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
1
作者 黄强 王宇 +5 位作者 江渊 梁道斌 黄锐洁 秦小超 潘燕妮 和鹰 《中国真菌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21-24,29,共5页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 目的探讨(1-3)-β-D葡聚糖联合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在艾滋病患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早期诊断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住院的120例艾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实验室结果,将其分为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确诊组(血或组织液培育养出马尔尼菲篮状菌),简称A组(62例),及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诊断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诊断],简称B组(58例)。检测患者(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上述指标联合检测对艾滋病患者感染马尔尼菲篮状菌的诊断效能。结果A组的(1-3)-β-D葡聚糖和PCT水平均高于B组,CD4^(+)T淋巴细胞个数低于B组(P<0.05);(1-3)-β-D葡聚糖、PCT、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为0.933,(1-3)-β-D葡聚糖单独检测的AUC是0.812,PCT单独检测的AUC为0.883,CD4^(+)T淋巴细胞单独检测的AUC是0.810,(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AUC皆优于三项单独检测,表明(1-3)-β-D葡聚糖、PCT和CD4^(+)T淋巴细胞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皆优于单一指标诊断,且联合检测的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92.43%和0.580,均高于三项单独检测。结论(1-3)-β-D葡聚糖联合PCT和CD4^(+)T淋巴细胞多指标对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高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帮助医生分析出高危风险患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同时也承担预后效果的判断依据,对治疗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β-D葡聚糖 PCT ^CD4^(+)T淋巴细胞 艾滋病 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
下载PDF
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FDG PET/CT代谢参数与PD-L1的相关性
2
作者 陈婉琪 王震汕 +3 位作者 曾丽婷 洪邓辉 陈杰文 黄伟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821-1827,共7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代谢参数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经手...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代谢参数与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在揭阳市人民医院经手术治疗的91例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术前^(18)F-FDG PET/CT检查资料。其中,男性66例,女性25例,中位年龄65岁,PD-L1表达阳性45例、阴性46例。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神经束侵犯、脉管癌栓、T分期、N分期、TNM分期、原发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结果ESCC T分期、SUV_(max)、TLG均与其PD-L1阳性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215、0.297、0.264(均P<0.05)。ROC显示,SUV_(max)、TLG预测PD-L1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1、0.623。结论ESCC T分期及SUVmax、TLG与PD-L1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的PD-L1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下载PDF
^(18)F-FDG PET/CT摄取值及血清载脂蛋白A1、谷胱甘肽对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陈祥迪 李淑晓 +1 位作者 沈妍 车峰远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4期75-79,共5页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摄取值及血清载脂蛋白A1(Apo A1)、谷胱甘肽(GSH)用于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摄取值及血清载脂蛋白A1(Apo A1)、谷胱甘肽(GSH)用于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临沂市人民医院就诊的84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国际运动障碍协会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MDS-UPDRS)将患者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50例)和姿势不稳或步态障碍型(PIGD)组(34例)。比较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患者^(18)F-FDGPET/CT的^(18)F-FDG摄取值、血清Apo A1及GSH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3项指标联合预测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的价值;验证^(18)F-FDG摄取值、血清Apo A1及GSH联合检测对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患者预测结果与患者实际亚型的一致性。结果:TD组丘脑的^(18)F-FDG摄取值显著低于PIGD组;TD组血清Apo A1水平显著高于PIGD组、TD组血清GSH水平显著高于PIG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9、2.758、2.824,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显示,丘脑^(18)F-FDG摄取值、Apo A1及GSH联合预测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的AUC为0.858;^(18)F-FDG摄取值、血清Apo A1及GSH联合对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患者预测结果与患者实际亚型的一致性较高(Kappa=0.804)。结论:^(18)F-FDG PET/CT摄取值、血清Apo A1及GSH联合应用对不同运动障碍亚型帕金森病有较好的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脱氧葡萄糖(^(18)F-FDG)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 载脂蛋白A1(Apo A1) 谷胱甘肽(GSH) 帕金森病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对Cav-1^(-/-)小鼠脑缺血后m^(6)A修饰和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徐雅倩 陈博威 +3 位作者 田丰铭 刘英飞 易健 刘柏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68-73,共6页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小窝蛋白1基因敲除(Cav-1^(-/-))小鼠脑缺血后N6-甲基腺苷(m^(6)A)修饰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野生型(WT)小鼠及Cav-1^(-/-)(KO)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采...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小窝蛋白1基因敲除(Cav-1^(-/-))小鼠脑缺血后N6-甲基腺苷(m^(6)A)修饰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72只雄性野生型(WT)小鼠及Cav-1^(-/-)(KO)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脑缺血模型,补阳还五汤组予补阳还五汤(18.5 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连续7 d。对小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试剂盒检测缺血侧皮质m^(6)A水平,HE染色观察缺血侧皮质病理变化,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缺血侧皮质血管新生情况,RT-qPCR检测缺血侧皮质甲基转移酶样3(METTL3)、甲基转移酶样14(METTL14)、肾母细胞瘤1相关蛋白(WTAP)、肥胖相关蛋白(FTO)及AlkB同系物5(ALKBH5)mRNA表达。结果与同基因型对照组比较,WT、KO模型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缺血侧皮质m^(6)A水平明显升高(P<0.01),缺血侧皮质出现病理形态损伤,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Ki-67双标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KO模型组小鼠缺血侧皮质WTAP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FTO和ALKBH5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同基因型模型组比较,WT、KO补阳还五汤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m^(6)A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缺血侧皮质病理形态损伤改善,VWF/Ki-67双标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5),KO补阳还五汤组小鼠缺血侧皮质WTAP 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FTO和ALKBH5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5)。WT模型组和WT补阳还五汤组各项指标优于KO组(P<0.01,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Cav-1调控脑缺血小鼠m^(6)A修饰和血管新生,从而发挥保护脑缺血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阳还五汤 脑缺血 ^cav-1^(-/-) ^m^(6)A修饰 血管新生 小鼠
下载PDF
hKDR^(+/+)人源化及Rag1^(-/-)基因缺陷新型双靶点遗传修饰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甦苏 吴勇 +5 位作者 曹愿 赵皓阳 翟世杰 孙晓炜 李琳丽 范昌发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03-111,共9页
目的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人源化小鼠(hKDR^(+/+))接纳不同来源的小鼠肿瘤细胞系的潜力,建立能支持多种肿瘤细胞系成瘤的、可评价针对VEGFR靶点药物的新型荷瘤小鼠模型。... 目的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VEGFR)人源化小鼠(hKDR^(+/+))接纳不同来源的小鼠肿瘤细胞系的潜力,建立能支持多种肿瘤细胞系成瘤的、可评价针对VEGFR靶点药物的新型荷瘤小鼠模型。方法首先建立基于hKDR^(+/+)人源化小鼠模型评价针对VEGFR靶点抗体体内活性的方法,同时采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重组激活基因1(recombination activating gene 1,Rag1)敲除的C57BL/6N小鼠(命名为Rag1^(-/-)小鼠)。然后将Rag1^(-/-)小鼠与hKDR^(+/+)小鼠交配,筛选获得双基因纯合、双靶点基因修饰的hKDR^(+/+)/Rag1^(-/-)小鼠。最后在hKDR^(+/+)、Rag1^(-/-)、hKDR^(+/+)/Rag1^(-/-)和C57BL/6N小鼠上测试不同小鼠品系来源肿瘤细胞系的体内肿瘤生长差异。结果针对VEGFR靶点设计的抗体在hKDR^(+/+)小鼠体内表现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与PBS组相比,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1),肿瘤质量明显减轻(P<0.05)。Rag1^(-/-)小鼠、hKDR^(+/+)/Rag1^(-/-)小鼠的外周血B细胞和T细胞数量均明显减少(P<0.05,P<0.001)。C57BL/6小鼠来源的MC38细胞接种7 d后,在hKDR^(+/+)/Rag1^(-/-)、Rag1^(-/-)、C57BL/6N和hKDR^(+/+)四组小鼠体内均可见肿瘤生长。BALB/c小鼠来源的CT26细胞接种10 d后,仅在hKDR^(+/+)/Rag1^(-/-)和Rag1^(-/-)小鼠体内见到肿瘤生长,在C57BL/6N及hKDR^(+/+)小鼠中均未见肿瘤生长;接种后3周,hKDR^(+/+)/Rag1^(-/-)小鼠的成瘤体积明显大于Rag1^(-/-)小鼠(P<0.01)。结论获得了Rag1基因敲除小鼠,并进一步筛选获得新型hKDR^(+/+)/Rag1^(-/-)双靶点基因修饰小鼠模型;Rag1基因缺失时,不同品系小鼠来源的肿瘤细胞系更易成瘤。这提示可以通过降低hKDR^(+/+)人源化小鼠的免疫反应能力,增强或扩大该模型小鼠接纳肿瘤细胞系的范围,构建多种可用于评价VEGFR靶点药物的荷瘤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KDR^(+/+)人源化小鼠 ^Rag1^(-/-)基因敲除小鼠 VEGFR靶点 抗体 肿瘤
下载PDF
肝细胞癌肿瘤微环境细胞毒性T细胞P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6
作者 龚解其 沈卫星 陆欢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肝细胞癌(HCC)肿瘤微环境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接受手术治疗的HCC患者344例为研究对象,手术切除HCC患者的癌组... 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肝细胞癌(HCC)肿瘤微环境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接受手术治疗的HCC患者344例为研究对象,手术切除HCC患者的癌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双染色法检测PD-1的表达,依据PD-1的表达中位数水平分为PD-1高表达和PD-1低表达,分析PD-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HCC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PD-1表达于HCC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细胞膜和(或)细胞质上,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PD-1的高表达率为43.9%(151/344);HCC肿瘤组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为21.8%(75/344);HCC肿瘤浸润免疫细胞中PD-L1的阳性表达率为47.1%(162/344);肿瘤浸润CD8^(+)T细胞高密度率为45.3%(156/344)。PD-1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细胞PD-L1表达、CD8^(+)T淋巴细胞PD-L1表达、CD8^(+)T淋巴细胞密度有关(P<0.05)。PD-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为80.81%,明显低于PD-1低表达患者(8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1高表达患者的无病生存率为67.44%,明显低于PD-1低表达患者(8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细胞PD-L1表达、肿瘤浸润免疫细胞PD-L1表达、CD8^(+)T淋巴细胞密度均为影响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D8^(+)T淋巴细胞中PD-L1具有较高的表达率,CD8^(+)T细胞PD-1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细胞PD-L1表达、CD8^(+)T淋巴细胞PD-L1表达、CD8^(+)T淋巴细胞密度、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显著相关,可作为HCC患者辅助诊断和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 ^CD8^(+)T 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预后
下载PDF
Z型异质结1D/2D g-C_(3)N_(5)/g-C_(3)N_(4)的构建及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
7
作者 卜义夫 刘思乐 +3 位作者 闫海生 吴静 田川 陶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0-182,共13页
以三聚氰胺和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通过直接热聚合法制备1D/2D g-C_(3)N_(5)/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通过XRD,XPS,SEM等表征手段对光催化材料的晶型、化学组成、形貌以及光电化学性质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 以三聚氰胺和3-氨基-1,2,4-三唑为原料,通过直接热聚合法制备1D/2D g-C_(3)N_(5)/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通过XRD,XPS,SEM等表征手段对光催化材料的晶型、化学组成、形貌以及光电化学性质等进行表征。以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500 W氙灯作为可见光光源,研究1D/2D g-C_(3)N_(5)/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同时通过活性物质捕捉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e1ectron spin resonance,ESR)表征研究体系的活性物质。结果表明:一维g-C_(3)N_(5)纳米棒和二维g-C_(3)N_(4)纳米片的无序堆叠增加了活性位点的数量,g-C_(3)N_(5)与g-C_(3)N_(4)之间Z型异质结的形成,提高其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和光谱范围,抑制了光电子-空穴的复合,g-C_(3)N_(5)与g-C_(3)N_(4)相似的π-π^(*)共轭体系的相互叠加降低了电荷转移的传质阻力,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可见光照射30 min,20 mg的1D/2D g-C_(3)N_(5)/g-C_(3)N_(4)光催化材料对50 mL浓度为10 mg/L的MO溶液几乎降解完全,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为0.14836 min^(-1),循环使用5次后,1D/2D g-C_(3)N_(5)/g-C_(3)N_(4)光催化材料对MO的光催化降解率为92.2%,这说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活性物质捕捉实验和ESR表征表明:1D/2D g-C_(2)N_(5)/g-C_(3)N_(4)光催化材料光催化降解MO体系的主要活性物质是·O_(2)^(-)和h^(+),且MO的光催化降解反应是一个复杂的断键和氧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降解 直接热聚合 1D/2D g-C_(3)N_(5)/g-C_(3)N_(4) 异质结 ^π-π^(*)共轭 甲基橙 Z型机制
下载PDF
LncRNA CCAT1调节miR-155表达增强CD8^(+)T细胞对食管癌抗肿瘤活性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立远 叶玉祥 +1 位作者 林琳 王东阳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79-85,共7页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1(long non-coding RNA colon cancer-associated transcript-1,LncRNA CCAT1)对CD8^(+)T细胞抗食管癌肿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1(long non-coding RNA colon cancer-associated transcript-1,LncRNA CCAT1)对CD8^(+)T细胞抗食管癌肿瘤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分离食管癌患者和健康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用qRT-PCR法分别检测PBMC中CCAT1和miR-155的表达。分别下调CCAT1和miR-155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8^(+)T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qRT-PCR检测IL-2 mRNA和IFN-γ mRNA基因表达,分析CD8+T细胞对食管癌细胞的杀伤作用。采用miRanda和双荧光素酶实验研究CCAT1与miR-155之间的相互作用。分析上调LncRNA CCAT1靶向miR-155对CD8^(+)T细胞凋亡率、杀伤作用及其Eca-109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结果 食管癌患者PBMCs中CCAT1表达(2.58±0.28)高于健康受试者(1.35±0.34),miR-155表达(0.53±0.09)低于健康受试者(1.54±0.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4,21.05,均P <0.05)。下调CCAT1后,CD8^(+)T细胞凋亡率(12.05%±0.28%)明显低于si-control组(19.86±0.45)%,CD8^(+)T细胞的细胞杀伤活性(0.49±0.05)%明显高于si-control组(0.34%±0.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2,-17.54,均P<0.05)。si-CCAT1组细胞内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0.32±0.09)低于si-control组(1.37±0.72),IL-2 mRNA(2.38±0.47)和IFN-γ mRNA(3.28±0.26)表达高于si-control组(1.12±0.23,1.28±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05,-18.29,-19.86,均P<0.05)。CCAT1和miR-155之间存在互补碱基对,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显示CCAT1野生型和mi R-155模拟物共转染后miR-155 mimics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0.41±0.08)显著低于对照组(1.24±0.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92,P<0.01)。下调miR-155后CD8^(+)T细胞凋亡率(24.87%±0.95%)明显高于inhibitor control组(18.24%±1.25%),CD8+T细胞的细胞杀伤活性(0.26%±0.06%)明显低于inhibitor control组(0.43%±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3,20.06,均P<0.05)。miR-155 inhibitor组细胞内Cleaved Caspase 3蛋白表达(1.07±0.23)高于inhibitor control组(0.42±0.02),IL-2 mRNA(0.73±0.26)和IFN-γ mRNA(0.54±0.18)表达低于inhibitor control组(1.39±0.08,1.16±0.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75,19.27,18.35,均P<0.01)。上调CCAT1通过miR-155促进CD8^(+)T细胞凋亡并降低细胞杀伤活性,且促进了Eca-109细胞增殖和迁移。结论 LncRNA CCAT1在食管癌患者中表达显著上调,敲低CCAT1通过调节miR-155表达可抑制CD8^(+)T细胞凋亡,增强细胞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本1(LncRNA CCAT1) 微小核糖核酸-155(miR-155) ^CD8^(+)T 食管癌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PD-1抗体调节糖尿病大鼠CD8^(+)T细胞和Treg平衡促进糖尿病足溃疡愈合的疗效研究
9
作者 黄亚莲 刘莹 +1 位作者 赖舒畅 符茂雄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PD-1抗体治疗糖尿病大鼠足溃疡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6~8周龄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三组大鼠足部人为造成溃疡创口。采用流式细胞术计数三组大鼠脾脏中CD8^(+)T细胞和调节... 目的:探讨PD-1抗体治疗糖尿病大鼠足溃疡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6~8周龄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三组大鼠足部人为造成溃疡创口。采用流式细胞术计数三组大鼠脾脏中CD8^(+)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Image J对创口照片进行分析计算伤口愈合率;HE染色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溃疡创口处皮肤愈合情况;ELISA测定大鼠足部溃疡创口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D8^(+)T细胞计数明显下调,Treg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足部溃疡创口愈合不佳,没有形成完整的新生表皮组织和肉芽组织,未见胶原沉积;模型组大鼠创口处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CD8^(+)T细胞计数明显回升,Treg细胞计数明显回落(P<0.05);治疗组大鼠足部溃疡创口愈合良好,有较为完整的新生表皮组织、肉芽组织和一定的胶原沉积;治疗组大鼠创口处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应用人源化PD-1抗体治疗糖尿病大鼠足溃疡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PD-1抗体 ^CD8^(+)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CD4^(+)/CD8^(+)联合缺氧诱导因子-1α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裴建灰 朱乐恒 朱晓龙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9期2201-2204,共4页
目的探讨CD4^(+)/CD8^(+)联合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结直肠癌患者的CD4^(+)/CD8^(+)和HIF-1α水平。根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未复... 目的探讨CD4^(+)/CD8^(+)联合缺氧诱导因子(HIF)-1α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24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比较不同临床特征结直肠癌患者的CD4^(+)/CD8^(+)和HIF-1α水平。根据复发情况将患者分为未复发组(n=100)和复发组(n=24),比较两组患者的CD4^(+)、CD8^(+)、HIF-1α水平及CD4^(+)/CD8^(+),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4^(+)/CD8^(+)、HIF-1α单独及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评估价值。结果Ⅱ期结直肠癌患者的CD4^(+)/CD8^(+)明显低于Ⅰ期患者,HIF-1α水平明显高于Ⅰ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分化程度结直肠癌患者的CD4^(+)/CD8^(+)和HIF-1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CD4^(+)/CD8^(+)随分化程度的升高而升高,HIF-1α水平随分化程度的升高而降低。复发组患者的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未复发组,CD8^(+)、HIF-1α水平均高于未复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8^(+)、HIF-1α均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而CD4^(+)和CD4^(+)/CD8^(+)均是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P﹤0.01)。ROC曲线显示,CD4^(+)/CD8^(+)联合HIF-1α检测评估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72,高于CD4^(+)/CD8^(+)、HIF-1α单独检测的0.784、0.790。结论CD4^(+)/CD8^(+)联合HIF-1α检测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可为临床干预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CD4^(+)/CD8^(+) 缺氧诱导因子-1Α 复发
下载PDF
新活络效灵丹对ApoE基因敲除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小鼠Cav-1、SR-BI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耿涛 房玉涛 +1 位作者 张云 刘桂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212-1215,共4页
目的:观察新活络效灵丹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面积及对Cav-1、SR-BI表达的影响,探讨新活络效灵丹抗早期AS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建立AS模型,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 目的:观察新活络效灵丹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面积及对Cav-1、SR-BI表达的影响,探讨新活络效灵丹抗早期AS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ApoE基因敲除小鼠建立AS模型,将45只小鼠随机分为西药组、模型组、新活络效灵丹组,另将10只C57BL/6J小鼠设为空白组,连续给药13周后测量计算各组斑块面积及斑块/管腔面积比值(PA/ALA),检测各组主动脉Cav-1 mRNA、SR-BI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斑块面积显著缩小,PA/ALA显著降低;中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斑块面积、PA/ALA均有显著改变;模型组小鼠主动脉组织中Cav-1 mRNA、SR-BI 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西药组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中药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中西药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活络效灵丹具有预防AS斑块形成的作用,是提高AS小鼠主动脉组织Cav-1 mRNA、SR-BI mRNA表达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络效灵丹 APOE基因敲除小鼠 动脉粥样硬化 cav-1、SR-BI
下载PDF
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12
作者 江从军 李烁 +2 位作者 朱静 谢芳 金慧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在寻常型银屑病(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的数量;MTT法检测Treg细胞对自身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 目的:探讨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在寻常型银屑病(PV)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的数量;MTT法检测Treg细胞对自身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含量。结果:PV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数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自身CD4^+CD25-T细胞增殖的抑制百分率降低(P<0.01);PV患者血清IL-10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P<0.01),血清TGF-β1的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结论:PV患者Treg细胞的功能缺陷及分泌IL-10的降低可能参与PV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 白介素-10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固体超强酸(SO_4^(2-)/ZrO_2)的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和失活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强 矫庆泽 闵恩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0-1132,共3页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SO2-4/ZrO2)催化剂的酸性及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固体超强酸的酸性与焙烧温度有关,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样品酸强度的提高,但焙烧温度过高会导致脱硫,使样品酸强度和酸量降低.固体超强酸的异丁烷/1... 研究了固体超强酸(SO2-4/ZrO2)催化剂的酸性及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固体超强酸的酸性与焙烧温度有关,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样品酸强度的提高,但焙烧温度过高会导致脱硫,使样品酸强度和酸量降低.固体超强酸的异丁烷/1-丁烯烷基化催化反应活性与其酸性相对应,酸性强,反应活性高,但催化剂的活性衰减很快,这是催化剂表面的快速积炭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强酸(SO4^2-/ZrO2) 异丁烷 1-丁烯 烷基化
下载PDF
老年性痴呆血浆中Aβ1-42、Aβ1-40及p-tau(^(181)P)蛋白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彭丹涛 许贤豪 +3 位作者 孟晓梅 刘江红 谢琰臣 冯凯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08-21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2、Aβ140及过度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p tau(181P)对老年性痴呆(AD)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法选择早期AD患者23例(19≤MMSE≤26,CDR=1),中后期AD患者35例(MMSE<19,CDR≥2)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 目的探讨血浆中β淀粉样蛋白(Aβ)142、Aβ140及过度磷酸化微管相关蛋白p tau(181P)对老年性痴呆(AD)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分层法选择早期AD患者23例(19≤MMSE≤26,CDR=1),中后期AD患者35例(MMSE<19,CDR≥2)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C)30例。所采集血标本置EDTA抗凝管中,低温离心取上清,加酸置低温冰箱保存。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Aβ142、Aβ140及p tau(181P)蛋白水平。结果早期AD患者血浆Aβ142浓度较HC组显著升高,随着病情加重AD患者血浆Aβ142浓度明显下降,至中后期其水平与HC组差异无显著性。而AD各组患者血浆Aβ140浓度与H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D患者血浆中可检测到p tau(181P)蛋白且特异性较高,中后期AD患者血浆p tau(181P)蛋白浓度较HC组显著升高。结论根据病程将AD患者进行分层并对血标本进行特殊处理,检测血浆中Aβ142、Aβ140及p tau(181P)蛋白浓度可能成为临床辅助诊断AD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痴呆 ^p-tau(^181p)蛋白 1-42 1-40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CAV-1基因的表达及甲基化状态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珍 郭艳丽 +4 位作者 韩立杰 郭炜 李书梅 沈素朋 董稚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89-793,共5页
背景与目的: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学现象之一,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基因组正常DNA甲基化模式异常改变所导致的肿瘤相关基因功能异常可能参与肿瘤发生与发展。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 背景与目的:作为重要的表观遗传学现象之一,DNA甲基化对基因表达发挥着重要的调控功能。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基因组正常DNA甲基化模式异常改变所导致的肿瘤相关基因功能异常可能参与肿瘤发生与发展。本研究通过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ESCC)组织中质膜微囊蛋白-1(caveolin-1,CAV-1)基因的表达及甲基化状态,探讨CAV-1基因在食管鳞癌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RT-PCR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食管癌及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标本中CAV-1基因甲基化状态、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AV-1 mRNA在食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86±0.56和0.40±0.36,食管癌组织中CAV-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V-1 mRNA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食管鳞癌组织中,CAV-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7%(34/51);显著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15.7%,8/51)(P<0.01)。CAV-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无关(P>0.05)。51例食管癌组织中1例发生了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甲基化率为2.0%(1/51);而相应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未发现有该基因的甲基化现象。食管癌组织中该基因的甲基化率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V-1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该基因的高表达对于肿瘤的发生及淋巴结的转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癌及癌旁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异常均与该基因的甲基化状态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磷癌 甲基化 cav-1基因 表达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CD4^(+)T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倩 张美玉 +4 位作者 季萍 汪佳远 王树军 刘帅 王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8-594,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CD4^(+)T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中的作用,以及ICAM-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相关性。方法·①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CD4^(+)T细胞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中的作用,以及ICAM-1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相关性。方法·①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就诊的SLE患者50例(SLE组)及仁济医院体检中心健康人60例(健康对照组,即HC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组样本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AM-1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2组样本血清中可溶性ICAM-1(soluble ICAM-1,sICAM-1)含量。②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样本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经α-CD3/28激活于24、48、72 h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D4^(+)T细胞表面ICAM-1表达水平,ELISA检测培养上清液中sICAM-1含量。③将健康人CD4^(+)T细胞-B细胞体外共培养,分别设立对照组、刺激组、阻断抗体处理组,12 d后采用ELISA检测3组培养上清液中IgG含量。结果·①SLE组外周血CD4^(+)T细胞表面ICAM-1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sICAM-1含量均较HC组升高(均P<0.05)。相关分析显示,CD4^(+)T细胞表面ICAM-1表达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呈正相关,血清sICAM-1含量与抗双链DNA抗体、IgG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②健康人CD4^(+)T细胞表面ICAM-1表达水平和上清液中sICAM-1含量随着α-CD3/28刺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③共培养后,刺激组上清液中IgG含量较对照组升高,而阻断抗体处理组较刺激组下降(均P<0.05)。结论·ICAM-1分子促进CD4^(+)T细胞-B细胞相互作用后IgG的产生,可作为SLE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CD4^(+)T细胞 B细胞 抗体产生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的CT征象与^(18)F-FDG PET表现、Glut1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田墨涵 于丽娟 +1 位作者 段钰 王欣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7期770-774,共5页
背景与目的Glut1是介导葡萄糖转运的主要载体,同病灶对FDG的摄取程度呈正相关,但同肺癌CT征象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FDGPET/CT显像,筛选可以反映非小细胞肺癌葡萄糖代谢水平的CT征象和临床病理指标。方法对33例肺癌(鳞癌11例,腺... 背景与目的Glut1是介导葡萄糖转运的主要载体,同病灶对FDG的摄取程度呈正相关,但同肺癌CT征象的关系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FDGPET/CT显像,筛选可以反映非小细胞肺癌葡萄糖代谢水平的CT征象和临床病理指标。方法对33例肺癌(鳞癌11例,腺癌22例)术前行PET/CT检查,收集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结果;评价CT征象(包括直径、深分叶征、细短毛刺征、棘突征、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视觉分析和SUVmax分析病灶对FDG的摄取程度;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Glut1的表达。结果Glut1的阳性表达率为66.67%;鳞癌Glut1的阳性表达率和SUVmax明显高于腺癌(P双边=0.037,P单边=0.045);≥2cm组对FDG的摄取程度(视觉分析和SUVmax)和Glut1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2cm组(P双边=0.002,P双边=0.001,P单边=0.049);视觉分析示有细短毛刺征组肺癌对FDG的摄取程度显著高于无细短毛刺征组(P双边=0.006)。结论肺癌的大小和细短毛刺征可反映肿瘤葡萄糖代谢水平,肺鳞癌的葡萄糖的代谢水平高于肺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18氟-脱氧葡萄糖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免疫组织化学 葡萄糖转运蛋白-1
下载PDF
Cav-1在肝癌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振华 李小宁 陈平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1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1)在肝癌(HCC)细胞及间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Cav-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程度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av-1在肝癌细胞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目的:探讨小窝蛋白-1(Cav-1)在肝癌(HCC)细胞及间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微阵列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00例肝癌及癌旁组织Cav-1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程度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Cav-1在肝癌细胞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且与微血管的侵袭、癌栓的形成、周围脏器的直接侵袭、是否伴有肝硬化显著正相关。Cav-1在肝癌间质的高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间质(P<0.05),而且与肿瘤的大小、卫星结节的形成、微血管的侵犯、癌栓的形成、周围脏器的直接侵袭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肝癌组织中,Cav-1的高表达率在肝癌细胞上调,而在肝癌间质下调;Cav-1在肝癌细胞及肝癌间质的表达变化与肝癌的侵袭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cav-1 组织微阵列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于Cav-1/NF-κB通路探讨调脾护心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潼 石础硕 +7 位作者 孙治中 纪树亮 温俊茂 陈乾英 孙伟鹏 张填 周小琦 李俊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调脾护心方对载脂蛋白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ApoE-/-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阳性对照,5 mg/kg)以及调脾护心方低、高剂量组(50、150 mg/kg),每组8只。... 目的:研究调脾护心方对载脂蛋白基因敲除(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ApoE-/-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阳性对照,5 mg/kg)以及调脾护心方低、高剂量组(50、150 mg/kg),每组8只。除空白组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小鼠均给予高脂饲料以复制AS模型。造模后,各给药组小鼠均灌胃相应药物,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均灌胃等容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硝酸酶还原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分离胸主动脉,以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胸主动脉斑块形成情况,并计算校正斑块面积;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小鼠胸主动脉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p65、小窝蛋白1(Cav-1)、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TC、TG、LDL-C、IL-6、VCAM-1水平均显著升高,HDL-C、NO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胸主动脉斑块明显,校正斑块面积显著增大(P<0.01),该组织中NF-κB p65、Cav-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e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以及辛伐他汀组和调脾护心方高剂量组小鼠血清IL-6、VCAM-1水平均显著下降,各给药组小鼠血清HDL-C、NO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各给药组小鼠胸主动脉斑块减少,校正斑块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或P<0.01),该组织中NF-κB p65、Cav-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eNOS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调脾护心方可调节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AS斑块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Cav-1/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脾护心方 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水平 炎症因子 小窝蛋白1 核因子ΚB 小鼠
下载PDF
急性CO中毒大鼠脑内VCAM-1表达CD4^+ T淋巴细胞浸润规律的研究及高压氧干预后的变化 被引量:12
20
作者 吕晓宁 李金声 +3 位作者 常耀明 张然 王文岚 谢小平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5-228,289,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CO中毒后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CD4+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从系统细胞免疫反应角度探讨迟发性脑病(DNS)与免疫反应的关系。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后1、3、7d组和高压氧(HBO)治疗7d组,... 目的观察急性CO中毒后大鼠脑内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CD4+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从系统细胞免疫反应角度探讨迟发性脑病(DNS)与免疫反应的关系。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染毒后1、3、7d组和高压氧(HBO)治疗7d组,每组6只。采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染毒后各时间点大鼠脑内病理形态学变化,及VCAM-1表达、CD4+T淋巴细胞浸润情况。结果对照组无VCAM-1表达、无CD4+T淋巴细胞浸润;各染毒组大鼠脑内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变性坏死的神经元均有VCAM-1不同程度的表达。染毒后1d组为表达高峰(P<0.01),3d组VCAM-1的表达数量有所减少。此时,局部大脑皮层开始有CD4+T淋巴细胞浸润;至染毒后7d,在部分变性坏死的神经元上仍有VCAM-1的持续表达,而CD4+T淋巴细胞浸润达高峰(P<0.01)。染毒后立即进行HBO治疗7d,其VCAM-1、CD4+T淋巴细胞均显著减少,与染毒后7d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参与了DN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CO中毒 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 ^CD4^+T淋巴细胞 迟发性脑病 高压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