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传统安全与中国—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关系——以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开发问题为例 被引量:16
1
作者 潘一宁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31-36,54,共7页
本文论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安全,但又会引发利益冲突,这一问题的"安全化"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安全化"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以达成妥协的过程,也是一种合作安全的社... 本文论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水资源的开发既有利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安全,但又会引发利益冲突,这一问题的"安全化"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安全化"是各方利益相互博弈以达成妥协的过程,也是一种合作安全的社会建构过程。通过"安全化",在横向关系上,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国家彼此间展开利益的讨价还价而逐渐达成妥协与合作;在纵向关系上,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权益得到国家的关注。但本文也同时指出,非传统安全问题如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水资源开发争端最终走向"去安全化"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它与"安全化"过程构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统安全 中国-东南亚国家关系 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 安全化
下载PDF
化解危机:东盟民族冲突与预防性外交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志立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13-28,150,共16页
民族冲突长期困扰着东盟国家,对地区安全构成重大挑战。如何借助预防性外交化解民族冲突危机,已成为东盟维护本地区安全的重要议题。20世纪90年代,东盟接受加利所倡导的预防性外交概念,开始着手东盟预防性外交的规范建设与实践,并取得... 民族冲突长期困扰着东盟国家,对地区安全构成重大挑战。如何借助预防性外交化解民族冲突危机,已成为东盟维护本地区安全的重要议题。20世纪90年代,东盟接受加利所倡导的预防性外交概念,开始着手东盟预防性外交的规范建设与实践,并取得了积极成效。然而,东盟目前所发展的预防性外交,其作用仅限于应对国家间争端与冲突,难以触及东盟国家内部的民族冲突问题。客观上,东盟各国需要通过预防性外交化解民族冲突危机,否则东盟在民族冲突面前将难以有所作为。但关键问题是怎样使预防性外交在化解东盟民族冲突中行之有效。完善预防性外交的决策与执行机制,寻找本土化解决办法,将是东盟提高其预防性外交行动能力、有效应对民族冲突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 东南亚国家 民族冲突 预防性外交 地区安全 罗兴伽人 亚齐
下载PDF
中亚反恐安全合作类型化探略 被引量:1
3
作者 苏萍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6期72-80,150,共10页
中亚反恐安全合作是国际机制理论与中亚地区安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独联体、上海合作组织、美国等地区性组织或外部行为体构成反恐安全合作三种类型,为中亚反恐安全合作提供可操作的工具理性:在内生型反恐安全合作中,独联体成员... 中亚反恐安全合作是国际机制理论与中亚地区安全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独联体、上海合作组织、美国等地区性组织或外部行为体构成反恐安全合作三种类型,为中亚反恐安全合作提供可操作的工具理性:在内生型反恐安全合作中,独联体成员国对地区反恐安全合作的组织、规制、执行力等核心要素能够保持高度认同,倾向于结果式反恐安全合作;在介入型反恐安全合作中,上海合作组织对反恐安全合作的理念培育、规制倾向、执行力等常以妥协达成;在竞争型反恐安全合作中,美国等行为体则与中亚国家维持一种间歇式反恐安全合作关系。由此导致中亚在地区反恐安全合作认同、地区反恐安全主导权竞争、地区反恐军事合作等方面表现出诸多局限性,为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国家 地区安全 反恐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 军事反恐一体化
下载PDF
中亚国家的民族关系与地区安全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琪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6-143,共8页
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中亚五国的民族问题凸显跨国性。民族与宗教因素相结合、相促发,利用宗教服务于极端民族主义是影响民族关系、制约国家经济建设和危及地区安全的突出征象。“9.11”事件以后,由于美国的军事介入,致使中亚的民族问题... 随着地缘政治的变化,中亚五国的民族问题凸显跨国性。民族与宗教因素相结合、相促发,利用宗教服务于极端民族主义是影响民族关系、制约国家经济建设和危及地区安全的突出征象。“9.11”事件以后,由于美国的军事介入,致使中亚的民族问题更加复杂,不仅关涉五国间的国家关系,而且牵动包括我国西北边疆及其他周边国家在内的地区安全。面临来自周边动荡带的巨大压力,中亚的稳定仍然十分脆弱,强化国家安全的任务极其艰巨。中亚各国政府针对本国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积极推行一系列促进族际关系健康发展的措施,民族问题始终处于政府的控制之下,整个地区总体上保持基本稳定态势,但局部片区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种种变数难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国家 民族关系 地区安全
原文传递
从规则治理到关系治理——三十年来中亚地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向红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65,127,共27页
2021年是中亚国家独立三十周年的特殊年份。回顾中亚地区的治理历程可发现,该地区的治理模式大体经历了规则治理为主到关系治理为主的演进。中亚国家独立后的优先任务在于学习并接受国际规范与规则,提升自身的国际生存能力,而国际规则... 2021年是中亚国家独立三十周年的特殊年份。回顾中亚地区的治理历程可发现,该地区的治理模式大体经历了规则治理为主到关系治理为主的演进。中亚国家独立后的优先任务在于学习并接受国际规范与规则,提升自身的国际生存能力,而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指引着中亚国家间的互动及其对国际事务的参与。这种态势,导致中亚地区治理具有浓郁的规范治理的特征。而“9·11”事件后,尤其是当2003~2005年间“颜色革命”波及后苏联空间时,中亚国家意识到处理好与域外大国的关系极为重要,因其直接影响到各国的政权生存,由此导致各国将实现对各种关系的大致平衡视为国家优先任务,这使中亚地区治理的关系治理特征凸显。中亚地区治理模式的转型,反映了参与中亚地区治理的行为体逐渐增多、地区治理议题日益繁杂、治理主体间关系日益复杂等现实。中亚地区治理模式的转型有多重影响,如中亚国家自主性得到显著提高,地区治理成效好坏参半,各国寻求关系平衡增大了大国主导中亚事务的难度,使中亚地区逐渐形成了后自由主义的地区秩序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五国 地区治理 治理模式 规则治理 关系治理
原文传递
语言安全视角下中亚多语战略实施困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曾婷 黄忠廉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22,共5页
中亚国家独立后,各国政府实施适合本国国情的多语战略,对中亚地区的语言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多语战略在帮助中亚国家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引发中亚各国的“语言自身安全”(主体语言安全、少数民族语言安全)和“语言关系安全... 中亚国家独立后,各国政府实施适合本国国情的多语战略,对中亚地区的语言状况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多语战略在帮助中亚国家走上国际化发展道路的同时,也引发中亚各国的“语言自身安全”(主体语言安全、少数民族语言安全)和“语言关系安全”(国语与俄语关系安全、国语与英语关系安全)问题。从主体语言安全维度来看,作为国语的主体语言在工具性和文化性功能之间存在不协调,国语语言文字的本体规划受到历史和政策影响波动频繁;从少数民族语言安全维度来看,各国政府在多语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对本国其他少数民族语言的规划重视不足,少数民族语言大都被排挤出教育领域;从国语与俄语关系安全的维度来看,国语的政治正确与俄语的工具功能长期博弈,语言矛盾突出;从国语与英语关系安全的维度来看,英语作为一门强势语言在教育领域抢占国语生存空间,语言竞争激烈。深入了解中亚国家语言安全现状,可为我国制定跨文化语言安全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国家 多语战略 语言自身安全 语言关系安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