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例心脏外伤诊治体会 被引量:6
1
作者 吴海波 何学志 +1 位作者 宣伟光 张庆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心脏外伤患者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破裂急诊手术15例,抢救成功11例,死亡4例,另有1例术后发生脓胸及胸壁感染,感染率6.7%,4年来胸壁慢性感染迁延不愈,其余手术效果满意,无明显... [目的]探讨心脏外伤的诊治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心脏外伤患者救治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脏破裂急诊手术15例,抢救成功11例,死亡4例,另有1例术后发生脓胸及胸壁感染,感染率6.7%,4年来胸壁慢性感染迁延不愈,其余手术效果满意,无明显后遗症。[结论]快速转运伤员,早期正确的诊断和迅速开胸行心脏修补止血是成功抢救心脏外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伤 诊断 抢救 自体血回输 手术
下载PDF
血液回收机在新生儿围体外循环期的血液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晋萍 崔勇丽 +2 位作者 冯正义 赵举 龙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3-435,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CATS)处理红细胞悬液对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在围体外循环(CPB)期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将2006年12月—2008年12月,36名行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新生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8名/组。对比对照组未经CATS处理和... 目的探讨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CATS)处理红细胞悬液对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在围体外循环(CPB)期的血液保护作用。方法将2006年12月—2008年12月,36名行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新生儿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8名/组。对比对照组未经CATS处理和实验组经CATS处理后红细胞悬液中血细胞比容、血钾、血糖、乳酸和缓冲碱(BE)等成分的水平差异;对比研究2组体外循环开始后不同时点血细胞比容、乳酸变化、红细胞悬液的预充量、尿量及颜色变化。结果转流前,实验组经CATS处理的红细胞悬液中血细胞比容明显高于对照组(t=2.491,P<0.01),而血钾、血糖和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2.968、3.021、2.041,P<0.01);2组中的缓冲碱水平无明显差异;在体外循环初始10 min和结束时,实验组的血细胞比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038、2.152,P<0.05);在体外循环初始10 min,实验组乳酸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t=2.856,P<0.01),在体外循环结束时,实验组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红细胞悬液预充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t=2.648,P<0.01)。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机(CATS)可明显改善陈旧红细胞悬液质量,减少血液预充,在新生儿围体外循环期起到较好的血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体外循环 血液回收机
下载PDF
心内手术后纵隔引出血的血液流变学和生化分析(摘要)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景文 郑红 +1 位作者 李庶 龙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0-172,共3页
心内手术后纵隔引出血的血液流变学和生化分析(摘要)李景文郑红李庶龙村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库血的应用,预防血液传染病,使纵隔引出血回输技术更安全可靠。1材料与方法瓣膜替换病人12例,一般情况和手术过程基本一致,术后... 心内手术后纵隔引出血的血液流变学和生化分析(摘要)李景文郑红李庶龙村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库血的应用,预防血液传染病,使纵隔引出血回输技术更安全可靠。1材料与方法瓣膜替换病人12例,一般情况和手术过程基本一致,术后12小时抽取自体血、纵隔引出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回收 血液流变学 体外循环
下载PDF
评估体外循环过程中三种血液回收设备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小华 吉冰洋 +4 位作者 张燕婉 孙燕华 朱贤 刘晋萍 龙村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2年第1期16-19,35,共5页
目的评估三种血液回收设备在体外循环(CPB)回收清洗过程中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CPB的成年患者随机分配3组:C组(Cell Saver 5+;Haemonetics,n=10),M组(Autolog;Medtronic,n=10)和F组(CATS;Fresenius He-moCare,n=10)。分别从... 目的评估三种血液回收设备在体外循环(CPB)回收清洗过程中对红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例CPB的成年患者随机分配3组:C组(Cell Saver 5+;Haemonetics,n=10),M组(Autolog;Medtronic,n=10)和F组(CATS;Fresenius He-moCare,n=10)。分别从回收罐及清洗后的输血袋中采血样。对其进行红细胞聚集指数(AI),变形性指数(DI),红细胞比容(Hct)并校正的全血黏度(HV),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Hct,血红蛋白(Hb),葡萄糖(Glu),乳酸(Lac),血尿素氮(BUN),游离血红蛋白清除率(△FHB)的比较。结果经血液处理后,AI值在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DI值C组和M组与F比较有相对较高的DI值(P<0.05)。同时M组有最低的HV(P<0.05)。Δ2,3-DPG C组较低,与M组和F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Hct和Hb F组>C组>M组。C组和M组具有较高ΔFHB,于F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种血液回收设备具有相同的以离心为基础的工作原理,但基于其设计的不同,对处理过的红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对有害物质的清除效果在不同的设备之间却有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回收机 红细胞功能 体外循环 2 3-二磷酸甘油酸
下载PDF
全自动自体血液回收系统在大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斌 王泉云 +2 位作者 石应康 田子朴 金立人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4期226-227,共2页
目的 介绍全自动血液回收系统在复杂大血管手术中应用的经验。 方法 6 例动脉瘤和1 例肝血管瘤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或动脉瘤部分切除术,在手术开始或体外循环结束时,启用全自动血液回收系统,回收术野的出血或... 目的 介绍全自动血液回收系统在复杂大血管手术中应用的经验。 方法 6 例动脉瘤和1 例肝血管瘤手术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或动脉瘤部分切除术,在手术开始或体外循环结束时,启用全自动血液回收系统,回收术野的出血或渗血,进行浓缩、洗涤后,再回输入体内,并按回收浓缩洗涤回输程序重复进行。 结果 7 例患者平均回收血量3 107ml(1 3008 500 ml) ,洗涤红细胞1 125ml(6752 925ml) 。平均输注佳乐施或海脉素2 000ml,2 例术中输入全血和血浆,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如期出院。 结论 复杂的大血管手术应用全自动血液回收系统具有广泛的适应证,是节约用血、减少输用库血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洗涤机 动脉瘤 血液回收系统 大血管
下载PDF
血液回收技术对婴幼儿心脏外科术后临床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缪娜 杨璟 +8 位作者 杜中涛 杨峰 江春景 郝星 关明 江渝 徐博 邢智辰 侯晓彤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评价心脏矫治术期间使用血液回收(CS)技术处理回输术中出血及体外循环(CPB)管路余血对心脏外科患儿节约用血的意义和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术中是否使用CS,将100例在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洗血球组(CS... 目的评价心脏矫治术期间使用血液回收(CS)技术处理回输术中出血及体外循环(CPB)管路余血对心脏外科患儿节约用血的意义和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术中是否使用CS,将100例在CPB下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洗血球组(CS组,n=50)和对照组(CON组,n=50)。记录两组患儿围术期红细胞比容(Hct),术后输入洗涤红细胞(RBCs)、血浆及血小板量,术后肝肾功能,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升压药使用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输入库血量及术后输血率CS组均明显低于CON组(P<0.05)。术后升压药使用时间CS组明显低于CON组(P<0.05)。两组患儿其余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手术期间使用CS处理术中出血和CPB管路余血可以明显减少术后输血量以及输血患儿的比率,达到节约用血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婴幼儿 洗血球 输血 心脏外科
下载PDF
择期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回收自体血液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和游离血红蛋白水平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修良 董鹏 +1 位作者 张晔 田鸣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2-1235,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脏择期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回收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和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5名择期心脏手术的患者,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术中收集并洗涤回收的血液。测定和比较回收洗涤红细胞、患者自体静... 目的探讨心脏择期手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回收红细胞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和游离血红蛋白(FHb)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5名择期心脏手术的患者,使用自体血液回收机在术中收集并洗涤回收的血液。测定和比较回收洗涤红细胞、患者自体静脉血红细胞和贮存2周的库存红细胞的2,3-DPG水平、f Hb的浓度及溶血率;进一步测定和比较回收洗涤红细胞贮存在4 h(21-24℃)和24 h(1-6°C)上述指标的变化。2,3-DPG水平测定采用化学比色法,FHb浓度使用分光光度仪检测。结果 15名患者术中均没有输注异体红细胞。患者静脉血、回收洗涤红细胞在0 h、4 h、24 h和库血保存2周的2,3-DPG值(μmol/g Hb)分别为12.73±6.52、17.94±6.91、15.17±11.61、15.38±5.85和2.62±3.13,其中回收洗涤红细胞0 h 2,3-DPG含量明显高于静脉血(P<0.01)和库血(P<0.01),和4 h、24 h的2,3-DPG值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静脉血、回收洗涤红细胞在0 h、4 h、24 h和库血保存2周溶血率(%)分别为0.07±0.05、0.51±0.27、1.11±0.42、1.75±0.69和0.07±0.05,其中回收洗涤红细胞0 h溶血率明显高于静脉血(P<0.01)和库血(P<0.01),明显低于回收洗涤红细胞4 h溶血率(P<0.01)和24 h溶血率(P<0.01)。结论在心脏手术中回收的患者自体血液中的红细胞被轻度破坏,但供氧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液 血液回收 洗涤红细胞 2 3-二磷酸甘油酸 游离血红蛋白:血液回收机 心脏手术
下载PDF
血液回输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宇 吴海波 +3 位作者 孙昊 王强 徐殊 王辉山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5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间150例行OPCAB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自体血回输分为2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Hct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间150例行OPCAB患者,根据是否使用自体血回输分为2组。比较两组术前、术中、术后Hct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第3天前Hct显著升高。结论自体血回输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Hct,同时不影响患者肝、肾功能和术后恢复情况,并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冠心病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库存悬浮红细胞生化特点及预充策略 被引量:12
9
作者 倪虹 龚庆成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9年第2期86-88,106,共4页
目的观察库存悬浮红细胞(悬红)的生化特点及作为婴幼儿体外循环(CPB)预充液的安全策略。方法随机选取50例婴幼儿CPB心内直视手术,预充库血前使用国产血液回收机(CellSaver)对悬红进行清洗,分别对清洗前后悬红进行血气、电解质及生化指... 目的观察库存悬浮红细胞(悬红)的生化特点及作为婴幼儿体外循环(CPB)预充液的安全策略。方法随机选取50例婴幼儿CPB心内直视手术,预充库血前使用国产血液回收机(CellSaver)对悬红进行清洗,分别对清洗前后悬红进行血气、电解质及生化指标检测,并观察围术期血气、电解质及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清洗前Hct(0.42±0.04),K+(10.3±3.1)mmol/L,乳酸(8.6±3.5)mmol/L;清洗后Hct(0.47±0.05),K+(2.7±0.8)mmol/L,乳酸(4.3±1.2)mmol/L。清洗前后悬红血气、电解质及生化指标有明显差异。结论悬红中K+及乳酸含量随保存时间延长而显著升高,且明显高于正常生理值,经国产血液回收机清洗后K+及乳酸含量可降至或接近正常,可以安全地用于婴幼儿CPB预充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血液回收机 预充 婴幼儿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的效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延军 马正良 顾小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50-53,共4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SO)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收-回输的效能。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PSO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5例,年龄17~5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是否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收-回输...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SO)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收-回输的效能。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PSO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5例,年龄17~5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根据是否使用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血回收-回输,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C组,n=32)和试验组(CS组,n=23)。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相关手术指标,记录术中失血量和同种异体血的输入量,记录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术中失血量无明显差异。与C组患者比较,CS组患者术中异体红细胞使用量明显减少,分别是2 362.5 ml和1 556.5 ml(P=0.002)。2组患者均未见输血不良反应。2组患者的输血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7)。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PSO术中使用血液回收机可以减少同种异体血的输入量,未增加患者的输血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 血液回收机 输血并发症 效能
下载PDF
少血预充体外循环技术对新生儿心脏手术临床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沈佳 唐嘉忠 +5 位作者 张蔚 姜磊 郭铮 朱德明 王伟 杨寅愉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6年第4期209-212,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体外循环节约用血技术在新生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总结该技术对新生儿心脏手术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自2014年1月全面使用新生儿体外循环管道、优化改良超滤方法、自体血液回收及新生儿库血洗涤等多项新... 目的回顾分析体外循环节约用血技术在新生儿体外循环中的应用,总结该技术对新生儿心脏手术患者临床结果的影响。方法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自2014年1月全面使用新生儿体外循环管道、优化改良超滤方法、自体血液回收及新生儿库血洗涤等多项新技术。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于新生儿期行大动脉调转术的患儿共91例,根据手术时间分为两组:2013年1月至12月共38例(A组);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共53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用血量、体外循环技术、术后临床结果有无差异及其影响。结果 B组患儿较A组术中用血量明显减少、转流温度趋于浅低温、术毕入ICU即刻乳酸较低、红细胞比容更高,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住院天数及ICU天数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转流管道的改进、超滤方法的优化以及库血洗涤技术在新生儿的应用,明显改善了新生儿期行大动脉转位手术患儿的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大动脉调转术 体外循环 超滤 洗涤库血 自体血液回收
下载PDF
肿瘤患者肝移植术中回收自体血细胞形态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袁莉 闫伟华 +4 位作者 饶伟 薛欣 李如霞 朱孔娟 臧运金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6年第4期226-230,共5页
目的对肿瘤患者肝移植术中回收自体血细胞进行形态学及病理学研究。方法原位肝移植患者124例,其中肿瘤患者55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收仪(Cell Saver 5或5+)进行血液回收,全自动洗涤一次红细胞容量为225 ml,对洗涤后的血细胞进行涂片... 目的对肿瘤患者肝移植术中回收自体血细胞进行形态学及病理学研究。方法原位肝移植患者124例,其中肿瘤患者55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收仪(Cell Saver 5或5+)进行血液回收,全自动洗涤一次红细胞容量为225 ml,对洗涤后的血细胞进行涂片分析及病理学观察。结果 55例术前肿瘤患者中,有36例患者回收血量少未洗涤,19例患者自体血回收、洗涤,回收血液总量为225-13 900 ml。失血量〈1 000 ml的7例患者自体血未回输,失血量〉1 000 ml的12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回收血液多,洗涤次数超过5次,最终有10例回输自体血,有2例因为术中切除肝脏肿瘤,怀疑肿瘤破裂最终未输注自体血。所有血样涂片红细胞形态正常,偶有挤压的中性粒细胞、少见淋巴细胞。肝癌细胞在低倍光镜下排列成小梁状、实性巢状、假腺样或腺泡样结构,细胞排列成3-4层厚的小梁或细胞索;高倍镜下,癌细胞大小不一,形态怪异,胞浆丰富,嗜酸性,核圆形,核仁清楚,深染,可单核或多核,偶见破骨细胞样巨细胞,病理学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结论回收自体血无论从红细胞形态学、肿瘤细胞病理学方面均未发现肿瘤细胞,在术中肿瘤未破,失血超过1 000 ml的患者可以考虑回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肝移植 自体血细胞形态 血液回收 病理学
下载PDF
52例大血管手术中的自体血液回收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祥舟 刘梅 +3 位作者 肖颖彬 王学锋 陈林 李福平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年第6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ICS)技术在大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2例大血管病外科手术。自体血液回收(ICS)技术在大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其中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17例,Marfan综合征10例,升主动脉瘤15例,腹主动...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ICS)技术在大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2例大血管病外科手术。自体血液回收(ICS)技术在大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其中Stanford A型夹层动脉瘤17例,Marfan综合征10例,升主动脉瘤15例,腹主动脉瘤6例,先天性主动脉缩窄或主动脉弓离断4例。所有患者术中全程使用ICS系统,记录回收术中失血量及洗涤红细胞(WRBC)量,随机检测WRBC与库存悬浮红细胞(BRBC)的血气及活化凝血时间(ACT),统计各类患者围术期用血量并与2010年同类病例进行比较。结果全组病例回收术中失血、渗血612~10 058 mL,平均3 199 mL,获得WRBC 130~1 645 mL,平均647 mL;各类大血管患者回收失血量、WRBC量比较相差不显著(P>0.05);WRBC与BRBC血气比较相差显著(P<0.01),ACT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2010年同类患者相比较减少40%异体血输入量(P<0.05)。结论大血管外科手术中应用ICS系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是节约用血、减少库血输入的可靠方法,可常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回收 大血管 外科手术 输血
下载PDF
大出血手术中血液回收机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军华 包安竹 鲁华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9年第5期98-99,共2页
目的总结血液回收机在手术中抢救大出血患者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21例术中大出血患者,采用负压吸引将手术创面的血液吸入储血罐内,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将浓缩红细胞输给患者。结果21例患者术中反复出血3000~7800ml,平均每例回输失血... 目的总结血液回收机在手术中抢救大出血患者的应用及护理经验。方法21例术中大出血患者,采用负压吸引将手术创面的血液吸入储血罐内,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将浓缩红细胞输给患者。结果21例患者术中反复出血3000~7800ml,平均每例回输失血约4500ml,术后回访,21例患者康复较好,未发生输血合并症,血液动力学稳定,肝肾功能和出凝血功能基本正常,伤口愈合良好,均痊愈出院。结论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新型、高难度、大出血手术中的应用为患者接受外科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减少了异体输血,缓解了我国血源紧张、血液长期供不应求的基本现状,发挥了社会公益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回收机 自身输血 大出血
下载PDF
国产血液回收机在骨科大手术中自体血回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海慧 牟显尧 +3 位作者 李津杞 屠晓华 朱燕霞 钱宝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35-937,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型血液回收治疗仪在骨科手术中自体血液的回收效果。方法 60名骨科手术患者,根据血液回收设备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国产组(北京型)和进口组(美国型),每组30例。检测比较2组回输血液的Hb、Hct、WBC、Plt、p H、Na+、K+、Ca2+... 目的评价国产型血液回收治疗仪在骨科手术中自体血液的回收效果。方法 60名骨科手术患者,根据血液回收设备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国产组(北京型)和进口组(美国型),每组30例。检测比较2组回输血液的Hb、Hct、WBC、Plt、p H、Na+、K+、Ca2+、乳酸(Lac)含量,记录回收血量和回输血量,比较红细胞回收率。结果国产组与进口组比较,2组回输血液的Hct均在>50%(P>0.05);其余各项检测指标(P>0.05);2组红细胞回收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在>95%。结论国产型血液回收治疗仪在骨科手术中自体血回收效果与进口型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骨科手术 国产血液回收机 进口血液回收机
下载PDF
髋关节置换术中电刀与血液回收机联用对血一氧化碳水平的影响
16
作者 陈燕涛 何清 +1 位作者 刘尚礼 Ivo Michiels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了解髋关节置换术中电刀与血液回收机联用对血一氧化碳(CO)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9名髋关节置换术中联用电刀与血液回收机的患者,多时点检测其动脉血及回收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HbO2)含量。结果输入回收血的35名患者,经洗涤的回收血中CH... 目的了解髋关节置换术中电刀与血液回收机联用对血一氧化碳(CO)水平的影响。方法对49名髋关节置换术中联用电刀与血液回收机的患者,多时点检测其动脉血及回收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HbO2)含量。结果输入回收血的35名患者,经洗涤的回收血中CHbO2含量显著高于动脉血术前和术毕时浓度(P<0.01),术后6h CHbO2含量亦较术前和术毕时升高(P<0.05),7名原有心脏病史的患者中有2名术后出现心脏损害表现;未输入回收血的14名患者,术后6h CHbO2含量与术前和术毕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中联用电刀与血液回收机并输注回收血可导致患者体内CHbO2含量升高。建议对原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监测回收血CHbO2含量,并谨慎回输回收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电刀 血液回收机 髋关节/置换术 碳氧血红蛋白
下载PDF
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圣 程兆云 周胜凯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7年第12期1120-1122,共3页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Cell Saver)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OPCAB患者分为两组:应用Cell Saver技术组(试验组)和不应用Cell Saver技术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比较术后24h两组红...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Cell Saver)技术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OPCAB患者分为两组:应用Cell Saver技术组(试验组)和不应用Cell Saver技术组(对照组),每组各48例.比较术后24h两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量(Hb)、红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A)、术后引流量、输异体血量的差异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术后24h试验组、对照组RBC分别为(3.6±0.5)×10^12/L和(3.5±0.7)×10^12/L,Hb分别为(111±12)g/L和(110±10)g/L,Hct分别为0.33±0.04和0.32±0.04,PLA分别为(119±21)×10^9/L和(116±23)×10^9/L;术后引流量分别为(385±45)ml和(378±57)ml,两组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输异体血量分别为(95±13)ml和(424±58)ml;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例数6例和21例.本组试验数据显示,术后24h两组RBC、Hb、Hct、PLA及术后引流量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输异体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OPCAB术中应用Cell Saver技术能显著减少输异体血量,并因此减少相应输血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液回收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异体库血
下载PDF
55例自身血回收的临床应用探讨
18
作者 王华 徐新根 +2 位作者 殷凤珍 刁文瑜 吴金宝 《上海生物医学工程》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总结和分析在心脏手术中进行自身血回收的经验。1999年1月~2000年3月,上海市胸科医院共进行自身血回收5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19~71岁,体表面积1.3~2.2m^2。本院应用的是意大利dideco公司生产的自身血回收机及其管道,... 总结和分析在心脏手术中进行自身血回收的经验。1999年1月~2000年3月,上海市胸科医院共进行自身血回收55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19~71岁,体表面积1.3~2.2m^2。本院应用的是意大利dideco公司生产的自身血回收机及其管道,不仅回收手术野血,而且回收体外循环管道内的残余血液。结果:55例患者均康复。自身血回收组患者的术后用血量和ICU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讨论:自身血回收技术除可减少患者术后用血、缓解血源紧张、避免血源性疾病外。还可提供以下有利条件:①为稀有血型患者提供手术保障;②可提供手术中发生意外大出血时的应急处理手段;③为外地患者就医和手术提供方便,并能减轻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血回收 心脏手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自体血回输在脊柱侧弯矫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爱华 虞雪融 +3 位作者 郭向阳 马璐璐 刘长城 陈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了解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CS)是否减少术中及围术期对同源异体血的需求。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436例,男123例,女313例,年龄10~18岁,BMI 14~25 kg/m^(2),ASAⅠ或Ⅱ级。设术中出血... 目的了解脊柱侧弯矫形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CS)是否减少术中及围术期对同源异体血的需求。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7年5月期间行脊柱侧弯矫形术的患者436例,男123例,女313例,年龄10~18岁,BMI 14~25 kg/m^(2),ASAⅠ或Ⅱ级。设术中出血量为检验的唯一变量,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后分为两组:使用自体血组(CS组)和未使用自体血组(NCS组),每组6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CS组使用自体血,NCS组未使用自体血。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总引流量、手术融合节段数、手术时间。比较术前1 d、术后1 d和出院前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术中和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总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输注率,术前1 d、出院前的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比容(Hct),围术期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手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S组术中融合节段数明显多于NCS组(P<0.05),术后总引流量明显高于NCS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 d和出院前两组PT明显延长(P<0.05),出院前两组FIB明显升高(P<0.05),不同时点两组AP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组术中异体红细胞输注量、输注率明显低于NCS组(P<0.05)。两组术后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总异体红细胞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输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同时点Hb、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围术期均未见电解质紊乱、急性肾功能损伤、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手术或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0~18岁患者行脊柱侧弯术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异体红细胞的需求,但未能减少围术期总异体红细胞的输注量及输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回输 同源异体血 脊柱侧弯 倾向评分匹配 凝血功能
下载PDF
Intraoperative cell salvage with autologous transfusion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16
20
作者 Marcelo A Pinto Marcio F Chedid +6 位作者 Leo Sekine Andre P Schmidt Rodrigo P Capra Carolina Prediger Jo?o E Prediger Tomaz JM Grezzana-Filho Cleber RP Kruel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9年第1期11-18,共8页
Liver transplant(LT) is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bout 25000 LTs are performed annually in the world. The potential for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is quite variable. However, massi... Liver transplant(LT) is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end-stage liver disease. About 25000 LTs are performed annually in the world. The potential for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is quite variable. However, massive bleeding is common and requires blood transfusion.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 has an immunosuppressive effect and an impact on recipient survival, in addition to the risk of transmission of viral infections and transfusion errors, among others.Techniques to prevent excessive bleeding or to use autologous blood have been proposed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allogeneic blood transfusion.Intraoperative reinfusion of autologous blood is possible through previous selfdonation or blood collected during the operation. However, LT does not normally allow autologous transfusion by prior self-donation. Hence, using autologous blood collected intraoperatively is the most feasible option. The use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salvage autotransfusion(IBSA) minimizes the perioperative use of allogeneic blood, preventing negative transfusion effects without negatively impacting other clinical outcomes. The use of IBSA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is still a matter of debate due to the theoretical risk of reinfusion of tumor cells. However,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e safety of IBSA in several surgical procedures, including L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onsidering the literature available to date, we can state that IBSA should be routinely used in LT, both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and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transplantation CELL SAV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lood TRANSFUSION CELL SALVAG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