行TEVAR。记录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主要观察指标和次要观察指标。主要观察指标为患者全因死亡及夹层逆撕、脑梗死等主动脉夹层相关不良事件。次要观察指标:术前测量主动脉夹层近端锚定区主动脉直径、LSA开口与主动脉夹层近端裂口距离、LSA开口与主动脉夹层近端边缘距离、LSA起始部直径、左颈总动脉(LCA)开口远端与LSA开口近端距离,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对比剂使用量,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内漏、支架闭塞等并发症情况,Castor支架主体近端及远端直径、分支支架直径,主动脉主体支架近端和远端放大率。结果主要观察指标:围手术期3例患者发生主动脉夹层相关不良事件(夹层逆撕1例,脑梗死2例),随访期间5例患者死亡(夹层逆撕破裂1例,呼吸衰竭1例,心力衰竭1例,脑出血2例)。次要观察指标:主动脉夹层近端锚定区主动脉直径为(31.63±3.16)mm,LSA开口与主动脉夹层近端裂口距离为(45.79±19.60)mm,LSA开口与主动脉夹层近端边缘距离为(8.14±14.37)mm,LSA起始部直径为(11.35±1.45)mm,LCA开口远端与LSA开口近端距离为(8.44±2.44)mm。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09.63±44.65)min,术中对比剂使用量为(200.79±35.11)mL,住院时间为(8.57±3.22)d,随访时间为(11.64±6.77)个月,6例患者失访。随访期间发生Ⅰb型内漏1例,分支支架闭塞1例。Castor支架主体近端直径为(32.43±3.45)mm、远端直径为(26.46±3.40)mm,分支支架直径为(10.92±4.08)mm。主动脉主体支架近端放大率为2.48%(0,3.45%),主动脉主体支架远端放大率为0(-7.14%,4.35%)。结论Castor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能够安全、有效地用于累及LSA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腔内治疗 castor单分支支架 内漏
下载PDF
Castor一体式分支型支架联合体内开窗覆膜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假性动脉瘤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天舒 周铁楠 +3 位作者 王亚松 刘小江 王晓刚 王效增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2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aortic pseudoaneurysms,AP)是指主动脉壁破裂后,血液经破口进入周围组织在血管周围形成血肿,并由纤维组织包裹所形成的瘤腔,其发病原因包括手术、外伤、感染、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免疫性疾病等[1]。与其他急性主动脉疾...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aortic pseudoaneurysms,AP)是指主动脉壁破裂后,血液经破口进入周围组织在血管周围形成血肿,并由纤维组织包裹所形成的瘤腔,其发病原因包括手术、外伤、感染、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免疫性疾病等[1]。与其他急性主动脉疾病相比,AP外侧可不伴有外膜或仅由结缔组织包裹,其破裂风险较高,是临床中必须处理的主动脉疾病急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castor一体式分支型支架 体内开窗 覆膜支架
下载PDF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的B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名贤 张理 李国杰 《临床外科杂志》 2021年第9期869-871,共3页
目的将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应用于锚定区不足的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治疗中,观察中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锚定区不足的TBAD病人122例,均行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评估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支架通畅... 目的将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应用于锚定区不足的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治疗中,观察中短期治疗效果。方法锚定区不足的TBAD病人122例,均行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评估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支架通畅率、主动脉重塑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3个月、6个月、1年左锁骨下动脉(LSA)分支支架通畅率分别为100%、100%、99.18%和97.54%。术后2周主动脉重塑指标得到改善,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主动脉重塑指标改善程度逐渐提高,与术后2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3例内漏、1例脑梗死、1例难治性高血压;随访过程中2例内漏消失,出现1例逆行性A型夹层。结论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锚定区不足的TBAD临床效果佳,远期支架通畅率高,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or分支型覆膜支架 锚定区不足 B型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Castor支架在主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庄家祥 王韧 +7 位作者 马宪鲁 谢琦 窦志 郑富臻 陈海宇 陈远翔 严李程 周宏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24年第2期79-84,共6页
目的总结Castor支架在主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17年11月至2022年8月应用Castor支架治疗的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分支支架组、分支支架联合手术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 目的总结Castor支架在主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收集福建省立医院2017年11月至2022年8月应用Castor支架治疗的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分支支架组、分支支架联合手术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主动脉病变患者应用Castor支架治疗75例,最终53例归入分支支架组,22例为分支支架联合手术组。两组手术全部成功。分支支架组中位手术时间120(100,160)min,中位术后住院7.0(5.5,10.5)天。术后患者无缺血性卒中、无脊髓缺血,1例新发夹层。随访期间,失访1例,死亡2例,其余未出现支架内漏、分支支架狭窄、缺血性卒中及再次干预。在分支支架联合手术组中,术后出现缺血性卒中1例,随访过程中出现左锁骨下动脉轻度狭窄1例,余病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Castor支架在主动脉疾病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可同时联用血管腔内修复技术治疗复杂主动脉病变,安全、可靠,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castor支架 临床应用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Castor支架在主动脉弓病变中重建左颈总动脉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
6
作者 孙文超 刘涛 +3 位作者 裴长安 孙波 曹广信 张杰峰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917,共9页
背景与目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成为治疗主动脉弓病变的首选方法。如何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是TEVAR的难点和研究方向之一。目前,Castor单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广泛应用于TEVAR术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但其应用于重建左颈总动脉(LC... 背景与目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已成为治疗主动脉弓病变的首选方法。如何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是TEVAR的难点和研究方向之一。目前,Castor单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广泛应用于TEVAR术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但其应用于重建左颈总动脉(LCCA)报道少见。因此,本研究探讨TEVAR术中运用Castor单分支主动脉覆膜支架在TEVAR术中重建LCCA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2021年10月—2022年9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5例累及Z2区的主动脉弓病变患者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9~77岁,平均(59.2±14.08)岁,其中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例,主动脉弓动脉瘤2例。所有患者均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采用Castor一体化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在TEVAR术中重建LCCA。分析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6个月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与主动脉重塑情况。结果: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68~233 min,平均(191±19.06)min,无中转开胸手术。5例患者的LCCA均成功采用Castor单分支支架行血运重建。术后住院期间发生1例脑卒中,术后2个月意识清晰,右上肢肌力完全恢复(Ⅴ级);其余4例患者住院及随访期间无全因死亡、脑卒中、支架移位、夹层复发、内漏、截瘫、左上肢缺血等并发症。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主动脉CT血管造影显示Castor单分支支架位置良好,主动脉峡部平面主动脉平均直径与肺动脉分叉平面主动脉平均直径均较术前明显减小(35.8 mm vs.41.9 mm,P=0.035;31.1 mm vs.36.7 mm,P=0.048);主动脉及分支支架通畅率为100%,无内漏,瘤腔/假腔均出现血栓化。结论: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Castor单分支支架在TEVAR术中重建LCCA安全可行,然而,其疗效仍需更长时间的随访和更多的病例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 血管成形术 castor支架 左颈总动脉
原文传递
Castor支架结合开窗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临床应用及效果分析
7
作者 马宪鲁 李祥 +3 位作者 张培喜 谢琦 陈远翔 王韧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02-406,共5页
目的:探讨Castor支架结合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累及Z1区、Z2区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主动脉弓部瘤接受Castor支架手术患者32例。其中主动脉弓部真性动脉瘤14例,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1... 目的:探讨Castor支架结合体外预开窗技术治疗累及Z1区、Z2区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2023年6月主动脉弓部瘤接受Castor支架手术患者32例。其中主动脉弓部真性动脉瘤14例,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18例。Castor支架分支仅应用于左锁骨下动脉且未合并其他手术作为单纯手术组(23例),Castor支架分支应用于左颈总动脉且左锁骨下动脉开窗重建为开窗手术组(9例)。结果:32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1例(1/32,3.12%),发生在开窗手术组(1/9,11.11%),患者术后1d出现脑梗死,表现为右下肢肌力降低(肌力0/1级)。32例患者随访1~2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期间1例(1/32,3.12%)患者死亡,发生在单纯手术组(1/23,4.35%),该患者术前合并食管癌,术后2年因营养不良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术后复查胸主动脉CTA单纯手术组瘤体内径(35.3±4.6)mm,开窗手术组瘤体内径(33.2±3.9)mm,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Castor支架技术结合开窗技术治疗累及Z1区、Z2区的主动脉弓部瘤病变疗效确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or支架 开窗技术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Castor单分支支架置入术后近端主动脉的早期重塑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振华 宋晗 +4 位作者 韦铎亮 李博文 徐凯 房长存 赵鑫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42,共7页
目的评估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Castor单分支支架置入术后近端主动脉的早期重塑。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22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因近端着陆区不足行Castor单分支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手术细节、术后并发... 目的评估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Castor单分支支架置入术后近端主动脉的早期重塑。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22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因近端着陆区不足行Castor单分支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人口统计学特征、手术细节、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通过计算机断层血管成像软件建立的三维图像测量主动脉角度、横截面积、长度和弯曲度等不同参数。比较术前和术后3个月近端主动脉的几何参数。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主动脉弓与升、降主动脉以及左锁骨下动脉的夹角增大(P<0.001);术后升主动脉、近端主动脉弓的横截面积减小(P<0.05),总胸主动脉和假腔的横截面积减少(P<0.001),真腔的横截面积增加(P<0.001);术后主动脉弓长度增加(P<0.05),其他主动脉参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tor单分支支架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对近端主动脉有良好的几何重塑作用,尤其为近端着陆区不良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形态 早期重塑 近端主动脉 castor单分支支架 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
原文传递
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叶小强 冯钢 +6 位作者 黄磊 欧阳春 李海艳 达青恩 欧阳昆富 韩振 任明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9期113-117,123,共6页
目的 探讨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5例。所有患者接受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治疗,主体支... 目的 探讨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5例。所有患者接受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治疗,主体支架锚定点在Z1区。患者分别于术后1、6、12个月及之后每年返院复查一次全主动脉CTA,观察治疗效果以及随访结果。结果 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98.0±44.4)min,术中未发现明显内漏,住院期间未出现卒中、围术期死亡及逆撕夹层,所有患者穿刺口愈合良好,无假性动脉瘤及伤口愈合不良情况,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8.8±4.2)d。平均随访时间为(17.0±4.1)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支架移位、内漏发生,原动脉瘤瘤体内未见造影剂充盈,未见烟囱支架及Castor支架折断、狭窄、闭塞,未进行二次手术。患者术后瘤体最大直径小于术前(P<0.05)。瘤体最大直径缩小平均为(11.2±6.8)mm。无一例患者发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相关死亡。1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出现右侧肢体乏力,MR检查提示左侧卵圆孔区急性脑梗死,不排除支架相关脑梗死,1例患者发生TEVAR相关脑梗死。结论 Castor支架联合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技术作为全腔内治疗技术可安全且有效地治疗累及Z2区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且其可重复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 castor支架 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单向”导丝技术结合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植入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 被引量:20
10
作者 孙玉桂 张显岚 孙江滨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6期68-73,共6页
背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术是目前临床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术式,术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非常必要,如何快速有效地重建左锁骨下动脉、避免内漏发生是支架研发的难点,而国产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目的探... 背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术是目前临床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术式,术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非常必要,如何快速有效地重建左锁骨下动脉、避免内漏发生是支架研发的难点,而国产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目的探讨“单向”导丝技术结合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植入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8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桂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桂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单向”导丝技术结合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植入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8例,患者夹层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的距离均≤15 mm。记录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及预后,并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的真、假腔直径。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8.3%(57/58),术中出现内漏2例,经隔绝瘤腔完全血栓化治疗而达到治愈;急性心肌梗死1例,抢救成功;左锁骨下动脉起始端闭塞1例。患者术后3个月胸主动脉真腔直径较术前扩大,假腔直径较术前缩小(P<0.05);患者术后3个月腹主动脉真、假腔直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导丝技术结合国产新型Castor分支支架植入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15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效果满意,术中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运效果较好,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夹层 主动脉疾病 Stanford B型 “单向”导丝技术 新型castor分支支架 支架植入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