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楸幼苗无性系光合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国伟 陈慧玲 +2 位作者 包一鸣 刘少锋 张新叶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3,66,共5页
以2年生滇楸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无性系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持续干旱及高温严重抑制了滇楸苗期生长;不同无性系间,8月和12月的生长性状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无性系光合特征不再出现明显的单峰或双峰曲... 以2年生滇楸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无性系干旱胁迫下的光合特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持续干旱及高温严重抑制了滇楸苗期生长;不同无性系间,8月和12月的生长性状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无性系光合特征不再出现明显的单峰或双峰曲线。净光合速率(Pn)最大值(8~14μmol·m-2·s-1)均出现在7:00,之后直线下滑,维持在2~6μmol·m-2·s-1的低位,Pn日总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008-1、Y011-1、Y023-2、Y020-6、8402、Y011-4、YN014-5。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日均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008-1、Y011-4、YN014-5、Y020-6、Y011-1、Y023-2、8402。各无性系光饱和点(LSP)与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分别为324~796、4.58~8.17μmol·m-2·s-1,远低于正常水分供应下的特征值。WUE与生长性状及重要光合特征均显著相关(P〈0.05),受到干旱胁迫时,WUE的高低尤为重要。根据生长表现,结合WUE和光合特性,当遭受干旱高温胁迫时,5个滇楸无性系中,Y011-4具有相对较高的生长势和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楸 干旱 光合日变化 光合—光响应曲线
下载PDF
滇楸无性系早期木材性状变异与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肖遥 姚淑均 +4 位作者 杨桂娟 张明刚 欧阳芳群 王军辉 麻文俊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9-87,共9页
[目的]为解析滇楸无性系材性遗传变异规律,提高滇楸材性的遗传改良效率。[方法]以生长于贵州的20个滇楸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树高、胸径、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双壁厚、胞腔直径和纤维长度等生长和材性指标;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 [目的]为解析滇楸无性系材性遗传变异规律,提高滇楸材性的遗传改良效率。[方法]以生长于贵州的20个滇楸无性系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其树高、胸径、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双壁厚、胞腔直径和纤维长度等生长和材性指标;通过最大似然法估计了性状的遗传参数,分析了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以聚类和隶属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无性系材性优良程度。[结果]结果表明:滇楸无性系间具有显著的材性差异;各性状的表型变异系数为6.21%-21.29%;木材基本密度、胞壁率和双壁厚受较强的遗传控制,重复力分别达0.88、0.87和0.73;遗传和表型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基本密度与管孔率、胞壁率和双壁厚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分别为0.542、0.908和0.747。木材密度与胞腔直径各项性状的遗传相关均呈负相关。木材密度与其余材性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绝对值均大于表型相关系数绝对值,材性性状的相关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表明,木材基本密度与胞壁率和双壁厚有明显的正向线性关系,而与弦向胞腔直径和弦向中央直径有明显的负线性关系。[结论]滇楸无性系间材性差异显著,存在较大的变异程度;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滇楸无性系可分为:A高木材密度型,B短纤维型;C低木材密度型,D长纤维型,四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楸 材性 遗传变异 相关 评价
下载PDF
滇楸结实特性及果实性状变异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姚淑均 张守攻 +2 位作者 王军辉 许杰 刘正本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0,共6页
在云南和贵州调查了滇楸9个群体的结实特性和果实的8个表型性状,采用巢式设计的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及聚类分析等进行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的8个性状在种群间、种群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型性... 在云南和贵州调查了滇楸9个群体的结实特性和果实的8个表型性状,采用巢式设计的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及聚类分析等进行表型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的8个性状在种群间、种群内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型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31.03%,变化幅度为24.53%~39.28%;群体间表型分化系数为22.81%(10.91%~36.34%),种群内变异达到77.19%,明显大于种群间的变异22.81%。通过果实表型性状的聚类分析,将9个种群划分为3大类,表型性状没有依据种群的距离进行分类,群体间的表型变异表现为不连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楸 果实 表型性状
下载PDF
土壤干旱对滇楸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自云 姜永雷 +1 位作者 蔡云聪 李太兵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92-95,共4页
以滇楸为试材,100%田间持水量为对照,采用大棚内盆栽法,研究了干旱胁迫(70%田间持水量)对其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以揭示滇楸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态特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 以滇楸为试材,100%田间持水量为对照,采用大棚内盆栽法,研究了干旱胁迫(70%田间持水量)对其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以揭示滇楸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生态特性和适应性。结果表明: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叶绿素a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在干旱胁迫下显著降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b含量无显著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对照。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是滇楸幼苗抵御干旱胁迫的一种积极响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植株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增加,说明滇楸能通过渗透调节系统及抗氧化酶系统来抵御干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楸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滇楸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余丽云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29-32,共4页
本文研究了滇楸(Catalpa duclonxii Dode)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滇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0,20对均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中第15对(No·15)染色体上具随体,其核型组成为 K(2n)=40=38m+2m^(sat)_(15)。它的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最短)... 本文研究了滇楸(Catalpa duclonxii Dode)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滇楸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0,20对均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其中第15对(No·15)染色体上具随体,其核型组成为 K(2n)=40=38m+2m^(sat)_(15)。它的染色体长度比(最长/最短)大于2,臀比均小于2,属 Stebbins 的"_1B"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楸 染色体数目 核型
下载PDF
江汉平原引种滇楸优良无性系苗期试验初报 被引量:4
6
作者 谯四红 刘少峰 +3 位作者 张帅 包一鸣 陈慧玲 张新叶 《湖北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1-3,20,共4页
为了对江汉平原引种的滇楸优良无性系进行适应性及生长状况早期评价,本研究对34个滇楸优良无性系进行了苗期二级筛选试验,对32个滇楸雄性不育系进行了1年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滇楸二级筛选试验中各无性系间地径和树高差异均达到显著... 为了对江汉平原引种的滇楸优良无性系进行适应性及生长状况早期评价,本研究对34个滇楸优良无性系进行了苗期二级筛选试验,对32个滇楸雄性不育系进行了1年苗期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滇楸二级筛选试验中各无性系间地径和树高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但重复间差异不显著。32个贵州滇楸雄性不育系不同无性系间胸径和树高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本研究为江汉平原进一步引种和选育滇楸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楸 江汉平原 苗期选择
下载PDF
不同杂交处理对泡桐与滇楸远缘杂交后代出苗率的影响
7
作者 高亚利 宋金东 李亚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46-48,共3页
以先年泡桐与滇楸杂交所得种子为试材,采用田间播种试验,观察杂交后代实生苗的出苗情况,研究不同杂交处理对泡桐与滇楸远缘杂交后代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平均出苗期较对照均提前1~2d,差异不显著;几种克服杂交不孕的措施中... 以先年泡桐与滇楸杂交所得种子为试材,采用田间播种试验,观察杂交后代实生苗的出苗情况,研究不同杂交处理对泡桐与滇楸远缘杂交后代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后代平均出苗期较对照均提前1~2d,差异不显著;几种克服杂交不孕的措施中加楸柱头液、加蔗糖液、混合授粉3种处理出苗率较高,差异不显著,子房注射、切断柱头2种处理出苗率相对较低,差异显著。泡桐与滇楸远缘杂交后代有出苗提前的趋势,克服杂交不孕的不同处理对杂交后代出苗期影响不大,对出苗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期为后期的杂交幼苗变异研究及杂交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滇楸 远缘杂交 出苗率
下载PDF
3种梓树属植物的抗涝性 被引量:9
8
作者 张烨然 杜克兵 +3 位作者 仝瑞冠 杨杉 李振芳 陈慧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8,共6页
选取3种梓树属植物楸树(QS2)、滇楸(DQ72)、梓树(ZS1)的优良单株为试材,淹水胁迫30 d,排水恢复10 d,研究三者的抗涝性差异。结果显示:淹水胁迫导致QS2、DQ72和ZS1的植株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叶片生长速度减缓、变黄、枯萎和脱落,以... 选取3种梓树属植物楸树(QS2)、滇楸(DQ72)、梓树(ZS1)的优良单株为试材,淹水胁迫30 d,排水恢复10 d,研究三者的抗涝性差异。结果显示:淹水胁迫导致QS2、DQ72和ZS1的植株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包括叶片生长速度减缓、变黄、枯萎和脱落,以及皮孔膨大、根系死亡等。试验结束时,DQ72、QS2和ZS1对照植株的成活率均为100%,而淹水植株则分别为85%、65%和0。淹水胁迫显著抑制了DQ72、QS2和ZS1的苗高与地径生长,以及茎、叶、根的生物量积累。试验结束时,DQ72、QS2和ZS1苗高的淹水变化率分别为44.12%、53.57%和72.28%,地径淹水变化率分别为51.11%、57.83%和77.55%,总生物量淹水变化率分别为55.89%、57.91%和66.64%。DQ72、QS2和ZS1的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环境CO_2浓度(C_i/C_a)、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_(U,E)))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变荧光F_v、可变荧光/最大荧光(F_v/F_m)、可变荧光/初始荧光(F_v/F_o))对淹水胁迫的响应显著不同。30 d时的淹水变化率显示,DQ72的光合与叶绿素荧光系统受淹水胁迫的损伤最小,QS2次之,ZS1最大。综合分析淹水胁迫下,DQ72、QS2和ZS1的植株成活率、苗高与地径生长、生物量积累,以及叶片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可以确定,DQ72的抗涝性最强,QS2居中,且与DQ72差异不显著,ZS1的抗涝性显著弱于DQ72和QS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楸树 滇楸 梓树 淹水胁迫 耐涝性
下载PDF
沿海地区滇楸无性系幼龄林对比测定及选择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倩婷 顾沈华 +2 位作者 王婉 成向荣 虞木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6期53-56,共4页
为筛选出优良的滇楸无性系,研究了61个滇楸无性系的生长情况,并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优良滇楸无性系。结果发现,无性系胸径变化范围1.47-4.55 cm,平均为2.57 cm;树高变化范围在1.44-3.58 m,平均为2.27 m。方差分析发现,无性系间胸径和树... 为筛选出优良的滇楸无性系,研究了61个滇楸无性系的生长情况,并通过聚类分析筛选出优良滇楸无性系。结果发现,无性系胸径变化范围1.47-4.55 cm,平均为2.57 cm;树高变化范围在1.44-3.58 m,平均为2.27 m。方差分析发现,无性系间胸径和树高均存在显著差异。采用胸径和树高2个生长指标对所有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61个无性系可明显的划分成4类,且各类间2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筛选出040、36-1、gz-11、yn-031-2、yn-041-5、yn-042-1、yn-1、yn-2、yn-36、109-1、142-2等11个无性系具有较大的胸径和树高,可作为今后滇楸无性系的重点推广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楸无性系 树高 胸径 聚类
下载PDF
灰楸、滇楸和楸树的叶片发育动态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冯小琴 赵秋玲 +3 位作者 王军辉 戴秀芳 貟惠玲 陈静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0-33,共4页
在2010年8月,定期记录了灰楸、楸树、滇楸的单叶展叶情况,包括标记叶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面积、叶夹角、叶厚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滇楸的成熟叶面积最大,灰楸最小。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片厚度、成熟叶面积的发育趋势为滇楸>楸... 在2010年8月,定期记录了灰楸、楸树、滇楸的单叶展叶情况,包括标记叶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面积、叶夹角、叶厚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滇楸的成熟叶面积最大,灰楸最小。叶长、叶宽、叶柄长、叶片厚度、成熟叶面积的发育趋势为滇楸>楸树>灰楸,灰楸的叶片形状为近圆形,楸树的为椭圆形,滇楸的为长椭圆形,叶面积增加持续时间平均为22 d。展叶速率在展叶期间呈现波动变化;成熟叶面积越大,其展叶速率越慢;对展叶速率与6个叶片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其分别与除叶片厚度外的5个性状在P=0.0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叶面积分别与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夹角在P=0.01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灰楸、楸树、滇楸其叶面积与生长时间的关系符合S型曲线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楸 楸树 滇楸 叶片特征 展叶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