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吸附材料对废水中Cd(Ⅱ)的吸附动力学及机理
1
作者 双生晴 《绿色科技》 2024年第12期82-86,共5页
选择稻壳生物炭、钠基膨润土和天然硅藻土3种常见吸附材料,进行了系列吸附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3种吸附材料对污水中Cd(Ⅱ)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种吸附材料对Cd(... 选择稻壳生物炭、钠基膨润土和天然硅藻土3种常见吸附材料,进行了系列吸附试验,并采用扫描电镜(SEM)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研究3种吸附材料对污水中Cd(Ⅱ)的吸附动力学及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种吸附材料对Cd(Ⅱ)的吸附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溶液中Cd(Ⅱ)的吸附均为物理-化学复合过程。生物炭对溶液中Cd(Ⅱ)的吸附机制主要是其孔道内的钙氧化物以及表面的含氧官能团,膨润土和硅藻土则主要依赖于比表面积、表面微孔和双键官能团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生物炭 钠基膨润土 天然硅藻土 cd()废水 吸附效果
下载PDF
赤泥-黄土协同净化含Cd(Ⅱ)酸性矿井废水 被引量:1
2
作者 卢仪思 刘晓凤 +2 位作者 谢明星 于丽园 董晓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91-3097,共7页
为改善固体废弃物赤泥(red mud, RM)对含Cd(Ⅱ)酸性矿井废水(acid mine drainage, AMD)的净化能力,采用RM和天然黄土(loess, L)协同处理含Cd(Ⅱ)-AMD。通过批试验探究了RM和L的质量比、初始pH、接触时间、投加量和颗粒粒径对RM和L混合材... 为改善固体废弃物赤泥(red mud, RM)对含Cd(Ⅱ)酸性矿井废水(acid mine drainage, AMD)的净化能力,采用RM和天然黄土(loess, L)协同处理含Cd(Ⅱ)-AMD。通过批试验探究了RM和L的质量比、初始pH、接触时间、投加量和颗粒粒径对RM和L混合材料(RM-L)处理AMD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L显著改善了RM-L对酸性溶液的pH缓冲能力,降低碳酸盐结合态Cd(Ⅱ)的占比。RM-L协同处理含Cd(Ⅱ)-AMD的最优质量比为7∶3。增加最优质量比下RM-L(RM-L73)的投加量和减小RM-L73的颗粒粒径均能够提高Cd(Ⅱ)的去除效率。对于初始浓度为100 mg/L和初始pH=3的AMD,8 g/L的RM-L73对Cd(Ⅱ)的去除率可达99.2%,并能够将AMD的pH提高至8.0。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和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发现RM和L混合后的RM-L73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度,RM-L73中的方解石和硅铝矿物对AMD的中和以及Cd(Ⅱ)的去除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酸性废水 固体废弃物 黄土 净化
下载PDF
Cd(Ⅱ)吸附剂巯基丙酰化玉米秸秆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田龙 王刚 +1 位作者 徐敏 孙永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83-2292,共10页
以玉米秸秆(CS)、左旋-半胱氨酸(L-CySH)、氢氧化钠(NaOH)、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巯基(-SH)引入到CS中,制备出Cd(Ⅱ)吸附剂巯基丙酰化玉米秸秆(MPCS);以MPCS对水样中Cd(Ⅱ)的吸附... 以玉米秸秆(CS)、左旋-半胱氨酸(L-CySH)、氢氧化钠(NaOH)、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将巯基(-SH)引入到CS中,制备出Cd(Ⅱ)吸附剂巯基丙酰化玉米秸秆(MPCS);以MPCS对水样中Cd(Ⅱ)的吸附去除率为考察对象,利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MPCS制备的影响因素,并确定MPCS的最优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当CS粒径为40目(0.45 mm)、活化剂选取0.5 mol·L^(-1)NaOH溶液、n(EDC·HCl):n(CySH)为0.025:1、m(NHS):m(EDC·HCl)为0.75:1、反应物比例m(CS):m(CySH)为1:5、反应介质pH值为10.0、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3 h时,制备出的MPCS对水样中Cd(Ⅱ)吸附效果最好,Cd(Ⅱ)的最高去除率可达98.96%。红外分析(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表明,MPCS的制备中CS纤维素分子链中成功引入了巯基,吸附后的MPCS表面附着大量Cd(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吸附 单因素实验法 含镉废水
下载PDF
二氧化碳驱动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分离印染废水中痕量Pb(Ⅱ)和Cd(Ⅱ) 被引量:5
4
作者 仓金顺 李郁佳 +2 位作者 刘德驹 申宏丹 黄子芸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70,共4页
制备具有可逆疏水-亲水转变性能的离子液体(ILs),其在室温和常压下与H_(2)O表现出独特的相行为:在CO_(2)存在下为单相,而在脱除CO_(2)时为两相。因此,离子液体-H_(2)O-CO_(2)三相体系适合双水相萃取,且无需使用大量的电解质。建立了将... 制备具有可逆疏水-亲水转变性能的离子液体(ILs),其在室温和常压下与H_(2)O表现出独特的相行为:在CO_(2)存在下为单相,而在脱除CO_(2)时为两相。因此,离子液体-H_(2)O-CO_(2)三相体系适合双水相萃取,且无需使用大量的电解质。建立了将该体系用于印染废水中痕量Pb(Ⅱ)和Cd(Ⅱ)分离富集并联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其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为8.0时,Pb(Ⅱ)、Cd(Ⅱ)可以被[C_(6)DIPA][Im]相富集,富集倍率25倍,萃取率达到98.8%,Pb(Ⅱ)和Cd(Ⅱ)检出限分别为0.64 ng/mL和0.13 ng/mL。该方法具有绿色环保、萃取容量大、萃取时间短、灵敏度高等优点。用于标准水样和实际印染废水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 双水相萃取 离子液体 Pb() cd()
下载PDF
离子液体对Cd(Ⅱ)的萃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申婧 杜志平 +1 位作者 李恩泽 程芳琴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0,共4页
研究了2种离子液体[Omim]PF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Aliquat 336(甲基三辛基季铵盐)对Cd(Ⅱ)的萃取性能,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初始浓度、萃取时间、离子液体相与水相体积比(相比)及酸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mim]... 研究了2种离子液体[Omim]PF6(1-辛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和Aliquat 336(甲基三辛基季铵盐)对Cd(Ⅱ)的萃取性能,考察了离子液体种类、初始浓度、萃取时间、离子液体相与水相体积比(相比)及酸浓度对萃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Omim]PF6对Cd(Ⅱ)的萃取率很低,而Aliquat 336对Cd(Ⅱ)的萃取率可以高达97%。随着废水中Cd(Ⅱ)初始浓度的增大,萃取率呈先略微升高,然后急剧下降的变化趋势。以Aliquat 336作为萃取剂,优化萃取时间为10 min,相比为1∶5,酸浓度为0.5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萃取 cd() 废水
下载PDF
抗坏血酸稳定纳米零价铁的制备及其在含Cd(Ⅱ)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宋珍霞 张继梅 +2 位作者 巨梦蝶 唐海 徐大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231-3237,共7页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抗坏血酸稳定纳米零价铁(AAS-n ZVI)并将其应用于含Cd(Ⅱ)废水的处理。在确定最佳AAS/Fe^(2+)(摩尔比)的基础上,研究了AAS-n ZVI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溶液初始p H对Cd(Ⅱ)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AAS-n... 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抗坏血酸稳定纳米零价铁(AAS-n ZVI)并将其应用于含Cd(Ⅱ)废水的处理。在确定最佳AAS/Fe^(2+)(摩尔比)的基础上,研究了AAS-n ZVI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溶液初始p H对Cd(Ⅱ)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L_9(3~4)正交试验优化AAS-n ZVI处理含Cd(Ⅱ)废水的工艺条件;考察了AAS-n ZVI的空气稳定性及其处理含Cd(Ⅱ)废水的动力学特性;通过SEM和XRD对处理Cd(Ⅱ)前后的AAS-n ZVI进行形貌观测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AAS/Fe^(2+)(摩尔比)为1∶3时,AAS-n ZVI对Cd(Ⅱ)去除的去除效果最佳。AAS-n ZVI投加量、反应时间和溶液初始p H对Cd(Ⅱ)去除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其中AAS-n ZVI投加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显著性大小依次为:AAS-n ZVI投加量>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 H。在AAS-n ZVI投加量为2.0g/L、反应40min、溶液初始p H=6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含Cd(Ⅱ)废水(初始浓度20mg/L,溶液体积100m L)的去除率可达92.62%。AAS-n ZVI具有很好的空气稳定性,空气中放置15d的AAS-n ZVI对Cd(Ⅱ)的去除率仅下降1.99%。AAS-n ZVI对Cd(Ⅱ)的去除较好地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可用L-H动力学模型描述;AAS-n ZVI对Cd(Ⅱ)的去除是吸附和还原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纳米零价铁 cd()废水 动力学
下载PDF
Efficiency,mechanism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of Cd(Ⅱ)removal by mixed bacteria enriched from heavy metals mine soil 被引量:1
7
作者 Tao-tao ZENG Xiao-ling ZHANG +3 位作者 Hai-du NONG Qing HU Liang-qin WANG Ai-jie WA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3404-3419,共16页
Mixed bacteria were enriched from heavy metals mine soil for cadmium(Cd(Ⅱ))-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Batch adsorption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pH, temperature, initial Cd(Ⅱ) concentration, ... Mixed bacteria were enriched from heavy metals mine soil for cadmium(Cd(Ⅱ))-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Batch adsorption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pH, temperature, initial Cd(Ⅱ) concentration, and biomass dosage were 6.0, 30 ℃, 20 mg/L, and 1 g/L, respectively. Living biomass exhibited better Cd(Ⅱ) removal efficiency(91.97%) than autoclaved biomass(79.54%) under optimal conditions. The isotherms and kinetics of living biomass conformed to the Langmuir isotherm model and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 model, respectively. FTIR results implied that amine groups, hydroxyl groups and phosphoric aci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d(Ⅱ) adsorption process, while XRD results showed that crystalline Cd(OH)and CdO were obtained. After Cd(Ⅱ)-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exposure, the dominant bacteria genera included Comamonas(39.94%), unclassified_f__Enterobacteriaceae(34.96%), Ochrobactrum(14.07%), Alcaligenes(4.84%), Bordetella(2.07%), Serratia(1.04%), and Bacillus(1.01%). Function prediction showed that the abundance of metabolic genes changed significantly.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mixed bacteria for Cd(Ⅱ)-contain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wastewater treatment bacterial community function prediction
下载PDF
Enhanced termination of zinc and cadmium ions from wastewater employing plain and chitosan-modified mxenes:synthesis,characterization,and adsorption performance
8
作者 Njood R.Azeez Suhaib S.Salih +2 位作者 Mohammed Kadhom Harith N.Mohammed Tushar K.Ghosh 《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 EI CSCD 2024年第3期339-347,共9页
Zinc and cadmium pollutants cause a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effect that cannot be ignored.Due to their considerable amount in an aqueous environment,industries are seeking suitable adsorbents that are environmentall... Zinc and cadmium pollutants cause a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effect that cannot be ignored.Due to their considerable amount in an aqueous environment,industries are seeking suitable adsorbents that a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inexpensive for removing metals from wastewater before disposing of them in surface waters.This research employed original MXene(MX)and chitosan-modified MXene(CSMX)to extract zinc(Zn(Ⅱ))and cadmium(Cd(Ⅱ))metal ions from water-based solutions.The composite material produced was analyzed using techniques such as X-ray Diffraction(XRD),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and Brunauer-Emmett-Teller(BET).The effects of contact duration,p H of the solution,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metal ions on the adsorption process of Zn(Ⅱ)and Cd(Ⅱ)onto both MX and CSMX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MX and prepared CSMX composite presented a high adsorption capacity for both studied heavy metals,which were 91.55 and 73.82 mg/g for Zn(Ⅱ)and Cd(Ⅱ)onto MX,106.84 and 93.07 mg/g for Cd(Ⅱ)and Zn(Ⅱ)onto CSMX composite,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 maximum competitive adsorption capacities for Zn(Ⅱ)onto MX and CSMX composites are 77.29 and 93.47 mg/g,and for are Cd(Ⅱ)60.30 and 79.66 mg/g,respectively.Hence,the removal capacities for both single and competitive metal ions were superior to CSMX composite.However,the adsorption capacities after five successive regeneration sequences were only dropped by 13.2%for Zn(Ⅱ)and 17.4%for Cd(Ⅱ)onto the CSMX composite compared to the first cycle.These results confirm that both metals could be efficiently terminated from wastewater,which makes the prepared CSMX composite a favorable candidate adsorbent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sorption CHITOSAN MXene Zn() cd() wastewater
原文传递
磷酸钾改性秸秆生物炭高效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的镉
9
作者 李子建 杨江峰 +3 位作者 张华 许良全 周记名 卢许佳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24年第4期156-165,173,共11页
目的:磷酸盐改性被认为是提高秸秆生物炭(RBC)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性能的潜在策略,本研究采用磷酸钾对水稻秸秆生物炭(KRBC)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方法:采用批量吸附试验探究溶液初始pH、共存离子... 目的:磷酸盐改性被认为是提高秸秆生物炭(RBC)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性能的潜在策略,本研究采用磷酸钾对水稻秸秆生物炭(KRBC)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对酸性矿山废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方法:采用批量吸附试验探究溶液初始pH、共存离子、腐殖酸浓度、吸附时间及Cd(Ⅱ)初始浓度对吸附剂去除Cd(Ⅱ)影响,并调查改性生物炭对Cd(Ⅱ)去除的潜在机理。结果:吸附试验表明在溶液pH为5.0~7.0时,KRBC对水溶液中Cd(Ⅱ)具有较好去除性能。此外,共存离子K^(+)、Na^(+)、Ca^(2+)、Mg^(2+)、NO-3和SiO_(3)^(2-)对RBC和KRBC去除Cd(Ⅱ)没有影响,而PO_(4)^(3-)、CO_(3)^(2-)及腐殖酸对去除Cd(Ⅱ)具有促进作用。拟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可以更好地描述Cd(Ⅱ)的吸附过程。RBC和KRBC对Cd(Ⅱ)的最大吸附能力分别为57.93 mg/g和159.46 mg/g。潜在的去除机理包括络合、静电作用、阳离子-π相互作用及共沉淀。在经过三次再生性试验后,RBC和KRBC对50 mg/L的Cd(Ⅱ)去除率分别为20.18%和86.75%。结论:以上结果表明磷酸钾改性生物炭在去除酸性矿山废水中的Cd(Ⅱ)具有更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生物炭 磷酸钾改性 cd()酸性矿山废水 去除性能 机理
下载PDF
巯基改性小麦秸秆对镉吸附与解吸的性能及机制 被引量:8
10
作者 孙永鹏 王刚 +2 位作者 何扬洋 罗仕成 汤春晖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64-2276,共13页
将小麦秸秆(WS)经碱预处理和巯基丙酰基改性后,制备出对Cd(Ⅱ)具有螯合作用的吸附剂巯基丙酰化小麦秸秆(MPWS).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解吸实验和各种表征方法研究了MPWS对Cd(Ⅱ)的吸附、解吸性能与机制.结果表明,当振荡速率为150r/min、吸... 将小麦秸秆(WS)经碱预处理和巯基丙酰基改性后,制备出对Cd(Ⅱ)具有螯合作用的吸附剂巯基丙酰化小麦秸秆(MPWS).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解吸实验和各种表征方法研究了MPWS对Cd(Ⅱ)的吸附、解吸性能与机制.结果表明,当振荡速率为150r/min、吸附温度为30℃、吸附时间为2h、水样初始pH值为6.0时,MPWS对Cd(Ⅱ)的吸附效果最佳,Cd(Ⅱ)初始浓度为100mg/L水样中Cd(Ⅱ)的最高去除率为97.21%.解吸剂HCl溶液和EDTA溶液对MPWS-Cd的解吸性能良好,最高解吸率均可达95%以上.MPWS对Cd(Ⅱ)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MPWS对Cd(Ⅱ)的吸附过程以及解吸剂对MPWS-Cd的解吸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均为自发吸热过程.MPWS中巯基、胺基、羟基、羧基参与了化学吸附中与Cd(Ⅱ)的配位反应,吸附机制主要包括配位作用、离子交换作用、静电吸附作用和物理吸附作用;HCl溶液对MPWS-Cd的解吸机制主要为质子化作用,EDTA溶液对MPWS-Cd的解吸机制主要为配位竞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秸秆 L-半胱氨酸 cd()废水 吸附 解吸 再生
下载PDF
锰氧化物改性硅藻土对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丽丽 解庆林 +3 位作者 陈南春 徐会 陈润竹 余清凤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64,共6页
以硅藻土精土为基体,用锰氧化物作为改性剂制备了改性硅藻土,采用SEM、FT-IR、XRD、比表面积仪对锰氧化物改性的硅藻土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查了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溶液初始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硅藻土... 以硅藻土精土为基体,用锰氧化物作为改性剂制备了改性硅藻土,采用SEM、FT-IR、XRD、比表面积仪对锰氧化物改性的硅藻土进行表征。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查了吸附剂用量、溶液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溶液初始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改性硅藻土吸附模拟废水中Cd(Ⅱ)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为25℃,溶液pH为4,投加量为5 g/L时,改性硅藻土对4 mg/L的Cd(Ⅱ)吸附效果最好,去除率可达到97.5%以上,处理后的废水中ρ(Cd(Ⅱ))<0.1 mg/L,低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镉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氧化物 改性硅藻土 吸附 废水 cd()
原文传递
微生物絮凝剂去除废水中Cd(Ⅱ)的CCD优化及絮凝机制 被引量:9
12
作者 魏淑梅 杨朝晖 +3 位作者 曾光明 黄兢 张媛媛 汪理科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270-3276,共7页
应用CCD(中心复合设计)法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去除废水中Cd(Ⅱ)的最佳条件组合,并根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环境扫描电镜分析讨论了絮凝机制。CCD设计以Cd(Ⅱ)去除率为响应值,优化Cd(Ⅱ)初始浓度、MBFGA1投加量、溶液初始pH和反应时间4... 应用CCD(中心复合设计)法研究了微生物絮凝剂去除废水中Cd(Ⅱ)的最佳条件组合,并根据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环境扫描电镜分析讨论了絮凝机制。CCD设计以Cd(Ⅱ)去除率为响应值,优化Cd(Ⅱ)初始浓度、MBFGA1投加量、溶液初始pH和反应时间4种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模型F值为11.71,P<0.0001,相关系数R=0.9154,拟合模型极显著,Cd(Ⅱ)初始浓度、pH和反应时间为显著性因素。在最优化条件下:Cd(Ⅱ)初始浓度23.60 mg/L,MBFGA1投加量27.74 mg/L,pH为9.5,反应时间15.97 min,检测实验Cd(Ⅱ)去除率高于99.5%。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表明,絮凝剂分子上羧基、羟基、磷酸基等官能团参与了絮凝过程,并形成了氢键。结合环境扫描电镜图分析得出,MBFGA1的絮凝机制包括化学反应、吸附架桥、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剂 响应面分析 废水处理 cd() 絮凝机制
原文传递
胞外聚合物对水中C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王远红 张红波 +2 位作者 罗世田 刘巍峰 赵二丽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85-2189,共5页
以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2产生的胞外聚合物PF-2作为新型生物吸附剂,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了胞外聚合物PF-2对水中Cd(II)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pH值为6.0,该吸附剂对水中的Cd(II)具有很强的吸附... 以Pseudomonas fluorescens C-2产生的胞外聚合物PF-2作为新型生物吸附剂,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其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了胞外聚合物PF-2对水中Cd(II)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在pH值为6.0,该吸附剂对水中的Cd(II)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聚合物PF-2对Cd(Ⅱ)的吸附较易进行,吸附等温线能较好地用Langmuir模型来描述,最大单分子层吸附量为33.50 mg/g,吸附动力学很好地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胞外聚合物PF-2含有的主要官能团为羧基、羟基和氨基等,其中羧基、羟基参与了Cd(Ⅱ)的吸附。结果表明利用胞外聚合物PF-2去除环境水样中的Cd(Ⅱ)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外聚合物 cd() 生物吸附 废水处理
原文传递
蒙脱石及其衍生物吸附水体中二价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佳 刘军龙 +1 位作者 樊海 洪颖 《净水技术》 CAS 2021年第10期36-42,共7页
含Cd^(2+)废水危害人类健康,通过蒙脱石类吸附剂处理Cd^(2+)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对相关报告进行归纳总结,从蒙脱石的理化特性、无机改性、有机改性、复合改性、吸附性能和竞争吸附等方面的阐述表明了蒙脱石及其衍生物去除水体中Cd^... 含Cd^(2+)废水危害人类健康,通过蒙脱石类吸附剂处理Cd^(2+)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文中对相关报告进行归纳总结,从蒙脱石的理化特性、无机改性、有机改性、复合改性、吸附性能和竞争吸附等方面的阐述表明了蒙脱石及其衍生物去除水体中Cd^(2+)具备的良好可行性。然而,对于吸附的微观机理、多组分重金属废水的吸附和有关蒙脱石改性、再生成本等经济可行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石 改性蒙脱石 吸附 二价镉 废水
下载PDF
脱灰煤基活性炭吸附处理含镉废水 被引量:14
15
作者 张福凯 徐龙君 张丁月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59-562,共4页
考察了硝酸脱灰煤样自制活性炭对Cd(Ⅱ)的吸附去除特征。结果表明,随煤样粒径的减小,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增强,吸附过程符合分形动力学特征;随着镉浓度的升高,活性炭对镉的吸附量增加,活性炭吸附镉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镉离子在活性炭上... 考察了硝酸脱灰煤样自制活性炭对Cd(Ⅱ)的吸附去除特征。结果表明,随煤样粒径的减小,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增强,吸附过程符合分形动力学特征;随着镉浓度的升高,活性炭对镉的吸附量增加,活性炭吸附镉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镉离子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属单分子层吸附;煤基活性炭适宜的吸附除镉条件为粒径0.054 mm、Cd(Ⅱ)初始浓度35mg/L、活性炭用量0.05 g、吸附时间1 h,此时的吸附容量达40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基活性炭 含镉废水 吸附 分形动力学
原文传递
硫酸盐还原生物滤池对含镉废水去除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宣 谭科艳 +2 位作者 胡希佳 顾运 杨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66-1371,共6页
在18.0~22.3℃条件下,以含镉(Cd2+)废水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分离纯化出的硫酸盐还原菌(SRB)采用细胞包埋固定化技术同沸石填料制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载体,建立硫酸盐还原生物滤池,培养驯化完成后进行了生物滤池对废水中Cd2+、COD和SO2-4的去... 在18.0~22.3℃条件下,以含镉(Cd2+)废水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分离纯化出的硫酸盐还原菌(SRB)采用细胞包埋固定化技术同沸石填料制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载体,建立硫酸盐还原生物滤池,培养驯化完成后进行了生物滤池对废水中Cd2+、COD和SO2-4的去除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RB采用生物滤池的运行方式可以对废水中的重金属镉(Cd2+)进行良好地去除.当滤速(V)=0.4 m·h-1时,生物滤池对进水Cd2+浓度≤15 mg·L-1的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在稳定运行期间,生物滤池对Cd2+、COD和SO2-4的去除率分别在99%、75%和50%以上,经过生物滤池处理后出水中Cd2+含量低于0.1 mg·L-1,达到国家《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 343-2010)中对Cd2+的排放要求.生物滤池对Cd2+、COD和SO2-4的去除效果主要集中在60 cm以上的空间.当V<0.6 m·h-1时,滤池对Cd2+有高效稳定的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含镉废水 生物滤池 滤速 包埋固定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