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亚国家的多语政策及其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梓秋 黄思宇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 2020年第1期19-26,共8页
中亚国家的语言政策表现为文字拉丁化、语言本地化和外语教学多样化三个特点。在汉语地位日益上升的背景下,汉语教学应树立和宣传正确的理念、推进在中亚各国的本土化教学、加强商贸、旅游等专业汉语的教学、积极推进与中亚国家的语言互... 中亚国家的语言政策表现为文字拉丁化、语言本地化和外语教学多样化三个特点。在汉语地位日益上升的背景下,汉语教学应树立和宣传正确的理念、推进在中亚各国的本土化教学、加强商贸、旅游等专业汉语的教学、积极推进与中亚国家的语言互通,并发挥地缘优势,高度重视中亚国家华裔新生代的汉语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语言政策 汉语国际教育 东干族
下载PDF
地域观念与民族认同:以中亚回族(东干人)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如东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5-158,共14页
该文以中亚回族(东干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了其在中亚居住逾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地域观念与民族认同的变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中亚回族(东干人)民族观的内核是地域观念,在中亚生活的一百三十多年中,其地域观念历经官方民族主义、语... 该文以中亚回族(东干人)为主要研究对象,讨论了其在中亚居住逾百年的历史过程中地域观念与民族认同的变迁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中亚回族(东干人)民族观的内核是地域观念,在中亚生活的一百三十多年中,其地域观念历经官方民族主义、语言民族主义等语境的塑造,被逐步提升为民族观念。但这并非意味着他们已经成为寻求领土主权的民族共同体,因族群内部迁徙记忆的差异,其地域观念不仅延续下来,且苏联解体后在中亚建构民族国家的语境中反过来被民族观再塑造,衍生出新的地域观。文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中亚民族的民族观及其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回族(东干人) 地域观念 民族认同
原文传递
中亚东干诗歌中的列宁形象比较研究
3
作者 杨建军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5-145,共11页
中亚东干文学,是丝绸之路沿线中亚三国华裔族群创作的文学,已引起多国学者关注。东干诗歌中的列宁形象与俄苏诗歌、中国诗歌中的列宁形象共时存在,三者之间有或显或隐的影响关系。东干诗歌中的列宁形象书写多采用自然意象,常把列宁比作... 中亚东干文学,是丝绸之路沿线中亚三国华裔族群创作的文学,已引起多国学者关注。东干诗歌中的列宁形象与俄苏诗歌、中国诗歌中的列宁形象共时存在,三者之间有或显或隐的影响关系。东干诗歌中的列宁形象书写多采用自然意象,常把列宁比作春天和太阳,也常把列宁比作父亲,列宁的革命者人格还被东干诗人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象征。东干诗歌与俄苏诗歌中的列宁形象有一致性,自然意象采用和人道主义关怀是两者共性,但在诗歌话语、自然情感、精神内涵等方面,东干诗歌有自身特性。东干诗歌与中国诗歌都受到俄苏文化影响,两者都致力表现列宁对革命建设带来的重要变革,中国诗歌偏向表现精神层面影响,东干诗歌偏重表现物质生活影响。东干诗歌中的列宁形象书写在海外华语文学中的启示性意义有四个方面:文学资源、文学互动、身份认同、读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东干诗歌 列宁形象 海外华语文学 俄苏诗歌 中国诗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