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P_(4)O_(12)/NF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电解水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卫国 卢宜鹏 +1 位作者 王宏智 姚素薇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24,共8页
以CoCl_(2)·6H_(2)O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和磷化工艺在泡沫镍表面构建Co_(2)P_(4)O_(12)阵列,Co_(2)P_(4)O_(12)纳米线直径约200 nm。采用SEM、TEM和XRD进行形貌和晶体学特性表征,并利用三电极体系在碱性环境下测量电化学性能。在... 以CoCl_(2)·6H_(2)O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和磷化工艺在泡沫镍表面构建Co_(2)P_(4)O_(12)阵列,Co_(2)P_(4)O_(12)纳米线直径约200 nm。采用SEM、TEM和XRD进行形貌和晶体学特性表征,并利用三电极体系在碱性环境下测量电化学性能。在析氢过程中,只需要122 mV过电位就能达到10 mA·cm^(-2)电流密度。析氧过程中,仅需要334 mV的过电位就能达到15 mA·cm^(-2)电流密度。组装的电解池在15 mA·cm^(-2)的电流密度下工作40 h后电解槽电压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展现出很好的稳定性。Co_(2)P_(4)O_(12)/NF是一种有潜力的双功能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P_(4)o_(12) 纳米线阵列 析氢过程 析氧过程 双功能催化剂
下载PDF
Mg_(12)O_(12)纳米线掺杂3d过渡金属元素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2
作者 王志腾 王翠军 +2 位作者 陈轩 陆树伟 段海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4,共6页
基于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Mg_(12)O_(12)笼状团簇组装一维纳米线及其掺杂3d族元素体系的几何结构与电子结构.结果表明:Mg_(12)O_(12)团簇组装一维纳米线为非磁性半导体,带隙值为3.16 eV;掺杂Sc和V后,体系由半导体转变为金... 基于密度泛函第一性原理计算,系统研究了Mg_(12)O_(12)笼状团簇组装一维纳米线及其掺杂3d族元素体系的几何结构与电子结构.结果表明:Mg_(12)O_(12)团簇组装一维纳米线为非磁性半导体,带隙值为3.16 eV;掺杂Sc和V后,体系由半导体转变为金属;掺杂Ti、Cr、Mn、Fe、Co、Ni、Cu后体系仍然保持半导体特性、但带隙值明显减小,而掺杂Zn时带隙值变化不大;掺杂V、Cr、Mn、Fe、Co、Ni、Cu后纳米线具有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纳米线 过渡族原子掺杂 Mg_(12)o_(12)团簇
下载PDF
3d过渡金属掺杂对Cd_(12)O_(12)纳米线电子和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郭笑林 段海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3,共7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3d过渡金属元素(Sc、Ti、Cr、Mn、Co、Cu和Zn)掺杂Cd_(12)O_(12)纳米线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性.结果表明:所有掺杂体系均是热力学稳定的;掺杂Ti或Zn时体系保留了原有的非磁半导...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3d过渡金属元素(Sc、Ti、Cr、Mn、Co、Cu和Zn)掺杂Cd_(12)O_(12)纳米线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性.结果表明:所有掺杂体系均是热力学稳定的;掺杂Ti或Zn时体系保留了原有的非磁半导体特性,掺杂Mn、Co或Cu时能够实现磁性半导体态,而在掺杂Sc(Cr)时体系转变为非磁性金属态(磁性金属态).研究结果表明,掺杂3d过渡金属元素的Cd_(12)O_(12)纳米线在电子、光电和自旋电子学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cd_(12)o_(12)纳米线 掺杂 电子结构 磁性
下载PDF
模板法Li_4Ti_5O_(12)纳米线阵列的制备及其机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池永庆 陈旭 +4 位作者 张忠林 刘世斌 段东红 郝晓刚 孙彦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9-534,共6页
通过溶胶填充模板法制备了Li4Ti5O12纳米线阵列,采用SEM、EDS、XRD对纳米线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孔径为100nm阳极氧化铝模板(AAO),于-0.1MPa负压环境中填充0.8 mol/L Li4Ti5O12溶胶,80℃干燥,900℃空气气氛中焙烧20h,... 通过溶胶填充模板法制备了Li4Ti5O12纳米线阵列,采用SEM、EDS、XRD对纳米线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以孔径为100nm阳极氧化铝模板(AAO),于-0.1MPa负压环境中填充0.8 mol/L Li4Ti5O12溶胶,80℃干燥,900℃空气气氛中焙烧20h,重复填充-干燥-焙烧四次,得到平均直径为70nm尖晶石结构的Li4Ti5O12纳米线阵列.其直径和长度分别由模板的孔径、厚度,溶胶浓度和填充次数控制,晶体结构取决于焙烧时间和温度.并在实验基础上,分析了纳米线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4TI5o12 纳米线阵列 氧化铝模板 填充 机理
下载PDF
3d过渡金属元素掺杂Al_(12)N_(12)纳米线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能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5
作者 王翠军 王志腾 +2 位作者 陈轩 陆树伟 段海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7-93,共7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3d过渡金属元素(Sc、Ti、V、Cr、Mn、Fe、Co和Ni)掺杂Al_(12)N_(12)纳米线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所有掺杂体系均是热力学稳定的;掺杂Ni时体系保留了原有的非磁...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不同3d过渡金属元素(Sc、Ti、V、Cr、Mn、Fe、Co和Ni)掺杂Al_(12)N_(12)纳米线的几何结构、稳定性和电子结构.结果表明:所有掺杂体系均是热力学稳定的;掺杂Ni时体系保留了原有的非磁性间接带隙半导体特性;当掺杂其它原子(Sc、Ti、V、Cr、Mn、Fe、Co)时体系仍然保持为半导体,但带隙明显减小.掺杂过渡金属原子对于Al_(12)N_(12)纳米线的电子结构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在能带调控和光电方面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_(12)N_(12)纳米线 过渡金属原子 半导体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Bi_(12)P_(0.86)O_(20.14)光催化剂的制备及表面Ag纳米颗粒修饰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龙子文 李海斌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3-979,共7页
以水热法制备的新型光催化剂Bi_(12)P_(0.86)O_(20.14)为基体,以Ag NO_(3)为Ag源,通过简单的光化学沉积制备了Ag/Bi_(12)P_(0.86)O_(20.1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XPS、TEM、HRT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并通过UV-vis漫反射测试、Mott-schot... 以水热法制备的新型光催化剂Bi_(12)P_(0.86)O_(20.14)为基体,以Ag NO_(3)为Ag源,通过简单的光化学沉积制备了Ag/Bi_(12)P_(0.86)O_(20.1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XPS、TEM、HRTEM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并通过UV-vis漫反射测试、Mott-schottky测试、光电流测试等对材料进行光电性能分析。结果表明,Ag以金属Ag单质纳米颗粒负载于Bi_(12)P_(0.86)O_(20.14)立方体表面,二者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接触界面。可见光照射下,Ag/Bi_(12)P_(0.86)O_(20.14)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率远高于Bi_(12)P_(0.86)O_(20.14),Ag含量为15 wt.%的复合光催化剂光性能最优,光照75 min后,对Rh B的降解率为98.1%。Ag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PR)与Bi_(12)P_(0.86)O_(20.14)的协同作用不仅增强了Bi_(12)P_(0.86)O_(20.14)导带的电子供应,还促进了纳米Ag的热电子与空穴的分离,由SPR效应产生的局部电磁场还抑制了Bi_(12)P_(0.86)O_(20.14)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提高了复合体系的量子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 Bi_(12)P_(0.86)o_(20.14) 光催化 纳米
下载PDF
Co88Ni12合金纳米线阵列的制备与磁性能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孝广 潘勇 +2 位作者 王宝华 周兆锋 周益春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3期1064-1067,共4页
采用直流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纳米级微孔内电沉积钴镍合金,制备出直径为30nm,长度为几个微米的准一维合金纳米线(阵列)材料;随后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 采用直流电化学沉积方法,在多孔阳极氧化铝模板的纳米级微孔内电沉积钴镍合金,制备出直径为30nm,长度为几个微米的准一维合金纳米线(阵列)材料;随后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纳米线的形貌、结构及其磁性能进行了相关表征与测试.发现所制备的Co88Ni12合金纳米线表面光滑,粗细均一,具有较高的长径比;呈现密排六方结构(hcp),沿[100]择优取向生长,易磁化方向沿纳米线轴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88Ni12合金纳米线 直流电沉积 AAo模板 磁性能
下载PDF
核壳结构的V_(10)O_(24)·12H_(2)O@ACFC:一种高性能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8
作者 黄贤敏 李紫薇 +3 位作者 张晓妍 刘慧 高红艳 汪海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7-24,共8页
超级电容器因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为探索出一种低成本、易获得、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本工作以廉价易得的碳布为基材采用电化学刻蚀法使其活化,并以此为载体成功诱导了V_(2)O_(5)溶胶转化为凝胶,再经冷冻... 超级电容器因功率密度高、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为探索出一种低成本、易获得、高性能的电极材料,本工作以廉价易得的碳布为基材采用电化学刻蚀法使其活化,并以此为载体成功诱导了V_(2)O_(5)溶胶转化为凝胶,再经冷冻干燥处理获得了在活化碳布表面包覆有V_(10)O_(24)·12H_(2)O超薄纳米片的复合材料,实现了在简易、温和的条件下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电极材料。通过UV-Vis光谱揭示了这一吸附转化的过程,电化学活化的本质是在碳布上引入了含氧官能团且在表现出介孔特性的同时碳布的吸附性能也得到了增强。SEM、XRD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是以碳纤维为“内核”,以V_(10)O_(24)·12H_(2)O超薄纳米片为“外壳”的核壳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该复合材料的比容量为488 F/g;以电流密度为5 A/g对该复合材料进行长循环测试,可获得初始比容量为256 F/g,且在循环初期容量不断增加,在10 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100%(相比4 000次以后),其展现出超长的循环稳定性;在功率密度为1 875 W/kg下,该复合材料仍可输出20.1 Wh/kg的能量密度。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得益于该电极材料核壳结构的协同作用,正是这种核壳结构成功地将发生在ACFC-1.0上的双电层电容行为与发生在V_(10)O_(24)·12H_(2)O超薄纳米片上的赝电容行为有机结合,为设计新的高性能超级电容器提供了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碳布 吸附 核壳结构 含氧官能团 V_(10)o_(24)·12H_(2)o超薄纳米 超级电容器
下载PDF
新型锂电池负极Li_(4)Ti_(5)O_(12)/双相TiO_(2)纳米片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红 葛昊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1-66,共6页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稳定性和突出的安全性而被广泛研究。然而,较差的高倍率性能严重限制了其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采用一种便捷的水热...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Li_(4)Ti_(5)O_(12)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稳定性和突出的安全性而被广泛研究。然而,较差的高倍率性能严重限制了其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升Li_(4)Ti_(5)O_(12)负极材料的倍率性能,采用一种便捷的水热法成功制备了新型Li_(4)Ti_(5)O_(12)/双相TiO_(2)纳米片,为显著提高Li_(4)Ti_(5)O_(12)基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提供了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所合成的Li_(4)Ti_(5)O_(12)/双相TiO_(2)纳米片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0.5C时,具有174 mAh/g的超高可逆容量;当倍率高达30C时,可逆容量超过140 mAh/g。新型锂电池负极Li_(4)Ti_(5)O_(12)/双相TiO_(2)纳米片的研究将为设计开发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功率储能需求的新型无碳负极材料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4)Ti_(5)o_(12) Tio_(2) 纳米 锂离子电池
下载PDF
无容器凝固制备Ce^(3+)∶Y_(3)Al_(5)O_(12)-Al_(2)O_(3)纳米荧光陶瓷及其在激光照明中的应用
10
作者 冯少尉 张英 +1 位作者 郭永昶 李建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10-1519,共10页
蓝光激光二极管激发荧光材料获得高亮度光源技术逐渐成为大功率照明和显示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激光照明与显示的研究涉及发光材料、光学工程、机械结构和电路设计等多学科领域,其中光学设计和荧光转换材料与器件属于核心技术,由于较高... 蓝光激光二极管激发荧光材料获得高亮度光源技术逐渐成为大功率照明和显示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激光照明与显示的研究涉及发光材料、光学工程、机械结构和电路设计等多学科领域,其中光学设计和荧光转换材料与器件属于核心技术,由于较高的研发和生产成本,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本文采用无容器凝固技术快速、低成本制备Ce^(3+)∶Y_(3)Al_(5)O_(12)-Al_(2)O_(3)(Ce^(3+)∶AY26)基荧光纳米陶瓷,通过调控Ce^(3+)掺杂浓度优化其发光性能,0.5%Ce3+∶AY26获得了高内量子效率(87.4%);过量的Al_(2)O_(3)做为第二相能够起到散射中心作用,提高激光激发的转换效率和光束均匀性,并且Al2O3具有高热导率,制备的Ce^(3+)∶AY26基荧光纳米陶瓷的内量子效率在温度升到200℃时,仍保持室温下的95%。通过透射式激光照明测试系统,对比研究了厚度为1.5 mm荧光纳米陶瓷片和半径为1.5 mm半球形荧光纳米陶瓷在高功率密度蓝光激光辐照下的光色性能,实现了174 lm·W_(-1)的流明效率。利用无容器凝固技术制备半球形荧光纳米陶瓷,有望从材料制备方法的角度简化透射式激光照明模组的光学结构设计,未来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容器凝固 Ce^(3+)∶Y_(3)Al_(5)o_(12)-Al_(2)o_(3) 荧光纳米陶瓷 激光照明
下载PDF
Ni纳米管中填装γ-Fe_2O_3复合纳米线的制备
11
作者 谌岩 鄢宏 张湘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610-1612,共3页
With the silanized porous anodic alumina(PAA) as a templates, an array of concentric composite nanostructures of Ni nanotubes/γ-Fe2O3 nanowire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The mic... With the silanized porous anodic alumina(PAA) as a templates, an array of concentric composite nanostructures of Ni nanotubes/γ-Fe2O3 nanowires were prepared by electrodeposition and chemical precipitation. The microstructure of the nanowires and nanotubes was studied by employing the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rcoscope(TEM) and X-ray diffraction(XRD) techniqu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ameter of composite nanowires is about 50 nm, the shell of the composite nanowires is the amorphous Ni nanotuble with a thickness from 4-15 nm by varying electrodeposition parameters and it coats a polycrystalline γ-Fe2O3 co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2o3模板 复合纳米线 电沉积 Ni/γ-Fe2o3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可控合成Bi_(4)Ti_(3)O_(12)及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研究
12
作者 华丽 曾建华 +1 位作者 朱玉涵 翁方青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8期1-7,共7页
采用静电纺丝法可控合成Bi_(4)Ti_(3)O_(12)。该法通过施加高电压,使Bi_(4)Ti_(3)O_(12)分子处于静电场中并带上静电荷,穿越加速电场时会因电场的作用力而使Bi_(4)Ti_(3)O_(12)小分子被拉伸、劈裂,形成细长的纤维丝。SEM表征显示产物虽... 采用静电纺丝法可控合成Bi_(4)Ti_(3)O_(12)。该法通过施加高电压,使Bi_(4)Ti_(3)O_(12)分子处于静电场中并带上静电荷,穿越加速电场时会因电场的作用力而使Bi_(4)Ti_(3)O_(12)小分子被拉伸、劈裂,形成细长的纤维丝。SEM表征显示产物虽呈纳米纤维状,但由于静电场环境温度不够均匀且不足以使Bi_(4)Ti_(3)O_(12)材料形成完整的晶粒结构,因此将静电纺丝技术结合高温锻烧法可以使产物晶型得到进一步完善。XRD分析显示锻烧后的Bi_(4)Ti_(3)O_(12)纳米纤维为Bi_(4)Ti_(3)O_(12)斜方晶系结构,与Bi_(4)Ti_(3)O_(12)标准的XRD谱线(JCPDS No.035-0795)一致。将此材料用于对甲基橙降解,测得甲基橙在λ=490nm处的吸光度,进而获得降解率,并优化实验条件,结果显示:当光照时间为60min,甲基橙浓度为8mg/L时,Bi_(4)Ti_(3)O_(12)投入量为0.7g/L时,光催化降解率达到最大值为72.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Bi_(4)Ti_(3)o_(12) 纳米纤维 光催化 甲基橙
下载PDF
共沉淀法制备超细BaFe_(12)O_(19)纳米粒子及其性能
13
作者 申佳宁 常玲 +3 位作者 李明宇 陈婉晴 佟冰 裴文利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22-31,共10页
BaFe_(12)O_(19)纳米粒子具有高矫顽力、高饱和磁化强度、分散性好的特点,超细的BaFe_(12)O_(19)纳米粒子在磁性器件、微波吸收、生物医学、磁记录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制备超细的高性能BaFe_(12)O_(19)纳米粒子仍然是该领域... BaFe_(12)O_(19)纳米粒子具有高矫顽力、高饱和磁化强度、分散性好的特点,超细的BaFe_(12)O_(19)纳米粒子在磁性器件、微波吸收、生物医学、磁记录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然而,制备超细的高性能BaFe_(12)O_(19)纳米粒子仍然是该领域的难点。提出一种简便的共沉淀法制备M型BaFe_(12)O_(19)纳米粒子,成功获得高性能、分散性好的超细BaFe_(12)O_(19)纳米粒子,同时研究了制备工艺对粒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BaFe_(12)O_(19)纳米粒子的成分、结晶度、形貌特征及磁性能影响显著,当pH为9时,颗粒结晶度高、分散性较好;随前驱体比例的升高,BaFe_(12)O_(19)纳米粒子的结晶度、形貌特征及磁性能随之发生变化,当前驱体比例为1∶12时,颗粒结晶度较高、磁性能高;在60℃的沉淀温度下沉淀反应1.5 h,当搅拌速率提升到600 r/min时,可获得高结晶度、矫顽力为5072 Oe、饱和磁化强度高达70 emu/g、平均粒径仅为33 nm的超细BaFe_(12)O_(19)纳米粒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e_(12)o_(19) 纳米颗粒 晶粒尺寸 磁性能
原文传递
高能球磨对Li_(4)Ti_(5)O_(12)/AB/MWCNT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巍 董恩杰 +1 位作者 梅泽民 尹鸽平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29-333,共5页
采用固相法制备钛酸锂(Li_(4)Ti_(5)O_(12))/乙炔黑(AB)/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复合材料,并通过高能球磨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随着球磨转速的增加,复合材料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垂直力不断增强,使AB、MWCNT与Li_(4)Ti_(5)O_(12)的接触更充分,... 采用固相法制备钛酸锂(Li_(4)Ti_(5)O_(12))/乙炔黑(AB)/多壁碳纳米管(MWCNT)复合材料,并通过高能球磨对复合材料进行改性。随着球磨转速的增加,复合材料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垂直力不断增强,使AB、MWCNT与Li_(4)Ti_(5)O_(12)的接触更充分,为Li+和电子传输提供更多的位点,提高了Li_(4)Ti_(5)O_(12)粒子界面电子传输能力;200~400 nm粒度的粉体粒子在Li_(4)Ti_(5)O_(12)中的含量由球磨前的32%增加到500 r/min球磨后的82%。以500 r/min球磨的复合材料,以10.0 C在1.0~2.5 V充放电,比容量从球磨前的112 mAh/g提升到130 mAh/g,经过500次循环,容量只损失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锂(Li_(4)Ti_(5)o_(12)) 乙炔黑(AB) 纳米管(CNT) 负极材料 球磨 锂离子电池 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液晶模板法制备Au纳米线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冬柏 齐利民 +1 位作者 程虎民 马季铭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43-2146,共4页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12 E4的层状液晶作为模板 ,以氯金酸 ( HAu Cl4)水溶液作为体系的水相和反应物 ,并利用 C12 E4中 EO基团的还原性制备了 Au的纳米线 .研究表明 ,反应物的浓度、液晶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时间都将影响产物的形貌 .在...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12 E4的层状液晶作为模板 ,以氯金酸 ( HAu Cl4)水溶液作为体系的水相和反应物 ,并利用 C12 E4中 EO基团的还原性制备了 Au的纳米线 .研究表明 ,反应物的浓度、液晶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时间都将影响产物的形貌 .在适当条件下 ,可以得到直径约为 2 0 nm,长度达到几微米的均匀金纳米线 ,并探讨了纳米线形成过程中层状液晶的模板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模板法 制备 Au纳米线 纳米材料 层状液晶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12E4
下载PDF
一维钡铁氧体纳米线的制备及操控
16
作者 苗璐 黄英 苏武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7-92,共6页
采用Sol-gel法,以自制的AAO模板制备了直径40~60nm,长度为150~200nm的一维BaFe12O19纳米线。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BaFe12O19纳米线的组成、形貌与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外磁场的驱动下,对一... 采用Sol-gel法,以自制的AAO模板制备了直径40~60nm,长度为150~200nm的一维BaFe12O19纳米线。利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BaFe12O19纳米线的组成、形貌与磁性能进行了研究。在外磁场的驱动下,对一维BaFe12O19纳米线进行操控。研究发现:BaFe12O19纳米线的易磁化方向平行其轴线方向,且操控后,BaFe12O19纳米线定向连接成"链",当磁场与BaFe12O19纳米链阵列平行(∥)时,纳米链的剩余磁化强度(Mr)、饱和磁化强度(Ms)和最大磁能积(BH)m都得到增强。矫顽力(Hc)由3.98×105A/m增大至5.01×105A/m,矩形比为0.9,可成为优异的高密度垂直磁记录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FE12o19 纳米线 磁场 磁操控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催化形成纳米钛酸锂颗粒的亲核反应机理研究
17
作者 向宇 赵俊康 +4 位作者 高胜基 翟飞越 张慧敏 张文峰 曹高萍 《防化研究》 2023年第6期43-52,共10页
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尖晶石钛酸锂(Li_(4)Ti_(5)O_(12))颗粒的过程中,添加氧化石墨烯(GO)可更容易将其实现。本论文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在sp^(2)杂化碳原子层的供电子作用下,GO中的醛基、面内羟基和三元环氧基具有比水更强的亲... 在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尖晶石钛酸锂(Li_(4)Ti_(5)O_(12))颗粒的过程中,添加氧化石墨烯(GO)可更容易将其实现。本论文经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在sp^(2)杂化碳原子层的供电子作用下,GO中的醛基、面内羟基和三元环氧基具有比水更强的亲核反应活性,能够优先于水同有机钛源发生反应,并原位形成纳米颗粒。X射线光电子能谱数据证实纳米颗粒与石墨烯片层之间通过强Ti-O-C化学键连接,表明纳米颗粒被“固定”在石墨烯片层上,从而显著抑制了高温烧结中的颗粒团聚效应,使纳米颗粒形貌得以保留。即使当石墨烯含量仅为3%时,得到的Li_(4)Ti_(5)O_(12)颗粒尺寸也小于50 nm。然而,对于用共沉淀法制备FePO_(4),GO却不能有助于获得均匀分散的纳米颗粒。这说明若要采用GO合成纳米复合材料,则必须考虑相关材料合成机理与GO的亲核活性是否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亲核活性 溶胶-凝胶法 纳米颗粒 Li_(4)Ti_(5)o_(12)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