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Effects of Low-Energy Nitrogen Ion Implantation on Pollen Exine Substructure and Pollen Germination of Cedrus deodara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国平 黄群策 +1 位作者 秦广雍 霍裕平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176-3180,共5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ion beams on pollen. Pollen grains of Cedrus deodara were implanted with 30 keV nitrogen ion beams at doses ranging from 1 × 10^15 ions/cm^2 to 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ion beams on pollen. Pollen grains of Cedrus deodara were implanted with 30 keV nitrogen ion beams at doses ranging from 1 × 10^15 ions/cm^2 to 15 × 10^15 ions/cm^2. The effects of N^+ implantation on the pollen exine substructure were examined using 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AFM), and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pollen and pollen tubes were observed using a 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 (LSCM). AFM observations distinctly revealed the erosion of the pollen exine caused by N^+ implantation in the micrometer to nanometer range. Typic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rosion degree was linearly proportional to the ion dose. Pollen germination experiments in vitro indicated that N^+ implantation within a certain dose range increased the rate of pollen germination. The main abnormal phenomena in pollen tubes were also analyzed.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low energy ion implantation with suitable energy and dosage can be used to break the pollen wall to induce a transfer of exogenous DNA into the pollen without any damage to the cytoplasm and nuclei of the pollen. The present study suggests that a combination of the method of ion-beam-induced gene transfer and the pollen-tube pathway method (PTPW) would be a new plant transform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rogen ion implantation pollen exine substructur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 cedrus deodara (roxb.) loud
下载PDF
雪松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石晓峰 白朝辉 +1 位作者 刘东彦 李爽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04-406,共3页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的二氯甲烷萃取部位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1)、齐墩果酸(2)、对羟基苯甲醛(3)、β-谷甾醇(4)、丁香脂素(5)、胡萝卜苷(6)、对羟基苯甲酸(7)、没食子酸甲酯(8)、没食子酸(9)。结论:除了化合物4外,其余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二氯甲烷提取物 化学成分
下载PDF
雪松松针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18
3
作者 张军民 石晓峰 +4 位作者 马趣环 何福江 王东东 刘东彦 范彬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研究雪松松针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九烷醇-10(1)、邻苯二甲酸二丁... 目的:研究雪松松针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层析及Sephadex LH-20凝胶等色谱技术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二十九烷醇-10(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原儿茶酸(3)、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4)、(E)-1-O-对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5)、5-p-trans-coumaroylguinic acid(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南京太平门地段雪松树年轮及其根土中化学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钱君龙 柯晓康 +3 位作者 尹卓思 柯善哲 何海军 唐劲松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74-378,共5页
1994年在南京市太平门街道采集了五株雪松的年轮样及其根部土壤(黄棕壤pH=6.68),分别测定了Li、Al、P、K、Mn、Co、Cu、Zn、Cd、Ba和Pb等11种化学元素含量,实测结果验证了雪松年轮与其根部当年土... 1994年在南京市太平门街道采集了五株雪松的年轮样及其根部土壤(黄棕壤pH=6.68),分别测定了Li、Al、P、K、Mn、Co、Cu、Zn、Cd、Ba和Pb等11种化学元素含量,实测结果验证了雪松年轮与其根部当年土壤中化学元素含量满足对数线性相关模式;lgC′(Z,t)=a(Z)+b(Z)lgC(Z,t)。根据年轮元素含量C(Z,t)可以重建过去根土中元素含量C′(Z,t),即反映环境(土壤)中元素含量的逐年演变的年份序列。利用C(Z,t)中最低含量可估算该地段黄棕壤的土壤元素背景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雪松年轮 黄棕壤 元素含量 相关模式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雪松松针总黄酮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东彦 石晓峰 +1 位作者 胡鹏斌 沈薇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08-311,共4页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雪松Cedrus deodara(Roxb.)Loud.松针总黄酮工艺。方法 40%乙醇回流提取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有量。考察12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NKA-9、HPD100、AB-8、D4020、ADS-17、HPD826、HPD450、DM130、X... 目的优化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雪松Cedrus deodara(Roxb.)Loud.松针总黄酮工艺。方法 40%乙醇回流提取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有量。考察12种大孔吸附树脂(D-101、NKA-9、HPD100、AB-8、D4020、ADS-17、HPD826、HPD450、DM130、XAD-16、HPD722、HP-20)对总黄酮的吸附解吸能力;以上样液质量浓度、上样液p H值、上样量为影响因素考察最佳树脂吸附能力;以乙醇体积分数、除杂溶剂、乙醇洗脱用量为影响因素,考察最佳树脂解吸能力,优化富集纯化工艺。结果 HPD722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效果最好,最佳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3.85 mg/m L,上样液p H值4.0,上样量4 BV,乙醇体积分数70%,除杂溶剂4 BV水,乙醇洗脱用量2 BV,总黄酮纯度达到54.28%。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可用于富集纯化雪松松针总黄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 松针 总黄酮 富集纯化 大孔吸附树脂
下载PDF
雪松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研究(Ⅱ) 被引量:4
6
作者 白朝辉 石晓峰 +1 位作者 刘东彦 李爽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研究雪松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阿魏酸(1)、蛇床子素(2)、β-苯丙... 目的:研究雪松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雪松松针二氯甲烷提取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阿魏酸(1)、蛇床子素(2)、β-苯丙烯酸(3)、丹皮酚(4)、β-谷甾醇(5)、厚朴酚(6)、和厚朴酚(7)。结论:除化合物5外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二氯甲烷提取物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下载PDF
^(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对雪松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许奕华 张玉平 +2 位作者 陈梅香 潘青华 鲁韧强 《河北林果研究》 2005年第3期205-206,209,共3页
利用60Co-γ对催芽后的雪松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剂量分别为0(对照)、20、40、608、0 Gy,剂量率为2 Gy/min。研究了不同剂量处理对种子萌芽期、萌芽率、幼苗成活率、绿黄苗比率、绿黄苗生长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延缓了种子萌芽期... 利用60Co-γ对催芽后的雪松种子进行辐照处理,剂量分别为0(对照)、20、40、608、0 Gy,剂量率为2 Gy/min。研究了不同剂量处理对种子萌芽期、萌芽率、幼苗成活率、绿黄苗比率、绿黄苗生长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辐照处理延缓了种子萌芽期和萌芽高峰期;20 Gy处理使种子萌芽率下降了52%;经20 Gy处理的幼苗存活率几乎与对照相同,但经40、60和80 Gy处理后幼苗成活率下降了85%左右;20 Gy处理对雪松幼苗中黄色苗比例影响不大,经40 Gy处理后没有出现黄色苗,辐照处理同时也降低了幼苗的生长高度,对黄色苗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若进行雪松的诱变育种,20 Gy是首选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 ^60Co-γ射线 种子萌芽 幼苗生长
下载PDF
湖北雪松属一新栽培变种
8
作者 费永俊 《木本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5-256,共2页
伞形雪松Cedrusdeodara (Roxb .)G .Doncv .umbraculiformisY .J .Fei]是松科 (Pinaceae)雪松属 (CedrusTrew .)一新栽培变种 ,产于湖北荆州古城。
关键词 雪松属 新栽培变种 伞形雪松
下载PDF
山西引种雪松抗寒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幸幸 张娜 张芸香 《山西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781-1785,共5页
为比较人工低温下山西太原、运城引种雪松与种源地南京雪松的抗寒性差异,人工采集南京及山西运城、太原地区的雪松1年生枝条,设置-5、-10、-15、-20、-25、-30℃低温梯度处理,以4℃作为对照,测定分析3个地区雪松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 为比较人工低温下山西太原、运城引种雪松与种源地南京雪松的抗寒性差异,人工采集南京及山西运城、太原地区的雪松1年生枝条,设置-5、-10、-15、-20、-25、-30℃低温梯度处理,以4℃作为对照,测定分析3个地区雪松的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含量,并运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西太原、运城雪松的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种源地南京雪松,而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均低于种源地南京雪松;山西太原、运城及南京3个地区雪松的隶属函数值分别为0.517、0.495、0.482。3个地区的雪松抗寒性综合排序为太原>运城>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 抗寒性 隶属函数分析法 山西
下载PDF
雪松枯梢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花锁龙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7-54,共8页
雪松枯梢病1986年在浙江的杭州、富阳、临安等地首次发现。引起雪松春梢上的针叶束和嫩梢大量枯死。11块标准地调查结果,平均株发病率为80.2%(31.8—100.0%),平均感病指数27.0(7.9—52.2)。经过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的程序试验,确... 雪松枯梢病1986年在浙江的杭州、富阳、临安等地首次发现。引起雪松春梢上的针叶束和嫩梢大量枯死。11块标准地调查结果,平均株发病率为80.2%(31.8—100.0%),平均感病指数27.0(7.9—52.2)。经过分离培养、接种、再分离的程序试验,确认该病是由蛛形葡萄孢茵(Botrytis latebricola Jaap.)所引起。B.latebricola的发现在我国是新记录。 病原孢子萌茅的温度范围10—30℃,最适温度20—25℃;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才能萌芽;在pH 3—10的清水中孢子均能萌芽,最适值为pH 4—5。5月份喷2—3次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效果为35.0—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 枯梢 蛛形葡萄孢菌
下载PDF
UPLC-QQQ MS/MS法同时测定松针中的14个成分
11
作者 王信 李彬 +4 位作者 辛安琪 王梦凡 马趣环 刘兴国 石晓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13-1721,共9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QQ MS/MS)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和产地的松针中1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UPLC-QQQ MS/MS技术,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HILIC(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35℃,以0.1%的甲酸...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QQQ MS/MS)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和产地的松针中14个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运用UPLC-QQQ MS/MS技术,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HILIC(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柱温35℃,以0.1%的甲酸-乙腈溶液(A)和0.1%的甲酸-水溶液(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1);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模式。各成分的监测离子对分别为m/z 125.0/79.1(没食子酸)、m/z 105.1/77.2(对羟基苯甲醇)、m/z 109.1/91.1(原儿茶酸)、m/z 93.1/65.2(对羟基苯甲酸)、m/z 190.9/85.2(绿原酸)、m/z 151.8/108.2(香草酸)、m/z 135.1/89.2(咖啡酸)、m/z 167.0/122.9(丁香酸)、m/z 119.2/93.2(对香豆酸)、m/z 208.1/193.0(芥子酸)、m/z 82.0/77.2(苯甲酸)、m/z 91.3/65.3(苯乙酸)、m/z 93.1/65.2(水杨酸)、m/z 103.2/77.2(肉桂酸)。结果:所测定的12份松针样品中各成分含量范围分别为没食子酸0.34~3.42 mg·g^(-1)、对羟基苯甲醇1.32~9.76 mg·g^(-1)、原儿茶酸0~6.32 mg·g^(-1)、对羟基苯甲酸0~19.06 mg·g^(-1)、绿原酸0~18.78 mg·g^(-1)、香草酸0.16~3.81 mg·g^(-1)、咖啡酸0~6.68 mg·g^(-1)、丁香酸0.09~4.64 mg·g^(-1)、对香豆酸0.10~9.90 mg·g^(-1)、芥子酸0.98~19.01 mg·g^(-1)、苯甲酸1.28~18.21 mg·g^(-1)、苯乙酸0.95~20.72 mg·g^(-1)、水杨酸0~3.25 mg·g^(-1)、肉桂酸0~0.27 mg·g^(-1),各成分在测试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8.0%~101.7%,14个成分定量限介于0.01~0.4 ng。结论:本方法适用于常见松针中酚酸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其中对羟基苯甲醇、绿原酸、香草酸、丁香酸、对香豆酸、芥子酸、苯甲酸、苯乙酸、水杨酸9个成分为首次在松针中发现和测定,可为松针中多种酚酸类成分含量测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子松 油松 华山松 白皮松 雪松 落叶松 酚酸类成分 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 同时测定
原文传递
雪松松针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43
12
作者 刘东彦 石晓峰 +2 位作者 李冲 王东东 张军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1-633,共3页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其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中黄酮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对其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中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5′-二甲氧基杨梅素-3-O-(6″-O-乙酰基)-α-D-吡喃葡萄糖苷[3′,5′-dimethoxymyricetin-3-O-(6′′-O-acetyl)-α-D-glucopyranoside,1]、杨梅素(myricetin,2)、2R,3R-二氢杨梅素(2R,3R-dihydromyricetin,3)、槲皮素(quercetin,4)、2R,3R-二氢槲皮素(2R,3R-dihydroquercetin,5)。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雪松酮A(cedrusone A),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黄酮类 雪松酮A 杨梅素 槲皮素
原文传递
正交试验优选雪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3
作者 沈薇 石晓峰 +2 位作者 王东东 滕有斌 刘东彦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1-834,共4页
目的优选雪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莽草酸的含量为指标,以液料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因素,优化雪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的水,浸泡0.5 h,加热回流2 h。在最佳... 目的优选雪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莽草酸的含量为指标,以液料比、浸泡时间、提取时间为因素,优化雪松松针中莽草酸的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的水,浸泡0.5 h,加热回流2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莽草酸含量为3.58%。结论优选得到的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正交试验设计 提取工艺 莽草酸
原文传递
雪松松针醋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5
14
作者 刘东彦 石晓峰 +4 位作者 李冲 王东东 范彬 沈薇 马趣环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 目的研究雪松Cedrus deodara松针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聚酰胺等柱色谱方法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雪松松针95%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1)、3′,4′-二甲氧基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2)、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3)、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4)、山柰酚-3-O-(6″-O-E-阿魏酰基)-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3-O-(6″-O-E-肉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6)、金丝桃苷(7)、雪松素(8)、山柰酚(9)、莽草酸(10)、莽草酸丁酯(11)、原儿茶酸(12)。结论除化合物10、12外,其余10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针叶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松松针 雪松素 杨梅素-3-O-β-D-葡萄糖苷 异鼠李素-3-O-β-D-葡萄糖苷 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