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early results of quick-chop phacoemulsifica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c cataract 被引量:4
1
作者 Ali Akal Tugba Goncu +4 位作者 Sevin Soker Cakmak Isa Yuvaci Mustafa Atas Süleyman Demircan Omer Faruk Yilmaz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4年第5期828-831,共4页
AIM:To assess the early surgical outcomes of quickchop phacoemulsification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METHODS: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who underwent quick-chop phacoemulsification were reviewe... AIM:To assess the early surgical outcomes of quickchop phacoemulsification technique in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METHODS: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who underwent quick-chop phacoemulsification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There were 42 eyes of 31 patients. The axial length was more than 26 mm in all eyes. All eyes underwent quick-chop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with the placement of an intraocular lens(IOL) in the capsular bag. Postoperative visits were performed at 1, 3d; 2wk,1mo. Early postoperative 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 density(ECD), 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assessed.Paired sample t-test or Wilcoxon tests were used to compare data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data.· RESULTS: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ECD and CCT. Retinal detachment was developed in one eye at postoperative first day. There was an iris prolapsus from side port insicion.· CONCLUSION:Quick-chop phacoemulsification technique is a safe surgical technique. However we can encounter some complications in high myopic eyes due to histopathological differences. Both side port and clear corneal tunnel insicion size is crucial for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f any persistent leakage is noticed, suture should be pla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myopia cataract quick-chop phacoemulsification intraocular lens
下载PDF
Rapid bilateral anterior capsule contraction following high myopic cataract surgeries:a case report 被引量:9
2
作者 Wei Xiao Dai-Xin Zhao and Long-Quan X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1年第2期207-209,共3页
We describe a rapid anterior capsule contraction following phacoemulsific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IOL) implantation in an old woman with high myopia. The patient with high myopi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received ph... We describe a rapid anterior capsule contraction following phacoemulsifiction and intraocular lens(IOL) implantation in an old woman with high myopia. The patient with high myopi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received phacoemulc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bilaterally .The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 improved from 0.1 to 0.4 in the right eye and 0.5 in the left eye 1 week after surgeries.5 weeks after surgery of the right eye and 4 weeks after surgery of the left eye, the patient complained blurred vision in the right eye. BCVA of the right eye was 0.06 and that of the left was 0.1. Slit-lamp examination revealed anterior capsule contraction in both eyes and a fully closed capsulorhexis opening in the right eye. The IOLs were centered but almost completely enclosed, with numerous linear fibrous folds radiating from the hick central fibrosis. We surgically excised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anterior capsule of the eyes with microscissors, resulting again in BCVA of 0.4 and 0.5 in the right and left eyes respectively. Anterior capsule contraction might appear much earlier than three months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and IOL implantation surgery in case of high myopi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receive cataract and IOL surgery should be monitored carefully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nterior capsule contr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myopia cataract phacoemulsification anterior capsule contraction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Visual Quality after Implantation of Big Bag and Akreos Adapt Intraocular Lenses in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被引量:7
3
作者 Shengsheng Ma Dongjian Zheng +2 位作者 Ling Lin Fanjian Meng Yonggang Yuan 《Eye Science》 CAS 2015年第1期18-22,共5页
Purpose: To compare vision quality following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implantation of a Big Bag or Akreos Adapt intraocular lens(IOL)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high myopi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Purpose: To compare vision quality following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implantation of a Big Bag or Akreos Adapt intraocular lens(IOL) in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high myopi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Methods:.This wa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control study.The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complicated with cataract, with axial length ≥28 mm,.and corneal astigmatism ≤1D were enroll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Big Bag and Akreos Adapt IOL group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phacoemulsification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lens implantation..At 3 months after surgery,.intraocular high-order aberration was measured by a Tracey-i Trace wavefront aberrometer at a pupil diameter of 5mm in an absolutely dark room and statistically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The images of the anterior segment of eyes were photographed with a Scheimpflug camera using Pentacam three-dimensional anterior segment analyzer..The tilt and decentration of the IOL were calculated by Image-pro plus 6.0imaging analysis software and statistically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In total,.127 patients(127 eyes),..including 52 males and 75 female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The total high-order aberration and coma in the Akreos Adapt group(59 eyes)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with those in the Big Bag(P <0.05)..The clover and spherical aberration did not diff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decent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in the Big Bag lens group than in the Akreos Adapt group(both P<0.05), whereas the tilt of IOL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nclusion:.Both Big Bag and Akreos Adapt IOLs possess relatively good intraocular stability implanted in patients with high myopia. Compared with the Akreos Adapt IOL, the Big Bag IOL presents with smaller intraocular high-order aberration. Coma is the maj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视觉质量 患者 大袋 近视 植入 体高 晶状
下载PDF
关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白内障手术要点
4
作者 王晓瑛 周行涛 +2 位作者 竺向佳 蒋永祥 陈珣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9-223,共5页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患者面临白内障对视力的威胁。此类患者白内障术前眼部检查时应该关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是否大于2000个/mm^(2)、前房角的开放状态以及是否有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患者面临白内障对视力的威胁。此类患者白内障术前眼部检查时应该关注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是否大于2000个/mm^(2)、前房角的开放状态以及是否有视网膜脱离、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眼底异常;眼部生物测量时应该关注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的测量起止线,若行ICL联合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要按照角膜激光手术后的检查要求使用2种以上设备测量角膜屈光力;人工晶状体类型选择时要考虑高度近视眼的组织结构特点,相较于C形与L形襻,平板襻在高度近视伴有大囊袋以及较大的撕囊直径患者中相对更为稳定;Kane、Barrett UniversalⅡ、Olsen、Hill-RBF等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在长眼轴人群中相对准确;推荐ICL取出与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同时进行,手术切口宜大于2.6 mm。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摘除手术,虽然在减少角膜内皮细胞丢失、减轻角膜水肿、高质量撕囊等方面优于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但因ICL的存在会引起飞秒切削气泡聚积、需要手动调整激光扫描定位以及较低拱高,可造成撕囊和碎核的不完全,建议谨慎使用。眼科医师应充分认识和关注ICL术后白内障手术的特点和设计的难点,与患者充分沟通交流,个性化选择,以期获得更佳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手术要点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疗效
5
作者 黄晨晨 张大传 +3 位作者 查明轩 程红 黄灏 张静 《现代科学仪器》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6例患者分组手术,试验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常规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比较两组手术耗时及术后...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86例患者分组手术,试验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常规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比较两组手术耗时及术后多项指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试验组BCVA和裸眼远视力改善,前房深度及容积、ECD、BUT、6A及视觉质量评分均较高,CV较低(P<0.05);术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较囊外摘除术手术时间更短,术后视功能、眼前节参数和视觉质量改善更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超声乳化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视功能 角膜内皮功能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
6
作者 谢慧 李静文 李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54-656,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106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2月106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前节参数、角膜内皮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术后6 m,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低于对照组,而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容量(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观察组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 endothelial cell,CE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改善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眼前节参数,提升角膜内皮功能,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误差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梁风 张丛青 +3 位作者 谷新怡 贾思媛 刘昕妍 王养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132-134,143,共4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误差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1个月的绝对屈光误差,将0.04~<1.00 D的37眼纳入术后屈光状态理想组,1.00~3.61 D的17眼纳入术后屈光状态不佳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屈光误差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年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眼轴长度和人工晶状体度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170,95%CI:1.026~1.334,P=0.019)、眼轴长度(OR=2.682,95%CI:1.109~6.487,P=0.029)是患者术后屈光误差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分析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误差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该病临床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屈光误差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伴白内障的效果及对人工晶体稳定性、视力状态的影响
8
作者 沈颖 魏海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7期104-108,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伴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伴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0例高度近视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囊袋张力环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边形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中央角膜厚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晶体偏心量、倾斜角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三叶草像差、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囊袋张力环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伴白内障可提高人工晶体稳定性,改善角膜质量,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视力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 囊袋张力环植入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视力状态
下载PDF
超声乳化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精细化囊膜处理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王爱君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0期61-63,共3页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精细化囊膜处理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上海普瑞眼科医院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4例(84眼)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精细化囊膜处理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0月上海普瑞眼科医院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84例(84眼)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超声乳化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精细化囊膜处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前房深度、晶体失调指数(DLI)、近视力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BCVA、DLI、近视力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脱镜率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双焦点人工晶体植入联合精细化囊膜处理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视力水平,提高患者脱镜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超声乳化 双焦点 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 精细化囊膜处理
下载PDF
两种不同设计Toric人工晶状体在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艳 冯劼 +1 位作者 李培凤 程旭康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75-680,共6页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设计的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历史性队列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 IOL植入的高度近视(眼轴≥26...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设计的环曲面人工晶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在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稳定性。方法通过历史性队列研究,分析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Toric IOL植入的高度近视(眼轴≥26mm)患者59例(70眼),其中A组31例(35眼)植入L型襻Toric IOL(Acrys of SN60AT IQ),B组28例(35眼)植入板状襻Toric IOL(AT TORBI 709M),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视力、残余散光度、人工晶状体旋转度,iTrace视觉质量分析仪测量术后Toric IOL在眼内的偏心量及像差。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裸眼远视力(uncorrected distance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均显著高于术前,A组术后UCVA(LogMAR)(0.41±0.21)优于B组(0.57±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月、3月及6月,A组散光分别为(0.59±0.28)D、(0.74±0.24)D、(0.96±0.39)D、(0.99±0.38)D,均明显低于B组各时间点[(0.86±0.29)D、(0.99±0.23)D、(1.13±0.20)D、(1.16±0.1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月,A组IOL平均旋转(3.94±1.26)°,显著低于B组[(4.74±1.29)°,P<0.05]。A组全眼总像差、全眼总低阶像差(不包括离焦)、全眼总高阶像差及慧差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平均偏心量为(0.183±0.051)mm,低于B组[(0.275±0.06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度近视伴有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选择L型襻以及更长直径的Toric IOL植入,能够实现较好的旋转稳定性,偏心程度小,从而获得更好的术后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人工晶状体 散光 高度近视
下载PDF
无缝线非超乳声化术联合后节灌注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高度近视合并黑核白内障
11
作者 陈章明 孙敬文 +1 位作者 黄思鸣 刘妍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高度近视合并黑核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和术中技巧。方法 对2016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1例玻璃体切除术后高度近视合并黑核白内障,在平坦部玻璃体腔灌注下采用无缝线非超声乳化术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高度近视合并黑核白内障的手术方法和术中技巧。方法 对2016年3月-2021年11月收治的11例玻璃体切除术后高度近视合并黑核白内障,在平坦部玻璃体腔灌注下采用无缝线非超声乳化术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矫正视力提高3行1例,提高2行4例,提高1行5例,1例黄斑病变严重者视力无变化。术中植入囊袋张力环2例,后囊膜破裂1例,术后角膜水肿7例,2-3天后逐步消退。结论 在玻璃体腔灌注下采用无缝线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玻璃体切除术后高度近视合并黑核白内障安全有效,注意细节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非超声乳化术 高度近视 黑核 白内障
下载PDF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视力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清春 徐玥 方严 《临床眼科杂志》 2023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凤台县人民医院眼科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78例(78只眼)纳入研究。以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 目的探讨影响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凤台县人民医院眼科接受超声乳化术治疗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78例(78只眼)纳入研究。以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为视力预后不佳组和视力预后良好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前眼部特征及相关生物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视力预后不佳和视力预后良好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BCVA较术前均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Z=-4.715,-5.908,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高度近视病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散光以及是否合并玻璃体后脱离和后巩膜葡萄肿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是影响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视力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术后视力与高度近视病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角膜散光以及是否合并玻璃体后脱离和后巩膜葡萄肿相关,其中,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是影响视力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视力预后
下载PDF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展复霞 刘志跃 赵雁玲 《世界复合医学》 2023年第8期103-105,109,共4页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2... 目的 探究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治疗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甘肃省白银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治疗的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给予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参照组给予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视力恢复情况、视觉质量、生活质量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3个月后,研究组最佳矫正视力水平高于参照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散光度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3个月后,研究组阅读书写、夜间视物、精细操作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76%,低于参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22,P<0.05)。结论 对白内障合并高度近视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 高度近视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娟 覃苏祯 +3 位作者 陈璐 余梦佳 方忠杰 荀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1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上饶市人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26例30眼,根据患者是否有高度近视,将其分为高度近视组(14例,15眼)和对照组(12例,15眼)。两组患者均行超声...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于上饶市人民医院行白内障手术患者26例30眼,根据患者是否有高度近视,将其分为高度近视组(14例,15眼)和对照组(12例,15眼)。两组患者均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endothelial cell density,CD)、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average endothelial cell size,AVG)、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六角形细胞比例(percentage of hexagonal cell,HEX)。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CD、AVG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患者的CV显著大于对照组,HEX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的CD、HEX均显著小于本组术前,AVG、CV均显著大于本组术前(P<0.05);高度近视组患者的CD、HEX均显著小于对照组,AVG、CV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稳定性、耐受性差,更易受手术影响及损伤,术前评估其功能及术中注意保护是减少术后角膜内皮相关并发症、提高手术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虓 薛盛丁 何文鑫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6期87-9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HMC)患者视功能、眼前节参数和角膜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3例(103眼)HMC患者依照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52,52眼)采用超声乳化IOL植入术,白内障囊外摘...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HMC)患者视功能、眼前节参数和角膜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3例(103眼)HMC患者依照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52,52眼)采用超声乳化IOL植入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组(ECCE组)(n=51,51眼)采用ECCE,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视功能、眼前节参数和角膜内皮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23%高于ECCE组80.39%(P<0.05),术后视力矫正改善优于ECCE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复查患眼时前房深度与角度均升高(P<0.05),研究组变化幅度高于ECCE组(P<0.05);中央角膜厚度研究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CE组则低于术前(P<0.05),两组变化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屈光度均降低,研究屈光度改善幅度大于ECCE组(P<0.05);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眼轴长度均降低,研究组降低幅度低于ECCE组(P<0.05);两组角膜曲度虽均较术前降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5%低于ECCE组15.69%(P<0.05)。结论对HMC患者实施超声乳化IOL植入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其视功能与角膜内皮功能,改善其眼前节参数,且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下载PDF
影响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
16
作者 赵美娟 王春红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361-363,共3页
目的:分析影响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1例(62眼)。所有患者均完善白内障术前检查,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影响术后视力... 目的:分析影响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41例(62眼)。所有患者均完善白内障术前检查,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时最佳矫正视力(BCVA)(0.49±0.24)较术前视力(1.37±0.43)改善(P<0.001),低视力组患者的眼轴[(29.61±2.13)mm]长于正常视力组[(28.40±1.84)mm](P<0.05)。术后3个月时BCVA与眼轴(r=-0.297,P<0.05)、后巩膜葡萄肿(r_(s)=-0.465,P<0.001)均呈负相关,与黄斑区视网膜椭圆体带完整性呈正相关(r_(s)=0.45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眼轴(Or=1.429,95%CI:1.040~1.964)、有后巩膜葡萄肿(Or=5.348,95%CI:1.658~17.254)是低视力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提高视力,术后视力与眼轴长度和后巩膜葡萄肿的严重程度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最佳矫正视力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胡彦丽 翟锦锦 闫媛媛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8期1041-1042,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CEC)的影响。方法6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参考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CEC)的影响。方法6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参考组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治疗组的CEC密度与6A、BCVA均高于参考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考组(P<0.05);两组的术后C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较小,可更好地改善患者视力,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 角膜内皮细胞
下载PDF
Centurion超声乳化系统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18
作者 李宾毅 陈洁 +3 位作者 禤中宁 唐寅 陈鸿 李庆春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4期9-13,共5页
目的通过多因素分析统计模型寻找Centurion超声乳化系统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治疗中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相对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行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眼轴>26mm的81例工作归入研究组,... 目的通过多因素分析统计模型寻找Centurion超声乳化系统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治疗中影响角膜内皮细胞的相对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在本院行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眼轴>26mm的81例工作归入研究组,将眼轴≤26mm的81例患者归入对照组,均用Centurion超声乳化手术系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采用非接触角膜内皮显微镜于术前及术后7d、1个月、3个月时检查两组术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形细胞的比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核硬度、累积超声能量、超声乳化时间、眼轴等,观察Centurion超声乳化系统在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术前和术后7d、1个月、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585.78±413.39)个/mm^(2)、(2524.39±457.56)个/mm^(2)、(2424.39±517.34)个/mm^(2)、(2333.39±513.78)个/mm^(2),六角细胞比例分别为(53.04±9.68)%、(49.82±9.39)%、(48.14±9.17)%,(48.04±8.8)8%。对照组术前和术后7d、1个月、3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2681.77±454.3)7个/mm^(2)、(2527.31±460.56)个/mm^(2)、(2521.45±489.67)个/mm^(2)、(2433.47±504.74)个/mm^(2),六角细胞比例分别为(55.01±8.68)%、(50.12±8.39)%、(49.14±9.45)%、(48.54±7.87)%。与研究组和对照组术前相比,术后7d、1个月、3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明显下降、六角细胞比例有所减少。对比研究发现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因素最强的是核硬度(P=0.000),其次是累积超声能量(CDE)(P=0.035),再次是超声乳化时间(P=0.041),最后是眼轴(P=0.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enturion超声乳化手术系统下高度近视白内障的晶状体核硬度、累积超声能量大小、超声乳化时间长短以及眼轴长度是导致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提高手术熟练程度,提升手术技巧,减少手术时间,减少超乳能量,能够有效减少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高度近视眼 白内障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杨钊 梁皓 +3 位作者 左慧懿 何剑 罗霄 谭少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1-964,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3例(87眼)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分别测量患者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底检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为...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3例(87眼)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分别测量患者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眼底检查,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为〈0.3和/〉0.3两个等级,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近视病史时间、术前眼轴长度、术前角膜散光度、术前角膜屈光度、玻璃体后脱离、后巩膜葡萄肿及黄斑病变多种因素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结果术后2周视力:稞眼视力:〈0.3者45眼(51.72%),t〉0.3者42眼(48.28%);最佳矫正视力:〈0.3者32眼(36.78%),≥0.3者55眼(63.22%)。术后3个月视力:裸眼视力:〈0.3者38眼(43.68%),≥0.3者49眼(56.32%);最佳矫正视力:〈0.3者23眼(26.44%),≥0.3者64眼(73.56%)。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3和≥0.3组比较,眼轴长度、角膜散光度、黄斑病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0.05)。黄斑病变(OR:8.06.95%C1:1.75∽37.07)、角膜散光度(OR:3.87,95%CI:1.20-12.48)和眼轴长度(OR:1.50,95%CI:1.09∽2.06)是术后矫正视力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有黄斑病变者术后矫正视力预后差;随着角膜散光度和眼轴长度的增加,术后矫正视力恢复差;其他因素尚不能认为是术后视力恢复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是安全有效地,伴随黄斑病变、角膜散光度过大和眼轴过长是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独立影响因素,影响强度:黄斑病变〉角膜散光度过大〉眼轴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 高度近视 低视力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4
20
作者 惠玲 张自峰 +1 位作者 王雨生 师晓莉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56-759,共4页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86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采用晶状体囊袋内超声乳化技术行白内障吸出,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后随访4个月~2a,观察视力和屈光度变化,并对...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5例(86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采用晶状体囊袋内超声乳化技术行白内障吸出,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手术后随访4个月~2a,观察视力和屈光度变化,并对相关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83眼(96.5%)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术前。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40、>0.03~0.40和≤0.30的患者眼数和构成比,在眼轴≤30mm组,分别为24眼(40.0%)、26眼(43.3%)和10眼(16.7%);在眼轴>30mm组,分别为6眼(23.1%)、13眼(50.0%)和7眼(26.9%)。术中并发症包括环形撕囊不佳者5眼(5.8%)、后囊膜破裂者2眼(2.3%)和悬韧带断裂者2眼(2.3%);术后并发症有一过性角膜水肿16眼(18.6%)、暂时性眼压升高5眼(5.8%)、房水混浊明显15眼(17.4%),以及晶状体后囊膜混浊2眼(2.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眼(1.2%)。结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既治疗了白内障,同时又矫正了高度近视,术后视功能恢复良好,是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