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8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CT辅助定位取出舌根内鱼刺异物1例
1
作者 郑晓红 付帅 +4 位作者 马文 张馨 王立冬 黎明 吴勇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9-560,共2页
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因“口腔异物”就诊的患者较多见。异物存留常见的部位为牙龈、舌体、口底及咽上部,但舌根内部异物较为罕见且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本文报道舌根内鱼刺异物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 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中,因“口腔异物”就诊的患者较多见。异物存留常见的部位为牙龈、舌体、口底及咽上部,但舌根内部异物较为罕见且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本文报道舌根内鱼刺异物在锥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辅助定位下手术取出病例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物 cbct 鱼刺
下载PDF
基于深度模糊学习的牙科CBCT运动伪影校正算法
2
作者 林宗悦 王永波 +1 位作者 边兆英 马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98-1208,共11页
目的 针对牙科CBCT扫描中患者不自主运动导致的重建图像运动伪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模糊学习的牙科CBCT运动伪影校正算法(DMBL),以提升牙科CBCT的成像质量。方法 首先使用模糊编码模块提取运动退化特征,从而对运动导致的退化过程... 目的 针对牙科CBCT扫描中患者不自主运动导致的重建图像运动伪影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模糊学习的牙科CBCT运动伪影校正算法(DMBL),以提升牙科CBCT的成像质量。方法 首先使用模糊编码模块提取运动退化特征,从而对运动导致的退化过程进行建模,然后将得到的运动退化特征输入伪影校正模块进行运动伪影去除。其中,伪影校正模块采用了图像模糊去除和图像模糊仿真的联合学习框架,可有效处理空间变化且随机的运动模式。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分别在仿真运动数据集和临床数据集上进行对比实验。结果 仿真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峰值信噪比提升了2.88%,结构相似性(SSIM)提升了0.89%,均方根误差(RMSE)减少了10.58%;临床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取得了最高的专家主观图像质量评分4.417(5分制),且与对比方法结果的评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本文提出的DMBL算法,通过构建深度模糊联合学习网络结构,能够有效地去除牙科CBCT图像中的运动伪影,实现高质量的图像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伪影校正 牙科cbct 模糊学习
下载PDF
基于CBCT三维形态分析的中国青少年颈椎骨成熟度定量方法研究
3
作者 吴玥 唐雯 +9 位作者 张语嫣然 袁玮煜 潘逸菲 陈新宇 徐海洋 吕云帆 IZADIKHAH Iman 曹丹 谢理哲 严斌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321-328,共8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探究颈椎三维形态与骨骼成熟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基于颈椎三维形态的颈椎骨成熟度(CVM)定量评估模型。方法共收集358例(男175例,女183例)中国青少年患者的颅颌面CBCT影像,随机分为模型建立组(277例)及验证...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探究颈椎三维形态与骨骼成熟度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基于颈椎三维形态的颈椎骨成熟度(CVM)定量评估模型。方法共收集358例(男175例,女183例)中国青少年患者的颅颌面CBCT影像,随机分为模型建立组(277例)及验证组(81例)。定义并测量了21个颈椎三维形态学参数,纳入颈椎全部部位,包括颈椎椎体、横突、棘突、椎弓根、锥板、关节突。颈椎骨成熟指数(CVMI)由有经验的正畸医师测定并作为参考标准。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和多元线性逐步分析确定相关性并构建回归模型。使用验证组数据检验各模型的评估可靠性并应用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比较模型评估值与参考标准。结果颈椎各部位的三维形态学变化与CVMI相关(P<0.05)。男性和女性模型各包括6个三维形态参数,其中3个相同。男性模型和女性模型校正R2分别为0.899和0.902,评估准确率分别为85.0%和85.4%。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显示两个回归模型与参考标准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三维形态与骨骼成熟度相关,本研究建立的CVM三维形态学评估方法及相应的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可信度,与专家的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成熟度 颈椎骨成熟指数 三维形态 cbct
下载PDF
CBCT引导下对三维治疗床与六维治疗床配准放疗摆位误差的研究
4
作者 易良波 岳海振 +5 位作者 李俊禹 胡鉴颀 陈吉祥 毛继 卢子红 王钦 《中国医疗设备》 2024年第4期47-52,共6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三维放射治疗床与六维放射治疗床配准精度,并分析其放疗摆位误差,为临床使用三维放射治疗床的放疗流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0例鼻咽癌患者、49例食管癌患者和25例直肠癌患者治疗前的锥形束CT图像为研究对象... 目的利用锥形束CT图像引导三维放射治疗床与六维放射治疗床配准精度,并分析其放疗摆位误差,为临床使用三维放射治疗床的放疗流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0例鼻咽癌患者、49例食管癌患者和25例直肠癌患者治疗前的锥形束CT图像为研究对象,在离线配准下设置相同的感兴趣区域,分别选择三维放射治疗床的线性方向和六维放射治疗床的线性与旋转方向进行骨性配准,分析配准后产生的摆位误差。结果鼻咽癌与直肠癌患者分别采用秩和检验与方差齐性独立样本检验,升降(Vertical,Vrt)方向与左右(Lateral,Lat)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出(Longitudinal,Lng)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癌患者采用秩和检验,Vrt方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ng和Lat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部位的Lng方向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直肠癌、食管癌3种病例患者在线性方向的容差值分别为3、5、5 mm时,其中2、4、4 mm容差范围的数量占比较大;在平移方向,2种配准方式的摆位误差基本都在临床设定值的范围内。六维配准显示,鼻咽癌患者的头脚旋转方向与食管癌和直肠癌患者3个旋转方向的摆位误差较大。结论三维放射治疗床配准时反馈的摆位误差信息量低于六维放射治疗床,使用三维放射治疗床摆位时需加强放疗全流程与旋转方向摆位技术管理,提高放疗摆位效率与放疗增益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图像配准 摆位误差 三维治疗床 六维治疗床
下载PDF
基于CBCT图像分析下颌第三磨牙阻力来源的人工智能口腔外科医师
5
作者 何禹龙 包崇云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39-345,共7页
目的:将牙槽外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改变现有的诊疗模式,从而更好指导临床工作,尤其是为基层口腔外科医师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9月—2022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就诊的214例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的CBCT数据,分为训练集... 目的:将牙槽外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改变现有的诊疗模式,从而更好指导临床工作,尤其是为基层口腔外科医师提供帮助。方法:随机选择2022年9月—2022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就诊的214例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的CBCT数据,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根据专业临床经验提出六型阻力来源分类,并对患者进行人工分类。通过搭建的“人工智能口腔外科医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ral surgeon,AIOS)模型”对分类特征进行深度学习及测试,最终由混淆矩阵图和Accuracy-Loss-Epoch曲线分析学习过程及结果。结果:所有模型训练集均达到99.07%~100%的准确率;在测试集中,所有模型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部分模型达到100%的准确率。结论:AIOS显示出预测CBCT图像上阻生下颌第三磨牙阻力来源并协助口腔外科医师进行口腔图像分析的前景,为未来开发出可用于口腔临床的具备阻力分析、方案制定、模拟手术的全套AIOS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cbct 卷积神经网络 图像分类 口腔外科
下载PDF
骨性Ⅰ类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腭中缝融合程度的CBCT研究
6
作者 李彦 苏比努尔·依力哈木 +2 位作者 帕合登 夏尔古丽·木合塔尔 古力巴哈·买买提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269,共7页
目的:探究骨性Ⅰ类成人腭中缝的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部位及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性。方法:纳入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173例,根据GoGn-SN角与性别分6组:GoGn-SN>37.7°为高角组(男22,女24);27.2°≤GoGn-SN≤37.7°为均角组(男... 目的:探究骨性Ⅰ类成人腭中缝的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部位及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性。方法:纳入骨性Ⅰ类错畸形患者173例,根据GoGn-SN角与性别分6组:GoGn-SN>37.7°为高角组(男22,女24);27.2°≤GoGn-SN≤37.7°为均角组(男30,女33);GoGn-SN<27.2°为低角组(男33,女31)。Mimics 21.0软件测量并计算腭中缝前区、中区和后区的融合程度,记录前区鼻腭管与测量部位重叠的情况。结果:腭中缝融合程度在不同性别的比较中,低角前区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不同部位的比较中,除低角女性的前区与中区和后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不同部位腭中缝融合程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由后区至前区逐渐减小。在不同垂直骨面型的比较中,除男性中区均角与低角和高角,女性前区低角与高角和均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差异。前区鼻腭管影响测量的比率在男性高角和低角、男性低角和女性低角的比较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年患者的腭中缝并非完全融合,建议腭部微种植体支抗避免放置于腭中缝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中缝融合程度 垂直骨面型 骨性Ⅰ类错[牙合] cbct 微种植体支抗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及其影响因素的CBCT研究
7
作者 林太伟 刘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评估。方法:根据CBCT影像选取出579例具有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称性、根面沟及不同横断面的根管形态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同为C形根管有80.0%;1047颗C形根管... 目的:应用CBCT对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解剖形态进行评估。方法:根据CBCT影像选取出579例具有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的患者,分别进行对称性、根面沟及不同横断面的根管形态分析。结果: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同为C形根管有80.0%;1047颗C形根管在根管口、根中、根尖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在根中与根尖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25岁组与26~50岁组在3个不同横断面上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舌侧沟与具有颊舌侧沟的在不同横断面上的根管构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CBCT,可以准确判断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构型及走向,有助于对形态复杂的C形根管进行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 cbct
下载PDF
69例中老年人群切牙管形态学特征的CBCT测量分析
8
作者 王敬夫 张宁 +2 位作者 杨勇 张巍瀚 常欣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使用CBCT对中老年人群切牙管的相关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切牙管位置与形态的增龄性变化,探讨切牙管与周围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该人群的前牙种植美学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69例50岁以上患者的CBCT资料进行测量,项... 目的:使用CBCT对中老年人群切牙管的相关形态学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切牙管位置与形态的增龄性变化,探讨切牙管与周围解剖结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为该人群的前牙种植美学修复设计提供参考。方法:对69例50岁以上患者的CBCT资料进行测量,项目包括冠状面上位于切牙管切牙孔(WIF)、中位(Wm)和斯坦森孔(WSF)处的切牙管宽度,矢状面切牙管长轴上的切牙孔(DIF)、中位(Dm)和斯坦森孔(DSF)处的切牙管直径,唇侧的骨最凹处到切牙管前壁的距离(A),以及牙槽嵴顶到A处的距离(B)。根据患者性别、是否缺失上前牙进行分组,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牙管平均宽度(W)为(3.93±0.83)mm,平均直径(D)为(3.03±0.83)mm;唇侧骨最凹处到切牙管前壁的距离(A)平均为(6.15±1.53)mm,牙槽嵴顶到A处的距离(B)平均为(11.98±2.50)mm。男性组的DIF[(3.61±0.79) mm]高于女性组[(3.14±0.94)mm],男性组的DSF[(2.96±1.22)mm]高于女性组[(2.31±0.92)mm],男性组的A值[(6.76±1.43)mm]高于女性组[(5.48±1.36)mm],牙缺失组的A值[(5.73±1.55)mm]低于无牙缺失组[(6.41±1.48)mm],牙缺失组的B值[(10.73±2.64)mm]低于无牙缺失组[(12.78±2.06)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对切牙管的直径、牙槽嵴厚度有影响,上前牙是否缺失对牙槽嵴高度有影响。在中老年前牙缺失患者中,需要更精确地控制种植方向与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牙管 cbct 牙种植 牙槽嵴厚度 牙槽嵴高度
下载PDF
CBCT和EXT图像引导系统在高级别脑胶质瘤放疗中的应用分析
9
作者 周军 李寒旭 +3 位作者 黄志兵 万久庆 李东春 钟良志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4年第8期57-62,共6页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联合ExacTrac X射线(ExacTrac X-Ray,ETX)图像引导系统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放疗患者进行首次与剩余分次放疗的位置验证,探讨最优的图像引导验证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某院接受... 目的:运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联合ExacTrac X射线(ExacTrac X-Ray,ETX)图像引导系统对高级别脑胶质瘤放疗患者进行首次与剩余分次放疗的位置验证,探讨最优的图像引导验证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某院接受脑胶质瘤调强放疗的20例患者的资料,首次治疗患者使用CBCT图像引导系统确定治疗中心在体表的对应位置,并进行复位与标记,之后在线将CBCT图像与定位CT图像进行自动配准,运用ETX图像引导系统来验证残余摆位误差;剩余分次治疗使用ETX图像引导系统对摆位误差进行位置验证。计算患者在六维方向[Lat方向(左右)、Lng方向(头脚)、Vrt方向(前后)、Pitch方向(绕左右旋转)、Roll方向(绕头脚旋转)、Yaw方向(绕前后旋转)]上的摆位误差及其区间分布。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首次治疗患者的摆位误差只需1次校正的占比为75.00%,剩余分次治疗患者的摆位误差只需1次校正的占比为78.62%。首次治疗经CBCT联合ETX图像引导复位均能满足治疗要求;剩余分次治疗中,在六维方向上校正前后的摆位误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摆位误差区间分布显示,患者在首次治疗和剩余分次治疗中六维方向上的误差值均在0~1 mm和0°~1°。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术后采用CBCT联合ETX图像引导系统进行首次及剩余分次治疗,能快速、准确地确认治疗中心并复位,减小摆位误差,可提高治疗的准确性与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X图像引导系统 cbct图像引导系统 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脑胶质瘤
下载PDF
基于CBCT评价牙周加速成骨正畸治疗对双颌前突患者牙周与牙根的影响
10
作者 林少云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8期188-191,共4页
目的基于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评价双颌前突患者应用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AOO)治疗对牙周与牙根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5月正畸科收治的40例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拔除上下第一... 目的基于口腔颌面锥形束CT(CBCT)评价双颌前突患者应用牙周加速成骨正畸(PAOO)治疗对牙周与牙根的影响。方法以2021年1月~2023年5月正畸科收治的40例双颌前突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拔除上下第一前磨牙,常规矫正,排齐牙列,整平Spee曲线。对照组植入种植体支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PAOO,两组术后均即刻加载内收前牙,定期复诊加力,术后随访至拔牙间隙关闭后3个月。分别于Spee曲线整平后、末次随访时测定两组下颌前牙区唇侧牙龈退缩度与角化龈宽度,评价两组牙周软组织变化。同期拍摄CBCT,基于CT影像测量下颌前牙区唇侧牙槽骨面积、唇侧/舌侧牙槽骨高度、唇侧牙槽骨厚度与牙根长度,评价两组牙周硬组织与牙根长度变化。结果末次随访时,试验组牙龈退缩度与牙根长度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化龈宽度大于对照组,唇侧牙槽骨面积、唇侧/舌侧牙槽骨高度与唇侧牙槽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双颌前突患者前牙内收中应用PAOO可以有效增加下颌前牙区角化龈宽度与牙槽骨量,利于牙槽骨高度保持且不会增加牙龈退缩与牙根吸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前突 牙周加速成骨正畸 cbct 牙周 牙根
下载PDF
阻生牙CBCT三维重建在口腔正畸患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1
作者 谢蕾 曾阳 谢乙加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576-579,共4页
目的:分析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三维重建在口腔正畸患儿阻生牙诊断及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疑似患有阻生牙患者92例,最终确诊87例(96颗患牙)患者伴有埋伏阻生牙... 目的:分析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三维重建在口腔正畸患儿阻生牙诊断及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疑似患有阻生牙患者92例,最终确诊87例(96颗患牙)患者伴有埋伏阻生牙,之后均接受正畸治疗。收集患者临床常规检查、X线平片扫描及CBCT图像资料,以手术治疗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BCT三维重建、X线检查对阻生牙诊断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检查评估患儿阻生牙形态结果、萌出方向、牙弓内位置的准确率,同时记录患者矫正及CBCT成像并发症检出情况。结果:整理术中检查资料,96颗患牙位置分布:上中切牙间38颗,上尖牙位25颗,下尖牙位23颗,上侧切牙位7颗,上前磨牙3颗。X线检查与术中检查结果kappa值为0.614,CBCT三维重建kappa值为0.735,CBCT三维重建kappa值高于X线检查。CBCT三维重建对阻生牙形态结果、萌出方向、牙弓内位置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92%、96.88%、94.79%,高于X线检查的70.83%、82.29%、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观察87例患者CBCT三维重建检查成像,牙列不齐、邻近牙齿阻生、邻牙牙根吸收、囊肿为本次主要并发症,其中以牙列不整发生率最高49.12%,其次为邻近牙齿阻生24.56%、邻牙牙根吸收22.81%、囊肿3.51%。根据检查所得结果,87例患者正畸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CBCT三维重建可利用后处理获得更全面阻生牙信息,为口腔阻生牙的正畸诊断提供可靠影像学资料,对临床诊疗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牙 cbct三维重建 口腔正畸 诊断
下载PDF
CBCT图像引导在盆腔肿瘤VMAT的摆位误差分析
12
作者 高立权 崔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48-0152,共5页
利用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引导系统CBCT扫描技术对盆腔肿瘤患者摆位误差进行分析,为盆腔肿瘤计划靶区范围的设定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中心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盆腔肿瘤患者20例,首次治疗时利用机载... 利用直线加速器的机载影像引导系统CBCT扫描技术对盆腔肿瘤患者摆位误差进行分析,为盆腔肿瘤计划靶区范围的设定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我中心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盆腔肿瘤患者20例,首次治疗时利用机载影像引导系统OBI进行盆腔CBCT图像扫描,通过OBI在线位置验证系统进行位置校准。根据位置验证偏差范围,定义盆腔肿瘤临床PTV外放边界,CBCT图像采集频率为每周一次。结果 2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治疗, CBCT图像采集100次,未校准前摆位误差分析各方向上的误差为左右方向(Lateral) 0.11±2.47mm、上下方向(Vertical) -0.35±2.54mm、头脚方向(Longitudinal)1.27±4.96mm、旋转角度(rtn)0.08±0.67°,校准后各方向上的误差为左右方向(Lat) 0.02±1.88mm、上下方向(Vrt) -0.14±2.05mm、头脚方向(Lng)0.30±2.59mm、旋转角度(rtn)0.06±0.59°。盆腔肿瘤放疗摆位误差校准前与校准后比较, Lat方向、Vrt方向、rtn p>0.05,L方向p<0.05,全疗程中每次CBCT扫描摆位误差在三维方向上均无统计学意义。根据误差分析建议盆腔肿瘤患者调强放射治疗PTV外放边界为左右方向(Lat)3.83mm、上下方向(Vrt)4.03mm、头脚方向(Lng)4.52mm。结论 使用CBCT扫描校准技术有效减少盆腔肿瘤摆位误差,保证治疗位置精度。为临床靶区勾画及计划靶区的外扩范围提供临床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 OBI系统 摆位误差 cbct 位置精度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MB2CBCT三维重建后的发现率及形态分析
13
作者 张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7期0054-0058,共5页
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近颊第二根管(MB2)在CBCT三维重建后的形态进行分析,了解MB2的分布位置及形态走向,避免治疗中遗漏根管,提高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 到成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CBCT数据库进行筛查,将有上颌第一磨牙完整影... 研究上颌第一磨牙近颊第二根管(MB2)在CBCT三维重建后的形态进行分析,了解MB2的分布位置及形态走向,避免治疗中遗漏根管,提高上颌第一磨牙根管治疗成功率。方法 到成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患者CBCT数据库进行筛查,将有上颌第一磨牙完整影像的病例筛选出来,利用mimics21软件分别对上颌第一磨牙根管系统进行三维重建,收集分析重建图像,对MB2发生率、形态走向进行分析统计。结果 针对上颌第一磨牙的根管进行研究,从观察样本量182例中,发现其中有4个根管的发生率约为60.44%,三根管发生率为38.46%,两根管发生率1.10%,MB2的发生率为60.44%,根管分型为:1-1型(38.46%)、2-1型(39.56%)、2-2型(19.78%)、1-2型(1.10%),而有2例为仅有腭侧根管和颊侧两个根管。其中2-1型根管中,MB与MB2融合位置距离根尖≤3mm的占50例(69.44%),>3mm的占22例(30.56%)。结论 上颌第一磨牙在CBCT引导下近颊第二根管的发现率较高,且能准确的认识其形态分布,对提高根管治疗远期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颊第二根管 cbct 发现率 形态分析
下载PDF
基于CBCT分析不同骨移植材料对上颌窦内提术后骨形成的影响
14
作者 罗震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8期126-128,131,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锥形束CT(CBCT)分析不同骨移植材料对上颌窦内提术后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骨移植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n=25)、异种骨组(n=... 目的:探究基于锥形束CT(CBCT)分析不同骨移植材料对上颌窦内提术后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口腔科收治的上颌后牙缺失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骨移植材料的不同分为自体骨组(n=25)、异种骨组(n=28)、混合组(n=27)。均实施上颌窦内提升术,对三组患者术后进行随访2年,比较三组植骨面积、骨吸收率,用CBCT对三组患者骨密度进行测量;比较三组疼痛和肿胀评分以及种植体留存率。结果:术后2年内三组患者植骨面积均呈现缩小的趋势(P<0.05),混合组患者骨吸收率明显高于自体骨组、异种骨组。术前与术后2个月三组患者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6个月混合组患者骨密度值低于自体骨组、异种骨组(P<0.05)。三组患者手术疼痛均为轻度,与自体骨组、异种骨组比较混合组肿胀分级高。三组患者种植体留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骨移植材料对上颌窦内提术后骨形成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混合自体骨和异种骨表现出较好的促进骨愈合效果。CBCT作为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可靠的骨形成评估手段。因此,在选择骨移植材料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分析 骨移植材料 上颌窦内提术 骨形成
下载PDF
基于CBCT观察上颌阻生尖牙患者蝶鞍形态变异情况
15
作者 缪世维 严沁月 +3 位作者 胡丹艳 曹丹 Izadikhah Iman 严斌 《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上颌尖牙阻生与蝶鞍形态变异的相关性,从三维方向上评价蝶鞍变异对上颌尖牙阻生的临床预判。方法 收集125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研究组)和125例与之相匹配的尖牙正常萌出者(对...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上颌尖牙阻生与蝶鞍形态变异的相关性,从三维方向上评价蝶鞍变异对上颌尖牙阻生的临床预判。方法 收集125例上颌阻生尖牙患者(研究组)和125例与之相匹配的尖牙正常萌出者(对照组)。将所有样本CBCT数据导入Dolphin软件,进行重建头颅侧位片和三维图像,记录观察各组蝶鞍桥接(Ⅰ、Ⅱ、Ⅲ型)的类型分布和发生情况。使用SPSS 25.0软件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蝶鞍桥接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PIC(腭侧尖牙阻生)组蝶鞍桥接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7),Ⅱ型和Ⅲ型蝶鞍桥接分布和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而BIC(唇侧尖牙阻生)组和对照组蝶鞍桥接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三维重建图像上各组间蝶鞍桥接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上颌尖牙阻生与蝶鞍桥接的发生情况有相关性,但仅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患者更易发生蝶鞍桥接,而上颌尖牙唇侧阻生患者蝶鞍桥接的发生情况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上颌阻生尖牙 蝶鞍桥接
下载PDF
基于CBCT中牙髓和牙体体积的机器学习用于青少年儿童年龄推断
16
作者 韩佳璇 沈诗慧 +3 位作者 吴怡文 孙晓丹 陈天南 陶疆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中左上颌中切牙与左上颌尖牙的牙髓体积和牙体体积,采用逐步回归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推断青少年儿童年龄,并对推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498例上海市汉族... 目的利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影像中左上颌中切牙与左上颌尖牙的牙髓体积和牙体体积,采用逐步回归法和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推断青少年儿童年龄,并对推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498例上海市汉族青少年儿童口腔颌面CBCT影像,测量左上颌中切牙与尖牙的牙髓体积和牙体体积并加以运算,运用K-最近邻、岭回归和决策树3种机器学习算法以及逐步回归法建立4个年龄推断模型,计算并比较决定系数、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等指标。绘制相关性热图,对参数间的单调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K-最近邻模型(R^(2)=0.779)和岭回归模型(R^(2)=0.729)相对于逐步回归法(R^(2)=0.617)表现更为优越,而决策树模型(R^(2)=0.494)的拟合效果较差。相关性热图显示,年龄和牙髓体积、牙髓与牙体硬组织的体积比以及牙髓与牙体的体积比之间呈单调负相关。结论牙髓体积及牙髓体积占比与年龄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采用基于CBCT的机器学习方法能够提供更为准确的年龄推断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基于CBCT的深度学习牙龄推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法医齿科学 年龄推断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成像 机器学习 青少年 儿童
下载PDF
儿童三根型下颌磨牙的CBCT影像学分析
17
作者 汤颖 裴凡 +1 位作者 陈秀春 顾永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2-546,共5页
目的:CBCT分析儿童三根型下颌磨牙的发生率及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4~11岁儿童患者的CBCT图像资料,记录双侧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数目。统计三根型下颌磨牙的发生率;卡方检验比较性别之间及左、右侧之间... 目的:CBCT分析儿童三根型下颌磨牙的发生率及分布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4~11岁儿童患者的CBCT图像资料,记录双侧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数目。统计三根型下颌磨牙的发生率;卡方检验比较性别之间及左、右侧之间的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左、右侧同名牙以及同侧下颌第一、二乳磨牙之间三根型磨牙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三根型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人群发生率分别为10.9%(19/175)、25.1%(46/183)及28.4%(57/201)(χ^(2)=18.543,P<0.01);牙齿发生率分别为8.7%(32/366)、19.0%(73/384)及23.6%(95/402)(χ^(2)=30.692,P<0.01)。在3个牙位均无性别差异(P>0.05),三根型下颌第二乳磨牙右侧的发生率高于左侧(23.7%比14.2%,P<0.05)。三根型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第一恒磨牙的双侧共同发生率分别为57.9%(11/19)、47.8%(22/46)及66.7%(38/57);双侧同名牙左、右侧相关系数rho分别为0.710、0.597及0.745(P均<0.01)。下颌第一、二乳磨牙之间左、右侧相关系数rho为0.188及0.304(P均<0.05)。结论:儿童三根型下颌第一、二乳磨牙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发生率由前向后依次增高,双侧常共同发生并呈中、高度相关,而下颌第一、二乳磨牙之间则相关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乳磨牙 牙根变异 三根型下颌磨牙
下载PDF
基于CBCT的上颌后牙区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晨晨 杨博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172-176,共5页
目的 了解上颌窦前外侧壁动脉位置、窦壁骨分隔的解剖特点,以减少上颌窦提升等种植手术并发症。方法 术前拍摄155名种植患者的CBCT,测量上颌窦前外侧壁动脉的位置、直径、缺牙区距离牙槽嵴顶颊侧的距离;测量上颌窦内骨分隔的发生率、骨... 目的 了解上颌窦前外侧壁动脉位置、窦壁骨分隔的解剖特点,以减少上颌窦提升等种植手术并发症。方法 术前拍摄155名种植患者的CBCT,测量上颌窦前外侧壁动脉的位置、直径、缺牙区距离牙槽嵴顶颊侧的距离;测量上颌窦内骨分隔的发生率、骨分隔高度及位置。结果 血管检出率57.96%±10.09%,位于骨内占比58.82%±13.64%,直径0.5~1mm占51.80%±5.84%,直径1~1.5mm占37.89%±4.43%。缺牙区血管距牙槽嵴顶颊侧距离第一、二磨牙小于第二前磨牙。共分析310例上颌窦分隔,分隔发生率19.03%,其中上颌窦下部占比最高为42.37%,分隔高度为(6.68±2.60)mm。结论 上颌窦外侧壁动脉的检出率较高。上颌窦骨分隔的存在影响种植手术的设计,需谨慎处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牙槽上颌窦动脉 上颌窦 骨分隔
下载PDF
CBCT、EPID图像引导在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黄焱秋 郭斌 +3 位作者 黄滈骢 周春骏 余忠全 陈少卿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11期1843-1846,1850,共5页
目的 研究分析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对肿瘤放疗位置误差验证的差异。方法 将放疗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为头颈部和体部2组,利用Varian Vitalbeam机载图像引导系统(OBI)提供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Dortal imaging device,EPID... 目的 研究分析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对肿瘤放疗位置误差验证的差异。方法 将放疗患者根据肿瘤部位分为头颈部和体部2组,利用Varian Vitalbeam机载图像引导系统(OBI)提供的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lectronic Dortal imaging device,EPID)和千伏级锥形束CT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于患者每次治疗前先采集EPID(KV-MV)图像进行自动配准检测并记录在六维方向(vrt、lng、lat、rtn、roll、pitch)及各阈值区间的位置误差数据。在不纠正KV-MV检测的位置误差的情况下再次采集CBCT图像进行自动配准手动修正检测并记录和KV-MV(EPID)相同项目的位置误差数据。根据两种技术检测到的位置误差数据,分析比较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在不同部位的肿瘤和六维各方向及误差阈值之间数据的差异性。结果 头颈组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各获取252人次六维方向1512个误差数据。在六维Pitch方向及误差阈值≤1°和>1°之间对放疗位置误差验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六维其它方向及各误差阈值之间,CBCT和EPID两种引导方式对放疗位置误差验证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体部组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各获取186人次六维方向1116个误差数据。在六维方向及各误差阈值之间,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方式对放疗位置误差验证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BCT和EPID两种图像引导技术均能较好满足精准放疗的临床需求,CBCT引导在图像分辨率和六维旋转验证上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ct EPID 图像引导 放射治疗 误差
下载PDF
外科导航结合CBCT辅助拔除上颌前牙区完全骨埋伏额外牙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黎晓莹 徐涛 +2 位作者 刘畅 王栋 罗田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0-795,共6页
目的:探讨外科导航系统结合CBCT在上颌前牙区完全骨埋伏多生牙拔除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纳入上颌前牙区完全骨埋伏额外牙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每例患者1个患牙),实验组术中使用外科导航系统辅助定位并拔除患牙,对照组不使用外科... 目的:探讨外科导航系统结合CBCT在上颌前牙区完全骨埋伏多生牙拔除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纳入上颌前牙区完全骨埋伏额外牙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n=20,每例患者1个患牙),实验组术中使用外科导航系统辅助定位并拔除患牙,对照组不使用外科导航系统进行手术,术前均拍摄CBCT影像。比较2组术中切口长度、显露患牙费时、手术时间、导航系统配准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术中切口长度(cm)分别为3.14(3.00,3.26)和4.70(4.50,4.90)(Z=-5.46,P<0.001);显露患牙费时(min)为8.06±0.77和13.84±0.69(t=-25.11,P<0.001);手术时间(min)分别为43.50(39.25,51.50)和51.50(48.25,57.00)(Z=-3.43,P=0.001<0.05);疼痛NRS评分分别为2.00(1.00,2.75)和4.00(3.00,5.00)分(Z=-4.769,P<0.001)。2组患者未出现术中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局部肿胀5例。结论:外科导航系统辅助拔除上颌前牙区完全骨埋伏额外牙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小翻瓣面积,降低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系统 上颌 埋伏牙 多生牙 cb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