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云杉一种重要害虫烟翅腮扁蜂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1
作者 张鑫 刘超 +2 位作者 马嘉瑜 兰珍珍 王新谱 《农业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56-60,73,共6页
为研究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越冬幼虫在地下的空间分布,采用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烟翅腮扁蜂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基于Iwao回归模型确定烟翅腮扁蜂越冬幼虫的理论数,通过序贯抽样技术得到不同... 为研究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越冬幼虫在地下的空间分布,采用聚集度指标法、Taylor幂法则和Iwao回归法对烟翅腮扁蜂越冬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分析。基于Iwao回归模型确定烟翅腮扁蜂越冬幼虫的理论数,通过序贯抽样技术得到不同允许误差(D=0.1、0.2、0.3)和经济阈值(m_0=3、5、10头/株)下的最大理论抽样数。结果表明,在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烟翅腮扁蜂1年发生1代,越冬幼虫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壤中,在阳坡发生量大,呈聚集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种群聚集均数与种群平均密度呈线性关系,聚集程度随种群密度增大而增强。基于I_(wao)回归模型,在t=1.96时,当m_0=3头/株,D=0.1、0.2、0.3时,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596、149、66株;当m_0=5头/株,D=0.1、0.2、0.3时,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477、119、53株;当m_0=10头/株,D=0.1、0.2、0.3时,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388、97、43株。烟翅腮扁蜂的种群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主要发生在林缘。基于序贯抽样确定的最大抽样数可用于指导烟翅腮扁蜂的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翅腮扁蜂 越冬幼虫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下载PDF
影响宁夏大罗山青海云杉林烟翅腮扁叶蜂发生的关键因子
2
作者 兰珍珍 王新谱 +3 位作者 张鑫 乔丽娜 马嘉瑜 施兴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3-188,共6页
明确烟翅腮扁叶蜂Cephalcia infumata Zhang&Wei的发生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林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间的关系,探索影响烟翅腮扁叶蜂虫口密度的关键因子,对监测青海云杉林烟翅腮扁叶蜂虫口密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2年-... 明确烟翅腮扁叶蜂Cephalcia infumata Zhang&Wei的发生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林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间的关系,探索影响烟翅腮扁叶蜂虫口密度的关键因子,对监测青海云杉林烟翅腮扁叶蜂虫口密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22年-2023年在宁夏大罗山烟翅腮扁叶蜂主要分布区域的不同林型中设立16块20 m×20 m的样地,调查林分因子、立地因子,以及烟翅腮扁叶蜂虫口密度。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草本盖度(x_(7))、郁闭度(x_(2))和冠幅(x_(5))是影响2022年-2023年烟翅腮扁叶蜂发生的关键因子,建立了虫口密度的线性预测模型,y=-50.205-50.758 x_(7)+111.633 x_(2)+2.916 x_(5)。其中,草本盖度与烟翅腮扁叶蜂幼虫平均虫口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t=6.169),郁闭度与烟翅腮扁叶蜂幼虫平均虫口密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t=3.345),冠幅与烟翅腮扁叶蜂幼虫平均虫口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t=5.724)。因此在宁夏大罗山青海云杉林郁闭度和冠幅大、草本盖度低的林地烟翅腮扁叶蜂易发生,应作为监测重点区域,为提前预防虫害的发生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林分因子 立地因子 烟翅腮扁叶蜂 虫口密度
下载PDF
贺兰山烟翅腮扁蜂的发生危害与风险性分析
3
作者 杨芹 王霞 +3 位作者 程业森 通格乐格 孔芳毅 彭磊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8,共5页
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 Zhang&Wei是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危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的重要害虫。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烟翅腮扁蜂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应用我国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烟... 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 Zhang&Wei是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危害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的重要害虫。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烟翅腮扁蜂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应用我国有害生物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评价烟翅腮扁蜂在贺兰山的风险性。结果表明:烟翅腮扁蜂在贺兰山地区发生频繁,对青海云杉天然林资源造成较大威胁;烟翅腮扁蜂的风险值R=1.72,在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翅腮扁蜂 生物学特性 风险分析 管理对策
下载PDF
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iciphila (Wachtl)形态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合 虞国跃 +3 位作者 陶万强 隗有龙 刘彪 刘曦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60-1264,共5页
自1990年代中期起,北京市门头沟区小龙门林场等地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遭受一种扁叶蜂的危害,不少年份成片的落叶松针叶被食。因雌蜂的触角节数与国内的文献资料不符,该种一直没有鉴定到种。本研究鉴定该种... 自1990年代中期起,北京市门头沟区小龙门林场等地的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遭受一种扁叶蜂的危害,不少年份成片的落叶松针叶被食。因雌蜂的触角节数与国内的文献资料不符,该种一直没有鉴定到种。本研究鉴定该种为落叶松腮扁叶蜂Cephalcia lariciphila(Wachtl),对各虫态进行描述并提供彩色图片,同时提出了防治策略,以利用黄绿色胶带诱杀成虫和人工挖除入土的预蛹和蛹为主,以保护作为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松腮扁叶蜂 形态 习性 防治方法 落叶松
原文传递
楚雄腮扁叶蜂雌虫头部交配响应转录组表达分析
5
作者 俞虹 付达英 +2 位作者 徐进 叶辉 李永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17-627,共11页
为明确楚雄腮扁叶蜂雌虫头部交配响应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取交配后1、6和24 h(交配后24 h开始产卵)以及未交配的雌虫头部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明确头部交配响应基因表达情况,并预测可能涉及的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 为明确楚雄腮扁叶蜂雌虫头部交配响应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取交配后1、6和24 h(交配后24 h开始产卵)以及未交配的雌虫头部进行转录组分析,通过基因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明确头部交配响应基因表达情况,并预测可能涉及的生物学过程。结果表明,与未交配组相比,交配组在交配后1、6和24 h分别有621(448个上调、173个下调)、918(389个上调、529个下调)和172个(124个上调、48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DEGs)。交配后1 h上调DEGs共富集到115条GO(基因本体)术语/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多涉及物质和能量代谢,如氨基酸和脂类的合成与分解等;交配后6和24 h上调DEGs共富集到35条GO术语/KEGG通路,涉及范围较广,包括环境信号、细胞凋亡、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等。交配后1、6和24 h下调DEGs共富集到89条GO术语/KEGG通路,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如疾病、循环系统、寿命、免疫和环境信号等。此外还找到31个神经肽/神经肽受体编码基因[包括1个DH⁃PBAN(与滞育和性信息素合成有关)同源序列]、78个OBPs(气味结合蛋白)以及1个SPR(性肽受体),但其中除了2个OBPs相关基因在交配后6 h显著下调表达外,其余基因的表达并未受到交配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15个DEGs的表达进行验证,结果与RNAseq分析的结果相一致。由此可见,交配引起了楚雄腮扁叶蜂雌虫头部基因表达的快速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腮扁叶蜂 头部组织 转录组 交配响应 生殖-生存权衡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楚雄腮扁叶蜂飞行肌蛋白及飞行能量代谢相关酶挖掘
6
作者 俞虹 高波 +2 位作者 徐进 刘建宏 李永和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33-1346,共14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楚雄腮扁叶蜂Cephalcia chuxiongica Xiao飞行肌结构蛋白及飞行能量代谢相关酶基因信息。首先采用电镜技术对楚雄腮扁叶蜂飞行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肌原纤维(由粗丝和细丝组成,其数量比例为1∶3)是飞行肌的基本成分,肌... 本研究旨在阐明楚雄腮扁叶蜂Cephalcia chuxiongica Xiao飞行肌结构蛋白及飞行能量代谢相关酶基因信息。首先采用电镜技术对楚雄腮扁叶蜂飞行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肌原纤维(由粗丝和细丝组成,其数量比例为1∶3)是飞行肌的基本成分,肌原纤维横切面平均面积为0.771±0.042μm^(2),肌节平均长度为2.698±0.116μm。进一步通过飞行肌转录组分析,共筛选到11大类飞行肌结构蛋白,其中肌球蛋白(Myosin)和肌动蛋白(Actin)的转录本数较多,分别为127个和54个。发现1个飞行蛋白Flightin编码基因(可编码一个长152 aa的蛋白),在该蛋白中检测到6个模体结构(Motif),膜翅目昆虫中在Motif 1的一些位点上其氨基酸类型表现出明显的特异性。在楚雄腮扁叶蜂中筛选到了25个飞行能量代谢关键酶编码基因,并基于这些酶构建了三条飞行能量代谢途径,即糖酵解(涉及15种酶)、脂肪氧化(涉及6种酶)和脯氨酸氧化(涉及4种酶)。在楚雄腮扁叶蜂中发现4个3-磷酸甘油脱氢酶GPDH异构体,但并未在这些异构体中找到类似果蝇飞行肌GPDH异构体所具有的特异C端三联肽(QNL),表明GPDH的进化存在物种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腮扁叶蜂 飞行肌显微结构 飞行肌结构蛋白 能量代谢酶 飞行能量代谢途径
下载PDF
粘虫板监测诱杀云杉腮扁叶蜂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玉民 陈国发 +5 位作者 王亚楠 赫希格 王艳军 白永安 刘立本 张睿轩 《辽宁林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明确黄色和绿色粘虫板对云杉腮扁叶蜂的诱捕效果,利用黄色和绿色交叉式粘虫板诱捕器开展了诱捕云杉腮扁叶蜂效果的比较试验,并进行了设置技术研究和种群发生期监测与诱杀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黄色交叉式粘虫板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比绿色... 为明确黄色和绿色粘虫板对云杉腮扁叶蜂的诱捕效果,利用黄色和绿色交叉式粘虫板诱捕器开展了诱捕云杉腮扁叶蜂效果的比较试验,并进行了设置技术研究和种群发生期监测与诱杀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黄色交叉式粘虫板诱捕器的诱捕效果比绿色的好。黄色粘虫板设置技术研究显示,虽然粘虫板设置于不同方位、坡向和高度对诱捕效果的影响不显著,但是建议在生产防治中粘虫板应设置于东或南方位、山脊或阳坡和树冠上层。成虫发生期监测表明,成虫的始见期为6月10日左右,高峰期为7月1日,末期为7月19日,成虫持续期为40 d。应用黄色粘虫板诱杀防治云杉腮扁叶蜂,防治效果显著。利用黄色粘虫板监测和诱杀云杉腮扁叶蜂的技术应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虫板 监测 诱杀 云杉腮扁叶蜂
下载PDF
云杉丹巴腮扁叶蜂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秋凤 《绿色科技》 2023年第5期162-165,共4页
结合山丹县云杉丹巴腮扁叶蜂发生现状及丹巴腮扁叶蜂的特性,同时借鉴其他县区丹巴腮扁叶蜂的其他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根据常用的防治药剂和药剂使用广谱性、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特点,经过反复筛选,确定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 结合山丹县云杉丹巴腮扁叶蜂发生现状及丹巴腮扁叶蜂的特性,同时借鉴其他县区丹巴腮扁叶蜂的其他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根据常用的防治药剂和药剂使用广谱性、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特点,经过反复筛选,确定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等3种不同药剂在山丹县大马营镇中河村开展了防治实验研究,结果得出: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1000+1000倍)2000倍液在幼虫2龄、3龄期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1.6%,均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通过试验找出了防治云杉丹巴腮扁叶蜂的最佳防治药剂、浓度和防治时间,为巩固河西地区云杉林的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杉丹巴腮扁叶蜂 生活习性 防治措施 山丹县
下载PDF
赤松纯林林分特征对昆嵛山鳃扁叶蜂发生量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孙志强 张星耀 +4 位作者 林琳 梁军 张英军 于善栋 杨晓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57-866,共10页
为探讨昆嵛山鳃扁叶蜂的发生与天然赤松纯林的林分特征及其自然分布的关系,依托昆嵛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所设立的40块永久性样地,比较了群落自然演替13 a的赤松种群特征以及林内灌草多样性指数,并分析了虫口密度与赤松林分特征的关系... 为探讨昆嵛山鳃扁叶蜂的发生与天然赤松纯林的林分特征及其自然分布的关系,依托昆嵛山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所设立的40块永久性样地,比较了群落自然演替13 a的赤松种群特征以及林内灌草多样性指数,并分析了虫口密度与赤松林分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13 a自然生长,赤松种群的径级分布和高度结构出现显著变化。赤松种群中占总数60%的林木径级为5 cm<DBH≤25 cm,比1996年高51%;而约占67%的赤松个体高度在2 m到10 m之间,比1996年高57%。同时种群密度从1996年的平均超过13000株/hm2降到了2008年的平均2377株/hm2。赤松林内灌草Shannon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S)分别为2.50和0.79,分别低于1996年的(H)2.69和(JS)0.85,暗示赤松纯林生物多样性有降低的趋势。昆嵛山鳃扁叶蜂的虫口密度与赤松林分的郁闭度和赤松分布的海拔高度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1、P=0.002和R=0.924、P=0.003;与林分密度(R=0.780,P=0.038)、林木胸径(R=0.816,P=0.025)呈显著相关关系,而与树高以及树龄关系不显著。昆嵛山鳃扁叶蜂虫口密度的分布格局似乎非常符合"资源集中"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嵛山鳃扁叶蜂 赤松种群 虫口密度 郁闭度 林分密度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楚雄腮扁叶蜂潜在分布区预测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冯璐 刘建宏 +3 位作者 李永和 徐荣 李勤文 陈敏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9-55,共7页
基于2011~2012年随机调查和收集楚雄腮扁叶蜂在中国西南地区的22个自然分布点数据,并结合分布点的环境变量,采用Maxent最大熵值模型,对楚雄腮扁叶蜂在中国的适生范围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楚雄腮扁叶蜂主要分布于云南大部分地区和四... 基于2011~2012年随机调查和收集楚雄腮扁叶蜂在中国西南地区的22个自然分布点数据,并结合分布点的环境变量,采用Maxent最大熵值模型,对楚雄腮扁叶蜂在中国的适生范围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楚雄腮扁叶蜂主要分布于云南大部分地区和四川、贵州、广西的部分地区,潜在分布于广东雷州半岛及海南的西部、南部沿海地区。用Maxent模型预测楚雄腮扁叶蜂潜在分布的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的AUC值均为0.997,精度极高。用刀切法对各环境变量重要性的检测表明,温度因素对楚雄腮扁叶蜂的潜在分布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腮扁叶蜂 Maxent模型 发生 潜在分布区 预测
下载PDF
森林空间结构对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黄咏槐 梁军 +5 位作者 马琳 张英军 朱彦鹏 胡瑞瑞 苑晓雯 张星耀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4-90,共7页
【目的】明确天然赤松次生林中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森林空间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利用空间结构指标调控森林害虫的生态控制技术。【方法】在昆嵛山天然麻栎-赤松次生混交林中设置面积为6 hm2的样地,测定昆嵛山腮扁叶蜂寄主赤松、... 【目的】明确天然赤松次生林中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森林空间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探索利用空间结构指标调控森林害虫的生态控制技术。【方法】在昆嵛山天然麻栎-赤松次生混交林中设置面积为6 hm2的样地,测定昆嵛山腮扁叶蜂寄主赤松、黑松、多脂松的空间结构指标树种角尺度、大小比数、混交度和虫口密度,分析各指标与虫口密度之间的关联性。对每株样木分别从上、中、下层,东、南、西、北4个方向统计虫巢数量,以虫巢数的3倍作为株虫口密度。【结果】赤松上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角尺度呈显著正相关(R^2=0.821,P=0.034),与胸径大小比数(R^2=0.903、P=0.013)和树高大小比数(R^2=0.906、P=0.013)均呈显著负相关,与混交度相关性不显著(R^2=0.177、P=0.481);黑松上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角尺度呈显著正相关(R^2=0.858,P=0.024),与胸径大小比数(R^2=0.043、P=0.739)、树高大小比数(R^2=0.237、P=0.406)均呈负向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显著,与混交度相关性也不显著(R^2=0.251、P=0.390);多脂松上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角尺度(R^2=0.032、P=0.772)、胸径大小比数(R^2=0.180、P=0.447)、树高大小比数(R^2=0.194、P=0.458)、混交度(R^2=0.653、P=0.098)等各空间结构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3个树种中,赤松和黑松的虫口密度与空间结构的相关性强于多脂松;不同空间结构指标相比较,虫口密度与角尺度和大小比数的相关性强于角尺度。【结论】空间结构指标角尺度和树种大小比数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生态调控作用优于混交度。森林经营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与空间结构指标之间的关系,通过尽量降低角尺度即营造均匀的松属树种林分以提高对虫害的抵御能力,同时尽量提高树种大小比数即改善林木生长状况以抑制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嵛山腮扁叶蜂 虫口密度 角尺度 大小比数 混交度
下载PDF
昆嵛山腮扁叶蜂取食对赤松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朱彦鹏 孙志强 +3 位作者 张星耀 梁军 张英军 唐晓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2-47,共6页
依托昆嵛山森林生态定位观察站40块永久性样地,以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代表为害程度,比较不同样地赤松2006—2008年的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差异,并比较了赤松枝条受到连年连续取食或分年度取食后的生长差异,从中评判昆嵛山腮扁叶蜂为害对... 依托昆嵛山森林生态定位观察站40块永久性样地,以昆嵛山腮扁叶蜂虫口密度代表为害程度,比较不同样地赤松2006—2008年的平均胸径生长量的差异,并比较了赤松枝条受到连年连续取食或分年度取食后的生长差异,从中评判昆嵛山腮扁叶蜂为害对赤松林分的局部与整体的影响。结果表明:遭受连年取食和分年度取食后的赤松,当年生枝条长度差异显著;同时,生长率差异也显著。根据赤松枝条在3 a受到的为害情况看,赤松枝条当年的生长不受当年昆嵛山腮扁叶蜂取食的影响,但受前一年取食影响:即当前一年虫口密度较大时,赤松当年生枝条的生长受到一定的抑制,反之则影响不大。腮扁叶蜂连续在前年和去年为害2年,会严重降低赤松当年生枝条生长量。通过比较2006年至2008年37块样地赤松胸径的增长量,赤松胸径在不同虫口密度为害下,增长量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昆嵛山腮扁叶蜂为害对树木生长的影响是局部而非整体,在短期内仅从赤松枝条的生长上难以评判其对林分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嵛山腮扁叶蜂 赤松 抽枝生长 胸径生长量
下载PDF
昆嵛山腮扁叶蜂与乔木层树种的联结性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潘琪 梁军 +4 位作者 倪杨 苑晓雯 时良 李建伟 张星耀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5-92,共8页
【目的】明确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发生与乔木层树种关联性质以及关联强度,为通过林分结构调整控制该食叶害虫提供参考。【方法】在昆嵛山林区设置的50块永久样地内进行乔木层植物调查,并基于2×2联表,应用总体方差分析、!2统计检验、Oc... 【目的】明确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发生与乔木层树种关联性质以及关联强度,为通过林分结构调整控制该食叶害虫提供参考。【方法】在昆嵛山林区设置的50块永久样地内进行乔木层植物调查,并基于2×2联表,应用总体方差分析、!2统计检验、Ochiai关联度指数、Dice指数、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点相关系数以及Cramer指数等指标,分别对昆嵛山腮扁叶蜂与50块样地中所有57种乔木树种种群的总体相关性、该昆虫与各树种构成的物种对之间联结性质,联结显著性以及联结强度进行测度,并计算了这些乔木植物的重要值。【结果】1)50块永久样地范围内共有7种植物为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寄主,它们分别是赤松、黑松、红松、华山松、火炬松、班克松以及美加红松,其重要值之和占所有乔木树总重要值的49.1%;2)昆嵛山腮扁叶蜂与57个树种群总体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3)该食叶昆虫与26个物种分别构成的物种对均呈正联结关系,与另外31个物种分别构成的物种对呈负联结关系,负联结的比例高于正联结;4)该昆虫与赤松、黑松分别具有极显著(P<0.01)和显著的(P<0.05)正联结关系,与拐枣、青杨分别具有极显著(P<0.01)和显著的(P<0.05)负联结关系。【结论】筛选出昆嵛山林区范围内与昆嵛山腮扁叶蜂存在正、负联结的乔木树种各2种,为林分结构调整控制该种食叶害虫提供基础。此外,还结合野外实际观测情况,对昆嵛山林区内食叶昆虫—寄主—非寄主的分布及共存状况与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各个物种联结性联结性指数的作用和局限进行评价。由于该种食叶害虫仅出现于昆嵛山林区范围内,属于地区特有种,故而本项研究对揭示本地害虫长期以来与寄主协同互作的模式也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嵛山腮扁叶蜂 乔木层植物 种间联结性
下载PDF
危害青海云杉的腮扁蜂属(膜翅目:扁蜂科)一新种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宁 杨云天 +2 位作者 王晓勤 刘萌萌 魏美才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6-130,共5页
记述采自中国内蒙古和宁夏贺兰山危害青海云杉的扁蜂科一新种: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 Zhang&Wei,sp.nov.。本种与贺兰腮扁蜂Cephalcia alashanica(Gussakovskij,1935)和马氏腮扁蜂C.masuttii Battisti&Boato,1998近似,3... 记述采自中国内蒙古和宁夏贺兰山危害青海云杉的扁蜂科一新种:烟翅腮扁蜂Cephalcia infumata Zhang&Wei,sp.nov.。本种与贺兰腮扁蜂Cephalcia alashanica(Gussakovskij,1935)和马氏腮扁蜂C.masuttii Battisti&Boato,1998近似,3种扁蜂的幼虫均在云杉嫩枝上用虫粪做成显著的虫巢。烟翅腮扁蜂与贺兰腮扁蜂的区别:翅深烟褐色;雌虫各足股节背侧部分淡色,腹侧大部黑色;雌虫后眶中下部无后颊脊;两性触角第3节长于第4+5节之和,长于复眼长径;雄虫阳茎瓣内顶角近方形等。烟翅腮扁蜂与马氏腮扁蜂的区别:翅深烟褐色;中胸背板侧叶全部和后小盾片、雄虫小盾片、两性腹部1—6背板大部、雌虫各足股节腹侧大部黑色;两性触角窝侧区的上侧3/5具刺毛和粗大刻点,下侧2/5无刺毛、无刻点;触角通常26节;雄虫阳茎瓣无臀角等。烟翅腮扁蜂与贺兰腮扁蜂COⅠ序列的K2P距离为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扁蜂科 腮扁蜂属 新种 中国 青海云杉
下载PDF
昆嵛山天然林13年演替动态--生物多样性变化、物种周转与食叶害虫的短期干扰 被引量:12
15
作者 梁军 孙志强 +5 位作者 朱彦鹏 张星耀 于善栋 张英军 杨晓燕 唐晓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7,共9页
依托昆嵛山森林生态定位观察站所设立的40块永久性样地,比较了群落自然演替13 a的林内灌草多样性指数、物种周转率以及食叶害虫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危害程度,评判食叶害虫对林分结构变化的短期潜在功能作用。结果表明:赤松纯林内灌草Shanno... 依托昆嵛山森林生态定位观察站所设立的40块永久性样地,比较了群落自然演替13 a的林内灌草多样性指数、物种周转率以及食叶害虫昆嵛山腮扁叶蜂的危害程度,评判食叶害虫对林分结构变化的短期潜在功能作用。结果表明:赤松纯林内灌草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50和0.79,分别低于1996年的2.69和0.85;黑松混交林内灌草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别为2.27和0.79,分别高于1996年的1.85和0.77。赤松和黑松混交林下的灌草种类13 a的整体物种周转率达到125.9%;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严重林分(虫口密度>25头.株-1)的树木死亡率(平均13.35%)极显著高于腮扁叶蜂发生较轻的林分(P=0.003 8),树木死亡率与腮扁叶蜂虫口密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并与林分郁闭度显著相关,但与林分密度不相关;腮扁叶蜂发生严重林分的树木胸径平均增长量略高于发生较轻的林分,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从本研究结果看,在昆嵛山,与未发生腮扁叶蜂的林分相比,腮扁叶蜂危害导致树木死亡率升高有可能加速林分密度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嵛山国家自然保护区 赤松 昆嵛山腮扁叶蜂 物种周转率 演替动态
下载PDF
危害马尾松的一种新叶蜂(膜翅目:扁叶蜂科) 被引量:8
16
作者 萧刚柔 曾垂惠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88-490,共3页
本文记述腮扁叶蜂属一新种即马尾松腮扁叶蜂(Cephalciapinivora)。本种在重庆市永川市、大足县等地危害马尾松很严重。
关键词 膜翅目 广腰亚目 扁叶蜂科 马尾松 森林 害虫
下载PDF
马尾松腮扁叶蜂幼虫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正均 张力 +4 位作者 杨德敏 陈松 游林 申菲菲 杜戈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86-692,共7页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重庆市近年来马尾松林内发生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1a发生1代,幼虫老熟后下地入土作蛹室,以预蛹态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并开始老... 马尾松腮扁叶蜂是重庆市近年来马尾松林内发生较严重的食叶害虫,以幼虫取食针叶危害,1a发生1代,幼虫老熟后下地入土作蛹室,以预蛹态越夏越冬,翌年2月下旬开始化蛹,3月中旬开始羽化,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旬幼虫进入暴食期并开始老熟下地。幼虫出现期约90d,雄性6龄,雌性7龄。运用5种水剂、5种粉剂、3种烟剂分别对幼虫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3龄幼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机,灭幼脲III号和林虫净两种水剂,药效可达89%以上,杀虫双、甲氨硫磷、氧化乐果水剂单株注干药效都在90%以上;粉剂2‰多效杀虫灵、2‰森保I号、速效白僵菌药效分别为91.4%、80%、75.4%;烟剂敌杀死、灭杀毙药效分别为96.9%、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腮扁叶蜂 化学防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云南松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在表土层的空间分布特点及理论抽样数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凌 闫大琦 +5 位作者 祁荣频 胡光辉 毛云玲 徐亮 闫争亮 马慧芬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7-101,共5页
楚雄腮扁叶蜂是云南省的一种重要的针叶树食叶害虫,云南松是其主要寄主树种。为了解云南松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在表土层的空间分布格局,运用聚集度指标、Lloyd幂法则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方位还是... 楚雄腮扁叶蜂是云南省的一种重要的针叶树食叶害虫,云南松是其主要寄主树种。为了解云南松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在表土层的空间分布格局,运用聚集度指标、Lloyd幂法则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方位还是土层深度,楚雄腮扁叶蜂幼虫在表土层为聚集分布,其空间分布格局符合负二项分布;楚雄腮扁叶蜂幼虫集中分布在0~10 cm深度表土层中,其幼虫在水平和垂直方位表土层中的平均虫口密度间差异不显著。根据空间分布参数,建立了精度分别为0.1、0.2和0.3时的理论抽样模型,依次为N0.1=6 788.11/m+3.85,N0.2=1 697.03/m+0.96,N0.3=753.98/m+0.43。该模型适用于不同虫口密度下的楚雄腮扁叶蜂幼虫林间抽样,当其虫口密度为20、50、80头/m2时,可分别计算出应取样86、35和22个样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腮扁叶蜂 幼虫 空间分布 抽样技术 云南松
下载PDF
赤松林上调力及群落结构对昆嵛山腮扁叶蜂的调控机制及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梁军 胡瑞瑞 +2 位作者 黄咏槐 谢宪 张星耀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76-281,共6页
赤松作为昆嵛山腮扁叶蜂的主要寄主,赤松林上调力及群落结构对该食叶害虫种群密度的调控机制一直是昆嵛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把昆嵛山赤松林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赤松林... 赤松作为昆嵛山腮扁叶蜂的主要寄主,赤松林上调力及群落结构对该食叶害虫种群密度的调控机制一直是昆嵛山区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把昆嵛山赤松林生态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赤松林林分特征和以寄主植物的多样性、树种组成、邻近木和物种联结性为主的群落结构为主线,阐明了赤松林上调力及群落结构调控昆嵛山腮扁叶蜂的作用和机制,为研究昆嵛山腮扁叶蜂与寄主植物及其群落结构的关系开辟新思路和新领域,进而为真正实现森林食叶害虫的可持续控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松林 上调力 群落结构 昆嵛山腮扁叶蜂 昆嵛山
下载PDF
中国扁蜂科两新种(膜翅目,树蜂亚目,扁蜂科)(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魏美才 牛耕耘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记述中国扁蜂科2新种:黄褐阿扁蜂Acantholyda xanthiana Wei et Niu,sp.nov.和黑胫腮扁蜂Cephalcia nigrotibialis Wei,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室。黄褐阿扁蜂,新种Acantholyda xanthiana Wei... 记述中国扁蜂科2新种:黄褐阿扁蜂Acantholyda xanthiana Wei et Niu,sp.nov.和黑胫腮扁蜂Cephalcia nigrotibialis Wei,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模式标本室。黄褐阿扁蜂,新种Acantholyda xanthiana Wei et Niu,sp.nov.(图1~5)本种与缅甸分布的Acantholyda birmanica Shinohara et Benes,2005很近似,但各足股节、腹部背板无黑斑,前后翅端部深烟褐色,前翅翅痣下侧具1条短且狭窄的黑带,翅痣黑色,周缘黄色,R1脉黑色,唇基前缘非常直,后颊脊非常弱,单眼后区长等于宽,触角第3节约等长于触角柄节和梗节之和,约3倍于第4节长,腹部背板具微弱刻纹,光泽很强。正模♀,安徽金寨天堂寨,1220m,2006-05-02,牛耕耘。词源:新种种名的种加词xanthiana意为黄色的,指新种虫体黄色,无明显黑斑。黑胫腮扁蜂,新种Cephalcia nigrotibialis Wei,sp.nov.(图6~8)本种与Cephalcia tienmua Maa,1949最近似,区别为:本种触角第3节等长于第1节,2倍于第4节长;各足股节和胫节全部黑色,触角端部6节黑色;翅痣黑色,端部无黄斑,翅基片白色,中胸前侧片具1个白斑;中胸小盾片长大于宽。正模♀,陕西周至楼观台,899m,2006-05-25,杨青;副模1♀,河南内乡宝天曼,1300~1400m,2004-07-24,刘卫星。词源:新种种名的种加词由nigro-和tibialis组成,指其胫节全部黑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翅目 扁蜂科 阿扁蜂属 腮扁蜂属 新种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